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作文32800字

初一作文

1 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教育硕士专业

内容摘要:《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开中国史传体例之先河,春秋笔法为后世散体文之楷模。最重要的是司马迁的将其一生的苦难与思索,都倾注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正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对于天道命运与人生祸福的一种思考,是对于个人价值与时代风气的一种追问,是对于至高无上的君王与市井草莽之间的一种比量,是一部具有对人的价值最终极的思考与追问的著作。在作文指导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以期能够通过细读《史记》文本引发学生对其中人物和事件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写作欲望。从《史记》文本出发、细读文本,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历史、走向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自发性,通过对《史记》中人和事的思考,形成文字性的结论,或发表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的机械套作的方式,更能通过作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史记》文本 小人物 生的选择 隐喻

2 Abstract

shiji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mmortal monument, is the first

Chinese history biography style evolving medium model of text for later times. Sima qi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life of misery and thinking, have led to the writing of shiji. Is the so-called "in between", is for the heaven fate and fortunes of a kind of thinking, life is for a follow-up by the genius of the personal value and the era, is for the Kings of the supreme and common a specific flow between the populist, has on a person's value is an ultimate thinking and follow-up work. In the process of thesis guidance, the accumulation of writing material, and widen students' view,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in order to read shiji text caus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characters and events, thereby stimulating writing desire. From shiji text, read text, can promot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can guide students to history, to explore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and thus motivate the students' spontaneity, through to the shiji middleman and thinking, form the textual conclusion, or the feeling of the heart, not only can change the previous mechanical interplanting wa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more can pass the composition inheriting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Keywords

shiji text small potato the choice of raw metaphor

3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绪论 课改背景下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 4

第一章 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 ............................. 5

第一节 《史记》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 . ....................................... 5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重视作文素材搜集 .................................... 7

第三节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 .................................................. 10

第四节 作文教学方面 . ...................................................... 12

第二章 《史记》和作文关注小人物 . ............................................. 14

第一节 “小人物”的代表滑稽者淳于髡 . ...................................... 14

1.谁是“淳于髡” . ..................................................... 14

2.引导学生解读淳于髡 . ................................................. 17

第二节 《史记》中小人物群体 . .............................................. 19

第三节 小人物对写作的启示 . ................................................ 23

第三章 《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 . ............................... 25

第一节 司马迁“生”的选择 . ................................................ 25

第二节 《史记》“生”的素材整合 . .......................................... 27

1.权衡生死 . ........................................................... 28

2.为复仇而生 . ......................................................... 30

3.帝王求生 . ........................................................... 35

第三节 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作文写作 . .......................................... 38

1.追问生命的价值 . ..................................................... 39

2.尊重生命的力量 . ..................................................... 40

3.正视自己的渺小 . ..................................................... 41

第四章 赋予意义的隐喻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 42

第一节 形象似的隐喻 . ...................................................... 43

1.龙的隐喻 . ........................................................... 43

2.鼠的隐喻 . ........................................................... 44

3.牺牛的隐喻 . ......................................................... 45

4.良工、走狗的隐喻 . ................................................... 46

第二节 叙事似的隐喻 . ...................................................... 47

1.《秦始皇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 ............................... 48

2.《孝武帝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 ............................... 51

3.秦始皇与汉武帝求仙的相似 . ........................................... 56

第三节 隐喻的使用与作文写作 . .............................................. 58

1.整理和搜集“隐喻”可以拓宽学生思维 . ................................. 58

2.注重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隐喻的意识 . ................................. 59

3.大胆的想象,建立《史记》与现实的联系 . ............................... 61

4.作文教学成果 . ....................................................... 61

结 语...................................................................... 64

参考文献...................................................................... 65

致 谢............................................................................................................................................. 66

4 绪论:课改背景下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开中国史传体例之先河,春秋笔法为后世散体文之楷模。最重要的是司马迁的将其一生的苦难与思索,都倾注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正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对于天道命运与人生祸福的一种思考,是对于个人价值与时代风气的一种追问,是对于至高无上的君王与市井草莽之间的一种比量,是一部具有对人的价值最终极的思考与追问。《史记》中的作品被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学人员应该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以期对作品的解读和教法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掘其文化内涵。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对其人文价值和思想深度进行发掘。本文共涉及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史记》中的小人物对作文的指导意义、《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赋予意义的隐喻对作文写作的启示四个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史记》文本中的素材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提升对于经典作品的理解,提升拓宽视野,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和思想高度。

纵观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从课程改革发展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课程正逐渐走出传统的狭小天地,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拥抱,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共呼吸,正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 习作作文中国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直牵动着基础教育敏感的神经,同时也是期望最多、非难最多的一个体系工程。几十年来,作文改革难有重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作文课程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化还不能够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必然导致课程实践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转换作文课程研究的视角,拓展作文课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语基于此,本论文尝试从文化的视角关注作文课程的材料积累方面,在反思百年作文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作文教学的文化主体地位,并从细读《史记》文本入手,深入探讨经典文本所蕴含的可供挖掘的作文教学资源,通过整合《史记》文本中的素材,引导学神细读《史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作文写作的

5 能力。

第一章 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 作文教学的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 节奏最快, 花样最多, 而收效或许不是最大。有志者无须常立志; 改革得成功, 也无须常改。在一阵阵喧闹而浮躁的改革声浪中, 静下心来认真解读、研读文本这一备课的基本要求逐渐被淹没。笔者在语文教学园地中耕耘三十余载, 在分享着语文教学改革先驱所收获的成果的同时, 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时下不少语文老师忽视文本, 疏于读书的流弊担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一味地求" 新" 、求" 变", 使作文课走向花哨, 肤浅, 甚至脱离了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人, 目睹当前语文教学的异化, 心情难以平静。并不是说我的语文教学一定没有问题, 相反肯定有, 但是通过前辈们潜心著述的思考, 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及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 我认为这种作文教学不仅是可行的, 更是有益的。

本文在综述方面为了能够全面的体现作文教学的发展情况,把作文教学纳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梳理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而看到作文教学发展的整体态势,多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关《史记》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数据,分为四类包括学术期刊、特色期刊、学位论文和重要会议,共一百六十多篇研究成果。

第一节、《史记》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重视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的涌现出研读、探究经典作品在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以供学界研讨。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学术性和规范性越来越强,同时也昭示着,目前我们对教学的标准应该有着更加具体和切实的设想和实践。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的文章,在此列举出来,以便集中反映当代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赵声磊《<西门豹治邺>中的“民人”与“人民”》全国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节载《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一文。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 都提出过文中的“民人”与“人民”的问题:“民人”与“人民”有没有不同? 如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 如无不同, 为什么不一致起来? 等等。他们苦于课本和各家选本均无注解; 查阅词书也无法弄清。该文试图初步提些个人看法, 与同

6 志们讨论。杨烈雄《试谈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不单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训练, 而且是发展民族新文化, 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 解放以来有不少学者对文言文翻译进行试验。聂凌燕《<鸿门宴>中“生彘肩”释义》该文探讨了《鸿门宴》中关于" 生彘肩" 中的" 生" 字列出了四种不同的解释。李飞《谈<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高中语文教学用书对《鸿门宴》中的" 于是遂去" 的翻译是" 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 但笔者通过查阅对比史记中其他" 于是遂" 的用法和意义, 认为《鸿门宴》中的" 于是遂去" 无" 逃离" 之意, 翻译时应强调行为的准备性。李敏《文言文教学也可以精彩》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大幅度增加, 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史记的选修, 使文言文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文言教学要重视课外功夫, 课堂内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该文主要从如何进行文言教学这方面来进行论述。刘金秋《<鸿门宴>官名注释指瑕》《鸿门宴》的课下注释详细、严谨, 对几个主要人物的介绍更是言简意赅, 但笔者在教授此课时, 感到注释对人物官名的介绍略显简单, 并且个别注释尚有商榷之处,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刘艳《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研究》以《史记》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发掘《史记》本身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追溯其在历史上的丰碑典范作用,探讨其在教学方面的借鉴意义。从诵读、导学案、写作三个角度来摸索文言文的教学,配以文化专题,提升文化内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朱阜生《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探究》主要以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材中苏教版《<史记>选读》为例,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选修教学在传统文言文教学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在对近二十年教材中《史记》选文的梳理和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中, 针对文言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人文特色和目前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两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在文言文选修教学中实行的教学模式:诵读模式、质疑模式、体验模式。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传承, 如诵读模式, 更多的是在传统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新, 如体验模式。这一系列措施, 有助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有所改变, 最终实现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 提高综合素养的目标。

文言文知识的教学看似与作文没有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二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准确的理解文意,感受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这对理解作品的具体内容至关重要。而且一切情感的生发,往往都是通过细节而引发的。我们因为

7 关注而深入的体会文本,通过细节展现文本所描述的情节。这是有血有肉的文学,是牵动着人内心情感的最有效途径。而人们的创作动机主要是情之所至,不得不言,才会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追寻现代的写作教法时,往往过于关注最终结果,重视材料的积累,结果越是让学生积累材料,学生的作文越像是东拼西凑的“百衲衣”。没有情感的介入,没有深入的思考,文字间没有自己的切肤之感、真实体验,文章是没有灵魂的。所以重视语文教学的知识和细节,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重视作文素材搜集

语文教学教法的设计,是整个新教改中语文教学最集中表现。其方式、设想、创建可谓千奇百样,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追求创新的尝试中,存在着两种比较明显的趋向。一种是“求新”教学程序设计。他们重视课堂安排,重视学情的分析,重视多媒体、新教具的使用,提倡用新的理念来进行课堂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的国际化理念。这种设想很新颖,对与语文教学以往的板结和沉闷,有所改善。另一种是“求本”的教学宗旨。他们认为,纷繁炫目的教学花样本身就冲淡了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目的。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上习惯了表象、图像式的认识,而不愿意动脑、动笔,虽然看似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实则是舍本逐末。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文本为途径,以文本的深入、灵活的解读为宗旨,通过如何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的基本能力。此种观点,说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但是却往往很难大范围的实现。简单的形式虽然有利于时间,但是深入解读文本,应该如何来评价,以什么为标准等问题尚未解决,很难大范围的推广。

学界成果比较丰富,见解新颖。徐同林在《语文教学的点线面——<李将军列传>之“无韵之离骚”参读》提出要获取语文教学的高效益, 就必须走由点到线到面之路。解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这样的经典名篇, 即可采用延伸阅读法, 以求触类旁通之效。《李将军列传》是《史记》这部悲壮的史诗有效解读点,可以由此而对史记的列传部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杨颖红《以预设为基础, 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以《〈史记〉选读》为例, 就如何提高理科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选修与必修区别讲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徐艳在《<鸿门宴>的教学反思》中通过分析樊哙闯帐一节的语言描写的修辞层面、逻辑层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凸显出作者的语言描写艺术, 进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

8 趣。对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 展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于读者感悟, 提高中技生的感知能力。万国政《班、马异趣文史殊途——<鸿门宴>修辞比较》通过《史》、《汉》两书所写" 鸿门宴" 的比较, 来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语言风格的不同, 进而理解《史记·项羽本纪》中" 鸿门宴" 这一精采片断的修辞特色, 也可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晋彬《语文教学情感氛围的创造》阐释《史记·屈原列传》的悲愤情感因素信息源, 有助于创造情感教学氛围,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 提高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创造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在此气氛中, 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并提高学习的热情进行分析。《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研究》一文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之上,从传记文学自身特点出发,剖析当下传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联系解读法、诵读体味法、品读赏析法、比较探究法、对话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和尝试写作法来进行传记作品的教学。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解读,从学校对选修课的认识与指导、教师的素养及评价制度的改善、选修课评价体系及其与高考的关系等方面对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展开与施行提出建议,能更好地进行语文选修课教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研究一一以临沂一中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从语文选修课程提出的背景、设置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以及所出现的几个误区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提出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符合中学生的学情需要,坚持“实”与“活”相结合的宗旨,还要在教学中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要体现出选择性、自主性和个体化的特色,还要体现人文性和育人的作用。

牛立群《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认为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研究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势所趋。郁琼雅《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设计研究》针对《<史记>选读》教学价值与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教学任务的角度, 探讨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 进而提高《<史记>选读》的教学效果。对《<史记>选读》教学任务设计的依据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三种《<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类型:理解记忆型任务、品味感悟型任务和探究拓展型任务。又分析了《<史记>选读》教学任务设计的四大主要原则:兼顾“封闭”与“开放”、兼顾“全体”与“个别”、兼顾“知识”与“能力”以及兼顾“思维”与“语言”,并在此基

9 础上对设计策略做了细致的探究, 最后又以实际案例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李牡丹《比较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中的运用》从“比较法”在专题设置和文本选取上的运用, 从“比较法”在文本阅读上的运用入手, 比较不同文本在叙事安排、写人技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不同, 展开对学生鉴赏能力提升的研究。从“比较法”在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上的运用入手, 对历史人物、事件、评价进行比较, 展开对学生历史观、价值观引领的研究。“比较法”在教学评价上的运用, 从学生的“学前自测”或“目标预期”与“学后自评”或“效果反馈”等方面以及活动生成入手, 形成更为科学、灵活的教学评价。章婷婷《高二学段<史记>选读(苏教版)教学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实践总结,发现《<史记>选读》教学存在教与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要求和目标无法有效完成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的选文不够精当;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法失当,对选修课程和《<史记>选读》的教材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选择有利于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目的多是为了应付考察,兴趣单薄等。针对这样的状况,应注重教材的特殊性,在课后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即积累写作素材并展示成果、开展专题讲座、组织辩论比赛和表演课本剧等来改变选修课堂低效的现状,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刘香梅《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探索》采用了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实践,试图对自己所实施的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进行叙述。阐释了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概念内涵,结合教学实例呈现了几个常见的构建专题的角度,明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实行专题式教学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实施途径。周岩《荣成地区高中<史记>选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介绍荣成市六所高中选用的鲁版《<史记>选读》教材,从教材框架和选文特点两个角度入手做以概括,为后文提供文本依据。现状和经验体会,并从文本内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三个角度对荣成高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设想。王素芳《高中传记文教学研究》一文从传记的重要性谈起,提出传记的当代性问题。表现为,传记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家数量都达到顶峰,它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进入语文课程,传记作品对学生的多方面影响受教育界的关注,每年高考试卷中传记作品的命题率较高,分值也较多,且近三年个别省份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也出现了人物传记试题。总结了传记文学的

10 特征,论述了传记教学的研究意义和教学现状。从传记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传记教学的意义,教学现状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将传记同其他写人记事类文体如写人记事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说、戏剧、古代叙事散文进行对比,及从高考试题中得出教学启示。梳理了高中语文系列教科书中传记的选文,并分析了一下选文特点,总结教学方法。杨敏《整体设计框架下的中学<史记>教学研究》一文从文学价值和生命意识着眼认识《史记》对中学生知识结构的重建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深远, 对中学生语文素养养成至关重要。整体设计框架下的中学《史记》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中学六年中所涉及的《史记》篇目进行筛选、调配之后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组合设计六年的教学, 以期使学生拥有对《史记》和司马迁的一种“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引导学生进入司马迁所营造的“太史公世界”,掌握司马迁的语言使用, 使学生对司马迁和《史记》形成一种正确、稳固、深刻的“语感”和“情感”。 徐琴琴《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探索》基于新课标的要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史记》成为选修课程开发的教材资源。本文就《史记》选读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及探索, 希望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方面进行有益地尝试。该文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 挖掘出新课标下《<史记>选读》选修课的五个教学价值,梳理《史记》在不同版本高中选修教材中的情况, 并分析当下的《〈史记〉选读》教学存在的四大弊端, 使高中选修课的《〈史记〉选读》教学探索更具有针对性,根据高中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的现状, 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 力求结合《史记》的写作特点, 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调研,对课内教学和《史记》选修部分教学,从考试和拓展的角度分别作了思考和尝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为展开对《史记》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深入解读作品,尤其是实现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教学目标,对我们探讨《史记》与作文写作意义重大。

第三节、情感和价值观方面

安逸的生活和麻木的感知力让人丧失了感受经典的能力,让人在娱乐至死的当代消费、快餐文化中随波逐流。人没有了苦难,便缺少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11 的追寻。人没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便缺少人性中最本真的怜悯之心。人自私的只关注自己的眼前得失,便缺少了赞许他人、成就他人的心胸和勇气。这是一种现状,一种时代的弊病。是近三十年的中国教育,尤其是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缺失。表现在当下就是社会上的种种异象,学生攻击教师、孩子攻击父母、父母抛弃子女、无人敢扶老人、高校暴力事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再来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对此很多教学一线教师都给予深入的思考,疾呼此问题的重要性。陆春芳《<史记>选读的教学与中学生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文本解读, 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 提高文化品位。提升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为宗旨, 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突破口, 扎实有效的推进文言文教学, 提升学生的素质, 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婷《论<史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所呈现的悲剧命运,能引发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生价值,发现蕴藏在悲剧人物身上的人格力量,从悲剧中感受坚强,净化心灵,促进中学生对人生的耐受力,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此实现和提升广大师生对《史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的认识。李霞《<史记>作品审美教学略谈》语文教学首先是一种审美教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精选的“美文”,如果忽略了审美教学, 那么语文教学将是枯燥的, 乏味的, 令人生厌的, 尤其是对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史记》作品的教学, 我们更要改变以往的只注重其文言知识的教学方向。通过《史记》的解读, 应该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领悟古代文化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了解《史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 理解《史记》对我国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陶冶情操, 提升文化品位, 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良好的治学习惯。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如何引导, 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毛彩阳《先秦两汉史传散文教学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史记》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宝贵遗产, 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

12 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将主要依据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及读本的先秦两汉史传散文篇目(也涉及到部分未入选的名篇), 发掘史传散文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 探讨在史传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任莎《句容地区<史记>选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认为在教学上要注重人文性,要求教学方法应该具有独特性, 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可以采用以活动探究为主, 以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史记》之“文”上受到熏陶,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以上的诸种观点,非常明确的提出《史记》在情感、价值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史记》意义的认识尚不够深入。这也是,本文将对《史记》在教学可供借鉴的材料进行整理的原因之一。《史记》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诸多历史大背景下的英雄风采,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对于生死、是非、成败的诸多思考以及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思索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追寻。

第四节、作文教学方面

《史记》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材料。教学领域和学术界对此发表了诸多有见地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倡导教学应注重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有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史记》书写了众多人物,个性鲜明。这些历史人物所展现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教学的资源。二是,《史记》的思想性,司马迁含垢忍辱、字字血泪、一生著述方完成《史记》。其深邃的思想内蕴和人格魅力,可以成为引领学生关注人生、悲剧、灾难等严肃的话题,提升人的思想高度。

周海艳《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一文分析了高中生作文写作面临的困境, 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写作的情况, 课内素材利用的现状, 探求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化的解决途径。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去研究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的章法资源、语言资源、技巧资源, 采用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 将语文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运用到高中生写作的具体实践中, 探寻到具体的写作教学方法。黄丽娜《<史记>选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阐述了在《〈史记〉选读》中重视工具性的原因:这是由文言文特点、学生现状和现行考试形式决定的;

13 其次分析了《〈史记〉选读》的教学现状, 这里既有对语文工具性认识和操作的误区, 更有对工具性真诚的呼唤。文章的主体部分, 针对《〈史记〉选读》的教材特点, 提出了如何把握工具性的具体措施。日积月累, 把握技巧, 拓展阅读。从学习人物语言、品评人物形象两方面展开。讨论在写作素材、写作手法方面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作用。鄢霏《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针对当下学生写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以文本阅读拓展与写作素材积累的制约关系为研究背景, 结合文本阅读的深入开展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影响, 探索在文言人物传记文本阅读中开展人物深入分析对学生内在文化人格与文学品位的建构与生成, 进而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内化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 力图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从解决问题的对策角度对文本阅读开展与改革入手, 试图得出可以操作的合乎理论并且规范化的文本阅读指导与写作素养提升的方法与体系。季荣荣《论司马迁语文教育观》该文从语文教育史的立场去考察发现, 《史记》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因子。司马迁作为西汉文章家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创作《史记》所体现出的注重实践活动的言语学习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学习语文的宝贵经验。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机由外在需求到内在需求的转变, 以及他阅读观、写作观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史记》中所包含的丰富言语内容、灿然突破了权威经学的桎梏, 是我们考察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从历史纵向理顺《史记》课程资源利用的线索思考当下《史记》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的开发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工作。从语文学科教学层面思考《史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好选文作为文言文典范的作用, 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处理好《史记》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人格陶冶的关系, 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谢诺冰《开发和利用<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该文通过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查阅近年来与语文课程资源有关的文献资料, 分析整理, 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语文学科教学层面思考《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关注的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的开发价值, 如何开发, 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构建问题。当然笔者始终以新课标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作为标尺来要求和衡量这一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 旨在使《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得到最切实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14

第二章《史记》和作文关注小人物

小人物,什么是小人物呢?小人物就是那些有别于历史事件的策谋者和推动时代的英雄,他们还是一群,没有过高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人,他们被《史记》载入,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某些行为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关节性的作用,他们虽没有决策历史风云的能力,但有时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特殊,而产生了很关键的作用。从社会地位上看,小人物地位比较低下,不被当时社会主流文化所推重,他们中的有些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有些人身体残缺不全,有些人发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总之,在这样的一群人身上,有很多人性中无奈和悲怆。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些人的言语事件,我们可以更加真切的看清楚,在历史宏大的空间中,生活的原貌,看见一个带着温度、呼吸的“真人”。远远的时空,往往会放大一个人的功绩,缩小一个人的缺点,会让英雄更加伟岸而近乎天神,会让奸雄更加诡谲而没有人性,会让智者超越古今,美妇近乎妖人。但一个谎言总会留有一些真实的影子,我们抓住小人物和历史中不施粉黛的笔触,以此作为揭示生活中某些显现,做些准备。

想写好小人物,必先能够读懂小人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是先细读《史记》文本梳理整合材料,然后在理解小人物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在现实和文本之间实现一种对话。通过古今的联系和差异,从而产生疑问,进而形成对历史和现实的新认识。

第一节 “小人物”的代表滑稽者淳于髡 我们要对“滑稽”这两字做一下解释,其古音应为“g ǔ j ī”,原意是流酒器滑稽,中国古代特别是《史记·滑稽列传》中引申为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之人。今天念“hu á j ī ”,现代美学意义为人之言语、动作或者事态,让人发笑。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些人呢?在他们身上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思想呢?

一、谁是淳于髡?

孔子曰:“六於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15 这一段话是司马迁对《滑稽列传》中的所有人的总的概括,先引孔子对于六艺的看法,后面是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历史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评价。他认为天地之间的种种关系是很宏大玄妙的,在一些很微小的言语中,有时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由此看来这些人物可能不是我们以往所接触的主宰历史风云变幻的大人物,不是既富且贵的世家望族。他们身份低微,并不被史官重视,但是司马迁却独具慧眼,他以超越历史的眼光,看到了小人物所具有的人性中闪光的地方,看到了小人物有时可以凭借不为人称道的方式办成很多大人物所办不成的事情。

首先我们看看司马迁笔下的小人物淳于髡到底是何许人也。“齐之赘婿”“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这让我们不禁想起来晏子,晏子也是身材矮小的人,但是他的才能却使他受到世人的敬重。淳于髡与之相比,当然相形见绌。因为淳于髡并没有晏子外交治国的大的才能,他只是一个擅长讲话的人,他在思想上不具备晏子的政治眼光和远见。今天,我们对晏子了解多,却对淳于髡了解甚少。我们往往关注的都是大人物,看见的都是成功的者的光环,却从没有反思过是否普通人也会有值得人肯定的优点,而大人物也有他们不为人知的缺憾。我们太容易相信权威,相信绝对。这是一种势利的评价标准,而世人大多如此。我们关注小人物,就是要具有平常心,明辨是非善恶。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

上面的一段话,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的出处。人们以往一直关注的是齐威王的隐忍不发,而一举有所作为。注意到淳于髡的语言表达技巧。我们都熟悉一句话,“文死谏,武死战”,这也是历来为人称道的为人臣的操守。但如果可以既可谏言又可存身,不是更好吗?淳于髡就是这方面的成功者。他很形象的做了一种比喻,有没有过于严苛的批评,他给了齐威王一种忠告,有没有让齐威王失去面子,还未齐威王之前的做法给予了一种正面的肯定。我们都知道齐威王此前的做法,简直与昏君无二,作为臣子本应该言辞恳切的劝阻。但是历

16 史上这样的直谏,往往事与愿违,激怒君主,身死朝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做法的结果,就立刻会觉奇怪,难道那些直谏的人不懂这个道理吗?当然懂得,淳于髡的想法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些智慧过人经世济民的人当然不会不知道,但即便他们知道,他们也不会如此。因为这样便失去了作为士人君子的风度操守,成为了弄臣。这是士大夫不屑于做的事情。用曹操的话说,就是“慕虚名而处实祸”。放弃虚名,不仅可以存身,更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固守虚名,只能身死事败。这是司马迁的思考和困惑,是他遭受腐刑后的,生死抉择见的一种思考,是痛苦后为痛苦寻找的一点借口。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上面的一段故事很有意思,不像是朝堂上的谏言,更像是市井之人的利益之争。君主不像君主,仿佛是追逐利益的商贾。我们看不以往臣子的侃侃而谈的经天纬地的大道理,看不到义正言辞的论证,更看不到道貌岸然的嘴脸。而是很简单的,付出和收获的计算公式。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正人君子不敢为也。反而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可以一语中的。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事情,小人物和大人的一拍即合,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原来人有这样多的相似之处。

威王大说,置酒後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韝鞠鯱,待酒於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後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

17 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以上是一段话看似是淳于髡厚颜无耻的言辞,但是在这样荒诞的语言背后,却是一种富于机智的筹谋。他以眼前事为题,做了一番推理。威王听了,起初只是当成笑话,没有心理上的戒备,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循循善诱之。相反,如果这个时候忠言直谏,打扰了威王的兴致,只怕身首异处在所难免。

小人物没有那些身居庙堂、征战沙场的大人物的功绩,但是他们的身上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有些甚至蕴含着很多掩藏在历史之后的人性的真实。

二、引导学生解读淳于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因此要深入解读淳于髡,就要了解作者和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常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史记》是值得我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从中吸取营养。

采取“专题式”阅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这里笔者也借鉴这一方式,把选择的篇目加以归类整理,提炼成专题,便于师生学习。在阅读学习中要处理好全书与选篇的关系,要处理好老师精讲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关系。

了解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做到“知人论世”,并对《史记》全书内容和篇目有个大致了解。 笔者将分“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年少漫游经历”、“初做史官,得见宫廷史料”、“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巨著”五个部分来向学生介绍作者人生经历。这一部分可做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学习《报任安书》,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著史宏愿的精神。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18 之言。”《史记》的体例可说是“学究天人,体贯古今”。自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上下3000多年的历史是如何贯穿一体的呢? 作者把它定位于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一百三十篇,分别是: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作品的主体。

“本纪”是全书的提纲,按照年月时间来记述帝王的事迹。在“本纪”的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详今略远的办法。“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来使读者明确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表”是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世家”是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记载帝王和诸侯之外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之分。单传就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管晏列传》。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记里去,例如:《滑稽列传》、《刺客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作者还把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例如《匈奴列传》。

《史记》中的篇章大多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主要是人物的生平描述,以代表性事件和趣闻逸事衔接交杂而成。后面则加上了作者的评论或敢想,常常以“太史公”作起头内容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司马迁的前半生既读过万卷书,也行过万里路。他深知写作《史记》不能仅仅知晓历史史料,还应该实地考察,辨别史料的真伪,搜集一些不见于文献的史实,来弥补史料文献的不足。在《太史公自序》、《孔子世家》、《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屈原列传》、《淮阴侯列传》等篇目里均记载了作者实地考查的踪迹。可见,深入广泛地实地考察,保障了写作资料的真实和充实。

中国古代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它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史官客观公正地写史显得难能可贵,但司马迁却能秉笔直书。

作者在评价人物时,往往以超越历史的眼光,冷僻的视角直指人心。他不被历史的光环所惑,不为帝王的威视所迫,他有自己的对于人的评价,看得到伟岸

19 背后的狭隘,也看到平凡低微的坦然可贵。他敬仰孔子、屈原、信陵君、等人,却能够客观地写出他们的缺点过失。例如借晏子、老子之口批评孔子的繁文褥节,而对屈原一心固守楚国,则直接指责道:“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 ”作者赞扬李广,对名将卫青、霍去病却没有过多的情感。在《李将军列传》中赞扬李广处处以士卒为先,要让士卒喝够水,吃饱饭才会自己喝水和进食,受到士卒们的爱戴。而在《滑稽列传》中则写淳于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髡”是先秦时的一种刑法,指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是对人的侮辱性的惩罚。淳于髡以此为名,可见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赘婿”则源自于春秋时齐国的风俗。当时齐国风俗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人是不会入赘的。淳于髡身为赘婿,更可以确定他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了。但是这样的人却有着他的智慧和劝谏君主的能力。用司马迁的评价就是“不亦伟乎”。

第二节 《史记》中小人物群体

小人物群体有很多让人深思和感喟之处。他们的个性不一,是历史中最普通和真实的人物剪影。历史变迁,但是世俗种种,人心向背却依然清晰可见,他们那么遥远,有那么熟悉。他们没有伟大的功绩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不曾留下,但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历史上大人物的周围,没有改变历史却难以被人们忘记。

他们身上有着人的复杂性,他们不是英雄,不必有时名之累。他们自由,他们更像是活生生的每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他们市侩爱钱,为善而不能尽善,他们的身上的种种特点,让历史更加生动,让现实与过去如此相似。

爱钱的人:《史记》中记述了许多爱钱之人,他们有对钱的渴望,又各不相同。如南昌亭长、苏秦的兄弟嫂妹妻妾。他们爱钱,却让人感觉他们完全不同。

首先来看南昌亭长,原文中有相关的记述。“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南昌亭

20 长虽然爱钱,但并不是什么坏人。一个人整日无所事事,到别人家中,连着吃几个月的饭。即便是朋友,也会觉得为难。由此,我们不能责怪亭长和他的妻子。相反,该被指责的应该是韩信。虽然司马迁没有直接指出这一点,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流露此意。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时,自己也说过:“公,小人也,为德不卒。”他说的“为德”指的就是亭长招待韩信吃饭的事。可见韩信对此还是感激的。韩信只是慨叹亭长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然而,苏秦的兄弟嫂妹妻妾则不是这种情况。《史记》原文说:“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於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苏秦出门几年,结果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回到家了,家人耻笑。今天我们读之,仍然觉得心中酸楚。苏秦继续读书,一年后即将再次出门游说诸侯,起初不受人待见,后来“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这一次,苏秦终于如愿以偿,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时,“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读到此处,人当哂之。虽为至亲,势力如此。世态炎凉可见一斑。与南昌亭长相比,亲戚的冷言冷语更加让人心中寒冷绝望。原文写道“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 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苏秦看到了人心向背,看到了势力金钱对人心的左右。可见小人物身上,展现出的是平常人的计较,还有世事人心的冷热。古已有之,今天依然。

朴素的善念:《史记》还记述了很多平凡的善心人,他们能力有限,不能济世万民,却可以不计回报的帮助陌生人。虽然,这样的帮助力量微薄,但却是人性中可贵之处。如漂母,她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字。在历史中我们甚至看不到她清晰的面目,但是我们却可以记住这个连姓名都不甚清楚的小人物,全是因为她可贵的人格。当时韩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

21 日。”韩信很高兴,以为终于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他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则痛斥他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没有温和的言语,却有着古道热肠,她对韩信的一番直言斥责,不是嘲讽,而是一种规劝。这便是人性的光辉,是小人物最简单的善良,历尽沧桑依然有着感人的力量。

丑恶的嘴脸:市井之中,有些人色厉内荏,欺软怕硬,他们面目可憎。这些人一面是欺负人的恶霸,一面又屈服于强者的威吓。作者写这些丑恶嘴脸,让世人看透了凶狠残暴的背后是对强者的胆怯和懦弱。如侮辱韩信的淮阴屠中少年、诬陷张仪的楚相门下。

韩信年少时曾受胯下之辱,《史记》中写道“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市井小人,逞一时之快。斗狠逞恶,以羞辱他人为乐。如果他知道日后韩信为列侯爵,一定悔不当初。市井小人,鼠目寸光,只以眼前为乐。这是他们的可恶,也是他们的可悲。但这也仅仅是莽夫的小恶,目的仅仅是取笑而已,还有比这更加险恶的用心。

相比之下楚相门下更加可恶。“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境遇窘迫,资材匮乏。世人有专门以穿着看觑人者,衣着光鲜则为贵,衣着破旧则为贱。对于贵者,这些人则趋炎附势;对于贱者,他们则落井下石。相对于市井小人,这些门客则更加可怕、可憎,他们嫉贤妒能、捧高踩低,险恶用心更是令人痛斥。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更是不乏这样的小人嘴脸。

有情有义:小人物虽然微贱,亦不乏有情有义之人。他们虽然只是历史中的短短一瞬,却以至情至义千古留名。他们没有改变历史车轮的方向,却让那段往事成为永恒。如聂荣、高渐离。

聂政的姐姐叫聂荣,《史记》载: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

22 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聂荣聂政姐弟算不得经天纬地的大人物,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有着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人皆乐生而恶死,亲贵而疏贱。苏秦至亲尚且如此,未有杀身之害,而兄弟妻子哂之。相比之下,聂政的姐姐就显得心地纯厚,重情重义。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是“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史记》中记载: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於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於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於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在《史记》高渐离不算是个主要人物,司马迁却不吝笔墨细细记述。从原文中看,记述的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在燕时交好为乐,二是荆轲死后,高渐离毁目复仇。这两个部分的安排,对比非常明显,前面为欢乐时,后面为复仇死。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时间大多时侯的结交是在一种欢乐的场合中,大家把酒言欢,慷慨高歌。但是世人同享乐者多,共患难者寡,高渐离则始终如一,为友报仇不惜以死相搏。读之不禁让人动容。他的复仇,没有任何外在的因素,他们

23 又非至亲手足,即便不去复仇,也没有人会指责他。如果可以私下祭奠一下朋友,时人也要称其是有情有义之人,何故以身犯险?这是一种肝胆相照的至情,并不是人人皆可拥有和遇到的,也正因为此情世之罕有,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同时,这种情感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历史中,那些薄情寡义的人。地位之争、权力之斗往往发生在至亲至近的贵族之间。他们地位尊贵,身份显赫,高高在上,是名副其实的大人物。但是宫廷之中,父子、兄弟相斗竟至生死相搏,完全没有半点亲情。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思考吗?

今天,我们常说,保暖后知廉耻。那么这些大人物难道达不到保暖的生活水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反而是贫寒卑微之人,重情重义,肝胆相照。这难道不是历史最辛辣的讽刺吗?如何评价一个人呢?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呢?这是司马迁隐藏在文字背后,留给后世读者的斯芬克斯之谜了。

第三节 小人物对写作的启示

观察和分析小人物,从小人物的解读出发,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要。生活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突出的人物,或者是影响大的事件,忽视了自己和身边的小事。久而久之,不仅仅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皆是大的特点,而忽视了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无一不是从小人物开始的。漠视小人物,表面上看是一种不深入观察的问题,究其本质则是对生命平等性的漠视。回到作文写作上来说,小人物离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最为接近,最容易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从而也就更容易理解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

通过小人物比较,我们可以深化对该人物和文本的认识。在具体进行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内容相关的文本在叙事特征、详略安排上的不同,不同文本,或同一文本的不同事件中写人技法运用的不同,以及通过语言运用的比较,分析不同人物、或某一人物不同方面的性格特征,同学对人物性格特征和塑造人物的方法深入了解后,阅读鉴赏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方面的思想高度。

(一) 感知力的提升:通过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感觉和认识,以及对人物所涉事件的叙述角度侧重,描写详略的初步感知的比较,学生能意识到人物形象和与人物相宜的刻画方法的不同,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中最基本的感知力。

24 比如在高渐离和聂荣出就可进行比较,首先比较他们二人的身份,继而是他们和事件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在描写的时候,司马迁所使用的语言。通过人物塑造来分析高渐离和聂荣的性格等。这样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两个人的特点,他们虽然都是为了报仇而不惜犯险身死,但性格上却不一样。

(二) 想象力的提升:通过对不同选本中不同人物,以及同一选本中人物不同事件中形象描写的分析与比较,学生能想象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受其内心世界,性格心理,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中的想象力。

比如在苏秦受到家人嘲笑时,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我们如果置身其中,就是苏秦会怎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财富的偏好,会给人和人之间带来怎样的影响。人爱钱对不对?想象一下苏秦的生活。如果你是苏秦的家人,你又会做何感受?

(三) 领悟力的提升:通过对《史记》中不同人物所采用的叙事方法,刻画角度,描写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和比较,学生能领悟不同人物塑造形式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的不同,领悟借鉴、领悟记叙文写作中叙事、写人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写作技巧的领悟。

比如在写韩信的时候,特地写了侮辱他的人后来得知他封侯还乡后的样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韩信的做法,我们觉得合理吗?侮辱韩信的人,前后的表现全然不同,这样的写法,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四) 回味力的提升: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人物、或某一人物不同方面的性格特征,品味、比较其语言运用的恰到和巧妙,能从细处感受、顺摸到司马迁在语言运用和人物体察的慧眼独具。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语言品读和回味力。

在众多人物中选一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谈谈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既有可供比较的文本,同时可以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比较分析、提炼观点、组织语言的环节,不禁提升了思考能力。更可以极大程度的掌握写作素材,使自己有话可说,在头脑中储备一些属于自己的作文材料,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

“性格即命运”,这句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对于分析《史记》人物性格对其成败的影响真是十分恰当。司马迁所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通过对其行事作风、性格特征的分析可以把握人物的丰富的形象,从而

25 理解其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选择,以及事业成败的因由。尤其对于那些身份地位相同,人生机遇相似,而人生走向有别的历史人物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人物的不同的性格方面的比较分析,尤其能探究其性格对于人生的重要影响。

有一句话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事件和情境,在同一时代、甚至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或结果,通过史家的勾画匀抹,呈现在后世读者的眼前。藉由对类似事件或情境中诸多要素,尤其是对事件中主要人物的主体意识和选择的比较、分析,我们能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以及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对人生走向及变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站在时代、性格的角度试图理解人物行事作风的原因。从而形成较为科学的人生观、历史观。

司马迁首创论赞艺术,在每一篇人物传记后面加上一段“太史公曰”,对传主的是非功过,成因败由、历史影响以及性格形象作出自己的评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除此以外,太史公在论赞中,有时还引述了前人对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样,前人之论,太史公之论,后人之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然就形成了关于关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历史评价,以及现世评价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角度看问题,并理解历史人物思想、行为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

生死的问题是人必须要面对又很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现世的留恋很难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述清楚。但是,人类渴望生命的延续,渴望生命的永恒,却是由来已久的,帝王英雄智者亦不能免俗。包括写作《史记》的司马迁,也深深的受困于生死的抉择。是屈辱的活着,还是以死抗暴,虽然看似结果了然,但远没有那么简单。司马迁在《史记》中总要谈到“死”和“生”的问题,而且他也有意或无意的在探究这个让其始终困惑的问题。他对生命的重视和留恋,其中不乏他的不甘心和复仇含怨的情愫,他为自己的“生”的选择,一直寻找着答案和注解。他的笔下有帝王的求生、有智者的求生、有英雄的求生、草芥之人的求生,他笔下的生命不是思辨上的辩证,不是孔孟儒学的生死大义,不是寻常人的生死好恶,他笔下的生命是包含这些所有的历史的确证,是历史中种种选择以及考量的依据,他记录了这些历史的细节,为自己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

26 参悟生死的禅机。

第一节 司马迁“生”的选择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及生死抉择,痛心疾首,往事犹在目前。后人读之,如有所悟。生死者一念耳,然生之所贵者不尽相同。或有所抱负,或立功疆场,或书郁愤,或尽仁孝,生的意义总是充满着变数的,这种变数往往是生死一念间的抉择了。生死两难间,活下去总要面对日后、自己、世人,这比一了百了要更加艰难。司马迁回忆自己当初身受腐刑时说“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言语之间,仿佛时间凝滞,我们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读一个锥心往事。

然而,司马迁是不甘心死的,死了自己的屈辱和冤屈便从此成为了定局,他不甘心死去,成为历史的尘埃。在他看来“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受次等屈辱,而能含垢忍辱而活下来,非其怯懦,古已有之。“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古人圣贤忍辱而生者,可见生死的抉择不能判断一个究竟是否活得有尊严。

司马迁认为“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27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他选择活下来,效法先人知耻而后勇,受困而后作。他列举前人事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所以自己的亦可有所作为,他写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我们读之言语切切,字字带血。因为这些都是司马迁对于生死的一种判断,而非时人世人的看法。现实永远不是圣人所期待的现实,世人也无有天下大同、亲亲仁善的赤子之心。世人以势利为务,贵重衣冠多余仁善,所以司马迁犹不能不心中凄然惨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这不是他拒绝为任安引荐的托词,而是其内心经受悲辛往事而看到的现实。自己的处境,并不能因为其著述稍有改观,甚至不能期待其死后,著述流传,便可以重获尊严。不可能,现实的世界永远是现实的判断,世俗的取舍永远依照世俗的法则,这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操守所能改变的。即便是在今天,亦然。但是文学的意义便在于此,用带血的喉咙歌唱,只是为了挽留世间最后一点春色。虽然春去可复来,但人生恐难再,杜宇声声悲啼的有时不是春色,而是春色将永远不会属于自己的凄凉。

28 第二节 《史记》 “生的选择”的素材整合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我们如果仔细的对比《史记》中关于生死选择的描写就会发现,虽然人们的地位不同、身份各异,都有着对生的执着。帝王和普通人一样希望生命的永恒。人们的内心世界,从来都是变化的、复杂的,司马迁亲身体验过生死抉择时的内心的矛盾,所以在《史记》的人物传写上异常深刻,发人深省。站着死去,还是跪地求生,在道德操守至上的国度里从来容不得人犹疑。犹疑代表着品行上的亏缺,这是君子所不齿的,会遭到唾弃,不仅受世人的鄙视,更加难逃良心深处的愧悔羞愤。即便是忍辱偷生的司马迁本人,在写道舍生取义、以死抗暴的英雄时,也由不得唏嘘感慨、情感激荡,他肺腑那些站着死去的英雄。虽然不免遗憾,但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可惜,死亡终究是一种遗憾,历史已成定局,仇恨、抱负从此成为泡影,这是司马迁所不能忍受的,他要的并非是世人的一声赞许和良心上的一种安慰痛快,他要的是历史的真实的答案和参透天命的迷局。《史记》中写道生死抉择出不少,更不能草草翻过,应该细细品读,以便提升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这些事例中也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权衡生死、为复仇而活、帝王求仙。

一、权衡生死

生死的权衡,看来是大事,往往有时只是一念之间。一个人能从微末小事中看到生死的机关,这是一种大智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更是司马迁所赞赏的。人往往是当局者谜,李斯默许赵高的篡诏乱政,只是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处境窘迫,却不想反而为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坟墓。李斯为相,政绩卓著,为秦肱骨之臣,非有大智不能担一国之政。遗憾的是,智者也难免一叶障目。我们追逐利益、追寻梦想、实现抱负,忽然发现自己被这些所谓的追求缚住手脚、蒙蔽视听。此时,再想抽身撤步已然不能了。司马迁,看见了历史的另一种真实,相似的追求,时代的飓风中摇曳,如何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是否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诅咒?

在权衡生死时,刘邦的睿智果断让人震惊。这种果断和睿智,让刘邦在楚汉争雄的较量中完胜。我们读之有时甚至觉得,他的果断中隐隐有着凉薄,睿智中透着狠绝。《史记》中多次写到这样的细节,当刘邦听说项羽要来攻打他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

29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当他得知张良的应对之策时,完全接受,而且非常诚恳的配合着张良的谋划。虽然,对张良竟然会和项伯有如此深交,刘邦不免心生疑惑。最终,还是选择接受他人的建议,并且采纳这些建议。这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明智的表现。他能看到一个事件背后隐含的危机,所以能够获得生机。刘邦表现出来的权变机智,让人叫绝,《史记》写道: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刘邦对项伯的一番恭维讨好果然十分奏效,得到项伯的好感和信任,于是回去说服项羽,偏偏项羽也是非常吃这一套的人,所以刘邦的危机缓解了。这件事情,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死。以项羽的实力和战斗力,此时一战便可以将刘邦消灭,使其彻底失去政治资本。与其说张良智慧,不如说刘邦对时局看得很明白。再有能力的谋士,如果与君主的想法相左,也很难得到信任和重用,所以张良和刘邦这对君臣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这件事情,让我们很容易联想起韩信后胯下之辱的事情。韩信身有佩剑,身高八尺,完全可以和地痞一斗。但是结果难料。如果打不过地痞,势必还要受辱,有可能受到更大的羞辱。如果把地痞杀了,他就要抵命。用自己的命换地痞的命,韩信觉得不值,所以他选择受辱。一件小事,足见一个人的智慧。韩信和刘邦都具有见微知著、洞悉时局的能力,往往也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的果断是刘邦性格的重要征,有时不免让人觉得心寒。

30 刘邦在鸿门宴中逃席而去,“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刘邦说的很漂亮,其实主意早已打定,“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反而是借樊哙之口说出来,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当机力断,“遂去。”可是他并不是仓皇逃跑的,他要为自己的逃跑赢得时间,确保可以顺利逃生,“乃令张良留谢。”他把张良留下来,我想张良心里一定隐隐的在冒冷汗吧。依着项羽的脾气,张良是十分危险的。但也只能如此,“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闲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段对话堪称经典,刘邦对生死的判定和他的周全,往往显得过于自私了,虽然舍车保帅是政治斗争的不二法则,但仍不能不让人觉得刘邦凉薄。他对自己倚重的臣子是凉薄,“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他对于自己的亲人也并不厚道,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的回答千古未有,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他的话直接激怒了项羽,“欲杀之”。这样的儿子,真是冷酷残忍啊! 我们常常觉得吴起没有人性,为了受到重用而不惜杀妻、母丧不奔。可是看看刘邦的做法,与吴起何异?项羽不能如此,他重感情,重义气,遇上刘邦这样的对手,注定了失败。

当然,我们此处重点并非职责刘邦为人的凉薄,而是说在生死权衡上,过人的睿智果断后面隐藏的还有锥心之痛和默默的忍耐。

相比之下,范蠡的做法也许更加受到后世的赞许。功成身退,保全性命的明智成为了后世为官从政者的重要信条。“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31 这是历史教训,是以白骨和鲜血书写的典故。今天读之,亦不能不感喟,人再智慧,有时也不免被执念左右。

二、为复仇而活

《史记》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有一个故事,更是直指人心的诉说。那些年代久远的旧事,今天再读,不仅没有显得疏远,反而觉得言语可亲,字字生动。那些语句带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能够打通历史和现实的阻隔,让读者站在历史的角落,看一遍那血雨腥风、明争暗斗、苍凉无奈的昨天。其中有些故事,让我们不禁切齿拊心,仇恨让人痛苦,有时也是支持人活下来的强大力量。我们当然是渴望和平与宽恕的,但却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人性的善恶,相互纠缠,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同时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情感。

仇恨是一颗种子,能够滋生毁天灭地的力量,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要么留有余地,要么斩草除根,不然必受其害。伍子胥就是身负父兄之仇,而灭楚鞭尸的人,其原文为:

无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于是王使使谓奢:“能致二子则生,不能将死。”奢曰:“尚至,胥不至。”王曰:“何也?”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于是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尔父。”伍尚谓伍胥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报,无谋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归死。”伍尚遂归。伍胥弯弓属矢,出见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将射,使者还走,遂出奔吴。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楚人遂杀伍奢及尚。

知子莫若父,伍奢是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他可以想见两人的所做作为。深知自己必死无疑,如果儿子只能从死,从此何人报仇?伍奢心里大概也是安慰的吧。伍子胥的明智和果断,看似无情冷血,但实则是一种更为艰难的选择。这是理性和感性的一种较量。如果莽夫之勇、人子之孝可以挽救父亲,吝惜身死,或许让人觉得可耻。明知回去只是送死,不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伍子胥的痛恨和隐忍,全为报仇。我们今天读者这样的一段历史,总觉得隔阂,仿佛现在的生活早已远离了这种残忍的杀戮。和这件事有相似之处的事情,后来的历史还有,比如张学良和日本军队的仇恨。张作霖被日本军队设计炸死,张学良势必要与日

32 本军队生死决战。面对全国统一和个人私仇时,他选择的是东北易帜,全国统一。以他自己之力很难同日本军队抗衡,只有暂时放下私恨,才能最终血洗仇恨。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可惜的是,他自己终究没有手刃仇人。这和伍子胥的选择何其相似。仇恨让人心中充满了毁灭的力量,也让人学会了隐忍和等待时机,让人学会了在全曲中积蓄力量。后来吴国攻打楚国,“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雠。”很多人评价,伍子胥的做法太过了。但是,如果想想伍子胥这些年日夜筹谋之事,便可理解他的极端做法。仇人死了,无法让死人在死一回,仇恨如何了去,伍子胥心里的怨怒如何发泄。即便是这样的极端行为,我想他的心里也仍是有不甘和遗憾的。那些,眼见亲人身死,无力营救,只身逃走的锥心之痛,终究不能一一还报。

与此相似者,还有勾践的复仇。原文为: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闲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闲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33 这段对越王勾践兵败受困的描写,非常精彩。司马迁写了勾践当时处境,有点戏剧性的意味,但想来也是真实的。勾践兵败问范蠡该怎么办,范蠡就告诉了勾践应该:“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大夫种更是膝行请罪,请求吴王宽恕。但是,伍子胥劝谏,勾践命悬一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处境,可能比死亡更加让人痛苦。人有的时候,更加无法忍受死亡向自己步步逼近,这比突如其来的死亡更加让人濒临崩溃。所以,勾践要寻死的做法并非是艺术的夸张,而是他走投无路时一种近乎崩溃的状态。在死亡的威胁和折磨下,度日如年,后来终于贿赂伯嚭才得以活命,以奴仆的身份滞留吴国。接下来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了。我们从文字间,还可以看到,勾践的行为与此前截然不同。知耻而后勇,他每天都在提醒自己这种屈辱与处境。我想,最让他觉得痛苦和耻辱的不仅仅是身为奴隶的生活,而是其生死一线时所经受的恫吓和折磨。他觉得这种待宰羔羊的处境,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屈辱有时可以让一个养尊处优的软弱恶劳的人变得勤敏,让一个思想单纯意气用事的人变得深沉,屈辱如同当头棒喝,让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忽然认识了自己原来如此不堪、渺小。一个人知不足,才能真正的看清自己,看清别人,看清世界。这是司马迁在文字间,有意或无意留给后人的启示。

此外,还有孙膑,他经受的不只战场厮杀中的胜负存亡,也不是列国争雄时的残酷角逐,他经历的是人心险恶的背叛和欺辱。原文为: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

34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棬,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的受辱与复仇,想来最容易引起今人的叹息。庞涓与孙膑有同窗之谊,当时关系应该也是极好的,不然孙膑也不会去找庞涓。但正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却剜去自己的膝盖,把自己困于囚笼。后人读此历史,又有很多文学性的描写,其中就有孙膑下山前,老师对他说“他与红尘无缘,清福有份”的话。当然这也只是后世人们的杜撰和想象。但这种想象让人们更加警醒,人要心明眼亮、识别真伪。这是后世永远的一种教训,也让人与人之间有了隔阂。司马迁对孙膑受辱的描写不多,反而写道他复仇的步步为营时比较具体。初读之,不觉得悲凉,只是觉得可恨可怕。再细细想来,才觉得十分屈辱。孙膑智谋远超庞涓,可是一之不慎,身残志屈险些丧命。这难道不让人疑惑吗?这和司马迁的遭遇难道不相似吗?司马迁熟读历史,洞悉时事,明分善恶,胸怀坦荡,可是却受奇耻大辱,为世所弃。这是多么可悲又荒唐的事情,能够看清别人的处境,却不能救自己于困厄之中。想来古今智者也不能免于一叶障目的悲剧。司马迁后来写道: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35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悲夫”二字,缀于文末,真是字字千钧,如巨锤扪心。这是人生的悲剧,但是人人见得这种悲剧,却又都逃不开这样的悲剧。人总是被自己信任的人伤害,也总是因为自己执着的追求而殒命。人智慧者,必死于智慧;勇武者,毙于兵戈。谁能改变这样的命运,不如无知无能最快乐,至少可以保全生命本来的自性快乐。孙膑的屈辱,一面是来自庞涓的背叛陷害,一面是源于自己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虚名。孙膑此后虽然得以帅兵亲自复仇,却婉言谢绝了,而是以军师的身份,从旁出谋划策。这与伍子胥的做法大相径庭,难道是他的痛恨不如伍子胥的深吗?不是的,他的痛恨一点也不比伍子胥少,只是他自己若不是渴望虚名,亦不会陷于受辱身残的困境。既知如此,孙膑再接受帅印统兵无异于自取其辱了。他淡漠了功名富贵,早已没有了年轻才俊的傲然风姿。常人谁没有过卓尔超群的幻想,谁没有过一展才华的雄心,一把宝剑怎么会常置匣中,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孙膑在这些常情中,体会的却是来的太快的教训和苦涩。

孙膑的复仇,让人拍案叫绝,环环相扣,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就连最后进攻的信号也是庞涓自己名人点亮火把而发出的。庞涓自掘坟墓,害人害己,亦是悲剧。这段描写虽然精彩,却让人并不觉得痛快,心中反而堵塞郁结。复仇可以血洗受辱的痛恨,却无法改变既成事实的屈辱,人还要背负着这种伤痕和苦涩继续走下去。也许复仇是人在生死之际,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的唯一一点凭依,唯一一点借口或理由,人用这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自己摇曳不定的生意。苦难从来不同情弱者,生命中也绝不会缺少苦难,人只能坚韧的活着,背负着苦难的记忆,更加努力的赋予生命的意义。

三、帝王求生

站着死去,匍匐求活,二者皆是生命的殇逝。是没办法解开的迷局,让命运更加神秘难测。也让人们一代代的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即便是人间的主宰、千古帝王,也不能逃脱命运的锁链。富贵以及、掌握众生的生死,却也难逃自己也将死亡的结局。天道无亲,千载之后,帝王和贫民都会化为一抔黄土,再高的地位和权势也会烟消云散。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须好好思量。

帝王当然不甘心,自己的滔天权势如何不能找到一种让生命永恒的方法呢?

36 于是有了秦始皇、汉武帝等后来诸多帝王的求仙长生的举动。只是,如今他们都死了,耗费资材,所得来的长生不过梦幻耳,多么尖刻的嘲讽。我们还可以从历史的碎片中,找到一些帝王的影子,看到他们在死亡面前的局促战栗。他们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生死面前毫无效力时,他们也如同虎豹困于牢笼、蛟龙曝于旱地,在无能为也。这时他们也该意识到,作为人的渺小和烦俗,他虽然受万民膜拜,也不过和膜拜他的人一样,最终以死亡收场。《史记》中有关于秦始皇的记述,原文为: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37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始皇帝的功绩不可抹杀,堪称开辟帝业的千古一人。他的暴虐和狠绝,让人畏惧,秦国的兵强马壮让列国闻而色变。他的励精图治堪称后世楷模。他的声威,让年少便杀人的秦舞阳,望而声色俱变,即便的荆轲这样的刺客亦不能在咫尺间刺杀成功。秦始皇不是无能的末世帝王,他是一个头脑睿智果决之人,却也畏惧死亡。面对死亡,他也和一切畏惧生死的人一样,手足无措、匍匐在地。他也会说“祖龙”不是自己,自欺欺人。他也会不惜万金,派方士寻得长生的海上方,以此延续生命,以此可以超越生死,永远主宰世人的命运。即便是,觉得自己依然生命将尽,他也要尽力试试。这是帝王的浪漫,还是帝王的卑微。和那些慷慨赴死的人相比,他们的求全,显得太轻浮单薄了一点,与那些甘愿抛撒鲜血的志士仁人,他也不过是在死亡面前,卑微的众生一员。滔天的权势、辽阔的疆域、千秋的霸业,那些昔日的美好幻想,总是美好的,但却让帝王生命的最后一段生活,显得太脆弱狼狈了。

可是,谁又能说自己可以从容赴死呢?生命的可贵,有时只在于它的脆弱。不仅秦始皇这样,汉代的很多帝王,以及后世帝王也不乏求仙问卜的人。他们英武的姿态都是放在外边的,心里还是有一个幽暗的空间,时而让人窥见他们绝望的怯懦。在《孝武帝本纪》中,多处写道汉武帝的求仙访道之事,原文为: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闲使求仙人以千数。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是岁旱。于是天子既出毋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还至瓠子,自临

38 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将卒塞决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赦天下,毋有复作。”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上亲礼祠上帝,衣上黄焉。

凡六祠,皆太祝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方士所兴祠,各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可见,但凡有神仙之说,汉武帝从来不吝惜财物人力,亲往视之,虔诚奉行方士的方法,以求可以得到长生。方士们也不能说不尽心,他们总要绞尽脑汁来找到为自己自圆其说的一套说辞。汉武帝,虔诚的希望可以获得长生之法,但是结果终究不能如愿。司马迁写了很多汉武帝求长生之法的细节,和秦始皇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焉,但结局都是不能遂其心愿。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在死亡面前的卑微,与之相比荆轲之死反而显得更加悲壮和让人敬畏了。项羽的霸王末路与之相比更多了一些血性男儿的伟岸和雄壮。

生,固然是可贵的,但孟子也说过人生自然有比生命更加可贵的道义和尊严,总之生死利害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的问题。司马迁活下来,但是他难道心里不曾羡慕过那些节烈忠贞、以死明志的英雄吗?也许,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司马迁也许日日夜夜,都会纠葛于生死的意义,生命对于他来说,有时是来

39 的更加长久的折磨和痛苦,但死又让他觉得并不甘心。他在生死间的徘徊中,审视自己,也审视着历史、帝王,审视着人性的软弱与卑微。

第三节 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作文写作

今天,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最普遍的问题是缺少深度,看问题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横向上缺少必要的诸事比照,纵向的不能古今比较,宏观上不能看到一件事所隐含的时代的问题,微观上不能从心灵的深处走向现实世界。自己永远置身世外,仿佛写作与自己无关,这样的特点,是可怕的,会让学生潜在的以为一切书本都是一种谎言,谎言便成为了家常便饭哦,思想缺少独立性。

追忆人类的过去,通过对历史的感知来认识今天的社会和自己,这是历史的真谛。我们深入的解读历史的细节,从生命的本质出发来反观人生的意义,更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认识生活的角度。我们今天常常觉得学生太脆弱了,很多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缺少坚韧的精神,在生活中也缺少对抗挫折的能力,心灵脆弱、容易消沉。但是哪个父母舍得让孩子自己找寻苦难呢?我们读历史,深入的解读历史中的人生悲剧,可以让孩子有对悲剧和灾难的体验,可以增加他们对挫折和苦难的认识。进而增加学生对于生活和自己的认识,提升思维能力,使得思想深刻。思想深刻了,自然写作时就不再那么幼稚和苍白了。

一、追问生命的价值

追问生命的价值,并不是做哲学上的探索,也非形而上的逻辑假设。我们的目的不是在于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我们要认识人生在世当赋予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一生的时间,来实现一个具有意义的生命。《论语》中有: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为什么不谈“死”的问题呢?《礼记》中有另一段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这次是子贡来问死的问题,死了是有意识的么?还是没有意识的呢?这种问题,是终极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和好奇吧。这次孔子回答的比回答子路的内容要多很多。但孔子还是回避了正面答复。而是分析了一番“有知

40 无知”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如果说人死了之后,还有意识的话。那么孝子们就会忙着去考虑死后的问题,甚至会忽略了活着的人;而如果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不孝的人甚至不会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了。所以,说死后有知和无知,都又不太好。孔子最后还说“有没有知,以后你自己自然会知道的”。

虽然这是对死的讨论,实则关乎生命的本质问题。生命的价值不再其产生之前,更不在于结束之后。而是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所以司马迁没有选择以死明志的极端方式,而是选择了隐忍。他以著述《史记》的行为,洗刷了自己的耻辱,成就了不朽功绩。刘邦选择活着,哪怕是对人凉薄,也总比他死去以至于全盘计划落空要强得多。生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活下去,然后才是如何解决现世痛苦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有人关心这个终极问题一定是个很好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人问多了,恰恰是问少了。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孔子为什么始终不正面回答关于“死”的问题呢?搞笑的人一定会认为孔子也是活人,他怎么可能知道“死”呢?其实哲学家是不需要事事皆其所已经,才能知道的。孔子之所以不回答并不是他不能回答,而是他更看重生的问题。他说得很清楚——“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可能知道死的呢?活着是什么道理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呢?

二、尊重生命的力量

人应该尊重生命,更加敬重生命的力量。如果没有楚国对于伍奢父子的极刑逼迫,那会有伍子胥的极端抱负、鞭尸泄愤。如果是不是有游历列国时的耻辱落魄,晋公子重耳大概不会有后来的所作所为。

正如同韩信受漂母之恩一样,一次怜悯远比羞辱更加明智。可以看到生命的虽然脆弱卑微,却也有变得强大的时候。世间最柔软的事物,有时也是最强大的事物。秦始皇藐视六国,统摄中原,四夷宾服。可是他死后,六国纷纷举义,秦国瞬息倾覆。强弱的关系,有时微妙莫测。张仪在令尹昭阳门下,被诬告偷窃和氏璧,惨遭羞辱鞭挞,张仪后来为相秦国,携虎狼之师,对楚国大加用兵,文欺武征,以报当日之仇。苏秦也是因为受到秦国冷落,而挂六国相印,谋划约纵破秦。百姓卑微,如水能载舟,但是民怨深重,自然也可倾覆舟船。历史上的明君能臣皆可看见强弱的利害,所以能够把握历史的机遇,能够在强弱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生命的力量,从来都是为智者所用,而为愚者所贱,其结果自然也截

41 然相反。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处下,但是水的作用,和它的品性也是与“道”最为接近的,因为它的卑下、不争、利万物的品性,使得它没有任何过错,没有人会对他指责。这与生命的力量何其相似?看似卑微的事物,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敬畏这些柔弱的事物,难道不是一种大的智慧吗?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对于生命的力量的解读也应该,更加深入和丰富。引导学生们从一些历史事件和故事中理解生命的力量,正视生命的柔弱,正视生命中所面对的苦难,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眼前的困境,培养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意义重大。当我们面对国家整体教育中产生的学生心理脆弱、恶性事件频发的问题,可以说是没有根治这种时代顽疾的良方。当我们指责社会、家长、文化、老师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到教育本身上,回到课堂的主题性上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呢?当我们一再安慰宽纵孩子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想过,一个人成为栋梁之才何其艰难,他要战胜多少困难,经受多少苦痛,才能真正的担负起生命的真正意义呢?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所谓快乐是人们在苦难时的一种对生命意义的寄托而已,依然如此,不如让学生认识真实的生命,没有必要总为其描述生活的假象与美好。

三、正视自己的渺小

我们阅读历史的厚重,汲取古人的智慧,开阔自己的视野,当我们咱赞赏古圣贤时,并非是否定作为普通人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古人今人,我们可以学习可以膜拜,但也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更要认识自己的凡俗和渺小。这样才是一个真人。生命固然有着可歌可泣的伟大,有着改天换日的力量,但也有儿女情长、蝇头微利、羡慕嫉妒„„这些都是人性的体现。所以,既要正是历史人物,也要正是自己的人生。

司马迁在写道项羽死前的一段话时,心中是非常矛盾的,其中既有惋惜、悲壮,又有批判、叹惋。原文写道: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2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认为项羽对自己的认识,是荒诞的。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反驳说: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如果不是项羽兵戈攻伐过矣,士兵不会思念楚国、和平甚矣,如果天下归心顺义,自然不用再耗费人力,通过武力获得权利。如果不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刘邦又怎会苟活到四面楚歌的时候?所以,此非天意,乃民心耳。如果认识不到项羽身上的弱点,自然难以真的读懂历史的真相和深意。

人没有谁可以真正的掌控命运,因为自己很难摆脱作为人的一些缺点和弱点。所以一个人,真要有所成就,势必要正视自己不是完人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筹谋中扬长避短,逢凶化吉。

相比之下,刘邦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在《史记》中,可以多次看到刘邦在衡量自己和项羽的实力的时候说道“固不如也”这样的字眼,在他和韩信的比较中,他也承认自己帅兵打仗的确不如韩信,从这些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刘邦的明智,还有他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没有苛求自己作为统帅的绝对权力。这也是项羽每不能及的。

运用到作文中,更应该注意到我们分析事件、揣测人意时,只有看清生命的伟大和渺小,才有可洞悉人心,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史记》人物出发,通过研读《史记》中人性的伟大和渺小,来反观自己身上的复杂的特点。在一个事件面前,既要看到事件的表象,又要品味事件潜在的意义。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真正具有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第四章 赋予意义的隐喻对于写作教学的启示

隐喻,不仅仅是指文字的意象上所蕴含的更加深层的意义,还包括对于某些

43 事件或特点相似的事件间的一种联系。这样的联系不仅可以使叙事的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够在逻辑上形成一种类比似的归类和总结,让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也使得文本蕴含更深邃的意义。

在现代学术背景下,隐喻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格,它实际上已成为被称之语言意义的话语特征的概括,是潜伏在文本内部的语言机制。这一分析的意义则表现在它的全部研究成果将能拓展出《史记》研究的全新层而如果说《史记》研究还局限在历史事实的考订和文学内容的阐释一一即作者在说什么和说了什么一一的范围中,而随着其领域的持续扩展,结果只能是现代研究者自身的思辨内容对《史记》文本的无效宰制。

在《史记》中这些隐喻多次出现,构成前后联系交相辉映的历史全像,传达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的命运和选择,还探究这些历史事件间的相似性,这些相似的深层又隐藏着许多值得人玩味的意趣。根据《史记》中隐喻所呈现的特点,权且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形象似的隐喻,一类是叙事似的隐喻。

第一节 形象似的隐喻

《史记》中的形象似的隐喻,主要表现为司马迁赋予人物以某些物象的特点,或者说是物象的特点更适合用于描述和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的物象有,龙、鸟、鼠、狗、兔、龟等 。这些物象被用于《史记》的叙事中,有些是司马迁的创建,有些是引用已有的典故,有些可能是俗语,它们共同丰富了《史记》的叙事语言和评价标准,使得传记的主人形象更加生动,突出了传主人的主要特点。在这些形象的比赋之中,还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该人物的评价。

这些形象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象喻的特点,把相似的特点集合起来,更加容易让人建立事物间的联系,这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文化中连类比赋的特点。

一、龙的隐喻

在《史记》全文中,有龙出现的篇目很多,有些是关于帝王的,有些关乎星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龙”的内容: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

44 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以上提到了龙的隐喻,是孔子对弟子所说的话,认为老子的处世之道遵循“清静无为”,因为没有一定的规矩而无所损害。此后司马迁在文中还提到了一处龙的隐喻,“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曰:龙,虫类也。故言‘龙之为虫。’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这两处所提到的“龙”,意思当然不同,却赋予了人物一种神秘性,我们更加会思考,龙究竟什么样子,而像龙一样的人又会如何。

二、鼠的隐喻

鼠的隐喻其实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硕鼠》一篇就是最好的例子,诗中将统治者比喻成不劳而获的大老鼠,并且表达了想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没有“硕鼠”的地方生活。生动形象,语言真切,颇有民间语汇的特点。在《史记》中,这样的隐喻也出现了,而且十分精彩。在《李斯列传》中司马迁引述了一段李斯自己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李斯贫贱时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揭示了李斯对于权力追求的必然性。这种隐喻被后世戏称为“老鼠哲学”,原文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

45 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闲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一生为秦国开疆辟土可谓功不可没,但结局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本于他的老鼠之论,仓鼠、厕鼠之状态天壤之别,让李斯深刻的认识到,人的地位处境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位高权重,则众人仰慕亲戚攀附;微贱贫寒,则世人轻贱亲戚疏远。然而,一个庸碌无能之辈,自己无力改变处境,自然不得不安于贫寒。一个胸有大志、腹有良谋之人,怎肯安居人下,受尽世俗的白眼、亲戚笑骂呢?李斯学于荀子,而后如吕不韦门下为客卿,一步步谨慎小心登上相位,求得那个他心中一直追寻的“仓鼠”之位。

三、牺牛的隐喻

“牺牛”是用来祭祀的牛,人们在祭祀前把牛喂养的非常壮硕,又用带着纹饰的布帛装饰它,然后再祭祀的宗庙宰杀它。与食物和秀美的装饰相比,牛应该更加珍视自由的生命。人难道不是这样吗?很多人追慕名利权势,最终身死人手,与名利权势相比,自由的生命应该也是他最后的宿求吧?人生就是这样,有了欲望便会忽视隐藏在欲望之中的灾祸。人人都知晓这样的道理,可是几人能摆脱这样的命运?这些隐喻,并不是司马迁的发明,而是早已有之,《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 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观察万物,又用不同的卦象演绎万物的变化,本就是一种带有隐喻意味的哲学思辨。《诗经》中也有“比”的手法,就是把相似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表达思想情感。再到先秦诸子,往往喜欢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

46 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一切让人羡慕的锦绣衣冠、高位威权、智慧德行,看似是成就人的阶梯,也实在是害人的陷阱。很多人自侍高位而恣意妄为,有的人因为智谋过人而辜负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隐喻,是古老的叙事话语,同样也是最深邃的劝诫世人的话语。这样的隐喻能够触动人们敏感的心弦,反而比一些说的明白的道理更加容易打动人。孟子的劝谏常常引用寓言,颇受君王的重视。虽然君主们对于孟子的谏言未必都会采纳,但是就言理而言是非常奏效的,至于付诸行动自然另当别论。

四、良弓、走狗的隐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最常见的一种隐喻,也是历史真实存在着的事情。《史记》中写了太多这样的事件,可以说是十个之六七都难逃此祸。即便是明智君王也不免让人心中提心吊胆。在司马迁看来,人主若龙,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忠臣勇将、谋士贤才,只要犯了帝王的忌讳,不免要祸从天降累及家人。《史记》原文: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类似这样的叙事,在《史记》中随处可见,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 齐王" 的韩信徒封为" 楚王" ,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 谋反" ,刘邦又再将他贬为" 淮阴侯" ,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慨叹。

47 这样的隐喻还关乎其他的人物,如武安君白起、伍子胥、吴起、赵将李牧、商鞅等。这些人物,都是建功立业的名臣良将,但却不免于为君王所弃的命运。这么多相似的经历和人生命运,如果攒在一起,简直让人大吃一惊。历史的周而复始的变异,总像是遵循着某些既定的规律,这足以引起后世的思考。

白起为将者, 生杀大权操于一手, 秦赵长平一役, 坑杀赵兵40万, 何等威风, 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 闻风丧胆于朝, 耐何功高盖主, 不谙政事, 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伍子胥生于坎坷, 长于危难, 少年立志, 忠肝义胆, 一夜白发, 苦大仇深, 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 而遇主不明, 骄兵必败, 尽忠于吴王, 自刎后挂眼于吴都, 视吴为越灭! 孙子, 吴子, 名号共响于世, 其兵法实乃王道也, 鲁,魏,楚国经其变法, 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然其变法,削弱了王宫贵戚之权利,楚悼王既没,各王氏宗亲群起而攻之,吴子伏尸于楚王,终死于乱箭,因此遭连坐诛族之贵族者70余人!李牧用兵,神出鬼没,多奇兵,早年抗击匈奴,居代郡,守雁门,屡挫匈奴,一役斩首十余万,教胡人10年未敢南窥中原.后抗秦护赵,立战功无数,保弱赵不为强秦所灭,然赵王昏庸多疑,听佞臣郭开之言,疑其反,诛李牧,无多时,赵为王剪灭!秦何以为强,变法也,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经变法后的虎狼之师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而变法之创者商殃,也跟吴起一样因为得罪贵戚,而被车裂于市,悲哉!

这些隐喻就是历史血淋淋的惨剧,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读之,就会牵引起一连串的时间和人物。而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存在,更加深了隐喻所蕴含的警示和神秘的历史规律,更加能够警醒世人。

第二节 叙事似的隐喻

《史记》中除了有形象似的隐喻,还有叙事性的隐喻。所谓叙事性的隐喻,就是《史记》中在叙述某些相似的行为时,采用的前后照应一种叙事结构。虽然,文中没有明显的将两个人物、事件结合起来,但是读者读之就会很自然的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叙事似的隐喻,所带来的阅读感受。在《史记》中,有这样几种叙事都有隐喻的特点,其中“求仙”的叙事部分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48 因为在《秦始皇本纪》和《孝武帝本纪》中,有大量的篇幅写到求仙,并且在细节上也有着很多微妙的相似性。这次微妙的相似就会引起人们对二者的联系和思索,真正的历史是否有着如此相似的过程,司马迁这样来记述是否有其特别的目的,两位帝王的一生所记事颇多,为什么司马迁会如此取舍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的原委,更能够通过这些幽深隐秘的叙事来审视司马迁对于历史的思考。

求仙是《秦始皇本纪》和《孝武本纪》都记述的事情,二者虽然各有不同,但究其求仙之意非常相似。现将两者之中关于求仙的内容列举出来,相互参详找出二者相似之处。

一、《秦始皇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原文分别有五处提到秦始皇“求仙”的事情,按照顺序分别为:

(一)徐巿入海求仙: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二)求不死之药,北筑长城驱逐匈奴: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三)求仙药的方式、礼仪: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

49 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四)关于“祖龙”的谶语: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50 拜爵一级。

(五)忌讳言“死”:

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以上五个部分,所谈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祈求“长生”的主题来的,秦始皇可以说对于方士所说的“长生”坚信不移,这样的一种执着甚至影响到,他关于政策的抉择。可见,秦始皇把秦朝帝业和自己的生命,都放在一个称上称量。

二、《孝武帝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汉武求仙故事早期见于《史记》和《汉书》。《史记》中的《孝武本纪》《封禅书》和《汉书》中的《郊祀志》《武帝纪》对汉武求仙活动有详细记载。其中们可以在《史记》中《孝武帝本纪》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原文:

(一)、“李少君”为神人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

1 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教育硕士专业

内容摘要:《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开中国史传体例之先河,春秋笔法为后世散体文之楷模。最重要的是司马迁的将其一生的苦难与思索,都倾注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正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对于天道命运与人生祸福的一种思考,是对于个人价值与时代风气的一种追问,是对于至高无上的君王与市井草莽之间的一种比量,是一部具有对人的价值最终极的思考与追问的著作。在作文指导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以期能够通过细读《史记》文本引发学生对其中人物和事件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写作欲望。从《史记》文本出发、细读文本,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向历史、走向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自发性,通过对《史记》中人和事的思考,形成文字性的结论,或发表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作文教学的机械套作的方式,更能通过作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史记》文本 小人物 生的选择 隐喻

2 Abstract

shiji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mmortal monument, is the first

Chinese history biography style evolving medium model of text for later times. Sima qi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life of misery and thinking, have led to the writing of shiji. Is the so-called "in between", is for the heaven fate and fortunes of a kind of thinking, life is for a follow-up by the genius of the personal value and the era, is for the Kings of the supreme and common a specific flow between the populist, has on a person's value is an ultimate thinking and follow-up work. In the process of thesis guidance, the accumulation of writing material, and widen students' view, inspir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in order to read shiji text caus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characters and events, thereby stimulating writing desire. From shiji text, read text, can promot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can guide students to history, to explore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life, and thus motivate the students' spontaneity, through to the shiji middleman and thinking, form the textual conclusion, or the feeling of the heart, not only can change the previous mechanical interplanting wa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more can pass the composition inheriting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Keywords

shiji text small potato the choice of raw metaphor

3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绪论 课改背景下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 4

第一章 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 ............................. 5

第一节 《史记》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 . ....................................... 5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重视作文素材搜集 .................................... 7

第三节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 .................................................. 10

第四节 作文教学方面 . ...................................................... 12

第二章 《史记》和作文关注小人物 . ............................................. 14

第一节 “小人物”的代表滑稽者淳于髡 . ...................................... 14

1.谁是“淳于髡” . ..................................................... 14

2.引导学生解读淳于髡 . ................................................. 17

第二节 《史记》中小人物群体 . .............................................. 19

第三节 小人物对写作的启示 . ................................................ 23

第三章 《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 . ............................... 25

第一节 司马迁“生”的选择 . ................................................ 25

第二节 《史记》“生”的素材整合 . .......................................... 27

1.权衡生死 . ........................................................... 28

2.为复仇而生 . ......................................................... 30

3.帝王求生 . ........................................................... 35

第三节 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作文写作 . .......................................... 38

1.追问生命的价值 . ..................................................... 39

2.尊重生命的力量 . ..................................................... 40

3.正视自己的渺小 . ..................................................... 41

第四章 赋予意义的隐喻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 42

第一节 形象似的隐喻 . ...................................................... 43

1.龙的隐喻 . ........................................................... 43

2.鼠的隐喻 . ........................................................... 44

3.牺牛的隐喻 . ......................................................... 45

4.良工、走狗的隐喻 . ................................................... 46

第二节 叙事似的隐喻 . ...................................................... 47

1.《秦始皇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 ............................... 48

2.《孝武帝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 ............................... 51

3.秦始皇与汉武帝求仙的相似 . ........................................... 56

第三节 隐喻的使用与作文写作 . .............................................. 58

1.整理和搜集“隐喻”可以拓宽学生思维 . ................................. 58

2.注重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隐喻的意识 . ................................. 59

3.大胆的想象,建立《史记》与现实的联系 . ............................... 61

4.作文教学成果 . ....................................................... 61

结 语...................................................................... 64

参考文献...................................................................... 65

致 谢............................................................................................................................................. 66

4 绪论:课改背景下细读《史记》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开中国史传体例之先河,春秋笔法为后世散体文之楷模。最重要的是司马迁的将其一生的苦难与思索,都倾注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正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对于天道命运与人生祸福的一种思考,是对于个人价值与时代风气的一种追问,是对于至高无上的君王与市井草莽之间的一种比量,是一部具有对人的价值最终极的思考与追问。《史记》中的作品被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学人员应该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以期对作品的解读和教法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掘其文化内涵。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对其人文价值和思想深度进行发掘。本文共涉及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史记》中的小人物对作文的指导意义、《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赋予意义的隐喻对作文写作的启示四个部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史记》文本中的素材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提升对于经典作品的理解,提升拓宽视野,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和思想高度。

纵观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从课程改革发展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课程正逐渐走出传统的狭小天地,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拥抱,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共呼吸,正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 习作作文中国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直牵动着基础教育敏感的神经,同时也是期望最多、非难最多的一个体系工程。几十年来,作文改革难有重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作文课程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化还不能够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必然导致课程实践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转换作文课程研究的视角,拓展作文课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语基于此,本论文尝试从文化的视角关注作文课程的材料积累方面,在反思百年作文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作文教学的文化主体地位,并从细读《史记》文本入手,深入探讨经典文本所蕴含的可供挖掘的作文教学资源,通过整合《史记》文本中的素材,引导学神细读《史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作文写作的

5 能力。

第一章 课改背景下的《史记》选篇与作文教学研究情况 作文教学的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 节奏最快, 花样最多, 而收效或许不是最大。有志者无须常立志; 改革得成功, 也无须常改。在一阵阵喧闹而浮躁的改革声浪中, 静下心来认真解读、研读文本这一备课的基本要求逐渐被淹没。笔者在语文教学园地中耕耘三十余载, 在分享着语文教学改革先驱所收获的成果的同时, 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时下不少语文老师忽视文本, 疏于读书的流弊担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一味地求" 新" 、求" 变", 使作文课走向花哨, 肤浅, 甚至脱离了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人, 目睹当前语文教学的异化, 心情难以平静。并不是说我的语文教学一定没有问题, 相反肯定有, 但是通过前辈们潜心著述的思考, 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及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 我认为这种作文教学不仅是可行的, 更是有益的。

本文在综述方面为了能够全面的体现作文教学的发展情况,把作文教学纳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梳理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而看到作文教学发展的整体态势,多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关《史记》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研究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数据,分为四类包括学术期刊、特色期刊、学位论文和重要会议,共一百六十多篇研究成果。

第一节、《史记》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重视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的涌现出研读、探究经典作品在教学和教材中存在的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以供学界研讨。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学术性和规范性越来越强,同时也昭示着,目前我们对教学的标准应该有着更加具体和切实的设想和实践。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的文章,在此列举出来,以便集中反映当代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赵声磊《<西门豹治邺>中的“民人”与“人民”》全国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节载《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治邺》一文。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 都提出过文中的“民人”与“人民”的问题:“民人”与“人民”有没有不同? 如有不同, 有什么不同? 如无不同, 为什么不一致起来? 等等。他们苦于课本和各家选本均无注解; 查阅词书也无法弄清。该文试图初步提些个人看法, 与同

6 志们讨论。杨烈雄《试谈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文言文的普通话翻译不单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训练, 而且是发展民族新文化, 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 解放以来有不少学者对文言文翻译进行试验。聂凌燕《<鸿门宴>中“生彘肩”释义》该文探讨了《鸿门宴》中关于" 生彘肩" 中的" 生" 字列出了四种不同的解释。李飞《谈<鸿门宴>中的“于是遂去”》高中语文教学用书对《鸿门宴》中的" 于是遂去" 的翻译是" 于是﹙刘邦﹚决定赶快逃离", 但笔者通过查阅对比史记中其他" 于是遂" 的用法和意义, 认为《鸿门宴》中的" 于是遂去" 无" 逃离" 之意, 翻译时应强调行为的准备性。李敏《文言文教学也可以精彩》文言文内容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大幅度增加, 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史记的选修, 使文言文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文言教学要重视课外功夫, 课堂内要采取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该文主要从如何进行文言教学这方面来进行论述。刘金秋《<鸿门宴>官名注释指瑕》《鸿门宴》的课下注释详细、严谨, 对几个主要人物的介绍更是言简意赅, 但笔者在教授此课时, 感到注释对人物官名的介绍略显简单, 并且个别注释尚有商榷之处,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刘艳《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研究》以《史记》作为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发掘《史记》本身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追溯其在历史上的丰碑典范作用,探讨其在教学方面的借鉴意义。从诵读、导学案、写作三个角度来摸索文言文的教学,配以文化专题,提升文化内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朱阜生《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探究》主要以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材中苏教版《<史记>选读》为例,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选修教学在传统文言文教学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在对近二十年教材中《史记》选文的梳理和目前文言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中, 针对文言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人文特色和目前课堂教学重视知识的两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在文言文选修教学中实行的教学模式:诵读模式、质疑模式、体验模式。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传承, 如诵读模式, 更多的是在传统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加以创新, 如体验模式。这一系列措施, 有助于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有所改变, 最终实现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念, 提高综合素养的目标。

文言文知识的教学看似与作文没有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讲,二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准确的理解文意,感受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信息,这对理解作品的具体内容至关重要。而且一切情感的生发,往往都是通过细节而引发的。我们因为

7 关注而深入的体会文本,通过细节展现文本所描述的情节。这是有血有肉的文学,是牵动着人内心情感的最有效途径。而人们的创作动机主要是情之所至,不得不言,才会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追寻现代的写作教法时,往往过于关注最终结果,重视材料的积累,结果越是让学生积累材料,学生的作文越像是东拼西凑的“百衲衣”。没有情感的介入,没有深入的思考,文字间没有自己的切肤之感、真实体验,文章是没有灵魂的。所以重视语文教学的知识和细节,是作文教学的基础。

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重视作文素材搜集

语文教学教法的设计,是整个新教改中语文教学最集中表现。其方式、设想、创建可谓千奇百样,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些追求创新的尝试中,存在着两种比较明显的趋向。一种是“求新”教学程序设计。他们重视课堂安排,重视学情的分析,重视多媒体、新教具的使用,提倡用新的理念来进行课堂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的国际化理念。这种设想很新颖,对与语文教学以往的板结和沉闷,有所改善。另一种是“求本”的教学宗旨。他们认为,纷繁炫目的教学花样本身就冲淡了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目的。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上习惯了表象、图像式的认识,而不愿意动脑、动笔,虽然看似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实则是舍本逐末。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文本为途径,以文本的深入、灵活的解读为宗旨,通过如何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的基本能力。此种观点,说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但是却往往很难大范围的实现。简单的形式虽然有利于时间,但是深入解读文本,应该如何来评价,以什么为标准等问题尚未解决,很难大范围的推广。

学界成果比较丰富,见解新颖。徐同林在《语文教学的点线面——<李将军列传>之“无韵之离骚”参读》提出要获取语文教学的高效益, 就必须走由点到线到面之路。解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这样的经典名篇, 即可采用延伸阅读法, 以求触类旁通之效。《李将军列传》是《史记》这部悲壮的史诗有效解读点,可以由此而对史记的列传部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杨颖红《以预设为基础, 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以《〈史记〉选读》为例, 就如何提高理科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选修与必修区别讲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徐艳在《<鸿门宴>的教学反思》中通过分析樊哙闯帐一节的语言描写的修辞层面、逻辑层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凸显出作者的语言描写艺术, 进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

8 趣。对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语言艺术技巧进行分析, 展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于读者感悟, 提高中技生的感知能力。万国政《班、马异趣文史殊途——<鸿门宴>修辞比较》通过《史》、《汉》两书所写" 鸿门宴" 的比较, 来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语言风格的不同, 进而理解《史记·项羽本纪》中" 鸿门宴" 这一精采片断的修辞特色, 也可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晋彬《语文教学情感氛围的创造》阐释《史记·屈原列传》的悲愤情感因素信息源, 有助于创造情感教学氛围,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陶冶情操, 提高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创造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情感氛围, 使学生在此气氛中, 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并提高学习的热情进行分析。《高中传记文学作品教学研究》一文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之上,从传记文学自身特点出发,剖析当下传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联系解读法、诵读体味法、品读赏析法、比较探究法、对话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和尝试写作法来进行传记作品的教学。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解读,从学校对选修课的认识与指导、教师的素养及评价制度的改善、选修课评价体系及其与高考的关系等方面对语文选修课教学的展开与施行提出建议,能更好地进行语文选修课教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研究一一以临沂一中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从语文选修课程提出的背景、设置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以及所出现的几个误区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提出在教材的选择上要符合中学生的学情需要,坚持“实”与“活”相结合的宗旨,还要在教学中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要体现出选择性、自主性和个体化的特色,还要体现人文性和育人的作用。

牛立群《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认为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研究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大势所趋。郁琼雅《苏教版<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设计研究》针对《<史记>选读》教学价值与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教学任务的角度, 探讨相对可行的教学策略, 进而提高《<史记>选读》的教学效果。对《<史记>选读》教学任务设计的依据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三种《<史记>选读》的教学任务类型:理解记忆型任务、品味感悟型任务和探究拓展型任务。又分析了《<史记>选读》教学任务设计的四大主要原则:兼顾“封闭”与“开放”、兼顾“全体”与“个别”、兼顾“知识”与“能力”以及兼顾“思维”与“语言”,并在此基

9 础上对设计策略做了细致的探究, 最后又以实际案例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李牡丹《比较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中的运用》从“比较法”在专题设置和文本选取上的运用, 从“比较法”在文本阅读上的运用入手, 比较不同文本在叙事安排、写人技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不同, 展开对学生鉴赏能力提升的研究。从“比较法”在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上的运用入手, 对历史人物、事件、评价进行比较, 展开对学生历史观、价值观引领的研究。“比较法”在教学评价上的运用, 从学生的“学前自测”或“目标预期”与“学后自评”或“效果反馈”等方面以及活动生成入手, 形成更为科学、灵活的教学评价。章婷婷《高二学段<史记>选读(苏教版)教学研究》通过教学过程的实践总结,发现《<史记>选读》教学存在教与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要求和目标无法有效完成等问题。这些问题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的选文不够精当;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法失当,对选修课程和《<史记>选读》的教材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选择有利于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目的多是为了应付考察,兴趣单薄等。针对这样的状况,应注重教材的特殊性,在课后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即积累写作素材并展示成果、开展专题讲座、组织辩论比赛和表演课本剧等来改变选修课堂低效的现状,有效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刘香梅《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探索》采用了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实践,试图对自己所实施的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进行叙述。阐释了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专题式教学的概念内涵,结合教学实例呈现了几个常见的构建专题的角度,明确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实行专题式教学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实施途径。周岩《荣成地区高中<史记>选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介绍荣成市六所高中选用的鲁版《<史记>选读》教材,从教材框架和选文特点两个角度入手做以概括,为后文提供文本依据。现状和经验体会,并从文本内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三个角度对荣成高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和设想。王素芳《高中传记文教学研究》一文从传记的重要性谈起,提出传记的当代性问题。表现为,传记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家数量都达到顶峰,它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进入语文课程,传记作品对学生的多方面影响受教育界的关注,每年高考试卷中传记作品的命题率较高,分值也较多,且近三年个别省份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也出现了人物传记试题。总结了传记文学的

10 特征,论述了传记教学的研究意义和教学现状。从传记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传记教学的意义,教学现状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将传记同其他写人记事类文体如写人记事记叙文、写人记事散文、小说、戏剧、古代叙事散文进行对比,及从高考试题中得出教学启示。梳理了高中语文系列教科书中传记的选文,并分析了一下选文特点,总结教学方法。杨敏《整体设计框架下的中学<史记>教学研究》一文从文学价值和生命意识着眼认识《史记》对中学生知识结构的重建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深远, 对中学生语文素养养成至关重要。整体设计框架下的中学《史记》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对中学六年中所涉及的《史记》篇目进行筛选、调配之后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组合设计六年的教学, 以期使学生拥有对《史记》和司马迁的一种“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引导学生进入司马迁所营造的“太史公世界”,掌握司马迁的语言使用, 使学生对司马迁和《史记》形成一种正确、稳固、深刻的“语感”和“情感”。 徐琴琴《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探索》基于新课标的要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史记》成为选修课程开发的教材资源。本文就《史记》选读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及探索, 希望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方面进行有益地尝试。该文以新课程理念为基准, 挖掘出新课标下《<史记>选读》选修课的五个教学价值,梳理《史记》在不同版本高中选修教材中的情况, 并分析当下的《〈史记〉选读》教学存在的四大弊端, 使高中选修课的《〈史记〉选读》教学探索更具有针对性,根据高中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的现状, 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 力求结合《史记》的写作特点, 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调研,对课内教学和《史记》选修部分教学,从考试和拓展的角度分别作了思考和尝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为展开对《史记》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深入解读作品,尤其是实现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教学目标,对我们探讨《史记》与作文写作意义重大。

第三节、情感和价值观方面

安逸的生活和麻木的感知力让人丧失了感受经典的能力,让人在娱乐至死的当代消费、快餐文化中随波逐流。人没有了苦难,便缺少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11 的追寻。人没有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便缺少人性中最本真的怜悯之心。人自私的只关注自己的眼前得失,便缺少了赞许他人、成就他人的心胸和勇气。这是一种现状,一种时代的弊病。是近三十年的中国教育,尤其是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缺失。表现在当下就是社会上的种种异象,学生攻击教师、孩子攻击父母、父母抛弃子女、无人敢扶老人、高校暴力事件„„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再来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对此很多教学一线教师都给予深入的思考,疾呼此问题的重要性。陆春芳《<史记>选读的教学与中学生素养的提高》通过对文本解读, 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感悟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从而陶冶自己的性情、情趣, 提高文化品位。提升高中生研读文化论著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为宗旨, 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突破口, 扎实有效的推进文言文教学, 提升学生的素质, 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婷《论<史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所呈现的悲剧命运,能引发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生价值,发现蕴藏在悲剧人物身上的人格力量,从悲剧中感受坚强,净化心灵,促进中学生对人生的耐受力,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此实现和提升广大师生对《史记》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的认识。李霞《<史记>作品审美教学略谈》语文教学首先是一种审美教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精选的“美文”,如果忽略了审美教学, 那么语文教学将是枯燥的, 乏味的, 令人生厌的, 尤其是对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史记》作品的教学, 我们更要改变以往的只注重其文言知识的教学方向。通过《史记》的解读, 应该使学生增强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领悟古代文化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了解《史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 理解《史记》对我国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陶冶情操, 提升文化品位, 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的良好的治学习惯。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流连于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 才能真正使教学获得成功。如何引导, 这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毛彩阳《先秦两汉史传散文教学与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史记》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宝贵遗产, 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

12 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本文将主要依据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及读本的先秦两汉史传散文篇目(也涉及到部分未入选的名篇), 发掘史传散文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多种教育功能, 探讨在史传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任莎《句容地区<史记>选读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认为在教学上要注重人文性,要求教学方法应该具有独特性, 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可以采用以活动探究为主, 以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史记》之“文”上受到熏陶,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以上的诸种观点,非常明确的提出《史记》在情感、价值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史记》意义的认识尚不够深入。这也是,本文将对《史记》在教学可供借鉴的材料进行整理的原因之一。《史记》的时代意义不仅仅是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诸多历史大背景下的英雄风采,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对于生死、是非、成败的诸多思考以及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思索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追寻。

第四节、作文教学方面

《史记》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和材料。教学领域和学术界对此发表了诸多有见地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倡导教学应注重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主要有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史记》书写了众多人物,个性鲜明。这些历史人物所展现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教学的资源。二是,《史记》的思想性,司马迁含垢忍辱、字字血泪、一生著述方完成《史记》。其深邃的思想内蕴和人格魅力,可以成为引领学生关注人生、悲剧、灾难等严肃的话题,提升人的思想高度。

周海艳《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一文分析了高中生作文写作面临的困境, 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写作的情况, 课内素材利用的现状, 探求高中作文教学低效化的解决途径。从理论和应用层面去研究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的章法资源、语言资源、技巧资源, 采用案例分析的具体方式, 将语文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运用到高中生写作的具体实践中, 探寻到具体的写作教学方法。黄丽娜《<史记>选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阐述了在《〈史记〉选读》中重视工具性的原因:这是由文言文特点、学生现状和现行考试形式决定的;

13 其次分析了《〈史记〉选读》的教学现状, 这里既有对语文工具性认识和操作的误区, 更有对工具性真诚的呼唤。文章的主体部分, 针对《〈史记〉选读》的教材特点, 提出了如何把握工具性的具体措施。日积月累, 把握技巧, 拓展阅读。从学习人物语言、品评人物形象两方面展开。讨论在写作素材、写作手法方面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作用。鄢霏《论文言传记阅读开展人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教学实践》针对当下学生写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以文本阅读拓展与写作素材积累的制约关系为研究背景, 结合文本阅读的深入开展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相关影响, 探索在文言人物传记文本阅读中开展人物深入分析对学生内在文化人格与文学品位的建构与生成, 进而对学生写作素材的内化与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 力图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来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从解决问题的对策角度对文本阅读开展与改革入手, 试图得出可以操作的合乎理论并且规范化的文本阅读指导与写作素养提升的方法与体系。季荣荣《论司马迁语文教育观》该文从语文教育史的立场去考察发现, 《史记》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因子。司马迁作为西汉文章家的集大成者, 他一生创作《史记》所体现出的注重实践活动的言语学习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学习语文的宝贵经验。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机由外在需求到内在需求的转变, 以及他阅读观、写作观的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当下的语文教育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史记》中所包含的丰富言语内容、灿然突破了权威经学的桎梏, 是我们考察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资源。从历史纵向理顺《史记》课程资源利用的线索思考当下《史记》课程资源在高中教学的开发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工作。从语文学科教学层面思考《史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好选文作为文言文典范的作用, 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中处理好《史记》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人格陶冶的关系, 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谢诺冰《开发和利用<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该文通过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 查阅近年来与语文课程资源有关的文献资料, 分析整理, 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语文学科教学层面思考《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关注的是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的开发价值, 如何开发, 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构建问题。当然笔者始终以新课标和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作为标尺来要求和衡量这一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 旨在使《史记》阅读与写作资源得到最切实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14

第二章《史记》和作文关注小人物

小人物,什么是小人物呢?小人物就是那些有别于历史事件的策谋者和推动时代的英雄,他们还是一群,没有过高修养和政治理想的人,他们被《史记》载入,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某些行为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关节性的作用,他们虽没有决策历史风云的能力,但有时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特殊,而产生了很关键的作用。从社会地位上看,小人物地位比较低下,不被当时社会主流文化所推重,他们中的有些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有些人身体残缺不全,有些人发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总之,在这样的一群人身上,有很多人性中无奈和悲怆。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些人的言语事件,我们可以更加真切的看清楚,在历史宏大的空间中,生活的原貌,看见一个带着温度、呼吸的“真人”。远远的时空,往往会放大一个人的功绩,缩小一个人的缺点,会让英雄更加伟岸而近乎天神,会让奸雄更加诡谲而没有人性,会让智者超越古今,美妇近乎妖人。但一个谎言总会留有一些真实的影子,我们抓住小人物和历史中不施粉黛的笔触,以此作为揭示生活中某些显现,做些准备。

想写好小人物,必先能够读懂小人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是先细读《史记》文本梳理整合材料,然后在理解小人物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在现实和文本之间实现一种对话。通过古今的联系和差异,从而产生疑问,进而形成对历史和现实的新认识。

第一节 “小人物”的代表滑稽者淳于髡 我们要对“滑稽”这两字做一下解释,其古音应为“g ǔ j ī”,原意是流酒器滑稽,中国古代特别是《史记·滑稽列传》中引申为能言善辩,言辞流利之人。今天念“hu á j ī ”,现代美学意义为人之言语、动作或者事态,让人发笑。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些人呢?在他们身上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思想呢?

一、谁是淳于髡?

孔子曰:“六於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15 这一段话是司马迁对《滑稽列传》中的所有人的总的概括,先引孔子对于六艺的看法,后面是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历史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评价。他认为天地之间的种种关系是很宏大玄妙的,在一些很微小的言语中,有时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由此看来这些人物可能不是我们以往所接触的主宰历史风云变幻的大人物,不是既富且贵的世家望族。他们身份低微,并不被史官重视,但是司马迁却独具慧眼,他以超越历史的眼光,看到了小人物所具有的人性中闪光的地方,看到了小人物有时可以凭借不为人称道的方式办成很多大人物所办不成的事情。

首先我们看看司马迁笔下的小人物淳于髡到底是何许人也。“齐之赘婿”“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这让我们不禁想起来晏子,晏子也是身材矮小的人,但是他的才能却使他受到世人的敬重。淳于髡与之相比,当然相形见绌。因为淳于髡并没有晏子外交治国的大的才能,他只是一个擅长讲话的人,他在思想上不具备晏子的政治眼光和远见。今天,我们对晏子了解多,却对淳于髡了解甚少。我们往往关注的都是大人物,看见的都是成功的者的光环,却从没有反思过是否普通人也会有值得人肯定的优点,而大人物也有他们不为人知的缺憾。我们太容易相信权威,相信绝对。这是一种势利的评价标准,而世人大多如此。我们关注小人物,就是要具有平常心,明辨是非善恶。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

上面的一段话,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的出处。人们以往一直关注的是齐威王的隐忍不发,而一举有所作为。注意到淳于髡的语言表达技巧。我们都熟悉一句话,“文死谏,武死战”,这也是历来为人称道的为人臣的操守。但如果可以既可谏言又可存身,不是更好吗?淳于髡就是这方面的成功者。他很形象的做了一种比喻,有没有过于严苛的批评,他给了齐威王一种忠告,有没有让齐威王失去面子,还未齐威王之前的做法给予了一种正面的肯定。我们都知道齐威王此前的做法,简直与昏君无二,作为臣子本应该言辞恳切的劝阻。但是历

16 史上这样的直谏,往往事与愿违,激怒君主,身死朝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种做法的结果,就立刻会觉奇怪,难道那些直谏的人不懂这个道理吗?当然懂得,淳于髡的想法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那些智慧过人经世济民的人当然不会不知道,但即便他们知道,他们也不会如此。因为这样便失去了作为士人君子的风度操守,成为了弄臣。这是士大夫不屑于做的事情。用曹操的话说,就是“慕虚名而处实祸”。放弃虚名,不仅可以存身,更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固守虚名,只能身死事败。这是司马迁的思考和困惑,是他遭受腐刑后的,生死抉择见的一种思考,是痛苦后为痛苦寻找的一点借口。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上面的一段故事很有意思,不像是朝堂上的谏言,更像是市井之人的利益之争。君主不像君主,仿佛是追逐利益的商贾。我们看不以往臣子的侃侃而谈的经天纬地的大道理,看不到义正言辞的论证,更看不到道貌岸然的嘴脸。而是很简单的,付出和收获的计算公式。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时候,正人君子不敢为也。反而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可以一语中的。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事情,小人物和大人的一拍即合,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原来人有这样多的相似之处。

威王大说,置酒後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韝鞠鯱,待酒於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後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

17 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以上是一段话看似是淳于髡厚颜无耻的言辞,但是在这样荒诞的语言背后,却是一种富于机智的筹谋。他以眼前事为题,做了一番推理。威王听了,起初只是当成笑话,没有心理上的戒备,在这种前提下,才能循循善诱之。相反,如果这个时候忠言直谏,打扰了威王的兴致,只怕身首异处在所难免。

小人物没有那些身居庙堂、征战沙场的大人物的功绩,但是他们的身上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有些甚至蕴含着很多掩藏在历史之后的人性的真实。

二、引导学生解读淳于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因此要深入解读淳于髡,就要了解作者和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常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史记》是值得我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从中吸取营养。

采取“专题式”阅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这里笔者也借鉴这一方式,把选择的篇目加以归类整理,提炼成专题,便于师生学习。在阅读学习中要处理好全书与选篇的关系,要处理好老师精讲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关系。

了解作者司马迁其人其事,做到“知人论世”,并对《史记》全书内容和篇目有个大致了解。 笔者将分“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年少漫游经历”、“初做史官,得见宫廷史料”、“为李陵辩护,惨遭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巨著”五个部分来向学生介绍作者人生经历。这一部分可做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学习《报任安书》,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著史宏愿的精神。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18 之言。”《史记》的体例可说是“学究天人,体贯古今”。自上古传说中的皇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上下3000多年的历史是如何贯穿一体的呢? 作者把它定位于纪传体通史,全书共有一百三十篇,分别是: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作品的主体。

“本纪”是全书的提纲,按照年月时间来记述帝王的事迹。在“本纪”的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详今略远的办法。“书”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来使读者明确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表”是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世家”是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记载帝王和诸侯之外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少数民族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之分。单传就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管晏列传》。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记里去,例如:《滑稽列传》、《刺客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作者还把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例如《匈奴列传》。

《史记》中的篇章大多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主要是人物的生平描述,以代表性事件和趣闻逸事衔接交杂而成。后面则加上了作者的评论或敢想,常常以“太史公”作起头内容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司马迁的前半生既读过万卷书,也行过万里路。他深知写作《史记》不能仅仅知晓历史史料,还应该实地考察,辨别史料的真伪,搜集一些不见于文献的史实,来弥补史料文献的不足。在《太史公自序》、《孔子世家》、《孟尝君列传》、《魏公子列传》、《屈原列传》、《淮阴侯列传》等篇目里均记载了作者实地考查的踪迹。可见,深入广泛地实地考察,保障了写作资料的真实和充实。

中国古代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它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史官客观公正地写史显得难能可贵,但司马迁却能秉笔直书。

作者在评价人物时,往往以超越历史的眼光,冷僻的视角直指人心。他不被历史的光环所惑,不为帝王的威视所迫,他有自己的对于人的评价,看得到伟岸

19 背后的狭隘,也看到平凡低微的坦然可贵。他敬仰孔子、屈原、信陵君、等人,却能够客观地写出他们的缺点过失。例如借晏子、老子之口批评孔子的繁文褥节,而对屈原一心固守楚国,则直接指责道:“以彼其才游诸侯,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 ”作者赞扬李广,对名将卫青、霍去病却没有过多的情感。在《李将军列传》中赞扬李广处处以士卒为先,要让士卒喝够水,吃饱饭才会自己喝水和进食,受到士卒们的爱戴。而在《滑稽列传》中则写淳于髡出身卑贱,其貌不扬。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髡”是先秦时的一种刑法,指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是对人的侮辱性的惩罚。淳于髡以此为名,可见他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赘婿”则源自于春秋时齐国的风俗。当时齐国风俗认为,家中的长女不能出嫁,要在家里主持祭祀,否则不利于家运。这些在家主持祭祀的长女,被称作“巫儿”,巫儿要结婚,只好招婿入门,于是就有了“赘婿”。这种风俗在齐地由来已久,一直到汉代还很流行。如果不是经济贫困,无力娶妻,一般人是不会入赘的。淳于髡身为赘婿,更可以确定他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了。但是这样的人却有着他的智慧和劝谏君主的能力。用司马迁的评价就是“不亦伟乎”。

第二节 《史记》中小人物群体

小人物群体有很多让人深思和感喟之处。他们的个性不一,是历史中最普通和真实的人物剪影。历史变迁,但是世俗种种,人心向背却依然清晰可见,他们那么遥远,有那么熟悉。他们没有伟大的功绩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不曾留下,但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历史上大人物的周围,没有改变历史却难以被人们忘记。

他们身上有着人的复杂性,他们不是英雄,不必有时名之累。他们自由,他们更像是活生生的每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他们市侩爱钱,为善而不能尽善,他们的身上的种种特点,让历史更加生动,让现实与过去如此相似。

爱钱的人:《史记》中记述了许多爱钱之人,他们有对钱的渴望,又各不相同。如南昌亭长、苏秦的兄弟嫂妹妻妾。他们爱钱,却让人感觉他们完全不同。

首先来看南昌亭长,原文中有相关的记述。“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南昌亭

20 长虽然爱钱,但并不是什么坏人。一个人整日无所事事,到别人家中,连着吃几个月的饭。即便是朋友,也会觉得为难。由此,我们不能责怪亭长和他的妻子。相反,该被指责的应该是韩信。虽然司马迁没有直接指出这一点,但是在字里行间,却流露此意。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时,自己也说过:“公,小人也,为德不卒。”他说的“为德”指的就是亭长招待韩信吃饭的事。可见韩信对此还是感激的。韩信只是慨叹亭长没有把好事做到底。

然而,苏秦的兄弟嫂妹妻妾则不是这种情况。《史记》原文说:“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於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苏秦出门几年,结果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回到家了,家人耻笑。今天我们读之,仍然觉得心中酸楚。苏秦继续读书,一年后即将再次出门游说诸侯,起初不受人待见,后来“北报赵王,乃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於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这一次,苏秦终于如愿以偿,当他再次回到家乡时,“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读到此处,人当哂之。虽为至亲,势力如此。世态炎凉可见一斑。与南昌亭长相比,亲戚的冷言冷语更加让人心中寒冷绝望。原文写道“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 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苏秦看到了人心向背,看到了势力金钱对人心的左右。可见小人物身上,展现出的是平常人的计较,还有世事人心的冷热。古已有之,今天依然。

朴素的善念:《史记》还记述了很多平凡的善心人,他们能力有限,不能济世万民,却可以不计回报的帮助陌生人。虽然,这样的帮助力量微薄,但却是人性中可贵之处。如漂母,她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名字。在历史中我们甚至看不到她清晰的面目,但是我们却可以记住这个连姓名都不甚清楚的小人物,全是因为她可贵的人格。当时韩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

21 日。”韩信很高兴,以为终于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他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则痛斥他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漂母没有温和的言语,却有着古道热肠,她对韩信的一番直言斥责,不是嘲讽,而是一种规劝。这便是人性的光辉,是小人物最简单的善良,历尽沧桑依然有着感人的力量。

丑恶的嘴脸:市井之中,有些人色厉内荏,欺软怕硬,他们面目可憎。这些人一面是欺负人的恶霸,一面又屈服于强者的威吓。作者写这些丑恶嘴脸,让世人看透了凶狠残暴的背后是对强者的胆怯和懦弱。如侮辱韩信的淮阴屠中少年、诬陷张仪的楚相门下。

韩信年少时曾受胯下之辱,《史记》中写道“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市井小人,逞一时之快。斗狠逞恶,以羞辱他人为乐。如果他知道日后韩信为列侯爵,一定悔不当初。市井小人,鼠目寸光,只以眼前为乐。这是他们的可恶,也是他们的可悲。但这也仅仅是莽夫的小恶,目的仅仅是取笑而已,还有比这更加险恶的用心。

相比之下楚相门下更加可恶。“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境遇窘迫,资材匮乏。世人有专门以穿着看觑人者,衣着光鲜则为贵,衣着破旧则为贱。对于贵者,这些人则趋炎附势;对于贱者,他们则落井下石。相对于市井小人,这些门客则更加可怕、可憎,他们嫉贤妒能、捧高踩低,险恶用心更是令人痛斥。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更是不乏这样的小人嘴脸。

有情有义:小人物虽然微贱,亦不乏有情有义之人。他们虽然只是历史中的短短一瞬,却以至情至义千古留名。他们没有改变历史车轮的方向,却让那段往事成为永恒。如聂荣、高渐离。

聂政的姐姐叫聂荣,《史记》载: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

22 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於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聂荣聂政姐弟算不得经天纬地的大人物,但是在他们的身上,却有着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人皆乐生而恶死,亲贵而疏贱。苏秦至亲尚且如此,未有杀身之害,而兄弟妻子哂之。相比之下,聂政的姐姐就显得心地纯厚,重情重义。

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是“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史记》中记载: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於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於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於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在《史记》高渐离不算是个主要人物,司马迁却不吝笔墨细细记述。从原文中看,记述的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在燕时交好为乐,二是荆轲死后,高渐离毁目复仇。这两个部分的安排,对比非常明显,前面为欢乐时,后面为复仇死。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时间大多时侯的结交是在一种欢乐的场合中,大家把酒言欢,慷慨高歌。但是世人同享乐者多,共患难者寡,高渐离则始终如一,为友报仇不惜以死相搏。读之不禁让人动容。他的复仇,没有任何外在的因素,他们

23 又非至亲手足,即便不去复仇,也没有人会指责他。如果可以私下祭奠一下朋友,时人也要称其是有情有义之人,何故以身犯险?这是一种肝胆相照的至情,并不是人人皆可拥有和遇到的,也正因为此情世之罕有,所以才显得弥足珍贵。同时,这种情感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历史中,那些薄情寡义的人。地位之争、权力之斗往往发生在至亲至近的贵族之间。他们地位尊贵,身份显赫,高高在上,是名副其实的大人物。但是宫廷之中,父子、兄弟相斗竟至生死相搏,完全没有半点亲情。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思考吗?

今天,我们常说,保暖后知廉耻。那么这些大人物难道达不到保暖的生活水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反而是贫寒卑微之人,重情重义,肝胆相照。这难道不是历史最辛辣的讽刺吗?如何评价一个人呢?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呢?这是司马迁隐藏在文字背后,留给后世读者的斯芬克斯之谜了。

第三节 小人物对写作的启示

观察和分析小人物,从小人物的解读出发,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要。生活中,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突出的人物,或者是影响大的事件,忽视了自己和身边的小事。久而久之,不仅仅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皆是大的特点,而忽视了无论是伟人还是英雄,无一不是从小人物开始的。漠视小人物,表面上看是一种不深入观察的问题,究其本质则是对生命平等性的漠视。回到作文写作上来说,小人物离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最为接近,最容易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从而也就更容易理解事件和人物的本来面貌。

通过小人物比较,我们可以深化对该人物和文本的认识。在具体进行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内容相关的文本在叙事特征、详略安排上的不同,不同文本,或同一文本的不同事件中写人技法运用的不同,以及通过语言运用的比较,分析不同人物、或某一人物不同方面的性格特征,同学对人物性格特征和塑造人物的方法深入了解后,阅读鉴赏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和写作方面的思想高度。

(一) 感知力的提升:通过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感觉和认识,以及对人物所涉事件的叙述角度侧重,描写详略的初步感知的比较,学生能意识到人物形象和与人物相宜的刻画方法的不同,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中最基本的感知力。

24 比如在高渐离和聂荣出就可进行比较,首先比较他们二人的身份,继而是他们和事件主要人物的关系,以及在描写的时候,司马迁所使用的语言。通过人物塑造来分析高渐离和聂荣的性格等。这样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两个人的特点,他们虽然都是为了报仇而不惜犯险身死,但性格上却不一样。

(二) 想象力的提升:通过对不同选本中不同人物,以及同一选本中人物不同事件中形象描写的分析与比较,学生能想象人物的言行、举止,感受其内心世界,性格心理,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中的想象力。

比如在苏秦受到家人嘲笑时,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我们如果置身其中,就是苏秦会怎样。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财富的偏好,会给人和人之间带来怎样的影响。人爱钱对不对?想象一下苏秦的生活。如果你是苏秦的家人,你又会做何感受?

(三) 领悟力的提升:通过对《史记》中不同人物所采用的叙事方法,刻画角度,描写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和比较,学生能领悟不同人物塑造形式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的不同,领悟借鉴、领悟记叙文写作中叙事、写人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写作技巧的领悟。

比如在写韩信的时候,特地写了侮辱他的人后来得知他封侯还乡后的样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韩信的做法,我们觉得合理吗?侮辱韩信的人,前后的表现全然不同,这样的写法,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四) 回味力的提升: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人物、或某一人物不同方面的性格特征,品味、比较其语言运用的恰到和巧妙,能从细处感受、顺摸到司马迁在语言运用和人物体察的慧眼独具。从而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语言品读和回味力。

在众多人物中选一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谈谈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既有可供比较的文本,同时可以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比较分析、提炼观点、组织语言的环节,不禁提升了思考能力。更可以极大程度的掌握写作素材,使自己有话可说,在头脑中储备一些属于自己的作文材料,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

“性格即命运”,这句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对于分析《史记》人物性格对其成败的影响真是十分恰当。司马迁所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通过对其行事作风、性格特征的分析可以把握人物的丰富的形象,从而

25 理解其在人生关键时期的选择,以及事业成败的因由。尤其对于那些身份地位相同,人生机遇相似,而人生走向有别的历史人物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人物的不同的性格方面的比较分析,尤其能探究其性格对于人生的重要影响。

有一句话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同样的事件和情境,在同一时代、甚至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或结果,通过史家的勾画匀抹,呈现在后世读者的眼前。藉由对类似事件或情境中诸多要素,尤其是对事件中主要人物的主体意识和选择的比较、分析,我们能了解人物的性格心理,以及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对人生走向及变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站在时代、性格的角度试图理解人物行事作风的原因。从而形成较为科学的人生观、历史观。

司马迁首创论赞艺术,在每一篇人物传记后面加上一段“太史公曰”,对传主的是非功过,成因败由、历史影响以及性格形象作出自己的评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除此以外,太史公在论赞中,有时还引述了前人对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这样,前人之论,太史公之论,后人之论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自然就形成了关于关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历史评价,以及现世评价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角度看问题,并理解历史人物思想、行为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章 《史记》中“生的选择”对作文内涵的深化

生死的问题是人必须要面对又很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现世的留恋很难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述清楚。但是,人类渴望生命的延续,渴望生命的永恒,却是由来已久的,帝王英雄智者亦不能免俗。包括写作《史记》的司马迁,也深深的受困于生死的抉择。是屈辱的活着,还是以死抗暴,虽然看似结果了然,但远没有那么简单。司马迁在《史记》中总要谈到“死”和“生”的问题,而且他也有意或无意的在探究这个让其始终困惑的问题。他对生命的重视和留恋,其中不乏他的不甘心和复仇含怨的情愫,他为自己的“生”的选择,一直寻找着答案和注解。他的笔下有帝王的求生、有智者的求生、有英雄的求生、草芥之人的求生,他笔下的生命不是思辨上的辩证,不是孔孟儒学的生死大义,不是寻常人的生死好恶,他笔下的生命是包含这些所有的历史的确证,是历史中种种选择以及考量的依据,他记录了这些历史的细节,为自己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

26 参悟生死的禅机。

第一节 司马迁“生”的选择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及生死抉择,痛心疾首,往事犹在目前。后人读之,如有所悟。生死者一念耳,然生之所贵者不尽相同。或有所抱负,或立功疆场,或书郁愤,或尽仁孝,生的意义总是充满着变数的,这种变数往往是生死一念间的抉择了。生死两难间,活下去总要面对日后、自己、世人,这比一了百了要更加艰难。司马迁回忆自己当初身受腐刑时说“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言语之间,仿佛时间凝滞,我们走进了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读一个锥心往事。

然而,司马迁是不甘心死的,死了自己的屈辱和冤屈便从此成为了定局,他不甘心死去,成为历史的尘埃。在他看来“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受次等屈辱,而能含垢忍辱而活下来,非其怯懦,古已有之。“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古人圣贤忍辱而生者,可见生死的抉择不能判断一个究竟是否活得有尊严。

司马迁认为“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27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他选择活下来,效法先人知耻而后勇,受困而后作。他列举前人事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所以自己的亦可有所作为,他写道:“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我们读之言语切切,字字带血。因为这些都是司马迁对于生死的一种判断,而非时人世人的看法。现实永远不是圣人所期待的现实,世人也无有天下大同、亲亲仁善的赤子之心。世人以势利为务,贵重衣冠多余仁善,所以司马迁犹不能不心中凄然惨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这不是他拒绝为任安引荐的托词,而是其内心经受悲辛往事而看到的现实。自己的处境,并不能因为其著述稍有改观,甚至不能期待其死后,著述流传,便可以重获尊严。不可能,现实的世界永远是现实的判断,世俗的取舍永远依照世俗的法则,这不是一个人的智慧和操守所能改变的。即便是在今天,亦然。但是文学的意义便在于此,用带血的喉咙歌唱,只是为了挽留世间最后一点春色。虽然春去可复来,但人生恐难再,杜宇声声悲啼的有时不是春色,而是春色将永远不会属于自己的凄凉。

28 第二节 《史记》 “生的选择”的素材整合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我们如果仔细的对比《史记》中关于生死选择的描写就会发现,虽然人们的地位不同、身份各异,都有着对生的执着。帝王和普通人一样希望生命的永恒。人们的内心世界,从来都是变化的、复杂的,司马迁亲身体验过生死抉择时的内心的矛盾,所以在《史记》的人物传写上异常深刻,发人深省。站着死去,还是跪地求生,在道德操守至上的国度里从来容不得人犹疑。犹疑代表着品行上的亏缺,这是君子所不齿的,会遭到唾弃,不仅受世人的鄙视,更加难逃良心深处的愧悔羞愤。即便是忍辱偷生的司马迁本人,在写道舍生取义、以死抗暴的英雄时,也由不得唏嘘感慨、情感激荡,他肺腑那些站着死去的英雄。虽然不免遗憾,但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可惜,死亡终究是一种遗憾,历史已成定局,仇恨、抱负从此成为泡影,这是司马迁所不能忍受的,他要的并非是世人的一声赞许和良心上的一种安慰痛快,他要的是历史的真实的答案和参透天命的迷局。《史记》中写道生死抉择出不少,更不能草草翻过,应该细细品读,以便提升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这些事例中也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权衡生死、为复仇而活、帝王求仙。

一、权衡生死

生死的权衡,看来是大事,往往有时只是一念之间。一个人能从微末小事中看到生死的机关,这是一种大智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更是司马迁所赞赏的。人往往是当局者谜,李斯默许赵高的篡诏乱政,只是担心扶苏即位后自己处境窘迫,却不想反而为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坟墓。李斯为相,政绩卓著,为秦肱骨之臣,非有大智不能担一国之政。遗憾的是,智者也难免一叶障目。我们追逐利益、追寻梦想、实现抱负,忽然发现自己被这些所谓的追求缚住手脚、蒙蔽视听。此时,再想抽身撤步已然不能了。司马迁,看见了历史的另一种真实,相似的追求,时代的飓风中摇曳,如何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是否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诅咒?

在权衡生死时,刘邦的睿智果断让人震惊。这种果断和睿智,让刘邦在楚汉争雄的较量中完胜。我们读之有时甚至觉得,他的果断中隐隐有着凉薄,睿智中透着狠绝。《史记》中多次写到这样的细节,当刘邦听说项羽要来攻打他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恐惧:

29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当他得知张良的应对之策时,完全接受,而且非常诚恳的配合着张良的谋划。虽然,对张良竟然会和项伯有如此深交,刘邦不免心生疑惑。最终,还是选择接受他人的建议,并且采纳这些建议。这是刘邦最大的优点,也是他明智的表现。他能看到一个事件背后隐含的危机,所以能够获得生机。刘邦表现出来的权变机智,让人叫绝,《史记》写道: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刘邦对项伯的一番恭维讨好果然十分奏效,得到项伯的好感和信任,于是回去说服项羽,偏偏项羽也是非常吃这一套的人,所以刘邦的危机缓解了。这件事情,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死。以项羽的实力和战斗力,此时一战便可以将刘邦消灭,使其彻底失去政治资本。与其说张良智慧,不如说刘邦对时局看得很明白。再有能力的谋士,如果与君主的想法相左,也很难得到信任和重用,所以张良和刘邦这对君臣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这件事情,让我们很容易联想起韩信后胯下之辱的事情。韩信身有佩剑,身高八尺,完全可以和地痞一斗。但是结果难料。如果打不过地痞,势必还要受辱,有可能受到更大的羞辱。如果把地痞杀了,他就要抵命。用自己的命换地痞的命,韩信觉得不值,所以他选择受辱。一件小事,足见一个人的智慧。韩信和刘邦都具有见微知著、洞悉时局的能力,往往也是最大的赢家。这样的果断是刘邦性格的重要征,有时不免让人觉得心寒。

30 刘邦在鸿门宴中逃席而去,“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刘邦说的很漂亮,其实主意早已打定,“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反而是借樊哙之口说出来,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当机力断,“遂去。”可是他并不是仓皇逃跑的,他要为自己的逃跑赢得时间,确保可以顺利逃生,“乃令张良留谢。”他把张良留下来,我想张良心里一定隐隐的在冒冷汗吧。依着项羽的脾气,张良是十分危险的。但也只能如此,“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闲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段对话堪称经典,刘邦对生死的判定和他的周全,往往显得过于自私了,虽然舍车保帅是政治斗争的不二法则,但仍不能不让人觉得刘邦凉薄。他对自己倚重的臣子是凉薄,“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他对于自己的亲人也并不厚道,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的回答千古未有,他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他的话直接激怒了项羽,“欲杀之”。这样的儿子,真是冷酷残忍啊! 我们常常觉得吴起没有人性,为了受到重用而不惜杀妻、母丧不奔。可是看看刘邦的做法,与吴起何异?项羽不能如此,他重感情,重义气,遇上刘邦这样的对手,注定了失败。

当然,我们此处重点并非职责刘邦为人的凉薄,而是说在生死权衡上,过人的睿智果断后面隐藏的还有锥心之痛和默默的忍耐。

相比之下,范蠡的做法也许更加受到后世的赞许。功成身退,保全性命的明智成为了后世为官从政者的重要信条。“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31 这是历史教训,是以白骨和鲜血书写的典故。今天读之,亦不能不感喟,人再智慧,有时也不免被执念左右。

二、为复仇而活

《史记》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有一个故事,更是直指人心的诉说。那些年代久远的旧事,今天再读,不仅没有显得疏远,反而觉得言语可亲,字字生动。那些语句带有一种特殊的生命力,能够打通历史和现实的阻隔,让读者站在历史的角落,看一遍那血雨腥风、明争暗斗、苍凉无奈的昨天。其中有些故事,让我们不禁切齿拊心,仇恨让人痛苦,有时也是支持人活下来的强大力量。我们当然是渴望和平与宽恕的,但却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人性的善恶,相互纠缠,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同时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情感。

仇恨是一颗种子,能够滋生毁天灭地的力量,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要么留有余地,要么斩草除根,不然必受其害。伍子胥就是身负父兄之仇,而灭楚鞭尸的人,其原文为:

无忌曰:“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必至。”于是王使使谓奢:“能致二子则生,不能将死。”奢曰:“尚至,胥不至。”王曰:“何也?”奢曰:“尚之为人,廉,死节,慈孝而仁,闻召而免父,必至,不顾其死。胥之为人,智而好谋,勇而矜功,知来必死,必不来。然为楚国忧者必此子。”于是王使人召之,曰:“来,吾免尔父。”伍尚谓伍胥曰:“闻父免而莫奔,不孝也;父戮莫报,无谋也;度能任事,知也。子其行矣,我其归死。”伍尚遂归。伍胥弯弓属矢,出见使者,曰:“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将射,使者还走,遂出奔吴。伍奢闻之,曰:“胥亡,楚国危哉。”楚人遂杀伍奢及尚。

知子莫若父,伍奢是了解自己的儿子的。他可以想见两人的所做作为。深知自己必死无疑,如果儿子只能从死,从此何人报仇?伍奢心里大概也是安慰的吧。伍子胥的明智和果断,看似无情冷血,但实则是一种更为艰难的选择。这是理性和感性的一种较量。如果莽夫之勇、人子之孝可以挽救父亲,吝惜身死,或许让人觉得可耻。明知回去只是送死,不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伍子胥的痛恨和隐忍,全为报仇。我们今天读者这样的一段历史,总觉得隔阂,仿佛现在的生活早已远离了这种残忍的杀戮。和这件事有相似之处的事情,后来的历史还有,比如张学良和日本军队的仇恨。张作霖被日本军队设计炸死,张学良势必要与日

32 本军队生死决战。面对全国统一和个人私仇时,他选择的是东北易帜,全国统一。以他自己之力很难同日本军队抗衡,只有暂时放下私恨,才能最终血洗仇恨。他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可惜的是,他自己终究没有手刃仇人。这和伍子胥的选择何其相似。仇恨让人心中充满了毁灭的力量,也让人学会了隐忍和等待时机,让人学会了在全曲中积蓄力量。后来吴国攻打楚国,“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雠。”很多人评价,伍子胥的做法太过了。但是,如果想想伍子胥这些年日夜筹谋之事,便可理解他的极端做法。仇人死了,无法让死人在死一回,仇恨如何了去,伍子胥心里的怨怒如何发泄。即便是这样的极端行为,我想他的心里也仍是有不甘和遗憾的。那些,眼见亲人身死,无力营救,只身逃走的锥心之痛,终究不能一一还报。

与此相似者,还有勾践的复仇。原文为: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闲行言之。”于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闲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33 这段对越王勾践兵败受困的描写,非常精彩。司马迁写了勾践当时处境,有点戏剧性的意味,但想来也是真实的。勾践兵败问范蠡该怎么办,范蠡就告诉了勾践应该:“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大夫种更是膝行请罪,请求吴王宽恕。但是,伍子胥劝谏,勾践命悬一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处境,可能比死亡更加让人痛苦。人有的时候,更加无法忍受死亡向自己步步逼近,这比突如其来的死亡更加让人濒临崩溃。所以,勾践要寻死的做法并非是艺术的夸张,而是他走投无路时一种近乎崩溃的状态。在死亡的威胁和折磨下,度日如年,后来终于贿赂伯嚭才得以活命,以奴仆的身份滞留吴国。接下来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了。我们从文字间,还可以看到,勾践的行为与此前截然不同。知耻而后勇,他每天都在提醒自己这种屈辱与处境。我想,最让他觉得痛苦和耻辱的不仅仅是身为奴隶的生活,而是其生死一线时所经受的恫吓和折磨。他觉得这种待宰羔羊的处境,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屈辱有时可以让一个养尊处优的软弱恶劳的人变得勤敏,让一个思想单纯意气用事的人变得深沉,屈辱如同当头棒喝,让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忽然认识了自己原来如此不堪、渺小。一个人知不足,才能真正的看清自己,看清别人,看清世界。这是司马迁在文字间,有意或无意留给后人的启示。

此外,还有孙膑,他经受的不只战场厮杀中的胜负存亡,也不是列国争雄时的残酷角逐,他经历的是人心险恶的背叛和欺辱。原文为: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

34 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棬,救鬬者不搏撠,批亢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獘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的受辱与复仇,想来最容易引起今人的叹息。庞涓与孙膑有同窗之谊,当时关系应该也是极好的,不然孙膑也不会去找庞涓。但正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却剜去自己的膝盖,把自己困于囚笼。后人读此历史,又有很多文学性的描写,其中就有孙膑下山前,老师对他说“他与红尘无缘,清福有份”的话。当然这也只是后世人们的杜撰和想象。但这种想象让人们更加警醒,人要心明眼亮、识别真伪。这是后世永远的一种教训,也让人与人之间有了隔阂。司马迁对孙膑受辱的描写不多,反而写道他复仇的步步为营时比较具体。初读之,不觉得悲凉,只是觉得可恨可怕。再细细想来,才觉得十分屈辱。孙膑智谋远超庞涓,可是一之不慎,身残志屈险些丧命。这难道不让人疑惑吗?这和司马迁的遭遇难道不相似吗?司马迁熟读历史,洞悉时事,明分善恶,胸怀坦荡,可是却受奇耻大辱,为世所弃。这是多么可悲又荒唐的事情,能够看清别人的处境,却不能救自己于困厄之中。想来古今智者也不能免于一叶障目的悲剧。司马迁后来写道:

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35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悲夫”二字,缀于文末,真是字字千钧,如巨锤扪心。这是人生的悲剧,但是人人见得这种悲剧,却又都逃不开这样的悲剧。人总是被自己信任的人伤害,也总是因为自己执着的追求而殒命。人智慧者,必死于智慧;勇武者,毙于兵戈。谁能改变这样的命运,不如无知无能最快乐,至少可以保全生命本来的自性快乐。孙膑的屈辱,一面是来自庞涓的背叛陷害,一面是源于自己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虚名。孙膑此后虽然得以帅兵亲自复仇,却婉言谢绝了,而是以军师的身份,从旁出谋划策。这与伍子胥的做法大相径庭,难道是他的痛恨不如伍子胥的深吗?不是的,他的痛恨一点也不比伍子胥少,只是他自己若不是渴望虚名,亦不会陷于受辱身残的困境。既知如此,孙膑再接受帅印统兵无异于自取其辱了。他淡漠了功名富贵,早已没有了年轻才俊的傲然风姿。常人谁没有过卓尔超群的幻想,谁没有过一展才华的雄心,一把宝剑怎么会常置匣中,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孙膑在这些常情中,体会的却是来的太快的教训和苦涩。

孙膑的复仇,让人拍案叫绝,环环相扣,诱敌深入,一举歼灭,就连最后进攻的信号也是庞涓自己名人点亮火把而发出的。庞涓自掘坟墓,害人害己,亦是悲剧。这段描写虽然精彩,却让人并不觉得痛快,心中反而堵塞郁结。复仇可以血洗受辱的痛恨,却无法改变既成事实的屈辱,人还要背负着这种伤痕和苦涩继续走下去。也许复仇是人在生死之际,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的唯一一点凭依,唯一一点借口或理由,人用这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自己摇曳不定的生意。苦难从来不同情弱者,生命中也绝不会缺少苦难,人只能坚韧的活着,背负着苦难的记忆,更加努力的赋予生命的意义。

三、帝王求生

站着死去,匍匐求活,二者皆是生命的殇逝。是没办法解开的迷局,让命运更加神秘难测。也让人们一代代的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即便是人间的主宰、千古帝王,也不能逃脱命运的锁链。富贵以及、掌握众生的生死,却也难逃自己也将死亡的结局。天道无亲,千载之后,帝王和贫民都会化为一抔黄土,再高的地位和权势也会烟消云散。由此观之,生命的意义正须好好思量。

帝王当然不甘心,自己的滔天权势如何不能找到一种让生命永恒的方法呢?

36 于是有了秦始皇、汉武帝等后来诸多帝王的求仙长生的举动。只是,如今他们都死了,耗费资材,所得来的长生不过梦幻耳,多么尖刻的嘲讽。我们还可以从历史的碎片中,找到一些帝王的影子,看到他们在死亡面前的局促战栗。他们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生死面前毫无效力时,他们也如同虎豹困于牢笼、蛟龙曝于旱地,在无能为也。这时他们也该意识到,作为人的渺小和烦俗,他虽然受万民膜拜,也不过和膜拜他的人一样,最终以死亡收场。《史记》中有关于秦始皇的记述,原文为: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方士徐福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

37 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始皇帝的功绩不可抹杀,堪称开辟帝业的千古一人。他的暴虐和狠绝,让人畏惧,秦国的兵强马壮让列国闻而色变。他的励精图治堪称后世楷模。他的声威,让年少便杀人的秦舞阳,望而声色俱变,即便的荆轲这样的刺客亦不能在咫尺间刺杀成功。秦始皇不是无能的末世帝王,他是一个头脑睿智果决之人,却也畏惧死亡。面对死亡,他也和一切畏惧生死的人一样,手足无措、匍匐在地。他也会说“祖龙”不是自己,自欺欺人。他也会不惜万金,派方士寻得长生的海上方,以此延续生命,以此可以超越生死,永远主宰世人的命运。即便是,觉得自己依然生命将尽,他也要尽力试试。这是帝王的浪漫,还是帝王的卑微。和那些慷慨赴死的人相比,他们的求全,显得太轻浮单薄了一点,与那些甘愿抛撒鲜血的志士仁人,他也不过是在死亡面前,卑微的众生一员。滔天的权势、辽阔的疆域、千秋的霸业,那些昔日的美好幻想,总是美好的,但却让帝王生命的最后一段生活,显得太脆弱狼狈了。

可是,谁又能说自己可以从容赴死呢?生命的可贵,有时只在于它的脆弱。不仅秦始皇这样,汉代的很多帝王,以及后世帝王也不乏求仙问卜的人。他们英武的姿态都是放在外边的,心里还是有一个幽暗的空间,时而让人窥见他们绝望的怯懦。在《孝武帝本纪》中,多处写道汉武帝的求仙访道之事,原文为: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上遂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一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巨公”,已忽不见。上既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宿留海上,与方士传车及闲使求仙人以千数。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以千数。是岁旱。于是天子既出毋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还至瓠子,自临

38 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将卒塞决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赦天下,毋有复作。”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上亲礼祠上帝,衣上黄焉。

凡六祠,皆太祝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方士所兴祠,各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可见,但凡有神仙之说,汉武帝从来不吝惜财物人力,亲往视之,虔诚奉行方士的方法,以求可以得到长生。方士们也不能说不尽心,他们总要绞尽脑汁来找到为自己自圆其说的一套说辞。汉武帝,虔诚的希望可以获得长生之法,但是结果终究不能如愿。司马迁写了很多汉武帝求长生之法的细节,和秦始皇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焉,但结局都是不能遂其心愿。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在死亡面前的卑微,与之相比荆轲之死反而显得更加悲壮和让人敬畏了。项羽的霸王末路与之相比更多了一些血性男儿的伟岸和雄壮。

生,固然是可贵的,但孟子也说过人生自然有比生命更加可贵的道义和尊严,总之生死利害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对错的问题。司马迁活下来,但是他难道心里不曾羡慕过那些节烈忠贞、以死明志的英雄吗?也许,这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司马迁也许日日夜夜,都会纠葛于生死的意义,生命对于他来说,有时是来

39 的更加长久的折磨和痛苦,但死又让他觉得并不甘心。他在生死间的徘徊中,审视自己,也审视着历史、帝王,审视着人性的软弱与卑微。

第三节 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作文写作

今天,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最普遍的问题是缺少深度,看问题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横向上缺少必要的诸事比照,纵向的不能古今比较,宏观上不能看到一件事所隐含的时代的问题,微观上不能从心灵的深处走向现实世界。自己永远置身世外,仿佛写作与自己无关,这样的特点,是可怕的,会让学生潜在的以为一切书本都是一种谎言,谎言便成为了家常便饭哦,思想缺少独立性。

追忆人类的过去,通过对历史的感知来认识今天的社会和自己,这是历史的真谛。我们深入的解读历史的细节,从生命的本质出发来反观人生的意义,更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认识生活的角度。我们今天常常觉得学生太脆弱了,很多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缺少坚韧的精神,在生活中也缺少对抗挫折的能力,心灵脆弱、容易消沉。但是哪个父母舍得让孩子自己找寻苦难呢?我们读历史,深入的解读历史中的人生悲剧,可以让孩子有对悲剧和灾难的体验,可以增加他们对挫折和苦难的认识。进而增加学生对于生活和自己的认识,提升思维能力,使得思想深刻。思想深刻了,自然写作时就不再那么幼稚和苍白了。

一、追问生命的价值

追问生命的价值,并不是做哲学上的探索,也非形而上的逻辑假设。我们的目的不是在于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我们要认识人生在世当赋予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一生的时间,来实现一个具有意义的生命。《论语》中有: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为什么不谈“死”的问题呢?《礼记》中有另一段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这次是子贡来问死的问题,死了是有意识的么?还是没有意识的呢?这种问题,是终极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和好奇吧。这次孔子回答的比回答子路的内容要多很多。但孔子还是回避了正面答复。而是分析了一番“有知

40 无知”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如果说人死了之后,还有意识的话。那么孝子们就会忙着去考虑死后的问题,甚至会忽略了活着的人;而如果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不孝的人甚至不会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了。所以,说死后有知和无知,都又不太好。孔子最后还说“有没有知,以后你自己自然会知道的”。

虽然这是对死的讨论,实则关乎生命的本质问题。生命的价值不再其产生之前,更不在于结束之后。而是在于生命的过程之中。所以司马迁没有选择以死明志的极端方式,而是选择了隐忍。他以著述《史记》的行为,洗刷了自己的耻辱,成就了不朽功绩。刘邦选择活着,哪怕是对人凉薄,也总比他死去以至于全盘计划落空要强得多。生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活下去,然后才是如何解决现世痛苦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有人关心这个终极问题一定是个很好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人问多了,恰恰是问少了。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孔子为什么始终不正面回答关于“死”的问题呢?搞笑的人一定会认为孔子也是活人,他怎么可能知道“死”呢?其实哲学家是不需要事事皆其所已经,才能知道的。孔子之所以不回答并不是他不能回答,而是他更看重生的问题。他说得很清楚——“未知生,焉知死?”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可能知道死的呢?活着是什么道理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呢?

二、尊重生命的力量

人应该尊重生命,更加敬重生命的力量。如果没有楚国对于伍奢父子的极刑逼迫,那会有伍子胥的极端抱负、鞭尸泄愤。如果是不是有游历列国时的耻辱落魄,晋公子重耳大概不会有后来的所作所为。

正如同韩信受漂母之恩一样,一次怜悯远比羞辱更加明智。可以看到生命的虽然脆弱卑微,却也有变得强大的时候。世间最柔软的事物,有时也是最强大的事物。秦始皇藐视六国,统摄中原,四夷宾服。可是他死后,六国纷纷举义,秦国瞬息倾覆。强弱的关系,有时微妙莫测。张仪在令尹昭阳门下,被诬告偷窃和氏璧,惨遭羞辱鞭挞,张仪后来为相秦国,携虎狼之师,对楚国大加用兵,文欺武征,以报当日之仇。苏秦也是因为受到秦国冷落,而挂六国相印,谋划约纵破秦。百姓卑微,如水能载舟,但是民怨深重,自然也可倾覆舟船。历史上的明君能臣皆可看见强弱的利害,所以能够把握历史的机遇,能够在强弱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生命的力量,从来都是为智者所用,而为愚者所贱,其结果自然也截

41 然相反。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处下,但是水的作用,和它的品性也是与“道”最为接近的,因为它的卑下、不争、利万物的品性,使得它没有任何过错,没有人会对他指责。这与生命的力量何其相似?看似卑微的事物,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敬畏这些柔弱的事物,难道不是一种大的智慧吗?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对于生命的力量的解读也应该,更加深入和丰富。引导学生们从一些历史事件和故事中理解生命的力量,正视生命的柔弱,正视生命中所面对的苦难,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眼前的困境,培养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意义重大。当我们面对国家整体教育中产生的学生心理脆弱、恶性事件频发的问题,可以说是没有根治这种时代顽疾的良方。当我们指责社会、家长、文化、老师的时候,是否应该回到教育本身上,回到课堂的主题性上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呢?当我们一再安慰宽纵孩子的时候,是否也应该想过,一个人成为栋梁之才何其艰难,他要战胜多少困难,经受多少苦痛,才能真正的担负起生命的真正意义呢?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所谓快乐是人们在苦难时的一种对生命意义的寄托而已,依然如此,不如让学生认识真实的生命,没有必要总为其描述生活的假象与美好。

三、正视自己的渺小

我们阅读历史的厚重,汲取古人的智慧,开阔自己的视野,当我们咱赞赏古圣贤时,并非是否定作为普通人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古人今人,我们可以学习可以膜拜,但也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更要认识自己的凡俗和渺小。这样才是一个真人。生命固然有着可歌可泣的伟大,有着改天换日的力量,但也有儿女情长、蝇头微利、羡慕嫉妒„„这些都是人性的体现。所以,既要正是历史人物,也要正是自己的人生。

司马迁在写道项羽死前的一段话时,心中是非常矛盾的,其中既有惋惜、悲壮,又有批判、叹惋。原文写道: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2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司马迁认为项羽对自己的认识,是荒诞的。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反驳说: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如果不是项羽兵戈攻伐过矣,士兵不会思念楚国、和平甚矣,如果天下归心顺义,自然不用再耗费人力,通过武力获得权利。如果不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刘邦又怎会苟活到四面楚歌的时候?所以,此非天意,乃民心耳。如果认识不到项羽身上的弱点,自然难以真的读懂历史的真相和深意。

人没有谁可以真正的掌控命运,因为自己很难摆脱作为人的一些缺点和弱点。所以一个人,真要有所成就,势必要正视自己不是完人的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筹谋中扬长避短,逢凶化吉。

相比之下,刘邦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深入一些。在《史记》中,可以多次看到刘邦在衡量自己和项羽的实力的时候说道“固不如也”这样的字眼,在他和韩信的比较中,他也承认自己帅兵打仗的确不如韩信,从这些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刘邦的明智,还有他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没有苛求自己作为统帅的绝对权力。这也是项羽每不能及的。

运用到作文中,更应该注意到我们分析事件、揣测人意时,只有看清生命的伟大和渺小,才有可洞悉人心,写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字。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史记》人物出发,通过研读《史记》中人性的伟大和渺小,来反观自己身上的复杂的特点。在一个事件面前,既要看到事件的表象,又要品味事件潜在的意义。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真正具有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第四章 赋予意义的隐喻对于写作教学的启示

隐喻,不仅仅是指文字的意象上所蕴含的更加深层的意义,还包括对于某些

43 事件或特点相似的事件间的一种联系。这样的联系不仅可以使叙事的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够在逻辑上形成一种类比似的归类和总结,让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也使得文本蕴含更深邃的意义。

在现代学术背景下,隐喻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格,它实际上已成为被称之语言意义的话语特征的概括,是潜伏在文本内部的语言机制。这一分析的意义则表现在它的全部研究成果将能拓展出《史记》研究的全新层而如果说《史记》研究还局限在历史事实的考订和文学内容的阐释一一即作者在说什么和说了什么一一的范围中,而随着其领域的持续扩展,结果只能是现代研究者自身的思辨内容对《史记》文本的无效宰制。

在《史记》中这些隐喻多次出现,构成前后联系交相辉映的历史全像,传达的不仅仅是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的命运和选择,还探究这些历史事件间的相似性,这些相似的深层又隐藏着许多值得人玩味的意趣。根据《史记》中隐喻所呈现的特点,权且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形象似的隐喻,一类是叙事似的隐喻。

第一节 形象似的隐喻

《史记》中的形象似的隐喻,主要表现为司马迁赋予人物以某些物象的特点,或者说是物象的特点更适合用于描述和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的物象有,龙、鸟、鼠、狗、兔、龟等 。这些物象被用于《史记》的叙事中,有些是司马迁的创建,有些是引用已有的典故,有些可能是俗语,它们共同丰富了《史记》的叙事语言和评价标准,使得传记的主人形象更加生动,突出了传主人的主要特点。在这些形象的比赋之中,还暗含着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对该人物的评价。

这些形象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象喻的特点,把相似的特点集合起来,更加容易让人建立事物间的联系,这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文化中连类比赋的特点。

一、龙的隐喻

在《史记》全文中,有龙出现的篇目很多,有些是关于帝王的,有些关乎星相,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子韩非列传》中关于“龙”的内容: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耼,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

44 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以上提到了龙的隐喻,是孔子对弟子所说的话,认为老子的处世之道遵循“清静无为”,因为没有一定的规矩而无所损害。此后司马迁在文中还提到了一处龙的隐喻,“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曰:龙,虫类也。故言‘龙之为虫。’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这两处所提到的“龙”,意思当然不同,却赋予了人物一种神秘性,我们更加会思考,龙究竟什么样子,而像龙一样的人又会如何。

二、鼠的隐喻

鼠的隐喻其实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硕鼠》一篇就是最好的例子,诗中将统治者比喻成不劳而获的大老鼠,并且表达了想要离开这里,到一个没有“硕鼠”的地方生活。生动形象,语言真切,颇有民间语汇的特点。在《史记》中,这样的隐喻也出现了,而且十分精彩。在《李斯列传》中司马迁引述了一段李斯自己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李斯贫贱时的内心感受,同时也揭示了李斯对于权力追求的必然性。这种隐喻被后世戏称为“老鼠哲学”,原文为: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

45 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闲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一生为秦国开疆辟土可谓功不可没,但结局却不得善终。其中原因本于他的老鼠之论,仓鼠、厕鼠之状态天壤之别,让李斯深刻的认识到,人的地位处境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位高权重,则众人仰慕亲戚攀附;微贱贫寒,则世人轻贱亲戚疏远。然而,一个庸碌无能之辈,自己无力改变处境,自然不得不安于贫寒。一个胸有大志、腹有良谋之人,怎肯安居人下,受尽世俗的白眼、亲戚笑骂呢?李斯学于荀子,而后如吕不韦门下为客卿,一步步谨慎小心登上相位,求得那个他心中一直追寻的“仓鼠”之位。

三、牺牛的隐喻

“牺牛”是用来祭祀的牛,人们在祭祀前把牛喂养的非常壮硕,又用带着纹饰的布帛装饰它,然后再祭祀的宗庙宰杀它。与食物和秀美的装饰相比,牛应该更加珍视自由的生命。人难道不是这样吗?很多人追慕名利权势,最终身死人手,与名利权势相比,自由的生命应该也是他最后的宿求吧?人生就是这样,有了欲望便会忽视隐藏在欲望之中的灾祸。人人都知晓这样的道理,可是几人能摆脱这样的命运?这些隐喻,并不是司马迁的发明,而是早已有之,《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 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观察万物,又用不同的卦象演绎万物的变化,本就是一种带有隐喻意味的哲学思辨。《诗经》中也有“比”的手法,就是把相似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表达思想情感。再到先秦诸子,往往喜欢用寓言和比喻来说明道理。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

46 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一切让人羡慕的锦绣衣冠、高位威权、智慧德行,看似是成就人的阶梯,也实在是害人的陷阱。很多人自侍高位而恣意妄为,有的人因为智谋过人而辜负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隐喻,是古老的叙事话语,同样也是最深邃的劝诫世人的话语。这样的隐喻能够触动人们敏感的心弦,反而比一些说的明白的道理更加容易打动人。孟子的劝谏常常引用寓言,颇受君王的重视。虽然君主们对于孟子的谏言未必都会采纳,但是就言理而言是非常奏效的,至于付诸行动自然另当别论。

四、良弓、走狗的隐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最常见的一种隐喻,也是历史真实存在着的事情。《史记》中写了太多这样的事件,可以说是十个之六七都难逃此祸。即便是明智君王也不免让人心中提心吊胆。在司马迁看来,人主若龙,龙有逆鳞,触之必死。所以无论是怎样的忠臣勇将、谋士贤才,只要犯了帝王的忌讳,不免要祸从天降累及家人。《史记》原文: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类似这样的叙事,在《史记》中随处可见,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 齐王" 的韩信徒封为" 楚王" ,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 谋反" ,刘邦又再将他贬为" 淮阴侯" ,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慨叹。

47 这样的隐喻还关乎其他的人物,如武安君白起、伍子胥、吴起、赵将李牧、商鞅等。这些人物,都是建功立业的名臣良将,但却不免于为君王所弃的命运。这么多相似的经历和人生命运,如果攒在一起,简直让人大吃一惊。历史的周而复始的变异,总像是遵循着某些既定的规律,这足以引起后世的思考。

白起为将者, 生杀大权操于一手, 秦赵长平一役, 坑杀赵兵40万, 何等威风, 令赵10年无精壮之兵, 闻风丧胆于朝, 耐何功高盖主, 不谙政事, 拒王命而不从,终死于秦相范睢之手。伍子胥生于坎坷, 长于危难, 少年立志, 忠肝义胆, 一夜白发, 苦大仇深, 春秋五霸之吴始于其策及经营, 而遇主不明, 骄兵必败, 尽忠于吴王, 自刎后挂眼于吴都, 视吴为越灭! 孙子, 吴子, 名号共响于世, 其兵法实乃王道也, 鲁,魏,楚国经其变法, 走上富国强兵之路, 然其变法,削弱了王宫贵戚之权利,楚悼王既没,各王氏宗亲群起而攻之,吴子伏尸于楚王,终死于乱箭,因此遭连坐诛族之贵族者70余人!李牧用兵,神出鬼没,多奇兵,早年抗击匈奴,居代郡,守雁门,屡挫匈奴,一役斩首十余万,教胡人10年未敢南窥中原.后抗秦护赵,立战功无数,保弱赵不为强秦所灭,然赵王昏庸多疑,听佞臣郭开之言,疑其反,诛李牧,无多时,赵为王剪灭!秦何以为强,变法也,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经变法后的虎狼之师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而变法之创者商殃,也跟吴起一样因为得罪贵戚,而被车裂于市,悲哉!

这些隐喻就是历史血淋淋的惨剧,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读之,就会牵引起一连串的时间和人物。而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存在,更加深了隐喻所蕴含的警示和神秘的历史规律,更加能够警醒世人。

第二节 叙事似的隐喻

《史记》中除了有形象似的隐喻,还有叙事性的隐喻。所谓叙事性的隐喻,就是《史记》中在叙述某些相似的行为时,采用的前后照应一种叙事结构。虽然,文中没有明显的将两个人物、事件结合起来,但是读者读之就会很自然的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叙事似的隐喻,所带来的阅读感受。在《史记》中,有这样几种叙事都有隐喻的特点,其中“求仙”的叙事部分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48 因为在《秦始皇本纪》和《孝武帝本纪》中,有大量的篇幅写到求仙,并且在细节上也有着很多微妙的相似性。这次微妙的相似就会引起人们对二者的联系和思索,真正的历史是否有着如此相似的过程,司马迁这样来记述是否有其特别的目的,两位帝王的一生所记事颇多,为什么司马迁会如此取舍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的原委,更能够通过这些幽深隐秘的叙事来审视司马迁对于历史的思考。

求仙是《秦始皇本纪》和《孝武本纪》都记述的事情,二者虽然各有不同,但究其求仙之意非常相似。现将两者之中关于求仙的内容列举出来,相互参详找出二者相似之处。

一、《秦始皇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原文分别有五处提到秦始皇“求仙”的事情,按照顺序分别为:

(一)徐巿入海求仙: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二)求不死之药,北筑长城驱逐匈奴: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三)求仙药的方式、礼仪: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

49 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四)关于“祖龙”的谶语: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

50 拜爵一级。

(五)忌讳言“死”:

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以上五个部分,所谈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祈求“长生”的主题来的,秦始皇可以说对于方士所说的“长生”坚信不移,这样的一种执着甚至影响到,他关于政策的抉择。可见,秦始皇把秦朝帝业和自己的生命,都放在一个称上称量。

二、《孝武帝本纪》中和“求仙”有关的内容

汉武求仙故事早期见于《史记》和《汉书》。《史记》中的《孝武本纪》《封禅书》和《汉书》中的《郊祀志》《武帝纪》对汉武求仙活动有详细记载。其中们可以在《史记》中《孝武帝本纪》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原文:

(一)、“李少君”为神人

是时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匿其年及所生长,常自谓七十,能使物,却老。其游以方遍诸侯。无妻子。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馀金钱帛衣食。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争事之。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尝从武安侯


相关作文

  • 草稿论文自述作文9700字
  •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 ...

  • 初二作文写作技巧作文3200字
  • 作文写作技巧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 ...

  • 作文训练作文5900字
  • 1 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训练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贾守栋 摘要:在写作训练中树立教学的计划意识,体现"情感意志原理.自主活动原理.反馈矫正原理.系统结构原理",探索一个系统的封闭式的写作训练的具体操作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在系统 ...

  • 2012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作文4600字
  • 2012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考试属选拔性考试.编写大纲的目的主要是为招聘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服务,为学生备考.教师命题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大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教师的指导性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学校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用书. 二 ...

  •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二作文3000字
  • 微信号:sxjsks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 二 语文学科的特岗招聘考试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各主干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 ...

  • 读书实践论文作文2300字
  • 1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全书从教育杂谈.教学杂谈.语文杂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选文章大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教育具有着启发意义 ...

  • 小学作文阶段性训练初探作文2000字
  • 小学语文论文交流<小学作文阶段性训练初探> 1 小学作文阶段性训练初探 渠县屏西乡中心学校 黄春笋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能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体验.知识基础的语言技巧等水平.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但是, ...

  • 写作与朗读作文800字
  •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重在语文教学的结果,最终都将体现在学生读和写的能力之上:难在教师尽力地讲,学生费神地听,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而新教材中,那形式多样的作文练习:写朋友,写自己喜欢的活动,写梦想„„给学生以很大的写作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在实践中,我深深体 ...

  •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指导及参考题目大全作文8500字
  • 古代文学论文写作指导 ● 一.如何突出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 二.如何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题目 ● 不断细化,小而具体,有感而发 ● 三.如何搜集和整理资料 ● 四.如何使行文更加合乎文体规范 ● (一)标题:1.揭示课题:2.揭示论点 ● (二)段落的组织 ● (三)整体结构合乎规范 关于古代文学论文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