品味春节作文3500字

初一作文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 腊月廿四" 和" 除夕前一夜" 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 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 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五: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小年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街上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这时候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人们为了祈福求顺,常常在灶王像两边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

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江浙沪地区把“除夕前一夜”称为小年。

嘉兴(浙北)

今天,农历腊月廿 八,嘉兴人的小年夜。祭灶、请土地、扫尘土。

大年三十,即除夕„„这天晚上,有的小孩闹着要和大人一起守岁,但大都熬不到半夜就睡熟了,长辈便将新衣、压岁钱等放在小孩的床边和枕头底下。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才改称春节。旧时,年初一凌晨,嘉兴居民去南门外小曹王庙抢烧头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向长辈拜年,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年初一早餐盛行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也有吃米粉圆子的,意为“团团圆圆”。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旧时,女婿都选定此日到岳母家拜年。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上元节”„„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收灯。

温州

(浙南)

小年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节气,标志着最寒冷的天气已到来。冬至,古称“至日”,俗称冬节。在温州,“冬至”也称“小年”。因为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民间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日我国历来就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据《平阳县志》载:“冬至晨揉糯米粉为丸曰汤团,食之,长一岁。”温州除了吃汤圆之外,还有一种特色的冬至食品,那就是“麻糍”。“麻糍”其实就是汤圆的另外一种吃法,汤圆煮熟之后在外面滚上豆沙粉,别有一番风味。

除夕,温州叫“三十日”,即年岁的最后一日

分乡•守岁•压岁:“三十日”、外出者即千里迢迢亦回乡与家人团聚。 晚祀祖,摆分岁酒,即年夜饭、菜肴主富,有芋头、鱼(都含“有余”意)、年糕;十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家长给幼辈分压钱(也叫压祟钱),置于枕下。纳福避邪、晚间全家大小围坐灯前,谈笑嘻戏以“守岁”。至午放“关门炮”。

吃分岁酒:除夕,先祭祖宗,杀牲祀神,放花炮,谓之“送岁”,亦叫“解冬”。后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席上除以10只 砂红碗,满盛鸡、鸭、鱼肉等外,温州人还喜欢在中间吃一碗芋头,芋音近“余”,又近“裕”,意思是说,吃了芋头,会使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同时,预煮新年饭置锅中,曰“过年饭”。

点岁灯:到了黄昏时分,家家居室里要点通宵大蜡烛,叫“照岁”,也叫点“分岁烛”。灶房里要点通宵油灯,叫做“灶心灯”。此外,在屋柱下、床下、桌下、灶下都要点灯,通常是用红萝卜切段作盘,插以小蜡烛(有的地方亦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室各燃灯彻夜,曰‘守岁灯’”(《平阳县志》)。

焴红: 天井中设火盆或堆积柴薪,然后举火焚烧起来,叫“焴红”。人们争着从火上跳过去,说是可以消灾灭晦。

守岁: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如围棋、象棋、凑八巧图、猜字瞒、打思想结、解九连环、掷骰子、打五关、义麻将等活动,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 挂年纸:用各色纸钱,接连在一起,悬挂在门楣和联柱上;并用纸马放在井、灶、烂、圈等处,叫“挂年纸”,到初五以后焚烧,叫“烧年纸”。

压岁钱:除夕晚,长辈用红纸将铜钱串起来,赐给下辈,或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俗称“压岁钱”。

关门炮:年三十晚上,温州人家关门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门外放炮仗,称之为关门炮,示意旧岁平安

春 节

开门炮:初一凌晨,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 开门炮" ,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 接年" 。打" 开门炮" 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 百子炮" ;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 开门炮" 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 接三神" (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 拜年" 。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 腊月廿四" 和" 除夕前一夜" 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有些地区又会改称二九暝。“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腊八节的传说: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 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 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三: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四: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五: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小年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街上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这时候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人们为了祈福求顺,常常在灶王像两边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

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江浙沪地区把“除夕前一夜”称为小年。

嘉兴(浙北)

今天,农历腊月廿 八,嘉兴人的小年夜。祭灶、请土地、扫尘土。

大年三十,即除夕„„这天晚上,有的小孩闹着要和大人一起守岁,但大都熬不到半夜就睡熟了,长辈便将新衣、压岁钱等放在小孩的床边和枕头底下。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才改称春节。旧时,年初一凌晨,嘉兴居民去南门外小曹王庙抢烧头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向长辈拜年,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年初一早餐盛行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也有吃米粉圆子的,意为“团团圆圆”。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旧时,女婿都选定此日到岳母家拜年。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上元节”„„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收灯。

温州

(浙南)

小年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节气,标志着最寒冷的天气已到来。冬至,古称“至日”,俗称冬节。在温州,“冬至”也称“小年”。因为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民间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日我国历来就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据《平阳县志》载:“冬至晨揉糯米粉为丸曰汤团,食之,长一岁。”温州除了吃汤圆之外,还有一种特色的冬至食品,那就是“麻糍”。“麻糍”其实就是汤圆的另外一种吃法,汤圆煮熟之后在外面滚上豆沙粉,别有一番风味。

除夕,温州叫“三十日”,即年岁的最后一日

分乡•守岁•压岁:“三十日”、外出者即千里迢迢亦回乡与家人团聚。 晚祀祖,摆分岁酒,即年夜饭、菜肴主富,有芋头、鱼(都含“有余”意)、年糕;十冷盆盛于红高脚碗内,表示“十全”、是夜居民住舍各处遍点红烛、油灯称作“岁灯”、家长给幼辈分压钱(也叫压祟钱),置于枕下。纳福避邪、晚间全家大小围坐灯前,谈笑嘻戏以“守岁”。至午放“关门炮”。

吃分岁酒:除夕,先祭祖宗,杀牲祀神,放花炮,谓之“送岁”,亦叫“解冬”。后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席上除以10只 砂红碗,满盛鸡、鸭、鱼肉等外,温州人还喜欢在中间吃一碗芋头,芋音近“余”,又近“裕”,意思是说,吃了芋头,会使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同时,预煮新年饭置锅中,曰“过年饭”。

点岁灯:到了黄昏时分,家家居室里要点通宵大蜡烛,叫“照岁”,也叫点“分岁烛”。灶房里要点通宵油灯,叫做“灶心灯”。此外,在屋柱下、床下、桌下、灶下都要点灯,通常是用红萝卜切段作盘,插以小蜡烛(有的地方亦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室各燃灯彻夜,曰‘守岁灯’”(《平阳县志》)。

焴红: 天井中设火盆或堆积柴薪,然后举火焚烧起来,叫“焴红”。人们争着从火上跳过去,说是可以消灾灭晦。

守岁:吃过分岁酒,大家自寻娱乐,如围棋、象棋、凑八巧图、猜字瞒、打思想结、解九连环、掷骰子、打五关、义麻将等活动,往往彻夜不眠,俗叫“守岁”。 挂年纸:用各色纸钱,接连在一起,悬挂在门楣和联柱上;并用纸马放在井、灶、烂、圈等处,叫“挂年纸”,到初五以后焚烧,叫“烧年纸”。

压岁钱:除夕晚,长辈用红纸将铜钱串起来,赐给下辈,或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俗称“压岁钱”。

关门炮:年三十晚上,温州人家关门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在门外放炮仗,称之为关门炮,示意旧岁平安

春 节

开门炮:初一凌晨,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 开门炮" ,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 接年" 。打" 开门炮" 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 百子炮" ;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 开门炮" 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 接三神" (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按序向长辈叩拜行礼,称" 拜年" 。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


相关作文

  • 过春节作文500字
  • 腊月的脚步渐渐走近.虽然北风呼啸,冻得人直发哆嗦.但是,开心与幸福却洋溢在大家的脸上,因为--春节来了! 期盼了365天,这一特殊的日子终于来到.每每走在街上,总有几个淘气的小孩将点燃的爆竹丢向你身旁,然后--大家一起开心地笑了起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 ...

  • 多彩的春节作文500字
  • 虽然2015年的春节在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但那多姿多彩的春节在我的脑海中仍回味着. 春节那天,爷爷在墙上挂了两个大红灯笼,准备张灯结彩迎春节的到来.不仅我家挂上了红灯笼,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焕然一新,张灯结彩.光写春联,挂花灯,还要买烟花.爷爷买了一盘很大的烟花,有一百多筒,乐死我了.晚上又可以看烟花了 ...

  • 重审幸福--观[留守儿童]有感作文800字
  •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儿童剧--<留守小孩>,它让我受益匪浅. <留守小孩>讲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老师为一群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建了"留守之家",可是主人公石头的父亲却已三年未归,因此石头的性格比较孤僻,这一年,石头的父亲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在回家的前几天,石 ...

  • 北京的春节(学生)作文800字
  • 1 <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 ...

  • 花下春节作文700字
  • 早晨,伴着一声清脆的炮响,一年里最难得最隆重的春节,在一片静寂中悄然来临.紧接着又是陆续的炮响,它使勤劳的人兴奋,使懒惰的人也急于投入忙碌的节奏.一朵朵无色的花在天空绽放,慢慢与天空融合,一缕白烟化去.多么崭新的样子! 打开窗户,嗅嗅春节的气息,只见家家户户都贴着红红的窗花.红红的对联.阳光穿透了云 ...

  • 又到春节作文500字
  •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是中国人值得庆祝的美好节日. 在春节期间,我们都会放烟花,但是有的人总是不文明的放烟花.我多次看到过美丽的烟花,也多次看到过有些人不知羞耻的把烟花拿到马路上去放.有时可能因为把烟花拿到马路上放,就会引起交通堵塞呢! 春节的来历更有趣.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q ...

  • 快乐的春节作文400字
  • 春节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节日,是家家户户团圆喜庆的节日. 腊月三十一大早,我就帮外公贴好春联,还把"福"字倒贴在大门上,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上午五十整,一桌美味可口的团圆饭就做好了,家人一起围着桌子,品味美食,一起举杯,祝福,回味过去,展望未来,其乐融融! 吃完团年饭,外婆.外公. ...

  • 我的春节我的节作文400字
  • 对于我来说,童年的春节可比现在热闹多了,有年味一些.现在,即使是大团圆大家都不冷不热的,手捧手机的,拿IPAD的,不说了.但我们家还好,亲戚们都很热情.其乐融融的,在过年时,最让小孩子高兴的是收红包.小孩嘴巴一甜,那你今天的口袋就要被红票票塞满了. "上菜了!"奶奶吆喝着.鞭炮声 ...

  • 回忆过年的味道作文1500字
  •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我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