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例谈作文8400字

初一作文

小学生作文教学例谈

小学生作文教学例谈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写前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模式,“批”“改”结合,激励为主。这样长期坚持,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才能走向成功。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主体性《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指导小学生写作应遵循的原则。1、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命交流的需要,二是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在教学实践中,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深层次地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有创意地表达,从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⑴要培养学生作文是生命交流需要的观念。叶圣陶先生认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这一观念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少数教师那里是不甚明确的——很多学生不是思考如何写得让别人容易看明白、而且爱看,不是去琢磨如何使自己的意思、感情被人理解、被人接受,而是认为写作文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失去了作文的意义。在作文教学中,要反复让学生领悟作文是生命交流需要的观念,把它作为一个指导思想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作文写真写实,而不是去鹦鹉学舌式地抄袭别人,这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一个思想素养。请各位欣赏四年级王伟豪同学的一篇小文章:妈妈的爱看见题目,我一下子就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是一件让我可以更容易看清妈妈的爱的故事。那时,是水痘高发期。从小很少得病的我,这次也躺到了床上。妈妈请了假,先去医院拿药,又去市场买菜。妈妈更忙了!妈妈闲下来。她坐在我身旁,用手抹着带火的酒,给我擦身体;按时搅了药给我喝。到晚上了,她一直给我擦酒。我看见她眯起眼睛来休息!我抓起妈妈的手,说:“妈妈,你以后多休息,少用火酒给我擦。”妈妈拥抱了我一下,说:“儿子,你说这些话,不如快点儿把病养好让妈妈放心。”“妈妈,你又瘦了,而且有黑眼圈了。”“没事儿,黑眼圈会下去的。”妈妈却不以为然,“我出去买你喜欢吃的东西,你要补充营养!”……可惜老师只让写一件事!要不然我一定能写一本书,把妈妈的爱全记下来!这位同学的妈妈患有重病,爸爸远在内蒙工作。在生活中,母子相依,妈妈爱他、他爱妈妈,他有感受,他要表达。所以,文章质朴,但感人至深。还有,我指导学生写作“夸夸同学的闪光点”后,他们从生活中选材,表现了同学的友爱、好学、负责、勤劳、阳光、热情、守信、博学、热爱体育……修改后我又组织了“诵读美文”活动。这样,同学们把平时藏在心底的赞扬大声说出来,互相学习,心与心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在这里,作文满足了生命体交流的需要,充分发挥了本质作用。⑵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作文源于生活,“生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包括经历过的、观察到的、感受过的、长期积淀的材料;另外是间接接受前人的知识及所有的文化成果,这也是写作的重要材料。《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指思想认识,“人情练达”指经历、情感。有了这两条,文章自然就写好了。在 “童年趣事”的作文指导中,我和同学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互相

启发,师生共同回忆了往日的好时光。于是,他们在文章中写了斗羊的危险经历、写了粘知了、摸鱼、看斗牛、观海、冬天逮麻雀,写了拔花生、种草莓……生活是多么的快乐美好。因此,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关注周围一切,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养成为写作而积累的习惯。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写作的“信息资源库”,把直接的生活感受用日记、观察笔记、随笔等方式记写下来,平时从各种渠道获取的有用的知识材料,可用剪贴、摘录的方式储存,有条件的还可从网上下载,分门别类编辑出素材“集装箱”,准备随时调出使用。在辑录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思考。一个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应该是宽阔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但是他们获取的这些东西一到写作时,经常派不上用场,物我两端,总像隔着层障壁。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材料在他们头脑中大多是些“原生态”的东西,没有进入个体的认识领域,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此,作文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常作些思考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所见所闻所遇所识的事物,加一番思考,对这些经验加深印象,升华其存在价值。我班李一迪同学在《拔花生》中写道:拔完了花生,大家闲坐在地头。喝着热水,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看着乡村的美景,我心里太舒服了!陶渊明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还有,这花生比菜市场上卖的要香得多呢!因为是大姑种的呀!有空你们也来尝尝?”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感受,完全得益于小作者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2、主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实现生命的需求,并在表达中渗透自己的做人原则、价值观念、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趣等,让写作成为生命的真实写照和享受生命的方式,真正做到“人”“文”的统一。为此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三点。⑴激发主体的主动性。有些作文课堂,学生总是陷入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作文成了负担,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便厌倦作文,甚至厌恶作文。所以,作文教学要千方百计保证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学生自主写作的气氛和空间。现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统一命题的写作训练。统一命题有一个缺点:不是每个学生对题目都感兴趣,都有充足的题材可写,为此,我们必须把过去命题后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写,改为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的指导中来。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的方法有:①实物展示法:比如写静态的物,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充分交流,让学生有话可写。②图片展示法: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生动的画片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回忆与想象。③多媒体展示法:把要写的事物对象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④角色扮演法:把一些生活故事编制成小剧本由学生表演出来,吸引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写作兴趣。⑤组织活动法:在布置作文题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先提示他们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搜集有关材料,作好写作准备。如参观、访问、调查及其它公益活动等。⑥情境体验法:指导学生到一些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中去体验,文思泉涌。⑦讨论辩论法:提出问题,甚至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课堂展开讨论、争辩,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丰富思想,获取写作的材料。⑵培养主体的真诚性。说真话不只是作文的问题,更是做人的问题;爱说假话,爱写假文,不只是文风的败坏,也是人格的堕落。孩子是率真的、诚实的,作文教学一定要保护小学生纯真的心灵。叶圣陶先生说:“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实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蔑、卑鄙的态度。”这有两层意思,一层说选材要实在,二层说行文、言语要诚恳。也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性情”。在四年级“……变……了”的作文中,刘佳音同学写道:这是一家生产水彩笔的工厂。高高的石头墙壁下,伸出一根铁管,铁管里,流出花花绿绿的污水,再顺着一道土沟流进小河……我大喊一声:“关门吧!别再污染小河了!”工厂里的狗“汪汪”叫着窜出来,还夹杂着大人的骂声。我哭了,回家向

妈妈诉苦:“妈妈,你能不能让他们保护环境?”妈妈说:“孩子,我不是领导,管不了他们啊。”从那以后,我再不回老家了。稚嫩的文字,为什么感人?一个字——真!当然,倡导学生作文写真话,还要在评价时把握尺度,不胡乱评价,不“扣帽子”“打棒子”。如果这样,学生是勇于说真话的。⑶鼓励创造性。创造性不只是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也是应具备的性格品质。作文教学如果忽略了个性间的差异而一味地强调某种共性或模式,就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与作文的生活化原则背道而驰的。作文教学就应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放飞精神,放飞思想。平时的作文教学要珍惜学生迸发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对具有创造性的作文评分要高看一等。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一个有价值的新观点、一段有特色的生活记录、乃至一个新颖的细节,运用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建造了一种新的结构,取其一点就要表彰鼓励。这是具有导向性意义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可能感到有鱼上钩了,他猛力一拉,哈哈,一条大鱼上来了,正好被甩到爸爸身后的鱼桶里!我和爸爸都感觉鱼很大,两颗头不约而同地伸到小桶上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小桶里竟然只是一条十厘米长的小鱼!别看它个儿不大,可尾巴上带的水草真不短啊,那水草有半米长呢! 看了这一幕,我和爸爸差点儿晕过去……我给马冀鲁同学的这段作文加了两条波浪线,在旁批里又画了三个笑脸。多么精彩的文字啊!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激励学生再创造。1、传统作文批改模式的弊端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批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把“批”的主导作用和“改”的主体地位混为一谈,教师工作苦不堪言,学生却丧失了主体作用,成了局外人,写作能力提高甚微。现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决不去做。传统作文批改模式由教师一改到底,学生无须思考,滋生了惰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这种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科学性。

2、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模式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的意义、任务、要求有着新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作文批改办法,现总结如下:⑴保持一种热情——那厚厚的一摞作文,批改起来着实吃力。可如果你拿起一本作文,能把它当作一次心灵旅行,那批改作文的任务就变得轻松多了。看着那稚嫩的文字,品读着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这是一种巨大的享受。如果你带一批学生好几年,从作文中发现他们长高了、有劲儿了、丰富了、深刻了,你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吗?⑵坚持一种原则——平等交流和广泛激励的原则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第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二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①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荷花

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 这是木芙蓉, 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面“批”文,倾听他们的心声,乐其乐,悲其悲,学生会信你、从你。

②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平时说的“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情感,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文章时,有学生建议到乡下去,说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多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啊。”还给了他五颗星。从那时起,这个学生写作文特别起劲儿。③心灵交流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也才会和教师真诚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曾经有一段时间,家里事情多、工作压力大,我特别爱发火。正好学生写“我的梦想”,有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里面这样写:“假如我是老师,我绝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绝不让学生多抄课文,那样学生太痛苦;我不会鸡蛋里挑骨头,让学生对着99分的试卷哭泣。”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学生,我一定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抓住一点激励他,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⑶树立一种思想——修改是写作的一部分。大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不像样的文章,读、改三遍,就会很优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会在“改”字上下这么大功夫?学生写了,教师批了,一次作文过程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有很多成年人问: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要写多少篇作文?可为什么大部分人还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原因很明确——他从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作文过程!而这应该是老师的失误,甚至说是失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工作。要教育学生明确“修改也是写作”的思想,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作文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作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⑷试验一种方法——“批”“改”结合。传统作文批改模式中的“精批”是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至于“细改”,就要留给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从教师的精批中品味自己作文的佳处,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的细改实践中,训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批”“改”结合,一般分三步走: ① 全员参与,集体改

采用“学生自主作——教师通篇览——集体参与评——个人主动改”这一流程进行作文,突出“修改”在写作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

② 师生沟通,合作改。

学生的作文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有所长,写作水平和潜能也不一样。因此,要充分地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确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作文教学。

在学生自主习作、集体评点作文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点拨沟通——再次修改”,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让每个学生在修改作文能力方面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③生生互动,赏析改。

完成了前两步作文修改后,老师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几经修改后的作文在小组里交流、赏析。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又有情感共鸣;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也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常常会激发灵感的顿悟,促进自改能力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在赏析评点的基础上,老师趁热打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作文再改一改,并给自己的文章写上评语。这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自己评定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再互相评价,或者请家长站在欣赏的角度来评价……这样,修改后的作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他们作文后多修改的内驱力,变写作后的“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时间长了,才“能自作文,不待老师改”。

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模式,总的精神,是让批改作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师生结合乃至学生自己,这样做,异常活跃地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写成之后自己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成较好的东西。”(《语文教育书简》)学生能达到这一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算成功了。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语文教师应本着负责的精神,怀着无比的热情,潜心钻研、长期坚持, 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品尝写作的乐趣,爱表达、会表达,真正地发挥作文交流的作用。愿我们的作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快乐天地!

小学生作文教学例谈

小学生作文教学例谈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写前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模式,“批”“改”结合,激励为主。这样长期坚持,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才能走向成功。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教学 生活化 主体性《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困扰着我们。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指导小学生写作应遵循的原则。1、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意:一是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命交流的需要,二是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在教学实践中,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孩子们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深层次地思考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有创意地表达,从而表现出自己的个性。⑴要培养学生作文是生命交流需要的观念。叶圣陶先生认为: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这一观念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少数教师那里是不甚明确的——很多学生不是思考如何写得让别人容易看明白、而且爱看,不是去琢磨如何使自己的意思、感情被人理解、被人接受,而是认为写作文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就失去了作文的意义。在作文教学中,要反复让学生领悟作文是生命交流需要的观念,把它作为一个指导思想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作文写真写实,而不是去鹦鹉学舌式地抄袭别人,这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一个思想素养。请各位欣赏四年级王伟豪同学的一篇小文章:妈妈的爱看见题目,我一下子就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是一件让我可以更容易看清妈妈的爱的故事。那时,是水痘高发期。从小很少得病的我,这次也躺到了床上。妈妈请了假,先去医院拿药,又去市场买菜。妈妈更忙了!妈妈闲下来。她坐在我身旁,用手抹着带火的酒,给我擦身体;按时搅了药给我喝。到晚上了,她一直给我擦酒。我看见她眯起眼睛来休息!我抓起妈妈的手,说:“妈妈,你以后多休息,少用火酒给我擦。”妈妈拥抱了我一下,说:“儿子,你说这些话,不如快点儿把病养好让妈妈放心。”“妈妈,你又瘦了,而且有黑眼圈了。”“没事儿,黑眼圈会下去的。”妈妈却不以为然,“我出去买你喜欢吃的东西,你要补充营养!”……可惜老师只让写一件事!要不然我一定能写一本书,把妈妈的爱全记下来!这位同学的妈妈患有重病,爸爸远在内蒙工作。在生活中,母子相依,妈妈爱他、他爱妈妈,他有感受,他要表达。所以,文章质朴,但感人至深。还有,我指导学生写作“夸夸同学的闪光点”后,他们从生活中选材,表现了同学的友爱、好学、负责、勤劳、阳光、热情、守信、博学、热爱体育……修改后我又组织了“诵读美文”活动。这样,同学们把平时藏在心底的赞扬大声说出来,互相学习,心与心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在这里,作文满足了生命体交流的需要,充分发挥了本质作用。⑵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作文源于生活,“生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直接经验,包括经历过的、观察到的、感受过的、长期积淀的材料;另外是间接接受前人的知识及所有的文化成果,这也是写作的重要材料。《红楼梦》里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指思想认识,“人情练达”指经历、情感。有了这两条,文章自然就写好了。在 “童年趣事”的作文指导中,我和同学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互相

启发,师生共同回忆了往日的好时光。于是,他们在文章中写了斗羊的危险经历、写了粘知了、摸鱼、看斗牛、观海、冬天逮麻雀,写了拔花生、种草莓……生活是多么的快乐美好。因此,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关注周围一切,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养成为写作而积累的习惯。可以指导学生建立写作的“信息资源库”,把直接的生活感受用日记、观察笔记、随笔等方式记写下来,平时从各种渠道获取的有用的知识材料,可用剪贴、摘录的方式储存,有条件的还可从网上下载,分门别类编辑出素材“集装箱”,准备随时调出使用。在辑录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思考。一个学生从课内到课外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应该是宽阔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但是他们获取的这些东西一到写作时,经常派不上用场,物我两端,总像隔着层障壁。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材料在他们头脑中大多是些“原生态”的东西,没有进入个体的认识领域,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此,作文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常作些思考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所见所闻所遇所识的事物,加一番思考,对这些经验加深印象,升华其存在价值。我班李一迪同学在《拔花生》中写道:拔完了花生,大家闲坐在地头。喝着热水,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看着乡村的美景,我心里太舒服了!陶渊明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还有,这花生比菜市场上卖的要香得多呢!因为是大姑种的呀!有空你们也来尝尝?”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感受,完全得益于小作者平日里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2、主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主体的生命活动,是他们生活和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实现生命的需求,并在表达中渗透自己的做人原则、价值观念、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意趣等,让写作成为生命的真实写照和享受生命的方式,真正做到“人”“文”的统一。为此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三点。⑴激发主体的主动性。有些作文课堂,学生总是陷入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作文成了负担,而不是学生自身的需要。久而久之,学生便厌倦作文,甚至厌恶作文。所以,作文教学要千方百计保证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学生自主写作的气氛和空间。现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统一命题的写作训练。统一命题有一个缺点:不是每个学生对题目都感兴趣,都有充足的题材可写,为此,我们必须把过去命题后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写,改为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的指导中来。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的方法有:①实物展示法:比如写静态的物,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充分交流,让学生有话可写。②图片展示法:把与写作对象相关的生动的画片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回忆与想象。③多媒体展示法:把要写的事物对象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④角色扮演法:把一些生活故事编制成小剧本由学生表演出来,吸引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写作兴趣。⑤组织活动法:在布置作文题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先提示他们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搜集有关材料,作好写作准备。如参观、访问、调查及其它公益活动等。⑥情境体验法:指导学生到一些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中去体验,文思泉涌。⑦讨论辩论法:提出问题,甚至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在课堂展开讨论、争辩,引导学生认识问题、丰富思想,获取写作的材料。⑵培养主体的真诚性。说真话不只是作文的问题,更是做人的问题;爱说假话,爱写假文,不只是文风的败坏,也是人格的堕落。孩子是率真的、诚实的,作文教学一定要保护小学生纯真的心灵。叶圣陶先生说:“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实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蔑、卑鄙的态度。”这有两层意思,一层说选材要实在,二层说行文、言语要诚恳。也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性情”。在四年级“……变……了”的作文中,刘佳音同学写道:这是一家生产水彩笔的工厂。高高的石头墙壁下,伸出一根铁管,铁管里,流出花花绿绿的污水,再顺着一道土沟流进小河……我大喊一声:“关门吧!别再污染小河了!”工厂里的狗“汪汪”叫着窜出来,还夹杂着大人的骂声。我哭了,回家向

妈妈诉苦:“妈妈,你能不能让他们保护环境?”妈妈说:“孩子,我不是领导,管不了他们啊。”从那以后,我再不回老家了。稚嫩的文字,为什么感人?一个字——真!当然,倡导学生作文写真话,还要在评价时把握尺度,不胡乱评价,不“扣帽子”“打棒子”。如果这样,学生是勇于说真话的。⑶鼓励创造性。创造性不只是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也是应具备的性格品质。作文教学如果忽略了个性间的差异而一味地强调某种共性或模式,就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这是与作文的生活化原则背道而驰的。作文教学就应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放飞精神,放飞思想。平时的作文教学要珍惜学生迸发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对具有创造性的作文评分要高看一等。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一个有价值的新观点、一段有特色的生活记录、乃至一个新颖的细节,运用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或者是建造了一种新的结构,取其一点就要表彰鼓励。这是具有导向性意义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可能感到有鱼上钩了,他猛力一拉,哈哈,一条大鱼上来了,正好被甩到爸爸身后的鱼桶里!我和爸爸都感觉鱼很大,两颗头不约而同地伸到小桶上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小桶里竟然只是一条十厘米长的小鱼!别看它个儿不大,可尾巴上带的水草真不短啊,那水草有半米长呢! 看了这一幕,我和爸爸差点儿晕过去……我给马冀鲁同学的这段作文加了两条波浪线,在旁批里又画了三个笑脸。多么精彩的文字啊!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激励学生再创造。1、传统作文批改模式的弊端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批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把“批”的主导作用和“改”的主体地位混为一谈,教师工作苦不堪言,学生却丧失了主体作用,成了局外人,写作能力提高甚微。现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说过,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决不去做。传统作文批改模式由教师一改到底,学生无须思考,滋生了惰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这种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科学性。

2、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模式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作文批改的意义、任务、要求有着新的认识,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作文批改办法,现总结如下:⑴保持一种热情——那厚厚的一摞作文,批改起来着实吃力。可如果你拿起一本作文,能把它当作一次心灵旅行,那批改作文的任务就变得轻松多了。看着那稚嫩的文字,品读着那一颗颗天真的童心,这是一种巨大的享受。如果你带一批学生好几年,从作文中发现他们长高了、有劲儿了、丰富了、深刻了,你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吗?⑵坚持一种原则——平等交流和广泛激励的原则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第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二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①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荷花

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 这是木芙蓉, 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当面“批”文,倾听他们的心声,乐其乐,悲其悲,学生会信你、从你。

②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平时说的“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情感,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文章时,有学生建议到乡下去,说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多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啊。”还给了他五颗星。从那时起,这个学生写作文特别起劲儿。③心灵交流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也才会和教师真诚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曾经有一段时间,家里事情多、工作压力大,我特别爱发火。正好学生写“我的梦想”,有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里面这样写:“假如我是老师,我绝不对学生发火,那意味着我无能;我绝不让学生多抄课文,那样学生太痛苦;我不会鸡蛋里挑骨头,让学生对着99分的试卷哭泣。”这段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良久,给他写了我的感想:“老师谢谢你的真情告白,谢谢你的提醒。假如我做学生,我一定会喜欢你这样的老师的。”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评估手段,应该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抓住一点激励他,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⑶树立一种思想——修改是写作的一部分。大凡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作文不仅仅是让学生“写”完就了事,更重要的是“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不像样的文章,读、改三遍,就会很优秀。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有几个老师、几个学生会在“改”字上下这么大功夫?学生写了,教师批了,一次作文过程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有很多成年人问: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到大学,要写多少篇作文?可为什么大部分人还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原因很明确——他从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作文过程!而这应该是老师的失误,甚至说是失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修改文章的工作。要教育学生明确“修改也是写作”的思想,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修改。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越改越好,作文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作文教学才会焕发活力。⑷试验一种方法——“批”“改”结合。传统作文批改模式中的“精批”是教师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至于“细改”,就要留给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从教师的精批中品味自己作文的佳处,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的细改实践中,训练思维,培养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批”“改”结合,一般分三步走: ① 全员参与,集体改

采用“学生自主作——教师通篇览——集体参与评——个人主动改”这一流程进行作文,突出“修改”在写作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

② 师生沟通,合作改。

学生的作文基础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有所长,写作水平和潜能也不一样。因此,要充分地关注和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确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作文教学。

在学生自主习作、集体评点作文后,教师进一步针对学生个人实际进行面对面批改。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点拨沟通——再次修改”,让每个学生学有所练、练有所得,让每个学生在修改作文能力方面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③生生互动,赏析改。

完成了前两步作文修改后,老师组织学生拿出自己几经修改后的作文在小组里交流、赏析。这里生生互动,既是行为互动,又是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又有情感共鸣;有对写作成功者的赞许,也有对还需努力者的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常常会激发灵感的顿悟,促进自改能力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在赏析评点的基础上,老师趁热打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作文再改一改,并给自己的文章写上评语。这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学生自己评定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再互相评价,或者请家长站在欣赏的角度来评价……这样,修改后的作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激起了他们作文后多修改的内驱力,变写作后的“要我修改”为“我要修改”,时间长了,才“能自作文,不待老师改”。

探索科学的作文批改模式,总的精神,是让批改作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师生结合乃至学生自己,这样做,异常活跃地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写成之后自己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成较好的东西。”(《语文教育书简》)学生能达到这一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算成功了。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语文教师应本着负责的精神,怀着无比的热情,潜心钻研、长期坚持, 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品尝写作的乐趣,爱表达、会表达,真正地发挥作文交流的作用。愿我们的作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快乐天地!


相关作文

  •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析作文5400字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封面 市地: 年 月 日 1 小学情景作文教学探析 摘要:创设情境进行作文,也称为情景作文,是指导学生根据在具体场合或某种景象.境地中以自己的观察.体验.感悟或联想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作文形式对训练学生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情景作文教学 ...

  • 作文教案作文3400字
  • 2 __年__月__日 第__周 星期__ 总课时:__节 1节约用水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1.看图作文,在看图时展开想象,把画面意思表达清楚. 2.: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学生"珍惜水源,从我做起". 3.: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重点:在看 ...

  • 体验式作文教学小结作文3400字
  • 体验式作文教学小结 张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qu ...

  • 创新作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作文1700字
  • 创新作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4月13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要算作文教学了.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费 力不讨好,教学效率低,学生也不买账.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创新作文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实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注重的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思维 ...

  • 教学论文浅谈初中生作文教学作文2200字
  •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写作是集识字.阅读.理解.观察.思考.书写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语言活动, 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经验.生活情感的书面语言形式.写作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 ...

  • 杜文艺浅谈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策略作文3700字
  • 网络时代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应对策略 利川市谋道初中 杜文艺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的兴起为语文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空气,网络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作文教学的空间,丰富了作文教学的资源,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作文素材.通过网络的使用,达到建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实现作文教学突破 ...

  • 作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作文5600字
  • 策划人语: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批评.在语 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 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然而,作文教学如何改革,这是广大读者尤其是教育 ...

  • 作文教学改革:路在何方_语文论文作文高一
  • 策划人语: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批评.在语 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 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然而,作文教学如何改革,这是广大读者尤其是教育 ...

  • 奇快作文教学大纲作文2400字
  • 1 / 4 奇快作文 课程教学大纲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周逢雨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作文难写,作方难教,原因主要是我们成人的各种"方法"禁锢了学生与生俱来的爱想象.敢联想.敢说话.爱表达的天性.因此,有必要推翻原有的作文枷锁,简化招式,恢复学生敢说爱说的天性:有必要打破 ...

  • 浅谈作文辅导的技巧作文4600字
  • 浅谈作文辅导的技巧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金牙瑶族乡金牙初中 覃 艳 作文教学辅导一直以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它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作文教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更是其前沿阵地.尝试教学法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脱颖而出,不仅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