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据时期的"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作文6100字

高二作文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1921年,洪弃生(洪月樵)游历大陆各地,饱览祖国风光,写作了文言散文集《八洲游记》,另外还写成了文言诗集《八洲游草》,1924年,此诗集在连横主编的《台湾诗荟》上发表。

1927年,林献堂率其两子及林茂生(林耕南)等游历欧美,其间著文言散文《环球游记》。林献堂是台中雾峰望族,台湾文化协会的领导人,他的《环球游记》是台湾文化者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较早的著作之一。

林华光、杨浩然曾在大陆参加“秋野社”的文学活动,并曾经在1927年在《秋野》月刊上著文介绍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 台湾绘图本散文家陈炳煌(笔名鸡笼生),1916年赴大陆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918年就读香港拔萃书院。后由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东南亚长期旅游,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台湾新民报》社上海支局长,并陆续在该报的文艺版上发表《海外见闻录》、《大上海》、《百货店》与《漫画集》等作品。

1930年代,许多台湾青年,如新竹人郑连捷、台中人何非光和台南人刘灿波(后改名刘吶鸥)等,到上海从事电影事业,并获得成功。何非光集演、编、导诸才艺于一身,1934年曾与阮玲玉合作演出《再会吧,上海》,1940年编导了揭露日军暴行的《东亚之光》。

吴浊流在1941年曾经来到大陆,先后到过南京与上海,曾任南京《新大陆报》记者。周定山(一吼)则曾经担任过《漳州日报》的编辑。

一些在台湾岛外书写的作品文本,又或早或晚地回到台湾,产生影响。这种因山河破碎和外族胁迫而流离异乡的文学现象,国外常称其为流散(diaspora )写作,而此种美学现象,西方理论则称之为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所谓“归岸之响”,则是一个具有双向性的概念。一方面,台湾的离岛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在岛外产生反响,或者有时又会通过某种渠道再返回岛内而传播流传;另一方面,有一些台湾岛外的其他地区作家却又来到台湾,留下他们的墨宝。这种特殊的处于台湾文学的外围的文学现象,谓之“归岸文学”,此种“归岸文学”之流播,则谓“归岸之响”。 二、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1895年4月17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政府抢夺了台湾,为使自己在台湾的统治不受阻碍,在第五款规定:“本约批准互换之后,限二年之内,日本准 中国 让与地方人民愿迁居让与地方之外者,任使变卖所有产业,退去界外,但限满之后,尚未迁徒者,酌宜视为日本臣民。”日本政府以占有土地为原则,给台湾人两年时间的考量,台湾人在限期之内可以离开台湾,不做“日本臣民”。《马关条约》规定的“住民去就决定日”,1897年5月8日为最后期限,据统计,在此之前,因“义不臣倭”而离去的台湾人,有 6456 人。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台湾安平县举人汪春源、嘉义县举人罗秀惠、淡水县举人黄宗鼎同台籍官员、户部主事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即满含义愤联名呈文,疾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汪春源泣血上奏: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表达了台湾民众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这些富有民族气节的台湾士绅在家乡沦日后,许多人满怀悲愤内渡大陆。这些内渡的台湾文化人与迁居地民众友好相处,有的还与在地人家结为美好姻缘,如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1园主夫人龚云环是清末泉州翰林龚咏樵(显增)的女儿,龚家和林家由此成为亲家。菽庄花园创设了菽庄吟社,经常举办寿菊酬唱、华诞贺词、饯别放歌等文学活动。1924年,花园主人林尔嘉往台湾、日本旅游,并寄寓瑞士,1931年又返回鼓浪屿。林尔嘉爱菊成癖,在园中种植数

千盆各种菊花。每逢菊花盛开,便邀请菽庄吟社诗友作寿菊雅集。

许南英(1855 -1917),字蕴白,一作允白、子蕴,号窥园主人,台南府(今台南市)安平县人,祖籍广东揭阳。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三甲第61名进士。1895年离台,寄籍漳州,居漳州海沧墟,将其宅命名为“借沧海居”。他常到厦门参加菽庄吟社的诗钟吟会,后曾远渡南洋。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回国,历任广东徐闻、阳春、三水知县,曾调署阳江同知。民国初,曾担任福建龙溪知事。1916年(民国五年)返台,停留数月后,又应邀赴苏门答腊棉兰为侨绅张鸿南编辑“事略”。1917年,因穷愁怀乡抑郁而死。因其台南赤嵌城故居有地数亩,许南英名其为“窥园”,其诗集由此得名《窥园留草》。1914年(民国三年),台湾北部矿业界巨子颜云年、颜国年兄弟新居环镜楼在基隆落成时,柬邀全省诗人,在其新居举行击钵吟会,参加者有100多人,许南英也从厦门归台,被邀请主持诗盟,“与会者乃议轮值举行联吟大会,日据时期吟风之盛,可谓此为契机也。”2

黄宗鼎(黄彦威,1862-1954)1895年曾与汪春源、罗秀惠、叶题雁、李清琦等向都察院上书,抵制割台之议。台湾沦陷后,黄宗鼎、黄彦鸿兄弟被迫离台内渡,归籍于福建侯官。后黄宗鼎曾任山西朔州知州,夏县、大宁、蒲县、永济等县知县,福建建宁、河南兰丰县知事,山西北路高等审判分厅厅长、北京财政部科员,1953年曾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浣月斋吟稿》3。黄彦鸿则曾于1898年中为进士,后为翰林。黄宗鼎、黄彦鸿诗画皆承家学渊源。他们的后人黄正襄、黄畲、黄均皆为诗人、画家。黄宗鼎的儿子黄正襄1926年生于台湾淡水,1943年随父到北平居住,现任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齐白石 艺术 函授学院副院长兼国画系教授。

汪春源、汪受田(汪艺农)父子在大陆写作了大量诗歌,惜大多散逸难觅。汪春源、汪艺农父子曾经共同参加厦门菽庄吟社的击钵联吟活动。汪春源曾为许南英《窥园留草》作“汪序”,文曰:

汪序

春源蚤岁获交于允白许君,彼此观摩,遂成益友。维时台学使灌阳唐公文治方新,礼延耐公施先生掌教台澎讲院;于制义试帖外,倡为诗、古文词之学。院中月课,春源与君辄冠曹偶。君少孤,家贫力学,天资挺特;春源驽钝,常恐祖生先我着鞭。未几,君果以会魁授兵部主事。春源勉从君后,虽幸而得售,迄未能与君春秋同榜齐年,深以为恧。

君以崖自号,胸之所寓,笔之于诗。赤嵌城南故居有地数弓,杂莳花木,署曰“窥园”,日与朋侪觞咏;间或写梅弄翰以自娱,君盖淡于仕进者。亡何割台祸起,时春源以公车诣阙上书,不报;君与台帅同仇戮力,赍志不酬,恝然为蹈海之举。春源亦弃家避地,彼此流落闽南。终以劳燕分飞,一行作吏粤东、江右,不相见者几二十稔。辛亥鼎革,春源与君先后还山,同入菽庄吟社于鼓浪洞天者又数载。何意君之老健崛强犹昔,将为九万里图南之鹏,竟乘桴而居夷以死也!吾道之穷,宁仅诗人然也!

君诗不事涂饰,栩栩然自镜其元象。春源固陋,何足以序君之诗!回念数十年:陵谷沧桑,陆沉天醉,死生聚散于泯棼杂乱中者,君诗历历在心目焉。矧附相知之末,能无酸辛乌邑于山阳之笛、黄公之垆?读君之诗,屋梁落月,犹见颜色也!

岁在重光作噩(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嘉平月祀灶日,如弟汪春源拜序。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号少羲,晚号柳塘,台南人。汪春源曾经在1910年3月26日,在江西省南康府安义知县任上,寄给其妹婿吴汝吉一封信,文中对其妹妹的去世表示了哀悼,叙述了自己“沧桑变后,琐尾流离”、“寄居厦岛,颠沛龙溪县因寄籍”,他“承示家六嫂及舍侄等困苦情形,读竟涕下”,本想“挈其内渡”,但是自己虽任知县,却“清风两袖,力不从心”4。信中还问询了蔡玉屏等亲友的近况。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日据初期,这种来自大陆的家书对于台湾亲友来说无啻于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柱。因此,汪春源此信及其另外7封书信原件为台南吴氏家族所珍藏,直到2004年为台湾学者发现。汪春源之子汪

受田则曾任《漳州日报》主笔,是闽南地区知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爱国进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辛亥老人。

相对于扎根于大陆的老一辈文化人,张我军等是内渡求学、往返于陆台之间的新一代台湾文化人的代表。

张我军(1902-1955),台北板桥人,祖籍福建省南靖县。5他1921年到厦门协助林木土创设新高银行支店,并在厦门同文书院学习汉文,此时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改名为张我军。自1921年起,张我军即往返于陆台之间,其作品也或发表于台湾;或发表于大陆;也有的发表于日本,而后又随该报刊返回台湾而发生影响。可以说,张我军是“离岸写作”与“归岸之响”的典型代表。1923年5月,他的第一首作品、律诗《寄怀台湾议会请愿诸公》发表于《台湾》杂志。1923年7月10日,其第一篇日文随笔作品《排华政策在华南》在《台湾》杂志发表。1923年10月,律诗《咏时事》发表于《台湾》杂志。1924年1月12日,他在上海“台湾人大会”严词谴责日本驻台湾的内田总督的暴政。1924年,他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结识了后成为其妻子的定居北京的湖北姑娘罗文淑。在北京读书期间,他兼任了《台湾民报》社驻北京通讯员。其第一首国语(白话)诗歌《沉寂》便发表在1924年3月25日《台湾民报》。1924年10月因遣散费用尽,返回台湾任《台湾民报》汉文栏编辑。1925年,张我军再度赴北京求学,考入中国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张我军曾与鲁迅有过交往。他曾于1926年8月11日到鲁迅寓所拜访,并赠送鲁迅《台湾民报》四册,得到鲁迅的勉励。鲁迅在当天日记写道:“张我权(按:张我军之笔误)来并赠《台湾民报》四本。”一年后还追忆此事:“还记得去年夏天住在北京的时候,遇见张我权君,„„正在困苦中的台湾的青年,却并不将中国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常希望中国革命的成功,赞助中国的改革,总想尽些力,于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有所裨益,即使是自己还在做学生。”61929年张我军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先后在该校及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大学担任日语讲师。抗战期间,曾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任教时期转而从事日语教材编写及翻译。1929年,张我军还曾再次看望了回北京探望病母的鲁迅。1938年,张我军曾在北平担任《中国文艺》主编。张我军1921年到大陆,1946年台湾光复后才回台湾。

张我军在“1934年10月记于北平”7的《中国人口问题研究》8译者序中曾提及自己在翻译此书时,与另一位台湾作家洪炎秋的合作:“第一章与第五章系我军所译;第二第三第四

第六章为炎秋所译。”9洪炎秋(1902-1980),洪弃生之子,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台湾同乡会会长。

张深切(1904-1965),号楚女,南投埔里人。幼时受父母影响,极具抗日思想,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曾因为坚持使用台湾方言,被勒令退学。退学后赴日留学,在日本就读小学、中学、 工业 学校、青山学院,但均肄业,后返回祖国大陆,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就学期间与林文程、张秀哲等组织广东革命青年会。后因从大陆向台湾传播革命思想,被殖民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与赖明弘等人推进台湾新文学运动,筹设台湾文艺大学,创办中日文文艺杂志《台湾文艺》。后又到沦陷中的华北,创办《中国文艺》杂志,与张我军交好。1939年左右华北沦陷时期曾任《中国文艺》杂志社长、主编。《中国文艺》杂志后因宣传民族思想遭到日军的查禁。台湾光复后张深切返回台湾,发表了多种著作。其中较著名者有《遍地红》等。电影剧本《遍地红》原题《雾社樱花遍地红》,描写了雾社事件,歌颂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抗日精神。作者谓其为“在大陆沦陷前为西北影片公司写的电影剧本”10,作于“七七事变”之前。

钟理和(1915-1960)在日据时期的创作主要完成于大陆。钟理和,屏东高树乡广兴村(旧称“大路关”)人,祖籍广东梅县。1940年,因同姓结婚为乡里、父亲反对,偕钟台妹远渡大陆,奔逃沈阳。1941年迁居北平,写《泰东旅馆》(未完稿)。1944年写成《新生》、《薄芒》、《夹竹桃》、《生与死》等。1945年写成《逝》、《门》,并在北平马德增书店出版其第一本创

作集《夹竹桃》。1946年,他携家眷回到台湾。

刘呐鸥在20世纪大陆文学史上曾掀起了一阵新感觉派热潮。刘呐鸥(1905-1940),本名刘灿波,笔名洛生、呐呐鸥。台南柳营人,生于日本,长于台湾。家境富裕,16岁长荣中学毕业后,离台赴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学习日文文学。1926年日本应庆大学毕业后回中国大陆,在上海震旦大学插读法文特别班,与杜衡、戴望舒、施蛰存是同学。1928年,他在上海创办第一线书店,编辑发行杂志《无轨列车》和《新文艺》,《无轨列车》刊载新感觉派小说,他也由此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他又经营水沫书店, 出版了一些进步书刊, 也翻译过《艺术社会学》以及日本新感觉派小说集。他1930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收入其八篇小说,是我国第一本较多地采用 现代 派手法的短篇小说集。 刘呐鸥在日本学习多年,深受日本新感觉派的泛现代主义特征的影响。他善于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意识流手法、心理分析方法、象征讽喻手法以及两男追一女的三角恋爱情节,并往往把故事场景定位在舞厅、咖啡室、汽车上,借此突显都市文明象征。其小说善于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物的潜意识,恰切地揭示人物的心理。

刘吶鸥还表现出对电影的特别兴趣。1931年,他与人合编《现代电影》,并自编自导言情片《永远的微笑》。1934年,他发表《现代表情美造型》,高度赞美了好莱坞影星琼? 克劳馥和葛丽泰? 嘉宝,认为这种表情是最能打动男子的心。1936年,刘吶鸥曾为“艺华”制片厂编导《初恋》,为中央电影摄影场编剧《密电码》。艺华影业公司1938年4月首映了由刘呐鸥编剧,徐苏灵导演的电影《初恋》。这部影片被左翼电影运动称为“软性电影”爱情题材影片的代表作。

刘呐鸥1940年遇刺身亡,遗体归葬台湾。1943年当时红极一时的李香兰(山口淑子) ,奉令到台湾参加拍摄《沙鸯之钟》15,曾到台南祭祀刘呐鸥。李香兰在抗战期间生活于伪满洲国,后定居日本,现为日本议员,她对刘呐鸥的祭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呐鸥的亲日倾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同样沦陷于日本军国势力铁蹄之下的“满洲地区”与台湾的相似的不幸遭遇,以及未能把握住正确方向的文化人共同的悲情与遗憾。

鸡笼生,本名陈炳煌,漫画作家。曾就读于上海,居住上海数十年,将上海的里弄生活、风土人情,细致描绘成漫画,并加文字说明,1943年在《兴南新闻》日报(《台湾新民报》改刊而成)副刊连载,后汇成《大上海》一书出版。

此外,还有一些台湾文学青年曾经游学大陆。比如,在《鲁迅日记》中就曾经记述了1927年2月至3月间他与台湾在大陆青年张秀哲、张死光等的交往。张秀哲当时在广州岭南大学就读,曾著有《毋忘台湾》(与杨成志合著。)等作。时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 科学 长的郭沫若曾经应张秀哲请求,为其所著《一个台湾人告诉中国同胞书》(后改名《毋忘台湾》)作序。张死光即此后在台湾文坛颇为活跃的作家张深切,当时正在广州中山大学就读。1927年,当时在广州的台湾文学青年如郭德金(刚军)、林剑腾(赤剑)等,也曾拜访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向他求教求文。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1921年,洪弃生(洪月樵)游历大陆各地,饱览祖国风光,写作了文言散文集《八洲游记》,另外还写成了文言诗集《八洲游草》,1924年,此诗集在连横主编的《台湾诗荟》上发表。

1927年,林献堂率其两子及林茂生(林耕南)等游历欧美,其间著文言散文《环球游记》。林献堂是台中雾峰望族,台湾文化协会的领导人,他的《环球游记》是台湾文化者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较早的著作之一。

林华光、杨浩然曾在大陆参加“秋野社”的文学活动,并曾经在1927年在《秋野》月刊上著文介绍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 台湾绘图本散文家陈炳煌(笔名鸡笼生),1916年赴大陆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918年就读香港拔萃书院。后由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到东南亚长期旅游,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台湾新民报》社上海支局长,并陆续在该报的文艺版上发表《海外见闻录》、《大上海》、《百货店》与《漫画集》等作品。

1930年代,许多台湾青年,如新竹人郑连捷、台中人何非光和台南人刘灿波(后改名刘吶鸥)等,到上海从事电影事业,并获得成功。何非光集演、编、导诸才艺于一身,1934年曾与阮玲玉合作演出《再会吧,上海》,1940年编导了揭露日军暴行的《东亚之光》。

吴浊流在1941年曾经来到大陆,先后到过南京与上海,曾任南京《新大陆报》记者。周定山(一吼)则曾经担任过《漳州日报》的编辑。

一些在台湾岛外书写的作品文本,又或早或晚地回到台湾,产生影响。这种因山河破碎和外族胁迫而流离异乡的文学现象,国外常称其为流散(diaspora )写作,而此种美学现象,西方理论则称之为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所谓“归岸之响”,则是一个具有双向性的概念。一方面,台湾的离岛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在岛外产生反响,或者有时又会通过某种渠道再返回岛内而传播流传;另一方面,有一些台湾岛外的其他地区作家却又来到台湾,留下他们的墨宝。这种特殊的处于台湾文学的外围的文学现象,谓之“归岸文学”,此种“归岸文学”之流播,则谓“归岸之响”。 二、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1895年4月17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政府抢夺了台湾,为使自己在台湾的统治不受阻碍,在第五款规定:“本约批准互换之后,限二年之内,日本准 中国 让与地方人民愿迁居让与地方之外者,任使变卖所有产业,退去界外,但限满之后,尚未迁徒者,酌宜视为日本臣民。”日本政府以占有土地为原则,给台湾人两年时间的考量,台湾人在限期之内可以离开台湾,不做“日本臣民”。《马关条约》规定的“住民去就决定日”,1897年5月8日为最后期限,据统计,在此之前,因“义不臣倭”而离去的台湾人,有 6456 人。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台湾安平县举人汪春源、嘉义县举人罗秀惠、淡水县举人黄宗鼎同台籍官员、户部主事叶题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等即满含义愤联名呈文,疾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汪春源泣血上奏:台民“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惨曷及?”表达了台湾民众誓死抗日、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这些富有民族气节的台湾士绅在家乡沦日后,许多人满怀悲愤内渡大陆。这些内渡的台湾文化人与迁居地民众友好相处,有的还与在地人家结为美好姻缘,如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1园主夫人龚云环是清末泉州翰林龚咏樵(显增)的女儿,龚家和林家由此成为亲家。菽庄花园创设了菽庄吟社,经常举办寿菊酬唱、华诞贺词、饯别放歌等文学活动。1924年,花园主人林尔嘉往台湾、日本旅游,并寄寓瑞士,1931年又返回鼓浪屿。林尔嘉爱菊成癖,在园中种植数

千盆各种菊花。每逢菊花盛开,便邀请菽庄吟社诗友作寿菊雅集。

许南英(1855 -1917),字蕴白,一作允白、子蕴,号窥园主人,台南府(今台南市)安平县人,祖籍广东揭阳。1890年(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三甲第61名进士。1895年离台,寄籍漳州,居漳州海沧墟,将其宅命名为“借沧海居”。他常到厦门参加菽庄吟社的诗钟吟会,后曾远渡南洋。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回国,历任广东徐闻、阳春、三水知县,曾调署阳江同知。民国初,曾担任福建龙溪知事。1916年(民国五年)返台,停留数月后,又应邀赴苏门答腊棉兰为侨绅张鸿南编辑“事略”。1917年,因穷愁怀乡抑郁而死。因其台南赤嵌城故居有地数亩,许南英名其为“窥园”,其诗集由此得名《窥园留草》。1914年(民国三年),台湾北部矿业界巨子颜云年、颜国年兄弟新居环镜楼在基隆落成时,柬邀全省诗人,在其新居举行击钵吟会,参加者有100多人,许南英也从厦门归台,被邀请主持诗盟,“与会者乃议轮值举行联吟大会,日据时期吟风之盛,可谓此为契机也。”2

黄宗鼎(黄彦威,1862-1954)1895年曾与汪春源、罗秀惠、叶题雁、李清琦等向都察院上书,抵制割台之议。台湾沦陷后,黄宗鼎、黄彦鸿兄弟被迫离台内渡,归籍于福建侯官。后黄宗鼎曾任山西朔州知州,夏县、大宁、蒲县、永济等县知县,福建建宁、河南兰丰县知事,山西北路高等审判分厅厅长、北京财政部科员,1953年曾被聘为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浣月斋吟稿》3。黄彦鸿则曾于1898年中为进士,后为翰林。黄宗鼎、黄彦鸿诗画皆承家学渊源。他们的后人黄正襄、黄畲、黄均皆为诗人、画家。黄宗鼎的儿子黄正襄1926年生于台湾淡水,1943年随父到北平居住,现任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协会会员、齐白石 艺术 函授学院副院长兼国画系教授。

汪春源、汪受田(汪艺农)父子在大陆写作了大量诗歌,惜大多散逸难觅。汪春源、汪艺农父子曾经共同参加厦门菽庄吟社的击钵联吟活动。汪春源曾为许南英《窥园留草》作“汪序”,文曰:

汪序

春源蚤岁获交于允白许君,彼此观摩,遂成益友。维时台学使灌阳唐公文治方新,礼延耐公施先生掌教台澎讲院;于制义试帖外,倡为诗、古文词之学。院中月课,春源与君辄冠曹偶。君少孤,家贫力学,天资挺特;春源驽钝,常恐祖生先我着鞭。未几,君果以会魁授兵部主事。春源勉从君后,虽幸而得售,迄未能与君春秋同榜齐年,深以为恧。

君以崖自号,胸之所寓,笔之于诗。赤嵌城南故居有地数弓,杂莳花木,署曰“窥园”,日与朋侪觞咏;间或写梅弄翰以自娱,君盖淡于仕进者。亡何割台祸起,时春源以公车诣阙上书,不报;君与台帅同仇戮力,赍志不酬,恝然为蹈海之举。春源亦弃家避地,彼此流落闽南。终以劳燕分飞,一行作吏粤东、江右,不相见者几二十稔。辛亥鼎革,春源与君先后还山,同入菽庄吟社于鼓浪洞天者又数载。何意君之老健崛强犹昔,将为九万里图南之鹏,竟乘桴而居夷以死也!吾道之穷,宁仅诗人然也!

君诗不事涂饰,栩栩然自镜其元象。春源固陋,何足以序君之诗!回念数十年:陵谷沧桑,陆沉天醉,死生聚散于泯棼杂乱中者,君诗历历在心目焉。矧附相知之末,能无酸辛乌邑于山阳之笛、黄公之垆?读君之诗,屋梁落月,犹见颜色也!

岁在重光作噩(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嘉平月祀灶日,如弟汪春源拜序。

汪春源(1869-1923),字杏泉,号少羲,晚号柳塘,台南人。汪春源曾经在1910年3月26日,在江西省南康府安义知县任上,寄给其妹婿吴汝吉一封信,文中对其妹妹的去世表示了哀悼,叙述了自己“沧桑变后,琐尾流离”、“寄居厦岛,颠沛龙溪县因寄籍”,他“承示家六嫂及舍侄等困苦情形,读竟涕下”,本想“挈其内渡”,但是自己虽任知县,却“清风两袖,力不从心”4。信中还问询了蔡玉屏等亲友的近况。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日据初期,这种来自大陆的家书对于台湾亲友来说无啻于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柱。因此,汪春源此信及其另外7封书信原件为台南吴氏家族所珍藏,直到2004年为台湾学者发现。汪春源之子汪

受田则曾任《漳州日报》主笔,是闽南地区知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爱国进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辛亥老人。

相对于扎根于大陆的老一辈文化人,张我军等是内渡求学、往返于陆台之间的新一代台湾文化人的代表。

张我军(1902-1955),台北板桥人,祖籍福建省南靖县。5他1921年到厦门协助林木土创设新高银行支店,并在厦门同文书院学习汉文,此时期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改名为张我军。自1921年起,张我军即往返于陆台之间,其作品也或发表于台湾;或发表于大陆;也有的发表于日本,而后又随该报刊返回台湾而发生影响。可以说,张我军是“离岸写作”与“归岸之响”的典型代表。1923年5月,他的第一首作品、律诗《寄怀台湾议会请愿诸公》发表于《台湾》杂志。1923年7月10日,其第一篇日文随笔作品《排华政策在华南》在《台湾》杂志发表。1923年10月,律诗《咏时事》发表于《台湾》杂志。1924年1月12日,他在上海“台湾人大会”严词谴责日本驻台湾的内田总督的暴政。1924年,他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结识了后成为其妻子的定居北京的湖北姑娘罗文淑。在北京读书期间,他兼任了《台湾民报》社驻北京通讯员。其第一首国语(白话)诗歌《沉寂》便发表在1924年3月25日《台湾民报》。1924年10月因遣散费用尽,返回台湾任《台湾民报》汉文栏编辑。1925年,张我军再度赴北京求学,考入中国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张我军曾与鲁迅有过交往。他曾于1926年8月11日到鲁迅寓所拜访,并赠送鲁迅《台湾民报》四册,得到鲁迅的勉励。鲁迅在当天日记写道:“张我权(按:张我军之笔误)来并赠《台湾民报》四本。”一年后还追忆此事:“还记得去年夏天住在北京的时候,遇见张我权君,„„正在困苦中的台湾的青年,却并不将中国的事情暂且放下。他们常希望中国革命的成功,赞助中国的改革,总想尽些力,于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有所裨益,即使是自己还在做学生。”61929年张我军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先后在该校及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大学担任日语讲师。抗战期间,曾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任教时期转而从事日语教材编写及翻译。1929年,张我军还曾再次看望了回北京探望病母的鲁迅。1938年,张我军曾在北平担任《中国文艺》主编。张我军1921年到大陆,1946年台湾光复后才回台湾。

张我军在“1934年10月记于北平”7的《中国人口问题研究》8译者序中曾提及自己在翻译此书时,与另一位台湾作家洪炎秋的合作:“第一章与第五章系我军所译;第二第三第四

第六章为炎秋所译。”9洪炎秋(1902-1980),洪弃生之子,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台湾同乡会会长。

张深切(1904-1965),号楚女,南投埔里人。幼时受父母影响,极具抗日思想,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曾因为坚持使用台湾方言,被勒令退学。退学后赴日留学,在日本就读小学、中学、 工业 学校、青山学院,但均肄业,后返回祖国大陆,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就学期间与林文程、张秀哲等组织广东革命青年会。后因从大陆向台湾传播革命思想,被殖民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与赖明弘等人推进台湾新文学运动,筹设台湾文艺大学,创办中日文文艺杂志《台湾文艺》。后又到沦陷中的华北,创办《中国文艺》杂志,与张我军交好。1939年左右华北沦陷时期曾任《中国文艺》杂志社长、主编。《中国文艺》杂志后因宣传民族思想遭到日军的查禁。台湾光复后张深切返回台湾,发表了多种著作。其中较著名者有《遍地红》等。电影剧本《遍地红》原题《雾社樱花遍地红》,描写了雾社事件,歌颂台湾高山族同胞的抗日精神。作者谓其为“在大陆沦陷前为西北影片公司写的电影剧本”10,作于“七七事变”之前。

钟理和(1915-1960)在日据时期的创作主要完成于大陆。钟理和,屏东高树乡广兴村(旧称“大路关”)人,祖籍广东梅县。1940年,因同姓结婚为乡里、父亲反对,偕钟台妹远渡大陆,奔逃沈阳。1941年迁居北平,写《泰东旅馆》(未完稿)。1944年写成《新生》、《薄芒》、《夹竹桃》、《生与死》等。1945年写成《逝》、《门》,并在北平马德增书店出版其第一本创

作集《夹竹桃》。1946年,他携家眷回到台湾。

刘呐鸥在20世纪大陆文学史上曾掀起了一阵新感觉派热潮。刘呐鸥(1905-1940),本名刘灿波,笔名洛生、呐呐鸥。台南柳营人,生于日本,长于台湾。家境富裕,16岁长荣中学毕业后,离台赴日本东京青山学院学习日文文学。1926年日本应庆大学毕业后回中国大陆,在上海震旦大学插读法文特别班,与杜衡、戴望舒、施蛰存是同学。1928年,他在上海创办第一线书店,编辑发行杂志《无轨列车》和《新文艺》,《无轨列车》刊载新感觉派小说,他也由此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他又经营水沫书店, 出版了一些进步书刊, 也翻译过《艺术社会学》以及日本新感觉派小说集。他1930年出版的《都市风景线》收入其八篇小说,是我国第一本较多地采用 现代 派手法的短篇小说集。 刘呐鸥在日本学习多年,深受日本新感觉派的泛现代主义特征的影响。他善于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意识流手法、心理分析方法、象征讽喻手法以及两男追一女的三角恋爱情节,并往往把故事场景定位在舞厅、咖啡室、汽车上,借此突显都市文明象征。其小说善于运用意识流手法来展示人物的潜意识,恰切地揭示人物的心理。

刘吶鸥还表现出对电影的特别兴趣。1931年,他与人合编《现代电影》,并自编自导言情片《永远的微笑》。1934年,他发表《现代表情美造型》,高度赞美了好莱坞影星琼? 克劳馥和葛丽泰? 嘉宝,认为这种表情是最能打动男子的心。1936年,刘吶鸥曾为“艺华”制片厂编导《初恋》,为中央电影摄影场编剧《密电码》。艺华影业公司1938年4月首映了由刘呐鸥编剧,徐苏灵导演的电影《初恋》。这部影片被左翼电影运动称为“软性电影”爱情题材影片的代表作。

刘呐鸥1940年遇刺身亡,遗体归葬台湾。1943年当时红极一时的李香兰(山口淑子) ,奉令到台湾参加拍摄《沙鸯之钟》15,曾到台南祭祀刘呐鸥。李香兰在抗战期间生活于伪满洲国,后定居日本,现为日本议员,她对刘呐鸥的祭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呐鸥的亲日倾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同样沦陷于日本军国势力铁蹄之下的“满洲地区”与台湾的相似的不幸遭遇,以及未能把握住正确方向的文化人共同的悲情与遗憾。

鸡笼生,本名陈炳煌,漫画作家。曾就读于上海,居住上海数十年,将上海的里弄生活、风土人情,细致描绘成漫画,并加文字说明,1943年在《兴南新闻》日报(《台湾新民报》改刊而成)副刊连载,后汇成《大上海》一书出版。

此外,还有一些台湾文学青年曾经游学大陆。比如,在《鲁迅日记》中就曾经记述了1927年2月至3月间他与台湾在大陆青年张秀哲、张死光等的交往。张秀哲当时在广州岭南大学就读,曾著有《毋忘台湾》(与杨成志合著。)等作。时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 科学 长的郭沫若曾经应张秀哲请求,为其所著《一个台湾人告诉中国同胞书》(后改名《毋忘台湾》)作序。张死光即此后在台湾文坛颇为活跃的作家张深切,当时正在广州中山大学就读。1927年,当时在广州的台湾文学青年如郭德金(刚军)、林剑腾(赤剑)等,也曾拜访当时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向他求教求文。


相关作文

  • 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作文1100字
  • 最近我打开电脑,看到的报道是日本人野心勃勃,他找出各种理由要把中国的钓鱼岛占为己有,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中华儿女,要奋起反击,决不能让日本人得逞. 有资料记载:"成立于2002年的日本陆军西部方面队普通科连队,即"离岛特战部队",从2004年开始,以钓鱼岛为背景进行了多次模 ...

  • 台湾商业凭什么值得学习作文3700字
  • 台湾商业凭什么值得学习?学什么? 中国当前消费市场即将进入到品质消费.情感消费的当下,学习台湾的文创产业操作经验,用体验感去营造实体商业的吸引力,是极其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 吴晓波写的日本马桶文章在朋友圈疯传:央视滚动播放着<大国工匠>的记录片:亚马逊网上书店里最热销的图书是<工匠 ...

  • 钓鱼岛永远属于中国作文1300字
  • 最近我打开电脑,看到日本军舰在钓鱼岛无耻撞击中国渔船,日本军队无理扣押中国渔民,令我十分气愤!中国渔船在自己的领土打渔,受到日本军舰撞击还无理扣押了中国渔民.虽然现在十四名中国船员已被我国政府包机接回,但船长至今还被日本方面扣押.日本是以其国内法来抓捕中国船长的,现在日方要求中国船长詹其雄认罪.受罚 ...

  • 暑期之宝岛台湾五日游作文1100字
  • 早晨,从晨曦中醒来,呼吸着窗外不一样的异国气息,开始了新一天的旅程. 在气温炎热的上午,我们前往参观"珊瑚博物馆",在清新凉爽的室内度过在台北的最后一个上午. 珊瑚博物馆地处北半球亚热带的台湾,由于四面环海,因此拥有许多美丽的海岸景观,除了东海岸壮阔的岩岸.西海岸平缓的沙岸以外, ...

  • 钓鱼岛作文17800字
  •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右翼团体多次登上钓鱼岛,修建非法设施和标记,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尤其是9月的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更是再次挑起了两国间的这一争端. 2010年9月7号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下午13时左右, ...

  • 厦门穷游记作文2200字
  • 厦门穷游记 出发日二零一六年公历四月二十六日,阴雨天气.(衡阳-长沙-厦门) 我们从衡阳高铁至长沙中转,下午两点的动车于晚上九点左右抵达厦门.由于我们出发前已经在九龙网上订了旅社,名字叫我的那年夏天,老板是个很暖心的人,担心我们找不到地方,会间断联系我们,告诉我们怎么过去.刚下车的时候,心情很激动, ...

  • 钓鱼岛作文16000字
  • 钓鱼岛列岛 钓鱼诸岛 我国最东的岛屿是钓鱼诸岛东边的赤尾屿.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 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公里,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 ...

  • 23[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作文3600字
  • 23<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 ...

  •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作文3700字
  • <难忘的一课>说课稿 城关小学 胡晓明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