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作文5200字

初一作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借助图片和语言环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

4. 通过朗读和观察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词,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掌握本课短语结构和句型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 (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了课文,插图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

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三、自主识字,再读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读一读。

(3)学生交流,教师检查。

蝌蚪,k ēd ǒu ,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 ún ,13笔,左右结构。灰,hu 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 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 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 ān ,三拼音,10笔。嘴,zu 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 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 ǎi ,左右结构,13笔,追,zhu 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 ù,左右结构,7笔。鼓,g 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指名学生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 谁能找出有关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出现的动词语句?(学生试着回答)

a.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

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b. 鲤鱼阿姨迎上去。

c.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

d. 青蛙妈妈头顶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

„„

学生表演: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 有什么变化?

3.试着说一说,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本课小结)

五、字词积累,巧妙运用

1. 仿写。

例: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_小草_ 碧绿的_荷叶_

例: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_云朵_ 雪白的_羽毛_

2.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我们已经长大了。)

六、作业超市

1.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口头练习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 说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借助图片和语言环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

4. 通过朗读和观察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本课生字词,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 掌握本课短语结构和句型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围绕读书、识字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

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说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 自主识字,再读课文

4.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5. 字词积累,巧妙运用

6. 作业超市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

趣盎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 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 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 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 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 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

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 īngw ām āmay ǒus ìti áotu ǐ,ku ānku āndezu ǐba ,g ǔzhed ày ǎnjing ,p īzheb ìl ǜdey īshang ,l îuzhexu ěb áided ùp 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

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 .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 .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 .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 .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 .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

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借助图片和语言环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

4. 通过朗读和观察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词,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掌握本课短语结构和句型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 (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了课文,插图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

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板书:鲤鱼、乌龟

三、自主识字,再读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读一读。

(3)学生交流,教师检查。

蝌蚪,k ēd ǒu ,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 ún ,13笔,左右结构。灰,hu 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 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 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 ān ,三拼音,10笔。嘴,zu 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 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 ǎi ,左右结构,13笔,追,zhu 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 ù,左右结构,7笔。鼓,g 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指名学生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 谁能找出有关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出现的动词语句?(学生试着回答)

a.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

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b. 鲤鱼阿姨迎上去。

c.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

d. 青蛙妈妈头顶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

„„

学生表演: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

2. 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 有什么变化?

3.试着说一说,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本课小结)

五、字词积累,巧妙运用

1. 仿写。

例: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_小草_ 碧绿的_荷叶_

例: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_云朵_ 雪白的_羽毛_

2.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已经

(我们已经长大了。)

六、作业超市

1. 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口头练习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 说教学目标

1. 学会认读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借助图片和语言环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知道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

4. 通过朗读和观察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本课生字词,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 掌握本课短语结构和句型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应围绕读书、识字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

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说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 自主识字,再读课文

4.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5. 字词积累,巧妙运用

6. 作业超市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

趣盎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 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 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 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 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 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 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

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 īngw ām āmay ǒus ìti áotu ǐ,ku ānku āndezu ǐba ,g ǔzhed ày ǎnjing ,p īzheb ìl ǜdey īshang ,l îuzhexu ěb áided ùp 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 → 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

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a .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b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 .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 .比较句子。(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 .朗读指导。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d .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1)说顺序。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

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

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尤需如此。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作文

  • 托班小班教案:可爱的小青蛙作文800字
  • [活动目标] 1.模仿青蛙跳,初步学习双脚定点跳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一个池塘,地面上有荷叶.小虫.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律动:小蝌蚪游呀游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动,到池塘:小蝌蚪游呀游,摇尾 ...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1作文1900字
  •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 ...

  • 16[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教案作文1900字
  •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 ...

  • 小蝌蚪找妈妈作文2600字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店镇中心小学 李圆圆 教学要求: 1.会认"蝌.蚪"等14个生字,会写"阿.经"等6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 ...

  • 小蝌蚪找妈妈作文2700字
  • 34 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 ...

  • 写人作文作文0字
  • 写人作文教案(提纲) 一 导入 先介绍一下自己. 要求:介绍时,加一点描写,让别人能通过文字找到你!给自己写一个"寻人启示" 二 切入问题 谜语:1.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2.圆圆空空一座城,城里城外都是兵,个个穿着黄马褂,不知哪个是朝廷. 3.兄弟 ...

  •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作文2200字
  • 科目:语文 周次:15 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 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 某人的自私自利 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 3.联想的贴切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 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 ...

  • 作文教案-发挥联想和想象作文3200字
  • 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4.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 ...

  • 井底之蛙教案作文800字
  •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语言.理解"夸奖.尽情.安然.瞠目结舌.渺小"等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浅,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知道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教学过程: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