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作文课题作文17500字

四年级作文

《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探索应用性

实验报告

江阴市长寿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题目简述

《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是我校在无锡市“九五”规划课题《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的组合研究》的基础上作内涵和外延拓展性的研究。我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按照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333”工程设计,经历单项实验——组合实验——整体实验——整合实验四个阶段,为期二十多年的滚动课题的实验探索研究。

本课题试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教师创设一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的多维的学习活动环境,丰富学生自主参与各种作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并不断优化作文活动的方式和过程,探求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掌握必要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强化交往合作观念,从而以作文活动促使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让作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会祖国语言文字,个性各谐发展的主要天地。

本报告从理论性探索和实践性总结的角度上,就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完成实施实验过程与方法,展示的结果与价值做书面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状况

该课题研究实验由我校张海华校长任课题负责人,全面组织协调课题的组建和监督工作。教导主任张瑞迁任课题组组长,主要负责该课题的研究实施,卢英主持课题的常务工作,兼任课题秘书工作。课题组成员有副校长谢云刚、教科室副主任王秀芬,实验教师顾惠晴、孔晓燕、陈玲、陈鸿及各年级教研组长组成。配有各个条线负责人——电教处曹永国、后勤处袁英虎等协同参与。

由于“九五”课题研究的铺垫,科研的良性循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领导的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群体合力促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地运作。

三、课题的提出

㈠问题的提出

“九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无锡市级课题——《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的组合研究》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学校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知名度。虽然在作文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作文教学,我们引发了思考:2001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改革势要引起一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一位学生说出了他的心声: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动起来!还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事实上,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只有教学活动与生活结合,才能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艺术。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沟通”与“合作”显得更为重要。虽然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很深刻,但作文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就是教学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特点体现得不够。从教师角度看,“知识本位”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创新和改革;由此,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又很容易陷入“语词主义”“形式主义”等误区。活动作文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的想法提出来的。在活动作文教学模式中,关键在于建立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实质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需求。

1、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普遍承袭着这样一种定势:教育过程被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凭借书本

间接地认识人类知识成果的单一过程。为此,学生的任务自然是自觉掌握现成的、正确无误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具有发现真理的任务。在这样认识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当前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教师的绝对权威难以改变,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真正实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严重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 “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别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落入俗套。

2、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人,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育理论中,认为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同源性,即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应该是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是为实现教学的认识任务作铺垫,可有可无,而是学生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必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认识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自觉不自觉地把活动成分引入了教学过程之中,开设了各类活动课,对活动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引向深入。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规划》,明确提出了活动课这一新颖课程,即以显性课程的形式规范学生的活动。活动课程的提出和设置明确了活动课程的地位,理顺了它与学科课程关系。这一重大举措为我国学校教

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对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作为能够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主体个性有效手段之一的写作教学,理应体现“活动教学”的思想。虽然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一写作教学时仍然十分有效的,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针对当今作文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作文活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学校确定重点对“活动作文”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快作文教学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㈡理论支撑

1、从人的发展角度看,过去我们“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受教育者本身尊重不够、研究不够。作文教学中“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作文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文本的规范、思想的正统等,常常忽视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把他们变成了被动的知识容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虽然强调儿童与少年的天性,鼓励好奇、探索、发现和创新,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却把受教育者供奉到中心和主宰的地位,使受教育过程脱离了人类文明丰厚积淀的肥沃土壤,滑入自然主义轨道,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其本质的问题仍然是对受教育者自身研究不够。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是

人类自身素质的体现,是人类改造世界取得的成果。只有当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能够显著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新世纪已经具备足够的积累,不但可以把教育重点移向人本身,研究人的发展,而且可以深入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自我完善。因此,作文教学在新的世纪中更应着眼于人,着眼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应从社会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加强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研究,努力挖掘人的潜力,认真研究人的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2、从学生的主体性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纪”的一句响亮的口号。它既不是“教师中心论”,也不是“学生中心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地位是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是教学中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是不断生产、否定、再生产的。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包括其他的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也代表了每个人的不同的潜

能,这种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景中才能充分地释放出来。对于作文教学,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和写作的过程,都充斥着个体对待外部世界的独特认识,他们需要有一个表现自己不同智力的情景。作文活动教学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供了更大的表现舞台。最后的形成的作文文本仅仅是作文综合活动成果的体现之一,更重要的是伴生而来的其他能力的形成。

鉴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能否在作文教学中吸收“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作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鉴于这些思考,我校自2002年9月正式启动《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自确立以后,先后在江阴市教育学会何国民会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无锡市和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由省级课题发展为国家级课题立项课题。我们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研究是步步踏实的。两年多来课题组坚持不懈地组织全体承担研究任务的课题组成员,学理论,提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探索、思考通过作文活动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互为质疑,各抒己见的氛围,养成了认真总结反思的习惯。回顾我们的研究历程,可以说这项研究促进了教师现代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教师理解、实践新课标架设了平台,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这项研究中的到了发展。

㈢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向

1、实践性原则:

实验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学生自主发展特长等因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本身的实际(包括生活的实际、年龄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挖掘活动因素,通过实践、操作等,为学生创设更多亲身体会的机会,引导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

2、自主性原则:

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方式教给他们,以致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索和创造。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主动状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发展性原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扎扎实实不可疏忽,联系是发展的手段,四面八方开放,给学生发展提供机会,开拓道路,发展是根本目的,应着眼于主体的生成和潜在智能的开发。我们应给每一个学生都创设一个民主、宽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介,积极推进“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全脑发展”。教育“应当着眼于儿童发展的明天”!

4、开放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特别要重视环境的开放,要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和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人文环境及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和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开放时空环境,在时间上不限制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5、动态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过程的发展潜藏着多种可能性,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呈现,极富动态性。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智慧和艺术,准确把握过程的动态生成,随时根据活动的变化发展,调整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弹性。

6、层次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强调外显活动与内部心灵活动的相对统一,有机的结合和双向作用。当然,这种活动又是一分层的,递进的。教学活动要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原则,使活动水平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

7、符合学生身心实际的原则: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教育、接受教育、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教育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使他们对生活实际有更多的感受,与现实、大自然有直接接触,让他

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8、创造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他人互相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能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解决,形成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许多问题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解决,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从而使得理性和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科学与人文及社会因素协调发展,达到身心全面、自主、和谐发展的境界,以充分展示人类的创新智慧。

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从历史上看,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拍拉雷和田蒙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最先表达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游戏和劳动等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由人文主义教育家播下的活动教学思想种子,在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催生下,得以迅速成长。裴斯泰洛也主张教学必须依从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来展开,强调多感管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游戏、作业、劳动和实物教学逐渐成了普遍应用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无疑为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真正给活动教学思想发展以极推动的是当代活动教育的集大成者——杜威。他系统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学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为目的、为中心,

学校教学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去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都是由“做”得来的。杜威大力倡导的新的儿童发展观、儿童活动观,以他积极实践的“做中学”和“活动——经验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活动教学思想的内涵,推动了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发展。

3、我国活动教学的研究,可追溯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验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实践。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我国不少中小学在活动育人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九十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动课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高潮。“九五”期间,我国在活动教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最大的要数由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中心与深圳、青岛、成都、山西等有关学校联合开展的《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该课题为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由中央教科所所长助理田慧生博士任组长。课题对活动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活动教学视野中的“活动”及其内函、活动教学的本质与特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活动教学的实践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试点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某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研究,收到了较好效果,为其他学校开展活动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在作文教学上,虽然我们还没看到一所学校对小学活动作文进行整体实验研究的报道,但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早已对活动作文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学杂志刊载活动作文方案,广大语文教师和有关专家对小学活动作文在理论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一切都为我们开展活动作文的教学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㈠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划分

1、总课题实验目标的定位。

作文活动教学是从人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人的主观性表现出发,来实现主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监控和调节能力,通过写作素质、潜能的开发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中应注意主体与外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教学活动与外环境的发展构成一个写作训练的系统结构,展示整体功能。要注意内在的联系,展示写作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规律,创设多种教学方法,使授知主体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动脑思考,动手练笔及良好的写作心理和社会心理,使之系统功能成为建构的主体,形成一个能动好学、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模式

⑴探索作文活动教学的途径、内容、方式方法。

⑵通过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教学研究项目,后测变量,总结归纳,展开课题观模、评模活动。形成科研队伍。

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实验的研究过程和内容,籍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

⑵课堂教学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战场。每学期,课题组老师每人各开了二到三节实验课,由教科中心组老师到堂听课并作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全校性的研讨活动,使科研成果向全校推广。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作文活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

⑶各参加实验老师把试验过程有关情况(包括体会、试验对象的转变情况,实验数据的整理、对比,教案、教学片断,个案研究等)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组,以积累材料。

⑷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必须总结好研究成果,不定期向有关报刊投稿,或送交各级学科教学研究会年会、专题论文评比,争取获得更多奖项。同时上交课题组,课题组拟出“作文活动教学”论文集。 ⑸课题组每学期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评价,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作出阶段性总结。

3、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0.3-2005.5)。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各子课题成果采摘,进行模式理性思考分析,收集课题成果,存档立案,论文汇编成册,完成课题报告,作好课题鉴定准备,展开练模、说模的展示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检测评定。

㈢作文活动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作文之源——

1、指导课外阅读,推进作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旨在研究在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如何以指导课外阅读训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和内在图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A 、以课外阅读为依托,拓展学生的智力背景

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情感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学生智力背景有效手段。

⑴落实三个保证

①、读物保证:a 、学校图书室现有存书30000册左右,校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每周一次,保证学生基本的阅读量。b 、各班建立图书角。平均每班47册。c 、家庭建立书柜,平均每生10—15册。鼓励学生买书,并互相借阅,每周至少1本。

②、辅导保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周一节,由语文教师执教,激发学生兴趣,指导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两年来,课题组研究公开课共开阅读指导课4节,作文指导课4节,课题研究讨论会3次,听课老师48人次。

具体阅读活动安排:周一为导读型阅读,周三为自读型阅读,周五为活动型阅读。

导读型阅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这种阅读旨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以读语文自读课本为主。具体操作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初读、精读、赏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学会略读、泛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自读型阅读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爱读的书籍,教师只是起到解答学生的疑难及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有价值的书的作用。

活动型阅读是采取一些丰富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外读的所得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如:朗读比赛、故事会、谈读书体会、搞读书主题演讲、评最佳的读书标兵等,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③、时间保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取消机械重复的作业,并将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每天回家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占92%以上。

⑵贯彻三个结合

①、课内外阅读结合。在课内,引导学生学习作文命题、选材、立意、造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但文章无非是例子,课外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得法于课内,拓展在课外。

②、课外阅读与读书摘录相结合。为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将课外学到的好词好句、好结构、好开头、结尾或心得体会写在读书摘录本上。两学年下来,人均摘录在1万字以上,拥有

了小型的“资料库”,而且分门别类。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时,经常采纳读书摘录的内容。

③、课外阅读与学校比赛相结合。紧扣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有效阅读质量。设计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等形式,暗示学生课外多阅读。讲故事比赛每班每天按学号(2人)在晨会课上进行,两学年下来,生均上台18次,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成语接龙共比赛8次,征文比赛5次,并收集出刊了新芽作文集。

2、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生活空间资源指的是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氛围,可以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媒、人文环境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空间资源对学生学能开发与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每一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家庭生活内容丰富,形式不一,它是学生除课堂外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广阔空间。让学生多与家人交流,利用家庭影视、藏书和其他娱乐休闲活动培养兴趣,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受到人生教益,提高语文素养。再如大众传媒,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决不能囿于一块黑板、一套教材、一堂课,应该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发配置信息媒体,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鉴于目前各类出版物、音像制品、影视作品以及网络信息等铺天盖地涌来的情况,对学生应及时进行引导。如向学生重点推荐值得浏览的精品网站、精品栏目、精品网页,根据实际条件适时进行如何鉴别媒体信息等方面的

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探究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和洞察力。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生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进农村,他们看到家乡长寿的变化;踏进公园,他们尽情观赏自己喜爱的景致;走进书店,他们感受到人类知识的浩瀚;跳蚤市场上,他们为自己班级作出的努力而自豪;踏青、野炊、赛跑、放风筝、慰问孤老„„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资源充足的材料库,他们感受着生活的真实与丰富,表达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3、拓宽活动作文训练的途径,提高习作素养

A 、训练途径:

①观察积累本:观察和阅读是习作的两大支柱。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时地记录在观察积累本上。

②阅读成长册:学生阅读后必定有思、有感、既有思、有感就有表达的欲望。学校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校二至六年级每周写两次阅读习作,二年级训练的重点是根据原文写童话,或者模仿原文新编故事;三四年级主要让学生学习摘录精彩的句段和写文章的提要;五六年级主要让学生写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③听说训练:听说训练是利用每天的晨会和晚评讲进行。低年级周一进行诗词积累,周二讲述见闻,周三展示知识才能,周四进行童谣朗诵会,周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高年级周一进行诗词积累,

周二进行知识交流周三进行背诵仿说,周四进行新闻发布会,周五进行周主题讨论或辩论。

④写日记:这是丰富学生习作题材,进行有效练笔的好办法。我校二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完成两篇日记(一年级从第二学期开始写)。低年级针对学生的特点布置主题日记,中、高年级以自由日记为主。此外,还要求每周完成一篇小作文。

⑤办手抄报: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组织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挥动和手抄报的校级评比、展览。手抄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发表习作的又一重要阵地,成为学生施展才华,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小舞台。

⑥校刊《新芽》和《新芽报》:为拓宽学生习作发表渠道,提高学生的习作,我们始终把全校学生中的优秀习作汇编成《新芽》,每学年结集,现在已经有24集了。新芽报为班级班报收录本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每月更换,有学生和教师共同组稿、审稿、改稿、美化。我们的文学社——新芽文学社不但是学生的习作乐园,还成了学校重大活动的信息平台和师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

⑦新芽红领巾电视台;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每周都安排了读书方法指导、文学精品欣赏、习作标兵谈经验等内容,并且通过学生对学校的一些大事小事进行采、编、播一体化,已经为推动我校习作教改的窗口。

⑧诗词、名言积累: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积累语言的习惯,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要求低年级学生每学期积累20

首古诗词,中高年级每学期积累30首古诗词,每班黑板上都设有“每周一诗”角,语文课前由老师组织学生读、背;每个学生每学期积累20条名言警句。各班在完成学校规定的积累量后可以适当扩大积累内容,每学期学校对各个班级的积累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引导各个班积极开展运用所积累语言的竞赛、交流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⑨校级习作相关活动:为了给学生创造锻炼语言和发展思维的实践机会,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和演讲赛。另外我们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校的通道中专门开辟作文张贴墙——我的得意之作,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进行全校欣赏。

通过训练丰富了活动作文训练的渠道,形成可时时练、处处学的习作训练大环境。在操作中,我们又特别注意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各项训练的着力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习作素养。

B 、构建开放的活动场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行一种封闭型结构,教学过程总是在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然后再出题转入下一轮作文,几个环节周而复始。一般一个作文教学过程要用二课时,而中间批改这一步要用一周或几周,导致写、改、评严重脱节,教学周期无限延长,写作状态不断遭到破坏,教学思路时有中断;每每学生写得毫无生机,教师改得头晕脑涨;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打

破常规的作文教学形式,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几节作文课上,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小语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建立开放的活动型作文场,具体的实践类型有:

①、社会活动: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首先要学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比如结合我校“长寿文化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这类活动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②、学校活动: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发展,关注学校的新鲜事物,关注学校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积累身边的素材,从而增强表现生活的能力。

③、情景活动:生活报告会、观点报告会、事例评点会、建议设想课等带有教师设计意图又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情景性活动,是教师联系社会和课堂进行作文活动的极佳的方法。

④、思维创意活动:儿童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现象力,这是我们教师教好作文的最大的帮助。活动不一定就是肢体的活动,思维的创意活动更是激发学生作文欲望和动机的载体。童话续写、合作童话、儿童小说改编以及教师提供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让学生进行故事编写等,都可以很好的丰富作文训练的途径。

⑤、单项训练活动:如说话课、观点课、辩论课、演讲课、异想天开课、笑话与幽默课等,单项训练学生的表达、思辨、想象、语言等能力。

总之,作文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作文处处是生活,生活处处是作文”,生活和作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 、检测情况。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期间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2004年4月的调查为例,共有87名学生参加调查。调查情况为:

①你是否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每天阅读时间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其中78人表示很有兴趣,占(89.7%), 原因是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增长自己的知识,而且课外书生动有趣,十分吸引人;没兴趣的有9人,占(10.3%),原因是更喜欢体育类活动,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书,也会适当看一些,但没有每天阅读的习惯。

②你近两年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的图书数量是多少?回答20本书以上有67人,占(77%),许多学生说除了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外,同学之间每学期互相借阅也在10本以上。

③你借阅的书属于哪一类?选童话故事类的比例是100%,选小说类的比例是78%,作文书类的比例是73%,其中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学生有73人,占84%。

活动作文之根——

1、作文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在秉承我校“九五”课题研究成果——作文教学以情知组合教学为核心,体现学生交往合作的参与过程,体现教师引导、点拨的主导过程,实施向生活开放、向情感开放、向口语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的开放性作文教学组合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遵循活动教学要注意活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设计了活动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 情境启发——→组织活动——→鼓励点拨——→运用升华

诱导 调整 质疑 激励 巩固 拓展

学生 激 趣 ——→ 尝 试 ——→ 探 究 ——→ 创 造 ①激趣。

在上课开始3-5分钟,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音乐、画面、声响、故事、谜语等)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强烈的学习氛围中,再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所要达到的基础性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热望,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情感参与,并稳定于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一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是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的直接经验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②尝试。

在教师的组织下,采用个别、小组等形式,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有目的地加入几个小组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③探究。

这一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深层次的体现。在尝试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己或小组在学习中的收获和疑点,请求老师或其它同伴的帮助,这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更多的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问互答,师生共同学习,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一过程是更为民主化,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发展性。这是活动教学实施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活动的目的、要求,自主进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直接体验,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

④创造。

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运用、拓展,最后完稿,让学生进入一种课虽上完而意未尽,情未断的境地。让更多的“顿悟”和“灵感”如潮涌来。

根据作文活动教学流程,我们积极探索作文活动教学模式,详细见下表:

模式举隅:想象生活式

模式流程:

想象生活作文从学生思维的视角出发,通过给予学生原型材料的支持,让学生从原型中得到启发,在提供信息的援助中,在信息重组中让学生走上想象的神奇之旅。

A 、原型启发

每个孩子的头脑都盛着诸多的奇思和妙想,需要的是教师给予解放的机会。启发学生相象的可以是克隆经历,可以是未来生活,可以是新的发明,可以是自编的童话,可以是穿越时空的历史人物的后传,可以是“假如„„”。在时间中我们认识到,最好能提供给学生类似事物的原型启发,这样学生才能从一事一物出发,关联引发出自己的新想象。

B 、信息重组

当学生在原型启发下,通过想象各自决定写什么后,教师发动学生从脑海中或者其它书籍上搜索相关的材料,有选择地组合在一起,然后组织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在相互质疑、碰撞、补充中,各自进行信息重组。在交流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使自己的想象充满美好的愿望和感情。

C 、当学生通过信息重组,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后,就进入各自写作阶段。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让文章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地

发展。同时,在细节内容处理上也要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让文章闪现思维的光彩,洋溢想象的气息。

操作策略:

A 、不设太多的规矩。“想象性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转换,是使事物属于无需规则的儿童活动。”我们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创设宽松自由的气氛,形成民主自主的环境,无结构的、非指导性的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学生感到没有限制、没有规矩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B 、基于现实生活。虽然我们鼓励奇思妙想,但是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是对原有的情感、色彩的重组与创造。如果没有了头脑中储存的现实材料的支撑,想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苍白虚妄、杂乱无章。因此,我们学校一直让学生大量阅读,接触广阔的生活世界、科技世界,使想象永远深深地根植于现实。

C 、利用情感催化。儿童的情感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原创力量,一旦这股感情的力量被激活,便能成为想象喷发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捕捉学生在想象中产生的个人情感,及时加以强化,以次来推动想象的发展。

2、活动作文管理研究

课题的活动性决定了与此想适应的管理模式的组合性。我们的管理操作:

1、整体上构建研究组织网络和课题研究活动网络。根据目标,我校在原来科研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三三三”组合型教师科研队伍。

三套班子:领导班子,由行政领导组成,主要负责科研规划、确定课题,落实经费,推广成果;参谋班子,由教科室和教导处及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论证、方案修订、研究调控、成果鉴定;实践班子,由一线实验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拟订教案、实施操作、测试分析、阶段总结。三级管理机构:教科室、主要负责学校课题管理工作,着重抓好主课题研究以及完小网络辐射点的建设;教研组,主要组织某一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注重抓好重点课题;课题组,主要承担某一课题研究,注重子课题研究。三角多能级型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处于三角形的顶端,科研骨干组成三角形的腰,普通教师组成三角形的底,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专长,促进教科研快出成果,教师多出人才。

子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是课题招标的形式进行。由学校教科室将学校的总课题进行细化,在确保重点课题的基础上,让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爱好进行应标。一经中标,学校就与研究教师签定责任书,接受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的监督和业务支持。

2、我们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为主导思想的情感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一方面对热衷于科研的教师采用信任、依靠、尊重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行为,发挥他们的教学相长和展示他们的个性才能。对积极参与科研但缺少经验的教师采用激励扶持,给他们创设探索研究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采用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模式,创设激励机制,每学年对科研有贡献的人评选考核,按学校的奖惩制度进行。

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表》《长寿中心小学实验教师考核细则》。详细如下:

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教者 课题 班级 时间

评价人:

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表

教者 课题 班级 时间

评价人:

长寿中心小学实验教师科研考核细则

年 月

学校: 教师: 学科: 课题名称:

五、成果分析

㈠、作文活动教学策略体系初步形成

1、形成“(教师 )启发诱导→组织活动→鼓励点拨→拓展升华,(学生)激趣→尝试→探究→创造”的运行策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创设学生认知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我引导。

2、形成“思维有个性”的作文思维策略。注重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地思考作文内容,培养其作文创新思维。

3、形成“校内外、课内外”的作文连动策略。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能在教育大环境中汲取习作素材,由此及彼,拓宽思路,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

4、形成“课外大阅读”的阅读策略。对各个年段、各个年龄层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篇目进行延伸,扩充,增强语言的积累。

此外对作文课堂教学策略有以下突破与改革:

1、教学目标上强调对每种知识(写作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经验等)的综合运用,注重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对人对事的积极情感。学生在获得写作的经验的同时,其他的能力也同步获得进步。活动能力的提高带动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对作文知识的学习处于能动的自主的状态,情感状态处于积极的主动的状态中。

2、教学过程中,强调活动和自我发现、多元解读,培养了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更加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文章的“表达自我的感受”的特点强化出来,改变了“千人一面”等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学习形式:单干与合作、尝试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经验与实践联系,活动与写作同步。学习的过程成了一种综合的、合作的、实践和知识结合的过程。学生在尝试合作中可以多发面的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思维类型: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摆脱求同思维的束缚,往往可以带来百花齐放的效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5、学习结果:不强调正统的答案,提倡百花齐放,倡导百家争鸣,重视实践与写作的过程,学习和写作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6、评价方式:教师不评价或弹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或共同评价,并尊重这种自我评价和共同评价。在活动作文的实践中,我们倡导的评价方法是:把批留给教师,把改还给学生;把评让给全体,把改让给学生。学生在完全自主的评价氛围里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树立主体意识,着眼于人的本体发展。

㈡、作文活动教学操作模式初步形成

作文活动教学模式示意图:

开放观察活动→意趣评议活动→需要性研讨活动→范文问题活动→自主说文活动→自主写作活动

㈢、作文活动教学的功能效应正逐步产生

1、学生的活动能力、习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尤其是习作兴趣得到了提高。实验前,学生对习作内容处于应付状态,接受状态,实验后,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学生会活动,会思维,会表达。增强学生学习写作活动的总量,促使学生走向生活,大量阅读,用眼看、用心想、用手练、用耳听、用嘴回答,各种感管

交替使用,互为作用,直接和间接地感知认识,发展了思维,发展了智力,显示了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效应。

2、促进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课题研究为每一个真正投入研究的成员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在参与研究的同时,也改变和发展了自己。这种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显示的作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造,大到教学模式的形成,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都渗入了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探索运用,促进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迄今,张瑞迁、顾惠晴、孔晓燕、陈玲、 陈、鸿、王秀芬、卢英等研究论文多次获奖。一篇篇论文的发表,一堂堂研究课的成功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人享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通过课题研究,不少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的走上了科研岗位,肩负科研的重职,有的成为学科的带头人,有的成长为学校教学的骨干。这些都是在课题研究中生发的力量。

3、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我校的办学效益在原来基础上再上台阶。课题研究的有形资产正逐渐转化为无形资产,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为学校构建新世纪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从2002年起,教师获市级以上论文奖62篇,其中发表刊物上有15篇,学生获省市级作品奖25篇,发表刊物上有45篇。中期成果《活动:让学生的习作飞扬》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中期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校也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生活作文研究实验基地”,依存作文课题研究的学校作文特色2005年被江阴市基础教育科命名为

“AA 级江阴市特色学校”。为我校2006年争创省实验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今后的展望

尽管在教改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不少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满怀激情,积极创设条件,勇于探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改的魅力无穷,教改的前景也很诱人。上海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说:" 我们把教学教改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许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与哲学、艺术有关,才会体现育人的本质。" 叶澜教授的这一段话为我们描绘了教改实验的光辉前景,更为我们指明了今后教改实验继续努力的方向:

㈠、进一步解放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真正具有发展人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 人" ,都是具有自身特质的" 个体" ,其生理、品质、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相互联系与配合,相互影响与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 生命体" 。课堂教学就是这些" 生命体" 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美的创造活

动。它不但使师生的生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也使过程本身充满生命气息。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本质要求是把书本的知识活化,把现成的结论人化、人文化、形象化、过程化。这样知识就从抽象的枯燥的符号变为活生生的形象的东西了,变成了对生活的认知过程。还有一个个体化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有他的差异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发展区出发,通过活动,通过感知,在这过程中去获得知识。总而言之,解放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创造之悦,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存在能力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我

教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潜能观,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负责;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潜能是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教师抛弃往日知识专制者的面具,充当学生亲密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 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善于" 激励、唤醒、鼓舞" ,他集导师、朋友于一身,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对话者,既是聆听者又是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消除教书匠的乏味,能改变师生冲突的悲剧,更能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和乐趣。教改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得善解人意,学会解读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活动的协

调运作也更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机智。因此,教改实验本身成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所学校。

总之,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的教改经验,并广泛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把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作为实验的重要基础,力争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探索应用性

实验报告

江阴市长寿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题目简述

《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是我校在无锡市“九五”规划课题《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的组合研究》的基础上作内涵和外延拓展性的研究。我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按照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333”工程设计,经历单项实验——组合实验——整体实验——整合实验四个阶段,为期二十多年的滚动课题的实验探索研究。

本课题试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教师创设一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的多维的学习活动环境,丰富学生自主参与各种作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并不断优化作文活动的方式和过程,探求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掌握必要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强化交往合作观念,从而以作文活动促使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让作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会祖国语言文字,个性各谐发展的主要天地。

本报告从理论性探索和实践性总结的角度上,就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完成实施实验过程与方法,展示的结果与价值做书面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状况

该课题研究实验由我校张海华校长任课题负责人,全面组织协调课题的组建和监督工作。教导主任张瑞迁任课题组组长,主要负责该课题的研究实施,卢英主持课题的常务工作,兼任课题秘书工作。课题组成员有副校长谢云刚、教科室副主任王秀芬,实验教师顾惠晴、孔晓燕、陈玲、陈鸿及各年级教研组长组成。配有各个条线负责人——电教处曹永国、后勤处袁英虎等协同参与。

由于“九五”课题研究的铺垫,科研的良性循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领导的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群体科研意识的加强、科研能力的提高,课题研究的群体合力促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地运作。

三、课题的提出

㈠问题的提出

“九五”期间我校承担了无锡市级课题——《小学开放性作文教学模式的组合研究》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学校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知名度。虽然在作文教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作文教学,我们引发了思考:2001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改革势要引起一场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一位学生说出了他的心声:让课堂活起来,让我们动起来!还学生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事实上,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只有教学活动与生活结合,才能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艺术。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沟通”与“合作”显得更为重要。虽然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很深刻,但作文教学中的高耗低效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就是教学的“沟通”与“合作”的本质特点体现得不够。从教师角度看,“知识本位”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创新和改革;由此,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又很容易陷入“语词主义”“形式主义”等误区。活动作文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的想法提出来的。在活动作文教学模式中,关键在于建立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实质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需求。

1、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普遍承袭着这样一种定势:教育过程被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凭借书本

间接地认识人类知识成果的单一过程。为此,学生的任务自然是自觉掌握现成的、正确无误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具有发现真理的任务。在这样认识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当前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教师的绝对权威难以改变,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真正实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严重制约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 “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别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落入俗套。

2、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如列昂节夫、达维多夫等人,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概念引入到教育理论中,认为事物的一般规律具有同源性,即实践才是认识的起点。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应该是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是为实现教学的认识任务作铺垫,可有可无,而是学生获得充分、全面发展的必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认识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自觉不自觉地把活动成分引入了教学过程之中,开设了各类活动课,对活动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引向深入。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规划》,明确提出了活动课这一新颖课程,即以显性课程的形式规范学生的活动。活动课程的提出和设置明确了活动课程的地位,理顺了它与学科课程关系。这一重大举措为我国学校教

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对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作文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作为能够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主体个性有效手段之一的写作教学,理应体现“活动教学”的思想。虽然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某一写作教学时仍然十分有效的,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针对当今作文教学弊端,加强对学生“作文活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学校确定重点对“活动作文”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为加快作文教学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㈡理论支撑

1、从人的发展角度看,过去我们“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对受教育者本身尊重不够、研究不够。作文教学中“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作文知识的传授和习得、文本的规范、思想的正统等,常常忽视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把他们变成了被动的知识容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虽然强调儿童与少年的天性,鼓励好奇、探索、发现和创新,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却把受教育者供奉到中心和主宰的地位,使受教育过程脱离了人类文明丰厚积淀的肥沃土壤,滑入自然主义轨道,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其本质的问题仍然是对受教育者自身研究不够。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是

人类自身素质的体现,是人类改造世界取得的成果。只有当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能够显著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时候,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新世纪已经具备足够的积累,不但可以把教育重点移向人本身,研究人的发展,而且可以深入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自我完善。因此,作文教学在新的世纪中更应着眼于人,着眼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应从社会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出发,加强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研究,努力挖掘人的潜力,认真研究人的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2、从学生的主体性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纪”的一句响亮的口号。它既不是“教师中心论”,也不是“学生中心论”。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地位是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是教学中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是不断生产、否定、再生产的。

3、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包括其他的七种智力,它们是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上拥有这九种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也代表了每个人的不同的潜

能,这种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景中才能充分地释放出来。对于作文教学,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和写作的过程,都充斥着个体对待外部世界的独特认识,他们需要有一个表现自己不同智力的情景。作文活动教学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供了更大的表现舞台。最后的形成的作文文本仅仅是作文综合活动成果的体现之一,更重要的是伴生而来的其他能力的形成。

鉴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能否在作文教学中吸收“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作文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鉴于这些思考,我校自2002年9月正式启动《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自确立以后,先后在江阴市教育学会何国民会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无锡市和江苏省教育学会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小学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由省级课题发展为国家级课题立项课题。我们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研究是步步踏实的。两年多来课题组坚持不懈地组织全体承担研究任务的课题组成员,学理论,提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探索、思考通过作文活动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践。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互为质疑,各抒己见的氛围,养成了认真总结反思的习惯。回顾我们的研究历程,可以说这项研究促进了教师现代的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教师理解、实践新课标架设了平台,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在这项研究中的到了发展。

㈢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向

1、实践性原则:

实验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学生自主发展特长等因素,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本身的实际(包括生活的实际、年龄的实际、社会的实际),挖掘活动因素,通过实践、操作等,为学生创设更多亲身体会的机会,引导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

2、自主性原则:

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方式教给他们,以致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索和创造。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主动状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发展性原则: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知识是发展的基础,扎扎实实不可疏忽,联系是发展的手段,四面八方开放,给学生发展提供机会,开拓道路,发展是根本目的,应着眼于主体的生成和潜在智能的开发。我们应给每一个学生都创设一个民主、宽松、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环境,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介,积极推进“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全脑发展”。教育“应当着眼于儿童发展的明天”!

4、开放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特别要重视环境的开放,要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和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人文环境及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和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开放时空环境,在时间上不限制一节课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5、动态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过程的发展潜藏着多种可能性,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呈现,极富动态性。要求教师要有教育智慧和艺术,准确把握过程的动态生成,随时根据活动的变化发展,调整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使教学目标具有弹性。

6、层次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强调外显活动与内部心灵活动的相对统一,有机的结合和双向作用。当然,这种活动又是一分层的,递进的。教学活动要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原则,使活动水平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

7、符合学生身心实际的原则:

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教育、接受教育、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教育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使他们对生活实际有更多的感受,与现实、大自然有直接接触,让他

们从现实和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在多样的、具体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8、创造性原则:

作文活动教学是一种自主创新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他人互相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能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解决,形成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观和人生观。许多问题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解决,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从而使得理性和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科学与人文及社会因素协调发展,达到身心全面、自主、和谐发展的境界,以充分展示人类的创新智慧。

㈣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从历史上看,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维多利诺、拍拉雷和田蒙为代表的一批人文主义教育家,最先表达了活动教学的某些观点,他们反对摧残儿童身心发展的强制教学,反对纯书本学习,主张让儿童通过观察、游戏和劳动等来理解事物,获取经验。由人文主义教育家播下的活动教学思想种子,在以卢梭为代表的近代浪漫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催生下,得以迅速成长。裴斯泰洛也主张教学必须依从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来展开,强调多感管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游戏、作业、劳动和实物教学逐渐成了普遍应用的教育形式和方法,这无疑为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真正给活动教学思想发展以极推动的是当代活动教育的集大成者——杜威。他系统提出并实践了以“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认为教学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为目的、为中心,

学校教学的作用就是传递、交流和发展经验,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去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因为经验都是由“做”得来的。杜威大力倡导的新的儿童发展观、儿童活动观,以他积极实践的“做中学”和“活动——经验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活动教学思想的内涵,推动了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发展。

3、我国活动教学的研究,可追溯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验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实践。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我国不少中小学在活动育人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九十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动课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高潮。“九五”期间,我国在活动教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最大的要数由中央教科所教育实验中心与深圳、青岛、成都、山西等有关学校联合开展的《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该课题为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由中央教科所所长助理田慧生博士任组长。课题对活动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活动教学视野中的“活动”及其内函、活动教学的本质与特征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活动教学的实践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试点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对某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研究,收到了较好效果,为其他学校开展活动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在作文教学上,虽然我们还没看到一所学校对小学活动作文进行整体实验研究的报道,但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早已对活动作文进

行了积极的探索,《小学语文教师》等教学杂志刊载活动作文方案,广大语文教师和有关专家对小学活动作文在理论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一切都为我们开展活动作文的教学实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㈠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划分

1、总课题实验目标的定位。

作文活动教学是从人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人的主观性表现出发,来实现主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监控和调节能力,通过写作素质、潜能的开发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中应注意主体与外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教学活动与外环境的发展构成一个写作训练的系统结构,展示整体功能。要注意内在的联系,展示写作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规律,创设多种教学方法,使授知主体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动脑思考,动手练笔及良好的写作心理和社会心理,使之系统功能成为建构的主体,形成一个能动好学、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教学活动模式

⑴探索作文活动教学的途径、内容、方式方法。

⑵通过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教学研究项目,后测变量,总结归纳,展开课题观模、评模活动。形成科研队伍。

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作文活动教学的研究”实验的研究过程和内容,籍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开展。

⑵课堂教学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战场。每学期,课题组老师每人各开了二到三节实验课,由教科中心组老师到堂听课并作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举行了全校性的研讨活动,使科研成果向全校推广。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作文活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

⑶各参加实验老师把试验过程有关情况(包括体会、试验对象的转变情况,实验数据的整理、对比,教案、教学片断,个案研究等)以书面形式汇报课题组,以积累材料。

⑷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必须总结好研究成果,不定期向有关报刊投稿,或送交各级学科教学研究会年会、专题论文评比,争取获得更多奖项。同时上交课题组,课题组拟出“作文活动教学”论文集。 ⑸课题组每学期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评价,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作出阶段性总结。

3、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0.3-2005.5)。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各子课题成果采摘,进行模式理性思考分析,收集课题成果,存档立案,论文汇编成册,完成课题报告,作好课题鉴定准备,展开练模、说模的展示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检测评定。

㈢作文活动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作文之源——

1、指导课外阅读,推进作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旨在研究在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如何以指导课外阅读训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丰富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和内在图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A 、以课外阅读为依托,拓展学生的智力背景

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情感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学生智力背景有效手段。

⑴落实三个保证

①、读物保证:a 、学校图书室现有存书30000册左右,校图书室定期向学生开放,每周一次,保证学生基本的阅读量。b 、各班建立图书角。平均每班47册。c 、家庭建立书柜,平均每生10—15册。鼓励学生买书,并互相借阅,每周至少1本。

②、辅导保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每周一节,由语文教师执教,激发学生兴趣,指导读书方法,交流读书心得。两年来,课题组研究公开课共开阅读指导课4节,作文指导课4节,课题研究讨论会3次,听课老师48人次。

具体阅读活动安排:周一为导读型阅读,周三为自读型阅读,周五为活动型阅读。

导读型阅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这种阅读旨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以读语文自读课本为主。具体操作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初读、精读、赏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学会略读、泛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自读型阅读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读自己爱读的书籍,教师只是起到解答学生的疑难及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有价值的书的作用。

活动型阅读是采取一些丰富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把课外读的所得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如:朗读比赛、故事会、谈读书体会、搞读书主题演讲、评最佳的读书标兵等,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③、时间保证: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取消机械重复的作业,并将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每天回家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的占92%以上。

⑵贯彻三个结合

①、课内外阅读结合。在课内,引导学生学习作文命题、选材、立意、造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但文章无非是例子,课外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得法于课内,拓展在课外。

②、课外阅读与读书摘录相结合。为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将课外学到的好词好句、好结构、好开头、结尾或心得体会写在读书摘录本上。两学年下来,人均摘录在1万字以上,拥有

了小型的“资料库”,而且分门别类。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上和修改自己的作文时,经常采纳读书摘录的内容。

③、课外阅读与学校比赛相结合。紧扣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有效阅读质量。设计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等形式,暗示学生课外多阅读。讲故事比赛每班每天按学号(2人)在晨会课上进行,两学年下来,生均上台18次,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成语接龙共比赛8次,征文比赛5次,并收集出刊了新芽作文集。

2、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习作素材

生活空间资源指的是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氛围,可以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媒、人文环境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空间资源对学生学能开发与配置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家庭,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每一个家庭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家庭生活内容丰富,形式不一,它是学生除课堂外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广阔空间。让学生多与家人交流,利用家庭影视、藏书和其他娱乐休闲活动培养兴趣,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受到人生教益,提高语文素养。再如大众传媒,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决不能囿于一块黑板、一套教材、一堂课,应该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发配置信息媒体,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语文教育。鉴于目前各类出版物、音像制品、影视作品以及网络信息等铺天盖地涌来的情况,对学生应及时进行引导。如向学生重点推荐值得浏览的精品网站、精品栏目、精品网页,根据实际条件适时进行如何鉴别媒体信息等方面的

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探究社会实际问题,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和洞察力。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生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进农村,他们看到家乡长寿的变化;踏进公园,他们尽情观赏自己喜爱的景致;走进书店,他们感受到人类知识的浩瀚;跳蚤市场上,他们为自己班级作出的努力而自豪;踏青、野炊、赛跑、放风筝、慰问孤老„„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资源充足的材料库,他们感受着生活的真实与丰富,表达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3、拓宽活动作文训练的途径,提高习作素养

A 、训练途径:

①观察积累本:观察和阅读是习作的两大支柱。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时地记录在观察积累本上。

②阅读成长册:学生阅读后必定有思、有感、既有思、有感就有表达的欲望。学校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我校二至六年级每周写两次阅读习作,二年级训练的重点是根据原文写童话,或者模仿原文新编故事;三四年级主要让学生学习摘录精彩的句段和写文章的提要;五六年级主要让学生写阅读后的心得体会。

③听说训练:听说训练是利用每天的晨会和晚评讲进行。低年级周一进行诗词积累,周二讲述见闻,周三展示知识才能,周四进行童谣朗诵会,周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高年级周一进行诗词积累,

周二进行知识交流周三进行背诵仿说,周四进行新闻发布会,周五进行周主题讨论或辩论。

④写日记:这是丰富学生习作题材,进行有效练笔的好办法。我校二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完成两篇日记(一年级从第二学期开始写)。低年级针对学生的特点布置主题日记,中、高年级以自由日记为主。此外,还要求每周完成一篇小作文。

⑤办手抄报:我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组织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挥动和手抄报的校级评比、展览。手抄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发表习作的又一重要阵地,成为学生施展才华,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小舞台。

⑥校刊《新芽》和《新芽报》:为拓宽学生习作发表渠道,提高学生的习作,我们始终把全校学生中的优秀习作汇编成《新芽》,每学年结集,现在已经有24集了。新芽报为班级班报收录本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每月更换,有学生和教师共同组稿、审稿、改稿、美化。我们的文学社——新芽文学社不但是学生的习作乐园,还成了学校重大活动的信息平台和师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

⑦新芽红领巾电视台;学校红领巾电视台每周都安排了读书方法指导、文学精品欣赏、习作标兵谈经验等内容,并且通过学生对学校的一些大事小事进行采、编、播一体化,已经为推动我校习作教改的窗口。

⑧诗词、名言积累:为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积累语言的习惯,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要求低年级学生每学期积累20

首古诗词,中高年级每学期积累30首古诗词,每班黑板上都设有“每周一诗”角,语文课前由老师组织学生读、背;每个学生每学期积累20条名言警句。各班在完成学校规定的积累量后可以适当扩大积累内容,每学期学校对各个班级的积累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引导各个班积极开展运用所积累语言的竞赛、交流活动,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⑨校级习作相关活动:为了给学生创造锻炼语言和发展思维的实践机会,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和演讲赛。另外我们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校的通道中专门开辟作文张贴墙——我的得意之作,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进行全校欣赏。

通过训练丰富了活动作文训练的渠道,形成可时时练、处处学的习作训练大环境。在操作中,我们又特别注意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各项训练的着力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习作素养。

B 、构建开放的活动场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实行一种封闭型结构,教学过程总是在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然后再出题转入下一轮作文,几个环节周而复始。一般一个作文教学过程要用二课时,而中间批改这一步要用一周或几周,导致写、改、评严重脱节,教学周期无限延长,写作状态不断遭到破坏,教学思路时有中断;每每学生写得毫无生机,教师改得头晕脑涨;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打

破常规的作文教学形式,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几节作文课上,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小语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建立开放的活动型作文场,具体的实践类型有:

①、社会活动:学生作为社会的人,首先要学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活动。比如结合我校“长寿文化的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这类活动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有极大的好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②、学校活动: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发展,关注学校的新鲜事物,关注学校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积累身边的素材,从而增强表现生活的能力。

③、情景活动:生活报告会、观点报告会、事例评点会、建议设想课等带有教师设计意图又和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情景性活动,是教师联系社会和课堂进行作文活动的极佳的方法。

④、思维创意活动:儿童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现象力,这是我们教师教好作文的最大的帮助。活动不一定就是肢体的活动,思维的创意活动更是激发学生作文欲望和动机的载体。童话续写、合作童话、儿童小说改编以及教师提供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让学生进行故事编写等,都可以很好的丰富作文训练的途径。

⑤、单项训练活动:如说话课、观点课、辩论课、演讲课、异想天开课、笑话与幽默课等,单项训练学生的表达、思辨、想象、语言等能力。

总之,作文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作文处处是生活,生活处处是作文”,生活和作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C 、检测情况。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期间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2004年4月的调查为例,共有87名学生参加调查。调查情况为:

①你是否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每天阅读时间保持在半小时以上?其中78人表示很有兴趣,占(89.7%), 原因是学生认为课外阅读能增长自己的知识,而且课外书生动有趣,十分吸引人;没兴趣的有9人,占(10.3%),原因是更喜欢体育类活动,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书,也会适当看一些,但没有每天阅读的习惯。

②你近两年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的图书数量是多少?回答20本书以上有67人,占(77%),许多学生说除了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外,同学之间每学期互相借阅也在10本以上。

③你借阅的书属于哪一类?选童话故事类的比例是100%,选小说类的比例是78%,作文书类的比例是73%,其中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学生有73人,占84%。

活动作文之根——

1、作文活动教学模式研究

在秉承我校“九五”课题研究成果——作文教学以情知组合教学为核心,体现学生交往合作的参与过程,体现教师引导、点拨的主导过程,实施向生活开放、向情感开放、向口语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的开放性作文教学组合模式,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遵循活动教学要注意活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设计了活动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 情境启发——→组织活动——→鼓励点拨——→运用升华

诱导 调整 质疑 激励 巩固 拓展

学生 激 趣 ——→ 尝 试 ——→ 探 究 ——→ 创 造 ①激趣。

在上课开始3-5分钟,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音乐、画面、声响、故事、谜语等)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强烈的学习氛围中,再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所要达到的基础性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热望,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情感参与,并稳定于整堂课的教学中,为一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是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的直接经验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②尝试。

在教师的组织下,采用个别、小组等形式,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师有目的地加入几个小组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③探究。

这一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深层次的体现。在尝试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己或小组在学习中的收获和疑点,请求老师或其它同伴的帮助,这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更多的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问互答,师生共同学习,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一过程是更为民主化,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发展性。这是活动教学实施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活动的目的、要求,自主进行实际操作、动手动脑、直接体验,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

④创造。

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运用、拓展,最后完稿,让学生进入一种课虽上完而意未尽,情未断的境地。让更多的“顿悟”和“灵感”如潮涌来。

根据作文活动教学流程,我们积极探索作文活动教学模式,详细见下表:

模式举隅:想象生活式

模式流程:

想象生活作文从学生思维的视角出发,通过给予学生原型材料的支持,让学生从原型中得到启发,在提供信息的援助中,在信息重组中让学生走上想象的神奇之旅。

A 、原型启发

每个孩子的头脑都盛着诸多的奇思和妙想,需要的是教师给予解放的机会。启发学生相象的可以是克隆经历,可以是未来生活,可以是新的发明,可以是自编的童话,可以是穿越时空的历史人物的后传,可以是“假如„„”。在时间中我们认识到,最好能提供给学生类似事物的原型启发,这样学生才能从一事一物出发,关联引发出自己的新想象。

B 、信息重组

当学生在原型启发下,通过想象各自决定写什么后,教师发动学生从脑海中或者其它书籍上搜索相关的材料,有选择地组合在一起,然后组织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在相互质疑、碰撞、补充中,各自进行信息重组。在交流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使自己的想象充满美好的愿望和感情。

C 、当学生通过信息重组,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后,就进入各自写作阶段。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让文章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地

发展。同时,在细节内容处理上也要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让文章闪现思维的光彩,洋溢想象的气息。

操作策略:

A 、不设太多的规矩。“想象性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转换,是使事物属于无需规则的儿童活动。”我们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创设宽松自由的气氛,形成民主自主的环境,无结构的、非指导性的环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学生感到没有限制、没有规矩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B 、基于现实生活。虽然我们鼓励奇思妙想,但是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是对原有的情感、色彩的重组与创造。如果没有了头脑中储存的现实材料的支撑,想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苍白虚妄、杂乱无章。因此,我们学校一直让学生大量阅读,接触广阔的生活世界、科技世界,使想象永远深深地根植于现实。

C 、利用情感催化。儿童的情感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原创力量,一旦这股感情的力量被激活,便能成为想象喷发的“催化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总是捕捉学生在想象中产生的个人情感,及时加以强化,以次来推动想象的发展。

2、活动作文管理研究

课题的活动性决定了与此想适应的管理模式的组合性。我们的管理操作:

1、整体上构建研究组织网络和课题研究活动网络。根据目标,我校在原来科研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三三三”组合型教师科研队伍。

三套班子:领导班子,由行政领导组成,主要负责科研规划、确定课题,落实经费,推广成果;参谋班子,由教科室和教导处及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论证、方案修订、研究调控、成果鉴定;实践班子,由一线实验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拟订教案、实施操作、测试分析、阶段总结。三级管理机构:教科室、主要负责学校课题管理工作,着重抓好主课题研究以及完小网络辐射点的建设;教研组,主要组织某一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注重抓好重点课题;课题组,主要承担某一课题研究,注重子课题研究。三角多能级型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处于三角形的顶端,科研骨干组成三角形的腰,普通教师组成三角形的底,各自承担相应的工作,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专长,促进教科研快出成果,教师多出人才。

子课题的研究采用的是课题招标的形式进行。由学校教科室将学校的总课题进行细化,在确保重点课题的基础上,让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爱好进行应标。一经中标,学校就与研究教师签定责任书,接受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的监督和业务支持。

2、我们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为主导思想的情感管理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一方面对热衷于科研的教师采用信任、依靠、尊重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行为,发挥他们的教学相长和展示他们的个性才能。对积极参与科研但缺少经验的教师采用激励扶持,给他们创设探索研究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采用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模式,创设激励机制,每学年对科研有贡献的人评选考核,按学校的奖惩制度进行。

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表》《长寿中心小学实验教师考核细则》。详细如下:

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教者 课题 班级 时间

评价人:

长寿中心小学活动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表

教者 课题 班级 时间

评价人:

长寿中心小学实验教师科研考核细则

年 月

学校: 教师: 学科: 课题名称:

五、成果分析

㈠、作文活动教学策略体系初步形成

1、形成“(教师 )启发诱导→组织活动→鼓励点拨→拓展升华,(学生)激趣→尝试→探究→创造”的运行策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创设学生认知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我引导。

2、形成“思维有个性”的作文思维策略。注重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地思考作文内容,培养其作文创新思维。

3、形成“校内外、课内外”的作文连动策略。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能在教育大环境中汲取习作素材,由此及彼,拓宽思路,达到豁然开朗的境地。

4、形成“课外大阅读”的阅读策略。对各个年段、各个年龄层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篇目进行延伸,扩充,增强语言的积累。

此外对作文课堂教学策略有以下突破与改革:

1、教学目标上强调对每种知识(写作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经验等)的综合运用,注重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对人对事的积极情感。学生在获得写作的经验的同时,其他的能力也同步获得进步。活动能力的提高带动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对作文知识的学习处于能动的自主的状态,情感状态处于积极的主动的状态中。

2、教学过程中,强调活动和自我发现、多元解读,培养了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更加接近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文章的“表达自我的感受”的特点强化出来,改变了“千人一面”等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学习形式:单干与合作、尝试结合,课内与课外并重,经验与实践联系,活动与写作同步。学习的过程成了一种综合的、合作的、实践和知识结合的过程。学生在尝试合作中可以多发面的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思维类型:培养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摆脱求同思维的束缚,往往可以带来百花齐放的效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5、学习结果:不强调正统的答案,提倡百花齐放,倡导百家争鸣,重视实践与写作的过程,学习和写作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6、评价方式:教师不评价或弹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或共同评价,并尊重这种自我评价和共同评价。在活动作文的实践中,我们倡导的评价方法是:把批留给教师,把改还给学生;把评让给全体,把改让给学生。学生在完全自主的评价氛围里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树立主体意识,着眼于人的本体发展。

㈡、作文活动教学操作模式初步形成

作文活动教学模式示意图:

开放观察活动→意趣评议活动→需要性研讨活动→范文问题活动→自主说文活动→自主写作活动

㈢、作文活动教学的功能效应正逐步产生

1、学生的活动能力、习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尤其是习作兴趣得到了提高。实验前,学生对习作内容处于应付状态,接受状态,实验后,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学生会活动,会思维,会表达。增强学生学习写作活动的总量,促使学生走向生活,大量阅读,用眼看、用心想、用手练、用耳听、用嘴回答,各种感管

交替使用,互为作用,直接和间接地感知认识,发展了思维,发展了智力,显示了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效应。

2、促进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课题研究为每一个真正投入研究的成员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在参与研究的同时,也改变和发展了自己。这种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显示的作文教学活动进行改造,大到教学模式的形成,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每一个具体的设计都渗入了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探索运用,促进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发展。迄今,张瑞迁、顾惠晴、孔晓燕、陈玲、 陈、鸿、王秀芬、卢英等研究论文多次获奖。一篇篇论文的发表,一堂堂研究课的成功都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人享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通过课题研究,不少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有的走上了科研岗位,肩负科研的重职,有的成为学科的带头人,有的成长为学校教学的骨干。这些都是在课题研究中生发的力量。

3、办学效益显著提高。我校的办学效益在原来基础上再上台阶。课题研究的有形资产正逐渐转化为无形资产,形成了作文教学的特色,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赞誉,为学校构建新世纪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从2002年起,教师获市级以上论文奖62篇,其中发表刊物上有15篇,学生获省市级作品奖25篇,发表刊物上有45篇。中期成果《活动:让学生的习作飞扬》在江苏省教育学会中期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学校也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生活作文研究实验基地”,依存作文课题研究的学校作文特色2005年被江阴市基础教育科命名为

“AA 级江阴市特色学校”。为我校2006年争创省实验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今后的展望

尽管在教改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不少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满怀激情,积极创设条件,勇于探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改的魅力无穷,教改的前景也很诱人。上海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说:" 我们把教学教改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许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与哲学、艺术有关,才会体现育人的本质。" 叶澜教授的这一段话为我们描绘了教改实验的光辉前景,更为我们指明了今后教改实验继续努力的方向:

㈠、进一步解放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真正具有发展人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 人" ,都是具有自身特质的" 个体" ,其生理、品质、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相互联系与配合,相互影响与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 生命体" 。课堂教学就是这些" 生命体" 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师生共同进行美的创造活

动。它不但使师生的生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而且也使过程本身充满生命气息。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本质要求是把书本的知识活化,把现成的结论人化、人文化、形象化、过程化。这样知识就从抽象的枯燥的符号变为活生生的形象的东西了,变成了对生活的认知过程。还有一个个体化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有他的差异性,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发展区出发,通过活动,通过感知,在这过程中去获得知识。总而言之,解放课堂就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的劳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创造之悦,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存在能力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超越、完善自我

教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和潜能观,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负责;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潜能是学生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教师抛弃往日知识专制者的面具,充当学生亲密的合作伙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 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善于" 激励、唤醒、鼓舞" ,他集导师、朋友于一身,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对话者,既是聆听者又是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消除教书匠的乏味,能改变师生冲突的悲剧,更能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和乐趣。教改使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得善解人意,学会解读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活动的协

调运作也更需要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机智。因此,教改实验本身成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所学校。

总之,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的教改经验,并广泛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把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作为实验的重要基础,力争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相关作文

  • 体验式作文课题作文2100字
  • <丰富体验,快乐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马秀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 ...

  • 个性化作文实验结题报告作文5800字
  • 个性化作文实验结题报告 子课题"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刘家庄小学 从2002年9月始,由中央教科所领衔主持的"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课题,以研究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和学生作文个性化为重要视角,积极营造支持性.研究型的 ...

  • 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报告作文3300字
  • 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生活化" 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羊郡中心初级中学 课题主持人:周翠荣 课题组成员:纪仁高 李娟 梁德磊 盖玉红 报告执笔人:周翠荣 摘要:作文" 生活化" ,就是把作文简单化 ...

  •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作文8200字
  • 13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1.课程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对现代高中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提出了 ...

  • 语文课题方案作文7300字
  • <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以小练笔为载体,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我们教师平时在阅读教学上花费了大部分时间,而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作文5400字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上传: 徐翠平 更新时间:2013-1-11 11:59:47 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叶圣陶老先生也早就 ...

  • 有效的小学作文模式课题论证报告作文3400字
  • 一.选题的意义 1.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向"指导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在作文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作文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案预设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协调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 既有形式和内容, 又有措施和策略.教学活动结束后写出教学 ...

  •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作文3100字
  • "群文阅读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课题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习作能力作为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付出低效能的现状,为更好提高习作指导的有效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解决在日常习作指导及课堂习作存在的问题,我组制定了<群文阅读与小学 ...

  •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期报告作文5300字
  • 23 "校园文学社与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中 期 报 告 一.课题概述 1.课程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对现代高中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明确更具体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