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文学评论作文4800字

初一作文

《围城》赏析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研1405 姓名:张鹏 学号:142080200132 《围城》一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有知识分子, 有名嫒淑女, 亦有商贾政客。作者对这些人, 有的浓墨重刻, 有的轻描淡写, 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 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卑微、或鄙俗, 或勾心斗角, 或虚与委蛇。

小说中的一号人物当然是方鸿渐, 这个曾留过洋一一或许说游过洋更为恰当些——并客串过一番克莱登大学博士生的尴尬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其实仅用一句话即可概括,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失足”即指买假文凭事件。或许, 方鸿渐当时只是嘲讽世人〈如周经理之类〉而故意为之, 但发展到后来, 诚如赵辛楣所说:“谎是撤不得的„„你那一回事是开的玩笑, 可是开玩笑开出来多少麻烦。”确实, 有了这回事, 他以后在事业上不顺, 在爱情上也遭鄙视。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个会成大事业的人, 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 坏也坏得不够彻底, 却又不是纯然意义上的好人。苏文纨有一句评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 倒向小节上认真, 矛盾得太可笑了。”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 顾尔谦的厌恶摆在脸上; 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 对韩学愈的学籍出言试探; 对汪处厚曲意逢迎却没能恰到好处; 对刘东方的一着险棋算是胜了, 一场作媒风波也闹得鸡飞蛋打。可见, 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 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 因此只能当副教授; 他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 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 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一一不令人十分讨厌却一无用处。

赵辛楣在小说中算是颇为可爱的角色。他活得挺潇洒, “进可以做官, 退可以办报”, 再不济还能教书, 而且是个系主任。他留洋学的是政治, 颇有政治家的见地和风度。他为人热情大方, 对朋友真心帮助。缺点在于有时候故意拿腔作调, 摆弄政治家派头。比如他说:“办报是开发民智, 教书也是开发民智„„论影响的范围, 是办报来的广; 不过, 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但是这番话却被方鸿渐以“大话哄人”和“小政客办教育”讥讽得体无完肤。此外, 辛楣可说是无可挑剔的人物。 看完《围城》, 想象苏文纨这个人物, 我总莫名地想起《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这两个女人都属于很有心机的那一类。可苏文纨的心机只让人厌惑, 而白流苏的心机倒颇能惹人同情, 这大概就在于一个“度”的问题。后者押宝于一个男人身上, 而苏文纨却试图激起三个男人的互相嫉妒之心, 还怕他们太早分出胜负, “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苏文纨选丈夫, 不是选所谓“乘龙快婿”, 而是选一个易于控制的, 比较没用的男人。因此, 她不会选赵辛楣。赵辛楣拥有家世, 有地位,事业如意, 无需苏文纨的施舍, 这就减轻了苏文纨的优越感。方鸿渐是个小乡绅的儿子, 虽也有“博士”之名, 但苏文纨深知其中底细, 自忖他端不起这架子。而且, 方鸿渐还是她大学时代中国文学系的同学, 这也合乎她“女诗人”的浪漫想法一一至少方鸿渐是个知音。她岂知方鸿渐对那首“锁与钥匙”的诗根本不解。当她知道她堂堂女留学生输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上时, 官小姐的自尊迫使她为曾经的自作多情挽回面子。这样, 方鸿渐的“失足”就变成他和唐小姐情变的主因。

苏文纨下嫁曹元朗, 从男人角度看, 自然是“女人傻起来真是没有底的”。其实却不然。首先, 苏文纨早已列人大龄女青年行列; 其次, 对方鸿渐的失败使她急需重建自信; 再次, 曹元朗总算会写两句“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的歪诗, 勉

强符合“女诗人”的要求。一言以蔽之, 苏文纨是个工于心计, 虚伪做作的新派大家闺秀。

孙柔嘉是小说中另一个较有心计的角色。她唯一的缺点在于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 但这也无可厚非。她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事物。对一个她还算倾心的男人, 女人耍点小心机不足为怪,实际上, 有心机的女孩多半是聪明的女孩。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象孙柔嘉这样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内助来克服他自身遇事彷徨患得患失的毛病。可是,他们的婚姻掺入了太多旁人的因素:与方鸿渐相连的是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一一号称开明却并不理解儿子的父亲和唯唯诺诺的母亲及虎视眈眈妒忌心重的弟弟弟媳, 这样的家庭当然让孙柔嘉受不了; 与孙柔嘉相连的则是洋味十足的姑母家, 姑母把自己的先生管得服服贴贴还不够, 要怂恿孙柔嘉管制方鸿渐。姑母的居高临下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结婚实在不只是两个人的事, 结婚前一番考察就涉及祖宗三代, 《围城》中也曾有过类似描写:“许多人谈婚姻, 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 是羡慕他的老子或哥哥。”结婚后更不必说, 三姑六婆的搬嘴, “内阁高参”的指导, 无不有机会闹一场夫妻吵架。总之, 孙柔嘉虽有心计, 还不失可爱, 她是万千平凡女子中的一员。

《围城》的语言艺术

有人说“围城之妙,该是妙在作者钱钟书先生的超人机智,和他那五车的才学”。的确,不说別的,光看《围城》的语言,我们也能体会到这蕴涵在语言里面的机智和才学。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对世态人心的剔透洞明相映成趣。 比如,“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没有存在的产业,破坏了许多片面相思的姻缘。譬如陆子潇就常流露出来,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现在当然谈不到!”李梅亭在上海闸北,忽然补筑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该死的日本人放火烧了,损失简直没法估计。方鸿渐也把沦陷的故乡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几倍,妙在房子扩充而不曾侵略邻舍的地。这些话原本就是极平常的事实,一般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经作者这么一说,便风趣非凡。同时,也把人性中虚荣的弱点暴露无遗。

又比如写陆子潇,说他亲戚曾经写给他一封信,“左角印“行政院”的大信封上大书着“陆子潇先生”,就仿佛行政院都要让他正位居中似的。他写给外交部那位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而上面开的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字,笔酣墨饱,字字端楷,文盲在黑夜里也该一目了然。。。。。。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陆子潇挽救不及,跳脚痛骂”。对人物行为和心态的描摹有入木三分之妙。像这样精彩的刻划,在《围城》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在《围城》中,语言上另一个特色,是具有极其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比喻。《礼记》中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意思是说广泛的引类取譬的能力,是写好诗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人统计,一部《围城》中所用的比喻的数目有好几百条。由于比喻的形象和巧妙,极大的増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比如,在提到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时,对“老科学家”四个字颇费斟酌,是解释为“老的科学家”还是“老科学的家”,作者写道:“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写方鸿渐和鲍小姐在澳门吃西餐是“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曾长期伏在水里;除

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这类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闪闪发光的珍珠,散布在作品的细节、情节、人物心理、性格等一切方面,从这些比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才学和机智。因为这种能力对于作家来说,并非凭空产生的,它主要来自两方面的素养,一是对他所描写的对象知之甚深,烂熟于心,有“透彻之悟”的了解;再就是作家的深厚而广泛的关于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修养。没有前一点,任何比喻就会不得要领;没有后者,就不可能信手拈来似的运用了那么多贴切的比喻。

正因为《围城》的语言内含了作者的超人机智和五车才学,所以我们重读之时,往往不再追求他的情节,而是常常流连于它的语言,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拜读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觉得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比喻句。有人统计过,说作品中的比喻句有一千二百多条。这我们先不管,我们不妨先看几条比喻句,好好鉴赏一番。

“夜仿佛浸透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春气鼓动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瘙痒。” “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不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本。” 让我们来分析这三个句子吧。

第一个比喻句的主体是夜,喻体是油;第二个的主体是春气,喻体则是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第三个的主体和喻体都很多,我也无须一一列出。但这三个句子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主体和喻体乍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必须通过作者的一番仔细描述,由一个个意境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的承认,两者确实有着某种内丰的联系。比如第一句,夜晚的夜都容易让人联想到红色的东西,可这种红又不是调色盒里常见的那种,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观察分析,于是便有了“傍晚的夜也像被涂上了红漆。”而真正要写出“像浸透了油的纸”并非易事。据杨绛女士讲,在1941年正值珍珠港事变时,钱钟书先生沦陷在上海出不去,《围城》便是他那个时期写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钱钟书写比喻句的一种风格:想别人所未想,把两种没有联系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是一种创新思维。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创新。由于清朝末期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闭关守国,既不接受外来的文化知识,也不在国内进一步创造新事物,才导致整个中华民族深受列强殖民者的洗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一场场血战、一件件耻辱使世人坚信不疑:创造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不禁让我想到——要不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或许人类至今也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是谁;要不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了科学理论,或许人类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要不是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的理论付诸实践,或许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颠沛流漓。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人才,但更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然而,因为我们现实社会种种原因的限制,有创新思维的人却又不能施展其才华。

记得在一所小学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个老师问他的学生:“雪融化成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是融化成了水,另一个说融化成了春天。结果前者得满分,后者得零分。老师又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个说:“我是活泼的孩子。”另一个

说:“阳光很活泼。”结果前者又受到表扬,后者又是一顿批评。

又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采访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中学生的答案只有两个:零和字母欧。而到了大学生那儿,却被他们这些高材生说是在戏弄他们。

我讲了那么多只是要说明一点。拿钱钟书的比喻句来说,他的创新思维在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是那么珍贵。凡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能有一种创新思维并把其反映出来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我之所以读《围城》,便是想从中得到一点创新思维。而当我们认真读,再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却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已开始有了这一种气息了。

新概念作文已开办了三届,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我们看完后觉得确实不错,于是又读了他的《三重门》,不只是为了要从中体验现代中学生的生活,也是为了得到一种创新思维。接着,书店里标有创思的诸如《新概念作文选》这类书总是最畅销的。望洋兴叹连在考试时,老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强调:“作文要创新才能拿高分!”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在这方面远不如欧美国家。中国缺乏的还是这一种人才。人的思维需要创新,这也是最宝贵的。

于是,这便引出了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几个比喻句的赏析,而是希望能唤醒某一些东西„„

《围城》赏析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研1405 姓名:张鹏 学号:142080200132 《围城》一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有知识分子, 有名嫒淑女, 亦有商贾政客。作者对这些人, 有的浓墨重刻, 有的轻描淡写, 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 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卑微、或鄙俗, 或勾心斗角, 或虚与委蛇。

小说中的一号人物当然是方鸿渐, 这个曾留过洋一一或许说游过洋更为恰当些——并客串过一番克莱登大学博士生的尴尬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其实仅用一句话即可概括,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失足”即指买假文凭事件。或许, 方鸿渐当时只是嘲讽世人〈如周经理之类〉而故意为之, 但发展到后来, 诚如赵辛楣所说:“谎是撤不得的„„你那一回事是开的玩笑, 可是开玩笑开出来多少麻烦。”确实, 有了这回事, 他以后在事业上不顺, 在爱情上也遭鄙视。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个会成大事业的人, 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 坏也坏得不够彻底, 却又不是纯然意义上的好人。苏文纨有一句评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 倒向小节上认真, 矛盾得太可笑了。”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 顾尔谦的厌恶摆在脸上; 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 对韩学愈的学籍出言试探; 对汪处厚曲意逢迎却没能恰到好处; 对刘东方的一着险棋算是胜了, 一场作媒风波也闹得鸡飞蛋打。可见, 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 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 因此只能当副教授; 他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 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 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一一不令人十分讨厌却一无用处。

赵辛楣在小说中算是颇为可爱的角色。他活得挺潇洒, “进可以做官, 退可以办报”, 再不济还能教书, 而且是个系主任。他留洋学的是政治, 颇有政治家的见地和风度。他为人热情大方, 对朋友真心帮助。缺点在于有时候故意拿腔作调, 摆弄政治家派头。比如他说:“办报是开发民智, 教书也是开发民智„„论影响的范围, 是办报来的广; 不过, 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但是这番话却被方鸿渐以“大话哄人”和“小政客办教育”讥讽得体无完肤。此外, 辛楣可说是无可挑剔的人物。 看完《围城》, 想象苏文纨这个人物, 我总莫名地想起《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这两个女人都属于很有心机的那一类。可苏文纨的心机只让人厌惑, 而白流苏的心机倒颇能惹人同情, 这大概就在于一个“度”的问题。后者押宝于一个男人身上, 而苏文纨却试图激起三个男人的互相嫉妒之心, 还怕他们太早分出胜负, “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苏文纨选丈夫, 不是选所谓“乘龙快婿”, 而是选一个易于控制的, 比较没用的男人。因此, 她不会选赵辛楣。赵辛楣拥有家世, 有地位,事业如意, 无需苏文纨的施舍, 这就减轻了苏文纨的优越感。方鸿渐是个小乡绅的儿子, 虽也有“博士”之名, 但苏文纨深知其中底细, 自忖他端不起这架子。而且, 方鸿渐还是她大学时代中国文学系的同学, 这也合乎她“女诗人”的浪漫想法一一至少方鸿渐是个知音。她岂知方鸿渐对那首“锁与钥匙”的诗根本不解。当她知道她堂堂女留学生输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上时, 官小姐的自尊迫使她为曾经的自作多情挽回面子。这样, 方鸿渐的“失足”就变成他和唐小姐情变的主因。

苏文纨下嫁曹元朗, 从男人角度看, 自然是“女人傻起来真是没有底的”。其实却不然。首先, 苏文纨早已列人大龄女青年行列; 其次, 对方鸿渐的失败使她急需重建自信; 再次, 曹元朗总算会写两句“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的歪诗, 勉

强符合“女诗人”的要求。一言以蔽之, 苏文纨是个工于心计, 虚伪做作的新派大家闺秀。

孙柔嘉是小说中另一个较有心计的角色。她唯一的缺点在于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 但这也无可厚非。她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事物。对一个她还算倾心的男人, 女人耍点小心机不足为怪,实际上, 有心机的女孩多半是聪明的女孩。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象孙柔嘉这样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内助来克服他自身遇事彷徨患得患失的毛病。可是,他们的婚姻掺入了太多旁人的因素:与方鸿渐相连的是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一一号称开明却并不理解儿子的父亲和唯唯诺诺的母亲及虎视眈眈妒忌心重的弟弟弟媳, 这样的家庭当然让孙柔嘉受不了; 与孙柔嘉相连的则是洋味十足的姑母家, 姑母把自己的先生管得服服贴贴还不够, 要怂恿孙柔嘉管制方鸿渐。姑母的居高临下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 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结婚实在不只是两个人的事, 结婚前一番考察就涉及祖宗三代, 《围城》中也曾有过类似描写:“许多人谈婚姻, 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 是羡慕他的老子或哥哥。”结婚后更不必说, 三姑六婆的搬嘴, “内阁高参”的指导, 无不有机会闹一场夫妻吵架。总之, 孙柔嘉虽有心计, 还不失可爱, 她是万千平凡女子中的一员。

《围城》的语言艺术

有人说“围城之妙,该是妙在作者钱钟书先生的超人机智,和他那五车的才学”。的确,不说別的,光看《围城》的语言,我们也能体会到这蕴涵在语言里面的机智和才学。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对世态人心的剔透洞明相映成趣。 比如,“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没有存在的产业,破坏了许多片面相思的姻缘。譬如陆子潇就常流露出来,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现在当然谈不到!”李梅亭在上海闸北,忽然补筑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该死的日本人放火烧了,损失简直没法估计。方鸿渐也把沦陷的故乡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几倍,妙在房子扩充而不曾侵略邻舍的地。这些话原本就是极平常的事实,一般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经作者这么一说,便风趣非凡。同时,也把人性中虚荣的弱点暴露无遗。

又比如写陆子潇,说他亲戚曾经写给他一封信,“左角印“行政院”的大信封上大书着“陆子潇先生”,就仿佛行政院都要让他正位居中似的。他写给外交部那位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而上面开的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字,笔酣墨饱,字字端楷,文盲在黑夜里也该一目了然。。。。。。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陆子潇挽救不及,跳脚痛骂”。对人物行为和心态的描摹有入木三分之妙。像这样精彩的刻划,在《围城》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在《围城》中,语言上另一个特色,是具有极其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比喻。《礼记》中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意思是说广泛的引类取譬的能力,是写好诗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人统计,一部《围城》中所用的比喻的数目有好几百条。由于比喻的形象和巧妙,极大的増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比如,在提到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时,对“老科学家”四个字颇费斟酌,是解释为“老的科学家”还是“老科学的家”,作者写道:“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写方鸿渐和鲍小姐在澳门吃西餐是“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曾长期伏在水里;除

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这类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闪闪发光的珍珠,散布在作品的细节、情节、人物心理、性格等一切方面,从这些比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才学和机智。因为这种能力对于作家来说,并非凭空产生的,它主要来自两方面的素养,一是对他所描写的对象知之甚深,烂熟于心,有“透彻之悟”的了解;再就是作家的深厚而广泛的关于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修养。没有前一点,任何比喻就会不得要领;没有后者,就不可能信手拈来似的运用了那么多贴切的比喻。

正因为《围城》的语言内含了作者的超人机智和五车才学,所以我们重读之时,往往不再追求他的情节,而是常常流连于它的语言,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拜读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觉得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比喻句。有人统计过,说作品中的比喻句有一千二百多条。这我们先不管,我们不妨先看几条比喻句,好好鉴赏一番。

“夜仿佛浸透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春气鼓动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瘙痒。” “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不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本。” 让我们来分析这三个句子吧。

第一个比喻句的主体是夜,喻体是油;第二个的主体是春气,喻体则是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第三个的主体和喻体都很多,我也无须一一列出。但这三个句子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主体和喻体乍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必须通过作者的一番仔细描述,由一个个意境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的承认,两者确实有着某种内丰的联系。比如第一句,夜晚的夜都容易让人联想到红色的东西,可这种红又不是调色盒里常见的那种,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观察分析,于是便有了“傍晚的夜也像被涂上了红漆。”而真正要写出“像浸透了油的纸”并非易事。据杨绛女士讲,在1941年正值珍珠港事变时,钱钟书先生沦陷在上海出不去,《围城》便是他那个时期写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钱钟书写比喻句的一种风格:想别人所未想,把两种没有联系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是一种创新思维。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创新。由于清朝末期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闭关守国,既不接受外来的文化知识,也不在国内进一步创造新事物,才导致整个中华民族深受列强殖民者的洗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一场场血战、一件件耻辱使世人坚信不疑:创造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不禁让我想到——要不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或许人类至今也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是谁;要不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了科学理论,或许人类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要不是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的理论付诸实践,或许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颠沛流漓。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人才,但更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然而,因为我们现实社会种种原因的限制,有创新思维的人却又不能施展其才华。

记得在一所小学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个老师问他的学生:“雪融化成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是融化成了水,另一个说融化成了春天。结果前者得满分,后者得零分。老师又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个说:“我是活泼的孩子。”另一个

说:“阳光很活泼。”结果前者又受到表扬,后者又是一顿批评。

又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采访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中学生的答案只有两个:零和字母欧。而到了大学生那儿,却被他们这些高材生说是在戏弄他们。

我讲了那么多只是要说明一点。拿钱钟书的比喻句来说,他的创新思维在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是那么珍贵。凡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能有一种创新思维并把其反映出来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我之所以读《围城》,便是想从中得到一点创新思维。而当我们认真读,再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却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已开始有了这一种气息了。

新概念作文已开办了三届,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我们看完后觉得确实不错,于是又读了他的《三重门》,不只是为了要从中体验现代中学生的生活,也是为了得到一种创新思维。接着,书店里标有创思的诸如《新概念作文选》这类书总是最畅销的。望洋兴叹连在考试时,老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强调:“作文要创新才能拿高分!”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在这方面远不如欧美国家。中国缺乏的还是这一种人才。人的思维需要创新,这也是最宝贵的。

于是,这便引出了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几个比喻句的赏析,而是希望能唤醒某一些东西„„


相关作文

  • [围城]读后感悟作文2300字
  • ~0.0~ 1 文学经典的哲学思考(选修课) <围城>读后感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 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是一篇 经典的文学作品.带着敬仰 ...

  • [围城]读后感作文800字
  • <围城>读后感 高二(11)班 赵淼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杨绛女士说 "(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 ...

  • 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作文1900字
  • 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名家名作 名家的作品未必全是名作,比如余秋雨是名家,出书众多,但是得到众多读者和专家认可的文化散文仍然是<文化苦旅>:比如周国平,他最好的学者散文集还是<守望的距离>.下面列出部分名家名作: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史铁生<我与地坛& ...

  • 围城作文6800字
  • 围城 星火图文 1 <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________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 A 1937 1938 1940 <围城>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其作者是________. A 钱锺书 沈从文 贾平凹 钱锺 ...

  • 围城背景资料作文19800字
  • <围城>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小说,也是一幅市井百态图.作者通过回国.恋爱.找工作等一系列事件, 用辛辣的笔风,一针见血地把人物的灵魂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了就想出来,没进去前却有拼命的想进去,在克尔恺郭尔<非此即彼>中的一段话,恰如 ...

  • [围城]读后感作文2200字
  • <围城>读后感 10021149 沈梦婷 钱钟书一直是我很崇拜的国学大家.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因此被誉为文化昆仑.<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谈艺录>.<宋诗选注>..& ...

  • [围城读后感]作文3900字
  • <围城>读后感 认识钱钟书,就只有在高中课文里的唯一一篇<读伊索寓言>,那是选自<写在人生边上>.那时对他认识很少,感觉他在艺术方面颇有成就,比如<管锥篇>.<谈艺录>,世人评价很高.我也是翻到了<围城>这本书,想到某时某地,我 ...

  • 围城作文800字
  • <围城>读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篇著名的小说,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卓越的成就. <围城>一书只是一些由钱先生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就一般而言,情节锁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 ...

  • 围城读后感500字作文1800字
  • 围城读后感500字(一) 去年暑假,我就看过电视剧<围城>,当时还是被里面的一些情节吸引了,引起了我读<围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手头也没有这本书.直到这个暑假,我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后,才慢慢读着. 读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了.方鸿渐这个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