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开头的技巧作文8200字

初三作文

1 高考满分作文开头的技巧

高考阅卷周期紧,任务重,评卷人少,时间短促,电脑评卷下的脑力和视力劳动都很繁重,在此条件下,高考作文能否吸引老师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读你的作文,开篇的出语不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作文就应该一开始就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这是高考的形式和阅卷实际所决定的。高考作文怎样开篇才能吸引老师的目光?

一、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高考作文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几例中,例1的两段都运用排比,分别写出老舍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器具和“我”的感受,点明这就是“老北京的符号”,既点了题,又增添了文采。例2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例3运用拟人、排比开篇,使作者的激情就犹如决堤之江水,喷薄而出;文章的语言气势非凡,生动亲切。例4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旅游”“马拉松赛跑”,指出“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既巧妙扣题,又使语言形象生动。

例1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 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 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 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200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例2 A.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 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 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B.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恰如行路》)

例3 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 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 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

例4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二、悬念导入,吸引读者。

高考作文书写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例5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悬念:妈妈说“我”

2 是天使,但“我”为什么认为不是?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为什么认为不是?谁是?为什么是?这样一来,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例5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200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三、故事先行,引人入胜。

高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例6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例6 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 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 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 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 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 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四、引用开头,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例7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例8引用的诗词名句开篇,在为读者展示中华诗词文化的浩瀚精深、优美奇瑰的风景的同时,昭示了一个主题:读诗,要善于“留一点空白”,才能品出个中的韵味。

例7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例8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拣尽空白 终见风景》)

3 五、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例9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例9 倘若你是一粒种子,告诉我,你会怎样? 是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迫于与寒冬挣扎? 倘若你是一掬清泉,告诉我,你会 怎样? 是任凭风儿的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 倘若你是沧海桑田中的一颗沙砾,告诉我,你会怎样? 是受命于雨打风吹化成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 珠? „„ 大凡成功之士都会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磨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六、破“旧”开篇,反衬主题

所谓破“旧”,就是用逆向思维,从新的角度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思想观念。破“旧”开篇,就是先写出旧有的思想观念,然后否定它,并提出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反衬主题的正确。例10先写出刘禹锡的观点“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然后否定它,并提出作者新的观点“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从而反衬了主题的正确,令人耳目一新。

例10 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 (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七、比兴开篇,烘托主题。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高考作文也可借他物比兴,作为开篇之法。当然,所用的他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的联系。例11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这里的“比兴”与“所咏之辞” ——“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是相吻合的,从而烘托了主题。

例11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2006年全国卷一高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

总之,采用怎样的文章开头,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定。总原则是用上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语言更生动。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讲解

决定高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试想,赤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评卷教师每天要评阅大量的试卷,难免身心疲倦。读着语言无味的文章,更加重了疲惫感。评卷时“一个读者,两三分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要打动评卷人,文采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科学备考高考作文,就不能不重视文采训练。而且,文采训练也易见成效。那么,如何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善于联想,比喻描写。

4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于比喻、描写。其实,直陈的效果,不能引人联想和想象,审美效果一定很差。如说“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很乏味。但如果善用比喻、描写,再辅之以排比,写出下面的句子,效果迥然不同。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这几个句子的铺排,由于有了比喻、描写、排比的运用,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十分形象,有感染力。

二、引用或化用古诗词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请看下面的文段: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这里分别化用了古人诗词,恰到好处,增强了句子的意蕴。

三、注入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含量。

在阐释某一概念的内涵,如果能在文章中把比喻和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或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就能使语言更有意蕴。可以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开掘和训练,这包括名人掌故、典故、名言警句等方面。如:

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这段文字,巧妙地将名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排比运用,构成了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构成了文章的文采,有感染力。

四、善用铺垫、映衬。

在写作中,如果仅把要表达的意思直接传出,文句显得单调、乏味。其实,如果只有红花而无绿叶陪衬,花也将显得单调。作文时,我们何不采用铺垫、映衬手法?先确定好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铺垫,然后推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句,就更有韵味和文采了。如,要表达“真诚是友谊的桥梁”这一中心,就可以用这种方式组句——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文章的本意是要突出“真诚”的重要,却未直接道出,而是首先用四个形象生动的句子从四个方面铺垫,然后才“隆重”推出中心句。这种写法,避免了一览无余式的惯常写法,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拓展了语句的想象空间,使文意丰满、流畅,留有审美余味。

这种写法还可以先确定好中心句,再从其他角度反向展开,进行强调。如,要表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这个中心意思,可以这样写——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中心句)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就像大地上没有群峰,就像山川内没有飞瀑,就像河流里没有了浪花。(反向强调)

五、巧用仿拟。

仿拟,即仿照、摹拟。指有意仿照、摹拟已有的语言形式,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表达

5 新的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在课内外读了大量的名着名篇,考试时不要忘了借鉴、仿拟。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好”的学生,敢于购买各种资料,敢于要求的作业,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以老师为本,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升学率,仅给学生们留下童年和青少年的空白,在这样的空白中,又给人感到无奈,维持着这所谓的学生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很明显,这段文字,完全仿拟了课本中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形神毕肖,收到了良好的审美效果。

六、运用层递。

即层层深入,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使之层次分明,有力度,有气势。例如:

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使文采焕然的方法很多,限于篇幅,挂一漏万,大家可以自己借鉴和不断总结,以求写出更好的文章。

据羊城晚报讯,6月26日上午,广东省委办公厅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读党史、强信念、明责任”专题组织生活会。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与会并畅谈了体会,他主要谈了“三个感悟”:

1.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有哪些教训值得总结?——党史里有很多教训,如何在今后执政的历程中不要再重复这些教训,这是突出问题。特别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能沉溺于过去的成绩,更要看到过去我们在思想工作作风、重大举措上出现的问题、导致的失误,总结好这些,对于我们党能够更长时间地执政是更加有利的。

2.有哪些党史上已经形成的光荣传统、现在需要继承的但正在削弱的?——现在条件好了,物质丰裕,但有些人确实忽略了信仰。我们怎样才能够把应该继承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削弱的情况下理一理,加强教育、传承下去,值得深思。

3.要保证继续执政、保证红旗不倒,面临哪些挑战?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经济是发展了,但确实还有些基层群众的经济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政治权益没有得到体现。就我们长期执政的需要看,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加重要。

无独有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于6月20号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党课上,不仅主动地谈起了五四运动、文革等时期的争议话题,还毫不回避地触及了一些社会敏感问题。

其实,我们写作文,也不例外: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歌颂辉煌更重要。

《新课程标准》就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并就写作教学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之所以引用这些,是为了说明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关注社会,辩证思考,真情表达。

那么,新课标卷的作文又怎么样呢?题曰: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

6 “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应该说,命题专家的导向是完全正确的,即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沸腾的时代,思考我们身边多彩的生活,然而,这一作文题目的暗示性也非常强,结果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万人同词。

不错,我们当前确实是生活在中华五千年来少有的盛世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一盛世中,我们更需要反思,更需要自省,否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对这些国计民生问题,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建言献策而不是歌功颂德。

历史上的文人学者就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生活在北宋初期的欧阳修应该说是恭逢盛世了罢,但他在《伶官传序》里以史为鉴,指出:“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苏轼在《教战守策》里更说:“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苏轼常常祭起“批判”大旗,抨击社会不公、讥刺当世之过、批评文辞不实、自责言之闪失,其原因是他有“救时”、“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自由平等的平民意识,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力量,因而他以“立功”“立言”“立德”为取向,“言必中当世之过”,展示了他积极进取、旷达乐观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显示了中国知识分人格的清洁精神和生命的高蹈飞扬。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正为了我们同学做人、做事、立功、立德和立言提供了榜样。

当前,我们处于盛世之中,我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幸福感,但上帝在打开一扇空子的同时,往往又关上了另一扇窗子。勿庸置疑,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就业难、住房难、求医难屡屡纠葛人心,强拆、贪腐、分配不公等现象屡现媒体,南海之“九龙闹海”令人更令人窝着莫名之火„„而生于红旗下、长在甜水中的当代中学生,被和谐之表象所迷惑,拿手机、戴耳麦、挎靓包,玩游戏,追明星,陶醉在《好日子》里,歌舞升平,不明人生之艰,不知战争何物,毫无忧患意识。正因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像汪洋感悟那样,“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歌颂辉煌更重要”。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时代,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看问题,既看到我们当代辉煌的建设成就,又明了我们现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深入地探究,真切地表达,“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我们引导同学写作文,并不能一味让他们像苏轼那样“言必中当世之过”,而应在写作中塑造他们“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诚如此,“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作文就会纷至沓来。

1 高考满分作文开头的技巧

高考阅卷周期紧,任务重,评卷人少,时间短促,电脑评卷下的脑力和视力劳动都很繁重,在此条件下,高考作文能否吸引老师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读你的作文,开篇的出语不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作文就应该一开始就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这是高考的形式和阅卷实际所决定的。高考作文怎样开篇才能吸引老师的目光?

一、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高考作文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几例中,例1的两段都运用排比,分别写出老舍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器具和“我”的感受,点明这就是“老北京的符号”,既点了题,又增添了文采。例2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例3运用拟人、排比开篇,使作者的激情就犹如决堤之江水,喷薄而出;文章的语言气势非凡,生动亲切。例4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旅游”“马拉松赛跑”,指出“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既巧妙扣题,又使语言形象生动。

例1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 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 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 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200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例2 A.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 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 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B.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恰如行路》)

例3 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 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 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

例4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 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二、悬念导入,吸引读者。

高考作文书写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例5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悬念:妈妈说“我”

2 是天使,但“我”为什么认为不是?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为什么认为不是?谁是?为什么是?这样一来,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例5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200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三、故事先行,引人入胜。

高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例6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例6 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 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 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 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 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 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四、引用开头,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例7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例8引用的诗词名句开篇,在为读者展示中华诗词文化的浩瀚精深、优美奇瑰的风景的同时,昭示了一个主题:读诗,要善于“留一点空白”,才能品出个中的韵味。

例7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例8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拣尽空白 终见风景》)

3 五、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例9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例9 倘若你是一粒种子,告诉我,你会怎样? 是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迫于与寒冬挣扎? 倘若你是一掬清泉,告诉我,你会 怎样? 是任凭风儿的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 倘若你是沧海桑田中的一颗沙砾,告诉我,你会怎样? 是受命于雨打风吹化成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 珠? „„ 大凡成功之士都会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磨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六、破“旧”开篇,反衬主题

所谓破“旧”,就是用逆向思维,从新的角度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思想观念。破“旧”开篇,就是先写出旧有的思想观念,然后否定它,并提出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反衬主题的正确。例10先写出刘禹锡的观点“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然后否定它,并提出作者新的观点“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从而反衬了主题的正确,令人耳目一新。

例10 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 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 (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七、比兴开篇,烘托主题。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高考作文也可借他物比兴,作为开篇之法。当然,所用的他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的联系。例11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这里的“比兴”与“所咏之辞” ——“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是相吻合的,从而烘托了主题。

例11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2006年全国卷一高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

总之,采用怎样的文章开头,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定。总原则是用上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语言更生动。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讲解

决定高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试想,赤日炎炎,挥汗如雨之时,评卷教师每天要评阅大量的试卷,难免身心疲倦。读着语言无味的文章,更加重了疲惫感。评卷时“一个读者,两三分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要打动评卷人,文采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科学备考高考作文,就不能不重视文采训练。而且,文采训练也易见成效。那么,如何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善于联想,比喻描写。

4 语言无味,往往是由于缺乏联想,不善于比喻、描写。其实,直陈的效果,不能引人联想和想象,审美效果一定很差。如说“生活中处处有美,美是多姿多彩的”,很乏味。但如果善用比喻、描写,再辅之以排比,写出下面的句子,效果迥然不同。

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这几个句子的铺排,由于有了比喻、描写、排比的运用,将美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既点明了美“处处都有”,又表现了美的“多姿多彩”。十分形象,有感染力。

二、引用或化用古诗词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善于引用或化用古代诗词,让诗词之花在作文中大放异彩!请看下面的文段:

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这段文字直接引用古人诗词,阐释了生命的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这里分别化用了古人诗词,恰到好处,增强了句子的意蕴。

三、注入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含量。

在阐释某一概念的内涵,如果能在文章中把比喻和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或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就能使语言更有意蕴。可以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开掘和训练,这包括名人掌故、典故、名言警句等方面。如:

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这段文字,巧妙地将名人的事例从不同角度排比运用,构成了含意丰富、有文化意味的句子,构成了文章的文采,有感染力。

四、善用铺垫、映衬。

在写作中,如果仅把要表达的意思直接传出,文句显得单调、乏味。其实,如果只有红花而无绿叶陪衬,花也将显得单调。作文时,我们何不采用铺垫、映衬手法?先确定好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铺垫,然后推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句,就更有韵味和文采了。如,要表达“真诚是友谊的桥梁”这一中心,就可以用这种方式组句——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

文章的本意是要突出“真诚”的重要,却未直接道出,而是首先用四个形象生动的句子从四个方面铺垫,然后才“隆重”推出中心句。这种写法,避免了一览无余式的惯常写法,给人“柳暗花明”的感觉,拓展了语句的想象空间,使文意丰满、流畅,留有审美余味。

这种写法还可以先确定好中心句,再从其他角度反向展开,进行强调。如,要表达“生命因追求而美丽”这个中心意思,可以这样写——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中心句)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就像大地上没有群峰,就像山川内没有飞瀑,就像河流里没有了浪花。(反向强调)

五、巧用仿拟。

仿拟,即仿照、摹拟。指有意仿照、摹拟已有的语言形式,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表达

5 新的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在课内外读了大量的名着名篇,考试时不要忘了借鉴、仿拟。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好”的学生,敢于购买各种资料,敢于要求的作业,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以老师为本,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升学率,仅给学生们留下童年和青少年的空白,在这样的空白中,又给人感到无奈,维持着这所谓的学生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很明显,这段文字,完全仿拟了课本中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形神毕肖,收到了良好的审美效果。

六、运用层递。

即层层深入,造成语义上的不断深化,使之层次分明,有力度,有气势。例如:

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使文采焕然的方法很多,限于篇幅,挂一漏万,大家可以自己借鉴和不断总结,以求写出更好的文章。

据羊城晚报讯,6月26日上午,广东省委办公厅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读党史、强信念、明责任”专题组织生活会。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与会并畅谈了体会,他主要谈了“三个感悟”:

1.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有哪些教训值得总结?——党史里有很多教训,如何在今后执政的历程中不要再重复这些教训,这是突出问题。特别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不能沉溺于过去的成绩,更要看到过去我们在思想工作作风、重大举措上出现的问题、导致的失误,总结好这些,对于我们党能够更长时间地执政是更加有利的。

2.有哪些党史上已经形成的光荣传统、现在需要继承的但正在削弱的?——现在条件好了,物质丰裕,但有些人确实忽略了信仰。我们怎样才能够把应该继承的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削弱的情况下理一理,加强教育、传承下去,值得深思。

3.要保证继续执政、保证红旗不倒,面临哪些挑战?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经济是发展了,但确实还有些基层群众的经济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政治权益没有得到体现。就我们长期执政的需要看,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加重要。

无独有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于6月20号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党课上,不仅主动地谈起了五四运动、文革等时期的争议话题,还毫不回避地触及了一些社会敏感问题。

其实,我们写作文,也不例外: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歌颂辉煌更重要。

《新课程标准》就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并就写作教学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之所以引用这些,是为了说明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关注社会,辩证思考,真情表达。

那么,新课标卷的作文又怎么样呢?题曰: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

6 “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应该说,命题专家的导向是完全正确的,即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沸腾的时代,思考我们身边多彩的生活,然而,这一作文题目的暗示性也非常强,结果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万人同词。

不错,我们当前确实是生活在中华五千年来少有的盛世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一盛世中,我们更需要反思,更需要自省,否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对这些国计民生问题,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建言献策而不是歌功颂德。

历史上的文人学者就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生活在北宋初期的欧阳修应该说是恭逢盛世了罢,但他在《伶官传序》里以史为鉴,指出:“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苏轼在《教战守策》里更说:“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苏轼常常祭起“批判”大旗,抨击社会不公、讥刺当世之过、批评文辞不实、自责言之闪失,其原因是他有“救时”、“济世”的宏图大志,有自由平等的平民意识,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力量,因而他以“立功”“立言”“立德”为取向,“言必中当世之过”,展示了他积极进取、旷达乐观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显示了中国知识分人格的清洁精神和生命的高蹈飞扬。可以说,苏轼的一生,正为了我们同学做人、做事、立功、立德和立言提供了榜样。

当前,我们处于盛世之中,我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幸福感,但上帝在打开一扇空子的同时,往往又关上了另一扇窗子。勿庸置疑,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就业难、住房难、求医难屡屡纠葛人心,强拆、贪腐、分配不公等现象屡现媒体,南海之“九龙闹海”令人更令人窝着莫名之火„„而生于红旗下、长在甜水中的当代中学生,被和谐之表象所迷惑,拿手机、戴耳麦、挎靓包,玩游戏,追明星,陶醉在《好日子》里,歌舞升平,不明人生之艰,不知战争何物,毫无忧患意识。正因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像汪洋感悟那样,“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歌颂辉煌更重要”。要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时代,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看问题,既看到我们当代辉煌的建设成就,又明了我们现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深入地探究,真切地表达,“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并“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我们引导同学写作文,并不能一味让他们像苏轼那样“言必中当世之过”,而应在写作中塑造他们“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诚如此,“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作文就会纷至沓来。


相关作文

  • 考场作文作文0字
  •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首先:审题,立意是关键!!!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除非有特殊情况,段 ...

  • 2018高考作文拿满分技巧作文5400字
  • 2018年高考作文 考生在作文时应该凸现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泯灭自己的个性特征,只有讲究个性化,你的作文才是生动的,亲切的,引人入胜的.避免空洞的口号术语,尽情 展露自己的才华. 高考满分作文十大技巧:材料意象丰富 丰富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指内容丰富,这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生活积累 ...

  •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作文7000字
  • 教师寄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 戴氏教育精品堂培训学校名校冲刺 第九讲 写作(一) 一.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中学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 ...

  • 高满作文研究作文2600字
  • 1 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 重庆合川中学 周永华 高考是莘莘学子人生之路的一道重要关口,而作文则是高考各科试卷中赋分最多的一道试题.能在时间紧迫.而又无任何资料可资借鉴的考场上写出佳作获得满分,无疑是一种杰出能力的体现,而这种能力往往又与考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力培 ...

  • 挖掘话题里的宝藏 写好高考作文作文2600字
  • 挖掘话题里的宝藏 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了中高考命题的热点,可话题作文里的那一段小小的引文究竟有哪些作用,恐怕老师与同学们很少深究过,报刊在这方面的指导性文章也不多见.2006年中高考之际,我很想和考生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话题作文中,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你留意过它吗?读一读,或许能让你轻易挥就漂亮的开 ...

  •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作文3600字
  • 1 高考作文开头技巧 考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1.不必要的释题 :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比一比下面几段开头: 选择如同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边是诚信,另一边是自己的私欲.<左手诚信,右手私欲> ...

  • 南通中考作文作文8400字
  •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 ...

  • 考场作文点题扣题技巧作文8900字
  • 考场作文点题扣题技巧"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在应试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特别是在高考作文里,学生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应试作文的写作中,切合题意并突出中心是得分的关键,而要突出中心,主要在于点题扣题.跑题与否是选 ...

  • 作文结尾技巧作文6500字
  • 作文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