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教学案例作文6000字

高三作文

发、积极利用。”教师要认识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与开发与利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研究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将到家乡民间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人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并汇集采访笔记、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为了引起人们对这次活动和民俗文化的关注,学生们还将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校内进行宣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引领学生走进建筑、欣赏建筑对于他们领略经典的文化熏陶、对于他们热爱家园的情感催生、对于他们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对于他们了解世界的视野拓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启迪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试用语文。

2、能用具体明确、文字通顺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学习新的通讯稿和小评论。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4、学会查找资料好引用资料的方法,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通过现场游览平定民间风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民间采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然欣赏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4、通过解说、吟诵、写作、展示、创造“采风”的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以“民间采风”为主题的作品的感受,与民风民俗对话,体验民间最质朴的风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励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寻觅家乡民风民俗,寓教于乐。激励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相关知识。

2、口头表达训练:用恰当的解说词解说自己的创意设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悟。

3、写作训练:用笔记录自己的采风心得,记录民间最纯真的画面。

突破方法:

搜集整理写当地民风民俗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式,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刻体味,之后运用到口头表达训练和写作训练中去。这其中,教师一

定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正确导航。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八年级65班学生:本班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怀有很浓的兴趣,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比较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与人合作、交流能做到团结有礼,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总体规划能力也较强。但是在写作方面、摄影方面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帮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总目标:

走进平定民间,了解平定民风民俗的传统与发展,调查现代人对传统所持的观点;在校园内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并能通过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电子文稿、摄影展示等方式向广大的师生展示平定的民风民俗,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2、研究的内容:

(1)、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

(2)、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

(3)、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

(4)、你收集到哪些平定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特产等?

(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平定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

(7)、你收集到那些平定古建筑的图片?从这次活动中,你对古建筑有什么新的发现?

(8)、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

3、教学方法:

(1)活动指导法:在阶段性活动中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4~6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资料,向学生介绍正规的、内容丰富的网站,以及正确的搜索方法。指导学生制作课件的方法。

(2)、成果展示法:成果展示时着重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个环节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提出建议,以便今后开展活动时更上一层楼,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3)、口头表述和片段写作法: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对民风民俗的热爱之情,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方法进行内化、强化和升华。

(4)、自我评价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且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创作,然后与同学交流,合理、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4、教学课时安排:课外活动四周,课内活动3课时。

5、预期成果: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通讯稿、小评论、摄影作品、实

物介绍词、电子文稿、宣传册、民俗文化展……

五、资源设计

1、资源网络资源:http://www.chinaesefolklore.com(中国民俗网)http://www.51yala.com/list/list_1862_1.htm(山西习俗网)

2、书刊资源:

《中国民俗大观》,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

3、周围资源:

实地考察(如娘子关瀑布、固关长城、冠山书院、药林寺、石瓶梅故居等);访问当地长辈、家中亲友等。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 “走近主题” (动员与培训阶段) 课堂一节

1、举办专题讲座

教师系统地搜集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课堂上举办一个名为《走近平定》的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心得系统而简要地介绍平定历史和风格 引入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初步理解活动要求。

在讲座上,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初步理解,并对此次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

2、学生初步分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3、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第二阶段 “理解主题” (准备阶段) 课堂一节

1、提出课题:

(1)、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

(2)、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

(3)、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

(4)、你收集到哪些平定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特产等?

(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平定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

(7)、你收集到那些平定古建筑的图片?从这次活动中,你对古建筑有什么新的发现?

(8)、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

2、成立课题组

学生每五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初

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师指导小组明确分工合作。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开题报告和评审

在班上各组组长向老师及全班同学陈述研究设想与预期效果,并由全班同学、指导教师评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老师调控学生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偏差,以及评审中出现的误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 “研究主题”(实施阶段) 三周(含课堂第二节)

1、走进民间

课外活动:

(1)、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2)、分组探究,修改研究计划,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撰写采访笔记、新闻稿、小评论,拍摄相关的图片等。

(3)、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平定乡村风情”录相片。在课间或教室一角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观看。

课堂:

(1)、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观看作品后的意见和建议。

(2)、教师通过口头面谈、QQ 、短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谚语警句格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 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

(3)、 提供支持材料(新闻稿小评论向导、宣传册向导、学生支持材料、调查问卷、访谈表、评论写作指南、新闻稿写作指南等)

2、举办文化展

(1)、各小组根据别的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修改,进一步完善作品。

(2)、讨论民俗文化展相关事宜,全班分工,填写分工表。

(3)、写展区导语及有关的实物介绍词,布置展厅。

(4)、举办民风文化展,并发放观众评选表

教师指导展区布置的相关工作,关注被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

第四阶段 “升华主题” (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一周(含课堂一节) 课堂:

(1)、全班学生分享优秀作品,包括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稿、小评论、

宣传册、摄影作品等。

(2)、 根据“现代人对传统风俗的看法”调查表,开展关于现代人对传统风俗所持态度的讨论。

(3)、交流个人对现代人所持态度或想法的看法,并谈谈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研究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记录表;反思学生学习效果。

课外活动:(1)、通过上网或其它方式查阅其它国家或地区对保护传统风俗的做法,进一步加深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理解。

(2)、 把收集到的资料及各组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补充到宣传册中。

七、总结与反思

这次设计与平定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这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其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孩子的心田。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平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百姓交流,明白身边司空见惯的生活原来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朴素的乡音更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我们的文化构建紧密相连。在长久习惯了在课堂里通过文本阅读来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耳目一新,原来课外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我们构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

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实现了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尤其是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感受到了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充分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诗意,使得语文不再是面目可憎的干巴巴的“木乃伊”了,而是诗意地栖居在艺术以及创造的殿堂的缪斯。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

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活动,也让我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快乐。我和几位同学骑车到乡村去走访民居的时候,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建筑、关于学习、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很多话题,只有在这些无拘无束的开放的谈话交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学生,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无法从日常教学中来获知的,我觉得这才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交

往,在这样的交往中,我们都在共同经历一种生命的成长。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生成方式的规律,既有备而来,循序渐进,又灵活应变、捕捉时机,要切实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要不断检查学习情况,根据活动的进展,或调整最初计划,或对活动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及时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才能将研究性学习更加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实际,摒弃作秀,注重实效(也包括时效)。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案例

平定县阳胜中学 杜 俊 慧

发、积极利用。”教师要认识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与开发与利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研究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将到家乡民间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人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并汇集采访笔记、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为了引起人们对这次活动和民俗文化的关注,学生们还将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校内进行宣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引领学生走进建筑、欣赏建筑对于他们领略经典的文化熏陶、对于他们热爱家园的情感催生、对于他们诗意栖居的理想追求、对于他们了解世界的视野拓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教育启迪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主动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试用语文。

2、能用具体明确、文字通顺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学习新的通讯稿和小评论。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4、学会查找资料好引用资料的方法,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通过现场游览平定民间风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

3、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民间采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然欣赏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4、通过解说、吟诵、写作、展示、创造“采风”的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以“民间采风”为主题的作品的感受,与民风民俗对话,体验民间最质朴的风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激励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寻觅家乡民风民俗,寓教于乐。激励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相关知识。

2、口头表达训练:用恰当的解说词解说自己的创意设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悟。

3、写作训练:用笔记录自己的采风心得,记录民间最纯真的画面。

突破方法:

搜集整理写当地民风民俗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式,对民间文化进行深刻体味,之后运用到口头表达训练和写作训练中去。这其中,教师一

定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正确导航。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八年级65班学生:本班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怀有很浓的兴趣,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比较关心当地的文化生活,与人合作、交流能做到团结有礼,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总体规划能力也较强。但是在写作方面、摄影方面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帮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总目标:

走进平定民间,了解平定民风民俗的传统与发展,调查现代人对传统所持的观点;在校园内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并能通过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电子文稿、摄影展示等方式向广大的师生展示平定的民风民俗,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2、研究的内容:

(1)、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

(2)、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

(3)、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

(4)、你收集到哪些平定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特产等?

(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平定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

(7)、你收集到那些平定古建筑的图片?从这次活动中,你对古建筑有什么新的发现?

(8)、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

3、教学方法:

(1)活动指导法:在阶段性活动中指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资料。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4~6人)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搜集资料,向学生介绍正规的、内容丰富的网站,以及正确的搜索方法。指导学生制作课件的方法。

(2)、成果展示法:成果展示时着重考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这个环节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提出建议,以便今后开展活动时更上一层楼,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3)、口头表述和片段写作法: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对民风民俗的热爱之情,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方法进行内化、强化和升华。

(4)、自我评价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并且把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创作,然后与同学交流,合理、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获得知识,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4、教学课时安排:课外活动四周,课内活动3课时。

5、预期成果: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通讯稿、小评论、摄影作品、实

物介绍词、电子文稿、宣传册、民俗文化展……

五、资源设计

1、资源网络资源:http://www.chinaesefolklore.com(中国民俗网)http://www.51yala.com/list/list_1862_1.htm(山西习俗网)

2、书刊资源:

《中国民俗大观》,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

3、周围资源:

实地考察(如娘子关瀑布、固关长城、冠山书院、药林寺、石瓶梅故居等);访问当地长辈、家中亲友等。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 “走近主题” (动员与培训阶段) 课堂一节

1、举办专题讲座

教师系统地搜集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课堂上举办一个名为《走近平定》的专题讲座,结合自己的心得系统而简要地介绍平定历史和风格 引入活动内容,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并理解其研究方法,初步理解活动要求。

在讲座上,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平定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初步理解,并对此次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

2、学生初步分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制定外去采访、调查公约。了解相关技术的要求,小组商议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3、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第二阶段 “理解主题” (准备阶段) 课堂一节

1、提出课题:

(1)、平定人有什么信仰和禁忌?

(2)、平定在婚嫁寿诞等方面有什么传统习惯?

(3)、你知道哪些平定的传统节日和旅游景点?

(4)、你收集到哪些平定的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手艺、特产等?

(5)、从你收集了解到的民间风俗资料中,你产生了一些什么想法?你对平定风俗的继承与发扬有什么好建议?

(6)、现代人对这些传统风俗持怎样的态度?从中反映了什么?

(7)、你收集到那些平定古建筑的图片?从这次活动中,你对古建筑有什么新的发现?

(8)、你怎么看待现代人的这些态度或想法?从这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或问题?

2、成立课题组

学生每五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充分交流与研究,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初

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教师指导小组明确分工合作。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开题报告和评审

在班上各组组长向老师及全班同学陈述研究设想与预期效果,并由全班同学、指导教师评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老师调控学生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偏差,以及评审中出现的误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 “研究主题”(实施阶段) 三周(含课堂第二节)

1、走进民间

课外活动:

(1)、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2)、分组探究,修改研究计划,初步收集相关资料,撰写采访笔记、新闻稿、小评论,拍摄相关的图片等。

(3)、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平定乡村风情”录相片。在课间或教室一角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观看。

课堂:

(1)、各小组扼要汇报研究情况,重点是各小组向其它小组提出观看作品后的意见和建议。

(2)、教师通过口头面谈、QQ 、短信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谚语警句格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 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

(3)、 提供支持材料(新闻稿小评论向导、宣传册向导、学生支持材料、调查问卷、访谈表、评论写作指南、新闻稿写作指南等)

2、举办文化展

(1)、各小组根据别的小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作品进行讨论和修改,进一步完善作品。

(2)、讨论民俗文化展相关事宜,全班分工,填写分工表。

(3)、写展区导语及有关的实物介绍词,布置展厅。

(4)、举办民风文化展,并发放观众评选表

教师指导展区布置的相关工作,关注被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鼓励。

第四阶段 “升华主题” (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一周(含课堂一节) 课堂:

(1)、全班学生分享优秀作品,包括采访笔记、活动日记、新闻稿、小评论、

宣传册、摄影作品等。

(2)、 根据“现代人对传统风俗的看法”调查表,开展关于现代人对传统风俗所持态度的讨论。

(3)、交流个人对现代人所持态度或想法的看法,并谈谈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研究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记录表;反思学生学习效果。

课外活动:(1)、通过上网或其它方式查阅其它国家或地区对保护传统风俗的做法,进一步加深对保护传统文化的理解。

(2)、 把收集到的资料及各组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补充到宣传册中。

七、总结与反思

这次设计与平定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板块清晰,活动流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这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致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其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孩子的心田。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平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百姓交流,明白身边司空见惯的生活原来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朴素的乡音更和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我们的文化构建紧密相连。在长久习惯了在课堂里通过文本阅读来学习语文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耳目一新,原来课外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我们构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

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实现了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尤其是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感受到了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充分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诗意,使得语文不再是面目可憎的干巴巴的“木乃伊”了,而是诗意地栖居在艺术以及创造的殿堂的缪斯。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

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大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为了在展示中获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积极搜集整理资料,提供相关信息,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的活动,也让我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快乐。我和几位同学骑车到乡村去走访民居的时候,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建筑、关于学习、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很多话题,只有在这些无拘无束的开放的谈话交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学生,这些东西是我们平时无法从日常教学中来获知的,我觉得这才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交

往,在这样的交往中,我们都在共同经历一种生命的成长。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生成方式的规律,既有备而来,循序渐进,又灵活应变、捕捉时机,要切实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要不断检查学习情况,根据活动的进展,或调整最初计划,或对活动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及时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才能将研究性学习更加符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实际,摒弃作秀,注重实效(也包括时效)。

总之,语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案例

平定县阳胜中学 杜 俊 慧


相关作文

  •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作文10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设计说明 本教学案例是我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讨会上的一节展示课.因为会址在华阴,教学对象是当地的学生,根据授课学生实际,我设计了这节"到民间采风去"综合实践指导课,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一.教学目标 1 ...

  •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作文8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 活动准备:1.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传统节日收集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2. ...

  • 到民间采风去--千年羊城,岭南风情作文7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千年羊城,岭南风情 一.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了解羊城的岭南风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几乎每一件平凡小事都蕴含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三.教学难点:了解民俗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可能对身边民俗风情没有太多了解,所以提前两个星 ...

  • 综合性学习案例到民间采风去孝行传天下(八年级选修教学案例)作文1200字
  •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孝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感知孝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孝感.热爱应城的感情,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爱家乡就是爱祖国. 2.重忆"中国孝感孝文化艺术节",让孝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孝感,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 ...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作文10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

  • [到民间采风去]分组课教案作文2000字
  •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到民间采风去>分组课 教案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并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子课题. 2. 能自主选择和积极协调,组建比较合理的研究小组. 3. 能主动参与合作,勇敢展示自己,初步建设并展示有个性特色的小组文化. 4. 在选择子课题.组建 ...

  •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作文2800字
  • 学习方法报 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 1 人教八下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到民间采风去 [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 ...

  • [到民间采风去]导学案作文2700字
  • 广 德 县 柏 垫 中 学 八 年 级 语文 导 学 案 课题:<到民间采风去> 主编:王玮 审核: [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锻炼学生根据主题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利用当地的特产小吃.民风民俗等,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大语文"意 ...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模板作文900字
  •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