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然话题作文导写 人教版作文5400字

初一作文

感悟自然话题作文导写 人教版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我们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文题设计]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素材积累]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赏析]

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感慨,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李汉荣《山中访友》

[赏析]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

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风如生命,生命如风。

这是一个亘古的比喻。

缠绵的风,怒号的风,残逝的风,正如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最终,如风般逝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后消失在长街的尽头,不着一丝痕迹。

我们在这个亘古的的比喻中走马而过,是否应该停下来,看看风。

莎蒂文作为一个聋哑盲的孩子的老师,实在是太无奈了。面对像个小暴君的海伦,她该怎么办?莎蒂文老师和海伦坐在院子里时她在想。她真的想放弃了。忽然吹起了风。风轻轻柔柔,吹起海伦的头发,吹起无尽的花瓣。多么美的图画啊!可怜的海伦,永远无法看到了。莎蒂文哭泣了,她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带海伦走出痛苦的深渊。她感谢风带给她美丽的画卷,激起了爱的涟漪。

惟有风,才可如此多情。

海伦后来成了人类的骄傲,莎蒂文老师也默默的死去。只是那夜的花瓣,那夜的风,已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痛苦盘踞了他的心。为什么自己十几年来的心血、那些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画作,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欣赏?为什么自己心中的伟大艺术被世人视为垃圾?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被称为疯子?他在旷野上狂喊,回答他的只有黑色的杉树和死寂的荆棘,还有一阵狂风——

没错,就是风。幸而他看见了风。这阵风想穿越树林和荆棘,却被阻挡了。他被彻底地激怒了!全然不管杉树的针叶和带刺的荆棘把自己撕得支离破碎。只管向前!向前!向前!

他们成功了。

他也成功了。在他死后,《杉树》一作价值连城。可那夜跳跃的杉树,张牙舞爪的荆棘和怒号的风,却无人见得了„„

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赏析]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人世间,有许多感动,往往在一瞬间成就。

思路清晰,才思敏捷,富有潜质,望持之以恒。

二十二、2005年山东省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试题]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

注意:

1.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2.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是相当宽泛的。面对无垠的大千世界,无限的万千象,不能茫然无措,这就需要写作时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感悟自然”的“文眼”是“感悟”,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现”。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下,这样做,才能将“感悟自然”之情具体化,形象化。

这个话题决定了最容易写成借物抒情的记叙文。写作时,首先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并且在自然万物中加入你的情感体验。例如:登上高山绝顶,感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襟怀;面对茫茫大海,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望

星空,感悟宇宙广阔深邃;听虫鸣,感情生命之多彩。其次,通地讲述动人的故事,感情一段道理,对本题特别适合。对于初中生来说,用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载体,写出一段感情,最很容易做到的。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很好的例子。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和抒情。关开“感悟”的内容,可以见于篇末点题,也可散见于篇中。切忌写成纯粹的议论文,那样是不易把握的。全篇议论,反而令人厌烦。

总之,我们“感悟自然”,一定要突出一个“悟”字,借助具体的物象,抒发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应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成功。 满分佳作

*100、桃花 依 旧

桃花是一种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与位朋友的一段故事。

那是几年的一个春天,我到邻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们一声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园里时,她郑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递到我手里,说:“送给你,愿咱们永远是好朋友。”那时,我们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相互写赠言,送礼物,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将这枝桃花包起来,飞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让这枝友谊之花凋谢了。”回到家,我就让爷爷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并做了标记。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它们成活了。

花谢花开,又是一年,我已经在山外中学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为家境贫困,没能继续上学。由于离家远,功课又紧,我很少回家。渐渐地,我忘记了那枝桃花,忘记了那棵桃树。

暑假的一天,爷爷端来一筐桃,让我尝尝鲜。爷爷挑出几个红红的大桃给我,说:“苗苗,这几个是你从朋友家带来的那桃枝结的。那桃真是好品种,结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别的树上去了。”我心头一震,这才想起那枝桃花。爷爷又说:“你的那个朋友到我们家来过两次,都没见到你。她还特地跑到果园里看那桃树,可惜季节不对,没看到桃树结果。

我跑到果园里,来到那棵桃树前,望着那寂寞的桃枝。那桃枝已分了好几个叉,枝繁叶茂,上面还挂着好多青里透红的桃子。

看着这;累累硕果,我的眼泪不觉流了下来。谁说桃李无言,我分明听到它在说:“我们永

远是朋友。“原谅我吧,好朋友,竟然这么长时间没跟随你联系了。都说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却原来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这就去找你。

满分理由:

本文构思巧妙,在众多的只是空泛地“感悟”而无情节的考场作文映衬下,令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本文明写桃花,暗写友情。从桃花有情硕果长存与人的善变的对比,感情到草木比人还有情,情感的抒写水到渠成。结尾只用一句话点题,胜却喋喋不休。本文最大优点是有人物,有情节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叙述来揭示主题,比起大段大段地议论更有力量。

*101、一棵树的命运

在远离城市的一个乡村外的小河边,有一排参天大树。它们是毛白杨树。这些杨树约有三十年的树龄,棵棵高大,挺直,粗壮。

毛白杨生长比较缓慢,现在已没有人愿意种植了,所以,这排高大的白杨树特别惹人注目。它们站立在河边,树形优美,树冠如宝塔般。用报刊上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站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排毛白杨共有十四棵。经过一年年风霜雨露的洗礼,卓然屹立。夏日里,它们给下地干活的农民们提供纳凉的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游戏的天地。小鸟在它们的肩头做窝,鸣蝉在它们的身上高唱。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

这一年的春天,来了几位大肚的官员。他们对着这排树指指点点,兴奋地讨论着。树们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来头,只隐约听说“大树进城”“美化环境”“政绩形象”什么的。这些人走后,第二天,来了更多的人。他们带来了很大车辆有吊车、有大卡车、有挖掘车。原来,这些大树要被移栽到大城市里。

不知大树们是如何想的,但他们的命运并不握在自己手里,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大树们一棵棵被剪去树冠,只留下几根大的枝叉,带着脚下一坨泥土,被吊车给装上了大卡车,运进了城里。

但是,只有一棵例外。本来,站成一排时,还不很明显。随着一棵棵树被移走,这棵树的“披风”状就显露出来了。它下部的树干也是高大挺直的,可是上部的树冠就像微风的芦苇一样,向一个方向斜逸而去。就因为这个原因,它成了惟一被留了下来。

面对这棵大树,我沉思起来:它因为形象不端正,不符合人类的审美观点,而没有与同伴们

一声进到城里的花花世界。这,到底是不幸或是幸运呢?一时,我还真不好下结论。那么,人呢?是不是也与此类似?

到了后来,听说移栽到城里的那13棵大树全都死掉了。这时,我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满分理由: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本文通过一棵树与另外13棵树的被遗弃与移栽的对比,揭示了一个主题:命运是难测的,好与坏是相互转化的。这个观点,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表达,但通过作者的叙述,还是能很容易看出来的。作者面对“大树进城”这样的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得到人生的感悟与启迪,难能可贵。语言朴实,详略得当。本文之所以得满分,主要在于主题的深刻与见解的独到。

感悟自然话题作文导写 人教版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我们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文题设计]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素材积累]

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赏析]

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感慨,说“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好在新鲜而刺激,“妙”,妙在回味无穷。第一次见柚子树,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因为有“第一次”的经历,生命才值得低回品味。这就是“第一次”带给作者的深刻感悟。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李汉荣《山中访友》

[赏析]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作者运用想像的手法,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

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风如生命,生命如风。

这是一个亘古的比喻。

缠绵的风,怒号的风,残逝的风,正如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最终,如风般逝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后消失在长街的尽头,不着一丝痕迹。

我们在这个亘古的的比喻中走马而过,是否应该停下来,看看风。

莎蒂文作为一个聋哑盲的孩子的老师,实在是太无奈了。面对像个小暴君的海伦,她该怎么办?莎蒂文老师和海伦坐在院子里时她在想。她真的想放弃了。忽然吹起了风。风轻轻柔柔,吹起海伦的头发,吹起无尽的花瓣。多么美的图画啊!可怜的海伦,永远无法看到了。莎蒂文哭泣了,她坚定了信念:一定要带海伦走出痛苦的深渊。她感谢风带给她美丽的画卷,激起了爱的涟漪。

惟有风,才可如此多情。

海伦后来成了人类的骄傲,莎蒂文老师也默默的死去。只是那夜的花瓣,那夜的风,已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痛苦盘踞了他的心。为什么自己十几年来的心血、那些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画作,竟没有任何一个人欣赏?为什么自己心中的伟大艺术被世人视为垃圾?为什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被称为疯子?他在旷野上狂喊,回答他的只有黑色的杉树和死寂的荆棘,还有一阵狂风——

没错,就是风。幸而他看见了风。这阵风想穿越树林和荆棘,却被阻挡了。他被彻底地激怒了!全然不管杉树的针叶和带刺的荆棘把自己撕得支离破碎。只管向前!向前!向前!

他们成功了。

他也成功了。在他死后,《杉树》一作价值连城。可那夜跳跃的杉树,张牙舞爪的荆棘和怒号的风,却无人见得了„„

惟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赏析]

当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丛丛荆棘或吹起片片樱花时,相信很多星星看到了他们,以及它们所昭示的„„

人世间,有许多感动,往往在一瞬间成就。

思路清晰,才思敏捷,富有潜质,望持之以恒。

二十二、2005年山东省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试题]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

注意:

1.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2.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是相当宽泛的。面对无垠的大千世界,无限的万千象,不能茫然无措,这就需要写作时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感悟自然”的“文眼”是“感悟”,要避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客观“再现”。如果只是写出自然事物的表面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主观体验及心灵思索联系起来,作文也就失去了灵魂,严格说来就脱离了文题的要求。要在作文中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就要求作者善于体验自身经历,将心中的感动饱蘸于笔端,流泻于笔下,这样做,才能将“感悟自然”之情具体化,形象化。

这个话题决定了最容易写成借物抒情的记叙文。写作时,首先要在眼前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并且在自然万物中加入你的情感体验。例如:登上高山绝顶,感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襟怀;面对茫茫大海,感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怀;望

星空,感悟宇宙广阔深邃;听虫鸣,感情生命之多彩。其次,通地讲述动人的故事,感情一段道理,对本题特别适合。对于初中生来说,用一个曲折的故事作为载体,写出一段感情,最很容易做到的。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很好的例子。再次,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在记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和抒情。关开“感悟”的内容,可以见于篇末点题,也可散见于篇中。切忌写成纯粹的议论文,那样是不易把握的。全篇议论,反而令人厌烦。

总之,我们“感悟自然”,一定要突出一个“悟”字,借助具体的物象,抒发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应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成功。 满分佳作

*100、桃花 依 旧

桃花是一种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与位朋友的一段故事。

那是几年的一个春天,我到邻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们一声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园里时,她郑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递到我手里,说:“送给你,愿咱们永远是好朋友。”那时,我们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相互写赠言,送礼物,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送花的。

我用塑料薄膜将这枝桃花包起来,飞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让这枝友谊之花凋谢了。”回到家,我就让爷爷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并做了标记。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它们成活了。

花谢花开,又是一年,我已经在山外中学上初中了,我的那位朋友因为家境贫困,没能继续上学。由于离家远,功课又紧,我很少回家。渐渐地,我忘记了那枝桃花,忘记了那棵桃树。

暑假的一天,爷爷端来一筐桃,让我尝尝鲜。爷爷挑出几个红红的大桃给我,说:“苗苗,这几个是你从朋友家带来的那桃枝结的。那桃真是好品种,结得又大,又甜,又多。我又把那些芽嫁接到别的树上去了。”我心头一震,这才想起那枝桃花。爷爷又说:“你的那个朋友到我们家来过两次,都没见到你。她还特地跑到果园里看那桃树,可惜季节不对,没看到桃树结果。

我跑到果园里,来到那棵桃树前,望着那寂寞的桃枝。那桃枝已分了好几个叉,枝繁叶茂,上面还挂着好多青里透红的桃子。

看着这;累累硕果,我的眼泪不觉流了下来。谁说桃李无言,我分明听到它在说:“我们永

远是朋友。“原谅我吧,好朋友,竟然这么长时间没跟随你联系了。都说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却原来草木比人更有情。

老朋友,我这就去找你。

满分理由:

本文构思巧妙,在众多的只是空泛地“感悟”而无情节的考场作文映衬下,令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本文明写桃花,暗写友情。从桃花有情硕果长存与人的善变的对比,感情到草木比人还有情,情感的抒写水到渠成。结尾只用一句话点题,胜却喋喋不休。本文最大优点是有人物,有情节的发展与变化,通过叙述来揭示主题,比起大段大段地议论更有力量。

*101、一棵树的命运

在远离城市的一个乡村外的小河边,有一排参天大树。它们是毛白杨树。这些杨树约有三十年的树龄,棵棵高大,挺直,粗壮。

毛白杨生长比较缓慢,现在已没有人愿意种植了,所以,这排高大的白杨树特别惹人注目。它们站立在河边,树形优美,树冠如宝塔般。用报刊上常用的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站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排毛白杨共有十四棵。经过一年年风霜雨露的洗礼,卓然屹立。夏日里,它们给下地干活的农民们提供纳凉的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游戏的天地。小鸟在它们的肩头做窝,鸣蝉在它们的身上高唱。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

这一年的春天,来了几位大肚的官员。他们对着这排树指指点点,兴奋地讨论着。树们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来头,只隐约听说“大树进城”“美化环境”“政绩形象”什么的。这些人走后,第二天,来了更多的人。他们带来了很大车辆有吊车、有大卡车、有挖掘车。原来,这些大树要被移栽到大城市里。

不知大树们是如何想的,但他们的命运并不握在自己手里,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大树们一棵棵被剪去树冠,只留下几根大的枝叉,带着脚下一坨泥土,被吊车给装上了大卡车,运进了城里。

但是,只有一棵例外。本来,站成一排时,还不很明显。随着一棵棵树被移走,这棵树的“披风”状就显露出来了。它下部的树干也是高大挺直的,可是上部的树冠就像微风的芦苇一样,向一个方向斜逸而去。就因为这个原因,它成了惟一被留了下来。

面对这棵大树,我沉思起来:它因为形象不端正,不符合人类的审美观点,而没有与同伴们

一声进到城里的花花世界。这,到底是不幸或是幸运呢?一时,我还真不好下结论。那么,人呢?是不是也与此类似?

到了后来,听说移栽到城里的那13棵大树全都死掉了。这时,我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满分理由: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本文通过一棵树与另外13棵树的被遗弃与移栽的对比,揭示了一个主题:命运是难测的,好与坏是相互转化的。这个观点,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表达,但通过作者的叙述,还是能很容易看出来的。作者面对“大树进城”这样的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得到人生的感悟与启迪,难能可贵。语言朴实,详略得当。本文之所以得满分,主要在于主题的深刻与见解的独到。


相关作文

  • 怎样写话题作文(人教版作文3400字
  • 话题作文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广阔的写作范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它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很好的体现. 要写出新颖.深刻.感人的话题作文,可测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立意要切题.深刻.新颖. 1.立意要切题.要做 ...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感悟大自然作文800字作文800字
  • 最美莫过于大自然.我喜欢冲出幽谷的小溪,因为它的不懈.它的执着:我喜欢搏击长空的雄鹰,因为它的勇敢.它的矫健:我喜欢点缀大地的小草,因为它的无忧.它的潇洒&& 我发现了和风细雨的柔美.微风拂过,小雨便斜斜地轻扬,给悄然复苏的万物笼上一层朦胧的轻纱.雨带来了空气清新的气息有些像薄荷的清 ...

  • 小荷作文单元复习作文3300字
  • 好词好句 | 成语 | 诗文名句 | 作文大PK | 格言名言 | 谜语 | 歇后语 | 谚语俗语 | 赠言 | 对联 | 童话寓言 | 小荷之声 | 报刊采用 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各单元作文 分享到: 37 作文大全: ∙ "童心风采"少儿写作大赛 环保建议书 ∙ 小荷作文网 ...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园地五[热爱生命]作文指导设计作文4000字
  • 用心灵抒写生命--<热爱生命>习作指导 每每读到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心底的那份责任感便油然而生.是啊,"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文如其人,心口如一."这都是通过写作"教人求真"的底线,也是引导学生 ...

  • 杂文感悟作文1700字
  • 杂文感悟 趣文佳作 古诗欣赏 读书空间 征文活动 天下大事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首页| 人教教案 | 北师教案 | 成套教案 | 计划 | 论文 | 习作 | 试卷 | 手记 | 总结 | 课题 | 班队 | 发言 | 休闲空间 | 名师在线 | 课本剧 | 人教版课件 | 北师版课件 | ...

  • 作文教学(五)作文2400字
  •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 1 作文教学(五) 作文如何选材 人教版 语文 七年级上册 2 <作文如何选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选材 2. 明白作文选材的标准 3. 在考场作文如何选材,为文章增彩. 教学重难点: 在考场作文如何选材,为文章增彩.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作文1100字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我要克隆 [标签:上册 人教版 作文 八年级 初二 四单元]小学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我要克隆许多的我,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们有的事无法忙过来,忙来赶去到头来一件事都没做好,真应该像哪吒小弟和孙大哥学习学习怎么个"三头六臂"之术啊! 我要克隆!第一个的我 ...

  • 高三语文作文中的论说文(二) 高考论说文要点人教版知识精讲作文5900字
  • 高中语文作文中的论说文(二) 高考论说文要点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中作文中的论说文(二) 高考论说文要点 二. 教学重.难点 在这一讲我们来谈一谈高考中论说文写作的要点,也就是什么样的作文往往能获得高分的问题. 其实,高考作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作,不强调"由感而发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作文教学计划作文1200字
  • 1 六(2)班作文教学计划 平湖四小 吕正才 一.教学目标 1.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继续训练学生观察.想像的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