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作文作文30800字

初三作文

人民网评:莫以“双提高”弥补“养老金窟窿”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入,首次低于基本养老金支出。 基本养老金出现缺口,并不让人过于愕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达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未来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关于养老金缺口有多大,有多种说法,最终指向都是基于存在缺口这一前提。那该如何去添补缺口? 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能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双提高”一旦真正实现,确实可降低养老金缺口。 众所周知,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推进,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推迟了国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建议“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弥补养老金缺口,有多种途径,不能仅拿国民“开刀”,全都由国民承担责任。正如有网友所称:补养老金缺口,别总盯着百姓的腰包! 集思广益,多策并举,而不是只在一个羊身上薅毛,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金难题。弥补养老金缺口,固然需要“节流”,也需要开源,比如可加大财政补贴。据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与一些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比,明显不高。如果适当提高财政支出的比例,养老金缺口就会小一些。

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年来,坊间也一直建议提高国企利润的上交红利。国企,国家的企业,盈利甚丰,“匀”出一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显然名正言顺。

此外,还可以提高养老金的运营收入。据统计,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投资运营,多年来的年化收益率一直在2%左右低位徘徊,甚至赶不上CPI 增速。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钱赚钱。诚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据悉,目前可纳入投资的养老金在2万亿左右。养老金入市规模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运作。养老金入市,如果真正钱生钱,必能实现多赢。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民的养命钱,直接决定着退休者的晚年生活品质。既要保证每个老年人都有一定的养老金,也能保证养老金可维系较为体面的生活。为此,确实需要正视并解决养老金缺口,否则窟窿就会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爆发危机。值得欣慰的是,全社会都在关心这件大事,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制度安排减少缺口。这就须广征民意,决策透明,采取有效手段尽快弥补养老金缺口。

人民网评: 对贵阳3万套保障房闲置应严肃追责

据报道,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贵州、江西、河南、吉林、湖北5个省共发现5.75万套保障房被闲置,其中仅贵州省贵阳市,闲置套数就超过3万套。在贵阳,一些小区房子虽已建好,但是水、电、气等都不能通过市政管网通入小区。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85.43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却迟迟住不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寄托着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梦想,也是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说,保障房建设,是因为“钱袋子”里的资金不够、项目周期建设时间长等客观困难,暂时无法让每个需求者受益,还可以理解。然而,明明建了,却不建好,甚至将其闲置一边,令人难以接受。让保障房闲置,岂不能等于让民生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好好的民生工程,只因一些部门的“不为”、“乱为”,生生被弄成了“伤心工程”。 事实上,对一些地方而言,与其说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不如说是政绩工程。财政出钱了,数量达标了,成绩报上去了,那就可以了,新的一页就可以翻开了„„说到底,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还是政绩思维在作祟。 更进一步而言,凡事预则立。保障房建设,本来就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事情。由谁牵头进行统筹,哪个部门负责哪一个环节的工作,入住群众有问题该找谁,在建设之初,本就应做好规划。如今,面对闲置的质疑、住户的投诉,贵阳一些相关部门却踢起了“皮球”,相互推诿。更荒唐的是,贵阳市住建局局长,一听记者采访,竟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是局长”的局长,无法保障的“保障房”,这样一种尴尬境况,不仅折射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表层问题,更照见了规划不足、监督缺失、问责不力的权力症结。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一直捂着、瞒着,甚至对问题视若无睹,尤其是如此事关百姓安身的大事。可幸的是,保障房大量闲置被媒体曝光后,贵阳市政府公开致歉,并做出承诺,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将在明年6月30日前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百姓可以略为宽心了。但,这样的承诺,看似及时,却更值得追问:面对重大民生问题,为何非要等到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才做出承诺,是对民生问题过于迟钝了?还是敷衍塞责忽悠公众?这背后是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对贵阳市保障房事宜,建议上级机关深入调查,揭开问题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对“不为”“乱为”等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而不应该只是“批评教育”、表态承诺。 贵阳保障房事件,对各地也敲了警钟:民生无小事,政府要以高度责任心将保障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改善民生,真正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网评:一张集体合照传递东亚共同体意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2日上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李克强在讲话中表示,东亚峰会成立十年,是东亚合作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各国共享繁荣成果的十年,也是东亚峰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十多位领导人各自在胸前交叉双手,握住左右同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10+1”会议、“10+3”会议所定格的两张集体合影,画面语言极为丰富,充满鲜明指向,堪称当今东亚局势的真实写照,即肩并肩、手挽手的背后,是唇齿相依的状态,是守望相助的姿态,更是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心态。

尽管有分歧,也不乏小龃龉,但东亚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业已形成共同体。究其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由此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中国已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交往多了,感情就深了,心与心贴得就更近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据悉,今年年底东盟将建成共同体,这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 站在新起点上,各国有责任强化共同体意识,以责任共同体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利益、命运和责任,其实融会贯通,不可或缺。没有责任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不远;没有利益的责任共同体,浮于表面。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密切相扣,命运共同体才实至名归。 东亚要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发展活力之源,首先需要加快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一方面应看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稳定发展为东亚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走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与邻为善的中国,就是为为亚洲、为整个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大国责任正体现在这种理念与立场上。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在具体的事务中,中国始终扮演务实而真诚的推动者角色,比如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不遗余力,乐见其成。 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促繁荣尤为重要。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丛生的背景下,本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弥足珍贵。在外部干预导致世界一些地区动荡持续,影响严重外溢的教训面前,本地区长期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值得共同守护。 “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同体,我们的愿景”,这是2015年4月举行的东盟峰会的主题。“我们的共同体”,同样适用于更广发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无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是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合作,都已进入了崭新阶段,也面临更广泛的合作空间。从承担责任出发,彼此强化共同体意识,将为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人民网评:打赢脱贫攻坚战," 军令状" 体现不留死角的决绝

11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对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来说,最温暖也最有盼头的,就是那七个字: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过去的“扶贫”到“脱贫”,从民生工作到“重大政治任务”,从下任务到立“军令状”,相关表述层层递进、字字千钧,体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智大勇,也体现着彻底解决、不留死角的决绝。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鼓舞人心的,不仅是愿景。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悬在中国上空,将贫困聚而歼之,该不该?能不能? 两个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得到的肯定答案相当深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对“该不该”的回应;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将多举措脱贫5000万 社保兜底2000多万,“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这是对“能不能”的具体安排。

将“军令状”字眼写入正式文件,相当罕见,这意味着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在限期内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将和相关领导干部的“乌纱”息息相关。从中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对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官员敢于怠慢。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邓小平曾有针对性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扶贫战役,让7亿中国农民走出贫困。

新中国成立大半个多世纪,仍有泱泱7000万百姓深陷贫困线以下,这让GDP 已高居世界亚军的中国无法傲然,也让执政党焦灼难安。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有来自泥土的扎实有力,“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事实上,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远离主流社会的陌生地名,经常触目惊心出现在新闻标题。因为地震、矿难、泥石流,因为校车事故、环保灾难或是一些基层政权的沦陷,因为众多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陌生,意味着那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严峻与脆弱,意味着深藏那个偏远角落的贫穷在各个领域作祟,更痛楚的,是那里的生命,会遭遇更多天灾人祸,更容易飘离人间。贫困必然导致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极度脆弱。

将7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打赢中国脱贫攻坚战,就意味着打赢中国转型的漂亮一仗。在今后的五年,针对脱贫的攻坚拔寨,正孕育着中国经济新的机遇、新的增长点。一旦7000万贫困人群有了消费能力,一旦中西部农村内需闸门打开,一旦中国农民的消费热情与消费能力被激发,中国经济将拥有一把开启阿里巴巴之门的神奇密钥。 这并不是说,脱贫之战仅仅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怎能长期漠视贫困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不但将给中国最后的贫困致命一击,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

大跨越。红顶中介”彻底“摘帽”后尤需加强监管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日前公布了2015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名单。这也意味着,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终于驶进了“快车道”。

应该说,行业协会商会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完善行业管理、参与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协调国际贸易纠纷等问题上,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就从数量上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尚不足1000个,到2014年底则有近7万个,每年10%到15%的增长速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社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现实需求。

但同样需要看到,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行政色彩过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政会不分、官办一体等现象的存在,异化了行业协会的性质,影响了行业协会商会的公信力。协会就是协会,商会就是商会,不该成为权力的“寄生物”。让行业协会商会回归其服务本质,去行政化彻底“摘帽”,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行业协会商会的过度行政化,还往往滋生着贪腐的细菌。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因为背靠政府权力这座“大山”,再加上,一些行业协会本身就承接着由政府转移而来的审批权力,而监管又相对宽松,财务也没那么透明,由此便容易产生“隐性权力腐败”。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就曾利用开办各种展会的名义,私自截留会展收入、侵吞会员参展费,贪污协会公款多达1200余万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红顶商人”“权力掮客”等弊端,不仅侵蚀着行业协会商会的根基,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必须彻底革除。

从另一方面而言,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在“同一个碗里吃饭”,多少会受到权力的束缚。即使想干出一番事业,也会因人财物受制于领导机关,而令其自主性被削弱,无法真正放开手脚。因此,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对于其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当然,脱钩不等于脱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之后,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档案,建立“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还是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

样是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人民网评:1300万“黑户”洗白的深层次意义 1300万!这个数字背后有个略显残酷的身份标签,即“黑户”。近日,公安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此消息能让占总人口1%的无户籍人员感到振奋,但也难以掩盖“黑户”不能承受之重。 户口虽是几页纸,但和权益密切相关。没有户口可谓寸步难行。用“生活不能自理”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点都不为过。关注并解决这个社会难题,有其紧迫性,也离不开创新人口管理。 实际上,“黑户”是个历史遗留的产物,其产生原因有多种。总体而言,有的因为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能上户;有的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的范畴;有的则是户籍办理问题造成的“被黑户”。不难看出,所谓的“黑户”人员往往是无辜的、被动的,只因某些不可抗的缘由而成为社会的另类人,游走在社会边缘,在某种程度上既无法感受应有的公平,也会影响社会整体和谐。 哲人有言,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从降生伊始就被剥夺了进入社会领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着被无情地抛弃在外,其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都与社会产生着撕裂感。更何况,依法登记户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放在现实视域,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得不到同等对待,那么这既挑战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在具体措施、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上,为“黑户”洗白、为户籍管理改革破冰,势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诸如与计划生育政策捆绑而产生无户籍群体的历史,应该终止了。同时,诚如公安部会议所明确的,“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分类实施相关政策”,重视问题也就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改革值得期待。 户籍办理与“超生罚款”的征收脱钩、逐步取消社会抚养费„„一些具体措施已在各地铺开,而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否则,“本是黄皮肤、奈何黑身份”的悲剧仍会延续,“权利飞入百姓家”还内外有别,如此,全面小康社会怎能实现公平正义? 流程再造”是杜绝奇葩证明的关键 “办事难”,以前是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还要开各类“奇葩证明”。但今后,“群众点菜、政府端菜”,信息来跑腿、群众不奔波、透明又畅通,不再“肠梗阻”。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 既正视了基层中大量存在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又明确提出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力求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人性不人性,关键看过程。之所以存在“奇葩证明”,其一,与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有关,其二,与繁琐的办事流程有关。前者让不同部门,只能站在自身立场上提要求,至于实不实际、靠不靠谱、便不便利,另当别论;后者让基层群众来回折腾,该说一句的说半句、该讲清楚的很含糊,一来二往,办事不仅没效率,而且做了不少无用功。也因此,走进某些政府部门,一旦需要开个介绍信、办个证明,过程中处处受阻,老百姓多半会叫苦不迭。 鉴于此,这次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目的就是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支持群众创业。不难看出,第一步是“简化”服务,这意味着于法无据的过分要求、流程事项,都要予以清理;同时,“简化”并非“取消”,必备的一定不能少且要清楚地告知群众如何办理,绝不能打着简化服务的旗号,从以前办事“绕路走”变成“无路可走”。第二步才是“优化”服务,包括升级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群众办事的多重需求,提供多样选择。

其实,“流程再造”才是杜绝奇葩证明的关键。不管是多部门间联动的流程对接,还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流程的全网化,都离不开理顺办事流程、打通事项流程、透明行政流程。正如《通知》所提,认真查找现行公共服务流程存在的不足,找准症结,尽快整改,拿出具体解决方案。问题的“堵点”在哪里,解决的“抓手”就在哪里。可见,不管是“群众点菜、政府端菜”,还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创新之举都要在回应群众关切的同时对症改进,“通则不痛”。人民网评:早该把培

训中心从风景区赶出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由住建部制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今起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不得在核心景区内安排索道、缆车、铁路、水库、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住宿疗养设施;大型文化、体育和游乐设施;以及其他与核心景区资源、生态和景观保护无关的项目、设施或者建筑物。 这些年,在不少地方,越是高等级风景名胜区,越是安插着身份不明的高档奢华培训机构。山林掩映之下,暮色苍茫之中:总统套房、歌舞厅、燕鲍翅、炖狼肉、开培训费发票提成„„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中心,俨然成了一处处游离于党纪国法之外的“世外桃源”。 一些风景名胜区里的培训中心,既不是看风景,也未必是真培训,要么成为休闲度假的欢场,要么成为寻租勾兑的暗道。眼下,整饬官场之风,严肃行政之纪,少数“顶风作案”的培训中心,似乎就成了暗流涌动的“硬骨头”。一方面,借着天高皇帝远,将群众监督隔绝在景区外面,成为封闭式福利平台,既隔膜了官民关系,又涉嫌藏污纳垢;另一方面,将公共资源部门化,好好的风景名胜区,因为培训中心而规划失范,生态环境被破坏,功能结构被逆转,最后成了烂摊子,也没人为之买单。加之政企不分、性质暧昧,这样的恶示范,成为横亘在权力公信之路上的黑色绊脚石。 十八大之后,八项规定、反四风雷厉风行,群众路线与严实教育未曾止步。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明确列出了21个禁止开会的景区名单,包括八达岭-十三陵、太湖、武陵源(张家界)、三亚热带海滨等。再往前看,事实上,我国早已有对党政机关“培训中心”的规定:比如1994年颁布的《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2003年发布的《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算上地方版的整肃要求,有法可依不是问题。然而去年,媒体在东北三省调查发现,风景名胜区内的奢华“培训中心”依然未曾绝迹。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今,住建部制定的《办法》,体现了顶层设计一脉相承的“整肃”理念,在规划设计层面,断了新的培训中心进重点景区的念想——既还风景名胜区以清白与清净,也让污名化的培训中心堪当培训之重任。不过,善政要真正捍卫风景名胜区的公益属性,还有两个环节不能省:一是有法可依后,必得执法以严,不能让好的制度成了摆设。二是禁绝“既往不咎”,新规要执行,还得“往后看”,把不合规不合法的培训中心,早点从风景名胜区赶出去。

如果说政府的办事能力代表了其整体效率,那么办事全流程的每个环节也透着其具体形象。是好是坏、便利与否,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推三阻四或变相找麻烦,老百姓肯定有怨言;贴心服务、一路顺畅,老百姓自然会点赞。“世界上最难写的,莫过于一个‘实’字。”种种奇葩证明的背后,不正是作风实不实的体现吗?说到底,打通了行政服务的全流程,也就疏通了从办事到创业的“毛细血管”,所谓的“最后一公里”“肠梗阻”都会在优化创新中成为过去式。

人民网评:“10公里车费近万元”的专车账单警示什么?

浙江杭州初中生小方遇到件“天方夜谭”,以往使用“优步”打车从家到学校只要20余元,而在11月6日,小方接到一份让其感到震惊的电子邮件:10月10日他上学使用“优步”形成的车费高达8450.97元。

打车10公里,花费近万元,任谁听闻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据说在收到账单后,小方也向“优步”方面进行了反映,最后的解决方式是一笔勾销了天价账单。不过,这糊涂账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后还会不会发生类似“误会”?这些疑问,并不能随着账单抹去而灰飞烟灭。 天价专车账单,究竟是软件犯浑还是制度漏洞,这是沉默的“优步”规避不了的核心问题。一则,“优步”不是小公司,糊涂账单对不起其标榜的企业社会责任;二则,“优步”司机透露确有不少因忘按“结束按钮”,而导致乘客多付钱的情况。更奇葩的是,面对消费纷争,“优步”只提供邮件或在线反映情况这两种客服途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此艰难曲折的客服路径,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网络专车并无原罪,零星个案也无法指责整体行业问题。何况,中国的专车尚处于大门将开的勃兴期。客观而言,专车是共享经济的体现,是突破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不管是今年初的“专车第一辩”,还是多次座谈寻求的“最大公约数”——改革传统出租车运管机制、管控并引导好网络专车的发展,已成为越发清晰的共识。就在昨天,网络上传出名为“交通部: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取缔专车”的新闻,很快就被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辟谣“消息纯属子虚乌有”。社会舆论当然不会吵着要取缔专车,职能部门也断不至于在大势所趋面前“会错意”,但,给网络专车出路,并不等于说会撒手不管。 对于类似的天价账单事件,一方面是专车企业当“闻者足戒”,不能因为你方便了市民,就在服务上“任性”,市场总有市场的铁律,技术创新也好,渠道创新也罢,最后都要归于诚心诚意的服务质量上来。尊重消费者,路才能走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当积极作为。尤其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博弈的时候,如何在保障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捍卫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个现实而重大的社会课题。专车刚刚起步,迟早要走上“正轨”,管理部门既要善于引导,更要尽快厘定规则与是非。一句话,在消费诉求通道不畅的时候,监管部门当还原市场的法治要义。 眼下,专车代偿的功能,是传统出租业的短板与不足。而一旦传统出租车革故鼎新,技术门槛不高的出租行业,恐怕又会掀起新一轮洗牌与重构热潮。专车要行稳致远,以服务赢得民心之外,还是要敬畏市场,敬畏秩序与规范。

人民网评:“老人吊死刑拘儿”背后情与法的拷问

近日,“老人吊死在市政府大门上,其子涉遗弃罪被逮捕”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2015年5月27日清晨,山西省一位叫王银洞的60岁老人吊死在古交市市政府的大门上。时隔不久,当地政府以涉嫌遗弃罪刑拘了老人之子王丽文,并提起公诉。目前法院已经开庭但尚未判决。 老人自己上吊死亡,这是一个事实。可偏偏是吊死在市政府的大门上,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难道有冤情?据报道,这位老人在上吊自杀前,曾为自己的“低保”被取消一事,多次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恢复但未果。老人在政府大门上吊的动机何在?是受到家人的遗弃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是因为低保被不公正取消以死抗争?这样一个涉及底层者的生命、真相难明的事件,如何妥善处理,当地政府承受的压力巨大也确实考验执政智慧。 用法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百姓共享改革的成果,一直是本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但纵观当地政府对此事的后续处理,却让人难以感受到应有的公正。看,先是市公安局将老人之子以遗弃罪刑事拘留,此后又让其家人写取保候审申请书且需特别保证“不能上访和不能向政府索要赔偿金”,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事实上,儿子王丽文自身生存压力很大,对父亲的关心关怀确有不够,对父亲的死肯定存在过错。但能据此就认定他涉嫌遗弃罪并刑拘么?当地政府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难怪连王丽文也会“拒绝取保候审,自己没有罪”。因为,如果老人有够吃“低保”的标准,那政府取消其低保并对老人的上访不合理解决,显然就有错;但如果老人不够吃“低保”的标准,就说明他能自食其力,其子的遗弃罪也就不能成立。 法律是冷酷的,违法者当然理应且必需承担责任。如果王丽文的确存在遗弃行为,对父亲的上吊负主要责任,按“遗弃罪”处罚当然不冤。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不以事实为准绳,而只用公权力去“葫芦僧判葫芦案”,自然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服,也会引发舆论对当地政府处置有失正义的拷问。 众所周知,很多悲剧都不是孤立的因素造成,其中有多重因素的叠加。拿老人吊死一事来说,假如家人能多给老人一点关怀,假如当地政府能给老人应有的低保,假如社会能给老人多一点救济或关爱,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 老人吊死,本就是个悲剧;为解决难题,在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形下,以遗弃罪刑拘其子,相当于制造新的悲剧,这只会加深人们“强权压法”的冰冷印象。假如,当地政府能以此事为契机,反躬自省,“以人民幸福为导向”去织密社会保障网改善民生,不是就更能让老人的儿子那般困难家庭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情与温暖么? 法理也好,情理也罢,都当以事实为标尺。期待相关部门能认真调查,尽力去还原事件的真相,并给社会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交代。

人民网评:看清最“全球化”的“双11”背后的奥秘

近5000家来自欧美、亚太等地的海外品牌“参战”,中国产品同时被推销给64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有史以来最“全球化”的这个“双11”,1分12秒销售破10亿,12分28秒破100亿,11时49分跃过571亿,打破了去年同日全天交易额纪录。

早在1个月前,各路电商就纷纷开始赠送打折券,优惠礼包;微信群、朋友圈,遍地都是有关“双十一”的购物信息、调侃段子„„亲人、朋友、同事,在排山倒海般的宣传攻势下,地球人或许很难对这个“全球最强网购节”做到视而不见。 是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对松散的“网民”的聚合,要远远超过传统地理空间的人口集聚。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使得节日消费文化引发网购群体的深层次情感共鸣。不仅仅是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主动加入到这场购物狂欢之中。“双11”前30分钟左右的数据显示,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品牌稳居进口国

家或地区销量前五;而俄罗斯人预计将以高出平日近20倍的网购量,成为异军突起的海外“剁手党”„„国际品牌的参与,中国品牌的外销,中国网民的“shopping ”,海外网友的加入,让“双十一”的迷人魅力,在世界舞台得以尽情挥洒、绽放,让全球网友开心、快乐消费。 成交量屡屡突破新高的网络购物表象之后,隐含着令人艳羡的经济增长节奏。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迟缓、各国外部需求萎靡,但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前行。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购物习惯的转变,网络消费的强大潜能正不断被激发,拉动内需的同时,也为新业态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这是理应被国内外许多企业所重视的。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别以为电子商务只是‘虚拟经济’,事实上,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带动了‘实体经济’,无论是B2B 、B2C 还是C2C 。” “政治和宗教可能导致物以类聚,但人人都爱好销售量”。买到质优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相信是所有消费行为的共同初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群,未来10到15年会增加到近5亿,这里面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电子商务正在冲破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所以说,“双十一”虽然是从中国起步,但内里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所共享。 诚如马云所言,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因为消费和服务的提升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面对“双十一”这片已经起势的“电商蓝海”,相关者是否能抓住这背后的全球化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环节的创新,吸引更多领域、更多行业、更多人群一起来享受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盛宴。这,或许才是最“全球化”的“双11”的奥秘所在。

人民网评:“车改战役”决胜在“央企车改”

公众高度关注的“车改战役”,终于挺进到了深水区。据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部门已经全部完成任务,29个省区市中的27个方案也已得到批复。这意味着,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任务初战告捷,下一步将朝着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公车开刀,为最后的地方企事业车改“歼灭战”做好范例。 行政机关,自上率下,本身又不是生产经营主体,改革相对容易推进。事业单位以公益性为主,公车问题并不算太突出。决战决胜的要害,就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央企车改”这块硬骨头,不仅具有其他单位的共性弊病,而且盘子大、分支机构众多,啃不好真容易“咯”到牙。 第一步,需要厘清企业的车辆哪些是生产经营用车,哪些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用公车,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切歪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类企业、各级机构,情况千差万别,还有不少分散在天涯海角,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勘探类基层企业,领导的专车同时也是野外作业必须的生产工具。这工作做起来得精细,粗糙不得。 分门别类之后,还要尽快公开见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国企的公车弊病,病因已久,有历史形成的各种各样缘由,得实事求是对待。把问题摆出来,把家底亮出来,把缘由说出来,群众会一一识别,不会无理指责。事实上,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除弊兴利,打赢这场“车改战役”,同时力促企业去行政化, 卸下历史包袱,早日轻装上阵,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既得利益,是改革中反复提及的概念。从来没有抽象的利益,从来都只有具体的利益。那么,公车改革将会牵扯到中央企业哪些具体的既得利益呢?一是领导同志的舒适度,这在“铁八条”、反四风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都有所警醒,不再是个大事。二是公车牵扯到的司勤人员,他们的情绪会较为波动,毕竟某个差事不容易,如何妥善安置,又不徒增人浮于事,是一大考验。三是相关上下游关系,比如车位的建设或租赁,维修、油耗等潜在支出,以前可能带动的利益主体,这次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央机关取消3868辆车,安置2126人,直接带动地方机关压减73.9万辆车,安置56.9万人,这就是表率的力量。期待央企同样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勇气,带动地方各省市国有企业打好公车改革这一硬仗。

人民网评:G20里耀眼的中国角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至16日,应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埃尔多安邀请,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如影随形,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大行其道,国际安全隐患增多,世界经济面临自200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下一届G20峰会将由中国接棒,中国如何引导G20的未来走向,如何为G20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等,令人期待。在此背景下,这一届G20峰会具有特殊意义。

2008年9月15日美国的百年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坍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也催生出G20这一庞然大物的崛起。它的成员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该集团跃升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在危机中表现出色,但挑战也接踵而至。

首先,危机并未过去,认为G20要从应对危机的机制向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转换的看法,还过于乐观。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远去几年了,但各种危机仍时隐时现;今天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十分缓慢,面临下行压力和潜在的不确定性。据IMF 预测,全球经济2015年增长率仅3.1%,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因此G20将长期同时兼具危机应对与长效治理机制的双重特点,两者能力均应加强,不可偏废。 同样引人不安的是,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容忽视的外溢影响,经贸领域中区域性安排的排他性突出;另一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全球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新兴市场国家,亦异常的困难。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跌的拖累,据今年IMF 的预测,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均为负增长。

其次,安全挑战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冲击。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多处遭遇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被称为欧洲版的“9.11”,让世界震惊。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双重冲击。这种经济下行和恐袭频仍两相叠加,有可能放大人们对未来经济与安全的担忧。因此反恐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此次会议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将一如既往发挥积极作用,献计献策,为世界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将G20导入“中国时间”。中国是G20创始成员,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为集团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不少中国建议,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主张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而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是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名符其实的引擎。中国刚刚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决心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在今天形势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形下,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仍将劈波斩浪,稳步前行,必将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为G20的未来发展打上中国烙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阮宗泽)

人民网评:燕郊两天四起血案,什么是真相?

11月8日、9日,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田辛庄村接连发生4起故意伤害案件。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12日发布调查通报称,“初步查明涉案人员所乘车辆为三河众诚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目前已抓获涉案人员12名,部分涉案人员在逃,案件原因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短短两天时间,连发四起故意伤害事件,真让人震惊、惶恐、惊惧!如不全面查清案件、不将相关逞凶者都绳之以法,那如何能慰藉被受害者?更重要的是,法治时代,朗朗乾坤,频繁制造血案,视人命为何物?又将执法部门的尊严置于何地? 值得欣慰的是,相关涉案人员已被抓取一批。随着警方介入,真相或许很快浮出水面。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涉案人员所乘车辆为三河众诚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是个关键,这不由得人深深地怀疑:行凶者是否受房地产开发商指使?或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直接所为?

此前媒体报道称,村民推测,类似事件可能与村子拆迁有关。“数月前,村民获知村子将拆迁。8月下旬,村主任、书记及15名村民代表,已与自称拆迁方的当地某公司签订了同意拆迁意向书。随后,该公司在村内建起指挥部,并找村民商谈拆迁价格。但村民不同意其提出的拆迁价格。”对照涉案人员乘开发商的车辆这个事实,也许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村民不同意拆迁价格,相关方面恼羞成怒,选择强拆,并制造血腥事件。 用暴力威胁村民,这是各地拆迁中经常出现的手法。为了达到拆迁目的,一些公司和部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私闯民宅、骚扰恐吓、打砸门窗、限制拆迁户,或者断水断电,都算是有节制的;放毒蛇,泼粪,甚至半夜打人,致人死亡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简言之,强拆之下,往往掩藏着被拆迁者的无数血泪。更可怕的是,一些拆迁公司黑白通吃,既与黑道有往来,也有白道撑腰——即获得一些政府部门或明或暗的操纵,故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只要不闹出人命就没啥事,即便闹出了人命,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各种力量的操弄之下,往往也能大事化小,犹如小石子投进湖心,至多泛起一点涟漪,连波澜都不起不来。 当然,案子真相未明,也不能就武断推论为“拆迁引发的血案”。但就业已公开的事实而言,有几点可以确定,一是,逞凶者与房地产商有关,至于多深的关联,需要去彻查。二是,当地村民不同意拆迁价格,这说明村民的合法权益可能未得到足够尊重。三是,近年来,燕郊发展步入快车道,房价连续飙升,由此牵扯到的利益蛋糕,让很多人为之垂涎。进而言之,利益蛋糕越做越大,大规模开发和大规模建设的背后,是不是隐匿着一些腐败? 没有彻查,就没有真相。两天四起血案,真相在哪里?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因为,三河市委、政府已成立案件调查组,且鉴于案件影响重大,廊坊市甚至公安部也安排了警力指导侦办工作。只要查清真相,深挖幕后,依法严肃处理,就能告慰受害者,给公众以交代,也能提振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人民网评:G20峰会,习近平注入“我们的信心”

如何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怎样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习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亚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主题发言,用“怎么看”“怎么办”两个问题直击当前全球形势,为世界经济发展合作大计贡献“中国方案”。 如今,“世界”真正属于各国的“世界”,发展机遇可以共享,风险挑战也应共担。就如同一列快速行进的列车,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买了票、上了车,面对行驶过程中的问题都不能袖手旁观。而今的世界经济形势也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未退,世界经济结构在调整,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在酝酿,国际治理机制和框架的缺陷在显现,如何扭转颓势、应对危机、实现持续增长,各国都应该参与其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挡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已成趋势,而中国声音最不应被忽视。

中国,显然不仅是G20的贡献者和建设者,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向好发展、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力推动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

如果谈贡献率略显枯燥,而在过去数次G20峰会上的中国提议更能显示大国担当和卓越贡献。戛纳、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中国为促增长和保稳定献计献策,并先后提出10点建议;圣彼得堡峰会上,中国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

利益融合等新理念;布里斯班峰会上,《中国增长战略》有134项政策承诺。可见,中国不仅欢迎他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而且积极贡献发展的智慧,增强发展的信心。 毫无疑问,这种智慧和信心立足于国内,植根于中国对未来的规划。习近平主席也着重强调了“我们的信心”,这一方面来自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正如五年规划谋定发展大计一样,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都为中国提供内生动力,为世界释放外部需求。换句话说,中国在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符合世界的利益。 “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是安塔利亚峰会的主题,“共同”加“行动”才能实现“包容”和“增长”,而行动才是最关键的活力来源。“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中国已经提出了建议、注入了信心,世界将如何开放协作、共赢共享,其他各国准备好了吗?

(理观,人民网专栏作者)人民网评:“雾霾围城”,尤需“提头来见”! 本想周末散散心,一出门就被如浆糊一般的雾霾搞得心情胶黏。打开手机才知道,北京也已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遭遇“霾伏”的,不只有首都,从11月6日起,东北地区接连遭受重霾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出现50年来最严重雾霾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轻到中度霾局部甚至有重度霾。真所谓,重霾压城城欲摧。 近来,雾霾总是变换着花样在折磨我们的生活。霾魔犹如幽灵般一会飘在这片空中,一会儿飞到另一天片天空,害得满载游客的飞机不得不扫兴返航,婚车摄影根本抓不住车队的“踪影”„„面对窘况,人们就像一只被关在“霾笼”中的鸟,想要挣扎,却难寻觅合适的方法跳出牢笼。更令人担心的,是医院里呼吸道疾病就诊量与道路上车祸事故发生率骤增,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伦敦雾事件”致死的亡魂,顿觉空气中多了一丝血腥味。雾霾频响的警报,也凸显出有效治理的紧迫性。

客观地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各地的治霾效果有较大进步。比如,今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同期相比要好转很多;环保部空气质量榜最后十名的变化,凸显一些城市摆脱空气质量垫底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不仅在理念上也在制度上把生态责任挺在了经济发展政绩的前面。这一切,都构成了雾霾治理的制度保证,也成为公众保持治霾信心的坚实基础。 虽然说,雾霾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有共识、有决心、有方案、有行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自然总会到来。也因此,人们对“无可奈何雾霾来”这个现实,也抱以“自强不吸”的乐观态度在应对。可是,纵观近期一些地方在雾霾天气应急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人们不免会有点出离愤怒。比如,辽宁沈阳PM2.5爆表高达1400,政府虽然启动了一级预响应,可建筑工地顶风施工,环保官网瘫痪近2个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面对雾霾,各地虽然积极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但从实际执行来看,因可操作性不足、责任分配不到位、部门联动性差、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一些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白白地损害群众的健康。我们可以接受漫长的雾霾治理期,但绝难容忍这类治理过程中的懒政、怠政甚至是敷衍塞责。 不难预见,雾霾锁城的局面我们还将经常面对,但天蓝真不能只靠等风来。地方政府是治霾的责任主体,各地环保部门是具体执行的主管部门,难道真不能织密织细应对雾霾的措施?难道真不能让法律、制度、预案严格落实发挥效用?那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和作风的问题。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014年对北京治不好霾“提头来见”的表态,时至今日仍令人记忆犹新,正因其展示的治霾信心和决心。治理雾霾,今天尤需“提头来见”“摘帽而去”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对于各地治霾不力、应急不及格的行为,就人民网评:用理性扳正“城管=打人”的惯性思维

如果不注意官方辟谣,那你很有可能,被近日网上疯传的“兰州张掖路步行街城管打晕发传单小姑娘”视频标题所误导。

不妨对新闻进行简单复盘:11月15日,两名女子在步行街散发广告传单,城管执法队员经长时间劝阻无效,暂扣了其中一人的传单。两女后尾随到值班室,谩骂、撕扯城管执法人员,并叫来多名男性对其进行辱骂、殴打。接到报警赶来的警察,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拔枪示警,控制事态。 以上是目前官方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公布的调查结果。由于缺乏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做交叉印证,尚不能对城管到底为何被围殴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网上视频中的城管和警察并无出格举动,执法行为也合乎规范。相反,现场倒是有一堆好事者,对执法人员进行言语攻击和人身威胁。看了“城管打人”标题就兴奋的网友,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不过脑的转发、评论,会给事实认定形成错误引导,并给当事人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客观地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关注,也逐渐从集中于负面新闻向客观、平衡报道转变。不过相比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极个别的“城管打人”新闻,无论真假,总是更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在“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看来,城管面对的,都是为了生活上街摆摊卖艺的弱势群体——手无寸铁的他们,怎么可能反过来围殴城管?因此,宁可相信城管打人,也不信城管会被打,是一些人在看到新闻后的第一反应。 这样的推理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引发“合理想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确实值得城管部门检讨和反思。然而,质疑、诘问也好,批评、谴责也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仅靠一段不完整的视频,几张不同时间段的截图,或许可以还原事件的大概面貌,但没有更关键、更有说服力的情节、细节来支撑,难免会让事实一步步走向“失实”,这在以前“昆山一店主诬陷城管打人”等事件中也屡被印证。不负责任的臆断,断章取义的拼接,无论是对弥合社会分歧,还是对提高城管部门公信力,都会造成难以避免的冲击与伤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失实”发生,也不会愿意使自己成为造谣、传谣的帮凶。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比站在道德制高点发泄一时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理性思考成为行动的先导,而这恰恰是当前一些网友所欠缺的。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当人们急着下定论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追问,除了现有的资料,是否还有更全面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即便没有,能不能等各方说法都出来后,再来检讨执法人员的行为对错?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气氛,早日跳出“以暴制暴”的怪圈。 炒股、买基金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因为这关系到切身经济利益;对待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同样需要一点较真劲儿,不能盲从与轻信,因为这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城市管理的稳定。事实上,目前全国不少地方,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并邀请第三方进行现场公证,最大程度避免与被执法对象的摩擦、冲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这些举措,无疑对今后的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记录全过程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知者;关注就是力量,围观也是压力。与其跟风指责,不如让新闻再沉淀一会儿:在城管执法日益规范化、透明化的今天,掸走披在真相身上的灰尘,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点理性和耐心。

应严肃问责,该打板子的就要打,该免的“乌纱帽”就要免。

人民网评:“最佳医院”扎堆京沪倒逼“分级诊疗” 中国首个由独立第三方推出的公益性的医院排行榜——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日前在上海发布。排行榜显示,前十名京沪占据过半。自2010年首个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发布以来,有一种声音总是不绝于耳:能够上排行榜的医院都在北上广,都是特大型、顶尖级别医院。 最佳医院前十名,京沪占据过半,有其合理性。北京和上海本是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集纳了各种优质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不独一流医院,一流高校也众多。这种布局与城市定位有关,也与历史原因有关,不必过于诟病。 同时应看到,正因为一些大医院集中在京沪等城市,也造成了一种人们见怪不怪的现象,即“千军万马奔协和”。不独协和医院,但凡有些名气的大医院,都是人头攒动。 有人担心,榜单的出现可能会让很多大医院就医更加困难。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哪些最佳专科集中在哪些大医院,有了榜单,他们自然冲到那些大医院找名医看病,确有可能导致大医院更加拥挤、名医更繁忙。 对此,应从两方面看,患者不能小病大看,如果无关宏旨,确实没有必要涌向大医院。同时,绝大多数患者不会没事跑到大医院的,通常都是遇到疑难杂症在家乡医院或省市医院看不好病,才不得不选择大医院的,应理解他们的酸楚与无奈。 更应该追问的是,如果在省市医院也有大批名医,如果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何必舍近求远,千里迢迢跑到大医院?说到底,最佳医院多集中于京沪等大城市的背后,说明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够均衡,各地医疗水平相差太大。 应正视基层医院缺(名)医少(好)药的尴尬现实。有个现象是,乡镇的好医生,跑到了县城医院,县城的好医生跑道了市医院,而市医院的好医生跑到了省医院。这种抽水机式的“虹吸效应”,掏空了基层医院的优质资源,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和基层医生,在所难免。 如何化解患者都到大医院看病?除了提醒患者不宜小病大看,更重要的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用专业人士的话,就是“建立一个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实行分级诊疗,除了通过制度安排留住好医生,更需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问题是,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医疗环境乃至医疗文化,都无法与大医院相提并论,有多少名医愿意“下嫁”?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更要分流出大医院里的大部分医生去往基层,开放医生多点执业也要重点与基层医疗机构对接。如果真正将此类建议落地和逐渐“变现”,分级诊疗制度便有生命力。 最佳医院多在京沪,其实为正在推进的医改,提供了可行进的一个方向。即均衡优质医疗资源,这种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要求名医必须跑到基层去,而是通过提高各种吸引力,让好的医疗资源和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够沉下去、留下来。基层医院的实力大大提高,逐步向大医院看齐,“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制度设计,就能逐渐实现。

人民网评:纳入法治轨道,快递业才能更稳健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寄快递、收送快递等不同环节作出了相关规定。

征求意见稿一出,有网友调侃,快递小哥请你温柔点,抛踩包裹最高拟罚5万。之所以有此提醒,是因为《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抛扔、踩踏快件,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虽然处罚的是快递企业,但快递员恐怕难逃惩罚。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快递时最关心两个焦点,一是如何保证信息不被泄露;二是如何确保完好无损地收到或送到快递。对这两个问题,征求意见稿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除了重罚抛踩包裹行为,还规定,禁止出售、泄露用户信息,违法者将被重罚,还将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征求意见稿一旦成为法律,谁再抛踩你包裹,你就用法律维权。 当然,征求意见稿并不是只约束快递员和快递企业,对用户同样有约束。由于实行实名制,你寄包裹时不能再胡乱编个名字糊弄,用网友的话,有了实名制,以后你不能叫“靖王妃”或“吴彦祖老婆”了。用户有义务用实名,如实填写快递运单,快递员也有责任核对,运单填写不完整或信息不实的,不得收寄。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收寄快件须验视,违禁物品要处理,比如拒绝收寄禁止寄递的物品;运输和投递过程中发现应立即停止运输、投递。简言之,必须对毒快递、炸弹包裹说不。众所周知,2013年11月底,一件由武汉发往山东潍坊,装有氟乙酸甲酯的快件投递中发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最终导致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被称为“夺命快递”。 这些规定极富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擘画。问题是,如何使相关规定不至于沦为空文?信息泄露早已不是新闻,实名制已有相关规定,但落实情况并不好,一些快递员怕麻烦,怕耽误时间并没有核实用户信息。 至于防止抛踩,更是一些快递员的家常便饭。如何破解?单靠处罚或者依靠快递员的自觉,远远不够。有专家建议,快递企业提高分拣自动化水平,才是告别“暴力分拣”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快递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否则,仍然靠快递员人工分拣,必然萝卜快了不洗泥。

我们已经进入“快递时代”,快递已是生活寻常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快递的发展指数是448.5,相比去年同期的327.3,同比增长了37%。据预测,201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预计突破200亿件,较去年140亿件有大幅提升,稳居世界第一。不让快递业野蛮生长,不让立法滞后,也不让法律沦为花架子,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监督,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快递业发展才能更稳健,更多地造福民众。

人民网评:习近平为何强调“四没有变”“三不会变”?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结束安塔利亚之行,应邀赴菲律宾马尼拉,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责任,展现的都是中国风范,发出的都是中国声音。习主席的这次主旨演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透露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信号。 习近平主席强调“四没有变”,不仅带给亚太地区更多踏实,更让整个世界为之安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走势受到大家关注。尽管正经历改革阵痛,也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重申“三不会变”,彰显了中国不断开放的决心。当今之世,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越发开放的中国,已是世人心中醒目的大国形象。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习主席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立足亚太、造福亚太,体现了大国责任。习近平在演讲中说:“两年前,我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年来,“一带一路”得到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势头已起,效应初显。中国同50多个国家一道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新型投融资平台,预计亚投行将于年底前正式成立,为一批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所有这一点,生动证明了中国愿意承担责任,也真正承担了责任。 众所周知,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低迷状态,亚洲经济增长放缓,正因如此,更需要国际社会应同舟共济。应互相搭台,而不是彼此拆台;应互相包容,而不能以邻为壑。诚如业内人士所称,今年APEC 会议提出“包容性经济”,一方面和去年的“亚太伙伴关系”有一定契合,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多地体现发展中成员参与合作为自己谋求发展的利益诉求。在这种背景中,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尤显重要。 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亚太。实现亚太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这是亚太人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愿望。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可以预料,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将发挥更大责任,宽阔的太平洋也将成为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

人民网评:“有钱不能任性”,党员干部奢靡就该管!

中共党员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豪车、名表,会不会受到党纪处分?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18日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明确表示,这些人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也破坏了群众心目中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者的良好形象。对这样处理私生活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予过问。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似乎流行一道难题:用公权、动公款玩享乐主义,这固然是要“零容忍”的事。那么,不贪不占,不腐不乱,拿自己的钱,过过奢靡之瘾,这也该管吗?中央纪委的表态,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不能不管,不能不问。 这里其实是两层意思:通过合法劳动,党员干部当然可以富起来。自己挣的钱,怎么消费,也是个人自由。但另一方面,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与思想意识不能躲到群众的后头去。因此,钱是你的,“怎么花”还得考量身份与影响,还得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毕竟,入党的铮铮誓言也好,为官的拳拳之心也罢,都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在一个“频道”上。 于法来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而现实生活中,奢靡与享乐早就悖逆了党章要求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一身土豪气,满屋铜臭味,还怎么带领群众同心同德往前走? 于情而言,身处公民社会,就算没有政治身份之虑,也当切记“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理念。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获得财富的路上,步子走得越远越正,越会对世界与自然产生敬畏与悲悯之心。至于有钱了反倒更勤俭素朴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这是个人修养,是更低标准的“公民精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当有更高远的价值追寻。 没错,谁都希望日子过得好一点,但党员干部如果把心思和精力都花在“过好个人的小日子”上,其工作效能与情怀坚守,恐怕就成了大大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但不管到任何时候,“尚俭戒奢”都当成为鼓舞并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操守。 奢靡就是奢靡,与“花谁的钱”并无干系。党员干部享乐在前,组织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因为“有钱不能任性”,更因为党纪严于国法。

人民网评:莫以“双提高”弥补“养老金窟窿”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入,首次低于基本养老金支出。 基本养老金出现缺口,并不让人过于愕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达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未来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关于养老金缺口有多大,有多种说法,最终指向都是基于存在缺口这一前提。那该如何去添补缺口? 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能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双提高”一旦真正实现,确实可降低养老金缺口。 众所周知,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推进,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推迟了国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建议“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弥补养老金缺口,有多种途径,不能仅拿国民“开刀”,全都由国民承担责任。正如有网友所称:补养老金缺口,别总盯着百姓的腰包! 集思广益,多策并举,而不是只在一个羊身上薅毛,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金难题。弥补养老金缺口,固然需要“节流”,也需要开源,比如可加大财政补贴。据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与一些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比,明显不高。如果适当提高财政支出的比例,养老金缺口就会小一些。

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年来,坊间也一直建议提高国企利润的上交红利。国企,国家的企业,盈利甚丰,“匀”出一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显然名正言顺。

此外,还可以提高养老金的运营收入。据统计,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投资运营,多年来的年化收益率一直在2%左右低位徘徊,甚至赶不上CPI 增速。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钱赚钱。诚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据悉,目前可纳入投资的养老金在2万亿左右。养老金入市规模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运作。养老金入市,如果真正钱生钱,必能实现多赢。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民的养命钱,直接决定着退休者的晚年生活品质。既要保证每个老年人都有一定的养老金,也能保证养老金可维系较为体面的生活。为此,确实需要正视并解决养老金缺口,否则窟窿就会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爆发危机。值得欣慰的是,全社会都在关心这件大事,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制度安排减少缺口。这就须广征民意,决策透明,采取有效手段尽快弥补养老金缺口。

人民网评: 对贵阳3万套保障房闲置应严肃追责

据报道,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贵州、江西、河南、吉林、湖北5个省共发现5.75万套保障房被闲置,其中仅贵州省贵阳市,闲置套数就超过3万套。在贵阳,一些小区房子虽已建好,但是水、电、气等都不能通过市政管网通入小区。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85.43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却迟迟住不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寄托着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梦想,也是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说,保障房建设,是因为“钱袋子”里的资金不够、项目周期建设时间长等客观困难,暂时无法让每个需求者受益,还可以理解。然而,明明建了,却不建好,甚至将其闲置一边,令人难以接受。让保障房闲置,

岂不能等于让民生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好好的民生工程,只因一些部门的“不为”、“乱为”,生生被弄成了“伤心工程”。 事实上,对一些地方而言,与其说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不如说是政绩工程。财政出钱了,数量达标了,成绩报上去了,那就可以了,新的一页就可以翻开了„„说到底,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还是政绩思维在作祟。 更进一步而言,凡事预则立。保障房建设,本来就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事情。由谁牵头进行统筹,哪个部门负责哪一个环节的工作,入住群众有问题该找谁,在建设之初,本就应做好规划。如今,面对闲置的质疑、住户的投诉,贵阳一些相关部门却踢起了“皮球”,相互推诿。更荒唐的是,贵阳市住建局局长,一听记者采访,竟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是局长”的局长,无法保障的“保障房”,这样一种尴尬境况,不仅折射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表层问题,更照见了规划不足、监督缺失、问责不力的权力症结。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一直捂着、瞒着,甚至对问题视若无睹,尤其是如此事关百姓安身的大事。可幸的是,保障房大量闲置被媒体曝光后,贵阳市政府公开致歉,并做出承诺,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将在明年6月30日前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百姓可以略为宽心了。但,这样的承诺,看似及时,却更值得追问:面对重大民生问题,为何非要等到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才做出承诺,是对民生问题过于迟钝了?还是敷衍塞责忽悠公众?这背后是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对贵阳市保障房事宜,建议上级机关深入调查,揭开问题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对“不为”“乱为”等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而不应该只是“批评教育”、表态承诺。 贵阳保障房事件,对各地也敲了警钟:民生无小事,政府要以高度责任心将保障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改善民生,真正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网评:一张集体合照传递东亚共同体意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2日上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李克强在讲话中表示,东亚峰会成立十年,是东亚合作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各国共享繁荣成果的十年,也是东亚峰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十多位领导人各自在胸前交叉双手,握住左右同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10+1”会议、“10+3”会议所定格的两张集体合影,画面语言极为丰富,充满鲜明指向,堪称当今东亚局势的真实写照,即肩并肩、手挽手的背后,是唇齿相依的状态,是守望相助的姿态,更是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心态。 尽管有分歧,也不乏小龃龉,但东亚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业已形成共同体。究其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由此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中国已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交往多了,感情就深了,心与心贴得就更近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据悉,今年年底东盟将建成共同体,这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

站在新起点上,各国有责任强化共同体意识,以责任共同体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利益、命运和责任,其实融会贯通,不可或缺。没有责任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不远;没有利益的责任共同体,浮于表面。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密切相扣,命运共同体才实至名归。 东亚要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发展活力之源,首先需要加快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一方面应看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稳定发展为东亚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走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与邻为善的中国,就是为为亚洲、为整个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大国责任正体现在这种理念与立场上。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在具体的事务中,中国始终扮演务实而真诚的推动者角色,比如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不遗余力,乐见其成。 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促繁荣尤为重要。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丛生的背景下,本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弥足珍贵。在外部干预导致世界一些地区动荡持续,影响严重外溢的教训面前,本地区长期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值得共同守护。

“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同体,我们的愿景”,这是2015年4月举行的东盟峰会的主题。“我们的共同体”,同样适用于更广发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无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是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合作,都已进入了崭新阶段,也面临更广泛的合作空间。从承担责任出发,彼此强化共同体意识,将为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人民网评:打赢脱贫攻坚战," 军令状" 体现不留死角的决绝

11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对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来说,最温暖也最有盼头的,就是那七个字: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过去的“扶贫”到“脱贫”,从民生工作到“重大政治任务”,从下任务到立“军令状”,相关表述层层递进、字字千钧,体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智大勇,也体现着彻底解决、不留死角的决绝。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鼓舞人心的,不仅是愿景。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悬在中国上空,将贫困聚而歼之,该不该?能不能? 两个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得到的肯定答案相当深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对“该不该”的回应;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将多举措脱贫5000万 社保兜底2000多万,“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这是对“能不能”的具体安排。 将“军令状”字眼写入正式文件,相当罕见,这意味着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在限期内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将和相关领导干部的“乌纱”息息相关。从中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对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官员敢于怠慢。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邓小平曾有针对性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扶贫战役,让7亿中国农民走出贫困。

新中国成立大半个多世纪,仍有泱泱7000万百姓深陷贫困线以下,这让GDP 已高居世界亚军的中国无法傲然,也让执政党焦灼难安。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有来自泥土的扎实有力,“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事实上,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远离主流社会的陌生地名,经常触目惊心出现在新闻标题。因为地震、矿难、泥石流,因为校车事故、环保灾难或是一些基层政权的沦陷,因为众多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陌生,意味着那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严峻与脆弱,意味着深藏那个偏远角落的贫穷在各个领域作祟,更痛楚的,是那里的生命,会遭遇更多天灾人祸,更容易飘离人间。贫困必然导致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极度脆弱。

将7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打赢中国脱贫攻坚战,就意味着打赢中国转型的漂亮一仗。在今后的五年,针对脱贫的攻坚拔寨,正孕育着中国经济新的机遇、新的增长点。一旦7000万贫困人群有了消费能力,一旦中西部农村内需闸门打开,一旦中国农民的消费热情与消费能力被激发,中国经济将拥有一把开启阿里巴巴之门的神奇密钥。 这并不是说,脱贫之战仅仅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怎能长期漠视贫困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不但将给中国最后的贫困致命一击,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跨越。

人民网评:“红顶中介”彻底“摘帽”后尤需加强监管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日前公布了2015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名单。这也意味着,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终于驶进了“快车道”。 应该说,行业协会商会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完善行业管理、参与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协调国际贸易纠纷等问题上,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就从数量上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尚不足1000个,到2014年底则有近7万个,每年10%到15%的增长速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社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现实需求。 但同样需要看到,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行政色彩过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政会不分、官办一体等现象的存在,异化了行业协会的性质,影响了行业协会商会的公信力。协会就是协会,商会就是商会,不该成为权力的“寄生物”。让行业协会商会回归其服务本质,去行政化彻底“摘帽”,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行业协会商会的过度行政化,还往往滋生着贪腐的细菌。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因为背靠政府权力这座“大山”,再加上,一些行业协会本身就承接着由政府转移而来的审批权力,而监管又相对宽松,财务也没那么透明,由此便容易产生“隐性权力腐败”。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就曾利用开办各种展会的名义,私自截留会展收入、侵吞会员参展费,贪污协会公款多达1200余万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红顶商人”“权力掮客”等弊端,不仅侵蚀着行业协会商会的根基,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必须彻底革除。

人民网评:1300万“黑户”洗白的深层次意义

1300万!这个数字背后有个略显残酷的身份标签,即“黑户”。近日,公安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此消息能让占总人口1%的无户籍人员感到振奋,但也难以掩盖“黑户”不能承受之重。 户口虽是几页纸,但和权益密切相关。没有户口可谓寸步难行。用“生活不能自理”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点都不为过。关注并解决这个社会难题,有其紧迫性,也离不开创新人口管理。 实际上,“黑户”是个历史遗留的产物,其产生原因有多种。总体而言,有的因为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能上户;有的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的范畴;有的则是户籍办理问题造成的“被黑户”。不难看出,所谓的“黑户”人员往往是无辜的、被动的,只因某些不可抗的缘由而成为社会的另类人,游走在社会边缘,在某种程度上既无法感受应有的公平,也会影响社会整体和谐。 哲人有言,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从降生伊始就被剥夺了进入社会领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着被无情地抛弃在外,其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都与社会产生着撕裂感。更何况,依法登记户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放在现实视域,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得不到同等对待,那么这既挑战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在具体措施、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上,为“黑户”洗白、为户籍管理改革破冰,势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诸如与计划生育政策捆绑而产生无户籍群体的历史,应该终止了。同时,诚如公安部会议所明确的,“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分类实施相关政策”,重视问题也就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改革值得期待。 户籍办理与“超生罚款”的征收脱钩、逐步取消社会抚养费„„一些具体措施已在各地铺开,而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否则,“本是黄皮肤、奈何黑身份”的悲剧仍会延续,“权利飞入百姓家”还内外有别,如此,全面小康社会怎能实现公平正义?

从另一方面而言,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在“同一个碗里吃饭”,多少会受到权力的束缚。即使想干出一番事业,也会因人财物受制于领导机关,而令其自主性被削弱,无法真正放开手脚。因此,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对于其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当然,脱钩不等于脱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之后,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档案,建立“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还是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样是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人民网评:莫以“双提高”弥补“养老金窟窿”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入,首次低于基本养老金支出。 基本养老金出现缺口,并不让人过于愕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达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未来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关于养老金缺口有多大,有多种说法,最终指向都是基于存在缺口这一前提。那该如何去添补缺口? 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能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双提高”一旦真正实现,确实可降低养老金缺口。 众所周知,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推进,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推迟了国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建议“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弥补养老金缺口,有多种途径,不能仅拿国民“开刀”,全都由国民承担责任。正如有网友所称:补养老金缺口,别总盯着百姓的腰包! 集思广益,多策并举,而不是只在一个羊身上薅毛,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金难题。弥补养老金缺口,固然需要“节流”,也需要开源,比如可加大财政补贴。据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与一些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比,明显不高。如果适当提高财政支出的比例,养老金缺口就会小一些。

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年来,坊间也一直建议提高国企利润的上交红利。国企,国家的企业,盈利甚丰,“匀”出一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显然名正言顺。

此外,还可以提高养老金的运营收入。据统计,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投资运营,多年来的年化收益率一直在2%左右低位徘徊,甚至赶不上CPI 增速。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钱赚钱。诚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据悉,目前可纳入投资的养老金在2万亿左右。养老金入市规模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运作。养老金入市,如果真正钱生钱,必能实现多赢。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民的养命钱,直接决定着退休者的晚年生活品质。既要保证每个老年人都有一定的养老金,也能保证养老金可维系较为体面的生活。为此,确实需要正视并解决养老金缺口,否则窟窿就会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爆发危机。值得欣慰的是,全社会都在关心这件大事,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制度安排减少缺口。这就须广征民意,决策透明,采取有效手段尽快弥补养老金缺口。

人民网评: 对贵阳3万套保障房闲置应严肃追责

据报道,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贵州、江西、河南、吉林、湖北5个省共发现5.75万套保障房被闲置,其中仅贵州省贵阳市,闲置套数就超过3万套。在贵阳,一些小区房子虽已建好,但是水、电、气等都不能通过市政管网通入小区。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85.43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却迟迟住不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寄托着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梦想,也是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说,保障房建设,是因为“钱袋子”里的资金不够、项目周期建设时间长等客观困难,暂时无法让每个需求者受益,还可以理解。然而,明明建了,却不建好,甚至将其闲置一边,令人难以接受。让保障房闲置,岂不能等于让民生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好好的民生工程,只因一些部门的“不为”、“乱为”,生生被弄成了“伤心工程”。 事实上,对一些地方而言,与其说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不如说是政绩工程。财政出钱了,数量达标了,成绩报上去了,那就可以了,新的一页就可以翻开了„„说到底,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还是政绩思维在作祟。 更进一步而言,凡事预则立。保障房建设,本来就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事情。由谁牵头进行统筹,哪个部门负责哪一个环节的工作,入住群众有问题该找谁,在建设之初,本就应做好规划。如今,面对闲置的质疑、住户的投诉,贵阳一些相关部门却踢起了“皮球”,相互推诿。更荒唐的是,贵阳市住建局局长,一听记者采访,竟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是局长”的局长,无法保障的“保障房”,这样一种尴尬境况,不仅折射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表层问题,更照见了规划不足、监督缺失、问责不力的权力症结。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一直捂着、瞒着,甚至对问题视若无睹,尤其是如此事关百姓安身的大事。可幸的是,保障房大量闲置被媒体曝光后,贵阳市政府公开致歉,并做出承诺,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将在明年6月30日前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百姓可以略为宽心了。但,这样的承诺,看似及时,却更值得追问:面对重大民生问题,为何非要等到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才做出承诺,是对民生问题过于迟钝了?还是敷衍塞责忽悠公众?这背后是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对贵阳市保障房事宜,建议上级机关深入调查,揭开问题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对“不为”“乱为”等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而不应该只是“批评教育”、表态承诺。 贵阳保障房事件,对各地也敲了警钟:民生无小事,政府要以高度责任心将保障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改善民生,真正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网评:一张集体合照传递东亚共同体意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2日上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李克强在讲话中表示,东亚峰会成立十年,是东亚合作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各国共享繁荣成果的十年,也是东亚峰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十多位领导人各自在胸前交叉双手,握住左右同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10+1”会议、“10+3”会议所定格的两张集体合影,画面语言极为丰富,充满鲜明指向,堪称当今东亚局势的真实写照,即肩并肩、手挽手的背后,是唇齿相依的状态,是守望相助的姿态,更是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心态。

尽管有分歧,也不乏小龃龉,但东亚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业已形成共同体。究其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由此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中国已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交往多了,感情就深了,心与心贴得就更近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据悉,今年年底东盟将建成共同体,这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 站在新起点上,各国有责任强化共同体意识,以责任共同体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利益、命运和责任,其实融会贯通,不可或缺。没有责任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不远;没有利益的责任共同体,浮于表面。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密切相扣,命运共同体才实至名归。 东亚要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发展活力之源,首先需要加快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一方面应看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稳定发展为东亚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走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与邻为善的中国,就是为为亚洲、为整个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大国责任正体现在这种理念与立场上。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在具体的事务中,中国始终扮演务实而真诚的推动者角色,比如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不遗余力,乐见其成。 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促繁荣尤为重要。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丛生的背景下,本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弥足珍贵。在外部干预导致世界一些地区动荡持续,影响严重外溢的教训面前,本地区长期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值得共同守护。 “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同体,我们的愿景”,这是2015年4月举行的东盟峰会的主题。“我们的共同体”,同样适用于更广发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无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是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合作,都已进入了崭新阶段,也面临更广泛的合作空间。从承担责任出发,彼此强化共同体意识,将为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人民网评:打赢脱贫攻坚战," 军令状" 体现不留死角的决绝

11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对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来说,最温暖也最有盼头的,就是那七个字: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过去的“扶贫”到“脱贫”,从民生工作到“重大政治任务”,从下任务到立“军令状”,相关表述层层递进、字字千钧,体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智大勇,也体现着彻底解决、不留死角的决绝。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鼓舞人心的,不仅是愿景。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悬在中国上空,将贫困聚而歼之,该不该?能不能? 两个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得到的肯定答案相当深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对“该不该”的回应;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将多举措脱贫5000万 社保兜底2000多万,“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这是对“能不能”的具体安排。

将“军令状”字眼写入正式文件,相当罕见,这意味着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在限期内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将和相关领导干部的“乌纱”息息相关。从中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对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官员敢于怠慢。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邓小平曾有针对性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扶贫战役,让7亿中国农民走出贫困。

新中国成立大半个多世纪,仍有泱泱7000万百姓深陷贫困线以下,这让GDP 已高居世界亚军的中国无法傲然,也让执政党焦灼难安。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有来自泥土的扎实有力,“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事实上,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远离主流社会的陌生地名,经常触目惊心出现在新闻标题。因为地震、矿难、泥石流,因为校车事故、环保灾难或是一些基层政权的沦陷,因为众多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陌生,意味着那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严峻与脆弱,意味着深藏那个偏远角落的贫穷在各个领域作祟,更痛楚的,是那里的生命,会遭遇更多天灾人祸,更容易飘离人间。贫困必然导致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极度脆弱。

将7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打赢中国脱贫攻坚战,就意味着打赢中国转型的漂亮一仗。在今后的五年,针对脱贫的攻坚拔寨,正孕育着中国经济新的机遇、新的增长点。一旦7000万贫困人群有了消费能力,一旦中西部农村内需闸门打开,一旦中国农民的消费热情与消费能力被激发,中国经济将拥有一把开启阿里巴巴之门的神奇密钥。 这并不是说,脱贫之战仅仅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怎能长期漠视贫困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不但将给中国最后的贫困致命一击,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

大跨越。红顶中介”彻底“摘帽”后尤需加强监管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日前公布了2015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名单。这也意味着,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终于驶进了“快车道”。

应该说,行业协会商会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完善行业管理、参与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协调国际贸易纠纷等问题上,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就从数量上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尚不足1000个,到2014年底则有近7万个,每年10%到15%的增长速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社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现实需求。

但同样需要看到,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行政色彩过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政会不分、官办一体等现象的存在,异化了行业协会的性质,影响了行业协会商会的公信力。协会就是协会,商会就是商会,不该成为权力的“寄生物”。让行业协会商会回归其服务本质,去行政化彻底“摘帽”,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行业协会商会的过度行政化,还往往滋生着贪腐的细菌。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因为背靠政府权力这座“大山”,再加上,一些行业协会本身就承接着由政府转移而来的审批权力,而监管又相对宽松,财务也没那么透明,由此便容易产生“隐性权力腐败”。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就曾利用开办各种展会的名义,私自截留会展收入、侵吞会员参展费,贪污协会公款多达1200余万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红顶商人”“权力掮客”等弊端,不仅侵蚀着行业协会商会的根基,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必须彻底革除。

从另一方面而言,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在“同一个碗里吃饭”,多少会受到权力的束缚。即使想干出一番事业,也会因人财物受制于领导机关,而令其自主性被削弱,无法真正放开手脚。因此,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对于其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当然,脱钩不等于脱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之后,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档案,建立“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还是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

样是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人民网评:1300万“黑户”洗白的深层次意义 1300万!这个数字背后有个略显残酷的身份标签,即“黑户”。近日,公安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此消息能让占总人口1%的无户籍人员感到振奋,但也难以掩盖“黑户”不能承受之重。 户口虽是几页纸,但和权益密切相关。没有户口可谓寸步难行。用“生活不能自理”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点都不为过。关注并解决这个社会难题,有其紧迫性,也离不开创新人口管理。 实际上,“黑户”是个历史遗留的产物,其产生原因有多种。总体而言,有的因为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能上户;有的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的范畴;有的则是户籍办理问题造成的“被黑户”。不难看出,所谓的“黑户”人员往往是无辜的、被动的,只因某些不可抗的缘由而成为社会的另类人,游走在社会边缘,在某种程度上既无法感受应有的公平,也会影响社会整体和谐。 哲人有言,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从降生伊始就被剥夺了进入社会领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着被无情地抛弃在外,其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都与社会产生着撕裂感。更何况,依法登记户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放在现实视域,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得不到同等对待,那么这既挑战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在具体措施、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上,为“黑户”洗白、为户籍管理改革破冰,势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诸如与计划生育政策捆绑而产生无户籍群体的历史,应该终止了。同时,诚如公安部会议所明确的,“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分类实施相关政策”,重视问题也就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改革值得期待。 户籍办理与“超生罚款”的征收脱钩、逐步取消社会抚养费„„一些具体措施已在各地铺开,而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否则,“本是黄皮肤、奈何黑身份”的悲剧仍会延续,“权利飞入百姓家”还内外有别,如此,全面小康社会怎能实现公平正义? 流程再造”是杜绝奇葩证明的关键 “办事难”,以前是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还要开各类“奇葩证明”。但今后,“群众点菜、政府端菜”,信息来跑腿、群众不奔波、透明又畅通,不再“肠梗阻”。 近日,国办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 既正视了基层中大量存在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又明确提出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力求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人性不人性,关键看过程。之所以存在“奇葩证明”,其一,与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有关,其二,与繁琐的办事流程有关。前者让不同部门,只能站在自身立场上提要求,至于实不实际、靠不靠谱、便不便利,另当别论;后者让基层群众来回折腾,该说一句的说半句、该讲清楚的很含糊,一来二往,办事不仅没效率,而且做了不少无用功。也因此,走进某些政府部门,一旦需要开个介绍信、办个证明,过程中处处受阻,老百姓多半会叫苦不迭。 鉴于此,这次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目的就是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支持群众创业。不难看出,第一步是“简化”服务,这意味着于法无据的过分要求、流程事项,都要予以清理;同时,“简化”并非“取消”,必备的一定不能少且要清楚地告知群众如何办理,绝不能打着简化服务的旗号,从以前办事“绕路走”变成“无路可走”。第二步才是“优化”服务,包括升级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同城通办、委托代办等服务,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群众办事的多重需求,提供多样选择。

其实,“流程再造”才是杜绝奇葩证明的关键。不管是多部门间联动的流程对接,还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流程的全网化,都离不开理顺办事流程、打通事项流程、透明行政流程。正如《通知》所提,认真查找现行公共服务流程存在的不足,找准症结,尽快整改,拿出具体解决方案。问题的“堵点”在哪里,解决的“抓手”就在哪里。可见,不管是“群众点菜、政府端菜”,还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创新之举都要在回应群众关切的同时对症改进,“通则不痛”。人民网评:早该把培

训中心从风景区赶出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由住建部制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今起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编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不得在核心景区内安排索道、缆车、铁路、水库、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等住宿疗养设施;大型文化、体育和游乐设施;以及其他与核心景区资源、生态和景观保护无关的项目、设施或者建筑物。 这些年,在不少地方,越是高等级风景名胜区,越是安插着身份不明的高档奢华培训机构。山林掩映之下,暮色苍茫之中:总统套房、歌舞厅、燕鲍翅、炖狼肉、开培训费发票提成„„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培训中心,俨然成了一处处游离于党纪国法之外的“世外桃源”。 一些风景名胜区里的培训中心,既不是看风景,也未必是真培训,要么成为休闲度假的欢场,要么成为寻租勾兑的暗道。眼下,整饬官场之风,严肃行政之纪,少数“顶风作案”的培训中心,似乎就成了暗流涌动的“硬骨头”。一方面,借着天高皇帝远,将群众监督隔绝在景区外面,成为封闭式福利平台,既隔膜了官民关系,又涉嫌藏污纳垢;另一方面,将公共资源部门化,好好的风景名胜区,因为培训中心而规划失范,生态环境被破坏,功能结构被逆转,最后成了烂摊子,也没人为之买单。加之政企不分、性质暧昧,这样的恶示范,成为横亘在权力公信之路上的黑色绊脚石。 十八大之后,八项规定、反四风雷厉风行,群众路线与严实教育未曾止步。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明确列出了21个禁止开会的景区名单,包括八达岭-十三陵、太湖、武陵源(张家界)、三亚热带海滨等。再往前看,事实上,我国早已有对党政机关“培训中心”的规定:比如1994年颁布的《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2003年发布的《关于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算上地方版的整肃要求,有法可依不是问题。然而去年,媒体在东北三省调查发现,风景名胜区内的奢华“培训中心”依然未曾绝迹。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今,住建部制定的《办法》,体现了顶层设计一脉相承的“整肃”理念,在规划设计层面,断了新的培训中心进重点景区的念想——既还风景名胜区以清白与清净,也让污名化的培训中心堪当培训之重任。不过,善政要真正捍卫风景名胜区的公益属性,还有两个环节不能省:一是有法可依后,必得执法以严,不能让好的制度成了摆设。二是禁绝“既往不咎”,新规要执行,还得“往后看”,把不合规不合法的培训中心,早点从风景名胜区赶出去。

如果说政府的办事能力代表了其整体效率,那么办事全流程的每个环节也透着其具体形象。是好是坏、便利与否,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推三阻四或变相找麻烦,老百姓肯定有怨言;贴心服务、一路顺畅,老百姓自然会点赞。“世界上最难写的,莫过于一个‘实’字。”种种奇葩证明的背后,不正是作风实不实的体现吗?说到底,打通了行政服务的全流程,也就疏通了从办事到创业的“毛细血管”,所谓的“最后一公里”“肠梗阻”都会在优化创新中成为过去式。

人民网评:“10公里车费近万元”的专车账单警示什么?

浙江杭州初中生小方遇到件“天方夜谭”,以往使用“优步”打车从家到学校只要20余元,而在11月6日,小方接到一份让其感到震惊的电子邮件:10月10日他上学使用“优步”形成的车费高达8450.97元。

打车10公里,花费近万元,任谁听闻都会“惊出一身冷汗”。据说在收到账单后,小方也向“优步”方面进行了反映,最后的解决方式是一笔勾销了天价账单。不过,这糊涂账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后还会不会发生类似“误会”?这些疑问,并不能随着账单抹去而灰飞烟灭。 天价专车账单,究竟是软件犯浑还是制度漏洞,这是沉默的“优步”规避不了的核心问题。一则,“优步”不是小公司,糊涂账单对不起其标榜的企业社会责任;二则,“优步”司机透露确有不少因忘按“结束按钮”,而导致乘客多付钱的情况。更奇葩的是,面对消费纷争,“优步”只提供邮件或在线反映情况这两种客服途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此艰难曲折的客服路径,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网络专车并无原罪,零星个案也无法指责整体行业问题。何况,中国的专车尚处于大门将开的勃兴期。客观而言,专车是共享经济的体现,是突破传统出租车管理体制的有益尝试。不管是今年初的“专车第一辩”,还是多次座谈寻求的“最大公约数”——改革传统出租车运管机制、管控并引导好网络专车的发展,已成为越发清晰的共识。就在昨天,网络上传出名为“交通部: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取缔专车”的新闻,很快就被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辟谣“消息纯属子虚乌有”。社会舆论当然不会吵着要取缔专车,职能部门也断不至于在大势所趋面前“会错意”,但,给网络专车出路,并不等于说会撒手不管。 对于类似的天价账单事件,一方面是专车企业当“闻者足戒”,不能因为你方便了市民,就在服务上“任性”,市场总有市场的铁律,技术创新也好,渠道创新也罢,最后都要归于诚心诚意的服务质量上来。尊重消费者,路才能走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当积极作为。尤其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博弈的时候,如何在保障市场秩序的前提下,捍卫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是个现实而重大的社会课题。专车刚刚起步,迟早要走上“正轨”,管理部门既要善于引导,更要尽快厘定规则与是非。一句话,在消费诉求通道不畅的时候,监管部门当还原市场的法治要义。 眼下,专车代偿的功能,是传统出租业的短板与不足。而一旦传统出租车革故鼎新,技术门槛不高的出租行业,恐怕又会掀起新一轮洗牌与重构热潮。专车要行稳致远,以服务赢得民心之外,还是要敬畏市场,敬畏秩序与规范。

人民网评:“老人吊死刑拘儿”背后情与法的拷问

近日,“老人吊死在市政府大门上,其子涉遗弃罪被逮捕”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据报道,2015年5月27日清晨,山西省一位叫王银洞的60岁老人吊死在古交市市政府的大门上。时隔不久,当地政府以涉嫌遗弃罪刑拘了老人之子王丽文,并提起公诉。目前法院已经开庭但尚未判决。 老人自己上吊死亡,这是一个事实。可偏偏是吊死在市政府的大门上,这就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难道有冤情?据报道,这位老人在上吊自杀前,曾为自己的“低保”被取消一事,多次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恢复但未果。老人在政府大门上吊的动机何在?是受到家人的遗弃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是因为低保被不公正取消以死抗争?这样一个涉及底层者的生命、真相难明的事件,如何妥善处理,当地政府承受的压力巨大也确实考验执政智慧。 用法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百姓共享改革的成果,一直是本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但纵观当地政府对此事的后续处理,却让人难以感受到应有的公正。看,先是市公安局将老人之子以遗弃罪刑事拘留,此后又让其家人写取保候审申请书且需特别保证“不能上访和不能向政府索要赔偿金”,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事实上,儿子王丽文自身生存压力很大,对父亲的关心关怀确有不够,对父亲的死肯定存在过错。但能据此就认定他涉嫌遗弃罪并刑拘么?当地政府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难怪连王丽文也会“拒绝取保候审,自己没有罪”。因为,如果老人有够吃“低保”的标准,那政府取消其低保并对老人的上访不合理解决,显然就有错;但如果老人不够吃“低保”的标准,就说明他能自食其力,其子的遗弃罪也就不能成立。 法律是冷酷的,违法者当然理应且必需承担责任。如果王丽文的确存在遗弃行为,对父亲的上吊负主要责任,按“遗弃罪”处罚当然不冤。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不以事实为准绳,而只用公权力去“葫芦僧判葫芦案”,自然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服,也会引发舆论对当地政府处置有失正义的拷问。 众所周知,很多悲剧都不是孤立的因素造成,其中有多重因素的叠加。拿老人吊死一事来说,假如家人能多给老人一点关怀,假如当地政府能给老人应有的低保,假如社会能给老人多一点救济或关爱,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 老人吊死,本就是个悲剧;为解决难题,在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形下,以遗弃罪刑拘其子,相当于制造新的悲剧,这只会加深人们“强权压法”的冰冷印象。假如,当地政府能以此事为契机,反躬自省,“以人民幸福为导向”去织密社会保障网改善民生,不是就更能让老人的儿子那般困难家庭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情与温暖么? 法理也好,情理也罢,都当以事实为标尺。期待相关部门能认真调查,尽力去还原事件的真相,并给社会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交代。

人民网评:看清最“全球化”的“双11”背后的奥秘

近5000家来自欧美、亚太等地的海外品牌“参战”,中国产品同时被推销给64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有史以来最“全球化”的这个“双11”,1分12秒销售破10亿,12分28秒破100亿,11时49分跃过571亿,打破了去年同日全天交易额纪录。

早在1个月前,各路电商就纷纷开始赠送打折券,优惠礼包;微信群、朋友圈,遍地都是有关“双十一”的购物信息、调侃段子„„亲人、朋友、同事,在排山倒海般的宣传攻势下,地球人或许很难对这个“全球最强网购节”做到视而不见。 是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对松散的“网民”的聚合,要远远超过传统地理空间的人口集聚。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使得节日消费文化引发网购群体的深层次情感共鸣。不仅仅是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主动加入到这场购物狂欢之中。“双11”前30分钟左右的数据显示,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和德国品牌稳居进口国

家或地区销量前五;而俄罗斯人预计将以高出平日近20倍的网购量,成为异军突起的海外“剁手党”„„国际品牌的参与,中国品牌的外销,中国网民的“shopping ”,海外网友的加入,让“双十一”的迷人魅力,在世界舞台得以尽情挥洒、绽放,让全球网友开心、快乐消费。 成交量屡屡突破新高的网络购物表象之后,隐含着令人艳羡的经济增长节奏。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迟缓、各国外部需求萎靡,但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稳定前行。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购物习惯的转变,网络消费的强大潜能正不断被激发,拉动内需的同时,也为新业态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这是理应被国内外许多企业所重视的。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别以为电子商务只是‘虚拟经济’,事实上,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带动了‘实体经济’,无论是B2B 、B2C 还是C2C 。” “政治和宗教可能导致物以类聚,但人人都爱好销售量”。买到质优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相信是所有消费行为的共同初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群,未来10到15年会增加到近5亿,这里面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电子商务正在冲破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所以说,“双十一”虽然是从中国起步,但内里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所共享。 诚如马云所言,今天的世界经济,更要呼唤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因为消费和服务的提升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面对“双十一”这片已经起势的“电商蓝海”,相关者是否能抓住这背后的全球化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环节的创新,吸引更多领域、更多行业、更多人群一起来享受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盛宴。这,或许才是最“全球化”的“双11”的奥秘所在。

人民网评:“车改战役”决胜在“央企车改”

公众高度关注的“车改战役”,终于挺进到了深水区。据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140个部门已经全部完成任务,29个省区市中的27个方案也已得到批复。这意味着,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任务初战告捷,下一步将朝着中央企事业单位的公车开刀,为最后的地方企事业车改“歼灭战”做好范例。 行政机关,自上率下,本身又不是生产经营主体,改革相对容易推进。事业单位以公益性为主,公车问题并不算太突出。决战决胜的要害,就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央企车改”这块硬骨头,不仅具有其他单位的共性弊病,而且盘子大、分支机构众多,啃不好真容易“咯”到牙。 第一步,需要厘清企业的车辆哪些是生产经营用车,哪些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用公车,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切歪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类企业、各级机构,情况千差万别,还有不少分散在天涯海角,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勘探类基层企业,领导的专车同时也是野外作业必须的生产工具。这工作做起来得精细,粗糙不得。 分门别类之后,还要尽快公开见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国企的公车弊病,病因已久,有历史形成的各种各样缘由,得实事求是对待。把问题摆出来,把家底亮出来,把缘由说出来,群众会一一识别,不会无理指责。事实上,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除弊兴利,打赢这场“车改战役”,同时力促企业去行政化, 卸下历史包袱,早日轻装上阵,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既得利益,是改革中反复提及的概念。从来没有抽象的利益,从来都只有具体的利益。那么,公车改革将会牵扯到中央企业哪些具体的既得利益呢?一是领导同志的舒适度,这在“铁八条”、反四风的时代背景下,应该都有所警醒,不再是个大事。二是公车牵扯到的司勤人员,他们的情绪会较为波动,毕竟某个差事不容易,如何妥善安置,又不徒增人浮于事,是一大考验。三是相关上下游关系,比如车位的建设或租赁,维修、油耗等潜在支出,以前可能带动的利益主体,这次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央机关取消3868辆车,安置2126人,直接带动地方机关压减73.9万辆车,安置56.9万人,这就是表率的力量。期待央企同样拿出足够的诚意与勇气,带动地方各省市国有企业打好公车改革这一硬仗。

人民网评:G20里耀眼的中国角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至16日,应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埃尔多安邀请,赴土耳其安塔利亚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如影随形,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大行其道,国际安全隐患增多,世界经济面临自200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下一届G20峰会将由中国接棒,中国如何引导G20的未来走向,如何为G20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等,令人期待。在此背景下,这一届G20峰会具有特殊意义。

2008年9月15日美国的百年投行雷曼兄弟轰然坍塌,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也催生出G20这一庞然大物的崛起。它的成员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该集团跃升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在危机中表现出色,但挑战也接踵而至。

首先,危机并未过去,认为G20要从应对危机的机制向全球经济治理的长效机制转换的看法,还过于乐观。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远去几年了,但各种危机仍时隐时现;今天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十分缓慢,面临下行压力和潜在的不确定性。据IMF 预测,全球经济2015年增长率仅3.1%,将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因此G20将长期同时兼具危机应对与长效治理机制的双重特点,两者能力均应加强,不可偏废。 同样引人不安的是,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容忽视的外溢影响,经贸领域中区域性安排的排他性突出;另一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全球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新兴市场国家,亦异常的困难。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跌的拖累,据今年IMF 的预测,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均为负增长。

其次,安全挑战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冲击。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多处遭遇大规模的恐怖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被称为欧洲版的“9.11”,让世界震惊。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双重冲击。这种经济下行和恐袭频仍两相叠加,有可能放大人们对未来经济与安全的担忧。因此反恐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此次会议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将一如既往发挥积极作用,献计献策,为世界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将G20导入“中国时间”。中国是G20创始成员,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为集团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不少中国建议,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主张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而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是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名符其实的引擎。中国刚刚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决心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在今天形势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形下,中国经济这艘巨轮仍将劈波斩浪,稳步前行,必将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为G20的未来发展打上中国烙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阮宗泽)

人民网评:燕郊两天四起血案,什么是真相?

11月8日、9日,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镇田辛庄村接连发生4起故意伤害案件。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12日发布调查通报称,“初步查明涉案人员所乘车辆为三河众诚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目前已抓获涉案人员12名,部分涉案人员在逃,案件原因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短短两天时间,连发四起故意伤害事件,真让人震惊、惶恐、惊惧!如不全面查清案件、不将相关逞凶者都绳之以法,那如何能慰藉被受害者?更重要的是,法治时代,朗朗乾坤,频繁制造血案,视人命为何物?又将执法部门的尊严置于何地? 值得欣慰的是,相关涉案人员已被抓取一批。随着警方介入,真相或许很快浮出水面。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涉案人员所乘车辆为三河众诚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是个关键,这不由得人深深地怀疑:行凶者是否受房地产开发商指使?或者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直接所为?

此前媒体报道称,村民推测,类似事件可能与村子拆迁有关。“数月前,村民获知村子将拆迁。8月下旬,村主任、书记及15名村民代表,已与自称拆迁方的当地某公司签订了同意拆迁意向书。随后,该公司在村内建起指挥部,并找村民商谈拆迁价格。但村民不同意其提出的拆迁价格。”对照涉案人员乘开发商的车辆这个事实,也许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村民不同意拆迁价格,相关方面恼羞成怒,选择强拆,并制造血腥事件。 用暴力威胁村民,这是各地拆迁中经常出现的手法。为了达到拆迁目的,一些公司和部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私闯民宅、骚扰恐吓、打砸门窗、限制拆迁户,或者断水断电,都算是有节制的;放毒蛇,泼粪,甚至半夜打人,致人死亡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简言之,强拆之下,往往掩藏着被拆迁者的无数血泪。更可怕的是,一些拆迁公司黑白通吃,既与黑道有往来,也有白道撑腰——即获得一些政府部门或明或暗的操纵,故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只要不闹出人命就没啥事,即便闹出了人命,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各种力量的操弄之下,往往也能大事化小,犹如小石子投进湖心,至多泛起一点涟漪,连波澜都不起不来。 当然,案子真相未明,也不能就武断推论为“拆迁引发的血案”。但就业已公开的事实而言,有几点可以确定,一是,逞凶者与房地产商有关,至于多深的关联,需要去彻查。二是,当地村民不同意拆迁价格,这说明村民的合法权益可能未得到足够尊重。三是,近年来,燕郊发展步入快车道,房价连续飙升,由此牵扯到的利益蛋糕,让很多人为之垂涎。进而言之,利益蛋糕越做越大,大规模开发和大规模建设的背后,是不是隐匿着一些腐败? 没有彻查,就没有真相。两天四起血案,真相在哪里?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因为,三河市委、政府已成立案件调查组,且鉴于案件影响重大,廊坊市甚至公安部也安排了警力指导侦办工作。只要查清真相,深挖幕后,依法严肃处理,就能告慰受害者,给公众以交代,也能提振相关部门的公信力。

人民网评:G20峰会,习近平注入“我们的信心”

如何精准把脉世界经济形势?怎样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就业开出良方?习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亚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主题发言,用“怎么看”“怎么办”两个问题直击当前全球形势,为世界经济发展合作大计贡献“中国方案”。 如今,“世界”真正属于各国的“世界”,发展机遇可以共享,风险挑战也应共担。就如同一列快速行进的列车,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买了票、上了车,面对行驶过程中的问题都不能袖手旁观。而今的世界经济形势也是如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未退,世界经济结构在调整,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在酝酿,国际治理机制和框架的缺陷在显现,如何扭转颓势、应对危机、实现持续增长,各国都应该参与其中。“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挡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已成趋势,而中国声音最不应被忽视。

中国,显然不仅是G20的贡献者和建设者,更是推动全球经济向好发展、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力推动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中国在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

如果谈贡献率略显枯燥,而在过去数次G20峰会上的中国提议更能显示大国担当和卓越贡献。戛纳、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中国为促增长和保稳定献计献策,并先后提出10点建议;圣彼得堡峰会上,中国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

利益融合等新理念;布里斯班峰会上,《中国增长战略》有134项政策承诺。可见,中国不仅欢迎他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而且积极贡献发展的智慧,增强发展的信心。 毫无疑问,这种智慧和信心立足于国内,植根于中国对未来的规划。习近平主席也着重强调了“我们的信心”,这一方面来自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正如五年规划谋定发展大计一样,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等,都为中国提供内生动力,为世界释放外部需求。换句话说,中国在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符合世界的利益。 “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是安塔利亚峰会的主题,“共同”加“行动”才能实现“包容”和“增长”,而行动才是最关键的活力来源。“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中国已经提出了建议、注入了信心,世界将如何开放协作、共赢共享,其他各国准备好了吗?

(理观,人民网专栏作者)人民网评:“雾霾围城”,尤需“提头来见”! 本想周末散散心,一出门就被如浆糊一般的雾霾搞得心情胶黏。打开手机才知道,北京也已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遭遇“霾伏”的,不只有首都,从11月6日起,东北地区接连遭受重霾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出现50年来最严重雾霾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轻到中度霾局部甚至有重度霾。真所谓,重霾压城城欲摧。 近来,雾霾总是变换着花样在折磨我们的生活。霾魔犹如幽灵般一会飘在这片空中,一会儿飞到另一天片天空,害得满载游客的飞机不得不扫兴返航,婚车摄影根本抓不住车队的“踪影”„„面对窘况,人们就像一只被关在“霾笼”中的鸟,想要挣扎,却难寻觅合适的方法跳出牢笼。更令人担心的,是医院里呼吸道疾病就诊量与道路上车祸事故发生率骤增,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伦敦雾事件”致死的亡魂,顿觉空气中多了一丝血腥味。雾霾频响的警报,也凸显出有效治理的紧迫性。

客观地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各地的治霾效果有较大进步。比如,今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同期相比要好转很多;环保部空气质量榜最后十名的变化,凸显一些城市摆脱空气质量垫底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不仅在理念上也在制度上把生态责任挺在了经济发展政绩的前面。这一切,都构成了雾霾治理的制度保证,也成为公众保持治霾信心的坚实基础。 虽然说,雾霾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有共识、有决心、有方案、有行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自然总会到来。也因此,人们对“无可奈何雾霾来”这个现实,也抱以“自强不吸”的乐观态度在应对。可是,纵观近期一些地方在雾霾天气应急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人们不免会有点出离愤怒。比如,辽宁沈阳PM2.5爆表高达1400,政府虽然启动了一级预响应,可建筑工地顶风施工,环保官网瘫痪近2个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面对雾霾,各地虽然积极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但从实际执行来看,因可操作性不足、责任分配不到位、部门联动性差、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一些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白白地损害群众的健康。我们可以接受漫长的雾霾治理期,但绝难容忍这类治理过程中的懒政、怠政甚至是敷衍塞责。 不难预见,雾霾锁城的局面我们还将经常面对,但天蓝真不能只靠等风来。地方政府是治霾的责任主体,各地环保部门是具体执行的主管部门,难道真不能织密织细应对雾霾的措施?难道真不能让法律、制度、预案严格落实发挥效用?那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和作风的问题。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014年对北京治不好霾“提头来见”的表态,时至今日仍令人记忆犹新,正因其展示的治霾信心和决心。治理雾霾,今天尤需“提头来见”“摘帽而去”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对于各地治霾不力、应急不及格的行为,就人民网评:用理性扳正“城管=打人”的惯性思维

如果不注意官方辟谣,那你很有可能,被近日网上疯传的“兰州张掖路步行街城管打晕发传单小姑娘”视频标题所误导。

不妨对新闻进行简单复盘:11月15日,两名女子在步行街散发广告传单,城管执法队员经长时间劝阻无效,暂扣了其中一人的传单。两女后尾随到值班室,谩骂、撕扯城管执法人员,并叫来多名男性对其进行辱骂、殴打。接到报警赶来的警察,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拔枪示警,控制事态。 以上是目前官方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公布的调查结果。由于缺乏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做交叉印证,尚不能对城管到底为何被围殴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网上视频中的城管和警察并无出格举动,执法行为也合乎规范。相反,现场倒是有一堆好事者,对执法人员进行言语攻击和人身威胁。看了“城管打人”标题就兴奋的网友,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不过脑的转发、评论,会给事实认定形成错误引导,并给当事人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 客观地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关注,也逐渐从集中于负面新闻向客观、平衡报道转变。不过相比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极个别的“城管打人”新闻,无论真假,总是更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在“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看来,城管面对的,都是为了生活上街摆摊卖艺的弱势群体——手无寸铁的他们,怎么可能反过来围殴城管?因此,宁可相信城管打人,也不信城管会被打,是一些人在看到新闻后的第一反应。 这样的推理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引发“合理想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确实值得城管部门检讨和反思。然而,质疑、诘问也好,批评、谴责也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仅靠一段不完整的视频,几张不同时间段的截图,或许可以还原事件的大概面貌,但没有更关键、更有说服力的情节、细节来支撑,难免会让事实一步步走向“失实”,这在以前“昆山一店主诬陷城管打人”等事件中也屡被印证。不负责任的臆断,断章取义的拼接,无论是对弥合社会分歧,还是对提高城管部门公信力,都会造成难以避免的冲击与伤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失实”发生,也不会愿意使自己成为造谣、传谣的帮凶。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比站在道德制高点发泄一时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理性思考成为行动的先导,而这恰恰是当前一些网友所欠缺的。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当人们急着下定论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追问,除了现有的资料,是否还有更全面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即便没有,能不能等各方说法都出来后,再来检讨执法人员的行为对错?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气氛,早日跳出“以暴制暴”的怪圈。 炒股、买基金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因为这关系到切身经济利益;对待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同样需要一点较真劲儿,不能盲从与轻信,因为这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城市管理的稳定。事实上,目前全国不少地方,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并邀请第三方进行现场公证,最大程度避免与被执法对象的摩擦、冲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这些举措,无疑对今后的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记录全过程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知者;关注就是力量,围观也是压力。与其跟风指责,不如让新闻再沉淀一会儿:在城管执法日益规范化、透明化的今天,掸走披在真相身上的灰尘,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点理性和耐心。

应严肃问责,该打板子的就要打,该免的“乌纱帽”就要免。

人民网评:“最佳医院”扎堆京沪倒逼“分级诊疗” 中国首个由独立第三方推出的公益性的医院排行榜——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日前在上海发布。排行榜显示,前十名京沪占据过半。自2010年首个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发布以来,有一种声音总是不绝于耳:能够上排行榜的医院都在北上广,都是特大型、顶尖级别医院。 最佳医院前十名,京沪占据过半,有其合理性。北京和上海本是超大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集纳了各种优质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不独一流医院,一流高校也众多。这种布局与城市定位有关,也与历史原因有关,不必过于诟病。 同时应看到,正因为一些大医院集中在京沪等城市,也造成了一种人们见怪不怪的现象,即“千军万马奔协和”。不独协和医院,但凡有些名气的大医院,都是人头攒动。 有人担心,榜单的出现可能会让很多大医院就医更加困难。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些患者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哪些最佳专科集中在哪些大医院,有了榜单,他们自然冲到那些大医院找名医看病,确有可能导致大医院更加拥挤、名医更繁忙。 对此,应从两方面看,患者不能小病大看,如果无关宏旨,确实没有必要涌向大医院。同时,绝大多数患者不会没事跑到大医院的,通常都是遇到疑难杂症在家乡医院或省市医院看不好病,才不得不选择大医院的,应理解他们的酸楚与无奈。 更应该追问的是,如果在省市医院也有大批名医,如果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较为优质的医疗资源,何必舍近求远,千里迢迢跑到大医院?说到底,最佳医院多集中于京沪等大城市的背后,说明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够均衡,各地医疗水平相差太大。 应正视基层医院缺(名)医少(好)药的尴尬现实。有个现象是,乡镇的好医生,跑到了县城医院,县城的好医生跑道了市医院,而市医院的好医生跑到了省医院。这种抽水机式的“虹吸效应”,掏空了基层医院的优质资源,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和基层医生,在所难免。 如何化解患者都到大医院看病?除了提醒患者不宜小病大看,更重要的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用专业人士的话,就是“建立一个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实行分级诊疗,除了通过制度安排留住好医生,更需要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问题是,基层医院的医疗器械、医疗环境乃至医疗文化,都无法与大医院相提并论,有多少名医愿意“下嫁”?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更要分流出大医院里的大部分医生去往基层,开放医生多点执业也要重点与基层医疗机构对接。如果真正将此类建议落地和逐渐“变现”,分级诊疗制度便有生命力。 最佳医院多在京沪,其实为正在推进的医改,提供了可行进的一个方向。即均衡优质医疗资源,这种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要求名医必须跑到基层去,而是通过提高各种吸引力,让好的医疗资源和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够沉下去、留下来。基层医院的实力大大提高,逐步向大医院看齐,“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市、疑难重症到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制度设计,就能逐渐实现。

人民网评:纳入法治轨道,快递业才能更稳健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寄快递、收送快递等不同环节作出了相关规定。

征求意见稿一出,有网友调侃,快递小哥请你温柔点,抛踩包裹最高拟罚5万。之所以有此提醒,是因为《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抛扔、踩踏快件,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虽然处罚的是快递企业,但快递员恐怕难逃惩罚。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快递时最关心两个焦点,一是如何保证信息不被泄露;二是如何确保完好无损地收到或送到快递。对这两个问题,征求意见稿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除了重罚抛踩包裹行为,还规定,禁止出售、泄露用户信息,违法者将被重罚,还将责令企业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征求意见稿一旦成为法律,谁再抛踩你包裹,你就用法律维权。 当然,征求意见稿并不是只约束快递员和快递企业,对用户同样有约束。由于实行实名制,你寄包裹时不能再胡乱编个名字糊弄,用网友的话,有了实名制,以后你不能叫“靖王妃”或“吴彦祖老婆”了。用户有义务用实名,如实填写快递运单,快递员也有责任核对,运单填写不完整或信息不实的,不得收寄。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收寄快件须验视,违禁物品要处理,比如拒绝收寄禁止寄递的物品;运输和投递过程中发现应立即停止运输、投递。简言之,必须对毒快递、炸弹包裹说不。众所周知,2013年11月底,一件由武汉发往山东潍坊,装有氟乙酸甲酯的快件投递中发生泄漏,污染了其他快件,最终导致8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被称为“夺命快递”。 这些规定极富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擘画。问题是,如何使相关规定不至于沦为空文?信息泄露早已不是新闻,实名制已有相关规定,但落实情况并不好,一些快递员怕麻烦,怕耽误时间并没有核实用户信息。 至于防止抛踩,更是一些快递员的家常便饭。如何破解?单靠处罚或者依靠快递员的自觉,远远不够。有专家建议,快递企业提高分拣自动化水平,才是告别“暴力分拣”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快递企业应加大投入,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否则,仍然靠快递员人工分拣,必然萝卜快了不洗泥。

我们已经进入“快递时代”,快递已是生活寻常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快递的发展指数是448.5,相比去年同期的327.3,同比增长了37%。据预测,201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预计突破200亿件,较去年140亿件有大幅提升,稳居世界第一。不让快递业野蛮生长,不让立法滞后,也不让法律沦为花架子,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监督,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唯有如此,快递业发展才能更稳健,更多地造福民众。

人民网评:习近平为何强调“四没有变”“三不会变”?

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18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强调亚太各经济体要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坚持落实发展议程,坚持推进互联互通,努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结束安塔利亚之行,应邀赴菲律宾马尼拉,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责任,展现的都是中国风范,发出的都是中国声音。习主席的这次主旨演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透露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信号。 习近平主席强调“四没有变”,不仅带给亚太地区更多踏实,更让整个世界为之安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走势受到大家关注。尽管正经历改革阵痛,也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重申“三不会变”,彰显了中国不断开放的决心。当今之世,谁也离不开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越发开放的中国,已是世人心中醒目的大国形象。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习主席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立足亚太、造福亚太,体现了大国责任。习近平在演讲中说:“两年前,我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年来,“一带一路”得到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势头已起,效应初显。中国同50多个国家一道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打造新型投融资平台,预计亚投行将于年底前正式成立,为一批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所有这一点,生动证明了中国愿意承担责任,也真正承担了责任。 众所周知,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低迷状态,亚洲经济增长放缓,正因如此,更需要国际社会应同舟共济。应互相搭台,而不是彼此拆台;应互相包容,而不能以邻为壑。诚如业内人士所称,今年APEC 会议提出“包容性经济”,一方面和去年的“亚太伙伴关系”有一定契合,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多地体现发展中成员参与合作为自己谋求发展的利益诉求。在这种背景中,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尤显重要。 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世界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繁荣的亚太。实现亚太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这是亚太人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愿望。面对世界经济中的激流险滩,亚太这艘巨轮必须校准航向、把好舵盘,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可以预料,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将发挥更大责任,宽阔的太平洋也将成为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

人民网评:“有钱不能任性”,党员干部奢靡就该管!

中共党员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豪车、名表,会不会受到党纪处分?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18日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明确表示,这些人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也破坏了群众心目中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者的良好形象。对这样处理私生活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予过问。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似乎流行一道难题:用公权、动公款玩享乐主义,这固然是要“零容忍”的事。那么,不贪不占,不腐不乱,拿自己的钱,过过奢靡之瘾,这也该管吗?中央纪委的表态,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不能不管,不能不问。 这里其实是两层意思:通过合法劳动,党员干部当然可以富起来。自己挣的钱,怎么消费,也是个人自由。但另一方面,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与思想意识不能躲到群众的后头去。因此,钱是你的,“怎么花”还得考量身份与影响,还得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毕竟,入党的铮铮誓言也好,为官的拳拳之心也罢,都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在一个“频道”上。 于法来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而现实生活中,奢靡与享乐早就悖逆了党章要求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一身土豪气,满屋铜臭味,还怎么带领群众同心同德往前走? 于情而言,身处公民社会,就算没有政治身份之虑,也当切记“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理念。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获得财富的路上,步子走得越远越正,越会对世界与自然产生敬畏与悲悯之心。至于有钱了反倒更勤俭素朴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这是个人修养,是更低标准的“公民精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当有更高远的价值追寻。 没错,谁都希望日子过得好一点,但党员干部如果把心思和精力都花在“过好个人的小日子”上,其工作效能与情怀坚守,恐怕就成了大大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但不管到任何时候,“尚俭戒奢”都当成为鼓舞并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操守。 奢靡就是奢靡,与“花谁的钱”并无干系。党员干部享乐在前,组织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因为“有钱不能任性”,更因为党纪严于国法。

人民网评:莫以“双提高”弥补“养老金窟窿”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入,首次低于基本养老金支出。 基本养老金出现缺口,并不让人过于愕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达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未来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关于养老金缺口有多大,有多种说法,最终指向都是基于存在缺口这一前提。那该如何去添补缺口? 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认为,提高退休年龄和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能大幅降低养老金缺口。“双提高”一旦真正实现,确实可降低养老金缺口。 众所周知,目前延迟退休年龄正在推进,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意味着推迟了国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还有人建议“提高领取居民基础养老金年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弥补养老金缺口,有多种途径,不能仅拿国民“开刀”,全都由国民承担责任。正如有网友所称:补养老金缺口,别总盯着百姓的腰包! 集思广益,多策并举,而不是只在一个羊身上薅毛,才能真正解决养老金难题。弥补养老金缺口,固然需要“节流”,也需要开源,比如可加大财政补贴。据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我国财政支出的12%,与一些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比,明显不高。如果适当提高财政支出的比例,养老金缺口就会小一些。

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年来,坊间也一直建议提高国企利润的上交红利。国企,国家的企业,盈利甚丰,“匀”出一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显然名正言顺。

此外,还可以提高养老金的运营收入。据统计,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投资运营,多年来的年化收益率一直在2%左右低位徘徊,甚至赶不上CPI 增速。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钱赚钱。诚如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所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据悉,目前可纳入投资的养老金在2万亿左右。养老金入市规模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权受托的市场机构来运作。养老金入市,如果真正钱生钱,必能实现多赢。 养老保险基金是国民的养命钱,直接决定着退休者的晚年生活品质。既要保证每个老年人都有一定的养老金,也能保证养老金可维系较为体面的生活。为此,确实需要正视并解决养老金缺口,否则窟窿就会越来越大,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爆发危机。值得欣慰的是,全社会都在关心这件大事,相关部门也在通过制度安排减少缺口。这就须广征民意,决策透明,采取有效手段尽快弥补养老金缺口。

人民网评: 对贵阳3万套保障房闲置应严肃追责

据报道,国家审计署近日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贵州、江西、河南、吉林、湖北5个省共发现5.75万套保障房被闲置,其中仅贵州省贵阳市,闲置套数就超过3万套。在贵阳,一些小区房子虽已建好,但是水、电、气等都不能通过市政管网通入小区。这些保障房项目共涉及投85.43亿元,可因为不完善配套设施,老百姓却迟迟住不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住有所居,寄托着千千万万低收入群体的梦想,也是政府最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说,保障房建设,是因为“钱袋子”里的资金不够、项目周期建设时间长等客观困难,暂时无法让每个需求者受益,还可以理解。然而,明明建了,却不建好,甚至将其闲置一边,令人难以接受。让保障房闲置,

岂不能等于让民生资金趴在账上“打呼噜”?好好的民生工程,只因一些部门的“不为”、“乱为”,生生被弄成了“伤心工程”。 事实上,对一些地方而言,与其说保障房建设是民生工程,不如说是政绩工程。财政出钱了,数量达标了,成绩报上去了,那就可以了,新的一页就可以翻开了„„说到底,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还是政绩思维在作祟。 更进一步而言,凡事预则立。保障房建设,本来就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事情。由谁牵头进行统筹,哪个部门负责哪一个环节的工作,入住群众有问题该找谁,在建设之初,本就应做好规划。如今,面对闲置的质疑、住户的投诉,贵阳一些相关部门却踢起了“皮球”,相互推诿。更荒唐的是,贵阳市住建局局长,一听记者采访,竟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是局长”的局长,无法保障的“保障房”,这样一种尴尬境况,不仅折射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的表层问题,更照见了规划不足、监督缺失、问责不力的权力症结。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一直捂着、瞒着,甚至对问题视若无睹,尤其是如此事关百姓安身的大事。可幸的是,保障房大量闲置被媒体曝光后,贵阳市政府公开致歉,并做出承诺,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将在明年6月30日前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百姓可以略为宽心了。但,这样的承诺,看似及时,却更值得追问:面对重大民生问题,为何非要等到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才做出承诺,是对民生问题过于迟钝了?还是敷衍塞责忽悠公众?这背后是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利益博弈?对贵阳市保障房事宜,建议上级机关深入调查,揭开问题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对“不为”“乱为”等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而不应该只是“批评教育”、表态承诺。 贵阳保障房事件,对各地也敲了警钟:民生无小事,政府要以高度责任心将保障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改善民生,真正落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网评:一张集体合照传递东亚共同体意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2日上午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李克强在讲话中表示,东亚峰会成立十年,是东亚合作蓬勃发展的十年,是各国共享繁荣成果的十年,也是东亚峰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十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十多位领导人各自在胸前交叉双手,握住左右同伴,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10+1”会议、“10+3”会议所定格的两张集体合影,画面语言极为丰富,充满鲜明指向,堪称当今东亚局势的真实写照,即肩并肩、手挽手的背后,是唇齿相依的状态,是守望相助的姿态,更是并肩战斗、风雨同舟的心态。 尽管有分歧,也不乏小龃龉,但东亚各国越来越相互依存,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业已形成共同体。究其因,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商缘相联、利益相融,由此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也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中国已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据统计,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交往多了,感情就深了,心与心贴得就更近了。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多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据悉,今年年底东盟将建成共同体,这是亚洲地区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

站在新起点上,各国有责任强化共同体意识,以责任共同体推动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融合。利益、命运和责任,其实融会贯通,不可或缺。没有责任的利益共同体,性质不远;没有利益的责任共同体,浮于表面。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密切相扣,命运共同体才实至名归。 东亚要继续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之锚、发展活力之源,首先需要加快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把东亚打造成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极。 一方面应看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稳定发展为东亚各国带来更多机遇。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走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与邻为善的中国,就是为为亚洲、为整个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大国责任正体现在这种理念与立场上。另一方面更应看到,在具体的事务中,中国始终扮演务实而真诚的推动者角色,比如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东亚经济共同体,中国不遗余力,乐见其成。 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地区国家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促繁荣尤为重要。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丛生的背景下,本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弥足珍贵。在外部干预导致世界一些地区动荡持续,影响严重外溢的教训面前,本地区长期安定团结、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值得共同守护。

“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共同体,我们的愿景”,这是2015年4月举行的东盟峰会的主题。“我们的共同体”,同样适用于更广发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的举办适逢东盟正式建成共同体。无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是中国与东亚各国的合作,都已进入了崭新阶段,也面临更广泛的合作空间。从承担责任出发,彼此强化共同体意识,将为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世界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人民网评:打赢脱贫攻坚战," 军令状" 体现不留死角的决绝

11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对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来说,最温暖也最有盼头的,就是那七个字: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过去的“扶贫”到“脱贫”,从民生工作到“重大政治任务”,从下任务到立“军令状”,相关表述层层递进、字字千钧,体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大智大勇,也体现着彻底解决、不留死角的决绝。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鼓舞人心的,不仅是愿景。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悬在中国上空,将贫困聚而歼之,该不该?能不能? 两个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得到的肯定答案相当深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是对“该不该”的回应;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7017万人,将多举措脱贫5000万 社保兜底2000多万,“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这是对“能不能”的具体安排。 将“军令状”字眼写入正式文件,相当罕见,这意味着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在限期内彻底完成脱贫任务,将和相关领导干部的“乌纱”息息相关。从中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对这样的军令状,没有官员敢于怠慢。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邓小平曾有针对性地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扶贫战役,让7亿中国农民走出贫困。

新中国成立大半个多世纪,仍有泱泱7000万百姓深陷贫困线以下,这让GDP 已高居世界亚军的中国无法傲然,也让执政党焦灼难安。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有来自泥土的扎实有力,“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事实上,中国诸多现实矛盾,源头都指向“贫困”。远离主流社会的陌生地名,经常触目惊心出现在新闻标题。因为地震、矿难、泥石流,因为校车事故、环保灾难或是一些基层政权的沦陷,因为众多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陌生,意味着那里生态与人文环境的严峻与脆弱,意味着深藏那个偏远角落的贫穷在各个领域作祟,更痛楚的,是那里的生命,会遭遇更多天灾人祸,更容易飘离人间。贫困必然导致生命防御能力的极度脆弱,也意味着百姓对无良官吏、无良商家抵御能力的极度脆弱。

将7000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必须,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打赢中国脱贫攻坚战,就意味着打赢中国转型的漂亮一仗。在今后的五年,针对脱贫的攻坚拔寨,正孕育着中国经济新的机遇、新的增长点。一旦7000万贫困人群有了消费能力,一旦中西部农村内需闸门打开,一旦中国农民的消费热情与消费能力被激发,中国经济将拥有一把开启阿里巴巴之门的神奇密钥。 这并不是说,脱贫之战仅仅是刺激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习近平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怎能长期漠视贫困人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

持续5年的脱贫攻坚战,不但将给中国最后的贫困致命一击,更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跨越。

人民网评:“红顶中介”彻底“摘帽”后尤需加强监管

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日前公布了2015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试点名单。这也意味着,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终于驶进了“快车道”。 应该说,行业协会商会本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在完善行业管理、参与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协调国际贸易纠纷等问题上,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就从数量上而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尚不足1000个,到2014年底则有近7万个,每年10%到15%的增长速度,也从侧面印证了社会对行业协会商会的现实需求。 但同样需要看到,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存在行政色彩过重、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政会不分、官办一体等现象的存在,异化了行业协会的性质,影响了行业协会商会的公信力。协会就是协会,商会就是商会,不该成为权力的“寄生物”。让行业协会商会回归其服务本质,去行政化彻底“摘帽”,无疑是关键的一环。 行业协会商会的过度行政化,还往往滋生着贪腐的细菌。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因为背靠政府权力这座“大山”,再加上,一些行业协会本身就承接着由政府转移而来的审批权力,而监管又相对宽松,财务也没那么透明,由此便容易产生“隐性权力腐败”。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就曾利用开办各种展会的名义,私自截留会展收入、侵吞会员参展费,贪污协会公款多达1200余万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红顶商人”“权力掮客”等弊端,不仅侵蚀着行业协会商会的根基,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必须彻底革除。

人民网评:1300万“黑户”洗白的深层次意义

1300万!这个数字背后有个略显残酷的身份标签,即“黑户”。近日,公安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国无户籍人口的户口登记问题。此消息能让占总人口1%的无户籍人员感到振奋,但也难以掩盖“黑户”不能承受之重。 户口虽是几页纸,但和权益密切相关。没有户口可谓寸步难行。用“生活不能自理”来形容他们的生存状态,一点都不为过。关注并解决这个社会难题,有其紧迫性,也离不开创新人口管理。 实际上,“黑户”是个历史遗留的产物,其产生原因有多种。总体而言,有的因为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能上户;有的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的范畴;有的则是户籍办理问题造成的“被黑户”。不难看出,所谓的“黑户”人员往往是无辜的、被动的,只因某些不可抗的缘由而成为社会的另类人,游走在社会边缘,在某种程度上既无法感受应有的公平,也会影响社会整体和谐。 哲人有言,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从降生伊始就被剥夺了进入社会领域的身份,那么就意味着被无情地抛弃在外,其每一步成长、每一个脚印都与社会产生着撕裂感。更何况,依法登记户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放在现实视域,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得不到同等对待,那么这既挑战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在具体措施、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上,为“黑户”洗白、为户籍管理改革破冰,势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诸如与计划生育政策捆绑而产生无户籍群体的历史,应该终止了。同时,诚如公安部会议所明确的,“区别情况、分类解决,分类实施相关政策”,重视问题也就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一改革值得期待。 户籍办理与“超生罚款”的征收脱钩、逐步取消社会抚养费„„一些具体措施已在各地铺开,而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否则,“本是黄皮肤、奈何黑身份”的悲剧仍会延续,“权利飞入百姓家”还内外有别,如此,全面小康社会怎能实现公平正义?

从另一方面而言,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在“同一个碗里吃饭”,多少会受到权力的束缚。即使想干出一番事业,也会因人财物受制于领导机关,而令其自主性被削弱,无法真正放开手脚。因此,行业协会商会的去行政化,对于其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当然,脱钩不等于脱管。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之后,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档案,建立“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制度,还是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样是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关作文

  • 引路人谈申论作文9200字
  • 1 千万考生挤考场,申论淘尽人才.是非成败面试见. 申论依旧在,几度伤心泪. 屡战考生揭榜前,惯看低分遍野. 成功考生喜相逢.公考多少事,都付申论中. --调寄<申论仙> 引路人谈申论 第一回 浅析申论低分原因 近年来,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随着申论材料不断增加.题型不断改进,申论考试的难 ...

  • 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申论作文结尾有三招作文1600字
  •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2017宁夏政法干警申论备考:申论作文结尾有三招 通过最新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可以了解到,16年宁夏政法干警考试于8月下旬开始报名.同时,根据考情大纲,宁夏中公教育整理了宁夏政法干警备考资料供考 ...

  •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只需三步 使申论作文变"佳作"作文1500字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集团·南通分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只需三步 使申论作文变"佳作" 第一步:改变语言环境很多童鞋写申论作文的时候,要不就是词不达意,要不就是用语及其幼稚.不够成熟规范.童鞋们都明白申论作文其实是"官样"文章,要体现 ...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5京考申论作文参考答案作文1200字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务员行测技巧.行测题库.时事政治.申论热点尽在北京中公教育网站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5京考申论作文参考答案 申论答题技巧: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本文为参加2015京考考生提供2015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 ...

  •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分钟搞定作文标题作文1000字
  • 我要看申论范文<<<点这里!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分钟搞定作文标题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 您提 ...

  • 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警句助力申论作文作文1800字
  • >>>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最全汇总>>>陕西公务员历年真题 2016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警句助力申论作文 通过最新陕西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陕西中公教育整理了 ...

  • 2016国考申论备考之作文入门:文章开头难 排比帮你忙作文1400字
  • 我要看申论范文<<<点这里!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2016 国考申论备考之作文入门:文章开头难 排比帮你忙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 ...

  • 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作文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作文1200字
  • 中公教育 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作文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众所周知,申论尤其是作文越早复习越好,除了要积累一些语言和典型事例之外,也要提前学习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因此,从时间上来说,建议各位考生在决定进军公务员考试之时,就采取循序渐进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写作专项,给各 ...

  • 2016四川选调生笔试申论备考技巧:名言警句添彩作文作文1200字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进入申论批改 2016四川选调生笔试申论备考技巧:名言警句添彩作文 四川选调生考试申论一般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四川选调生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在线咨 ...

  • 2015选调村官申论备考之作文入门:文章开头难排比帮你忙作文1300字
  •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2015选调村官申论备考之作文入门:文章开头难排比帮你忙 申论一直是选调生考试的重头戏,如何能取得申论高分,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申论备考作文入门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文章的开头决定了改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在申论文章批改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开头的好坏对于文章是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