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无言的爱
教学目标
1. 学会“散开”、“挣脱”、“藤蔓”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会针对课题质疑,学会概括段落大意与复述课文内容。
3. 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爱 谁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个字?指名读,齐读。
“爱”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之一。温柔的母亲呵护子女是(学生读词语“慈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学生读词语“友爱”);学生尊敬老师是(学生读词语“敬爱”);华夏儿女深爱祖国是(学生读词语“热爱”)„„许许多多的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带来了温暖。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爱的课文。板书补全课题:22. 无言的爱 让我们把所有的感情融入课题,来读一读。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的小脑瓜里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1)“无言的爱”是怎样的爱?(老师相信有同学能解答你的疑问——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爱)
(2)课文写了谁与谁之间无言的爱?
(3)为什么说文中的爱是无言的爱?
二、整体感知
1. 文章记录了居住在美国的华人王临东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两组镜头,这两组镜头分别展示了谁与谁之间无言的爱?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2. 解疑。
两组镜头展示了花猫和小狗、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之间无言的爱。
板书:
花猫 小狗
麻雀 另一种鸟
3. 花猫和小狗,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而感人的故事呢?
4.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这两组镜头的内容。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5. 学生交流
(1)老师正音。(散开、挣脱、藤蔓等字音)
(2)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板书关键词。
镜头之一:
花猫把满院子乱跑的4只小狗衔入狗窝,给它们喂奶。 板书:衔 喂 指名说,自己轻声说。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共同衔草造同一个窝,不分彼此地给幼鸟喂食。
板书:造窝 喂食 指名说,自己轻声说。
三、深入阅读,体会“无言的爱”的深刻含义
(一)镜头之一
1. 老师给你们描写母狗的三句话,你们能把母狗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吗?(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读,老师随机点评提高,齐读)
出示:
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随机比较安静和安然:没有顾虑,很放心;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2. 母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文中找到语句说一说原因吗?
出示: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4只小狗把它当作母亲,乖乖的不乱跑了。)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3. 指导朗读前两句:
出示: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1)理解“听而不闻”:听了和没听见一样,指漠不关心。
(2)多么调皮的小狗啊,谁能把小狗的调皮、不听话读出来?指名读。
(3)老师请男生来读描写小狗的句子,老师和女生来读描写狗妈妈的句子。男
生把小狗读得越调皮,我们就把狗妈妈读得越着急,好吗?
4. 同学们,你们听懂狗妈妈的话了吧,它这样着急,仿佛在对4只小狗说什么呢?
5. 在这三个分镜头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个镜头?用手势告诉老师。
请同学们划一划这个分镜头中让你感动的地方。
出示: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
这句句子中,花猫的哪些表现令你感动?能说说理由吗?随机回答。
(1)“飞奔而去”,随机指导朗读。快点,再快一点,像飞一样快!(评价:真是比花猫还着急呢)
(2)“一个个”。请放慢语速读这一小句,“衔”字读得温柔一些,别咬痛了狗宝宝。(评价:多么耐心、尽职的花猫啊!)
(3)“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多么无私、伟大的母爱啊!都说猫狗是冤家,但花猫对别人的,甚至是自古以来的老冤家的孩子都这么温柔,看到这一幕,你们的心是不是都被融化了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6. 引读:花猫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母狗的爱,但它用自己的行动(读)——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传达出一种不分种类、不分界限的友爱;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小狗的爱,但它依然用自己的行动(读)——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传达出了一种伟大、无私的母爱。
7. 师生合作读一读主持人的话。
(二)镜头之二
1. 第一个镜头让我们开怀一笑的同时,也有了很多感动。下面让我们走进镜头二,默读第3节,划一划第二个故事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
(1)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①请同学说说感动的理由。
②它们造的是同一个窝,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
“鸠”是一种叫声为“布谷”的鸟,也就是杜鹃。春天来了,正是养育小鸟的好时节。森林里的鸟儿们都纷纷忙着筑巢,只有杜鹃游手好闲,它觉得不搭窝,日子照样能过。但是过了一段日子,杜鹃有了小鸟蛋,它这才着急,它还没有窝呀,怎么生小鸟宝宝?于是,它看准了平日里穿着黑白衣服的朴素的喜鹊,抢占了喜鹊的窝,还扔了它的鸟蛋。自己占地为王,开始孵小鸟。可怜喜鹊失去了自己的窝,却又无法与杜鹃对抗,只能忍气吞声了。这就是鸠占鹊巢的故事。
③引说:可是今天,麻雀和另一种比它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这简直是违反自然规律的难得一见的奇闻啊!它们之间的这种友好和谐确实令人感动。
(2)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
①请同学说说感动的理由。
②引导:
“不分彼此”就是不分——“你我”,在文中是指父母鸟不分——“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
“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究竟是怎么喂呢?(麻雀不仅喂自己的孩子,还喂大鸟的孩子;大鸟不仅喂自己的孩子,也喂麻雀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两种鸟竟然能够不分彼此地喂养对方的儿女,人与人之间也未必做得到啊,怎不令人感动? ③学生讲到“麻雀喂食更令人感动”时,随机引导
请学生上台,师用手掌演示大鸟宝宝的嘴,学生用拳头演示麻雀的头。“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麻雀把“头”塞到大鸟宝宝的“嘴”里来,然后“把头从它口中拔出”?可见,拔这个动作是要非常用力的。
提问:如果你真的整个头都伸进了大鸟的嘴里,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其他同学,如何你是麻雀,会有什么感觉?(闷、喘不过气、痛苦)
引说:可是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也许,麻雀父母当时还会怎样想呢?这些话,麻雀父母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它用自己任劳任怨的行动告诉了大鸟宝宝,自己对它们的爱。多么令人感动的无言的爱啊!
2. 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份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女生读“奇怪”、“感人”的部分,男生读“更让人惊奇”“更感人”的部分,老师读其余部分。
(三)指导复述
1. 过渡:指名读第5节。那就让我们把这些珍贵的镜头牢牢地记在心里吧!
2.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任意选择一组镜头来复述。
(1)镜头一:花猫照顾小狗
( 乱跑 ),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 听而不闻 散开 钻 ),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 飞奔而去 一个个衔 躺下 吸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2)镜头二:麻雀和大鸟相容相安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 来去衔草 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截然不同 产卵 孵小鸟 相容相安)。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 不分彼此 )。更感人的是,( 含 拔 次次 )。
四、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1. 齐读最后一节,文中,谁已经有所感悟了?找到句子读一读。
2. 你能把主人的话换一种说法吗?改为陈述句说一说。(两种不同的鸟都能这样相亲相爱,我们人类不用分什么你我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不分彼此,相亲相爱!板书:相亲相爱
3. 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同学都明白了为什么说动物之间的爱是无言的爱,也一定有了深深的感悟了吧。老师这里有两个写话练习,你可以随意选择一个来写一写。 出示句子与图片:
(1)说说你看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同学、朋友、亲人,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故事。
(2)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4. 正如课文最后所说“人类应当有所感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心里装满爱,乐于奉献爱,用爱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美好!
板书设计
22. 无言的爱
猫 衔 喂 小狗
麻雀 造窝 另一种鸟
相亲相爱
22. 无言的爱
教学目标
1. 学会“散开”、“挣脱”、“藤蔓”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会针对课题质疑,学会概括段落大意与复述课文内容。
3. 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更应该互帮互助,相亲相爱,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爱 谁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个字?指名读,齐读。
“爱”是生活中永恒的话题之一。温柔的母亲呵护子女是(学生读词语“慈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学生读词语“友爱”);学生尊敬老师是(学生读词语“敬爱”);华夏儿女深爱祖国是(学生读词语“热爱”)„„许许多多的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阳光、带来了温暖。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爱的课文。板书补全课题:22. 无言的爱 让我们把所有的感情融入课题,来读一读。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的小脑瓜里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1)“无言的爱”是怎样的爱?(老师相信有同学能解答你的疑问——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爱)
(2)课文写了谁与谁之间无言的爱?
(3)为什么说文中的爱是无言的爱?
二、整体感知
1. 文章记录了居住在美国的华人王临东从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两组镜头,这两组镜头分别展示了谁与谁之间无言的爱?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
2. 解疑。
两组镜头展示了花猫和小狗、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之间无言的爱。
板书:
花猫 小狗
麻雀 另一种鸟
3. 花猫和小狗,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而感人的故事呢?
4.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括号括出这两组镜头的内容。比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5. 学生交流
(1)老师正音。(散开、挣脱、藤蔓等字音)
(2)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段落大意,板书关键词。
镜头之一:
花猫把满院子乱跑的4只小狗衔入狗窝,给它们喂奶。 板书:衔 喂 指名说,自己轻声说。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共同衔草造同一个窝,不分彼此地给幼鸟喂食。
板书:造窝 喂食 指名说,自己轻声说。
三、深入阅读,体会“无言的爱”的深刻含义
(一)镜头之一
1. 老师给你们描写母狗的三句话,你们能把母狗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吗?(学生自由选择一句读,老师随机点评提高,齐读)
出示:
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随机比较安静和安然:没有顾虑,很放心;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2. 母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文中找到语句说一说原因吗?
出示: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4只小狗把它当作母亲,乖乖的不乱跑了。)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3. 指导朗读前两句:
出示:
(4只小狗满院子乱跑,)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小狗却听而不闻,散开去往草丛里钻,)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1)理解“听而不闻”:听了和没听见一样,指漠不关心。
(2)多么调皮的小狗啊,谁能把小狗的调皮、不听话读出来?指名读。
(3)老师请男生来读描写小狗的句子,老师和女生来读描写狗妈妈的句子。男
生把小狗读得越调皮,我们就把狗妈妈读得越着急,好吗?
4. 同学们,你们听懂狗妈妈的话了吧,它这样着急,仿佛在对4只小狗说什么呢?
5. 在这三个分镜头中,令你最感动的是哪个镜头?用手势告诉老师。
请同学们划一划这个分镜头中让你感动的地方。
出示: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
这句句子中,花猫的哪些表现令你感动?能说说理由吗?随机回答。
(1)“飞奔而去”,随机指导朗读。快点,再快一点,像飞一样快!(评价:真是比花猫还着急呢)
(2)“一个个”。请放慢语速读这一小句,“衔”字读得温柔一些,别咬痛了狗宝宝。(评价:多么耐心、尽职的花猫啊!)
(3)“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多么无私、伟大的母爱啊!都说猫狗是冤家,但花猫对别人的,甚至是自古以来的老冤家的孩子都这么温柔,看到这一幕,你们的心是不是都被融化了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6. 引读:花猫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母狗的爱,但它用自己的行动(读)——不料花猫见状,竟飞奔而去,把4只乱跑的小狗一个个衔到狗窝里,传达出一种不分种类、不分界限的友爱;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小狗的爱,但它依然用自己的行动(读)——自己拖长身子躺下,让4只小狗吸它的奶。传达出了一种伟大、无私的母爱。
7. 师生合作读一读主持人的话。
(二)镜头之二
1. 第一个镜头让我们开怀一笑的同时,也有了很多感动。下面让我们走进镜头二,默读第3节,划一划第二个故事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
(1)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①请同学说说感动的理由。
②它们造的是同一个窝,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
“鸠”是一种叫声为“布谷”的鸟,也就是杜鹃。春天来了,正是养育小鸟的好时节。森林里的鸟儿们都纷纷忙着筑巢,只有杜鹃游手好闲,它觉得不搭窝,日子照样能过。但是过了一段日子,杜鹃有了小鸟蛋,它这才着急,它还没有窝呀,怎么生小鸟宝宝?于是,它看准了平日里穿着黑白衣服的朴素的喜鹊,抢占了喜鹊的窝,还扔了它的鸟蛋。自己占地为王,开始孵小鸟。可怜喜鹊失去了自己的窝,却又无法与杜鹃对抗,只能忍气吞声了。这就是鸠占鹊巢的故事。
③引说:可是今天,麻雀和另一种比它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4只父母鸟来去衔草,造的却是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两只体态、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鸟都在窝中产卵、孵小鸟,但相容相安,从不互侵互斗。
这简直是违反自然规律的难得一见的奇闻啊!它们之间的这种友好和谐确实令人感动。
(2)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它们不分彼此,谁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
①请同学说说感动的理由。
②引导:
“不分彼此”就是不分——“你我”,在文中是指父母鸟不分——“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
“都不只喂自己的儿女”究竟是怎么喂呢?(麻雀不仅喂自己的孩子,还喂大鸟的孩子;大鸟不仅喂自己的孩子,也喂麻雀的孩子。)截然不同的两种鸟竟然能够不分彼此地喂养对方的儿女,人与人之间也未必做得到啊,怎不令人感动? ③学生讲到“麻雀喂食更令人感动”时,随机引导
请学生上台,师用手掌演示大鸟宝宝的嘴,学生用拳头演示麻雀的头。“体大的幼鸟嘴巴也大,每次从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连嘴带头都含在自己口中”麻雀把“头”塞到大鸟宝宝的“嘴”里来,然后“把头从它口中拔出”?可见,拔这个动作是要非常用力的。
提问:如果你真的整个头都伸进了大鸟的嘴里,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其他同学,如何你是麻雀,会有什么感觉?(闷、喘不过气、痛苦)
引说:可是麻雀送下食物,把头从它口中拔出,没有——一点痛苦的样子,次次都是如此。也许,麻雀父母当时还会怎样想呢?这些话,麻雀父母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它用自己任劳任怨的行动告诉了大鸟宝宝,自己对它们的爱。多么令人感动的无言的爱啊!
2. 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份感动用朗读表达出来吧。女生读“奇怪”、“感人”的部分,男生读“更让人惊奇”“更感人”的部分,老师读其余部分。
(三)指导复述
1. 过渡:指名读第5节。那就让我们把这些珍贵的镜头牢牢地记在心里吧!
2.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任意选择一组镜头来复述。
(1)镜头一:花猫照顾小狗
( 乱跑 ),母狗急得在树下绕圈狂叫。
( 听而不闻 散开 钻 ),母狗的叫声更见焦虑,不住地用力,也挣脱不了套着它的绳子。
( 飞奔而去 一个个衔 躺下 吸 )。母狗无法近前,但看到4个儿女安然地扑到花猫的怀里,它也就安静下来了。
(2)镜头二:麻雀和大鸟相容相安
麻雀和另一种比它身体大两三倍的鸟,都衔草来檐下造窝,奇怪的是,( 来去衔草 同一个窝)!更让人惊奇的是(截然不同 产卵 孵小鸟 相容相安)。幼鸟出壳了,父母鸟都衔食来喂幼儿。感人的是,( 不分彼此 )。更感人的是,( 含 拔 次次 )。
四、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1. 齐读最后一节,文中,谁已经有所感悟了?找到句子读一读。
2. 你能把主人的话换一种说法吗?改为陈述句说一说。(两种不同的鸟都能这样相亲相爱,我们人类不用分什么你我了。)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不分彼此,相亲相爱!板书:相亲相爱
3. 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同学都明白了为什么说动物之间的爱是无言的爱,也一定有了深深的感悟了吧。老师这里有两个写话练习,你可以随意选择一个来写一写。 出示句子与图片:
(1)说说你看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同学、朋友、亲人,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的故事。
(2)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动物之间相亲相爱的故事?也可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4. 正如课文最后所说“人类应当有所感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在心里装满爱,乐于奉献爱,用爱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美好!
板书设计
22. 无言的爱
猫 衔 喂 小狗
麻雀 造窝 另一种鸟
相亲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