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刘海良作文1900字

初三作文

8. 《清兵卫与葫芦》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城关二中 刘海良

教学目标:

一、阅读并理解课文

1.说故事。

2.赏细节。感受语言魅力,体味传神描写;提高欣赏水平,培养赏析能力。

3.析形象。揣摩人物复杂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 论主旨。理解小说深刻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个性健康发展。

二、写作指导:续写《清兵卫与葫芦》,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通过对关键字词句段的研读,欣赏品味到本文语言的魅力,同时学会一点品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正确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交流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板书算式“1=50=600”。问:“同学们,数学上这个算式成立吗?”生:“不成立。”师:“是吗?我却说成立。不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走进课文

1.屏显一组葫芦艺术照,简介葫芦艺术。

2.提出本课任务:赏细节、析人物、论主旨、谈感悟。

3.请学生读课文说故事。

4. 赏细节

① 请仔细再读课文,圈画出你认为精彩传神的字词句段。

② 从中选出一处你认为最精彩最有所感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 教师提示朗读要求和品读方法。

品读切入点:

抓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谈语言准确、凝练、生动;抓细节描写(人物语言、肖像、神态、心理)谈人物个性;抓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谈表达效果。

朗读要求: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进入角色。比如,读描写清兵卫痴迷葫芦的文字,语气应轻缓,并带点感叹;读他“买葫芦”,语气应急促,读出兴奋、激动、急切;读“父亲”要读出暴躁、专制与对儿子的不满;读“老师”应读出武断与威权„„

※ 师生共同品析第三自然节。

师范读。学生思考:本段文字主要表现什么?说说本段中清兵卫的神态心理有哪些变化?抓住“依然”“忽然”“吓了一跳”“这葫芦真好”以及四处“笑”等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来分析。 明确:主要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异常专心”以及童心、童趣。心理神态变化:专心致志(想葫芦)——震惊(“吓了一跳”“这葫芦真好”)——吃惊(原来是老头儿的秃脑袋!)——笑(“觉得好笑”“大声地笑”“不住地笑”“还是忍不住地笑”)

※ 思考、交流、品读、评价。

例如:第2、5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爱好的热衷痴迷。

第22—27自然段 “买葫芦”一节,通过对葫芦的形状“约五寸高,模样很普通”;清兵卫的神态“心头发着跳”“红着脸”;动作“喘着气”;语言“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马上拿钱来”等描写,把清兵卫发现这个有不一般价值的葫芦时的兴奋、紧张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明他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

第33与36自然段通过对清兵卫面对教师和父亲威吓时的动作“哆嗦”“缩成一团”,神态“脸色发青”,心理“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等描写,表现了老师与父亲的蛮横、专制,清兵卫的可怜与无助。

第39自然段写古董店老板的动作“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神态“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语言“要卖就算五块钱吧”;第41自然段写校役的心理“暗暗吃了一惊”,神态“连忙板起脸”,表现了两人的虚伪、奸诈,滑稽可笑。

第36自然段写父亲砸清兵卫的葫芦时有这样一句“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砸碎”。把“一个一个”换成“全部”,体会效果区别。

5.析人物

再读课文,结合以上分析,说说你喜欢清兵卫吗?为什么?

明确:痴迷葫芦 有非凡的艺术天赋 个性受压抑

6.论主旨

说说造成清兵卫悲剧的原因,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

①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怎样理解这段意味深长的话语?

② 比较阅读:《伤仲永》《画家和他的孙女》

思考:这三个故事中的家长对待孩子的个性才能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

本文中的家长扼杀了孩子的爱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伤仲永》一文中的家长看似“尊重”孩子的个性,实则是拔苗助长,同样毁灭了孩子的天才。 《画家和他的孙女》中的家长虽不认同但却尊重孩子的兴趣个性,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说明成人不仅要尊重还要科学对待孩子的个性发展。既不能“棒杀”之,也不能“捧杀”之。 明确: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

三、走出课文,谈感悟,指导写作。

齐读“„„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思考:你赞同清兵卫的态度吗?生活中你的父母也可能干涉你的兴趣爱好,你会怎样做?

四、作文训练:

思考清兵卫的新爱好能否持续下去,设若父母、老师知道他的葫芦这么值钱,又会怎样?续写故事,精心设计一两处细节描写。

8. 《清兵卫与葫芦》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城关二中 刘海良

教学目标:

一、阅读并理解课文

1.说故事。

2.赏细节。感受语言魅力,体味传神描写;提高欣赏水平,培养赏析能力。

3.析形象。揣摩人物复杂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 论主旨。理解小说深刻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个性健康发展。

二、写作指导:续写《清兵卫与葫芦》,注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通过对关键字词句段的研读,欣赏品味到本文语言的魅力,同时学会一点品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正确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交流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板书算式“1=50=600”。问:“同学们,数学上这个算式成立吗?”生:“不成立。”师:“是吗?我却说成立。不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走进课文

1.屏显一组葫芦艺术照,简介葫芦艺术。

2.提出本课任务:赏细节、析人物、论主旨、谈感悟。

3.请学生读课文说故事。

4. 赏细节

① 请仔细再读课文,圈画出你认为精彩传神的字词句段。

② 从中选出一处你认为最精彩最有所感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 教师提示朗读要求和品读方法。

品读切入点:

抓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副词),谈语言准确、凝练、生动;抓细节描写(人物语言、肖像、神态、心理)谈人物个性;抓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谈表达效果。

朗读要求:

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进入角色。比如,读描写清兵卫痴迷葫芦的文字,语气应轻缓,并带点感叹;读他“买葫芦”,语气应急促,读出兴奋、激动、急切;读“父亲”要读出暴躁、专制与对儿子的不满;读“老师”应读出武断与威权„„

※ 师生共同品析第三自然节。

师范读。学生思考:本段文字主要表现什么?说说本段中清兵卫的神态心理有哪些变化?抓住“依然”“忽然”“吓了一跳”“这葫芦真好”以及四处“笑”等心理、动作、神态描写来分析。 明确:主要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异常专心”以及童心、童趣。心理神态变化:专心致志(想葫芦)——震惊(“吓了一跳”“这葫芦真好”)——吃惊(原来是老头儿的秃脑袋!)——笑(“觉得好笑”“大声地笑”“不住地笑”“还是忍不住地笑”)

※ 思考、交流、品读、评价。

例如:第2、5自然段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爱好的热衷痴迷。

第22—27自然段 “买葫芦”一节,通过对葫芦的形状“约五寸高,模样很普通”;清兵卫的神态“心头发着跳”“红着脸”;动作“喘着气”;语言“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马上拿钱来”等描写,把清兵卫发现这个有不一般价值的葫芦时的兴奋、紧张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表明他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

第33与36自然段通过对清兵卫面对教师和父亲威吓时的动作“哆嗦”“缩成一团”,神态“脸色发青”,心理“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等描写,表现了老师与父亲的蛮横、专制,清兵卫的可怜与无助。

第39自然段写古董店老板的动作“横捧竖捧地仔细瞧了半天”,神态“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语言“要卖就算五块钱吧”;第41自然段写校役的心理“暗暗吃了一惊”,神态“连忙板起脸”,表现了两人的虚伪、奸诈,滑稽可笑。

第36自然段写父亲砸清兵卫的葫芦时有这样一句“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砸碎”。把“一个一个”换成“全部”,体会效果区别。

5.析人物

再读课文,结合以上分析,说说你喜欢清兵卫吗?为什么?

明确:痴迷葫芦 有非凡的艺术天赋 个性受压抑

6.论主旨

说说造成清兵卫悲剧的原因,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

①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怎样理解这段意味深长的话语?

② 比较阅读:《伤仲永》《画家和他的孙女》

思考:这三个故事中的家长对待孩子的个性才能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

本文中的家长扼杀了孩子的爱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伤仲永》一文中的家长看似“尊重”孩子的个性,实则是拔苗助长,同样毁灭了孩子的天才。 《画家和他的孙女》中的家长虽不认同但却尊重孩子的兴趣个性,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说明成人不仅要尊重还要科学对待孩子的个性发展。既不能“棒杀”之,也不能“捧杀”之。 明确: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

三、走出课文,谈感悟,指导写作。

齐读“„„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思考:你赞同清兵卫的态度吗?生活中你的父母也可能干涉你的兴趣爱好,你会怎样做?

四、作文训练:

思考清兵卫的新爱好能否持续下去,设若父母、老师知道他的葫芦这么值钱,又会怎样?续写故事,精心设计一两处细节描写。


相关作文

  • [清兵卫与葫芦]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板书)作文2000字
  • 扶沟江南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8*<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志贺直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和小说的主要情节. 2.感受语言魅力,体味传神的描写. 3.揣摩人物复杂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4.理解小说深刻主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个性健康发展. 教 ...

  • 清兵卫与葫芦作文3200字
  •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1 品析情节张力,张扬个性风采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贵阳市清华中学 语文组 朱璐 [设计理念]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里的精读课文.这篇小说是日本作 ...

  • [清兵卫与葫芦]说课稿作文4100字
  • <清兵卫与葫芦>说课稿 辽宁省海城市高级中学 叶影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清兵卫与葫芦>. 一. 说教材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 ...

  •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简案作文1500字
  • 1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 2. 把握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3.结合单元话题,仔细体会本篇小说情节发生的特点及其妙处,如细节描写.情节的摇摆,戏剧化的结局等. 4.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坚持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 ...

  • [清兵卫与葫芦]实用教案作文1400字
  •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一.掌握志贺直哉简况: 二.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 三.探究课文情节"摇摆"的特点及结尾情节跌宕的特点: 四.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一.参阅注解,查阅资料,掌握志贺直哉简况: 二.阅读课文,把握情节,探究情节 ...

  •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作文2900字
  • 一.总体构想 本文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家志贺直哉的一篇小说.志贺直哉是日本重要的文学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学习新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增加对白 ...

  • [清兵卫与葫芦]竞赛课教案作文2100字
  • 品析情节张力,张扬个性风采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 尾的跌宕:领会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情感目标: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和坚持个性解放.人道主义的精神 ...

  •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作文2600字
  •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志贺直哉其人其作 2.把握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体会情节中的"摇摆"及结尾的跌宕: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2.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个性,尊重别人的兴 ...

  • 外国小说欣赏[清兵卫与葫芦]作文3900字
  • <外国小说欣赏>研讨课:情节-- <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范维胜语文工作室学员 徐桃红 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2.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3.能结合作品分析情节生发的途径及其效果.(危机爆发) 教学重点: 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2.理解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