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作文11800字

初二作文

《名人传》

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3),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则是他的成名作,也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在了时代风浪,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 用音乐写小说" 。

2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罗兰与年轻时候的好友一起举办了《双周丛刊》,他们既是作者,又是出版者。15年来,罗兰在这份丛刊上发表了他许多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一些剧本。没有一法郎的稿费,他们是为了理想而写作的。

罗曼·罗兰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创作和研究,这是他的宿命。而且,事实上,伴随着一战的来临,罗兰实际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他从宁静的书斋走出来后就一直在为他关于英雄的理想,他的博爱的使命而战。二战期间他已是一位花甲老人,他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工作和战斗,他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未来。

3作品内容

体裁:传记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

贝多芬

、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 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1]

贝多芬语录

1.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抂真理。

2.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3. 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坏。

4. 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灵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

5、按照我作曲的习惯,即使在制作器乐的时候,我眼前也会摆好全部的轮廓。

6、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即使我们现代人不及我们的祖先坚定,至少有许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炼而大大发展。

7、我和伏尔泰一样认为:”几个苍蝇咬几口,绝不可能阻挡一匹英勇的奔马。“

8、在艺术家的立场上,我从没有注意过别人涉及我的文字。

米开朗琪罗传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1475-1564),全名米开朗琪罗·迪·洛多维科 Buonarroti Simoni。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该传记分上下阕,上阕“搏斗”,下阕“放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蔽的地方找了出来,

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1]

米开朗琪罗语录

1: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

2: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

米开朗琪罗(又称米开朗基罗)

3:最近于浮雕的绘画是最优秀的绘画。

4: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

5:忧郁症是我的欢乐

6:一千次欢乐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7: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最后

的遗言

8:幸福的精灵,以热烈的爱情,使我垂死衰老的心,保持生命。..........

托尔斯泰传

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小说家;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

托尔斯泰

望。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 。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军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于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终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上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

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坚定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体现了“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

安娜·卡列尼娜

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1]

列夫托尔斯泰语录

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

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6、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7、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8、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的追求完美。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引路人与指引人。

4内涵精神

《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们来说,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崇尚平庸的社会《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并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在高处,他们会感到更加接近永恒。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成就,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马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

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2] 【注】:1. 此为教育部推荐初中二年级学生必读名著。

1. 由于是音译过来的名字,所以可以是“米开朗基罗”,也可以是“米开朗琪罗”,以下同。但教材上一般用的是“米开朗琪罗”这个名字。

5传主性格 1. 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穿着讲究,目光犀利而且准确,眼中有一股起义的力量,反映出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他渴望美满的婚姻,却遭遇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写出了一系列的辉煌作品,后来他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坏人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饶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额创造力和道德标准。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贝多芬是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但他却给创造了换了给予世界。

2. 米开朗琪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3. 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6经典佳句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偏狂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禀性懦怯。

--《米开朗琪罗传》[1]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伟大的音乐家)(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在维也纳政府语)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册)

赌博欲,可能战胜的。肉欲,极难战胜的。虚荣欲,一切中最可怕的。——列夫·托尔斯泰

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米开朗基罗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列夫·托尔斯泰

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为了要获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科学与艺术和面包与水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列夫·托尔斯泰

1.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 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当嬉笑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地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3. 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1]

7阅读指导

郑克鲁先生著的《现代法国小说史》中,罗曼·罗兰处于第三章“长河小说”的第二节,对于这几部传记,他是这样评论的:

“罗兰要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尤其是《贝多芬传》,强调自由精神,作者在音乐方面表现出精湛的修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托尔斯泰传》颂扬这位俄国作家对爱和真的追求,对全人类的热望,对艺术压倒暴力的信念和不抵抗主义。”

薄薄的一册《贝多芬传》是最早给罗曼·罗兰带来声誉的。它本是罗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副产品,最先在《巴黎杂志》上刊登,后又在《双周丛刊》上发表。1903年正式问世后,罗曼·罗兰立即成为法国文学界的知名人土。“打开窗子吧!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类似这样的文句在当时被传诵一时。

实际上,这本小册子没有取得什么文学上的成就,报刊对它表示沉默,学术界对它不屑一顾,但是人们,素不相识的,陌生的,遍布全世界的苦难的兄弟们却从这本小册子里得到了幸福。他们争相传看着,一种莫名的、神秘的感激之情把罗兰周围的信徒们联合了起来,众多不幸的、孤独的人得到了安慰鼓舞。罗曼·罗兰从此有了自己的跟随者,而《双周丛刊》这本以前没有人知道的杂志,获得了一定的声望,第一次增印了一版。罗曼·罗兰的著作扩大了在国外的发行量,并出现了译本。就象罗曼·罗兰自己在《贝多芬传》的原序中说的:“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它已不再属于我了。”罗曼。罗兰的理想主义第一次对人产生了影响。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发表,其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虽然没有《贝多芬传》来得热烈,但它在精神上仍与《贝多芬传》一脉相承。我国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译序中就称其为“不朽”。

《托尔斯泰传》是三大传中最有意识地含有教训意味的,几乎全是歌颂人类友爱的赞美诗。这部传记反映了罗兰对这位大作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仔细研读了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出了富有激情的赏析文字。本书在1911年出版,1928年为了纪念托尔斯泰百年诞辰增订再版。

三传的出版给罗兰带来了姗姗来迟的声誉,1912年,瑞士作家保尔·赛彼尔了关于他的第一部详细传记。撰写

也有人批评罗曼·罗兰的传记中显出了他过份的史料癖,说他“本来可以写一首表达痛苦的叙事诗的地方,他却反精力耗费于末节及注解上。”关于这点,罗兰自己有解释,他说:“我根本是一个历史家,无论如何要追求和说出真理。”的确,他的这三本书都是以学者的态度

来处理题材的。虽然这样,历史与考据却不是罗兰在这里关注的重点,他的目的是要替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供给一种鼓舞和勉励的泉源。

历史证明罗曼·罗兰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8读书笔记

《名人传》读书笔记2

翻开《名人传[3]》,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3]。

贝多芬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 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9名家点评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作品《傅雷译文集》中对《名人传》的精髓或实际价值作了精辟的概述如下:

你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当初生的音乐节只知训练和技巧,而忘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具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有更深刻的意义。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去除罗曼蒂克的幻想,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有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且自私的民族:这是我15年前初次看到《贝多芬传》时所得的教训。

《名人传》

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1922~1933),这两部是他的小说代表作,而其中写成十卷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则是他的成名作,也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在了时代风浪,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 用音乐写小说" 。

2时代背景

20世纪初,罗兰与年轻时候的好友一起举办了《双周丛刊》,他们既是作者,又是出版者。15年来,罗兰在这份丛刊上发表了他许多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一些剧本。没有一法郎的稿费,他们是为了理想而写作的。

罗曼·罗兰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创作和研究,这是他的宿命。而且,事实上,伴随着一战的来临,罗兰实际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他从宁静的书斋走出来后就一直在为他关于英雄的理想,他的博爱的使命而战。二战期间他已是一位花甲老人,他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工作和战斗,他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未来。

3作品内容

体裁:传记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

贝多芬

、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 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1]

贝多芬语录

1.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抂真理。

2.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3. 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坏。

4. 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灵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

5、按照我作曲的习惯,即使在制作器乐的时候,我眼前也会摆好全部的轮廓。

6、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正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即使我们现代人不及我们的祖先坚定,至少有许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炼而大大发展。

7、我和伏尔泰一样认为:”几个苍蝇咬几口,绝不可能阻挡一匹英勇的奔马。“

8、在艺术家的立场上,我从没有注意过别人涉及我的文字。

米开朗琪罗传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在《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1475-1564),全名米开朗琪罗·迪·洛多维科 Buonarroti Simoni。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该传记分上下阕,上阕“搏斗”,下阕“放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琪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蔽的地方找了出来,

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1]

米开朗琪罗语录

1: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顽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还有羞耻与罪恶存在着的时候,不见不闻,无知无觉,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来惊醒我!

2: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

米开朗琪罗(又称米开朗基罗)

3:最近于浮雕的绘画是最优秀的绘画。

4:烦恼使我受着极大的影响……我一年多没有收到月俸,我和穷困挣扎;我在我的忧患中十分孤独,而且我的忧患是多么多,比艺术使我操心得更厉害!

5:忧郁症是我的欢乐

6:一千次欢乐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7: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最后

的遗言

8:幸福的精灵,以热烈的爱情,使我垂死衰老的心,保持生命。..........

托尔斯泰传

全名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小说家;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

托尔斯泰

望。

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 。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军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中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于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终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他创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上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

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深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坚定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体现了“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

安娜·卡列尼娜

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1]

列夫托尔斯泰语录

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

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6、如果忘却自己而爱别人,将会获得安静、幸福和高尚。

7、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8、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的追求完美。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引路人与指引人。

4内涵精神

《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们来说,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崇尚平庸的社会《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并不认为一般人都能生活在高山之巅。但不妨一年一度登高礼拜。他们可以在那儿更新肺部的气息和脉管中的血液。在高处,他们会感到更加接近永恒。待回到人生的平原,他们将满怀勇气面对日常的搏斗。”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成就,毕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马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

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2] 【注】:1. 此为教育部推荐初中二年级学生必读名著。

1. 由于是音译过来的名字,所以可以是“米开朗基罗”,也可以是“米开朗琪罗”,以下同。但教材上一般用的是“米开朗琪罗”这个名字。

5传主性格 1. 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穿着讲究,目光犀利而且准确,眼中有一股起义的力量,反映出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他渴望美满的婚姻,却遭遇失败,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时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去,写出了一系列的辉煌作品,后来他不幸耳聋,但他在肉体坏人心灵的双重痛苦的重压下仍然保持着不屈不饶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额创造力和道德标准。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贝多芬是个不幸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但他却给创造了换了给予世界。

2. 米开朗琪罗的遭遇悲惨,仍然坚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3. 托尔斯泰面对内心的惶惑矛盾,最终创作出不朽名篇。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环顾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6经典佳句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偏狂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禀性懦怯。

--《米开朗琪罗传》[1]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伟大的音乐家)(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在维也纳政府语)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册)

赌博欲,可能战胜的。肉欲,极难战胜的。虚荣欲,一切中最可怕的。——列夫·托尔斯泰

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终于从大理石的牢狱中解放出来了。——米开朗基罗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列夫·托尔斯泰

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为了要获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科学与艺术和面包与水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列夫·托尔斯泰

1.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2. 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当嬉笑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地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3. 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1]

7阅读指导

郑克鲁先生著的《现代法国小说史》中,罗曼·罗兰处于第三章“长河小说”的第二节,对于这几部传记,他是这样评论的:

“罗兰要为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尤其是《贝多芬传》,强调自由精神,作者在音乐方面表现出精湛的修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托尔斯泰传》颂扬这位俄国作家对爱和真的追求,对全人类的热望,对艺术压倒暴力的信念和不抵抗主义。”

薄薄的一册《贝多芬传》是最早给罗曼·罗兰带来声誉的。它本是罗兰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副产品,最先在《巴黎杂志》上刊登,后又在《双周丛刊》上发表。1903年正式问世后,罗曼·罗兰立即成为法国文学界的知名人土。“打开窗子吧! 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类似这样的文句在当时被传诵一时。

实际上,这本小册子没有取得什么文学上的成就,报刊对它表示沉默,学术界对它不屑一顾,但是人们,素不相识的,陌生的,遍布全世界的苦难的兄弟们却从这本小册子里得到了幸福。他们争相传看着,一种莫名的、神秘的感激之情把罗兰周围的信徒们联合了起来,众多不幸的、孤独的人得到了安慰鼓舞。罗曼·罗兰从此有了自己的跟随者,而《双周丛刊》这本以前没有人知道的杂志,获得了一定的声望,第一次增印了一版。罗曼·罗兰的著作扩大了在国外的发行量,并出现了译本。就象罗曼·罗兰自己在《贝多芬传》的原序中说的:“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去,它已不再属于我了。”罗曼。罗兰的理想主义第一次对人产生了影响。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发表,其在普通大众中的影响虽然没有《贝多芬传》来得热烈,但它在精神上仍与《贝多芬传》一脉相承。我国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译序中就称其为“不朽”。

《托尔斯泰传》是三大传中最有意识地含有教训意味的,几乎全是歌颂人类友爱的赞美诗。这部传记反映了罗兰对这位大作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仔细研读了托尔斯泰的许多作品,写出了富有激情的赏析文字。本书在1911年出版,1928年为了纪念托尔斯泰百年诞辰增订再版。

三传的出版给罗兰带来了姗姗来迟的声誉,1912年,瑞士作家保尔·赛彼尔了关于他的第一部详细传记。撰写

也有人批评罗曼·罗兰的传记中显出了他过份的史料癖,说他“本来可以写一首表达痛苦的叙事诗的地方,他却反精力耗费于末节及注解上。”关于这点,罗兰自己有解释,他说:“我根本是一个历史家,无论如何要追求和说出真理。”的确,他的这三本书都是以学者的态度

来处理题材的。虽然这样,历史与考据却不是罗兰在这里关注的重点,他的目的是要替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供给一种鼓舞和勉励的泉源。

历史证明罗曼·罗兰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8读书笔记

《名人传》读书笔记2

翻开《名人传[3]》,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3]。

贝多芬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 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9名家点评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作品《傅雷译文集》中对《名人传》的精髓或实际价值作了精辟的概述如下:

你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当初生的音乐节只知训练和技巧,而忘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具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有更深刻的意义。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去除罗曼蒂克的幻想,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有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且自私的民族:这是我15年前初次看到《贝多芬传》时所得的教训。


相关作文

  • 读[名人传]有感作文800字
  • 1 读<名人传>有感 <名人传>主要讲了三个名人的故事,其中,我最欣赏的便是贝多芬.他一生坎坷,七岁丧母,十一岁,加入乐队,独自一人承担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当他事业刚起步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到他身上,他耳朵遭遇失聪问题,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忍的事.在他失意的时候,他的 ...

  • 名人名言12作文200字
  •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的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 作者:贝弗里奇 要成功就要周详考虑谋定而后动,一旦决定即雷厉风行一干到底,害怕失败什么都别干. 成功并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 作者:加费罗 成功的婚姻的秘 ...

  • [名人传]读后感作文1200字
  • 我没办法见到他们,但是我觉得他们一定拥有我想象的那双坚毅的.闪着不屈光芒的眼睛.我觉得他们的肩膀一定很宽,宽到似乎可以扛起天地,我觉得他们的双手不一定很漂亮,但却可以用这双沧桑的手做出世界上第一无二的细腻动人的东西--他们是我们口中的耀目的天才,但是也是拥有不可言说的痛苦的.<名人传>掀 ...

  • 廉洁名人名言大全作文900字
  • 廉洁的名人名言 1.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2.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法.巴尔扎克 3.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4.不贪为宝 ...

  • 名人传作文8600字
  • 名人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1770年12月17日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 ...

  • 你在我心里作文900字
  • 红了希望,绿了梦想,只因你在我心里--我的语文. 那是你吗?语文.美丽.华贵.优柔--我无法用任何词藻来修饰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海,辛弃疾的双眼迷离了剑光,文天祥的激情回荡了整个零丁--因为你在我心里,语文,我读懂了抱负.执著.爱国!邀明月之满怀,举酒觥之高远,我徜徉在你的诗词之中,看落红化为春泥 ...

  • 2015关于读书名人名言作文1500字
  • 读书名人名言一 1.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2.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3.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4.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5.人 ...

  • 图书馆名人名言大全作文900字
  • 1.公共图书馆是各地的信息中心,用户可以随时得到各种知识与信息. 2.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 4.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 5. ...

  •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必读推荐)作文24000字
  • 1 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 一年级推荐的书目 学习阅读浅近的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重点训练是"晨读十分钟"精美诗歌.儿歌的诵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儿童大世界><宇宙圣斗士><学儿歌><小糊涂神>(4种版本)<故事大王> ...

  • 杜甫的名人名言作文1300字
  •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qu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