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3700字

六年级作文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⑴出示词语

第一组: 徽 锲 琢 孜 炽 碳 给

第二组: 恒 懈 纲 贩 恋 筒 权 勉 铭 予

⑵自读,读不准的看看书上生字表中的拼音。

⑶指名读生字,每个读2遍。

⑷出示词语领读词语,集体跟读。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

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锲:雕刻。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

日雕月琢:琢:雕刻。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长久地坚持下去。

迷恋:过分爱好而恋恋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下去,一点也不松劲。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的地步。

铭记:铭,在器物、石碑上刻字。深刻地记在心里。

《本草纲目》:中药学书名。全书52卷,分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搜集药方1.1万余条,附有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指导写字:

恒 懈 恋 勉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五、课外作业:

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2、读课题。

3、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现在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向我们说一说‚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天长日久,就能把石块滴穿)

4、‚滴水穿石‛是一种罕见的奇特的现象,同学们看到过吗?其实课文的作者也没见到过。但是作者却凭着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哪位同学能把作者的描写读一读。

二、品读感悟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⑵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⑶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⑷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⑸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②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名人‛一部分

⑴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引导学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⑵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引导学生找到‚你看,古今中外……取得成功的吗?‛

3、投影仪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读,这句话比较长,又是一个问句,读时既要注意停顿,又要注

意语气。

⑵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反复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在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当中,作者举了三个事例,他们依次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

教师点拨一下‚古今中外‛一词(这三个名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这就叫‚古今中外‛,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精当。

5、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⑴自读。

⑵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 指名读→谈体会→喜欢读的一起在读中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拓展迁移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图片(可以自己创作)。下面召开一个小小的交流会,要求和程序如下:(投影仪出示)

小小交流会

要求:⑴仿照课文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事迹(不超过100字)(附图片) ⑵围绕‚滴水穿石‛的精神谈出自己的感想。

⑶能用上刚刚学到的词语和相关的名人名言就更好。 程序:⑴修改一下自己收集的原始材料。

⑵自由寻找交流伙伴,可以找好朋友,也可以找有共同话题的同学。

⑶推荐代表上台交流。(2位)

2、按要求和程序操作,教师注意随机点拨与评价。

3、教师介绍几位名人及名言,多媒体出示,并配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师独白: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从小酷爱音乐,并且虚心好学,埋头创作。他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时更兴奋。‛30岁的时候,他耳

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停止过创作的笔,同学们现在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的一个片段,表达了贝多芬要与不幸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正是有了古今中外这些成就事业的人,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他们推动了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他们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四、质疑探究

1、师:学习了课文,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那就是:__________(生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实现理想

2、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质疑:课文结尾所写的启示和教师出示的有差异,到底哪一句表达更好?

3、出示课文原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美好的理想。‛ ⑴自己对比读读,体会体会,到底哪一句好。

⑵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原句的两点好处。

①课文的原句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突出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②指名朗读‚写雨水‛的一节,进一步体会到课文原句中的‚不三心二意‛和‚不半途而废‛是针对雨水说的,更是针对像雨水那样经常‚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人说的。

4、师:课文的原句是从正反两方面写的,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作者的考虑就全面了,表达就有力了。没想到一句朴实的话中还蕴含着那么多的道理。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反复两次,第二次要求背诵)

5、师:只要每个同学铭记它,并化作你的行动,那么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可结合课前与学生交谈的话题相联系)

6、引导学生质疑: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题

1、把收集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教师、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

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⑴出示词语

第一组: 徽 锲 琢 孜 炽 碳 给

第二组: 恒 懈 纲 贩 恋 筒 权 勉 铭 予

⑵自读,读不准的看看书上生字表中的拼音。

⑶指名读生字,每个读2遍。

⑷出示词语领读词语,集体跟读。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

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锲:雕刻。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

日雕月琢:琢:雕刻。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长久地坚持下去。

迷恋:过分爱好而恋恋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下去,一点也不松劲。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的地步。

铭记:铭,在器物、石碑上刻字。深刻地记在心里。

《本草纲目》:中药学书名。全书52卷,分16部、60类,收载药物1892种,搜集药方1.1万余条,附有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

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①滴水怎么能穿石?

②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

三、指导写字:

恒 懈 恋 勉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五、课外作业:

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2、读课题。

3、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现在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向我们说一说‚滴水穿石‛的字面意思。(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天长日久,就能把石块滴穿)

4、‚滴水穿石‛是一种罕见的奇特的现象,同学们看到过吗?其实课文的作者也没见到过。但是作者却凭着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出了这一奇特的现象。哪位同学能把作者的描写读一读。

二、品读感悟

1、品读‚滴水穿石‛的现象部分。

⑴教师投影仪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⑵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⑶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总是‛‚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⑷用自己的话说:‚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并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

⑸关于‚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能把石块滴穿。‛

①指导朗读,点出‚可是‛、‚所以‛两个关联词,体会‚可是‛前后语气的不同。

②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品读‚名人‛一部分

⑴过渡: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滴水穿石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吗?引导学生得出‚滴水穿石‛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一个人在成功道路上不可忽缺的一种精神。

⑵读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这种想法,引导学生找到‚你看,古今中外……取得成功的吗?‛

3、投影仪出示下面的句子: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点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⑴自读,这句话比较长,又是一个问句,读时既要注意停顿,又要注

意语气。

⑵指名朗读,然后师生评价。(反复多遍)

4、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作者在课文中举了几个人的事例?依次是哪些人?用一句话完整地表达清楚。

(在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当中,作者举了三个事例,他们依次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

教师点拨一下‚古今中外‛一词(这三个名人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这就叫‚古今中外‛,可见作者选材是多么精当。

5、在这三位名人身上,‚滴水穿石‛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然后重点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名人的事例有感情地朗读,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读出来。

⑴自读。

⑵同桌互读互评,并说说自己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去体会‚滴水穿石‛精神的。

⑶按‚三个人物‛分别推荐一名代表朗读,教师评价,重点词语和句子可反复读。

①出示:‚明代著名……《本草纲目》‛(第一个事例) 指名读→谈体会→喜欢读的一起在读中体会

这个事例中要从‚从小立志学医‛‚二十几年‛‚不懈努力‛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其中‚滴水穿石‛的精神。

②第二个事例中要从‚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去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句话可反复朗读感悟。

③第三个事例要在完整朗读中感悟,可让喜欢读的同学一起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拓展迁移

1、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位名人的事例和他的图片(可以自己创作)。下面召开一个小小的交流会,要求和程序如下:(投影仪出示)

小小交流会

要求:⑴仿照课文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事迹(不超过100字)(附图片) ⑵围绕‚滴水穿石‛的精神谈出自己的感想。

⑶能用上刚刚学到的词语和相关的名人名言就更好。 程序:⑴修改一下自己收集的原始材料。

⑵自由寻找交流伙伴,可以找好朋友,也可以找有共同话题的同学。

⑶推荐代表上台交流。(2位)

2、按要求和程序操作,教师注意随机点拨与评价。

3、教师介绍几位名人及名言,多媒体出示,并配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师独白: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从小酷爱音乐,并且虚心好学,埋头创作。他说:‚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时更兴奋。‛30岁的时候,他耳

聋了,对于音乐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打击。但他没停止过创作的笔,同学们现在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的一个片段,表达了贝多芬要与不幸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正是有了古今中外这些成就事业的人,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他们推动了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而他们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

四、质疑探究

1、师:学习了课文,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那就是:__________(生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实现理想

2、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质疑:课文结尾所写的启示和教师出示的有差异,到底哪一句表达更好?

3、出示课文原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美好的理想。‛ ⑴自己对比读读,体会体会,到底哪一句好。

⑵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原句的两点好处。

①课文的原句语气更加强烈,更加突出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②指名朗读‚写雨水‛的一节,进一步体会到课文原句中的‚不三心二意‛和‚不半途而废‛是针对雨水说的,更是针对像雨水那样经常‚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的人说的。

4、师:课文的原句是从正反两方面写的,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作者的考虑就全面了,表达就有力了。没想到一句朴实的话中还蕴含着那么多的道理。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一读最后一句话。(反复两次,第二次要求背诵)

5、师:只要每个同学铭记它,并化作你的行动,那么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可结合课前与学生交谈的话题相联系)

6、引导学生质疑: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题

1、把收集的一个事例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2、课外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教师、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相关作文

  •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作文500字
  •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地理想.这句话是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给予我的启示.我国唐代诗人李白,非常聪明,但不爱学习.一天,他在小河边玩耍,看到一位老奶奶在河边磨针,便好奇地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老奶奶回答:我在磨针呀!李白说:这么粗 ...

  •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1600字
  •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扬武小学 李 丽 华 一.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把"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 ...

  • 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教案作文1900字
  • 22<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自主学习 1. 我能把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我认为 ...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2)作文1500字
  • 教法:学法: 一. 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上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实物投影问题)谁提出的谁就来读一读?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生齐读课题学生读问题:1. 滴水为什么能穿石?2.滴水穿石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滴与人有什么关系?4.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学习第一段(解 ...

  •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2900字
  • 滴水穿石的启示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奇观是什么呢?(板书:滴水石穿) 2. 水滴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是什么原因滴穿了石块呢?它是怎么做的的呢?(板书: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接连不断) 3. 作者由此引出了本文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成事.那么 ...

  •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2700字
  • <滴水穿石的启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 .了解课文运用事例.正反结合的说明方法. 3 .通过朗读.评价提高读书感悟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要实现美 ...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作文1000字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特别注意"恋""勉"的写法:掌握多音字"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情. 3.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悟"滴水穿石" ...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作文900字
  • 第22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老师辅导相结合.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的道理 . 难点:从正反 ...

  •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作文900字
  • [<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 · 最近,我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作文.读完后,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想到:水滴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竟然能将坚硬的岩石滴穿,感到很不可思议,从而觉得,水滴都能滴穿岩石,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任何事只要你专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