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小作文作文16400字

初二作文

哲学与生活

哲学确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哲学属于思想层面,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正因为此,哲学更加可贵,人是一种动物,但人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因此人要有精神生活,而哲学就是一种精神生活。我总觉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精神生活的人是空虚的,可以说是行尸走肉,只能浑浑噩噩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哲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着迷于人的思想,他们研究世界的本质,研究人性,思考人生。哲学家门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而他们的思想又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从古自今,有许多的哲学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哲学书籍,但他们的思想并不如一,因为在哲学中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有些问题甚至无法找到答案,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哲学也不仅仅属于哲学家,确切地说,哲学不属于任何人,谁都可以思考哲学问题,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思考过哲学问题,因为好奇是人的本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浅尝辄止。在这一点上,哲学家和我们不同,他们思考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想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人生,他们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思考。

我觉得哲学家总是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因为哲学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吧,对他们来说,思想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会太多地关心时事,琐事,他们更多地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思考者,他们回归自然,享受思想的快乐,从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中得到觉悟。因此,他们安于朴素的物质生活,不过分纠结于个人的得失。我觉得这也是难能可贵的,颇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意味,也许正因为这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哲学家。但哲学对所有人都是有意义的。哲学能帮助我们培养超脱的心境,让我们与物质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看淡得失。对那些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的人尤其有帮助。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哲学也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灵的宁静。

虽然哲学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哲学还是比较被忽视的,很多人都觉得哲学是枯燥无味的。也许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哲学太抽象了,便对它望而生畏了吧,不曾去了解自然也体会不了其中的乐趣。也可能是因为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便没有兴趣去了解它了。我曾经读过几本周国平的书,字里行间充满着哲学气息,读着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心不知不觉就变得静了,而且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我觉得哲学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它可以使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从灵魂上来改变我们。

其实说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也不完全正确,不同的哲学家的追求是不同的,有的哲学家只关心思想本身,他们只是为了从沉思中获得快乐,而有的哲学家则希望把哲学运用到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哲学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譬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进行的。但对个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价值也是不大的,它的价值仍然体现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从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对于个体来说,哲学仍然算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哲学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因为我觉得哲学就是纯粹的思想,它只属于心灵,是完全没有功利性的,所以哲学仍然是一方净土,没有人利用哲学来谋取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周国平说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但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这也正契合了我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只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只是不同的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高低是不同的,我们该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哲学恰好可以成为一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我

们会渐渐地对人生和世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生存和死亡也会有一些看法,会学会更好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我们对各种事物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因而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收获宁静的心态,这是最为可贵的。

一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般人对于哲学的印象,就是没有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哲学家好像都是一些专门关心那些没有用的问题的怪人,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无能的。这种说法基本符合事实。从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来说,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就是这样看的。柏拉图提到:在人们心目中,哲学家是怪人,是一些对城邦无用的人1。一方面哲学是没有用处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譬如说,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实用价值柏拉图说,哲学家研究世界的本质,但是并不懂得世界上的实际事物,在法庭或者任何公众场合,就显得笨拙,成为笑柄。他受到人的嘲骂以后,也不能举对方的隐私来反唇相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人的隐私。而哲学家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要标新立异,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很无知的。

二 哲学力求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者人生,它思考的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 对这些问题,要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去解决。前一个特点,是考虑一些大问题,人生的最后意义,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点哲学和宗教是共同的,宗教也关心这些问题。但是想用自己的理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了。宗教不用理性思考,而只是信仰。对于哲学,除了理性的权威,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所谓天启的权威,即宗教的权威。它是对生活确立一种信念,但是这种信念不是来自外部的权威,而是自己的理性思考,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一种基于理性的信念。

三 关心思想本身,而不是它的实用性。

哲学家能够从思想本身来获得最大的快乐,即所谓沉思的快乐。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有很多论述,他的主要著作说:知识分成几个等级,最低等的是经验,经验是掌握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2。比经验高一级的是技术,技术有普遍性,你掌握一门技术,这门技术在任何有关的经验对象上都能运用,技术有一般的原理。亚里士多德又把哲学的生活看成最幸福的生活,他说,什么是幸福呢?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自足。具有自足性,不需要依赖别的条件,完全因为它本身而选择它。在所有生活里,只有哲学生活是自足的。其他的,譬如说公正,并不是最高的幸福,因为要实现一种社会的公正,需要很多条件,要去参加社会活动,要和别人接触,需要别人的协助,等等,不是自足的。

四 哲学家往往和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往往把哲学和政治混为一谈。在毛泽东时代,哲学和政治几乎没有什么区分,强调的是哲学的所谓党性,而且主张哲学家要干预时代,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哲学和政治完全属于不同的层次,是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事物的。哲学关心的是一些永恒的问题,而政治是一时性的东西。比如柏拉图,他一方面强调静观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理想国》里却说,真正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只有极少数,他们好像落入野兽群中一样,只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只是自己思考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哲学需要找到一个和它本身一样的最完善的政治制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由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康德在《论永久和平》里批判过柏拉图的这种想法。他说,不管哲学家当国王还是国王变成哲学家,只要手中掌握权力,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腐蚀理性批判,不可能保持理性的头脑4。他说最好的政府能够给哲学家以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政府。哲学家享受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现实世界里,已经是最好的遭遇了。

五 经典段落摘要

(一)哲学的思考,哲学的追问,大体上有两大类:一类追问世界,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一类对人自身进行研究,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读本,第35、36页

(二)哲学背后有两种推动力,一种是神秘主义,一种是科学。哲学家的气质是两种对立性格的结合,一方面,他有一种神秘主义的气质,一种宗教的气质,他渴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有种普遍的理解,整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又仅仅信任理性范围内的事物,他只相信理性,这是一种科学的气质。哲学兼含宗教和科学的因素,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作为神学,它对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事物进行思考,作为科学,它又要寻求确切的、准确的知识,诉诸理性而不是权威。

(三)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起码还能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它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准信仰。如果我们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尽管这种哲学思考不能提供一种非常明确的现成的信仰,但是却可以使我们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我觉得一种有信仰的生活,它的特点并不是你要信一种宗教,或者信一种神灵,而是说,你对一种比较永恒的价值,对世界本质的东西、人生的根本价值有一种关心,有一种追求,起码相信这种东西是可能存在的。

和而不同

摘要:“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它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关键字:和而不同 论语 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和谐社会

一 浅谈“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于《论语》一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谈的是一种君子之道,也是一种交友之道。但是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贯彻各个方面。

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君子“和而不同”的情况下,并没有说是“和,不要同”。儒家思想除了“和”的思想,“同”的思想也是很多的,而且“同”往往是高境界的“和”。“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我们应当把“和而不同”理解为“要和而不要纯粹的同”。黑格尔则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即“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即“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

《论语正义》注说: “君子心和,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利则同, 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所以就个人而言,我们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人际交往应当以能够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为前提,做到平和待人,善意交友。社会同样应当保证整体的和谐,保留不同的声音,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二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明确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哲学观。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说道: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 刚四肢以卫体, 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 建九纪以立纯德, 合十数以训百体⋯⋯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 欲无弊, 得乎?” (《国语·郑语》) 这里的“和”, 指事物必须在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得平衡、协调和统一, 这样才有利于万物的生成、发展、繁荣。金木水火土相配合才能生成万物,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做出美味, 四肢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安全, 六种音律和谐才能产生悦耳的乐曲。相反, 单一的声音不动听, 单一的颜色线条构不成美丽的图画, 单一的味道无法形成美食, 单一的物种无法比较选拔产生更多的新物种。这说明和谐生成万物, 单一造就衰亡。“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是事物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史伯看来, 这是形而上的东西, 属于道的层面。陈望衡教授同时谈到了“和而不同”在古典哲学中的生命力问题。认为事物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君子和而不同”。这里所说的“和”,不是单一、雷同,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

着不同或差异,是建立在不同或差异的基础之上的。“君子”之“和”,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是矛盾中“同一性”的方面,对某个观点,两个人的意见都不能被消除,都可以满足观点的要求,都是正确的;而“不同”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可以形成对立,正反的两个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两者是相互联结的。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同一性,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因此我们需要让矛盾双方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渗透达到转化条件,使得“和而不同”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力量

三 文化中的“和而不同”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社会有着良好的文化生态。如同生物发展所需的自然生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有利于思想的发展和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气氛的形成,这即是一种“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儒家之中的“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君子小人的论述之上。君子以义和,小人以利和,“小人利和”的都是出于内心的贪欲,贪婪是同的,这也必定注定结局是相同的:最终落得孤家寡人,“和”又能从何谈起呢?道家讲求天道,论阴阳之道。阴阳结合,相互统一,刚柔兼具。有同有和,恰到好处,天人合一。

再观之儒道两家的联系,道家的阴阳之道,兼容并蓄又实则是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着和而不同的关系的。

中国的学者大多肯定“相反想成”、“相生相灭”是学术发展的规律。互相交流、对话、讨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只有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互相诘难、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吸收,学术理论才能得到发展。容不得对立思想学派的存在,企图用一种思想统一天下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错误,学术文化发展的生机也被扼杀掉了。

所以说中国的历史文化之所以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 跟它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传统文化之中进一步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二) 中西文化的“和而不同”

中西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不同的,但是经历是类似的。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而来,带上了社会烙印。制度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需要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通过秦汉以来的基本史实可以知道,中国文化早已开始向西方传播,“中学西传”的过程贯彻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与此同时“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带来了革新。明清以来。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西方文化广泛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如近代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旗帜的树立等等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而且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中国文化的前途,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来思考和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世界上的各类文化应当在坚持多样化,互相承认“不同”的前提下和平共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文化应当“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国学者赛缪尔· 亨廷顿提出了文化冲突理论,他从西方利益出发发现要实现全球的文化统一是不可能的,“未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从世界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来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借鉴融合始终是主流, 文明对抗、冲突只不过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但是文化的和而不同必定是永久存在的状态。

五 社会发展的“和而不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和谐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非暴风骤雨式的,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也不可能是没有敌我矛盾存在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我们应正确认识“和而不同”。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和谐作为来自上古时代的文明追求,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不能做表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在弄清“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的经验意义和“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论意义之后, 我们应该懂得, 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 对矛盾、差异和多样性存在的承认和有效整合, 包括对自由、民主精神的承认和引导, 并非无奈的选择, 而是和谐的需要。

因此当今社会急需要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开创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主要是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对于我们今天的威武辩证法的学习很有帮助,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许多的复杂矛盾。

它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最重视哲学。他在哲学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读了很多哲学著作,不仅有马列的,还有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毛泽东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和马克思一样,特别重视历史和哲学,在他的《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

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读此篇文章,感想颇深。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

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 异就是矛盾。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分析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和与之相联系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区分其主要的和非主要的;矛盾的双方,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毛泽东在文章最后以精辟的笔调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论》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深刻论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矛盾论》从辩证法角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毛泽东

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以从《矛盾论》为主要影响的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促使我世界观转变的催化剂。 在以前,我的正义感使我对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能够分辨。追求前者而厌弃后者。但我从没有想到怎样去改变这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现象。我只知道依靠个人奋斗、掌握实在的技能、本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作一个清白的、有用的、争气的人。读了《矛盾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升华了。我感到,要改造现实,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团结周围的人,所有的中国人一起来努力。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我必须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在实践中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各种具体矛盾,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自身发展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要提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就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每一个大学生的头脑。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作、学习中要从纷繁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到矛盾的发展变化,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实事求是地对特殊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两个五四”(启蒙与救亡)的关系是“极密切联系而视为一体”,所以在他看来,“启蒙”和“救亡”之间构成“互动”。在开始的时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核心是思想解放运动。

1949年以后, 出现了一段思想混乱时期,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等, 将中国意识推向了封建传统全面复活的绝境.”五四”的启蒙要求, 科学与民主, 人权等又变的具有吸引力. 甚至“全盘西化”也被提出. 中国的历史70年后又回到了当初的话题。像是一场悲哀滑稽的历史恶作剧。 时代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 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题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

在五四的前前后后,这两者似乎的确有此消彼长的态势,但是在后期,二者并不是谁终端谁,谁压制谁。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事物,二者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起码在这场战争中,战争的领导者,就没有把这两件事情分家,它们都是为一件事情服务的,那就是摆脱现在在局面,为的是现实的政局。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从政治危机的问题开始的。毛主席在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 20周年时说,“五四运动被称为文化革新运动 , 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泽厚说,“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根本解决的革命战争”。但是救亡并不只是战争,它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前进的方向是哪里,美国的三权分立适于中国吗,战争只是为这些争论划上了句号而已。

而启蒙,则是将梁, 潭等人的政治运动与民主,科学放在了新文化的框架下,显得不伦不类。

一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作者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此之前探求中国出路的变法和革命的失败,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探寻中国出路。之前的政治改良和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这就使得知识分子关注点逐渐由政治领域转移到民族心态领域。又由于当时保守势力宣扬尊孔读经,宣扬复辟,这让知识分子感觉到应该解放民众的思想。再者民众觉悟不高,缺乏国民性。改

良和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是因为它们只是少数人参与的,民众没有这种觉悟,即也是缺乏国民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率先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主张彻底丢弃固有传统,全盘出入西方文化,便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

作者阐述“启蒙与救亡合流”。文中说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在批传统,全西化,提倡科学和民主。但是作者认为文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是蕴涵了政治因数的,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虽然反传统,但是仍然有有本土的“集体主义”,“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这也是新文化运动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运动时,两者便极易一拍即合的原因。也就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合流,即启蒙与救亡合流。

作者介绍了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一方面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张,许多青年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很大解放。另一方面启蒙也给救亡提供了思想,人才和队伍。五四后出现更多的个人行为模式上的个性解放,而个性解放在中国并不仅是文化问题,还涉及到政治。文中还探讨了另一种行为模式团体组织的现实构建。如工读互助团,但最终失败因为其空想性乌托帮性。

第二部分:救亡压倒启蒙

不管是个体的反抗,还是小范围内群体的尝试,毕竟只限于较小的社会阶层和领域,与整个社会的走向是无能为力的。那么,面对曰益残破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逾走逾远,知识分子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出路和归宿又在哪里呢?他们认为根本解决是革命斗争,即决定接受马克思主义。文中指出这并不是学理上的选择而是革命战争的现实要求,这就使得救亡压倒启蒙。

作者分析了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是近代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一切,压倒了知识者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释和尊重。革命救亡成为社会的主题,人民无暇顾及政治以外的其他领域的东西,尤其是思想意识领域。

作者认为救亡压倒启蒙,启蒙被救亡“中断”。革命战争没有给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发展提供机会,因而启蒙不彻底,民主自由思想不深入。这也使得封建主义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以至于革命胜利后到八十年代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封建主义。作者认为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是以“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思想”为口号的“文革”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文革”并没有真正实现所谓的“反封”的目的,相反封建主义色彩更是突显出来,民主、自由、个性解放受到严重的摧残。

第三部分:转换性的创造

本部分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他首先提出要使传统作某重转换性创造,而不是像五四那样一味的贬低和抛弃它。传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有合理的地方,现代人生活在现代同时也是生活在传统中的,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对其转换性的创造。提出两个层面的转换创造:一是社会体制结构方面的。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重视个人的利益和要求,要让人民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应该以规定化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一是文化心理结构的方面。中国一直是受以人性本善的理论为基础的伦理主义的影响,所以要改变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这是转换传统的必要之路,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真正的继承解释批判和发展传统。

二、作者的思路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很清晰,主要是要探讨启蒙和救亡的关系,时间跨度将近一百年。以新文化运动启蒙与救亡相互促进再到五四后救亡压倒启蒙为线索,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启蒙与救亡合流的原因,及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揭示了救亡革

命是造成启蒙不彻底和中国民主不深入的重要原因,提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作转换性的创造。

三、作者的写作意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掀起了“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开启了启蒙之门,中国人开始追寻民主和个性的解放,但是这时期的民主并不彻底,启蒙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建国后依旧有大量的封建主义色彩的形式存在。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新启蒙运动者认为应该“再启蒙”,所以就掀起了影响甚大的新启蒙运动。这篇文章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86年写的,距„文革‟发生20年的时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用启蒙和救亡来解释中国近100年的思想史转变过程也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反思。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救亡压倒了启蒙,以致启蒙不够彻底,因而建国以后,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否定差异泯灭个性的平均主义、家长制、“一言堂”、忽视科技教育和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仍然在社会中大量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这又更是导致了封建主义的复活,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自由民主可言,社会的文化思想限制特别严格。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建成后依然存在封建主义,民主自由意识不高的原因。从启蒙和救亡在近代历史的转变分析,解决了启蒙不彻底的原因是革命救亡运动,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负面批评。文章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提出他对待传统的“转换性”方法,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传统。

四、对文章的肤浅认识

1.针对文中讲到的关于启蒙和救亡的关系:文中讲到救亡压到了启蒙,我觉得陈述并不科学。虽然说救亡革命使得启蒙处于次要位置,但是并不是说启蒙就不存在了,其实在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一样在宣扬反封建的思想,人民的思想同样有了很大解放。

2.我觉得作者把马克思主义排除在科学和民主之外,排除在启蒙运动之外是很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解决有两个即反帝反封,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科学。

3.文中没有详细探讨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我想要说“压倒启蒙”,只能解释为那时的主要任务是革命救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正如本文屡次提到的国家民族危亡的社会大背景;第二,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民族为重的传统观念,以及新文化运动进行启蒙的最终落脚点是政治上的,即建立理想社会;第三,中国其实不具备所谓启蒙,而达到自由,独立,实现个性解放的社会基础。在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中,在他们的生存心态中,根本不会存在自由,独立,以及个性解放的想法,甚至此为何物恐怕都不得而知。就算对其实行文化教育,恐怕首先要做的是教他们识字写字的能力,而不是大谈什么个性解放之类的对于他们而言过于晦涩,甚至是洪水猛兽一般的东西。

4.对于作者提出的对待传统应该做转换性创造,我比较认同。传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生成的,有优点也有缺陷。我们不能像五四那样全盘的否定传统,全盘的否定传统就是否定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把传统和时代结合起来,批判和继承传统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作者提出的转换性创造是比较科学的,但是结合本文本人粗浅的感觉这好象与民主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 当然也可能是本人学识浅薄,没有真正的读懂李泽厚先生的真正的意思。

中国哲学的精神

刚才写了一堆,试图把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解决掉,无功而返。目前正处在学习阶段,学习哲学的目的一开始不过是为了装点深沉,到后来生活给了不少难题,想不明白,弄得很不快乐。这样来说,我学习哲学,是为了寻找快乐。

那么,最初看到对哲学的定义是: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冯友兰给出的定义: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如果要显摆一下,可以不求甚解地用一幅画来说说哲学的基本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其实我说不清楚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找不出冯友兰说的反思和基本命题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我知道这幅画来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仅此而已。

一. 关于反思

冯友兰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哲学思考为什么叫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因为比较绕,所以不多言。还有一个对反思的解释“关于思索的思索”(亚里士多德)。我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产生一个想法,几乎同时又产生一个对此想法的想法。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心理承受得了,当然可以一直对思索进行思索,往往人们都是在这种无穷无尽的追问中迷失。尼采多大的才识,不也疯掉了吗?在我看来,且体会到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也是累心的。

人活在世上,不能不反思,在哲学层面似乎没有优劣,但对生活的影响却大大不同,有些反思让人豁然开朗,有些让人钻入死胡同,痛苦不堪。因此,我么们学习古代先哲和西方哲学家的观点,对于我们进行自己的对生活有益的反思,如上我提到的寻找快乐,都有指引和保护作用。

二. 中国人为何宗教意识不浓?

冯友兰认为,任何一种大的宗教,他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中国哲学简史》P3) 学习中国哲学,按照上面的标准,要明白几个最基本的知识:

(1)儒家不是一种宗教

(2)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有趣的是道家哲学叫人顺乎自然,有生必有死,不要去在乎;而道教则教导长生术,含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3)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第一点不难理解,儒家更多是一种思想,虽然他也有各种“礼”,但并不是教人迷信,当然这都是和西方宗教相比。第三点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们也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冯友兰这样来回答这一现象: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三. 中国哲学的功能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正面的知识(客观事物的信息,科学的发展就是增加正面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古代讲一个“道”字,指的就是心灵的提高。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就是致力于人心灵的提高。

冯友兰认为,只有宗教和哲学能使人体验更高层次的价值。宗教在科学进步的今天逐步后退,但幸好人们有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

四. 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主流,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大多数哲学家是要解决哪些问题,我总结来看,就是:什么是人的最高境界? 答案如下:中国哲学认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那么,如果要天人合一,是否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分为入世和出世哲学,入世就是解决人生的吃喝拉撒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不免流于肤浅,走上歧途;出世就是抛弃社会,否定人生,佛家就是这样,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那么中国哲学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冯友兰认为,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即讲求实际,又不肤浅。“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

中国哲学的使命也正是要在入世和出世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他们的综合。按中国哲学的看法,能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实现这种综合的,就是圣人。相当于佛教中的佛和西方宗教里的圣徒(是否指耶稣?)。

那么,具体而言,圣人具备哪些品质呢?

用四个字来形容——“内圣外王”。内圣,是说他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说到这里,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道这里指道路或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

五. 中国哲学家的品质-每个人都是苏格拉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中国哲学家研究哲学就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他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哲学要求信封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

“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金岳霖)

六. 中国哲学家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中国哲学家往往比较简短,互不连贯。《论语》如此,《老子》如此(仅5000字)。这是因为,他们都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必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这是一,中国哲学家著作不正式。

另一个特点是,这些著作往往都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如此,便只能靠暗示补足。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一手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诗需从诗句之外去会意,读书要能从字里行间去会意。中国这种艺术风格的哲学背景是道家: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道,只能暗示)

七. 小结

摘了很多话,现在梳理一下今天学习的结果:这一节是讲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就是成圣,圣人应“内圣外王”。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圣人将这两个极端结合起来;中国哲学的功能是提高人的心灵,让人体验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家个个身体力行,将自己的哲学思考勇敢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中国人为何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中国人哲学意识太浓了。也许这些都是些让人多少感到迷惑的命题,《中国哲学简史》终究已经很浓缩。或许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找到事例来支撑这些观点。

哲学与生活

哲学确实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哲学属于思想层面,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正因为此,哲学更加可贵,人是一种动物,但人不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动物,因此人要有精神生活,而哲学就是一种精神生活。我总觉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精神生活的人是空虚的,可以说是行尸走肉,只能浑浑噩噩地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哲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哲学,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着迷于人的思想,他们研究世界的本质,研究人性,思考人生。哲学家门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而他们的思想又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

从古自今,有许多的哲学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哲学书籍,但他们的思想并不如一,因为在哲学中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有些问题甚至无法找到答案,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哲学也不仅仅属于哲学家,确切地说,哲学不属于任何人,谁都可以思考哲学问题,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思考过哲学问题,因为好奇是人的本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浅尝辄止。在这一点上,哲学家和我们不同,他们思考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他们想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人生,他们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思考。

我觉得哲学家总是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因为哲学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吧,对他们来说,思想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会太多地关心时事,琐事,他们更多地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思考者,他们回归自然,享受思想的快乐,从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中得到觉悟。因此,他们安于朴素的物质生活,不过分纠结于个人的得失。我觉得这也是难能可贵的,颇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意味,也许正因为这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哲学家。但哲学对所有人都是有意义的。哲学能帮助我们培养超脱的心境,让我们与物质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看淡得失。对那些对自己的得失斤斤计较的人尤其有帮助。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哲学也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灵的宁静。

虽然哲学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但我觉得哲学还是比较被忽视的,很多人都觉得哲学是枯燥无味的。也许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哲学太抽象了,便对它望而生畏了吧,不曾去了解自然也体会不了其中的乐趣。也可能是因为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便没有兴趣去了解它了。我曾经读过几本周国平的书,字里行间充满着哲学气息,读着那些文字那些文字,心不知不觉就变得静了,而且也从中领悟了一些道理。我觉得哲学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它可以使我们的世界观发生改变,从灵魂上来改变我们。

其实说哲学没有实用价值也不完全正确,不同的哲学家的追求是不同的,有的哲学家只关心思想本身,他们只是为了从沉思中获得快乐,而有的哲学家则希望把哲学运用到政治生活中,这样的哲学还是有实用价值的,譬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进行的。但对个人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价值也是不大的,它的价值仍然体现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从而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对于个体来说,哲学仍然算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哲学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因为我觉得哲学就是纯粹的思想,它只属于心灵,是完全没有功利性的,所以哲学仍然是一方净土,没有人利用哲学来谋取利益。

在这篇文章中,周国平说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学科,但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这也正契合了我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只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只是不同的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高低是不同的,我们该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而哲学恰好可以成为一种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我

们会渐渐地对人生和世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生存和死亡也会有一些看法,会学会更好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我们对各种事物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因而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收获宁静的心态,这是最为可贵的。

一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般人对于哲学的印象,就是没有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哲学家好像都是一些专门关心那些没有用的问题的怪人,在实际生活中是很无能的。这种说法基本符合事实。从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来说,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哲学就是这样看的。柏拉图提到:在人们心目中,哲学家是怪人,是一些对城邦无用的人1。一方面哲学是没有用处的,哲学家思考的问题,譬如说,世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实用价值柏拉图说,哲学家研究世界的本质,但是并不懂得世界上的实际事物,在法庭或者任何公众场合,就显得笨拙,成为笑柄。他受到人的嘲骂以后,也不能举对方的隐私来反唇相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人的隐私。而哲学家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要标新立异,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很无知的。

二 哲学力求从整体上来把握世界或者人生,它思考的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 对这些问题,要经过自己理性的思考去解决。前一个特点,是考虑一些大问题,人生的最后意义,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点哲学和宗教是共同的,宗教也关心这些问题。但是想用自己的理性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哲学和宗教的区别了。宗教不用理性思考,而只是信仰。对于哲学,除了理性的权威,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无论是世俗的还是所谓天启的权威,即宗教的权威。它是对生活确立一种信念,但是这种信念不是来自外部的权威,而是自己的理性思考,自己的独立思考,是一种基于理性的信念。

三 关心思想本身,而不是它的实用性。

哲学家能够从思想本身来获得最大的快乐,即所谓沉思的快乐。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有很多论述,他的主要著作说:知识分成几个等级,最低等的是经验,经验是掌握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2。比经验高一级的是技术,技术有普遍性,你掌握一门技术,这门技术在任何有关的经验对象上都能运用,技术有一般的原理。亚里士多德又把哲学的生活看成最幸福的生活,他说,什么是幸福呢?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条件是要自足。具有自足性,不需要依赖别的条件,完全因为它本身而选择它。在所有生活里,只有哲学生活是自足的。其他的,譬如说公正,并不是最高的幸福,因为要实现一种社会的公正,需要很多条件,要去参加社会活动,要和别人接触,需要别人的协助,等等,不是自足的。

四 哲学家往往和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们往往把哲学和政治混为一谈。在毛泽东时代,哲学和政治几乎没有什么区分,强调的是哲学的所谓党性,而且主张哲学家要干预时代,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哲学和政治完全属于不同的层次,是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事物的。哲学关心的是一些永恒的问题,而政治是一时性的东西。比如柏拉图,他一方面强调静观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理想国》里却说,真正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只有极少数,他们好像落入野兽群中一样,只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只是自己思考3。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哲学需要找到一个和它本身一样的最完善的政治制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由哲学家来当统治者。康德在《论永久和平》里批判过柏拉图的这种想法。他说,不管哲学家当国王还是国王变成哲学家,只要手中掌握权力,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腐蚀理性批判,不可能保持理性的头脑4。他说最好的政府能够给哲学家以思想和言论自由的政府。哲学家享受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现实世界里,已经是最好的遭遇了。

五 经典段落摘要

(一)哲学的思考,哲学的追问,大体上有两大类:一类追问世界,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还有一类对人自身进行研究,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读本,第35、36页

(二)哲学背后有两种推动力,一种是神秘主义,一种是科学。哲学家的气质是两种对立性格的结合,一方面,他有一种神秘主义的气质,一种宗教的气质,他渴望对宇宙、对生命、对人生有种普遍的理解,整体的理解,另一方面,他又仅仅信任理性范围内的事物,他只相信理性,这是一种科学的气质。哲学兼含宗教和科学的因素,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作为神学,它对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事物进行思考,作为科学,它又要寻求确切的、准确的知识,诉诸理性而不是权威。

(三)在现代,哲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是,起码还能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它还不能成为真正的信仰,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准信仰。如果我们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尽管这种哲学思考不能提供一种非常明确的现成的信仰,但是却可以使我们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我觉得一种有信仰的生活,它的特点并不是你要信一种宗教,或者信一种神灵,而是说,你对一种比较永恒的价值,对世界本质的东西、人生的根本价值有一种关心,有一种追求,起码相信这种东西是可能存在的。

和而不同

摘要:“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它的内涵在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开掘,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 关键字:和而不同 论语 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 和谐社会

一 浅谈“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出自于《论语》一书,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谈的是一种君子之道,也是一种交友之道。但是在真正的社会生活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贯彻各个方面。

孔子的这句话在肯定君子“和而不同”的情况下,并没有说是“和,不要同”。儒家思想除了“和”的思想,“同”的思想也是很多的,而且“同”往往是高境界的“和”。“道不同,不相为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我们应当把“和而不同”理解为“要和而不要纯粹的同”。黑格尔则把“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即“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即“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

《论语正义》注说: “君子心和, 然其所见各异, 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利则同, 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所以就个人而言,我们拥有自己的交际圈,在人际交往应当以能够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为前提,做到平和待人,善意交友。社会同样应当保证整体的和谐,保留不同的声音,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二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

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太史史伯就明确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的哲学观。史伯在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说道: “夫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 刚四肢以卫体, 和六律以聪耳, 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 建九纪以立纯德, 合十数以训百体⋯⋯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 味一无果, 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 欲无弊, 得乎?” (《国语·郑语》) 这里的“和”, 指事物必须在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的基础上求得平衡、协调和统一, 这样才有利于万物的生成、发展、繁荣。金木水火土相配合才能生成万物, 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能做出美味, 四肢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安全, 六种音律和谐才能产生悦耳的乐曲。相反, 单一的声音不动听, 单一的颜色线条构不成美丽的图画, 单一的味道无法形成美食, 单一的物种无法比较选拔产生更多的新物种。这说明和谐生成万物, 单一造就衰亡。“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是事物生成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史伯看来, 这是形而上的东西, 属于道的层面。陈望衡教授同时谈到了“和而不同”在古典哲学中的生命力问题。认为事物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君子和而不同”。这里所说的“和”,不是单一、雷同,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含

着不同或差异,是建立在不同或差异的基础之上的。“君子”之“和”,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 和而不同,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和”是矛盾中“同一性”的方面,对某个观点,两个人的意见都不能被消除,都可以满足观点的要求,都是正确的;而“不同”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可以形成对立,正反的两个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两者是相互联结的。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同一性,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因此我们需要让矛盾双方各要素之间通过互相渗透达到转化条件,使得“和而不同”发挥出巨大的思想力量

三 文化中的“和而不同”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社会有着良好的文化生态。如同生物发展所需的自然生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有利于思想的发展和多样化的社会文化气氛的形成,这即是一种“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儒家之中的“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君子小人的论述之上。君子以义和,小人以利和,“小人利和”的都是出于内心的贪欲,贪婪是同的,这也必定注定结局是相同的:最终落得孤家寡人,“和”又能从何谈起呢?道家讲求天道,论阴阳之道。阴阳结合,相互统一,刚柔兼具。有同有和,恰到好处,天人合一。

再观之儒道两家的联系,道家的阴阳之道,兼容并蓄又实则是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有着和而不同的关系的。

中国的学者大多肯定“相反想成”、“相生相灭”是学术发展的规律。互相交流、对话、讨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只有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互相诘难、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互相吸收,学术理论才能得到发展。容不得对立思想学派的存在,企图用一种思想统一天下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错误,学术文化发展的生机也被扼杀掉了。

所以说中国的历史文化之所以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 跟它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传统文化之中进一步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二) 中西文化的“和而不同”

中西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不同的,但是经历是类似的。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而来,带上了社会烙印。制度的不同导致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文化需要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通过秦汉以来的基本史实可以知道,中国文化早已开始向西方传播,“中学西传”的过程贯彻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与此同时“西学东渐”不断深入,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带来了革新。明清以来。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西方文化广泛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如近代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旗帜的树立等等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而且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中国文化的前途,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来思考和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世界上的各类文化应当在坚持多样化,互相承认“不同”的前提下和平共处、对话沟通、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文化应当“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国学者赛缪尔· 亨廷顿提出了文化冲突理论,他从西方利益出发发现要实现全球的文化统一是不可能的,“未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有的只是一个包含不同文明的世界”。从世界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来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借鉴融合始终是主流, 文明对抗、冲突只不过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但是文化的和而不同必定是永久存在的状态。

五 社会发展的“和而不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和谐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非暴风骤雨式的,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也不可能是没有敌我矛盾存在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我们应正确认识“和而不同”。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和谐作为来自上古时代的文明追求,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不能做表面化、简单化的理解。在弄清“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的经验意义和“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论意义之后, 我们应该懂得, 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 对矛盾、差异和多样性存在的承认和有效整合, 包括对自由、民主精神的承认和引导, 并非无奈的选择, 而是和谐的需要。

因此当今社会急需要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开创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写的。主要是为了克服中国共产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对于我们今天的威武辩证法的学习很有帮助,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列宁的思想,创造性的运用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许多的复杂矛盾。

它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20世纪的历史巨人。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毛泽东最重视哲学。他在哲学这个领域花了很多功夫,读了很多哲学著作,不仅有马列的,还有西方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我国古代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毛泽东正是在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并写出《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划时代的哲学著作。毛泽东和马克思一样,特别重视历史和哲学,在他的《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系统地论证了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中,既有历史知识的厚度,又有哲理思想的深度,而且把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一种立体感。今天读《矛盾论》,它的哲学思想,使我的

认识的到了升华,对我个人思想发展是根深蒂固的,对我的个人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具有深远影响。读此篇文章,感想颇深。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首先阐明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两种宇宙观的对

立。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此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我们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中;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差 异就是矛盾。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特殊性有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多方面、多层次分析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既要分析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和同一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和与之相联系的矛盾。

针对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区分其主要的和非主要的;矛盾的双方,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必须区分其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毛泽东在文章最后以精辟的笔调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他强调,事物矛盾的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论》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智慧,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全面系统深刻论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意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文献。《矛盾论》从辩证法角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毛泽东

思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以从《矛盾论》为主要影响的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促使我世界观转变的催化剂。 在以前,我的正义感使我对光明与黑暗、善与恶能够分辨。追求前者而厌弃后者。但我从没有想到怎样去改变这现实中的一些丑恶现象。我只知道依靠个人奋斗、掌握实在的技能、本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作一个清白的、有用的、争气的人。读了《矛盾论》,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使我的认识升华了。我感到,要改造现实,不能光靠个人的努力,还要团结周围的人,所有的中国人一起来努力。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我必须掌握矛盾普遍性的分析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在实践中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各种具体矛盾,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善自身发展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万事万物,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毛泽东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用什么方法去看世界,用什么方法去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要提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和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就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每一个大学生的头脑。要学会用这个规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工作、学习中要从纷繁的矛盾中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看到矛盾的发展变化,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实事求是地对特殊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具体解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两个五四”(启蒙与救亡)的关系是“极密切联系而视为一体”,所以在他看来,“启蒙”和“救亡”之间构成“互动”。在开始的时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核心是思想解放运动。

1949年以后, 出现了一段思想混乱时期,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等, 将中国意识推向了封建传统全面复活的绝境.”五四”的启蒙要求, 科学与民主, 人权等又变的具有吸引力. 甚至“全盘西化”也被提出. 中国的历史70年后又回到了当初的话题。像是一场悲哀滑稽的历史恶作剧。 时代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 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题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

在五四的前前后后,这两者似乎的确有此消彼长的态势,但是在后期,二者并不是谁终端谁,谁压制谁。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事物,二者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起码在这场战争中,战争的领导者,就没有把这两件事情分家,它们都是为一件事情服务的,那就是摆脱现在在局面,为的是现实的政局。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从政治危机的问题开始的。毛主席在1939年纪念五四运动 20周年时说,“五四运动被称为文化革新运动 , 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泽厚说,“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根本解决的革命战争”。但是救亡并不只是战争,它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前进的方向是哪里,美国的三权分立适于中国吗,战争只是为这些争论划上了句号而已。

而启蒙,则是将梁, 潭等人的政治运动与民主,科学放在了新文化的框架下,显得不伦不类。

一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作者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此之前探求中国出路的变法和革命的失败,使得知识分子开始重新探寻中国出路。之前的政治改良和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这就使得知识分子关注点逐渐由政治领域转移到民族心态领域。又由于当时保守势力宣扬尊孔读经,宣扬复辟,这让知识分子感觉到应该解放民众的思想。再者民众觉悟不高,缺乏国民性。改

良和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是因为它们只是少数人参与的,民众没有这种觉悟,即也是缺乏国民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率先喊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主张彻底丢弃固有传统,全盘出入西方文化,便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

作者阐述“启蒙与救亡合流”。文中说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是在批传统,全西化,提倡科学和民主。但是作者认为文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是蕴涵了政治因数的,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这是因为知识分子虽然反传统,但是仍然有有本土的“集体主义”,“以天下为己任”的观念。这也是新文化运动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运动时,两者便极易一拍即合的原因。也就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合流,即启蒙与救亡合流。

作者介绍了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一方面启蒙借救亡运动而声势大张,许多青年思想和行为上得到很大解放。另一方面启蒙也给救亡提供了思想,人才和队伍。五四后出现更多的个人行为模式上的个性解放,而个性解放在中国并不仅是文化问题,还涉及到政治。文中还探讨了另一种行为模式团体组织的现实构建。如工读互助团,但最终失败因为其空想性乌托帮性。

第二部分:救亡压倒启蒙

不管是个体的反抗,还是小范围内群体的尝试,毕竟只限于较小的社会阶层和领域,与整个社会的走向是无能为力的。那么,面对曰益残破的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逾走逾远,知识分子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出路和归宿又在哪里呢?他们认为根本解决是革命斗争,即决定接受马克思主义。文中指出这并不是学理上的选择而是革命战争的现实要求,这就使得救亡压倒启蒙。

作者分析了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是近代救亡的局势,国家的利益,人民的饥饿痛苦,压倒了一切,压倒了知识者或知识群对自由平等民主民权和各种美好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压倒了对个体尊严,个人权利的注释和尊重。革命救亡成为社会的主题,人民无暇顾及政治以外的其他领域的东西,尤其是思想意识领域。

作者认为救亡压倒启蒙,启蒙被救亡“中断”。革命战争没有给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发展提供机会,因而启蒙不彻底,民主自由思想不深入。这也使得封建主义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以至于革命胜利后到八十年代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封建主义。作者认为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是以“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思想”为口号的“文革”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文革”并没有真正实现所谓的“反封”的目的,相反封建主义色彩更是突显出来,民主、自由、个性解放受到严重的摧残。

第三部分:转换性的创造

本部分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他首先提出要使传统作某重转换性创造,而不是像五四那样一味的贬低和抛弃它。传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有合理的地方,现代人生活在现代同时也是生活在传统中的,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对其转换性的创造。提出两个层面的转换创造:一是社会体制结构方面的。强调要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重视个人的利益和要求,要让人民有更多的民主和自由。民主和自由应该以规定化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一是文化心理结构的方面。中国一直是受以人性本善的理论为基础的伦理主义的影响,所以要改变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这是转换传统的必要之路,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真正的继承解释批判和发展传统。

二、作者的思路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很清晰,主要是要探讨启蒙和救亡的关系,时间跨度将近一百年。以新文化运动启蒙与救亡相互促进再到五四后救亡压倒启蒙为线索,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启蒙与救亡合流的原因,及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揭示了救亡革

命是造成启蒙不彻底和中国民主不深入的重要原因,提出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作转换性的创造。

三、作者的写作意图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掀起了“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开启了启蒙之门,中国人开始追寻民主和个性的解放,但是这时期的民主并不彻底,启蒙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建国后依旧有大量的封建主义色彩的形式存在。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新启蒙运动者认为应该“再启蒙”,所以就掀起了影响甚大的新启蒙运动。这篇文章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86年写的,距„文革‟发生20年的时间。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用启蒙和救亡来解释中国近100年的思想史转变过程也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反思。五四运动以来,革命救亡压倒了启蒙,以致启蒙不够彻底,因而建国以后,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否定差异泯灭个性的平均主义、家长制、“一言堂”、忽视科技教育和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仍然在社会中大量存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这又更是导致了封建主义的复活,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自由民主可言,社会的文化思想限制特别严格。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分析了为什么社会主义建成后依然存在封建主义,民主自由意识不高的原因。从启蒙和救亡在近代历史的转变分析,解决了启蒙不彻底的原因是革命救亡运动,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负面批评。文章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提出他对待传统的“转换性”方法,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传统。

四、对文章的肤浅认识

1.针对文中讲到的关于启蒙和救亡的关系:文中讲到救亡压到了启蒙,我觉得陈述并不科学。虽然说救亡革命使得启蒙处于次要位置,但是并不是说启蒙就不存在了,其实在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一样在宣扬反封建的思想,人民的思想同样有了很大解放。

2.我觉得作者把马克思主义排除在科学和民主之外,排除在启蒙运动之外是很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解决有两个即反帝反封,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科学。

3.文中没有详细探讨救亡压倒启蒙的原因:我想要说“压倒启蒙”,只能解释为那时的主要任务是革命救国,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正如本文屡次提到的国家民族危亡的社会大背景;第二,中国知识分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民族为重的传统观念,以及新文化运动进行启蒙的最终落脚点是政治上的,即建立理想社会;第三,中国其实不具备所谓启蒙,而达到自由,独立,实现个性解放的社会基础。在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中,在他们的生存心态中,根本不会存在自由,独立,以及个性解放的想法,甚至此为何物恐怕都不得而知。就算对其实行文化教育,恐怕首先要做的是教他们识字写字的能力,而不是大谈什么个性解放之类的对于他们而言过于晦涩,甚至是洪水猛兽一般的东西。

4.对于作者提出的对待传统应该做转换性创造,我比较认同。传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生成的,有优点也有缺陷。我们不能像五四那样全盘的否定传统,全盘的否定传统就是否定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把传统和时代结合起来,批判和继承传统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作者提出的转换性创造是比较科学的,但是结合本文本人粗浅的感觉这好象与民主没有直接的联系,不过, 当然也可能是本人学识浅薄,没有真正的读懂李泽厚先生的真正的意思。

中国哲学的精神

刚才写了一堆,试图把什么是哲学的问题解决掉,无功而返。目前正处在学习阶段,学习哲学的目的一开始不过是为了装点深沉,到后来生活给了不少难题,想不明白,弄得很不快乐。这样来说,我学习哲学,是为了寻找快乐。

那么,最初看到对哲学的定义是:关于世界本原的学说。冯友兰给出的定义: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如果要显摆一下,可以不求甚解地用一幅画来说说哲学的基本命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其实我说不清楚哲学的基本命题,也找不出冯友兰说的反思和基本命题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我知道这幅画来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仅此而已。

一. 关于反思

冯友兰认为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哲学思考为什么叫反思,因为它把人生作为思考的对象。因为比较绕,所以不多言。还有一个对反思的解释“关于思索的思索”(亚里士多德)。我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产生一个想法,几乎同时又产生一个对此想法的想法。似乎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心理承受得了,当然可以一直对思索进行思索,往往人们都是在这种无穷无尽的追问中迷失。尼采多大的才识,不也疯掉了吗?在我看来,且体会到的,反思是无穷无尽的,也是累心的。

人活在世上,不能不反思,在哲学层面似乎没有优劣,但对生活的影响却大大不同,有些反思让人豁然开朗,有些让人钻入死胡同,痛苦不堪。因此,我么们学习古代先哲和西方哲学家的观点,对于我们进行自己的对生活有益的反思,如上我提到的寻找快乐,都有指引和保护作用。

二. 中国人为何宗教意识不浓?

冯友兰认为,任何一种大的宗教,他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中国哲学简史》P3) 学习中国哲学,按照上面的标准,要明白几个最基本的知识:

(1)儒家不是一种宗教

(2)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有趣的是道家哲学叫人顺乎自然,有生必有死,不要去在乎;而道教则教导长生术,含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3)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第一点不难理解,儒家更多是一种思想,虽然他也有各种“礼”,但并不是教人迷信,当然这都是和西方宗教相比。第三点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们也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冯友兰这样来回答这一现象:

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其他民族并无二致。但是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是因为他们太关切哲学了;他们的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意识太浓了。他们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那个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在哲学生活中,他们体验了这些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

三. 中国哲学的功能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加正面的知识(客观事物的信息,科学的发展就是增加正面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古代讲一个“道”字,指的就是心灵的提高。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就是致力于人心灵的提高。

冯友兰认为,只有宗教和哲学能使人体验更高层次的价值。宗教在科学进步的今天逐步后退,但幸好人们有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

四. 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内圣外王

中国哲学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主流,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大多数哲学家是要解决哪些问题,我总结来看,就是:什么是人的最高境界? 答案如下:中国哲学认为,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成圣,成圣的最高境界就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那么,如果要天人合一,是否要抛弃社会,甚至否定人生?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分为入世和出世哲学,入世就是解决人生的吃喝拉撒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不免流于肤浅,走上歧途;出世就是抛弃社会,否定人生,佛家就是这样,认为人生就是苦难的根源;柏拉图认为,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那么中国哲学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

冯友兰认为,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即讲求实际,又不肤浅。“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

中国哲学的使命也正是要在入世和出世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他们的综合。按中国哲学的看法,能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实现这种综合的,就是圣人。相当于佛教中的佛和西方宗教里的圣徒(是否指耶稣?)。

那么,具体而言,圣人具备哪些品质呢?

用四个字来形容——“内圣外王”。内圣,是说他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说到这里,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道这里指道路或基本原理)。中国哲学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样的品格。

五. 中国哲学家的品质-每个人都是苏格拉底

既然哲学以内圣外王之道为主题,中国哲学家研究哲学就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哲学的知识,还要培养这样的品德。哲学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它是生命的体验。他不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哲学要求信封它的人以生命去实践这个哲学,……按照所信奉的哲学信念去生活,乃是他的哲学的一部分。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十分清楚,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因为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就将丧失。因此,从认识角度说,哲学家永远处于追求之中;从实践角度说,他永远在行动或将要行动。……在哲学家身上就体现着“哲学家”这个字本来含有的智慧和爱的综合。

“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哲学、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金岳霖)

六. 中国哲学家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中国哲学家往往比较简短,互不连贯。《论语》如此,《老子》如此(仅5000字)。这是因为,他们都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必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这是一,中国哲学家著作不正式。

另一个特点是,这些著作往往都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如此,便只能靠暗示补足。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一手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诗需从诗句之外去会意,读书要能从字里行间去会意。中国这种艺术风格的哲学背景是道家: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道,只能暗示)

七. 小结

摘了很多话,现在梳理一下今天学习的结果:这一节是讲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就是成圣,圣人应“内圣外王”。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圣人将这两个极端结合起来;中国哲学的功能是提高人的心灵,让人体验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中国哲学家个个身体力行,将自己的哲学思考勇敢地运用到生活当中。中国人为何宗教意识不浓?是因为中国人哲学意识太浓了。也许这些都是些让人多少感到迷惑的命题,《中国哲学简史》终究已经很浓缩。或许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找到事例来支撑这些观点。


相关作文

  • 爱国主义是什么作文作文400字
  • [爱国主义是什么作文] 想起祖国,我常感动于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 片土地爱得深沉! 爱国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爱国主义是什么作文.它是陆游笔下的 金戈铁马,是秋瑾床头夜夜铮鸣的宝剑,是李白酒后吐出的生花妙语,是我们周一早上在学 校操场集会时仰望国旗升起的那一瞬间 ...

  • 九2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作文400字
  • 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年级2班 张 雷 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他给我们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奋斗.开拓前进,我们中华民族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与世 ...

  • 颂歌献给党作文作文1700字
  • [颂歌献给党作文]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颂歌献给党作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八十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 ...

  • 作文立意能力的培养作文2700字
  • 作文立意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立意的思维能力,主要应该考虑如何使学生在题意的要求下,使所掌握的材料能够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达到认识正确,思想明确.集中而富有新意.在培养途径上,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 一个人平时对各种事物所持的基本认识和观点,直接影响着他文章写作时中心思想 ...

  • 爱党作文作文1500字
  •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星光闪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 ...

  • 爱国作文:爱国主义作文题材 (2000字)作文800字
  • 爱国作文:爱国主义作文题材 爱国作文:爱国主义作文题材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l ...

  • 英语作文作文600字
  • 功利主义与结果主义非常相似,我在开始接触时总是将它们归为一体.因为在我看来,这两种理论都是一种追求幸福最大化的理论,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作行为的根本目的,这也是两种理论中最大的共通点. 但是,经过仔细思考后,也能够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别也的确存在功利主义强调对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的追求,只要可以实现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作文600字
  • 做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学生 五(一):成涵 指导教师:马世翠 " 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14年4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玄妙.其实,它的内容 ...

  • 爱国主义读后感作文:看[爱国主义电影之雷锋的故事]有感作文500字
  • 从观看雷锋的故事,它已经触动了我.雷锋是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他服务人民作为他的生活习惯,经常在工作,生活体现,他看到生活困难的人,他们尽一切可能来帮助别人.雷锋为他做好事很常见,他去田野执行任务,中途火车他也不断做好事,所以雷锋旅行千里,一个好东西做火车故事这么散在人群里雷锋仍然是一个认真的工 ...

  • 于涵作文作文700字
  • 涵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梦,即中国梦."知礼行善,知善向德.善是祖国的标志,是中国梦的象征.德 是少年强的精神,是中国强的传统美德. 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我国层面的价值方向,富强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