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文本阅读作文14400字

初一作文

依文据本筛选整合清楚表达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彭爱明

第一课解读考纲理解试题

一、考纲研究解读:

1、考纲规定(2016年全国卷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考纲简单解读:

(1)考纲虽然将“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作题,其性质跟“文学类阅读”等同。考试时完全可以选择此题作答。

(2)考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站在理想的高度要求高中学生,看似高大上,但从试题实际情况看,能力考查重点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较少真正的“评价”和“探究”,这是由文章的性质所决定的。其“评价”和“探究”也是依据文章的深入解读,较少体现学生个性和独立的见解。

(3)跟“文学类文本”相比,“实用文本类阅读”相对简单。因为这类文章较少使用繁杂的文学手法,也没有文学作品中仁者见仁的情感纠结和起伏多折的情节结构。

(4)阅读是一个信息录入、存储与整合、提取的过程。在天天信息海量的今天,如何有效摄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运用,实则是一重要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意义比“文学类阅读”有实用意义。

二、高考试题体验理解

2015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选文是朱东润先生的自传,发表于《文献》杂志1981年第7期。为了命题的需要,在尽可能确保文章风格和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一是节选了朱东润先生发表在《星期评论》1941年第15期上的《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一文中关于传叙文学概念的说法;二是节选了傅璇琮先生发表在《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上的《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

文学随想》一文中对于朱东润先生的学术作风的评价。朱东润(1896-1988)原名世溱,江苏泰兴人,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传记文学作家。他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和古代作家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史上,朱先生是重要的倡导者、拓荒者之一,具有令人非常敬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根据测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朱东润自传》,并将原文删节为主要记叙他的传记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及与其生平的关系,以突出他兼顾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风采。

青年学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功能、修辞和倾向性,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青年。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5年全国Ⅰ卷)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

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 .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 .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 .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答案】 D 、B 。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从2009年开始,全国课标卷多项选择题借鉴美国PISA 考试分层级给分的方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3分、2分、1分和0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命题思路从前年开始作了调整,即A 、B 、C 、D 、E 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相当程度上除去了学生直接确定某一选项为恰当选项的弊病。但在匹配文学类文本方面,还有待于继续调整。因此,本年度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

①A 项,原文第三段写道,“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

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A 项的分析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忽视了细节“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导致不仅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最重要的原因“兴趣”给遗漏了,所以A 项只能给1分。

②B 项,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描述背后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态。“‘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如此分析,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使是由本人表述出来,也已经不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不过,B 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B 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

③C 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原文一方面说《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外国传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范本,另一方面又说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意思较为复杂,说明作者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性立场,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一部作品。我们从逻辑上无法推导出“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结论。因此,C 项的分析和推断是错误的,选C 项不能得分。

④D 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本文最后一段在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其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也生活艰苦,于是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危机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而相关链接②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则说明朱东润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是一贯的,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D 项准确、深刻、细致地覆盖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D 项者得3分。

⑤E 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①核心概念“传叙文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首先,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的关系。其次,相关链接①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E 项说法明显不符。因此,E 项是错误选项,选E 项不能得分。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分析】本题要求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①,自己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晏子春秋》《孔子三朝记》《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道碑、“别传”等作品,一一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作了精细的比较,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什么是传记文学。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不是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个性、《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而《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学。这导致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而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朱东润还通过理论思考加深自己对于传记文学的认知。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论的思考都必须

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亲身验证自己的传记文学观。

由于本文和相关链接给予信息的限制,本题不要求给出非常严密的答案,只需说明大致情形即可。本题也不是考查具体行文,答案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 级。

【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级。

【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

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2014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文本取材于邹丽焱的《玻尔传》,为适应命题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其中第一条选自第六版《辞海》,介绍了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第二条选自玻尔书信,从信中可以看到玻尔的可贵选择,他谢绝了老师卢瑟福的邀请,放弃了英国优越的研究条件,而致力于发展祖国丹麦的理论物理研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初,被称为物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成就不断,人才辈出,而量子力学本身的高难和深奥,致使普通大众对玻尔知道的很少。但是,有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玻尔对世界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爱因斯坦更大。玻尔还是一位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去世时,苏联科学家们署名的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伟大的丹麦科学家、思想家、现代原子论和玻尔原子核理论的创立者玻尔逝世的消息,使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深感震惊。玻尔的原子物理基本规律的思想对这门科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如此巨大而罕见的影响,人们失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争取和平和争取各国人民之间相互谅解的战士、全人类的朋友。”

成就玻尔的除了他的科学贡献,还有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为了突出传主作为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特点,命题时根据需要,截选了玻尔生平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以便阅读者对玻尔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物理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争论最为激烈和最富有哲学意义的论辩——“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作为切入点,因为是语文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所以适当回避了物理学方面的专业阐释,而着重选择了体现玻尔人格魅力的相关内容,比如他与爱因斯坦论辩后仍保持长久的友谊,他领导哥本哈根学派树立起为人称道的“哥本哈根精神”,他对犹太科学家和其他犹太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他在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努力与贡献等。玻尔作为科学巨匠,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玻尔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求真的过程中胸怀坦荡,营造自由、平等的研讨氛围,鼓励创新、协同合作,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在科学的研究中不忘为人类的未来负责,是很多伟大科学家的选择。这一点对于强调科技与人文

并重的今日中国,有重要启示意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4年全国Ⅰ卷)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 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

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 .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 .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 .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 .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答案】 B 、E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①B 项符合材料,要突出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培养科学家群体的过程中的贡献与影响,这是玻尔作为伟大科学家最难能可贵之处。此项的判断依据主要在三、四两个自然段,需要整合的范围比较大,要阅读较多的语句再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给3分。 ②E 项也符合材料意思,但只是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转述和概括,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给2分。

③A 项中说“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而原文说两人的争论“旷日持久”,还说“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可见爱因斯坦在学术观点上并不认同玻尔,但原文又说爱因斯坦对玻尔颇为赞誉,承认他的科学贡献,包含了对玻尔肯定,玻尔也认为与爱因斯坦的论争提供给自己很多灵感,因此选项中“支持”一词的表意比较模糊,属于不完全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只给1分。

④C 项说玻尔“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这一信息与材料不符,根据材料,玻尔只是“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未加入其中。

⑤D 项说玻尔“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根据材料,玻尔是接触英美首脑并提出建议,且协议内容是“控制”原子武器,而非“禁止”。这两个选项都需要考生在阅读时对原文信息有更精准的辨析。C 、D 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意思,为错误选项,所以均不给分。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参考】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材料了解“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的背景及影响,选定与此相关的信息作出分析和提炼。此论辩之所以被冠以“巅峰”,可以从论辩参与者的身份、论辩的内容以及论辩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加以考虑,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并对相关信息加以提炼、概括,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因为试题选文篇幅所限,不得不删简此番对决的具体经过,但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现象解释的争论,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论辩之一,这场辩论之所以永载科学史册,恰是因为玻尔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人在论辩中的精彩表现。他们的论辩波澜起伏,尖锐而激烈,但同时又相互尊敬和彼此钦佩,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激发创新的思想火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二人表现出的大师风度将垂范后世,值得阅读者进一步了解。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参考】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 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玻尔作为科学家,除了本人的科学发现外,在发现和培养理论物理人才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玻尔凭借其人格魅力,聚集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群体。在这个和谐的团队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他们不迷信权威,在争鸣与合作中,充满激情,积极进取,享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创造了哥本哈根精神。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正是哥本哈根学派成员个体创新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解优秀的科学家群体所具备的特质,可以对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规律。

本题的回答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句可以照搬,需要考生利用文中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哥本哈根学派的特点。优秀学派的优秀特质既有客观条件又有内在精神。学派的建立需要核心人物,学派的发展壮大依赖优秀群体,学派的凝聚力来自团队共同创造的精神气质,这三个方面该是答题可以参考的路径。考虑到考生的归纳概括可能不完全一致,特意在“评分参考”中说明:“意思答对即可”。当然,学术的研究也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比如条件良好的研究场所、充足的资金支持等。但是,不是拥有了优良的条件便可成就学术研究,所以并未把此条件作为必答内容。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 级。

【分析】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在传记类实用文本的阅读中,希望阅读者不仅从文章中提炼信息,了解其生平事迹,还能从阅读中获得启发和感染,从而较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更广阔的精神天地。

今年本题的设置,承袭了去年的考查思路,即给出一个确定的命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大家都知道,科学充满迷人色彩,吸引人类去探索其奥秘,那些为了这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人类的精英,他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些探索者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本题扣住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虽然“特有的人格魅力”一语出现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但探究不能局限在此,而应从全文所涉及的玻尔的事迹中去归纳与概括。玻尔在科学探索中不断追求真理,鼓励青年不迷信权威不断有所突破,对自己国家的科学发展拥有使命感,在纳粹迫害犹太人时挺身而出,在科学研究中为人类的未来着想等方面,均在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参考答案”提供了四个方面,而“评分参考”中规定:“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给考生答题提供了一定的发挥余地。

三、高考规律探究总结:

1、选材基本为人物传记

名义上为实用类文本,实则基本上为人物传记或传记章节选编。一是增强可读性,二是体出新课改选修教材的“中外传记人物”。基本不涉及“新闻、科普文章”。这实际已限制了试题难度。因为我们阅读人物传记主要是了解其事迹经历,学习其精神品质。虽然传主是各类不同的人物,但共同的因素较多,如人物有好的品质,有坚韧的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等。这也决定了试题重考查筛选和融合。

2、分值较重,高度重视

“实用类文本阅读”位于选作题部分,即第四大题,第12题,分值已固定为25分,跟“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是仅次于作文的一大板块。共4个小题。

(1)第1小题为5分的的双选题。其中选中重在内容主题等理解全对的项为3分,选中结构、特色等理解全对的项为2分,选中“解读不全对的某一项”可得1分,这个设计看似有趣,实则无聊,也可能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性化。

(2)第2小题为6分的局部信息筛选整合题。

(3)第3小题为6分的内容理解,原因分析等。实质也是一道筛选整合试题。

(4)第4小题为8分的探究题。名为探究,实为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所探究的内容、观点都必须来源于原文,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

3、难度较低,得分较易

第四大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两大题本来是为适应高中新课改而设立的,希望给不同兴趣取向的考生以选择的空间。试题始于2007年。当初的设计意图之一是要体现选择性,即第三、四两大题在题型、赋分、难度上力求一致,由考生任选一题作答。经过几年来的命题考试实践,从阅读难度来看,实用类文本因其文体特点,难度较低,因此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多于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始终不及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选第四大题的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初衷。

试题跟“小阅读”和文言文“人物传记”有一定类似。由于文体特点,决定了试题难度不大。较深的理解、评价、探究不易命题。所以在选作时,选择“实用文本类阅读”反而较易。

4、稳中求变,难度渐增。

在《考试大纲》未作大的修订的情况下,试题每年稳中有变。2013年开始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命题者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文本类型,也是当今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形式,已被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所使用。(实则毫无意义)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系数,以使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匹配程度得到提升。

引入非连续性文本,也使高考更加贴近、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实际;也为未来考查在多个领域及现实生活中选材、增加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素质考查提供情境等改革措施进行试测。

依文据本筛选整合清楚表达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彭爱明

第一课解读考纲理解试题

一、考纲研究解读:

1、考纲规定(2016年全国卷版)——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考纲简单解读:

(1)考纲虽然将“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为选作题,其性质跟“文学类阅读”等同。考试时完全可以选择此题作答。

(2)考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很高,站在理想的高度要求高中学生,看似高大上,但从试题实际情况看,能力考查重点在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较少真正的“评价”和“探究”,这是由文章的性质所决定的。其“评价”和“探究”也是依据文章的深入解读,较少体现学生个性和独立的见解。

(3)跟“文学类文本”相比,“实用文本类阅读”相对简单。因为这类文章较少使用繁杂的文学手法,也没有文学作品中仁者见仁的情感纠结和起伏多折的情节结构。

(4)阅读是一个信息录入、存储与整合、提取的过程。在天天信息海量的今天,如何有效摄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运用,实则是一重要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意义比“文学类阅读”有实用意义。

二、高考试题体验理解

2015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选文是朱东润先生的自传,发表于《文献》杂志1981年第7期。为了命题的需要,在尽可能确保文章风格和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一是节选了朱东润先生发表在《星期评论》1941年第15期上的《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一文中关于传叙文学概念的说法;二是节选了傅璇琮先生发表在《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上的《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

文学随想》一文中对于朱东润先生的学术作风的评价。朱东润(1896-1988)原名世溱,江苏泰兴人,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传记文学作家。他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和古代作家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史上,朱先生是重要的倡导者、拓荒者之一,具有令人非常敬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根据测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朱东润自传》,并将原文删节为主要记叙他的传记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及与其生平的关系,以突出他兼顾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风采。

青年学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功能、修辞和倾向性,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青年。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5年全国Ⅰ卷)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

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 .“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 .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 .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 .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答案】 D 、B 。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从2009年开始,全国课标卷多项选择题借鉴美国PISA 考试分层级给分的方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3分、2分、1分和0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命题思路从前年开始作了调整,即A 、B 、C 、D 、E 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相当程度上除去了学生直接确定某一选项为恰当选项的弊病。但在匹配文学类文本方面,还有待于继续调整。因此,本年度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

①A 项,原文第三段写道,“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

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A 项的分析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忽视了细节“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导致不仅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最重要的原因“兴趣”给遗漏了,所以A 项只能给1分。

②B 项,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描述背后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态。“‘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如此分析,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使是由本人表述出来,也已经不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不过,B 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B 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

③C 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原文一方面说《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外国传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范本,另一方面又说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意思较为复杂,说明作者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性立场,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一部作品。我们从逻辑上无法推导出“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结论。因此,C 项的分析和推断是错误的,选C 项不能得分。

④D 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本文最后一段在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其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也生活艰苦,于是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危机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而相关链接②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则说明朱东润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是一贯的,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D 项准确、深刻、细致地覆盖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D 项者得3分。

⑤E 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①核心概念“传叙文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首先,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的关系。其次,相关链接①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E 项说法明显不符。因此,E 项是错误选项,选E 项不能得分。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分析】本题要求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①,自己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晏子春秋》《孔子三朝记》《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道碑、“别传”等作品,一一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作了精细的比较,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什么是传记文学。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不是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个性、《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而《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学。这导致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而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朱东润还通过理论思考加深自己对于传记文学的认知。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论的思考都必须

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亲身验证自己的传记文学观。

由于本文和相关链接给予信息的限制,本题不要求给出非常严密的答案,只需说明大致情形即可。本题也不是考查具体行文,答案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 级。

【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 级。

【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

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2014年全国Ⅰ卷试题说明:本大题文本取材于邹丽焱的《玻尔传》,为适应命题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其中第一条选自第六版《辞海》,介绍了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科学上的重要贡献;第二条选自玻尔书信,从信中可以看到玻尔的可贵选择,他谢绝了老师卢瑟福的邀请,放弃了英国优越的研究条件,而致力于发展祖国丹麦的理论物理研究。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初,被称为物理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成就不断,人才辈出,而量子力学本身的高难和深奥,致使普通大众对玻尔知道的很少。但是,有一些物理学家甚至认为,玻尔对世界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爱因斯坦更大。玻尔还是一位杰出的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他去世时,苏联科学家们署名的悼词中这样评价他:“伟大的丹麦科学家、思想家、现代原子论和玻尔原子核理论的创立者玻尔逝世的消息,使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深感震惊。玻尔的原子物理基本规律的思想对这门科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产生了如此巨大而罕见的影响,人们失去了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争取和平和争取各国人民之间相互谅解的战士、全人类的朋友。”

成就玻尔的除了他的科学贡献,还有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为了突出传主作为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的特点,命题时根据需要,截选了玻尔生平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角度,以便阅读者对玻尔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物理学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争论最为激烈和最富有哲学意义的论辩——“爱因斯坦-玻尔论战”作为切入点,因为是语文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所以适当回避了物理学方面的专业阐释,而着重选择了体现玻尔人格魅力的相关内容,比如他与爱因斯坦论辩后仍保持长久的友谊,他领导哥本哈根学派树立起为人称道的“哥本哈根精神”,他对犹太科学家和其他犹太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他在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努力与贡献等。玻尔作为科学巨匠,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玻尔的事迹告诉我们:在求真的过程中胸怀坦荡,营造自由、平等的研讨氛围,鼓励创新、协同合作,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在科学的研究中不忘为人类的未来负责,是很多伟大科学家的选择。这一点对于强调科技与人文

并重的今日中国,有重要启示意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2014年全国Ⅰ卷)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 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

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摘自戈革《玻尔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 .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 .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 .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 .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答案】 B 、E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

①B 项符合材料,要突出作为科学家的玻尔在培养科学家群体的过程中的贡献与影响,这是玻尔作为伟大科学家最难能可贵之处。此项的判断依据主要在三、四两个自然段,需要整合的范围比较大,要阅读较多的语句再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给3分。 ②E 项也符合材料意思,但只是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转述和概括,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给2分。

③A 项中说“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而原文说两人的争论“旷日持久”,还说“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可见爱因斯坦在学术观点上并不认同玻尔,但原文又说爱因斯坦对玻尔颇为赞誉,承认他的科学贡献,包含了对玻尔肯定,玻尔也认为与爱因斯坦的论争提供给自己很多灵感,因此选项中“支持”一词的表意比较模糊,属于不完全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只给1分。

④C 项说玻尔“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这一信息与材料不符,根据材料,玻尔只是“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未加入其中。

⑤D 项说玻尔“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根据材料,玻尔是接触英美首脑并提出建议,且协议内容是“控制”原子武器,而非“禁止”。这两个选项都需要考生在阅读时对原文信息有更精准的辨析。C 、D 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意思,为错误选项,所以均不给分。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参考】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材料了解“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的背景及影响,选定与此相关的信息作出分析和提炼。此论辩之所以被冠以“巅峰”,可以从论辩参与者的身份、论辩的内容以及论辩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加以考虑,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并对相关信息加以提炼、概括,是不难找到答案的。

因为试题选文篇幅所限,不得不删简此番对决的具体经过,但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现象解释的争论,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论辩之一,这场辩论之所以永载科学史册,恰是因为玻尔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人在论辩中的精彩表现。他们的论辩波澜起伏,尖锐而激烈,但同时又相互尊敬和彼此钦佩,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激发创新的思想火花,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二人表现出的大师风度将垂范后世,值得阅读者进一步了解。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参考】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 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能力层级为C 级。

【分析】玻尔作为科学家,除了本人的科学发现外,在发现和培养理论物理人才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玻尔凭借其人格魅力,聚集了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群体。在这个和谐的团队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他们不迷信权威,在争鸣与合作中,充满激情,积极进取,享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创造了哥本哈根精神。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正是哥本哈根学派成员个体创新与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解优秀的科学家群体所具备的特质,可以对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规律。

本题的回答在原文中没有现成的语句可以照搬,需要考生利用文中的相关信息作出自己的分析,归纳概括出哥本哈根学派的特点。优秀学派的优秀特质既有客观条件又有内在精神。学派的建立需要核心人物,学派的发展壮大依赖优秀群体,学派的凝聚力来自团队共同创造的精神气质,这三个方面该是答题可以参考的路径。考虑到考生的归纳概括可能不完全一致,特意在“评分参考”中说明:“意思答对即可”。当然,学术的研究也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比如条件良好的研究场所、充足的资金支持等。但是,不是拥有了优良的条件便可成就学术研究,所以并未把此条件作为必答内容。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 级。

【分析】语文学科的探究题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设的实际,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中设置,体现了教与考的统一。在传记类实用文本的阅读中,希望阅读者不仅从文章中提炼信息,了解其生平事迹,还能从阅读中获得启发和感染,从而较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领会更广阔的精神天地。

今年本题的设置,承袭了去年的考查思路,即给出一个确定的命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大家都知道,科学充满迷人色彩,吸引人类去探索其奥秘,那些为了这项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人类的精英,他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些探索者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本题扣住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虽然“特有的人格魅力”一语出现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但探究不能局限在此,而应从全文所涉及的玻尔的事迹中去归纳与概括。玻尔在科学探索中不断追求真理,鼓励青年不迷信权威不断有所突破,对自己国家的科学发展拥有使命感,在纳粹迫害犹太人时挺身而出,在科学研究中为人类的未来着想等方面,均在表现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参考答案”提供了四个方面,而“评分参考”中规定:“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给考生答题提供了一定的发挥余地。

三、高考规律探究总结:

1、选材基本为人物传记

名义上为实用类文本,实则基本上为人物传记或传记章节选编。一是增强可读性,二是体出新课改选修教材的“中外传记人物”。基本不涉及“新闻、科普文章”。这实际已限制了试题难度。因为我们阅读人物传记主要是了解其事迹经历,学习其精神品质。虽然传主是各类不同的人物,但共同的因素较多,如人物有好的品质,有坚韧的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等。这也决定了试题重考查筛选和融合。

2、分值较重,高度重视

“实用类文本阅读”位于选作题部分,即第四大题,第12题,分值已固定为25分,跟“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样,是仅次于作文的一大板块。共4个小题。

(1)第1小题为5分的的双选题。其中选中重在内容主题等理解全对的项为3分,选中结构、特色等理解全对的项为2分,选中“解读不全对的某一项”可得1分,这个设计看似有趣,实则无聊,也可能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性化。

(2)第2小题为6分的局部信息筛选整合题。

(3)第3小题为6分的内容理解,原因分析等。实质也是一道筛选整合试题。

(4)第4小题为8分的探究题。名为探究,实为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所探究的内容、观点都必须来源于原文,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

3、难度较低,得分较易

第四大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两大题本来是为适应高中新课改而设立的,希望给不同兴趣取向的考生以选择的空间。试题始于2007年。当初的设计意图之一是要体现选择性,即第三、四两大题在题型、赋分、难度上力求一致,由考生任选一题作答。经过几年来的命题考试实践,从阅读难度来看,实用类文本因其文体特点,难度较低,因此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多于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始终不及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生选第四大题的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初衷。

试题跟“小阅读”和文言文“人物传记”有一定类似。由于文体特点,决定了试题难度不大。较深的理解、评价、探究不易命题。所以在选作时,选择“实用文本类阅读”反而较易。

4、稳中求变,难度渐增。

在《考试大纲》未作大的修订的情况下,试题每年稳中有变。2013年开始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命题者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阅读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文本类型,也是当今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新形式,已被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所使用。(实则毫无意义)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系数,以使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匹配程度得到提升。

引入非连续性文本,也使高考更加贴近、适应当今人们的阅读实际;也为未来考查在多个领域及现实生活中选材、增加多种信息呈现形式、为能力素质考查提供情境等改革措施进行试测。


相关作文

  • 不畏浮云遮望眼(郑传敏)作文4800字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11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与全国各省试卷的比较分析探究 郑传敏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2009年只有两个省用,2010年五省,到2011年已有宁夏.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新疆.海南七省使用,推广迅速.它结构简洁.题型灵活,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余地,较传统试卷更好地 ...

  • 好老师征文作文6900字
  • 在阅读教学中 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1."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内容. 1) "学习"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和 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具体说就是,从语言材料看,为什么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从语言结构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句法.段法 ...

  • 资料: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作文32800字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论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李东风 在网络时代, 计算机网络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 当然它也已悄然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而且众多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科技含量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 能给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能优化学生的写作心 ...

  • "本色作文"教学浅议作文3600字
  • "本色作文"是指着眼于学生的纯真本色,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话语抒发情感,使作文从本色中来.到本色中去的一种习作概念.本色作文教学的主要内涵是"三性"(工具性.生活性.个体性),"三本色"(主体本色.内容本色.形式本色).&q ...

  • 新式房屋作文2100字
  •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3 通过读课文,了解新式房屋的外形特点和特殊功能,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习惯. 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 ...

  • 阅读是一种修炼作文1600字
  • 阅读是一种修炼 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古人阅读多为纸质文本,最早还只能是携带不便的羊皮.竹简等.而眼下的我们,阅读的途径与方式可就丰富多了,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 ...

  • 作文题目作文6800字
  • 高考复习作文题目整理 常 本 德 作文标题 1.<__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__,我永远的天空>3.<都是__惹的祸4.<笑傲__>5.<生活需要__>6.<何以解忧,惟有__>7.<假如我是__>8.<告诉你, ...

  • 2017年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11作文9500字
  • 全国I 卷 60分) 22.(2017·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 ...

  •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作文4300字
  • 1 给学生一把作文的钥匙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农村孩子怕写作,对写作是谈之色变,无从下手.那么,要怎样去引导孩子呢?那就要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材,走近文本--多阅读,广积累:走进文本--触动心灵,情感共鸣:走出文本--实现超越,写作创新.把文本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采撷生活中的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