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作文简介作文16300字

初一作文

微点作文简介

——一种新颖独特而又省时高效的写作指导教学模式

提出微点作文训练,我们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如果你还在为学生讨厌写作文而伤透脑筋;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作文指导毫无效果而无限伤感;如果你还在为寻找一套科学且有效的写作指导策略而煞费苦心,如果你尝试了很多方法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无法提升,在你无奈地揩干一把近乎绝望的汗水望着迷惘的前路而彷徨无计的时候,你不妨尝试一下微点作文训练。

微点作文训练讲究的是从一个细小的训练点切入,目标单一但又能够整体联动,螺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小切口,大目标。

微点作文训练施行的是窥破语言表达和结构的规律,归纳技巧、总结方法,让学生在“仿”中顿悟,在“练”中突破。即小技巧,大能力。

微点作文训练建构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亮点”和写作训练中的能力“练点”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的是与教材配套的,有能力层级区分的写作训练体系。即小融点,大体系。 微点作文训练追求的是创建轻松快乐的互动课堂,让学生在“品味”中积淀,在“归纳”中运思,在“仿练”中提升,在“留白”中拓展,逐步形成有效的、牢固的写作能力。即小投入,大产出。

提出微点作文训练,我们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最大软肋是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文教学不成体系,随机性太大。虽然语文教材由浅入深,勾画有写作训练的一个过程,但整个轮廓还是粗糙的,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往往出现随机命题的现象,体现不出由低到高的层级界限,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作文训练的具体实施过程过于空洞,缺少易操作的训练手段。作文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有限、讲解的技法比较零碎、写作的要求又大而化之等等,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作文的有效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路上走得既艰辛而又苦涩。艰辛,在于用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实施作文教学,还得匍匐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精批细改,力图用教师的反复辛苦去换取学生写作水平的突飞猛进;苦涩,在于总是觉得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对等,总能在学生作文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缺陷,甚至有些学生在写作方面简直就是“缺根筋”,叹息“孺子不可教也”。

于是,作文教学的这些弊端和无奈逼迫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是什么使作文教学的担子变得如此沉重?

撇开作文教学的整体策略体系和局部施教艺术不谈,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我们为单次教学设置了太多、太高的目标。这样 “大而化之”的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在实施作文教学策略和步骤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长期演绎着一种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①选一道合适的题;②对文题做一翻讲解,提出写作要求;③学生写作文;④教师批改;⑤组织评讲。这种写作训练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写”是硬道理,“评”是好办法。另有部分语文教师细致一些,在学生写作前会讲一两点写作的技巧,再布置作文题,要求学生用刚讲的技巧写作,然后是批改、评讲作文。

如果,把上述教学过程作为作文教学的全部,那么这种做法确实是太粗糙、太粗放了!这种训练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是典型的因题而教,不是因人施教、为能力发展施教。长此以往,除了会在学生写作素养里留下许多未经训练的“生地皮”,还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越来越生

硬,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慢慢地消融。

进而言之,即使这样的训练重复叠加起来会有效果,但这种做法明显不符合学生写作能力梯级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初中语文教师自嘲说,现在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三年级的语文考卷区别越来越小。那是因为初中阶段高低年级的写作要求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教师干脆就搜集历年中考作文题来进行所谓的“有体系”的写作训练。无疑,我们的写作训练存在着“拔苗助长”的嫌疑。

所以,我们需要尝试一种单角度的、高效能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写作能力训练程式。于是,我们做出了下面的假设:与其大而化之地空洞说教,还不如化整为零,将写作要求分解成细小的、系统的能力训练点,逐个突破,然后再化零为整,融会贯通,层级推进,螺旋提升。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教材导引的写作体系,把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规律、认知基础、情感体验、语言表述能力等因素,将写作训练划分为若干小的训练点(即微点),在已拥有素材的基础上,找准语言表达角度,融进一定的写作技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点”上训练,在“点”的训练中获得写作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后,再从小“点”到大“点”加以引导整合,螺旋跟进,层层提升,达到布局谋篇、整体创作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点作文训练”。

微点作文训练,它有这样的本质内涵——

1. 微点作文训练是作文教学大框架下的短周期实践。如果要把我们的作文教学确定一条规范的路径,微点作文训练就是把这一长周期变成散点式实践的过程。这是基于“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的思路形成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它有效的避免了作文教学的“大而化之”,它不回避训练内容的交叉与重叠,它忽略学生综合写作能力被某一个“微点”训练的牵制。从而达到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全体学生单向能力训练提升的目的。

2. 微点作文训练是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教学的“短平快式”的对接。我们提倡:作文训练的“微点”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我们对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进行逐篇研究,寻找这些文章中的写作训练“微点”,一一做好标注;然后把这些点分类汇总,从而确定出一套完整的、源自教材的写作训练“微点”;最后,将这些微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微点”作文训练体系。

3. 微点作文训练是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级级阶梯。它体现了写作训练由低到高的梯级渐进过程,需要关注学生整体的写作发展水平,重视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状况。比如同样进行美化语言的训练,七年级重在训练合理的选词、新颖的修辞训练;八年级就要突出段落语言的逻辑关系、表情达意的层次训练;九年级就要注重准确、含蓄、形象语言的综合运用。

4. 微点作文训练是注重实效、讲究一课一得的训练。为降低单次训练的难度,我们尽量使学生在一节作文课中涉及到的题材范围趋向单一,以便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集中,让学生围绕相对单一的题材展开训练,产生碰撞,交换信息。比如为了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点生活的意义,感悟出一点人生的哲理”。我们设计了《“袋”装人生》这个训练题目,要求学生围绕“袋子”展开联想,从听关于“袋子”的方方面面故事入手,进行立意训练。学生在一节课内围绕“袋子”进行了全方位的思维,掌握了三种立意的方法,即: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学习生活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做人品性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社会现实对接起来。结果思维方法掌握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后来我们把“袋子”换成了苹果、公汽、河流,学生都能够举一反三。

微点作文训练,它有这样的操作程序——

1. 每天五分钟的脑保健操。所谓的“脑保健操”,即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思考、进行表达,最后归结成文字。脑保健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一段故事的点评,有时是一则名言的解读,有时是一点语素的延展。老师给一个特定

的语素,引导学生据此延展。比如教师给的语素是“我愿意”三个字,要求学生用相对整齐的句子来描述一种情境,于是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静静的坐下,轻轻闭上眼睛,慢慢的遐想。让思想如放飞的的小鸟,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上尽情飞翔。我坐在思绪的小舟上,随着溪流,肆意荡漾。还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把手放进裤袋里走路,不是装酷,而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寻找一丝温暖;我愿意在思绪紊乱时睡懒觉,不是偷懒,而是冲淡悲伤;我愿意像大人一样喝咖啡,不是装洋气,而是在淡淡的清香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籍。脑保健操有时还是一个场景的描写,是一篇文章的解读,是一种技法的实践,甚至是实事报道、信息链接、成语接龙、诗句归类、病句捉虫等等等等。教师可以信手拈来,自然切入。

2. 不定时间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适时的就课文中的写作亮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有时候是形式的仿写,有时候技法的运用,有时候是思想的延伸。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篇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后,用十来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一个问题:生物的生命体(含植物与动物)都可以进行克隆,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克隆”?你有没有现成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展开了,有学生说当爱的内核淌入一颗心灵,将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爱心;有学生说当真诚的基因融入一个灵魂,会滋生出绝对纯正的真诚;有学生说当善良的枝干植入一块净土,会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善良。每位同学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验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一番随机的训练,其实是“微点”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即作文取材构思训练。

3. 每周两次的专题小训练。微点作文训练的体系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设置有两个基础训练点,每个点用一节课,从素材到方法,再到实战训练全都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七年级上册设置了这样的训练“点”:

第一单元:①选词构句,传达情感;②描写景物的层次顺序

第二单元:①“抑几笔,扬几笔”写段法;②“点几笔,面几笔”写段法。

第三单元:①巧用修辞,点靓语言;②调动感官,写出情味。

第四单元:①“总一笔,铺几笔”写段法;②学用“拟人”修辞。

第五单元:①描写环境,传达情感;②语言(对话)描写的艺术。

第六单元:①运用夸张,突出特点;②抒发感情,摇曳多姿。

这里的十二个点都与课文的“亮点”相对应,每个点都设置了一节课的训练内容。例如第六单元“运用夸张,突出特点”的训练点就与《皇帝的新装》相对应,突出训练了夸张的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的三种方法:细节夸示、趋势假设、侧面点染。

4. 两周一次的综合展示。每两周,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完成一个单元教学的时间,微点作文训练设计有一次综合的训练与展示,这是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综合平台。这样的训练,也有确定的主题,有固定的训练方向。和基础训练不同的是,学生在综合训练中除了学习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要用上基础训练中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小的综合,和我们过去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相仿,只不过“微点训练”的大作文训练方向更明确,更有层级性。 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置的综合训练是《请不要对我说“不”》,主要训练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展现情节内容的写作能力。课堂列举了七上教材中五篇课文中的矛盾冲突,展现了这样一个导语: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几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中所凸显的矛盾冲突:

《风筝》——弟弟对风筝天性的喜爱,与“我”对风筝世故的反感构成了主要的矛盾冲突。在冲突的展现中逐渐凸显出“我”对弟弟的愧疚,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羚羊木雕》——父母对羚羊木雕价值的珍惜,与“我”对友情的珍视构成了主要的矛盾冲突。成人与孩子不同的感受,给了读者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散步》——奶奶要走平缓的大路,与孙子要走有趣的小路是故事中最醒目的矛盾冲突。奶

奶最终屈从于孙子,表现出她对孙子深深的爱,也由此引出更细切的爱的情节。

《纸船——寄母亲》——“我”远离故乡而去的现实,与心中充满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纸船正可以承载着“我”的思绪,回到母亲身边去,在理想的层次上缓解了矛盾。

《陈太丘与友期》——一个大人为朋友背信而去非常生气,与一个孩子维护父亲尊严的举动在同一件事情上发生了碰撞。“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的结局表现出一种谐趣,让人赞叹,也让人思考。

请同学们找准生活中的一个对象,用“请不要对我说‘不’”为话题,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与我们相关的矛盾冲突。

将学生引入训练的主题,在分析几个例子的基础上,得出这样几种在矛盾冲突中展现情节内容的构思方法:是与非的矛盾冲突;情与理的矛盾冲突;独与随的矛盾冲突。还通过留白拓展的方式延伸了另外两种方式: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同人物个性的碰撞。最后,在行文的时候要求用到本单元训练过的两种基础训练点:①描写环境,传达情感;②语言(对话)描写的艺术。并将优秀作文打印好附上精评,贴上展台,供全班同学学习借鉴。 微点作文训练,为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践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目前,微点作文训练体系为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验操作方式,操作性强,做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一是为教师教作文提供完整的教学案例。每个训练点均有对应的教案,真正让教师方便运用。有从阅读到写作的导入设计,有方法的提炼过程,有技巧的讲解说明,有语例的具体分析,有具体的随堂练习,有明确的总结归纳,有课后的拓展留白。总之,它为每个训练点设计出教学的具体环节,拿来就可以运用。比如,学生在每了解一种技法之后,教师推出一个巩固小练习,教案中都提供了针对练习的两三个版本的示例,相当于“参考答案”,方便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技法写作。

二是为学生学作文提供配套的学案。微点作文训练的学案版适应于学生独立阅读或随堂使用,其内容结构与教案对应,方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探究能力,可以作为写作训练作业本使用。

三是为作文课堂提供精美的课件。根据目前教学媒体普遍使用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微点作文教案版附有所有训练点的课件。这些课件与教案设计同轨,且设计了交互功能,方便教师有选择性地训练。比如:在一个训练点内,教师用投影布置了一个小练习,学生进行思考写作,如果学生思维推进不顺利,教师可以点击备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示范,如果顺利,教师可以选择不提供示范。

总之,微点作文训练的模式将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研究面扩的大,这个训练体系将更加完善,鲜活范例将更为丰富,施教技巧将更趋有效。

作文周刊社“微点作文”

点拨到细微处,点播在广袤中

----作者: 钟祥五中 邵金喜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点拨到细微入,点播在广袤中》。根据组委会安排,受我校“微点作文”研究团队的委托,对“微点作文”做点解说,大约用时1小时多一点,我会讲到以下几方面:微点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微点作文研究,我们做了些什么,微点作文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方法。敬请各位专家、领导、同仁赐教。

一、微点作文是什么。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微点作文”,我愿意这样表达:微点作文是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系列作文教学策略。

●微点作文是一种作文教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让作文教学走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路。 ●微点作文更是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种策略的基础是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从细微处着手。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点作文教学研究。

有几段经历,记忆深刻:

2007年9月,为了备战中考,学校教科室曾组织一批语文骨干教师,编写了《作文专题讲座》。这是一套作文应考指导,所以内容全面而丰厚,我们试图把写作技法一股脑地塞给学生。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却非常困惑,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领情,一轮训练下来,写作能力提高不明显,觉得对写作的厌恶情绪倒有增无减。这次作文教学研究的“急行军”给每一位参与者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回想过去,我算是学校里作文教学最勤勉的语文老师之一,别的不说,单说我的几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周两至三个课时的作文教学,从不间断,时间上充分保障写作教学;二是坚持准备最丰富的写作教学内容,教学生写作,从技法讲解到范文引领,每堂写作课都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报告;三是坚持与学生同步写作,激励学生写作;四是坚持积累学生作文,稍有特点,必定精批细改,收纳起来。但我辛苦工作,并不能换来学生对写作课堂的兴趣,写作能力也没有多大长进,充其量使学生敬佩我的敬业和博学——毕竟课上讲得天花乱坠嘛!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作文教学吃力不讨好?我试图理一理我们面对的困局,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写作缺乏的东西:

一是缺乏构建作文的材料。学生写作,首先面对的是“写什么内容”的问题。这方面确实是学生面对的难题,我们的初中学生涉世未深,生活节奏单一,彼此区别不大,无奈之下只好胡诌作文。学生也缺乏语言材料,我们一定常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有了点生活的感触,提起笔来写作,就暴露出或直白肤浅、或单调干瘪、或别扭晦涩、或人云亦云的毛病来。 二是缺乏写作表达的经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文法运用意识淡泊,缺少自我表达的技巧,需要来自语文教师这一面的技法点拨。这方面我不再繁述。 三是缺乏写作的快乐感觉。写作教学中,大量学生不快乐,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位老师给我讲了段很有意思的经历:班上的学生一听说要上作文课,集体唉声叹气,到交作文的时候,一个孩子走到老师身边,很羞涩地说:“老师,我能不交作文吗?”这位老师问他:“为什么呀?是不是没有写完?”孩子说:“不是,我写完了,可我自己读都觉得像是在走泥巴路,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怎么忍心拿它去折磨老师呢?”您想想,他们在作文中能感受到快乐吗?

面对学生写作上的问题,我们老师做了些什么?

一是不成体系、随机性很大地开展写作训练。我们长期演绎着一种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①选一道题;②做一翻讲解;③学生写作文;④教师批改;⑤组织评讲。(这里不是批评别人,我过去很长时间就是这么干的)这样的训练过程就没有了系统性,重复的劳动中多的是随意,缺的是系统,三年下来,留下的“生地皮”太多。 二是大而化之、做看似全面实际上低效的训练。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师对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语言,甚至标点符号、拟题、开头、结尾等等,作全方位的挑剔;一次作文引导课,教师引用一篇完美的文章,要求学生从各个方面都加以学习效仿。作文课就成了批斗课、鉴赏课。这样的写作训练不是没有效果,只是常常是拔苗助长、耗时耗力、事倍功半,还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好似一位教练训练一个游泳运动员,蹩脚的教练无视学员的现状,也不做分解训练,总是指着叶诗文的录像对运动员说:“你看,她游得多好,你就要这样游!”这种训练非常盲目,会让运动员厌恶下水,提升能力就只能是愿望而已。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这些困局所做的一点反省、反思,我们必须使作文教学有序列、精细化的进行,必须从写作基础(包括素材、语言、技法)上帮助学生积淀,必须让学生学作文轻松起来、快乐起来。

三、“微点作文”研究做了些什么。 基于上述来自学生与教师的困惑,钟祥五中一批语文教师很早就在酝酿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编制一套方便使用、符合我校学情的作文教学校本资源,切实解决作文教学无系列、无章法、无成效的“三无”问题;同时对写作过程进行“动作分解”,将作文教学细微化,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这条探索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困惑摸索阶段。2008年9月,我校茹校长对全体教师要求:我们要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点、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资源,这一指令,成为我们此后研究的根本动力。2008年下半年,应《语文周报》之约,我和几位教师着手撰写“小木头学作文”系列文章。起点很偶然,但深入下去,我们调动学生兴趣进行系列化作文教学方面找到了一扇小窗。年末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微点作文”这一构思,荆门市教研室郑希银老师得知我们的研究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老师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第二阶段:雏形初具阶段。微点作文的研究起步,是从写句写段开始的。我们尝试编写出日常作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写句写段》系列案例,初步提出了“写句写段”的一系列方法,并展开积极的实践,生成学生作品,总结经验。在对比中我们发现,这一番训练有效地扎稳了学生写作的语言基础,在这个稳健的基础上,学生写作能力有了整体的、全面的提升。后来,我们学生的作品源源不断地投向报社,2010年9月《语文周报》为此增设“妙语微点”栏目,《语文报》素材快线也将“妙语微点”纳入其中,为我们的深入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

2010年10月,荆门市教研室将一次作文有效教学研讨会放在五中召开,微点作文教学初露头脚,课题组推出展示课《为心情开一扇小窗》,受到到会指导的蒋红森主任的好评,我市也有许多教师反馈说,拷贝教案、课件,直接将这节课翻版,竟没有多大障碍,效果也很好;同年12月,全省作文研讨会在武穴市召开,“微点作文”推出展示课《静听风雨——实几笔,虚几笔》,获得广泛好评,“微点” 作文又得到省级专家的认可。 第三阶段:形成系列阶段。微点作文研究小组自身有动力,学校及教研部门有推力,这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我们用很长时间、花大量人力制定出“微点作文”三年六学期的整体构想,经过十来次的论证修补,到2011年4月,“微点作文”研究核心小组完成体系搭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扎实开展课例、学案编写、课件制作等工作。2012年3月作文周刊社确定推广“微点作文”项目,更使我们的研究日程紧迫、动力十足。目前,“微点作文”七至九年级六学期108套教案、学案、课件已经设计制作完毕,正在进行一个周期的实验修正,不久将和大家见面。2012年9月“微点作文”三到六年级研究正式启动。

四、微点作文训练的本质

我们对微点作文训练的特点做了如下几方面概括:

找一个窍,小技巧,大能力。写作的窍门从哪里来?主要从教材中来。

练一个点,小切口,大目标。每节课都要练好一个小点,一个个小点串接起来,就的一个稳步的提升。

布一个局,小融点,大体系。初中三年六学期,前五个每学期12个基础点,6个综合点;第六学期18个综合点,共108个作文训练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 搭一座桥,小投入,大产出。微点作文教学,就是要搭建好从优美文本到写作练点,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桥梁,为学生的体味、探寻、练习作链接。

具体来说,我们对微点作文有一个整体构想:

1. 三个维度构建完整体系。 我们所搭建的微点作文体系是三维的,有同事这样概括:一是顺着教材走,二是牵着技法的手,三是推着学生去上楼。

一是以现行教材文本为示范。

我们的训练“微点”都来自教材,有着最规范、最全面的语言范本。研究团队曾经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进行梳理,标注出训练“微点”,再根据体系的需要进行筛选、排序。这一番工作是繁重的,以《羚羊木雕》这篇课文为例,我们在这篇课文中提取中八个有训练价值的微点,其中,前三点是语言基础训练点,中间三点是取材布局技法训练点,后两点是构思立意训练点。最终,根据体系需要,我们选取第六点进入微点作文体系。

微点作文所做的是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对接起来,形成“短平快”式的作文教学“微点”,发挥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我们无意脱离教材另辟蹊径开展作文教学,恰恰是要以教材为范本开发写作教学资源,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的目的。微点作文的所有训练点都从教材中来,训练时的范例也离不开教材文本,使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轨,以利一线教师使用。

二是以写作技法为着力点。

写作技法的范畴非常宽泛,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选取出符合初中生写作需要的基本技法作为“微点”。我们把写作技法总体分为基础块和综合块,基础块对应写作语言训练,包括有选用词语、句子拟写、修辞运用、段落拟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刻画、事情记述、抒情技巧、人称角度、改写扩写、开头艺术、结尾艺术、思维训练、议论专项、中心阐述等分支;综合块对应取材构思训练,包括有取材、构思、立意、行文等方面。大致分布是七上至九上,每单元两次基础训练、一次综合训练;九下主要进行综合训练。 以微点体系中的景物描写为例,我们在不同的册次安排了七次景物描写训练,基本涵盖了初中生应掌握的景物描写技法。

三是以学生发展层级为纲目。

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微点”作文的体系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出三年六学期的作文教学体系。我们深知,目前作文教学研究批判的焦点之一,就是作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生命(含思维水平、生活经验、生理特征等)的尊重。正是基于这一点,微点作文的体系安排是由易到难、层级提升的。 以三个学年综合版中的取材训练为例,微点作文中,有七次取材训练,主要分布在七、八年级,且七年级就占了其中的五次。我们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七年级学生应该侧重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学生写作面对的第一大难题,为后来的提升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七次取材训练也是由易到难排列,与学生知识面、思维品质的状况保持一致。

【展示体例数据表】

2. 三个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这三个结合是:方法上集中与发散相结合,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结合,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结合。

①方法上集中与发散相结合。

微点作文的课堂训练方向明确、涉及题材集中,方便教师施教,利于学生思维碰撞。

●训练方向集中,即单次训练只训练一种技法,目标非常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难度。比如,体系中安排有七次修辞训练,每次训练只涉及一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练习。单次目标很小,但通过多次训练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是在稳步发展。就像一名教练做的“动作分解”训练,一项项训练到位,就形成了学生厚重的写作综合素质。

●涉及题材集中,即单次训练的话题只限一个方面,学生在训练一种技法的时候,不会因题材面过于宽泛而思维散乱,有效地强化了训练效果。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次基础训练为例,这次训练的微点是《静听风雨——实几笔,虚几笔》,训练目标是让学生在实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进行艺术化的虚写训练,而涉及题材仅仅是“静听风雨”,这个空间比起“美丽的大自然”、“雨景”等题材来说,显得非常狭小,看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狭小的空间里,思维集中,挖掘深刻,对技法运用掌握得熟练而实在,课堂上迸发出的灵感其实非常丰富。这节作文课所有的训练题目都是: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风雨……。学生产生的灵感却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澎涨,课堂生成大量的美句。 为什么题材空间小,而训练效果好?我想起了《纪昌学箭》的故事,师傅飞卫教纪昌学箭,五年学箭,没有开弓,其中三年只是盯着小小靶心细心地看,那靶心在他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竟如车轮,此时开弓,直中靶心。微点作文训练其实也是在教学生盯住小小题材面,凝神静气,心无旁骛,在意识上将其放大,达到表达精彩精准的效果。

其实,在微点训练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荡开。比如:为了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点生活的意义,感悟出一点人生的哲理”。我们设计了《“袋装”人生》这个训练微点,要求学生围绕“袋子”展开联想,从听关于“袋子”的方方面面故事入手,进行立意训练。由于是七年级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达12则关于袋子的故事,要求他们细心阅读、全方位的思维,提取出三种立意的方法,即: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学习生活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做人品性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社会现实对接起来。实践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方法掌握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当后来我们把“袋子”换成了苹果、公汽、河流后,学生都能够轻松地举一反三。

②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结合。 微点作文的课堂上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我们一般是不由教师直接提出的,而是由学生到具体的来自教材、美文或学生作文中发现规律,然后再用这种技法去写作、去创造,微点课堂往往是“发现-创造”的多次交替。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微点课堂模式中具体举例说明。

③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结合。 微点作文课堂讲究课堂实时生成作品,并互相交流。如果是基础训练就生成片断,如果是综合训练就生成构思概要或成文。生成的作品强调学生的个体独创,可以以仿为基础,形成一定技法引导下的独创作品;微点课堂也是学生共享作品、交流“习得”的平台,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

3. 三个原则共享快乐作文。 微点作文训练要使每个学生在一次作文训练中获得一点成功、增加一点自信、取得一点进步,这三个原则使师生在微点作文过程中能共享快乐。 微点作文单次训练目标明确而微小,学生就能够轻松快乐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课堂。好比两个走路的人,目标都是走一百里。一个把所有需要的物品都背上,帐篷、食物、水、药品、防身武器等等,他从一开始就不轻松,只顾埋头赶路,真希望这趟旅程早点结束;而另一个只带上走到下一个可以补充物资的站点需要的东西,也许仅仅是一点食物一壶水,他一路走得轻松惬意,可以看一路风景,到终点还觉得意犹未尽。 单节课例中,学生参与充分也是他们轻松快乐的原因。微点课堂设计,让学生能听、能读、能写、能思考、能讨论、能展示,而且成效明显,他们怎能不快乐!这里有一个我学生习作中的片段,有这种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

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作文课。一听说晚自习要在阶梯教室上作文课,所有人会混淆辈份,齐声叫老师为“爷(耶)”;有一半的同学会原地一蹦八尺高,估计跳高冠军也难做到;只有一个人奔向阶梯教室的速度超不过刘翔,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初进教室同学间就开始争抢靠前的座位,一向友情笃厚的老朋友也会因此剑拔弩张,摆出决斗的架势。(《喜好无极限》)

学生在微点作文训练中感受到快乐,也使教师作文教学享受到了快乐。

五、微点作文训练的操作程序。

微点作文训练该怎样进行,根据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我们的做法是:

1. 每天五分钟的脑保健操。所谓的“脑保健操”,即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思考、进行表达,最后归结成文字。脑保健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一段故事的点评,有时是一则名言的解读,有时是一点语素的延展。老师给一个特定的语素,引导学生据此延展。

比如教师给的语素是“我愿意”三个字,要求学生用相对整齐的句子来描述一种情境,于是有学生这样说: 我愿意静静的坐下,轻轻闭上眼睛,慢慢的遐想。让思想如放飞的的小鸟,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上尽情飞翔。我坐在思绪的小舟上,随着溪流,肆意荡漾。还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把手放进裤袋里走路,不是装酷,而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寻找一丝温暖;我愿意在思绪紊乱时睡懒觉,不是偷懒,而是冲淡悲伤;我愿意像大人一样喝咖啡,不是装洋气,而是在淡淡的清香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籍。 脑保健操有时还是一个场景的描写,是一篇文章的解读,是一种技法的实践,甚至是实事报道、信息链接、成语接龙、诗句归类、病句捉虫等等等等。教师可以信手拈来,自然切入,这样的小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也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为语文课做好准备。

2. 抓住机遇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适时的就课文中的写作亮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有时候是形式的仿写,有时候技法的运用,有时候是思想的延伸。

比如我在教学一篇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后,用十来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一个问题:

生物的生命体(含植物与动物)都可以进行克隆,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克隆”?你有没有现成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展开了,有学生说当爱的内核淌入一颗心灵,将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爱心;有学生说当真诚的基因融入一个灵魂,会滋生出绝对纯正的真诚;有学生说当善良的枝干植入一块净土,会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善良。每位同学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验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一番随机的训练,其实是“微点”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即作文取材构思训练。

3. 每周一次的专题小训练。微点作文训练的体系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设置有两个基础训练点,每个点用一节课,从素材到方法,再到实战训练全都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七年级上册设置了十二个训练“点”,都与课文的“亮点”相对应,每个点都设置了一节课的训练内容。例如第六单元“运用夸张,突出特点”的训练点就与《皇帝的新装》相对应,突出训练了夸张的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的三种方法:细节夸示、趋势假设、侧面点染,这节课将在明天上午与大家见面。

4. 三周一次的综合展示。每三周,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完成一个单元教学的时间,微点作文训练设计有一次综合的训练与展示,这是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综合平台。这样的训练,也有确定的主题,有固定的训练方向。和基础训练不同的是,学生在综合训练中除了学习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要用上基础训练中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小的综合,和我们过去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相仿,只不过“微点训练”的大作文训练方向更明确,与新学课文结合更紧密,更有层级性。形象一点说,基础训练好比是建房子前的制砖块、备水泥、买钢筋等过程,是原材料的打磨阶段;综合训练就是根据图纸动工建房的过程,埋地基、搭框架、嵌门窗、封屋顶,工作一项项完成。

六、微点作文教学模式。 时下的教学论坛上,有许多反感教学模式的声音,认为程式化的东西限制了教学的自由,对此我们并不反对,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摸索出了一个对师生都便捷有效的微点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介绍给大家:

我们把微点课堂概括为五个字:备、激、探、练、拓。

●“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微点做好素材储备。学生写作是需要生活经验积累的,这是他们创作的素材源泉和兴趣根由,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课前对写作素材有所准备,我们除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作文课堂素材“被动储备”外,还可以用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储备”。 以七年级上册基础版《竹韵悠悠》为例,这节课的训练目标是讲究写景的层次顺序,主要围绕竹林这一素材展开训练。考虑到学生对竹林可能有陌生感,或平时没有留意观察,我们需要组织学生或布置学生主动去观察一下竹林,让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再看九年级上册综合版《一棋一子亦人生》(这节课将在明天上午展示给大家),这节课的训练目标是用常见载体来巧妙说理,主要以象棋为主要素材训练。很明显,学生对象棋了解的状况参差不齐,甚至有学生对象棋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可以课前开展象棋观摩赛,或让学生了解规则后试着对弈,学会下象棋。有了这一番课前储备,学生走进微点课堂心情就从容得多、经验就丰富得多了。

通常情况下,生活源泉左右着学生的写作灵感;我们所做的写作课前的经验储备,试图用作文教学撬动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扩展自己的认知视野。

●“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激起方式学生探究兴趣,确定出微点目标。我们用种种灵活而巧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这些方式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有时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有时是一段精彩美妙的文本,有时是一次调查采访,有时是一段录音、视频,有时是学生佳作推介,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兴趣,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如八年级上册基础版《文具也疯狂》一课,以象征手法的思维训练为目标,课堂开始,教师投影出一组出自学生已学课文的概括信息,全都是关于象征的。学生读后,紧接着激趣:同学们,作者借助一些典型的事物,多么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啊!你们想做这样的尝试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点作文课堂《文具也疯狂》。

其实,每一节课都需要这样的激趣,我们在微点作文课堂上强化了这一点。

●“探”是写作技法提取,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提取写作技法。 一节微点作文课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我们的设计是不由教师提出来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到典型的文本范例中探寻,在比较中总结归纳出运用的规律。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领悟写作技法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了求知过程。 如七年级下册综合版《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一课,训练目标是以典型事件为转折点取材,其中我们让学生阅读了以下两个情节概述,要求学生比较两段文字,看看他们取材方面的共同点。师生共同归纳出“选取引发联想的转折点”这样一个取材思路,本节课类似的探索还有两次,共训练了三种取材思路。

实事证明,买的苹果就是没有种的苹果香,学生自我探索出的写作规律,更易被他们接受并运用。

●“练”是技法实践运用:针对技法,围绕微点题材,开展实践运用训练。

微点课堂的练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分段小练;二是综合练笔。一节微点作文课一般设置有2—4个分段小练,形式有口头作文、相互交流、动笔训练等。练习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技法的掌握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备案来进行进一步引导。分段小红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写作目标化整为零,方便教师在师生的现场交流中,当堂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综合练笔是将学生的能力点聚零为整,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整合。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对写作目标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如七年级上册综合版《听雨》,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结构文章的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三种思路:一、在特定时空中细致观察,多层面描写自然景物;二、视角转移中细致观察,多维度刻画自然景物;三、在时空变化中细致观察,多层次展现自然景物。针对这三种思路,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不同情景,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以第一个分段小练为例,我们设置具体的情景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度,运用“在特定时空中细致观察,多层次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进行描写。

在综合练笔中,我们则这样设置作文题:

请把你在这节课的构思方法梳理一下,以《听雨》为题,写一篇写景散文,不得低于500字。

这样,学生的写景能力在课堂上就呈现出一种梯级式上升的态势,体现出了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教学思路。 ●“拓”是拓展延伸:从微点中拓展开来,鼓励学生课后探索。 一节微点作文课解决的问题、展开的训练是有限的,为使教学成效最大化,我们为每节微点课设置有拓展延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微点写作技法的补充,二是对写作素材的拓展。前者的目的在是指导学生课下探究课堂上未训练到的技法;后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一素材中走出来,运用所学技法到更广泛的题材空间中运用。如七上基础版《喜好无极限》,我们在教给学生细节夸饰、虚拟假设、侧面点染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拓展了另外两种方法:荒诞不经式、意义升华式,供学生课下探究。在写作对象上,我们由“喜好无极限”延伸至宽容、自信、善良、诚信、厌恶等来撬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因为有了拓展延伸,我们的“微点”作文才有了“以个别带动一般”的意义。

七、微点作文训练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践、创新。 微点作文从实践中来,我们感觉容易操作,教师好教,学生好学。事实上,我们只不过在共有的困惑中先走了几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更希望在实践中检验其实用性。目前我们做出了什么?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为教师教作文提供完整的教学案例。每个训练点均有对应的教案,让教师方便运用。它为每个训练点设计出教学的具体环节,拿来就可以运用,使用时可以延展。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荆门市教研室郑西银老师到我校来视导微点作文研究情况,得知我将讲一节试讲过的课,他当即要求换一节他指定的微点课来讲。离上课还有30分钟,我当时确实紧张得牙齿都在冒汗,马上调出教案、拷贝课件,略加浏览,开始上课。课后郑老师满带笑意的表情,让我知道:微点作文通过了一次实用性的考验。 二是为学生学作文提供配套的学案。微点作文训练的学案版适应于学生独立阅读或随堂使用,其内容结构与教案对应,方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探究能力,可以作为写作训练作业本使用。 三是为作文课堂提供精美的课件。根据目前教学媒体普遍使用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微点作文教案版附有所有训练点的课件。这些课件与教案设计同轨,且设计了交互功能,方便教师有选择性地训练。比如:在一个训练点内,教师用投影布置了一个小练习,学生进行思考写作,如果学生思维推进不顺利,教师可以点击备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示范,如果顺利,教师可以选择不提供示范。

八、结束语。 开展微点作文研究实践以来,我们不再感觉作文教学是蒙着头走夜路着,我们找到了一丝亮光,并顺着这道亮光越走越光明。四年中,我们的老师在作文研究中沉淀了思想,感受到了个人成长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发生了由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其中有学生课堂上产生的零碎美句美段,也有大量美文美篇,进一步充实了微点作文教学的鲜活资源。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研究面的扩大,微点作文训练的训练体系将更加完善,鲜活范例将更为丰富,施教技巧将更趋有效。“微点作文”研究团队欢迎专家学者给我们指导,欢迎更多热心作文教学研究的教师加入我们的阵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作文教学减负、增效,打造一片让老师和学生都快乐的亮丽的蓝天!我们也将在明天上午,用两节课向大家汇报,欢迎大家指导,谢谢大家。

微点作文简介

——一种新颖独特而又省时高效的写作指导教学模式

提出微点作文训练,我们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如果你还在为学生讨厌写作文而伤透脑筋;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作文指导毫无效果而无限伤感;如果你还在为寻找一套科学且有效的写作指导策略而煞费苦心,如果你尝试了很多方法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无法提升,在你无奈地揩干一把近乎绝望的汗水望着迷惘的前路而彷徨无计的时候,你不妨尝试一下微点作文训练。

微点作文训练讲究的是从一个细小的训练点切入,目标单一但又能够整体联动,螺旋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即小切口,大目标。

微点作文训练施行的是窥破语言表达和结构的规律,归纳技巧、总结方法,让学生在“仿”中顿悟,在“练”中突破。即小技巧,大能力。

微点作文训练建构的是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亮点”和写作训练中的能力“练点”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的是与教材配套的,有能力层级区分的写作训练体系。即小融点,大体系。 微点作文训练追求的是创建轻松快乐的互动课堂,让学生在“品味”中积淀,在“归纳”中运思,在“仿练”中提升,在“留白”中拓展,逐步形成有效的、牢固的写作能力。即小投入,大产出。

提出微点作文训练,我们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最大软肋是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文教学不成体系,随机性太大。虽然语文教材由浅入深,勾画有写作训练的一个过程,但整个轮廓还是粗糙的,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往往出现随机命题的现象,体现不出由低到高的层级界限,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是作文训练的具体实施过程过于空洞,缺少易操作的训练手段。作文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有限、讲解的技法比较零碎、写作的要求又大而化之等等,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作文的有效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路上走得既艰辛而又苦涩。艰辛,在于用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实施作文教学,还得匍匐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精批细改,力图用教师的反复辛苦去换取学生写作水平的突飞猛进;苦涩,在于总是觉得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与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对等,总能在学生作文中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缺陷,甚至有些学生在写作方面简直就是“缺根筋”,叹息“孺子不可教也”。

于是,作文教学的这些弊端和无奈逼迫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是什么使作文教学的担子变得如此沉重?

撇开作文教学的整体策略体系和局部施教艺术不谈,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我们为单次教学设置了太多、太高的目标。这样 “大而化之”的作文教学,收效甚微。

在实施作文教学策略和步骤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长期演绎着一种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①选一道合适的题;②对文题做一翻讲解,提出写作要求;③学生写作文;④教师批改;⑤组织评讲。这种写作训练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写”是硬道理,“评”是好办法。另有部分语文教师细致一些,在学生写作前会讲一两点写作的技巧,再布置作文题,要求学生用刚讲的技巧写作,然后是批改、评讲作文。

如果,把上述教学过程作为作文教学的全部,那么这种做法确实是太粗糙、太粗放了!这种训练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是典型的因题而教,不是因人施教、为能力发展施教。长此以往,除了会在学生写作素养里留下许多未经训练的“生地皮”,还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越来越生

硬,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慢慢地消融。

进而言之,即使这样的训练重复叠加起来会有效果,但这种做法明显不符合学生写作能力梯级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初中语文教师自嘲说,现在初中一年级与初中三年级的语文考卷区别越来越小。那是因为初中阶段高低年级的写作要求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教师干脆就搜集历年中考作文题来进行所谓的“有体系”的写作训练。无疑,我们的写作训练存在着“拔苗助长”的嫌疑。

所以,我们需要尝试一种单角度的、高效能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写作能力训练程式。于是,我们做出了下面的假设:与其大而化之地空洞说教,还不如化整为零,将写作要求分解成细小的、系统的能力训练点,逐个突破,然后再化零为整,融会贯通,层级推进,螺旋提升。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教材导引的写作体系,把握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规律、认知基础、情感体验、语言表述能力等因素,将写作训练划分为若干小的训练点(即微点),在已拥有素材的基础上,找准语言表达角度,融进一定的写作技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点”上训练,在“点”的训练中获得写作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后,再从小“点”到大“点”加以引导整合,螺旋跟进,层层提升,达到布局谋篇、整体创作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点作文训练”。

微点作文训练,它有这样的本质内涵——

1. 微点作文训练是作文教学大框架下的短周期实践。如果要把我们的作文教学确定一条规范的路径,微点作文训练就是把这一长周期变成散点式实践的过程。这是基于“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的思路形成的一种作文教学策略。它有效的避免了作文教学的“大而化之”,它不回避训练内容的交叉与重叠,它忽略学生综合写作能力被某一个“微点”训练的牵制。从而达到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全体学生单向能力训练提升的目的。

2. 微点作文训练是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教学的“短平快式”的对接。我们提倡:作文训练的“微点”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我们对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进行逐篇研究,寻找这些文章中的写作训练“微点”,一一做好标注;然后把这些点分类汇总,从而确定出一套完整的、源自教材的写作训练“微点”;最后,将这些微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微点”作文训练体系。

3. 微点作文训练是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一级级阶梯。它体现了写作训练由低到高的梯级渐进过程,需要关注学生整体的写作发展水平,重视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力状况。比如同样进行美化语言的训练,七年级重在训练合理的选词、新颖的修辞训练;八年级就要突出段落语言的逻辑关系、表情达意的层次训练;九年级就要注重准确、含蓄、形象语言的综合运用。

4. 微点作文训练是注重实效、讲究一课一得的训练。为降低单次训练的难度,我们尽量使学生在一节作文课中涉及到的题材范围趋向单一,以便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集中,让学生围绕相对单一的题材展开训练,产生碰撞,交换信息。比如为了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点生活的意义,感悟出一点人生的哲理”。我们设计了《“袋”装人生》这个训练题目,要求学生围绕“袋子”展开联想,从听关于“袋子”的方方面面故事入手,进行立意训练。学生在一节课内围绕“袋子”进行了全方位的思维,掌握了三种立意的方法,即: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学习生活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做人品性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社会现实对接起来。结果思维方法掌握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后来我们把“袋子”换成了苹果、公汽、河流,学生都能够举一反三。

微点作文训练,它有这样的操作程序——

1. 每天五分钟的脑保健操。所谓的“脑保健操”,即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思考、进行表达,最后归结成文字。脑保健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一段故事的点评,有时是一则名言的解读,有时是一点语素的延展。老师给一个特定

的语素,引导学生据此延展。比如教师给的语素是“我愿意”三个字,要求学生用相对整齐的句子来描述一种情境,于是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静静的坐下,轻轻闭上眼睛,慢慢的遐想。让思想如放飞的的小鸟,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上尽情飞翔。我坐在思绪的小舟上,随着溪流,肆意荡漾。还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把手放进裤袋里走路,不是装酷,而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寻找一丝温暖;我愿意在思绪紊乱时睡懒觉,不是偷懒,而是冲淡悲伤;我愿意像大人一样喝咖啡,不是装洋气,而是在淡淡的清香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籍。脑保健操有时还是一个场景的描写,是一篇文章的解读,是一种技法的实践,甚至是实事报道、信息链接、成语接龙、诗句归类、病句捉虫等等等等。教师可以信手拈来,自然切入。

2. 不定时间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适时的就课文中的写作亮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有时候是形式的仿写,有时候技法的运用,有时候是思想的延伸。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篇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后,用十来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一个问题:生物的生命体(含植物与动物)都可以进行克隆,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克隆”?你有没有现成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展开了,有学生说当爱的内核淌入一颗心灵,将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爱心;有学生说当真诚的基因融入一个灵魂,会滋生出绝对纯正的真诚;有学生说当善良的枝干植入一块净土,会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善良。每位同学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验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一番随机的训练,其实是“微点”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即作文取材构思训练。

3. 每周两次的专题小训练。微点作文训练的体系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设置有两个基础训练点,每个点用一节课,从素材到方法,再到实战训练全都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七年级上册设置了这样的训练“点”:

第一单元:①选词构句,传达情感;②描写景物的层次顺序

第二单元:①“抑几笔,扬几笔”写段法;②“点几笔,面几笔”写段法。

第三单元:①巧用修辞,点靓语言;②调动感官,写出情味。

第四单元:①“总一笔,铺几笔”写段法;②学用“拟人”修辞。

第五单元:①描写环境,传达情感;②语言(对话)描写的艺术。

第六单元:①运用夸张,突出特点;②抒发感情,摇曳多姿。

这里的十二个点都与课文的“亮点”相对应,每个点都设置了一节课的训练内容。例如第六单元“运用夸张,突出特点”的训练点就与《皇帝的新装》相对应,突出训练了夸张的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的三种方法:细节夸示、趋势假设、侧面点染。

4. 两周一次的综合展示。每两周,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完成一个单元教学的时间,微点作文训练设计有一次综合的训练与展示,这是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综合平台。这样的训练,也有确定的主题,有固定的训练方向。和基础训练不同的是,学生在综合训练中除了学习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要用上基础训练中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小的综合,和我们过去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相仿,只不过“微点训练”的大作文训练方向更明确,更有层级性。 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置的综合训练是《请不要对我说“不”》,主要训练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展现情节内容的写作能力。课堂列举了七上教材中五篇课文中的矛盾冲突,展现了这样一个导语: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几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中所凸显的矛盾冲突:

《风筝》——弟弟对风筝天性的喜爱,与“我”对风筝世故的反感构成了主要的矛盾冲突。在冲突的展现中逐渐凸显出“我”对弟弟的愧疚,对自己行为的反省。

《羚羊木雕》——父母对羚羊木雕价值的珍惜,与“我”对友情的珍视构成了主要的矛盾冲突。成人与孩子不同的感受,给了读者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散步》——奶奶要走平缓的大路,与孙子要走有趣的小路是故事中最醒目的矛盾冲突。奶

奶最终屈从于孙子,表现出她对孙子深深的爱,也由此引出更细切的爱的情节。

《纸船——寄母亲》——“我”远离故乡而去的现实,与心中充满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纸船正可以承载着“我”的思绪,回到母亲身边去,在理想的层次上缓解了矛盾。

《陈太丘与友期》——一个大人为朋友背信而去非常生气,与一个孩子维护父亲尊严的举动在同一件事情上发生了碰撞。“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的结局表现出一种谐趣,让人赞叹,也让人思考。

请同学们找准生活中的一个对象,用“请不要对我说‘不’”为话题,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与我们相关的矛盾冲突。

将学生引入训练的主题,在分析几个例子的基础上,得出这样几种在矛盾冲突中展现情节内容的构思方法:是与非的矛盾冲突;情与理的矛盾冲突;独与随的矛盾冲突。还通过留白拓展的方式延伸了另外两种方式: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同人物个性的碰撞。最后,在行文的时候要求用到本单元训练过的两种基础训练点:①描写环境,传达情感;②语言(对话)描写的艺术。并将优秀作文打印好附上精评,贴上展台,供全班同学学习借鉴。 微点作文训练,为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践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目前,微点作文训练体系为参与实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验操作方式,操作性强,做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

一是为教师教作文提供完整的教学案例。每个训练点均有对应的教案,真正让教师方便运用。有从阅读到写作的导入设计,有方法的提炼过程,有技巧的讲解说明,有语例的具体分析,有具体的随堂练习,有明确的总结归纳,有课后的拓展留白。总之,它为每个训练点设计出教学的具体环节,拿来就可以运用。比如,学生在每了解一种技法之后,教师推出一个巩固小练习,教案中都提供了针对练习的两三个版本的示例,相当于“参考答案”,方便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技法写作。

二是为学生学作文提供配套的学案。微点作文训练的学案版适应于学生独立阅读或随堂使用,其内容结构与教案对应,方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探究能力,可以作为写作训练作业本使用。

三是为作文课堂提供精美的课件。根据目前教学媒体普遍使用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微点作文教案版附有所有训练点的课件。这些课件与教案设计同轨,且设计了交互功能,方便教师有选择性地训练。比如:在一个训练点内,教师用投影布置了一个小练习,学生进行思考写作,如果学生思维推进不顺利,教师可以点击备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示范,如果顺利,教师可以选择不提供示范。

总之,微点作文训练的模式将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研究面扩的大,这个训练体系将更加完善,鲜活范例将更为丰富,施教技巧将更趋有效。

作文周刊社“微点作文”

点拨到细微处,点播在广袤中

----作者: 钟祥五中 邵金喜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点拨到细微入,点播在广袤中》。根据组委会安排,受我校“微点作文”研究团队的委托,对“微点作文”做点解说,大约用时1小时多一点,我会讲到以下几方面:微点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微点作文研究,我们做了些什么,微点作文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方法。敬请各位专家、领导、同仁赐教。

一、微点作文是什么。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微点作文”,我愿意这样表达:微点作文是将写作训练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化粗为细,使学生写作能力聚零为整、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系列作文教学策略。

●微点作文是一种作文教学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让作文教学走一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道路。 ●微点作文更是一种作文教学方法,这种策略的基础是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从细微处着手。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点作文教学研究。

有几段经历,记忆深刻:

2007年9月,为了备战中考,学校教科室曾组织一批语文骨干教师,编写了《作文专题讲座》。这是一套作文应考指导,所以内容全面而丰厚,我们试图把写作技法一股脑地塞给学生。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却非常困惑,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领情,一轮训练下来,写作能力提高不明显,觉得对写作的厌恶情绪倒有增无减。这次作文教学研究的“急行军”给每一位参与者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回想过去,我算是学校里作文教学最勤勉的语文老师之一,别的不说,单说我的几个坚持:一是坚持每周两至三个课时的作文教学,从不间断,时间上充分保障写作教学;二是坚持准备最丰富的写作教学内容,教学生写作,从技法讲解到范文引领,每堂写作课都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报告;三是坚持与学生同步写作,激励学生写作;四是坚持积累学生作文,稍有特点,必定精批细改,收纳起来。但我辛苦工作,并不能换来学生对写作课堂的兴趣,写作能力也没有多大长进,充其量使学生敬佩我的敬业和博学——毕竟课上讲得天花乱坠嘛!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作文教学吃力不讨好?我试图理一理我们面对的困局,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写作缺乏的东西:

一是缺乏构建作文的材料。学生写作,首先面对的是“写什么内容”的问题。这方面确实是学生面对的难题,我们的初中学生涉世未深,生活节奏单一,彼此区别不大,无奈之下只好胡诌作文。学生也缺乏语言材料,我们一定常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有了点生活的感触,提起笔来写作,就暴露出或直白肤浅、或单调干瘪、或别扭晦涩、或人云亦云的毛病来。 二是缺乏写作表达的经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学生文法运用意识淡泊,缺少自我表达的技巧,需要来自语文教师这一面的技法点拨。这方面我不再繁述。 三是缺乏写作的快乐感觉。写作教学中,大量学生不快乐,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位老师给我讲了段很有意思的经历:班上的学生一听说要上作文课,集体唉声叹气,到交作文的时候,一个孩子走到老师身边,很羞涩地说:“老师,我能不交作文吗?”这位老师问他:“为什么呀?是不是没有写完?”孩子说:“不是,我写完了,可我自己读都觉得像是在走泥巴路,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怎么忍心拿它去折磨老师呢?”您想想,他们在作文中能感受到快乐吗?

面对学生写作上的问题,我们老师做了些什么?

一是不成体系、随机性很大地开展写作训练。我们长期演绎着一种固定的作文教学模式:①选一道题;②做一翻讲解;③学生写作文;④教师批改;⑤组织评讲。(这里不是批评别人,我过去很长时间就是这么干的)这样的训练过程就没有了系统性,重复的劳动中多的是随意,缺的是系统,三年下来,留下的“生地皮”太多。 二是大而化之、做看似全面实际上低效的训练。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次作文评讲课,教师对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语言,甚至标点符号、拟题、开头、结尾等等,作全方位的挑剔;一次作文引导课,教师引用一篇完美的文章,要求学生从各个方面都加以学习效仿。作文课就成了批斗课、鉴赏课。这样的写作训练不是没有效果,只是常常是拔苗助长、耗时耗力、事倍功半,还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好似一位教练训练一个游泳运动员,蹩脚的教练无视学员的现状,也不做分解训练,总是指着叶诗文的录像对运动员说:“你看,她游得多好,你就要这样游!”这种训练非常盲目,会让运动员厌恶下水,提升能力就只能是愿望而已。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面对这些困局所做的一点反省、反思,我们必须使作文教学有序列、精细化的进行,必须从写作基础(包括素材、语言、技法)上帮助学生积淀,必须让学生学作文轻松起来、快乐起来。

三、“微点作文”研究做了些什么。 基于上述来自学生与教师的困惑,钟祥五中一批语文教师很早就在酝酿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编制一套方便使用、符合我校学情的作文教学校本资源,切实解决作文教学无系列、无章法、无成效的“三无”问题;同时对写作过程进行“动作分解”,将作文教学细微化,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这条探索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困惑摸索阶段。2008年9月,我校茹校长对全体教师要求:我们要着力开发具有学校特点、符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资源,这一指令,成为我们此后研究的根本动力。2008年下半年,应《语文周报》之约,我和几位教师着手撰写“小木头学作文”系列文章。起点很偶然,但深入下去,我们调动学生兴趣进行系列化作文教学方面找到了一扇小窗。年末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微点作文”这一构思,荆门市教研室郑希银老师得知我们的研究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老师们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第二阶段:雏形初具阶段。微点作文的研究起步,是从写句写段开始的。我们尝试编写出日常作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写句写段》系列案例,初步提出了“写句写段”的一系列方法,并展开积极的实践,生成学生作品,总结经验。在对比中我们发现,这一番训练有效地扎稳了学生写作的语言基础,在这个稳健的基础上,学生写作能力有了整体的、全面的提升。后来,我们学生的作品源源不断地投向报社,2010年9月《语文周报》为此增设“妙语微点”栏目,《语文报》素材快线也将“妙语微点”纳入其中,为我们的深入研究注入一针“强心剂”。

2010年10月,荆门市教研室将一次作文有效教学研讨会放在五中召开,微点作文教学初露头脚,课题组推出展示课《为心情开一扇小窗》,受到到会指导的蒋红森主任的好评,我市也有许多教师反馈说,拷贝教案、课件,直接将这节课翻版,竟没有多大障碍,效果也很好;同年12月,全省作文研讨会在武穴市召开,“微点作文”推出展示课《静听风雨——实几笔,虚几笔》,获得广泛好评,“微点” 作文又得到省级专家的认可。 第三阶段:形成系列阶段。微点作文研究小组自身有动力,学校及教研部门有推力,这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我们用很长时间、花大量人力制定出“微点作文”三年六学期的整体构想,经过十来次的论证修补,到2011年4月,“微点作文”研究核心小组完成体系搭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扎实开展课例、学案编写、课件制作等工作。2012年3月作文周刊社确定推广“微点作文”项目,更使我们的研究日程紧迫、动力十足。目前,“微点作文”七至九年级六学期108套教案、学案、课件已经设计制作完毕,正在进行一个周期的实验修正,不久将和大家见面。2012年9月“微点作文”三到六年级研究正式启动。

四、微点作文训练的本质

我们对微点作文训练的特点做了如下几方面概括:

找一个窍,小技巧,大能力。写作的窍门从哪里来?主要从教材中来。

练一个点,小切口,大目标。每节课都要练好一个小点,一个个小点串接起来,就的一个稳步的提升。

布一个局,小融点,大体系。初中三年六学期,前五个每学期12个基础点,6个综合点;第六学期18个综合点,共108个作文训练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训练体系。 搭一座桥,小投入,大产出。微点作文教学,就是要搭建好从优美文本到写作练点,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桥梁,为学生的体味、探寻、练习作链接。

具体来说,我们对微点作文有一个整体构想:

1. 三个维度构建完整体系。 我们所搭建的微点作文体系是三维的,有同事这样概括:一是顺着教材走,二是牵着技法的手,三是推着学生去上楼。

一是以现行教材文本为示范。

我们的训练“微点”都来自教材,有着最规范、最全面的语言范本。研究团队曾经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进行梳理,标注出训练“微点”,再根据体系的需要进行筛选、排序。这一番工作是繁重的,以《羚羊木雕》这篇课文为例,我们在这篇课文中提取中八个有训练价值的微点,其中,前三点是语言基础训练点,中间三点是取材布局技法训练点,后两点是构思立意训练点。最终,根据体系需要,我们选取第六点进入微点作文体系。

微点作文所做的是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对接起来,形成“短平快”式的作文教学“微点”,发挥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我们无意脱离教材另辟蹊径开展作文教学,恰恰是要以教材为范本开发写作教学资源,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步的目的。微点作文的所有训练点都从教材中来,训练时的范例也离不开教材文本,使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轨,以利一线教师使用。

二是以写作技法为着力点。

写作技法的范畴非常宽泛,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选取出符合初中生写作需要的基本技法作为“微点”。我们把写作技法总体分为基础块和综合块,基础块对应写作语言训练,包括有选用词语、句子拟写、修辞运用、段落拟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刻画、事情记述、抒情技巧、人称角度、改写扩写、开头艺术、结尾艺术、思维训练、议论专项、中心阐述等分支;综合块对应取材构思训练,包括有取材、构思、立意、行文等方面。大致分布是七上至九上,每单元两次基础训练、一次综合训练;九下主要进行综合训练。 以微点体系中的景物描写为例,我们在不同的册次安排了七次景物描写训练,基本涵盖了初中生应掌握的景物描写技法。

三是以学生发展层级为纲目。

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微点”作文的体系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编排出三年六学期的作文教学体系。我们深知,目前作文教学研究批判的焦点之一,就是作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生命(含思维水平、生活经验、生理特征等)的尊重。正是基于这一点,微点作文的体系安排是由易到难、层级提升的。 以三个学年综合版中的取材训练为例,微点作文中,有七次取材训练,主要分布在七、八年级,且七年级就占了其中的五次。我们这样安排的理由是:七年级学生应该侧重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学生写作面对的第一大难题,为后来的提升打好必要的基础。同时,七次取材训练也是由易到难排列,与学生知识面、思维品质的状况保持一致。

【展示体例数据表】

2. 三个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这三个结合是:方法上集中与发散相结合,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结合,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结合。

①方法上集中与发散相结合。

微点作文的课堂训练方向明确、涉及题材集中,方便教师施教,利于学生思维碰撞。

●训练方向集中,即单次训练只训练一种技法,目标非常明确,学生不会感到有难度。比如,体系中安排有七次修辞训练,每次训练只涉及一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练习。单次目标很小,但通过多次训练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是在稳步发展。就像一名教练做的“动作分解”训练,一项项训练到位,就形成了学生厚重的写作综合素质。

●涉及题材集中,即单次训练的话题只限一个方面,学生在训练一种技法的时候,不会因题材面过于宽泛而思维散乱,有效地强化了训练效果。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次基础训练为例,这次训练的微点是《静听风雨——实几笔,虚几笔》,训练目标是让学生在实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进行艺术化的虚写训练,而涉及题材仅仅是“静听风雨”,这个空间比起“美丽的大自然”、“雨景”等题材来说,显得非常狭小,看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狭小的空间里,思维集中,挖掘深刻,对技法运用掌握得熟练而实在,课堂上迸发出的灵感其实非常丰富。这节作文课所有的训练题目都是: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风雨……。学生产生的灵感却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澎涨,课堂生成大量的美句。 为什么题材空间小,而训练效果好?我想起了《纪昌学箭》的故事,师傅飞卫教纪昌学箭,五年学箭,没有开弓,其中三年只是盯着小小靶心细心地看,那靶心在他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竟如车轮,此时开弓,直中靶心。微点作文训练其实也是在教学生盯住小小题材面,凝神静气,心无旁骛,在意识上将其放大,达到表达精彩精准的效果。

其实,在微点训练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荡开。比如:为了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点生活的意义,感悟出一点人生的哲理”。我们设计了《“袋装”人生》这个训练微点,要求学生围绕“袋子”展开联想,从听关于“袋子”的方方面面故事入手,进行立意训练。由于是七年级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多达12则关于袋子的故事,要求他们细心阅读、全方位的思维,提取出三种立意的方法,即: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学习生活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做人品性对接起来;将生活琐事的意义与社会现实对接起来。实践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思维方法掌握了,思维品质提升了。当后来我们把“袋子”换成了苹果、公汽、河流后,学生都能够轻松地举一反三。

②过程上发现与创造相结合。 微点作文的课堂上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我们一般是不由教师直接提出的,而是由学生到具体的来自教材、美文或学生作文中发现规律,然后再用这种技法去写作、去创造,微点课堂往往是“发现-创造”的多次交替。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的微点课堂模式中具体举例说明。

③组织上独创与共享相结合。 微点作文课堂讲究课堂实时生成作品,并互相交流。如果是基础训练就生成片断,如果是综合训练就生成构思概要或成文。生成的作品强调学生的个体独创,可以以仿为基础,形成一定技法引导下的独创作品;微点课堂也是学生共享作品、交流“习得”的平台,强调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

3. 三个原则共享快乐作文。 微点作文训练要使每个学生在一次作文训练中获得一点成功、增加一点自信、取得一点进步,这三个原则使师生在微点作文过程中能共享快乐。 微点作文单次训练目标明确而微小,学生就能够轻松快乐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课堂。好比两个走路的人,目标都是走一百里。一个把所有需要的物品都背上,帐篷、食物、水、药品、防身武器等等,他从一开始就不轻松,只顾埋头赶路,真希望这趟旅程早点结束;而另一个只带上走到下一个可以补充物资的站点需要的东西,也许仅仅是一点食物一壶水,他一路走得轻松惬意,可以看一路风景,到终点还觉得意犹未尽。 单节课例中,学生参与充分也是他们轻松快乐的原因。微点课堂设计,让学生能听、能读、能写、能思考、能讨论、能展示,而且成效明显,他们怎能不快乐!这里有一个我学生习作中的片段,有这种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

我们班同学都喜欢上作文课。一听说晚自习要在阶梯教室上作文课,所有人会混淆辈份,齐声叫老师为“爷(耶)”;有一半的同学会原地一蹦八尺高,估计跳高冠军也难做到;只有一个人奔向阶梯教室的速度超不过刘翔,那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初进教室同学间就开始争抢靠前的座位,一向友情笃厚的老朋友也会因此剑拔弩张,摆出决斗的架势。(《喜好无极限》)

学生在微点作文训练中感受到快乐,也使教师作文教学享受到了快乐。

五、微点作文训练的操作程序。

微点作文训练该怎样进行,根据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我们的做法是:

1. 每天五分钟的脑保健操。所谓的“脑保健操”,即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思考、进行表达,最后归结成文字。脑保健操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一段故事的点评,有时是一则名言的解读,有时是一点语素的延展。老师给一个特定的语素,引导学生据此延展。

比如教师给的语素是“我愿意”三个字,要求学生用相对整齐的句子来描述一种情境,于是有学生这样说: 我愿意静静的坐下,轻轻闭上眼睛,慢慢的遐想。让思想如放飞的的小鸟,在那蔚蓝的天空之上尽情飞翔。我坐在思绪的小舟上,随着溪流,肆意荡漾。还有学生这样说:我愿意把手放进裤袋里走路,不是装酷,而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寻找一丝温暖;我愿意在思绪紊乱时睡懒觉,不是偷懒,而是冲淡悲伤;我愿意像大人一样喝咖啡,不是装洋气,而是在淡淡的清香中寻找一丝心灵的慰籍。 脑保健操有时还是一个场景的描写,是一篇文章的解读,是一种技法的实践,甚至是实事报道、信息链接、成语接龙、诗句归类、病句捉虫等等等等。教师可以信手拈来,自然切入,这样的小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也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为语文课做好准备。

2. 抓住机遇的拓展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适时的就课文中的写作亮点,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有时候是形式的仿写,有时候技法的运用,有时候是思想的延伸。

比如我在教学一篇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后,用十来分钟引导学生研究一个问题:

生物的生命体(含植物与动物)都可以进行克隆,请同学们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克隆”?你有没有现成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展开了,有学生说当爱的内核淌入一颗心灵,将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爱心;有学生说当真诚的基因融入一个灵魂,会滋生出绝对纯正的真诚;有学生说当善良的枝干植入一块净土,会繁衍出枝繁叶茂的善良。每位同学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验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一番随机的训练,其实是“微点”体系中的一个子项目,即作文取材构思训练。

3. 每周一次的专题小训练。微点作文训练的体系为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设置有两个基础训练点,每个点用一节课,从素材到方法,再到实战训练全都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七年级上册设置了十二个训练“点”,都与课文的“亮点”相对应,每个点都设置了一节课的训练内容。例如第六单元“运用夸张,突出特点”的训练点就与《皇帝的新装》相对应,突出训练了夸张的修辞在写作中的运用的三种方法:细节夸示、趋势假设、侧面点染,这节课将在明天上午与大家见面。

4. 三周一次的综合展示。每三周,也就是我们阅读教学完成一个单元教学的时间,微点作文训练设计有一次综合的训练与展示,这是为检验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综合平台。这样的训练,也有确定的主题,有固定的训练方向。和基础训练不同的是,学生在综合训练中除了学习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要用上基础训练中的语言训练的方法,是一个小的综合,和我们过去每单元一次的大作文相仿,只不过“微点训练”的大作文训练方向更明确,与新学课文结合更紧密,更有层级性。形象一点说,基础训练好比是建房子前的制砖块、备水泥、买钢筋等过程,是原材料的打磨阶段;综合训练就是根据图纸动工建房的过程,埋地基、搭框架、嵌门窗、封屋顶,工作一项项完成。

六、微点作文教学模式。 时下的教学论坛上,有许多反感教学模式的声音,认为程式化的东西限制了教学的自由,对此我们并不反对,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摸索出了一个对师生都便捷有效的微点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介绍给大家:

我们把微点课堂概括为五个字:备、激、探、练、拓。

●“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微点做好素材储备。学生写作是需要生活经验积累的,这是他们创作的素材源泉和兴趣根由,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课前对写作素材有所准备,我们除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作文课堂素材“被动储备”外,还可以用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储备”。 以七年级上册基础版《竹韵悠悠》为例,这节课的训练目标是讲究写景的层次顺序,主要围绕竹林这一素材展开训练。考虑到学生对竹林可能有陌生感,或平时没有留意观察,我们需要组织学生或布置学生主动去观察一下竹林,让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储备;再看九年级上册综合版《一棋一子亦人生》(这节课将在明天上午展示给大家),这节课的训练目标是用常见载体来巧妙说理,主要以象棋为主要素材训练。很明显,学生对象棋了解的状况参差不齐,甚至有学生对象棋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可以课前开展象棋观摩赛,或让学生了解规则后试着对弈,学会下象棋。有了这一番课前储备,学生走进微点课堂心情就从容得多、经验就丰富得多了。

通常情况下,生活源泉左右着学生的写作灵感;我们所做的写作课前的经验储备,试图用作文教学撬动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扩展自己的认知视野。

●“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激起方式学生探究兴趣,确定出微点目标。我们用种种灵活而巧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这些方式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有时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有时是一段精彩美妙的文本,有时是一次调查采访,有时是一段录音、视频,有时是学生佳作推介,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探究欲望、提高课堂兴趣,也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如八年级上册基础版《文具也疯狂》一课,以象征手法的思维训练为目标,课堂开始,教师投影出一组出自学生已学课文的概括信息,全都是关于象征的。学生读后,紧接着激趣:同学们,作者借助一些典型的事物,多么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啊!你们想做这样的尝试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点作文课堂《文具也疯狂》。

其实,每一节课都需要这样的激趣,我们在微点作文课堂上强化了这一点。

●“探”是写作技法提取,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提取写作技法。 一节微点作文课要训练什么写作技法,我们的设计是不由教师提出来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到典型的文本范例中探寻,在比较中总结归纳出运用的规律。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领悟写作技法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了求知过程。 如七年级下册综合版《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一课,训练目标是以典型事件为转折点取材,其中我们让学生阅读了以下两个情节概述,要求学生比较两段文字,看看他们取材方面的共同点。师生共同归纳出“选取引发联想的转折点”这样一个取材思路,本节课类似的探索还有两次,共训练了三种取材思路。

实事证明,买的苹果就是没有种的苹果香,学生自我探索出的写作规律,更易被他们接受并运用。

●“练”是技法实践运用:针对技法,围绕微点题材,开展实践运用训练。

微点课堂的练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分段小练;二是综合练笔。一节微点作文课一般设置有2—4个分段小练,形式有口头作文、相互交流、动笔训练等。练习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技法的掌握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备案来进行进一步引导。分段小红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写作目标化整为零,方便教师在师生的现场交流中,当堂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综合练笔是将学生的能力点聚零为整,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整合。学生以习作的形式,将对写作目标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如七年级上册综合版《听雨》,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结构文章的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三种思路:一、在特定时空中细致观察,多层面描写自然景物;二、视角转移中细致观察,多维度刻画自然景物;三、在时空变化中细致观察,多层次展现自然景物。针对这三种思路,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不同情景,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以第一个分段小练为例,我们设置具体的情景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度,运用“在特定时空中细致观察,多层次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进行描写。

在综合练笔中,我们则这样设置作文题:

请把你在这节课的构思方法梳理一下,以《听雨》为题,写一篇写景散文,不得低于500字。

这样,学生的写景能力在课堂上就呈现出一种梯级式上升的态势,体现出了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教学思路。 ●“拓”是拓展延伸:从微点中拓展开来,鼓励学生课后探索。 一节微点作文课解决的问题、展开的训练是有限的,为使教学成效最大化,我们为每节微点课设置有拓展延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微点写作技法的补充,二是对写作素材的拓展。前者的目的在是指导学生课下探究课堂上未训练到的技法;后者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单一素材中走出来,运用所学技法到更广泛的题材空间中运用。如七上基础版《喜好无极限》,我们在教给学生细节夸饰、虚拟假设、侧面点染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拓展了另外两种方法:荒诞不经式、意义升华式,供学生课下探究。在写作对象上,我们由“喜好无极限”延伸至宽容、自信、善良、诚信、厌恶等来撬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因为有了拓展延伸,我们的“微点”作文才有了“以个别带动一般”的意义。

七、微点作文训练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践、创新。 微点作文从实践中来,我们感觉容易操作,教师好教,学生好学。事实上,我们只不过在共有的困惑中先走了几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这条路,更希望在实践中检验其实用性。目前我们做出了什么?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为教师教作文提供完整的教学案例。每个训练点均有对应的教案,让教师方便运用。它为每个训练点设计出教学的具体环节,拿来就可以运用,使用时可以延展。这里讲一个小插曲,有一次,荆门市教研室郑西银老师到我校来视导微点作文研究情况,得知我将讲一节试讲过的课,他当即要求换一节他指定的微点课来讲。离上课还有30分钟,我当时确实紧张得牙齿都在冒汗,马上调出教案、拷贝课件,略加浏览,开始上课。课后郑老师满带笑意的表情,让我知道:微点作文通过了一次实用性的考验。 二是为学生学作文提供配套的学案。微点作文训练的学案版适应于学生独立阅读或随堂使用,其内容结构与教案对应,方便学生的阅读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探究能力,可以作为写作训练作业本使用。 三是为作文课堂提供精美的课件。根据目前教学媒体普遍使用的特点,为了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微点作文教案版附有所有训练点的课件。这些课件与教案设计同轨,且设计了交互功能,方便教师有选择性地训练。比如:在一个训练点内,教师用投影布置了一个小练习,学生进行思考写作,如果学生思维推进不顺利,教师可以点击备案,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示范,如果顺利,教师可以选择不提供示范。

八、结束语。 开展微点作文研究实践以来,我们不再感觉作文教学是蒙着头走夜路着,我们找到了一丝亮光,并顺着这道亮光越走越光明。四年中,我们的老师在作文研究中沉淀了思想,感受到了个人成长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发生了由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这其中有学生课堂上产生的零碎美句美段,也有大量美文美篇,进一步充实了微点作文教学的鲜活资源。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研究面的扩大,微点作文训练的训练体系将更加完善,鲜活范例将更为丰富,施教技巧将更趋有效。“微点作文”研究团队欢迎专家学者给我们指导,欢迎更多热心作文教学研究的教师加入我们的阵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作文教学减负、增效,打造一片让老师和学生都快乐的亮丽的蓝天!我们也将在明天上午,用两节课向大家汇报,欢迎大家指导,谢谢大家。


相关作文

  • 邵老师微点作文讲座作文12800字
  • 微点作文 [专家简介] 邵金喜,男,197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湖北省学科优秀教师,荆门市本土教育家.骨干教师,钟祥市骨干教师.学生最信赖的教师.模范班主任.教育年度人物.他于2008年组建教师团队着力于作文教学研究,共同攻坚.提 ...

  • "微点"作文教学作文4700字
  • "微点"作文教学 一.背景介绍 湖北钟祥五中"微点作文"课题组的邵金喜.王胜.汪俊华.唐汝全.何俊等历时6年潜心研究,寻找到了一条科学.系统.有效的作文教学新途径--"微点作文".他们探索出了"微点作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

  • 微点作文2作文3700字
  • <巧妙抒情>悟写案之一 适合题目: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冬日暖阳 我爱 (四季) 故乡的雨 谢谢你, 校园的阳光 仰望星空 上学路上 学年学期单元:2012-2013学年下学期 七年级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 课题:<巧妙抒情> 主备:梁红 审阅人:曾艳华 使用人: 训练目标 1. ...

  • 小超人作文:教室故事多作文700字
  • 教室故事多 绵阳东辰二小 五年级四班 廖浤钦 指导老师:尹雪萍 联系电话:13006431268 "叮呤呤,下课了."随着下课铃的响起,静谧的教室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藏猫猫,有的唱歌.有的跳绳--一个个有趣的游戏犹如一页页精彩的故事.令同学们兴奋.开心.回味无穷. 你看,藏猫 ...

  •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9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2014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我家的"老顽童",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为青春不朽,现在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已公布,小编将2014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我家的"老顽童"整理与同学们学习写作.更多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 ...

  • 青奥会的简介作文作文300字
  • [青奥会的简介作文] ·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青奥会吧,青奥会的简介作文.· 青奥会,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又称青年奥运会.青奥会.首届青奥会是在新加坡举行的.· 青奥会的原则是:专门为14至18岁的青年人设计的综合性运动会.和奥运会一样,都是每四年举行一次,也分为夏季和冬季运动会.而2014 ...

  • 武汉天作教育自然作文各个项目简介作文3400字
  • 天作教育五大项目简介 "自然作文"项目简介 让"自然"成为作文最良好的习惯和最优秀的品质,让"作文"成为人生最快乐的享受和最宝贵的财富! "自然作文"是武汉天作教育的主导品牌,是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 ...

  • 小荷简介作文1600字
  • 小荷简介 "小荷"词取宋•杨万里<小池>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喻意少年作者,新苗初长:文心培育,他日可成.小荷作文以提高学员文学素养,培养读写兴趣,开拓人文视野和养育健康心境为目标:以母语写作和读写实践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使学生滋 ...

  • 颁奖词微作文作文600字
  • 微作文 浓缩的都是精华 学写颁奖词 2013"感动中国"人物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简介]: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小学生.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