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郦道元篇]作文6800字

初二作文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1页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四)

郦道元:游祖国壮丽之山川 著宇宙未有之奇书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是谁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是谁历尽艰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博览大量前人著作,参阅437种书籍,查看无数精细的地图,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是谁在记述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的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物产民俗、城邑兴衰、人物典故、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留下无穷的财富?

他就是游祖国壮丽之山川,著宇宙未有之奇书的郦道元。

● 作家档案

郦道元:446或472年——527年

字号:字善长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时代:北魏

仕途: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5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镇东文化教育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以及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作品:主要就是《水经注》;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名望: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代表作有《水经注》。道元写景优美,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突出成就

郦道元好学博览,遍采文献撰《水经注》一书。《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专著,记录河流水道137条,郦道元注中增补至1252条,注文计40卷,30万字,为原书20倍,阐述各水道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谬误。文笔简洁生动,隽永传神,有较高文学价值。《水经注》与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合称中国典籍的三大名注。 ▲评论资料

郦道元为官“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

《魏书》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后世称《水经注》为“宇宙未有之奇书”。

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年-1905年)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毛泽东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但这部书文字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2页 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作品读思

选文一:《三 峡》

【导读】

万里长江汇集了千流百川,穿过无数高山深谷,浩浩荡荡,从四川盆地向东奔泻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脉的阻挡;长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形成了雄伟、壮丽、险峻、惊人、也是整条长江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三峡。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述前人描写三峡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把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组成了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廊。即使185米高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主要景点并不被淹没,一些被淹没的景点也将移建,所以三峡主体风景依旧。让我们沿江而下,饱览一下三峡的风光吧。

【正文】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3页 【整体感悟】

在诗人、画家的眼中,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与明月对饮,同清风闲谈,故出现在笔下的山水草木,也大多清新可爱,带着许多灵气。

北魏的郦道元,他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因此他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同时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受。《三峡》正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你看它开头几笔,多像是潇洒泼墨的大写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阀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作者的视线,在无限空阔的天地间扫过,而后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那耸峙两岸的群峰,拔地而起的叠嶂,便连绵疾走,瞬息之间占据了天空,遮蔽了云日。它们的涌现,简直使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了。天地是三峡的,连“曦(日) 月”也只有在“亭午(正午) 夜分”,才能进入其中。

不过高山总需有流水陪衬,才显得灵气十足。至于伟岸雄峻的三峡;就更需汹涌飞驰的一江急流了。作者接着选取的,恰正是震荡三峡的浩浩“夏水”:椽笔方落,夏水即已“襄陵”(水凌于高陵之上) 。那是三峡水势最盛的夏日,它滚滚滔滔,奔腾咆哮,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了蓬勃的活力。而阻塞水道,漫过高陵的迅猛,又使三峡于雄峻之中,增添了几分惊险壮奇的声色。令人惊异的是,作者并没有去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江行的风波险恶;而是想落天外,在波峰浪尖之上,虚拟了一叶扁舟,让它击波逐浪,与“王命急宣”的使者骏骑相比,结果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行程,“虽乘奔御风,不以(如) 疾也”。只八个字,便在路遥、时短、行速的比较中,显示了三峡之流无可凌逾的湍急! 而虚拟中小舟和使者的出现,又赋予了雄奇的自然以无限的生命力,作者的运笔奇思,真是妙不可言。难怪后世李白,竟也因之触动灵感,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的名句。

三峡之美,虽以山高水急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它七百里的山山水水中,还回转着无尽的俊姿秀影,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一奇一转之间,向你展现的,都是令人留连的绝美画境。就说是“春冬之时”吧,三峡深幽隽逸,别是一种清奇秀脱的模样:你看那碧绿的潭水,浮漾着峰峦花树的倒影;而那些“吸翠霞而天矫”的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还有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面对着这种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幽秀景象,你是否也要与作者一起,发出“良多趣味”的感叹呢? 至于那些雨后初晴的秋日,或是霜花满天的早晨,三峡却又另有一番风致了:山野间寒静肃穆,仿佛含着深愁似的。寂寂的山谷之间,又常有“高猿长啸”,啸声绵长,凄凉怪异,加以“空谷传响”,很久才消失。它所带给你的,该是一脉何其缠绵的愁思! 这种种惆怅和哀愁,又被作者巧妙地绾结到那一曲“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朴渔歌中去,听来便愈加余音缠绕,令你神思萧散而泪水涔涔了。

细细涵咏,这篇短短的文字,竟把三峡之美,表现得何等神奇!它的山旋水转、四季变幻和奇境迭出,究竟给了作者以多少画之笔意、诗之灵感呵? 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入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这就是绵延大江七百余里的三峡!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发现它,认识它,以至于天荒地老,亿万千年。只是到了作者的眼中、笔下,它的雄峻神奇、秀美俊逸和豪放深情,才第一次得到了欣喜惊人的表现,激起了读者的诧愕高妙的赞叹、遐想。面对着这位拥有一襟山岚的友人的到来,倘若三峡有知,恐怕也要“惊知己于千古”了。

【读思牵手】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有人说这篇文章“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结构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吗?

【释疑参考】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

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4页 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

全文虽只有几百字的篇幅,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选文二:《龙 门》(节选)

【导读】

黄河龙门(即现在的壶口)瀑布离北魏的首都平城、洛阳都不很远,郦道元很可能去过多次,注文虽只有一百多字,却把那里壮观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摆在读者眼前。

【正文】

(龙门)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惊魂悸魄,其水尚奔流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浮流竹,非驷马之迫也。

【特色赏析】

读了此文,仿佛黄河水的飞沫已经溅到我们的身上,虽未到其地,龙门瀑布的宏伟气势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瀑布两侧山势紧逼使黄河河道在这里紧缩到30—50米,好象壶口倒悬,如壶水外倒,所以现在称为壶口。水流从约30米的高处泻下,形成了注文中描述的奇景。

【读思牵手】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县东北,又称禹门山。这一带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石门,故称龙门。文章重点描绘了龙门两岸山石危耸欲坠的险峻,龙门河水奔腾喧嚣的雄伟气势。你能用现代汉语把这一段写景的文字翻译过来吗?

【释疑参考】

在山峰夹峙下的黄河水,相互冲击,撞击出的白色水气像飘浮的白云,就像雾水露水一样沾湿了来来往往遥望黄河的行旅者;而窥视河水之深,则令人惊心动魄。黄河的浪涛就像山崩一样,峰立而起,冲向万丈高空,在空中,浑浊势壮的洪流像鼓着气,发着怒,喧哗得山峰也腾跃起来,深深的河水起伏更迭,一浪击打着一浪,直向龙门的下口汹涌而去。才知道人们说的一定要谨慎地穿过龙门,如果把竹子飘浮在龙门段的河面上,即使骏马都难以追得上。

四、趣闻轶事

(一)郦道元爱游览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者——《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郦道元用典故

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郦道元搜集了不少故事、传说,极具吸引力。为了解释“戏水”这个河流名称,郦道元就引用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朝的国主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竟燃起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发出的烽火,使得许多诸侯上当,看到诸侯们慌慌张张赶到后的狼狈,褒姒笑了,幽王大喜,还赐给出这个主意的小人千金(即铜),这个故事又被称为“千金一笑”。等到敌人真的打来了,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们以为又象上回一样,都没有来。结果幽王被杀,附近的河被称为“戏水”。插入这样的小故事具有劝戒的意义,同时增添了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水经注》的文学价值。这种故事书中还有很多。有人曾对郦道元引用过多的传说故事,乃至神话志怪故事提出异议,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苛求郦道元。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这些内容本身就给了后代的文学家和读者以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正是郦道元著《水经注》的过人之处。

(三)郦道元之“清刻严猛”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5页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五、精彩语录

(1)郦道元常用第一人称来表达他分析资料的过程,常用的话如,“余考诸地说”,“余按群书”,等等。

(2)“水德含和,变通在我。”

(3)“乱世用重典。”

(4)“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清,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

(5)“黄河在砥柱山以下,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6)“俯视游鱼,类若空悬矣。”

(7)“水色清澈,漏石分秒。”

六.佳作欣赏

遭遇挫折时请别放大痛苦(片段)

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商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工厂,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赛场,都可能面临挫折,遭受痛苦。面对挫折与失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纵观古今中外,从司马迁到李白,从郦道元到徐霞客,从诺贝尔到居里夫人,从贝多芬到梵高……谁没有遭遇过挫折?谁没有经受过痛苦?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能把挫折作为成功之母,将痛苦化为人生的财富,因而使他们事业成功,名垂青史。

评析:

这篇文章是把郦道元当成一个略例利用的。其实,就郦道元的生平、贡献和他的人格精神而言,在论证勤奋、敬业、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 忘记和铭记、留给明天、 一枝一叶一世界、跑的体验、责人与责己等等话题时,何尝不可以当作一个主要例证来使用呢?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1页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四)

郦道元:游祖国壮丽之山川 著宇宙未有之奇书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是谁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是谁历尽艰辛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博览大量前人著作,参阅437种书籍,查看无数精细的地图,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是谁在记述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的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物产民俗、城邑兴衰、人物典故、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等丰富的内容,为后世留下无穷的财富?

他就是游祖国壮丽之山川,著宇宙未有之奇书的郦道元。

● 作家档案

郦道元:446或472年——527年

字号:字善长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时代:北魏

仕途:出生于官宦世家,父亲郦范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首都,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公元495年北魏首都南迁到这里)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史,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做过冀州(今河北省冀县)镇东文化教育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以及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作品:主要就是《水经注》;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

名望: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郦道元一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代表作有《水经注》。道元写景优美,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唐代李白、杜甫的诗,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突出成就

郦道元好学博览,遍采文献撰《水经注》一书。《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专著,记录河流水道137条,郦道元注中增补至1252条,注文计40卷,30万字,为原书20倍,阐述各水道源流及沿岸风土景物,并订正《水经》中谬误。文笔简洁生动,隽永传神,有较高文学价值。《水经注》与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唐代李善的《文选注》合称中国典籍的三大名注。 ▲评论资料

郦道元为官“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

《魏书》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

后世称《水经注》为“宇宙未有之奇书”。

宋朝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年-1905年)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

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毛泽东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三、作品在线

◆作品概述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但这部书文字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2页 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地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作品读思

选文一:《三 峡》

【导读】

万里长江汇集了千流百川,穿过无数高山深谷,浩浩荡荡,从四川盆地向东奔泻而去,不料遇到巫山山脉的阻挡;长江犹如一把利斧,开山劈岭,横切巫山,在万山丛中奔腾而过,形成了雄伟、壮丽、险峻、惊人、也是整条长江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三峡。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引述前人描写三峡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把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宽谷地带又有富饶的村庄、翠绿的梯田,把三峡装点得更加生机盎然,组成了一条绚烂多彩的百里画廊。即使185米高的三峡大坝建成以后,主要景点并不被淹没,一些被淹没的景点也将移建,所以三峡主体风景依旧。让我们沿江而下,饱览一下三峡的风光吧。

【正文】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3页 【整体感悟】

在诗人、画家的眼中,流动的江河,挺峙的山峦,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常与明月对饮,同清风闲谈,故出现在笔下的山水草木,也大多清新可爱,带着许多灵气。

北魏的郦道元,他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因此他的《水经注》虽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又同时能带给人们以艺术上的莫大享受。《三峡》正是其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它仿佛是一轴瑰奇多彩的山水画长卷,令人于赏观之际不胜惊奇,不胜喜悦!

你看它开头几笔,多像是潇洒泼墨的大写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阀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作者的视线,在无限空阔的天地间扫过,而后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大笔勾勒磅礴七百里的三峡全景:那耸峙两岸的群峰,拔地而起的叠嶂,便连绵疾走,瞬息之间占据了天空,遮蔽了云日。它们的涌现,简直使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了。天地是三峡的,连“曦(日) 月”也只有在“亭午(正午) 夜分”,才能进入其中。

不过高山总需有流水陪衬,才显得灵气十足。至于伟岸雄峻的三峡;就更需汹涌飞驰的一江急流了。作者接着选取的,恰正是震荡三峡的浩浩“夏水”:椽笔方落,夏水即已“襄陵”(水凌于高陵之上) 。那是三峡水势最盛的夏日,它滚滚滔滔,奔腾咆哮,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了蓬勃的活力。而阻塞水道,漫过高陵的迅猛,又使三峡于雄峻之中,增添了几分惊险壮奇的声色。令人惊异的是,作者并没有去直接描摹江水的惊涛拍岸,江行的风波险恶;而是想落天外,在波峰浪尖之上,虚拟了一叶扁舟,让它击波逐浪,与“王命急宣”的使者骏骑相比,结果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行程,“虽乘奔御风,不以(如) 疾也”。只八个字,便在路遥、时短、行速的比较中,显示了三峡之流无可凌逾的湍急! 而虚拟中小舟和使者的出现,又赋予了雄奇的自然以无限的生命力,作者的运笔奇思,真是妙不可言。难怪后世李白,竟也因之触动灵感,写出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的名句。

三峡之美,虽以山高水急为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如此。在它七百里的山山水水中,还回转着无尽的俊姿秀影,恰似一条曲折漫长的彩色画廊,一奇一转之间,向你展现的,都是令人留连的绝美画境。就说是“春冬之时”吧,三峡深幽隽逸,别是一种清奇秀脱的模样:你看那碧绿的潭水,浮漾着峰峦花树的倒影;而那些“吸翠霞而天矫”的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还有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面对着这种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幽秀景象,你是否也要与作者一起,发出“良多趣味”的感叹呢? 至于那些雨后初晴的秋日,或是霜花满天的早晨,三峡却又另有一番风致了:山野间寒静肃穆,仿佛含着深愁似的。寂寂的山谷之间,又常有“高猿长啸”,啸声绵长,凄凉怪异,加以“空谷传响”,很久才消失。它所带给你的,该是一脉何其缠绵的愁思! 这种种惆怅和哀愁,又被作者巧妙地绾结到那一曲“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古朴渔歌中去,听来便愈加余音缠绕,令你神思萧散而泪水涔涔了。

细细涵咏,这篇短短的文字,竟把三峡之美,表现得何等神奇!它的山旋水转、四季变幻和奇境迭出,究竟给了作者以多少画之笔意、诗之灵感呵? 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入云的奇男子:盛夏的奔放和热情,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构成了它多么丰满而多姿多态的性格。这就是绵延大江七百余里的三峡!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人们发现它,认识它,以至于天荒地老,亿万千年。只是到了作者的眼中、笔下,它的雄峻神奇、秀美俊逸和豪放深情,才第一次得到了欣喜惊人的表现,激起了读者的诧愕高妙的赞叹、遐想。面对着这位拥有一襟山岚的友人的到来,倘若三峡有知,恐怕也要“惊知己于千古”了。

【读思牵手】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有人说这篇文章“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你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结构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吗?

【释疑参考】

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

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 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4页 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

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

全文虽只有几百字的篇幅,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选文二:《龙 门》(节选)

【导读】

黄河龙门(即现在的壶口)瀑布离北魏的首都平城、洛阳都不很远,郦道元很可能去过多次,注文虽只有一百多字,却把那里壮观的景色形象生动地摆在读者眼前。

【正文】

(龙门)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惊魂悸魄,其水尚奔流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浮流竹,非驷马之迫也。

【特色赏析】

读了此文,仿佛黄河水的飞沫已经溅到我们的身上,虽未到其地,龙门瀑布的宏伟气势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瀑布两侧山势紧逼使黄河河道在这里紧缩到30—50米,好象壶口倒悬,如壶水外倒,所以现在称为壶口。水流从约30米的高处泻下,形成了注文中描述的奇景。

【读思牵手】

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县东北,又称禹门山。这一带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石门,故称龙门。文章重点描绘了龙门两岸山石危耸欲坠的险峻,龙门河水奔腾喧嚣的雄伟气势。你能用现代汉语把这一段写景的文字翻译过来吗?

【释疑参考】

在山峰夹峙下的黄河水,相互冲击,撞击出的白色水气像飘浮的白云,就像雾水露水一样沾湿了来来往往遥望黄河的行旅者;而窥视河水之深,则令人惊心动魄。黄河的浪涛就像山崩一样,峰立而起,冲向万丈高空,在空中,浑浊势壮的洪流像鼓着气,发着怒,喧哗得山峰也腾跃起来,深深的河水起伏更迭,一浪击打着一浪,直向龙门的下口汹涌而去。才知道人们说的一定要谨慎地穿过龙门,如果把竹子飘浮在龙门段的河面上,即使骏马都难以追得上。

四、趣闻轶事

(一)郦道元爱游览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者——《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郦道元用典故

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郦道元搜集了不少故事、传说,极具吸引力。为了解释“戏水”这个河流名称,郦道元就引用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朝的国主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竟燃起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发出的烽火,使得许多诸侯上当,看到诸侯们慌慌张张赶到后的狼狈,褒姒笑了,幽王大喜,还赐给出这个主意的小人千金(即铜),这个故事又被称为“千金一笑”。等到敌人真的打来了,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们以为又象上回一样,都没有来。结果幽王被杀,附近的河被称为“戏水”。插入这样的小故事具有劝戒的意义,同时增添了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水经注》的文学价值。这种故事书中还有很多。有人曾对郦道元引用过多的传说故事,乃至神话志怪故事提出异议,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去苛求郦道元。如果从文学角度出发,这些内容本身就给了后代的文学家和读者以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这也正是郦道元著《水经注》的过人之处。

(三)郦道元之“清刻严猛”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郦道元篇)

第5页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五、精彩语录

(1)郦道元常用第一人称来表达他分析资料的过程,常用的话如,“余考诸地说”,“余按群书”,等等。

(2)“水德含和,变通在我。”

(3)“乱世用重典。”

(4)“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清,潭而不流。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

(5)“黄河在砥柱山以下,合有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6)“俯视游鱼,类若空悬矣。”

(7)“水色清澈,漏石分秒。”

六.佳作欣赏

遭遇挫折时请别放大痛苦(片段)

是的,人生在世,谁都有快乐,也会有痛苦。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商场,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工厂,无论是在疆场还是在赛场,都可能面临挫折,遭受痛苦。面对挫折与失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纵观古今中外,从司马迁到李白,从郦道元到徐霞客,从诺贝尔到居里夫人,从贝多芬到梵高……谁没有遭遇过挫折?谁没有经受过痛苦?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能把挫折作为成功之母,将痛苦化为人生的财富,因而使他们事业成功,名垂青史。

评析:

这篇文章是把郦道元当成一个略例利用的。其实,就郦道元的生平、贡献和他的人格精神而言,在论证勤奋、敬业、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 忘记和铭记、留给明天、 一枝一叶一世界、跑的体验、责人与责己等等话题时,何尝不可以当作一个主要例证来使用呢?


相关作文

  • 浅谈高中生作文素材积累作文6000字
  • 浅谈高中生作文素材积累 一 古人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今天的学生参加高考时已经是十二年寒窗,但很多学生高考时所写的文章别说"一朝成名",连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都达不到.高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作文素材的贫乏.俗话说&q ...

  • 高考作文指导作文4800字
  • 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领头因素是"立意",但仅靠立意是不行的,必须有好的素材来支撑.考生们在围绕同一主题选用不同素材,或将同一素材运用到不同主题上时,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从近年考场作文的分析情况来看,我们的作文素材运用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素材陈旧,难吸引人 [病例] 世界上最大 ...

  •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作文3100字
  •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冯义成 江苏 212200)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作文走入了"套板反应",本文针对现状从多方面分析原因,提出从丰富学生的题材面入手,采取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关注经典.关注热点等方法,以期实现学生能真切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和 ...

  •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教学设计作文4000字
  • <巧用课本素材,作文别有洞天>教学设计 董雪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分析运用课本素材的能力,并感受.把握课本素材的 中心,使之应用恰当. 2.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达到分析表述课 本素材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养 ...

  • 高考经典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袁宏道]作文11300字
  •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袁宏道篇) 第1页 高考阅读与作文材料精备(之十) 袁宏道:"公安派"之领袖 "性灵说"之鼻祖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他是晚明文学革新思潮的主要代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文风格及其所倡的"性灵说"响贯文坛,同 ...

  • 个性化素材成就高分作文作文3300字
  • 个性化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摘 要] 高考中的优秀作文有很多是得益于个性化的素材,而个性化的素材来自于日积月累 .有了积累再加以整合,由此"一而二.二而三".用"一"串起素材的散乱"珍珠",从而连缀成精美的 ...

  • "带一本书去旅行"素材解读及考场优秀作文作文5100字
  • 1 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素材解读及优秀作文讲评 一.真题回放.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50分)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 ...

  •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2200字
  •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生活处处是资源,只要指导学生,炼就一双撷取素材的"慧眼"贮积素材,作文时知道从哪个库里拿"米","香喷喷的米饭"--作文才能新鲜出炉. 一.文成于思,思源于识. 没有对 ...

  • 高考作文4作文10400字
  • 1 高考作文4 备考高考作文"取巧"启示录:楼台近水,先得醉人明月(河北省阅卷专家 赵福海) 以备考2013为例: 每一套高考试题在命制过程中,都要从各个方面精选优质的试题材料,尤其是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试题,更是典范.深入挖掘这些材料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充分体会这些素材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