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高三二模说明文阅读汇编作文24700字

高三作文

说明文汇编

(东城)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面对前苏联、中国、欧洲、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可以少用“硬”而多用“软”,运用包括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同化行为的权力,来继续维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今天,中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关注,同样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这一考量。从这一角度看,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遭遇中所彰显出来的创生力量。而一个民族文化的创生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在增强。

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指的是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即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创建新文化的“理由”。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强调文化的主体性、本土化,须知本土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核心价值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 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取材于邹广文《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文化“硬”实力而言的一种说法。

B. 文化软实力可以确立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C.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D. 文化软实力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创生力量彰显的。

2. 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指什么?(3分)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古代渐渐形成了全民族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廉、勇等。

在当今中国,所有文化和社会问题,说到底,都与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激烈的时期。特

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真假难辨,使中国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很难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因此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没有价值判断标准、莫衷一事、不讲原则、不知取舍的民族和国家,势必浑浑噩噩、良莠不分、无真理正义可言,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赢得国际尊重。

(取材于张国祚《学习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

3. 根据“材料二”,对当代中国“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包括仁、义、礼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B.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

C. 是确立共同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D.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有助于赢得国际尊重。

4. “材料二”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审时度势 B. 莫衷一事 C. 浑浑噩噩 D. 良莠不分

材料三

通俗艺术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是以通俗艺术为资源的一种文化软实力。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公共广场的出现,使通俗艺术成为沟通世界的媒介。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本土文化,代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标志与符号。然而,传统文化由于其特定的历史阶段性,其语言表达、价值观念、生活理念、伦理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有一个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通俗艺术软实力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人们也许不熟悉小说《红楼梦》中那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但人们绝不缺乏对于林黛玉的想象,因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的形象已经深入千家万户。

再如,武侠类型电影使全世界公众看到中国功夫的神奇,同时功夫本身就传达着刚柔相济,内敛而不张扬,重修为品性、惩恶扬善等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品德。从《少林寺》到《英雄》,从少林功夫到太极功夫,中国的功夫片从国内走到国外,也引起好莱坞的关注,美国梦工厂出品了动画巨制《功夫熊猫》系列,其主角“阿宝”是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他实现梦想的过程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阿宝要成为“神龙大侠”并克敌制胜、拯救功夫的关键是要做到“内心平静”。这显然是对道家“至虚极,守静笃”的虚静【1】说的演绎。当阿宝静下心来,在水上做起左右抱球这一太极的经典动作时,中国文化便由中国的使者大熊猫呈现在全球公众面前。(取材于王一川《文化艺术与文化软实力》)

注释:【1】虚静: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本质是以和谐的心态来创造和谐之美。

5. “材料三”中《功夫熊猫》的主角阿宝做到了道家“虚静说”提倡的“内心平静”而成为“神龙大侠”,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不属于道家思想的是(2分)

A.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B.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各项不属于“文化软实力”的一项是(2分)

A. “贵和持中”思想 B. “百度”搜索引擎

C. 电视剧《红楼梦》 D. 电影《功夫熊猫》

7. 建构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4分)

8. 本大题的三则材料对你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5分)

(西城)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

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

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

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

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绮.罗 q ǐ B . 脍.

炙人口 ku ài C .河朔. su ò D . 脂.粉气 zh ī

2.下列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 .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 .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

D .词风豪放能寄托人的政治怀抱。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3.下列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宋词最初以“婉约”为正宗,此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C .《边城》中的小城叫茶峒,小说中的人物有翠翠、天保和傩送。

D .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四世同堂》等。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 .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 .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 .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5.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答出两点即可。(4分)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6.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 .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 .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 .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7.根据上述三个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3分)

8.材料三结尾处说:“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你在哪位作家的作品中关注到了其中的“地域性”?请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谈谈你的认识。(4分)

(海淀)

一、 本大题共9小题,共2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城市一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我们的城市怎样才能实现健康发展,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生态涵养的容器、文明传承的薪火、百姓安居的乐园?

梁思成先生的话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的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更不是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生态系统”,有它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如果能科学的认识、尊重并顺应规律,就能促进城市健康运行;反之,城市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调、失衡、失序等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新区不断扩建,城市不断扩大,一圈地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甚至几千平方公里,表面上热火朝天,但由于某些建设项目脱离实际,最后要么沦为野草丛生的烂尾工程,要么变为毫无人气的闲置建筑。这说明城市发展脱离实际,人为大搞“建城运动”,只能是“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

不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缺乏按规律办事的保障制度,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有水平不够、认识不清的问题,加之一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被一时的政绩或利益冲昏头脑,让“发展”为他们的任性埋单,使“大手笔”变成“大败笔”。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因此,城市建设要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因素,也要考虑人口、资源、生态、文化等因素。城市发展规律是一个彼此关联又彼此结合的复杂系统。

对城市的治理者而言,既要认识到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在中国超大型人口、超大型规模的现实情况下,去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逻辑;既要看到城市面临问题的普遍性,又要在中国发展转型的历史阶段中,去认识城镇化进入后期的显著特点。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中华文明延绵千载,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早在南朝时期,“京师冀冀,四方是凑”,就引发了“不尔何以为京师”的感慨。一个农耕古国曾经拥有璀璨的城市文明,现在同样能把握城市“致密而紧凑”的构造,构建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

(取材于李拯的文章)

1. 材料一中,梁思成的话给城市建设决策者们带来了哪些“启示”?(3分)

2. 下列对城市发展中“大败笔”的形成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缺乏科学完善的保障制度 B. 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不清

C. 某些决策者追求政绩,利令智昏 D.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

材料二:规划科学,才能打造“诗意城市”

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文脉隐没好似失魂落魄„„“城市病”疾在腠理肌肤,根在经脉脏腑。大城市“得病”,暴露出的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

建设阶段。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家园,这一课题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怎样避免规划失误、规划折腾,更显紧迫。这方面,教训不少、代价很大。百米高楼建成仅16年就被爆拆,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使用不到10年便被扫入历史,类似的“短命建筑”,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据研究估测,“十二五”期间,每年“短命建筑”导致的浪费甚至高达4600亿元。而道路的“开膛破肚”,在许多城市也频频上演,浪费资金不说,更制造了交通拥堵,百姓叫苦不迭。

这背后,既有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与执行的不到位。一方面, “规划跟着项目走”,我国城市规划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缺少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缺少地方特色。另一方面, “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 的“规划换届”现象时有发生,长官意志代替严肃规划,导致蓝图落地变形走样。

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城市密度高、正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国家来说,这些“风险”难以避免。大城市功能该怎样定位?空间布局如何才合理?文化特色该怎样体现?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如何和谐相处?城市的包容性与有限的承载量怎样匹配„„如此种种,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是巨大挑战。

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因此,一个城市的规划,要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好的规划必然是和谐处理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把握自然生态之美,创造人工设施之善,最终达成人在尘嚣、心守宁静的美好愿景。

规划要做到科学,从来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政府、专家、百姓“共同说了算”。多考虑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绝浪费、拒绝折腾、少走弯路,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留下穿越历史的经典城市。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秋月霞天、渡头落日„„多少城里人拿这些诗词来点缀自己的梦里桃源,以期“我的城市”日行无碍、夜眠无噪,看得到四季、留得住历史。也许有一天,用“诗意城市”包裹科学规划,回应百姓企盼,才能弹奏出城市发展的美妙序曲。

(取材于姜赟的文章)

3. 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如何铲除“城市病”之“根”。(2分)

4. 根据第五段内容,概括说明城市规划应怎样“承上启下,兼顾左右”。(4分)

5. 下列对材料二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叫苦不迭:“迭”应写为“叠”。 B. 掣肘:“掣”读音是“ch è”。

C .统筹:“筹”意为“计划、谋划”。 D. 尘嚣:指人世间的纷扰、喧嚣

材料三:

建筑,承载了一座城市文明的历史;而一座城市,是放大了的建筑,它以文化为基,以历史为柱,以精神为顶。客观说,新建筑与老建筑、新建区与老城区,在城市难免有矛盾与冲突。如何让情感记忆穿越历史,成为城市的魂;如何让今天的城市风貌,给岁月以文明。这些给城市建设者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唯有守住城市的风貌特色,让传统与现代笔断意连,才能让城市文化与精神延续下去。

历史上,我们就对城市建设、对空间秩序有着极为丰富、智慧而又深刻的认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很多城市却丢了魂。因为“重新城、轻老城”“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不少城市抹去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而丧失根基;在照搬照抄中,城市缺失了自己的特色风貌而泯然于众;在贪大、媚洋、求怪的风气中,“第一高楼”相互攀比,“山寨白宫”频频亮相。跟文化越来越远,与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与西化越来越近。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种种乱象,也反映了一些城市治理者肤浅的文化观。正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 ”,才会一哄而上地“造城”,留下“千城一面”的尴尬;正是对城市建设规律的“ ”,才有了对传统的肆意破坏,做出割断历史文脉的糗事;正是对城市文化保护价值的“ ”,才有了济南老火车站先被拆掉、20年后复建的反转。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之根。去年年末的一场雪,让人们不惧严寒赶往故宫寻找“老北京”。“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风雪中的故宫变成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变成了天地间独一无二又教人守望的文化坐标。这样的文化符号其实散见于全国各地:不仅有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有更多暂时不那么知名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城市的固体记忆,都曾在历史风尘中留下沧桑故事,有了它们,城市的编年史才得以续写。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特色风貌往往互为映衬。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典雅、内敛、简奢”;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让人体会到弄潮精神与开放情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能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评价,因为此中不仅有“钱塘自古繁华”的商业文明,更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时代的加速度,也催促着人们去更好地坚守“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守护城市里的文化乡愁。不让城市的文脉中断,城市的精神才得以永存。

(取材于何鼎鼎的文章)

6. 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三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无知无畏 不知不觉 后知后觉

B. 不知不觉 后知后觉 无知无畏

C. 不知不觉 无知无畏 后知后觉

D. 后知后觉 无知无畏 不知不觉

7. 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风雪中的故宫”“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等能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4分)

8. 参照材料二的标题“规划科学,才能打造‘诗意城市’”,给材料一和材料三拟写标题(4分)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和链接材料,为“大栅栏更新计划”提出三条具体建议。(4分)

【链接材料】

大栅栏位于北京的中心地段,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保留着明末清初的“三纵九横”格局,保存着大量古老建筑,汇聚着60多家老字号商铺。它是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存在着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等问题,如何合理布局是规划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朝阳)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

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

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3.4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B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

C .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D .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分)

A .自动扫地机器人 B .纳米涂层手机屏幕

C .垃圾邮件过滤器 D .汽车雷达感应系统

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朝阳区

材料二

1956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年,名为“深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100亿。

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100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 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2016年3月,AlphaGo 以4:1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

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AlphaGo 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

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

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中。(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AlphaGo 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

B .AlphaGo 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 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

C .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

D .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

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分)

A .教师 B .保险推销员

C .律师 D .商场收银员

材料三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

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

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

(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换一个司机 B .换一条新路线

C .换一辆新车 D .换一个新导航

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分)

(丰台)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1. “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颦蹙(c ù)阴谋诡计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 éng )屠戮百姓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 àn )惶恐无计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 ì)鹤唳鸡群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 .《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 .《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 .《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 “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4分)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

《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4.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 “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3分)

6.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3分)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

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7. 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 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 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 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6分)

(昌平)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春晚刚一结束,有个明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它就是登上舞台,为歌星孙楠伴舞的智能机器人Alpha 1S。来自苏宁易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春晚亮相后,该产品创下短短半小时内,被抢购千余台的销售奇迹!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创新品牌,它在其所处行业中已经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16个关节,让它在打拳击、踢足球等体育类项目上也毫不示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机器人之间的拳击赛甚至组团PK 的足球赛,更是各大展览或晚会上的王牌节目。 作为人型机器人,Alpha 1S的外形与人类接近,这让用户更有亲切感。功能上,它能够唱歌、跳舞、说故事,甚至进行武术、瑜伽等动作复杂的表演。敏捷的身手让它成为很多娱乐表演的座上客,多次出镜在人气明星现场表演中。这款产品具有3D 可视化动作编辑软件,能够实现仿真模拟、人机互动;同时支持手机APP 控制,下载便捷自动升级演示程序,具有反应快、支持蓝牙、人性化外形设计等特性,真可谓是唱得了歌、跳得了舞、打得了拳击、练得了功夫的“真心英雄”。

苏宁易购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含量如此高端的机器人产品,操作起来却并不复杂。以

这款亮相春晚的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例,为让普通家庭也可以便捷操作,生产商在软件和应用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推出3D 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此界面进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表演,实现真正配合需求的应用“智能化”。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等,同时我国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事家庭服务,包括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颇有些人类好伙伴的意味。上述业内人士称,随着消费多元化的发展,未来家用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这个春节,Alpha 1S 掀起智能机器人热,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消费热点可能会越来越多。机器人被列入热门年货清单,或将是一股新的潮流。”该人士说。

(取材于《抢了大圣的饭碗,春晚机器人凭啥这么“拽”》)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Alpha 1S”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它是中国本土智能机器人的杰出代表。 B. 因为拥有16个关节而行动灵活自由。

C. 功能强大,体育、娱乐项目无所不能。 D. 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操作却比较便捷。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春晚的大力宣传,Alpha 1S在春晚亮相之后被抢购。

B.Alpha 1S与人类相似的外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C. 通过3D 可视化界面可对Alpha 1S进行个性化的程序设计。

D. 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家用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3.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出镜:“出”的第一笔是“ㄴ”(竖折)。

B. 提供:“供”的读音是“g ōng ”。

C. 意味:在原文中也可以换成“味道”。

D. 潜力:“潜”的读音是“qi ǎn ”。

材料二

韩国当地时间3月9日13时,在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围棋AlphaGo 的人机大战中,AlphaGo 大胜李世石,在五番棋的比赛中暂时以1比0领先。

2015年10月,AlphaGo 与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二段进行了五场秘密比赛,结果,欧洲冠军被5比0横扫。尽管人工智能早在近20年前和10年前就分别战胜了国际象棋和象棋的世界冠军,但在围棋界的高手看来,包括AlphaGo 在内的人工智能围棋都只是业余水平,尚不具备与职业高手对抗的能力。

谷歌公司主持研发AlphaGo 的最高执行官却这样说:“人们一直认为围棋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战胜人类的领域,我们想要挑战这种不可能。大家可能仅根据AlphaGo 与樊麾的对弈棋谱作出了这一判断,希望大家不要把那场对弈看作AlphaGo 的全部实力。”于是,AlphaGo 的研发者谷歌公司掏出百万美元的资金,请出近十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李世石,来证明到底是人脑强还是电脑强。

比赛过后,很多棋坛人士表示,这盘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很多大师看来都扑朔迷离。他们一致认为,与5个月前和樊麾的对局相比,AlphaGo 成长迅速。谷歌的研发人员改进了AlphaGo 的神经网络。在对樊麾的比赛中,他们使用了3000万个位置作为原始数据,来训练AlphaGo 的价值网络,在对李世石的位置中,他们可以使用1亿个位置训练,另外,也投入了更大的运算量。但很多专家和棋手仍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并不能完胜人类顶级高手。即便李世石第一盘负于AlphaGo ,但后续的4局比赛结果如何,还有待揭晓。

其实,早在比赛前,李世石就曾说过,他在与人对局中首盘输掉的时候很多,这次与人工智

能对弈即使输掉首盘,也不太会对接下来的比赛有影响,自己也肯定会从与人工智能的对弈中学到很多。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拥有惊人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AlphaGo 或许比李世石学得更快,这一局过后,它会从对手那里学到更多应对的招数。无论如何,这场对决表面上看是人机大战,实则是人类不同技术之间的对决。正如谷歌公司的高管在比赛前所说的,“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

(取材于《人脑真的败给了电脑吗?》)

链接:2016年3月15日,人机大战以人工智能AlphaGo 五局四胜的成绩结束。

4. “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替换的一项是(2分)

A. 大胜(大败) B. 横扫(全面击溃)

C. 扑朔迷离(匪夷所思) D. 坚持认为(固执己见)

5.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AlphaGo 为什么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分)

6. “材料二”中,“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我国继 2013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后,2014 年机器人销量又创新高,预计 2017 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达到全球第一,但中国机器人密度还是远远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庞大的缺口,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将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但服务机器人相对弱势。因此,《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提出了市场主导、质量为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实现在助老助残领域、消费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目前,家务辅助机器人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把个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庭机器人将成为继计算机之后的又一个科技和产业发展浪潮。 家庭辅助类机器人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随着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 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 416 亿美元的新兴市场。服务机器人一般需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7. 下列为“材料三”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机器人市场存在庞大缺口

B.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

C. 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D. 服务机器人将解放人类的双手

8.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意义。(6分)

(房山)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①围棋起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个文化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围棋在古代称为弈,称得上是整个古代棋类中的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围棋到底产生于何时,至今没有定论。目前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围棋产生于殷商时代,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的可能性较大。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态,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②围棋的称谓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烂柯、木野狐之外,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是鹭鸶,一种白颜色的鸟,乌即乌鸦,是黑颜色的鸟。此外围棋还有一个名称“坐隐”,暗指隐居深山老林中的名士,寄居棋局之中。不仅如此,围棋的棋具本身也蕴含着中国文化。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象征华夏农历361天,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又代表每一个季度3个月的90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不提倡斩尽杀绝,擒贼擒王。所谓杀大龙,不过是在形势不利下所做的孤注一掷,在围棋对弈中属于下策。

③现代围棋依棋手棋力高低分为九个段位,是从日本传来的,其实在隋唐时期,古人就曾将棋手依棋力分为九品,从高往低分别是一品“入神”,喻棋力之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加入神仙之列了;二品“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劳心费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品“具体”,就是攻守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四品“通幽”,暗喻找到通往最高境界的小路;五品“用智”,比喻殚心竭虑地追求;六品“小巧”,耍小聪明;七品“斗力”,蛮干;八品“若愚”和九品“守拙”,则都表示棋力的低下。虽然仅仅是一个称谓,却也流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④围棋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而且也是文人墨客关注的“雅事”,历代相继涌现出大量吟咏围棋的诗词歌赋与书法绘画,烘托出围棋文化的特殊美感。

1. 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弈棋、、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 农历: 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均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3-355天。

C.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原始的混沌之气,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D.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2. 下列说法不能体现围棋蕴含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一项是(3分)

A. 围棋又叫方圆、黑白、鹭乌,其中黑白棋子象征着阴阳。

B. 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哲理。

C. 围棋的对奕时常孤注一掷,绞杀大龙,可谓高手。

D. 古人称第九品棋手为“守拙”, 表示棋力低下,不与人斗巧。

材料二

①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挑战韩国李世石九段,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围棋热。据统计,“人机大战”五番棋每局都有1亿人在观看直播。网络平台全方位直播“人机大战”。央视的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都在关注“人机大战”,五盘棋有四盘棋的报道出现于《新闻联播》,享受重大国内外时事待遇。常振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都在热聊“人机大战”。就连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答记者问上,亦主动提及“人机大战”。为什么人们对围棋青睐有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围棋对弈中,每下一步棋都有许多种招数可供选择,而每种招数又需深谋远虑,有时需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正是这种极富于计算的特点,锻炼了人的计算能力。对弈中战场多是千姿百态,扑朔迷离。当敌强我弱时,是选择以攻为守,还是突破重围;当兵临城下时,是采用“围魏救赵”战术,还是“调虎离山”之计,都要对弈者迅速而准确的通过计算运用逻辑推理,审时度势,判断分析后当机立断,采取最有效的对策对付对手的攻击打压,从而取得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围棋的创造性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被称为最高战略思维的体育。对局双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不断思索,精确计算,反复比较,选择最佳的着棋点,时时进行形势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从而压迫和消灭敌人,保存并扩大自己的实“地”。围棋每一局都是新的,每一次选点的不唯一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促进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智慧行为构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弈棋是高度斗智斗勇的脑力劳动,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并要承受失败的心理压力,一盘棋每一步都将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先手与后手、大棋与小棋、进攻与防守、死棋与活棋、虚地与实地、舍弃和夺取、缓手与急索、正着与变着、轻灵与滞重、优势与劣势等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不仅仅是棋艺水平的问题,而且与一个人的素养、品格以及临战心理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弈者要有大将风度,遇事不慌,从容不迫,无论出现多复杂的局面,都要沉着冷静;遇到强手时需要自信;局势不利时,需要顽强;进入中盘僵持状态时,需要韧性。正是这些培养了对弈者拼搏的精神及承受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围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所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就是这个意思。胜不骄、败不馁,以不争为争。下棋经常使人感受到因轻敌、自满、马虎而满盘皆输的教训和痛楚,因此,它能培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这就是围棋修身养性的作用。

3. 材料二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深谋远虑 B.千姿百态 C.审时度势 D.从容不迫

4. 请结合②-⑤段的内容,下列所拟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第②段标题:锻炼计算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B. 第③段标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C. 第④段标题:培养拼搏精神

D. 第⑤段标题: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

材料三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4:1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一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 、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奥妙,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节选2016年03月19日 华夏时报)

5. 下列对“材料三”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 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 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 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6. 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3分)

A. 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B. 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 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7. 请分别为每一个材料拟一个标题。(6分)

说明文汇编

(东城)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面对前苏联、中国、欧洲、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可以少用“硬”而多用“软”,运用包括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同化行为的权力,来继续维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今天,中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关注,同样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这一考量。从这一角度看,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遭遇中所彰显出来的创生力量。而一个民族文化的创生力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在增强。

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指的是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即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创建新文化的“理由”。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贵和持中,自强不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强调文化的主体性、本土化,须知本土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核心价值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 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取材于邹广文《全球化时代文化软实力建构路径》)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文化“硬”实力而言的一种说法。

B. 文化软实力可以确立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C.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D. 文化软实力是由一个民族的文化创生力量彰显的。

2. 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指什么?(3分)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古代渐渐形成了全民族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廉、勇等。

在当今中国,所有文化和社会问题,说到底,都与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激烈的时期。特

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真假难辨,使中国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很难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因此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没有价值判断标准、莫衷一事、不讲原则、不知取舍的民族和国家,势必浑浑噩噩、良莠不分、无真理正义可言,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赢得国际尊重。

(取材于张国祚《学习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

3. 根据“材料二”,对当代中国“树立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包括仁、义、礼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B.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

C. 是确立共同理想信念、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国家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D. 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有助于赢得国际尊重。

4. “材料二”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审时度势 B. 莫衷一事 C. 浑浑噩噩 D. 良莠不分

材料三

通俗艺术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是以通俗艺术为资源的一种文化软实力。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公共广场的出现,使通俗艺术成为沟通世界的媒介。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本土文化,代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标志与符号。然而,传统文化由于其特定的历史阶段性,其语言表达、价值观念、生活理念、伦理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有一个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问题。通俗艺术软实力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人们也许不熟悉小说《红楼梦》中那个“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但人们绝不缺乏对于林黛玉的想象,因为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的形象已经深入千家万户。

再如,武侠类型电影使全世界公众看到中国功夫的神奇,同时功夫本身就传达着刚柔相济,内敛而不张扬,重修为品性、惩恶扬善等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品德。从《少林寺》到《英雄》,从少林功夫到太极功夫,中国的功夫片从国内走到国外,也引起好莱坞的关注,美国梦工厂出品了动画巨制《功夫熊猫》系列,其主角“阿宝”是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国国宝大熊猫,他实现梦想的过程突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阿宝要成为“神龙大侠”并克敌制胜、拯救功夫的关键是要做到“内心平静”。这显然是对道家“至虚极,守静笃”的虚静【1】说的演绎。当阿宝静下心来,在水上做起左右抱球这一太极的经典动作时,中国文化便由中国的使者大熊猫呈现在全球公众面前。(取材于王一川《文化艺术与文化软实力》)

注释:【1】虚静:中国古代哲学概念,其本质是以和谐的心态来创造和谐之美。

5. “材料三”中《功夫熊猫》的主角阿宝做到了道家“虚静说”提倡的“内心平静”而成为“神龙大侠”,下列选项中的语句,不属于道家思想的是(2分)

A.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B.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各项不属于“文化软实力”的一项是(2分)

A. “贵和持中”思想 B. “百度”搜索引擎

C. 电视剧《红楼梦》 D. 电影《功夫熊猫》

7. 建构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4分)

8. 本大题的三则材料对你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5分)

(西城)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

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

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

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

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绮.罗 q ǐ B . 脍.

炙人口 ku ài C .河朔. su ò D . 脂.粉气 zh ī

2.下列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当地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 .密州一带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 .当地很多人都很看重围猎活动。

D .词风豪放能寄托人的政治怀抱。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3.下列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宋词最初以“婉约”为正宗,此派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C .《边城》中的小城叫茶峒,小说中的人物有翠翠、天保和傩送。

D .作家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有《边城》《长河》《四世同堂》等。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 .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 .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 .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5.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答出两点即可。(4分)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6.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 .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 .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 .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7.根据上述三个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3分)

8.材料三结尾处说:“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你在哪位作家的作品中关注到了其中的“地域性”?请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谈谈你的认识。(4分)

(海淀)

一、 本大题共9小题,共2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城市一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我们的城市怎样才能实现健康发展,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生态涵养的容器、文明传承的薪火、百姓安居的乐园?

梁思成先生的话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启示:“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的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更不是社会资源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生态系统”,有它吐纳呼吸的韵律、脉搏起伏的节奏和机体运行的规律。如果能科学的认识、尊重并顺应规律,就能促进城市健康运行;反之,城市发展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调、失衡、失序等问题。

比如,有些地方,新区不断扩建,城市不断扩大,一圈地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甚至几千平方公里,表面上热火朝天,但由于某些建设项目脱离实际,最后要么沦为野草丛生的烂尾工程,要么变为毫无人气的闲置建筑。这说明城市发展脱离实际,人为大搞“建城运动”,只能是“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

不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缺乏按规律办事的保障制度,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有水平不够、认识不清的问题,加之一些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被一时的政绩或利益冲昏头脑,让“发展”为他们的任性埋单,使“大手笔”变成“大败笔”。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因此,城市建设要考虑到经济、政治等因素,也要考虑人口、资源、生态、文化等因素。城市发展规律是一个彼此关联又彼此结合的复杂系统。

对城市的治理者而言,既要认识到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在中国超大型人口、超大型规模的现实情况下,去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逻辑;既要看到城市面临问题的普遍性,又要在中国发展转型的历史阶段中,去认识城镇化进入后期的显著特点。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传承人类文明的成果。”中华文明延绵千载,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管理经验。早在南朝时期,“京师冀冀,四方是凑”,就引发了“不尔何以为京师”的感慨。一个农耕古国曾经拥有璀璨的城市文明,现在同样能把握城市“致密而紧凑”的构造,构建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

(取材于李拯的文章)

1. 材料一中,梁思成的话给城市建设决策者们带来了哪些“启示”?(3分)

2. 下列对城市发展中“大败笔”的形成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缺乏科学完善的保障制度 B. 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不清

C. 某些决策者追求政绩,利令智昏 D.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

材料二:规划科学,才能打造“诗意城市”

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文脉隐没好似失魂落魄„„“城市病”疾在腠理肌肤,根在经脉脏腑。大城市“得病”,暴露出的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

建设阶段。如何规划、建设、管理好城市家园,这一课题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怎样避免规划失误、规划折腾,更显紧迫。这方面,教训不少、代价很大。百米高楼建成仅16年就被爆拆,亚洲最大室内足球场使用不到10年便被扫入历史,类似的“短命建筑”,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据研究估测,“十二五”期间,每年“短命建筑”导致的浪费甚至高达4600亿元。而道路的“开膛破肚”,在许多城市也频频上演,浪费资金不说,更制造了交通拥堵,百姓叫苦不迭。

这背后,既有我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也有规划设计与执行的不到位。一方面, “规划跟着项目走”,我国城市规划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缺少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缺少地方特色。另一方面, “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 的“规划换届”现象时有发生,长官意志代替严肃规划,导致蓝图落地变形走样。

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大、城市密度高、正在大建设大发展的国家来说,这些“风险”难以避免。大城市功能该怎样定位?空间布局如何才合理?文化特色该怎样体现?产业园区与居民区如何和谐相处?城市的包容性与有限的承载量怎样匹配„„如此种种,对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是巨大挑战。

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倘若指挥不当、“独奏”互相掣肘,就会引发混乱。一旦缺乏空间、规模、产业的统筹,失去了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整合,城市就会失去秩序。不同城市之间的规划,如果跳不出一亩三分地,区域就难以优势互补,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因此,一个城市的规划,要承上启下,兼顾左右,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统一起来。好的规划必然是和谐处理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把握自然生态之美,创造人工设施之善,最终达成人在尘嚣、心守宁静的美好愿景。

规划要做到科学,从来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政府、专家、百姓“共同说了算”。多考虑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绝浪费、拒绝折腾、少走弯路,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留下穿越历史的经典城市。小桥流水、杏花春雨、秋月霞天、渡头落日„„多少城里人拿这些诗词来点缀自己的梦里桃源,以期“我的城市”日行无碍、夜眠无噪,看得到四季、留得住历史。也许有一天,用“诗意城市”包裹科学规划,回应百姓企盼,才能弹奏出城市发展的美妙序曲。

(取材于姜赟的文章)

3. 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如何铲除“城市病”之“根”。(2分)

4. 根据第五段内容,概括说明城市规划应怎样“承上启下,兼顾左右”。(4分)

5. 下列对材料二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叫苦不迭:“迭”应写为“叠”。 B. 掣肘:“掣”读音是“ch è”。

C .统筹:“筹”意为“计划、谋划”。 D. 尘嚣:指人世间的纷扰、喧嚣

材料三:

建筑,承载了一座城市文明的历史;而一座城市,是放大了的建筑,它以文化为基,以历史为柱,以精神为顶。客观说,新建筑与老建筑、新建区与老城区,在城市难免有矛盾与冲突。如何让情感记忆穿越历史,成为城市的魂;如何让今天的城市风貌,给岁月以文明。这些给城市建设者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唯有守住城市的风貌特色,让传统与现代笔断意连,才能让城市文化与精神延续下去。

历史上,我们就对城市建设、对空间秩序有着极为丰富、智慧而又深刻的认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很多城市却丢了魂。因为“重新城、轻老城”“拆真古迹、建假古董”,不少城市抹去了自己的历史文化而丧失根基;在照搬照抄中,城市缺失了自己的特色风貌而泯然于众;在贪大、媚洋、求怪的风气中,“第一高楼”相互攀比,“山寨白宫”频频亮相。跟文化越来越远,与浮华越来越近;同传统越来越远,与西化越来越近。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种种乱象,也反映了一些城市治理者肤浅的文化观。正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 ”,才会一哄而上地“造城”,留下“千城一面”的尴尬;正是对城市建设规律的“ ”,才有了对传统的肆意破坏,做出割断历史文脉的糗事;正是对城市文化保护价值的“ ”,才有了济南老火车站先被拆掉、20年后复建的反转。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精神之根。去年年末的一场雪,让人们不惧严寒赶往故宫寻找“老北京”。“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风雪中的故宫变成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贴地的音符,变成了天地间独一无二又教人守望的文化坐标。这样的文化符号其实散见于全国各地:不仅有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有更多暂时不那么知名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城市的固体记忆,都曾在历史风尘中留下沧桑故事,有了它们,城市的编年史才得以续写。

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特色风貌往往互为映衬。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典雅、内敛、简奢”;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让人体会到弄潮精神与开放情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能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评价,因为此中不仅有“钱塘自古繁华”的商业文明,更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镇化进程。时代的加速度,也催促着人们去更好地坚守“文化的城市”“精神的城市”,守护城市里的文化乡愁。不让城市的文脉中断,城市的精神才得以永存。

(取材于何鼎鼎的文章)

6. 下列依次填入材料三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无知无畏 不知不觉 后知后觉

B. 不知不觉 后知后觉 无知无畏

C. 不知不觉 无知无畏 后知后觉

D. 后知后觉 无知无畏 不知不觉

7. 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风雪中的故宫”“苏州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杭州的钱江潮涌、平湖秋月”等能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4分)

8. 参照材料二的标题“规划科学,才能打造‘诗意城市’”,给材料一和材料三拟写标题(4分)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和链接材料,为“大栅栏更新计划”提出三条具体建议。(4分)

【链接材料】

大栅栏位于北京的中心地段,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保留着明末清初的“三纵九横”格局,保存着大量古老建筑,汇聚着60多家老字号商铺。它是北京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存在着公共设施不完善、区域风貌不断恶化等问题,如何合理布局是规划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朝阳)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提起“人工智能”,人们总是想到科幻小说或电影里的虚构情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了,只是可能没意识到而已。

把人工智能等同于机器人是常见的误解。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这个容器不见得非得是人形。如果说人工智能是大脑的话,机器人就是身体,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必需的。比如智能手机里的语音助手,控制它的软件和数据就是人工智能,它发出的说话声音是这个人工智能的拟人化体现,但是语音助手本身并没有机器人的外形。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的概念。从手机里的计算器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变革,都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分为三类。擅长某方面单一功能的叫弱人工智能。例如有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它只会下象棋,你若问它明天的天气,它就不知怎么回答了。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称为强人工智能。教育学家弗雷德森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第三种是超人工智能。著名的人工智能思想家波斯特罗姆这样描述超人工智能:“它在几乎所有领域,包括科学创新和社交技能,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聪明很多。”

现在我们的世界中弱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你的手机里就充满了弱人工智能系统。当你用地图软件导航、接受音乐电台推荐、查询明天的天气时,其实都是在利用弱人工智能。百度之类的搜索引擎也是一个巨大的弱人工智能,背后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排序方法和内容检索。军事、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早已广泛运用各种复杂的弱人工智能。

创造强人工智能则要难得多。迄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要想创造一个达到人类智能水平的电脑,需要解决的困难可能超乎想象。首先要有具备人脑运算能力的硬件。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每秒能进行3.4亿亿次运算,早已超过这个运算力了。但更困难的还在于,怎样利用这样的运算能力让电脑真正模拟人脑。不过,硬件的发展和软件的创新都是以指数级增长的速度发生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强人工智能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早降临。然后,人类就可以做好迎接超人工智能降临的准备了。(取材于[美]雷·库兹韦尔等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机器人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B .人工智能是个广义概念,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

C .目前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

D .在未来社会人工智能有可能全面地远远超越人类。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一项是(3分)

A .自动扫地机器人 B .纳米涂层手机屏幕

C .垃圾邮件过滤器 D .汽车雷达感应系统

3.根据“材料一”,下面图形中对人工智能发展速度和趋势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6年北京市各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朝阳区

材料二

1956年,科学家马文·明斯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1997年,名为“深蓝”的人工智能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那时候人类以为,围棋不会被人工智能破解,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了。一盘围棋可以出现多少种可能?这个数字等于目前观测到的全宇宙原子数的平方,再乘上100亿。

计算破解行不通,人工智能采用了两个新招数。第一招,“向人学”:“看”人类怎么下棋。第二招,“自学”:人工智能每天自己跟自己对弈100万局。在对弈过程中,人工智能还有两个策略:一是“看大局”,给每一个落子后的局面评分,直接排除掉那些明显拖累局面的“烂棋”;二是“看细节”,给每一个落子的后续发展打分,倘若推算几步后发现发展不妙,立刻抛弃这条路,不再继续。大局分和细节分,二者取个平均分,就是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 的下棋思路。简单,但管用。2016年3月,AlphaGo 以4:1战胜了九段棋手李世乭。

这场胜利震动了世界。因为AlphaGo 下棋的方式太像人类了,如果只看棋谱不看思考时间,根本看不出对弈双方谁是人类。许多人都在惊呼: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像人了!

一旦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脑,它将具备人类经过生命数十亿年演化才获得的大部分心智能力。物理学家霍金呼吁人们警惕人工智能即将对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不久前,他因此“荣获”了“卢德奖”,一个专门授予反科学、阻碍技术进步人士的“奖项”。

人工智能正在让一部分人失业,这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假如你从事的是程序性的工作,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的,在自动化浪潮前,都有失业的危险。因此,理性的人应该努力转向人工智能还没有太大竞争优势的非程序性工作,比如需要具体评估每颗牙怎么补、与每个患者怎么沟通的牙医——假如有个牙科钻头在你的嘴里,相信你并不希望它握在机器人手中。(取材于游识猷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围棋需要的计算量太大,所以AlphaGo 花了19年才完成了全部计算。

B .AlphaGo 与“深蓝”的主要区别在于,AlphaGo 能完全模仿人类大脑下棋。

C .物理学家霍金因为反对发展人工智能,招致了科学界进步人士的一致批评。

D .与目前的人工智能比,人更擅长在非程序性工作中做出复杂的判断和交流。

5.根据“材料二”,在未来的几年,下列从业者中最有可能失业的一项是(3分)

A .教师 B .保险推销员

C .律师 D .商场收银员

材料三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超人工智能,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许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很难想象会有什么问题是超级智能解决不了的。疾病、贫困、环境毁灭、各种不必要的苦难,这些都是超级智能可以应对解决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设想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永生。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是原子构成的,衰老只是身体的组成物质用旧了,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会用旧一样。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操纵各种原子结构,就能拥有完美的修复技术,或者干脆直接生产新零件不断替换掉旧的,这辆车就能永远开下去。甚至,我们可以 ——把大脑中所有的记忆数据直接转移到一个由超级智能制造出的全新的身体里。

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核武器。一次采访中,对“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自行思考、进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个问题,比尔·盖茨的回答是:“我属于对超人工智能充满担忧的阵营。如果机器能替代人类做事,而没有发展为超级智能,那么只要管理好这些机器,善于利用,似乎没有太大危险。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人工智能很可能强大到需要警惕的阶段。”物理学巨匠霍金认为,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这项技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自行重新设计。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最终将被取代。”

近日,包括霍金在内的数百名专家在一封公开信上联合签名,呼吁国际社会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最前沿的研究不会失控。公开信指出,人工智能研究正快速取得进步,将对整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专家们警告说:尽管现有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给世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是也应该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潜在伤害。科学家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最糟糕的结果出现。

忧也罢,乐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

(取材于吴君蒙、张孝文等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换一个司机 B .换一条新路线

C .换一辆新车 D .换一个新导航

7.为什么说“无论是从现有的实际应用,还是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都是一把双刃剑”?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5分)

(丰台)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1. “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颦蹙(c ù)阴谋诡计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 éng )屠戮百姓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 àn )惶恐无计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 ì)鹤唳鸡群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 .《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 .《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 .《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 “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4分)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

《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4.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 “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3分)

6.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3分)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

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7. 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 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 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 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6分)

(昌平)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春晚刚一结束,有个明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它就是登上舞台,为歌星孙楠伴舞的智能机器人Alpha 1S。来自苏宁易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春晚亮相后,该产品创下短短半小时内,被抢购千余台的销售奇迹!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创新品牌,它在其所处行业中已经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16个关节,让它在打拳击、踢足球等体育类项目上也毫不示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机器人之间的拳击赛甚至组团PK 的足球赛,更是各大展览或晚会上的王牌节目。 作为人型机器人,Alpha 1S的外形与人类接近,这让用户更有亲切感。功能上,它能够唱歌、跳舞、说故事,甚至进行武术、瑜伽等动作复杂的表演。敏捷的身手让它成为很多娱乐表演的座上客,多次出镜在人气明星现场表演中。这款产品具有3D 可视化动作编辑软件,能够实现仿真模拟、人机互动;同时支持手机APP 控制,下载便捷自动升级演示程序,具有反应快、支持蓝牙、人性化外形设计等特性,真可谓是唱得了歌、跳得了舞、打得了拳击、练得了功夫的“真心英雄”。

苏宁易购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含量如此高端的机器人产品,操作起来却并不复杂。以

这款亮相春晚的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例,为让普通家庭也可以便捷操作,生产商在软件和应用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推出3D 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此界面进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表演,实现真正配合需求的应用“智能化”。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等,同时我国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事家庭服务,包括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颇有些人类好伙伴的意味。上述业内人士称,随着消费多元化的发展,未来家用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这个春节,Alpha 1S 掀起智能机器人热,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消费热点可能会越来越多。机器人被列入热门年货清单,或将是一股新的潮流。”该人士说。

(取材于《抢了大圣的饭碗,春晚机器人凭啥这么“拽”》)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Alpha 1S”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它是中国本土智能机器人的杰出代表。 B. 因为拥有16个关节而行动灵活自由。

C. 功能强大,体育、娱乐项目无所不能。 D. 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操作却比较便捷。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为春晚的大力宣传,Alpha 1S在春晚亮相之后被抢购。

B.Alpha 1S与人类相似的外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C. 通过3D 可视化界面可对Alpha 1S进行个性化的程序设计。

D. 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家用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3.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出镜:“出”的第一笔是“ㄴ”(竖折)。

B. 提供:“供”的读音是“g ōng ”。

C. 意味:在原文中也可以换成“味道”。

D. 潜力:“潜”的读音是“qi ǎn ”。

材料二

韩国当地时间3月9日13时,在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围棋AlphaGo 的人机大战中,AlphaGo 大胜李世石,在五番棋的比赛中暂时以1比0领先。

2015年10月,AlphaGo 与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二段进行了五场秘密比赛,结果,欧洲冠军被5比0横扫。尽管人工智能早在近20年前和10年前就分别战胜了国际象棋和象棋的世界冠军,但在围棋界的高手看来,包括AlphaGo 在内的人工智能围棋都只是业余水平,尚不具备与职业高手对抗的能力。

谷歌公司主持研发AlphaGo 的最高执行官却这样说:“人们一直认为围棋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战胜人类的领域,我们想要挑战这种不可能。大家可能仅根据AlphaGo 与樊麾的对弈棋谱作出了这一判断,希望大家不要把那场对弈看作AlphaGo 的全部实力。”于是,AlphaGo 的研发者谷歌公司掏出百万美元的资金,请出近十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李世石,来证明到底是人脑强还是电脑强。

比赛过后,很多棋坛人士表示,这盘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很多大师看来都扑朔迷离。他们一致认为,与5个月前和樊麾的对局相比,AlphaGo 成长迅速。谷歌的研发人员改进了AlphaGo 的神经网络。在对樊麾的比赛中,他们使用了3000万个位置作为原始数据,来训练AlphaGo 的价值网络,在对李世石的位置中,他们可以使用1亿个位置训练,另外,也投入了更大的运算量。但很多专家和棋手仍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并不能完胜人类顶级高手。即便李世石第一盘负于AlphaGo ,但后续的4局比赛结果如何,还有待揭晓。

其实,早在比赛前,李世石就曾说过,他在与人对局中首盘输掉的时候很多,这次与人工智

能对弈即使输掉首盘,也不太会对接下来的比赛有影响,自己也肯定会从与人工智能的对弈中学到很多。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拥有惊人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AlphaGo 或许比李世石学得更快,这一局过后,它会从对手那里学到更多应对的招数。无论如何,这场对决表面上看是人机大战,实则是人类不同技术之间的对决。正如谷歌公司的高管在比赛前所说的,“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

(取材于《人脑真的败给了电脑吗?》)

链接:2016年3月15日,人机大战以人工智能AlphaGo 五局四胜的成绩结束。

4. “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替换的一项是(2分)

A. 大胜(大败) B. 横扫(全面击溃)

C. 扑朔迷离(匪夷所思) D. 坚持认为(固执己见)

5. 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AlphaGo 为什么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分)

6. “材料二”中,“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我国继 2013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后,2014 年机器人销量又创新高,预计 2017 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达到全球第一,但中国机器人密度还是远远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庞大的缺口,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将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但服务机器人相对弱势。因此,《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提出了市场主导、质量为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实现在助老助残领域、消费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目前,家务辅助机器人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把个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庭机器人将成为继计算机之后的又一个科技和产业发展浪潮。 家庭辅助类机器人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随着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 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 416 亿美元的新兴市场。服务机器人一般需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7. 下列为“材料三”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机器人市场存在庞大缺口

B.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

C. 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D. 服务机器人将解放人类的双手

8. 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意义。(6分)

(房山)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①围棋起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个文化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围棋在古代称为弈,称得上是整个古代棋类中的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围棋到底产生于何时,至今没有定论。目前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围棋产生于殷商时代,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的可能性较大。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态,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②围棋的称谓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烂柯、木野狐之外,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是鹭鸶,一种白颜色的鸟,乌即乌鸦,是黑颜色的鸟。此外围棋还有一个名称“坐隐”,暗指隐居深山老林中的名士,寄居棋局之中。不仅如此,围棋的棋具本身也蕴含着中国文化。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象征华夏农历361天,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四季,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又代表每一个季度3个月的90天,棋盘中央是太极,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甚至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的境界,不提倡斩尽杀绝,擒贼擒王。所谓杀大龙,不过是在形势不利下所做的孤注一掷,在围棋对弈中属于下策。

③现代围棋依棋手棋力高低分为九个段位,是从日本传来的,其实在隋唐时期,古人就曾将棋手依棋力分为九品,从高往低分别是一品“入神”,喻棋力之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加入神仙之列了;二品“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劳心费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三品“具体”,就是攻守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四品“通幽”,暗喻找到通往最高境界的小路;五品“用智”,比喻殚心竭虑地追求;六品“小巧”,耍小聪明;七品“斗力”,蛮干;八品“若愚”和九品“守拙”,则都表示棋力的低下。虽然仅仅是一个称谓,却也流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④围棋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而且也是文人墨客关注的“雅事”,历代相继涌现出大量吟咏围棋的诗词歌赋与书法绘画,烘托出围棋文化的特殊美感。

1. 下列对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弈棋、、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B. 农历: 的一种,是我国传统的历法,通常所说的阴历即指农历。平均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3-355天。

C.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原始的混沌之气,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D.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关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法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2. 下列说法不能体现围棋蕴含中国文化独特的哲理与审美情趣的一项是(3分)

A. 围棋又叫方圆、黑白、鹭乌,其中黑白棋子象征着阴阳。

B. 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哲理。

C. 围棋的对奕时常孤注一掷,绞杀大龙,可谓高手。

D. 古人称第九品棋手为“守拙”, 表示棋力低下,不与人斗巧。

材料二

①谷歌公司的“阿尔法狗”挑战韩国李世石九段,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围棋热。据统计,“人机大战”五番棋每局都有1亿人在观看直播。网络平台全方位直播“人机大战”。央视的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都在关注“人机大战”,五盘棋有四盘棋的报道出现于《新闻联播》,享受重大国内外时事待遇。常振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都在热聊“人机大战”。就连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式答记者问上,亦主动提及“人机大战”。为什么人们对围棋青睐有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围棋对弈中,每下一步棋都有许多种招数可供选择,而每种招数又需深谋远虑,有时需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十几步甚至几十步。正是这种极富于计算的特点,锻炼了人的计算能力。对弈中战场多是千姿百态,扑朔迷离。当敌强我弱时,是选择以攻为守,还是突破重围;当兵临城下时,是采用“围魏救赵”战术,还是“调虎离山”之计,都要对弈者迅速而准确的通过计算运用逻辑推理,审时度势,判断分析后当机立断,采取最有效的对策对付对手的攻击打压,从而取得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围棋的创造性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被称为最高战略思维的体育。对局双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脑力,不断思索,精确计算,反复比较,选择最佳的着棋点,时时进行形势判断,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战方案,从而压迫和消灭敌人,保存并扩大自己的实“地”。围棋每一局都是新的,每一次选点的不唯一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都充分发挥棋手的想象力,促进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智慧行为构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弈棋是高度斗智斗勇的脑力劳动,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并要承受失败的心理压力,一盘棋每一步都将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先手与后手、大棋与小棋、进攻与防守、死棋与活棋、虚地与实地、舍弃和夺取、缓手与急索、正着与变着、轻灵与滞重、优势与劣势等等。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不仅仅是棋艺水平的问题,而且与一个人的素养、品格以及临战心理都有关系。这就要求弈者要有大将风度,遇事不慌,从容不迫,无论出现多复杂的局面,都要沉着冷静;遇到强手时需要自信;局势不利时,需要顽强;进入中盘僵持状态时,需要韧性。正是这些培养了对弈者拼搏的精神及承受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围棋要懂礼貌,讲礼节,棋风要正,所谓“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就是这个意思。胜不骄、败不馁,以不争为争。下棋经常使人感受到因轻敌、自满、马虎而满盘皆输的教训和痛楚,因此,它能培养人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这就是围棋修身养性的作用。

3. 材料二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深谋远虑 B.千姿百态 C.审时度势 D.从容不迫

4. 请结合②-⑤段的内容,下列所拟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第②段标题:锻炼计算能力,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B. 第③段标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C. 第④段标题:培养拼搏精神

D. 第⑤段标题:培养谦虚谨慎的美德和儒雅的风度

材料三

①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电脑围棋软件“阿尔法狗”与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结束了“棋王争霸赛”,结果阿尔法狗4:1大胜代表人类的李世石。有观点认为:李世石最后的失败让人类陷入了隐忧。

②阿尔法狗真的成为了世界“棋王”吗?有一种观点认为李世石还不能代表世界围棋的最高水平。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阿尔法狗的胜出是人类科技创新的又一次胜利。谷歌也因为集合了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而备受关注,至于谷歌背后的商业玄机,恐怕是目前很多高新科技公司追求的最终目的,这种被寄予人类梦想的科技创新,如果不是为了受惠于人而只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它最终的走向其实更应该引发人类深思而不仅仅是对阿尔法狗的担心。如果它超越了人类的一切道德,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与科技伦理的约束,它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最终伤害人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辉就认为,“阿尔法围棋”利用强大的机械记忆和机械计算能力,通过以前的棋谱,输入当前棋局的状况,输出应对策略。“但这并不表示它能够理解围棋里面的很多精髓”。但懂围棋的人都认为,阿尔法狗已经很“美妙了”,它的算法相比以前有了大大的优化,更令人惊奇的是阿尔法狗所具有的“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它在优化计算基础上加入了模仿人类神经网络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是一只会自学的狗,而不再是一款冷漠的机器。人工智能的开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未来它会不会代替人类进行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④机器学习、图像识别、3D 、无人机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但人类对新科技的追求还远没有止境,苹果、谷歌等高新科技公司还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些“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给人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的“科技依赖症”,甚至使人出现记忆力、行动力的退化。但科技创新并不会停下,他们总想用科技方法解开生命的奥妙,甚至像上帝一样创造新的人类。如今生物学家与人体科学家希望将情感、意志“数据化”,进而使机器人拥有独立意识与人格设想。那么人工智能取代人就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人类又会怎样?(节选2016年03月19日 华夏时报)

5. 下列对“材料三”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谷歌制造了“阿尔法狗”,就是为了展示自身的卓越并获取高额利润。

B. 阿尔法狗虽然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但它依然是一台冷漠的机器。

C. 不久,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和军事中。

D. 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产品会使人产生科技依赖。

6. 下列不属于李世石对抗“阿尔法狗”失败所产生的隐忧的一项是(3分)

A. 阿尔法狗是否真的成为世界“棋王”。

B. 没有道德、规则、伦理的科技创新是否会伤害人类。

C. 人工智能会不会代替人类思考。

D.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

7. 请分别为每一个材料拟一个标题。(6分)


相关作文

  • 2016高三一模汇编.作文.教师版作文5200字
  • 2016高三一模汇编. 作文. 教师版1 / 6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作文 海淀一模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学校将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布置了以下任务: (1)请展 ...

  • 2016高三一模汇编.作文.教师版作文5200字
  • 2016高三一模汇编. 作文. 教师版1 / 6 高三一模汇编之2016作文 海淀一模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学校将举办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布置了以下任务: (1)请展 ...

  • 2017北京高三期末城六区作文汇编作文3400字
  • 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北京城六区 高三语文作文汇编 一.(东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北京市共辖16个区,每个区都有其地理.物产.风俗等文化特征,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外地游客拟定一个‚一日 ...

  • 北京2016期中期末一模微写作作文5200字
  • 2016微写作汇编 1 26. 微写作(10分)(2015高考真题) 从下面三个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 ...

  • 2016.1北京期末高三作文汇编作文4100字
  • 2016.1高三期末作文汇编 (东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中三年,同学们参加了不少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辩论赛.演讲等.你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种?请简要陈述理由. ②学校消防演习中,有些同学嬉笑打闹 ...

  • 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作文作文1400字
  • 2016年高三二模专题之作文 崇明县 有人说:你简单了,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就此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要写成诗歌). 奉贤区 围绕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一位西方哲人说,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虹口 ...

  • 高中感恩母亲的作文汇编作文200字
  • 高中感恩母亲的作文汇编 2016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感恩母亲 2016高中写作素材:感恩母亲 2016高中写作素材积累:感恩母亲 高三600字写人作文:感恩母亲 高一话题作文 :感恩,母亲_800字 高二议论文:感恩母亲恩情_1000字 高三500字写人作文:感恩母亲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说明:因各 ...

  •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微写作作文作文3000字
  • 2017北京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17朝阳一模 23.微写作.(12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现在一些中小学纷纷组建话剧社团,排演各种剧本,举办话剧节,兴起了一股热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看法. ②请从下列诗句中选取一句, ...

  • 2016年上海高三一模作文汇编作文2300字
  • 2016年高三一模作文汇编 金山区: 27.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有人说,人最大的悲哀,在于对现实的欲求不满. 也有人说,促使人不断奋发向上的动力,是欲求不满. 松江区: 26.有人说"如果你改变自己的欲望和记忆,那么你将变成另一个人.&q ...

  •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作文作文2400字
  •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作文 [宝山区]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解说词: 从人类文明出现到2003年,所有存储下来的信息的总和仅仅相当于如今人类两天创造的数据量.全球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