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作文7900字

高一作文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真正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1、开放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要在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开放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体验,丰富科学探究经历。

2、实践性。科学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不同,在教与学的同时都兼顾着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为基础,发现科学的真谛,从而学习常见的科学知识,体验学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科学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要有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3、探究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2],小学科学教学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长智明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提供探究的机会、探究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二、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说起课程资源,其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它可以分为广义性课程资源和狭义性的课程资源:

1、从广义来看:只要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之物,无论校内还是校外,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为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2、从狭义来看: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科学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程的资源。即科学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三、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就是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

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丰富的探究活动、可探究的科学资源作载体,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课堂为桥梁,淡化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发展小学生的科学能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科学资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2、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方式的呈现不能空手说白话,没有真实有效的科学资源,学生怎么自主?更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了,这就需要有可操作的材料提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科学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学习,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化。因此,在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同时,挖掘有效的科学资源是关键。

3、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科教兴国,科学教学质量是关键,科学教师就要抓好每一堂科学课,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体验研究科学的快乐,为此,科学教学必须提供探究的空间和科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围绕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长期下来,学生沉浸在探究科学的美好氛围中,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

那么如何开发利用有效的科学课程资源呢?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尝试:

1、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教与学的主体,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需要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个体来创造和交流,最终获得心灵的震撼。

(1)利用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把学生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智能表现不同,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就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智能的个体,都有发展空间,或语言智能、或音乐智能、或动作智能、或交往认识智能,或拥有多项智能,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搞科学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如有的学生爱问,有的学生爱动手等,教师要及时有效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势态,把学生智能上的“优势和弱势”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生分组探究时,就可让有不同智能的学生分在一组,爱动的学生注重动手技能,爱问的注重质疑,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同化,取长补短。另外利用个体多元智能,还是转化后进学生的催化剂,后进学生在语数外学习上感到吃力,教师可利用在科学课上的优势智能,大放光彩,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各门学科成绩大步上升,我们用此法已转化10对后进生,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探究内容,调控课堂。

(2)利用教师自身素养开展有效教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因为科学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决定和主导的作用。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资源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个人的科学素养决定着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的创新能力将在资源的开发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两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垃圾场的调查,第一位教师就布置布置学生进行调查,后进行大组交流;第二位老师先对本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调查和勘探,明确本地垃圾场的形成原因,而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调查,比较两位教师的教育方法,可以鲜明地看出第二位教师善于对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了解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地垃圾场的预先调查,就是对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教师在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既是开发者,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

2、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教材难教,难教的是教材中文字叙述较少,引导探究的图片较多,形象感知丰富,这使得教师根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拿着书本教书了,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特点正好是科学新课程的理念所倡导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的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1)“增”。即是在原有文本提供的科学探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探究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时感到“吃不饱”,这时教师就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探究内容的需要增加部分内容,以达到巩固和补充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目的。让学生能比较丰富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教学六年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学生虽然对老师调好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而且兴趣较浓,但大部分学生对预先调好的显微镜感到没有多大挑战力,最好自己手把手地调试,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调配,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个个学生兴趣高涨,都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既认识了微观世界,又学会使用精密的仪器,一举两得,丰富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活动。

(2)“替”。即是略去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不合时、不合地、不合情的探究内容,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科学教材中有一课《种油菜》,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生长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都是城市学生,种油菜的周期长,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就把这一内容替换成《种青菜》,因为青菜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而且我校学生大都是城郊农民子女,对种青菜有一定的经验,开展活动以来,学生在种青菜、管理青菜、思青菜、用青菜的过程中,表现除了无比喜悦的举动,他们时而记录,

时而交流种青菜的感受,并写下了一片片优美的日记和一张张小报,轰动了校园。可见,利用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教学资源是比较重要的。

(3)“链”。则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科学探究中的内容,可以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科学,如教学“认识地球的表面”这一内容后,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做地球表面模型图,基本了解后,这时教师可以链接一些资料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真实认识,在教学时,就可以链接一些家乡的地形特征,如天目湖的地表分布情况,让学生分析、探究,画出地形图等,有时课上来不及,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这样学生在收集天目湖地形资料,访问有关老专家的过程中,画出了一幅幅比较标准的天目湖地形图,既增强了科学探究内容的丰富性,又提升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一箭双雕。作为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设计时,就要多层次、全方位地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资料,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3、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量,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情景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或者是新的感兴趣的主题,这时课堂教学所要调控的是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现,敏锐地观察有价值的观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的操作是教师准备一本问题本,把学生在上课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活动状态及时作出判断,随机灵活的调整指导策略:

(1)集体性生成资源。有的动态生成资源是全体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结果,代表着全班同学的困惑焦点和思维深度,像这些资源就要及时改变教学目标,抛给全班学生探究,如学生在研究蜗牛时都感觉到蜗牛蜷缩在壳里,有什么办法弄它出来呢?这时及时改变原来要探究的蜗牛吃饭、形态等内容,建议全班同学研究怎样把蜗牛弄出来,结果学生通过反复讨论实验,终于得出用温水可以是蜗牛从壳里出来,学生个个喜气扬扬,你看虽然改变了教学计划,却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能动,张扬了个性,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2)异步分层性资源。有的生成资源只有一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这就要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将生成的资源抛给学有余力的小组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其余小组还是预定目标进行探究。如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连接了简单电路的同时,也发现另外一种连接方法也能使灯泡亮起来(复杂电路),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资源,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一部分人继续研究简单电路,让另一部分同学研究复杂电路,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深层次的能力。

(3)拓展性生成资源。还有一些有用的生成资源,课堂没有余地解决,可以留到课外,合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就含而不露地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究,把科学探究活动延续到生活之中乃至终身,如学生在研究“振动产生声音”时,又提出了振动能产生能源:马路上每天人、车与地面的振动产生的能源应合理利用,为此我让他们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该方案在江苏省科技竞赛方案设计中荣获一等奖),学生兴奋之极,个个表示长大了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研究出来,服

务于社会,你看,一个不经意的设想竟荡起了层层涟漪,创新的火花四射,科学的态度、社会的责任感就流露出来了,我们在教学时也就真正实现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4、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学习科学从观察自然生活开始,又回到自然之中,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主动建构。

(1)建设班级生物角,带动校园生态网。学生学习科学不仅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班级生物角和校园生态网就是学生随机搞科学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操作是各班生物角的开辟与少先队阵地建设相挂钩:A 低年级提兴趣,如以科学画报,图片展览为主;B 中年级打基础,如以常见简单的生物观察为主,如饲养小金鱼、小乌龟等来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情趣;C 高年级搞特色,如有的搞制作宣传、有的搞动植物饲养并作长期研究;有的立足环保、气象、材料科学等,这样的生物角精彩分层,充满活力。在此基础上大队部可根据各班搞生物角的态度,初步效果来评分, 最后精选各班最拿手的生物角项目组成校园生态网。如我校的校园生态网在原操场上开辟一块地方由六(1)中队的家禽饲养、六(2)中队的气象观察站、四(1)中队的植物盆景雕刻等组成,每期更换内容。这样从班级生态角到校园生态网,都是学生亲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结果。

(2)根据地理优势,活用校外资源。我校是一首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科教机构(环保局、气象站)、农田、城郊村庄都在学校附近,我们利用这些有效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直接将校外资源活用为第一课堂实现真正的科学见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 天气单元" 的教学,就可联系学校后面的气象站,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各种气象仪器、访问气象专家、亲自在气象站测量气温、风速、风力等探究活动,把气象站当作课堂,结果个个同学对气象仪器的识别、气温、风向风力的测量, 还在专家的指导下画气温变化的曲线图等,你看,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见习活动,既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又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教师也就真正“用教材教了”。 其次,利用城郊特色,聘请家长参与,形成有指导性的专题研究。学生课余虽能基本独立进行课题研究但还是离不开有效的指导,这时老师不在身边怎么办?有效的途径便是向家长请教,得到支持。这里大部分学校家长忙于工作,力不从心,但由于我校是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家长利用城郊菜田进行种小菜,搞栽培等经济项目,这就可以利用家长现成的技术,聘请他们当辅导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农业栽培技术渗透给孩子。如我校的张明同学和同伴们一起聘请他的爸爸当老师,进行日本富士蕃茄的栽培和嫁接实验,他们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和爸爸一起交流实践,终于成功地长出了五个不像样的富士蕃茄,他们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地记录了和爸爸的交流,以及有关栽培蕃茄的20页稿纸,并且声称一定要研究为什么我们溧阳长的富士蕃茄没有日本的圆。你看,在不经意

的家庭小实验却给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这足以说明张明的实验离不开他爸爸的指导,所以利用城郊农民家长的技术优势来填补学生课余研究无老师指导的空白,是一条有效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学校虽然不是城郊结合部,但是各有各的地理优势,只要我们老师细心地观察其周围的资源,还是源源不断的。

5、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概念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信息课程资源。其中,电脑网络以它的图象、动画、高度的交互性、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的意义建构,操作策略有二:

(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每个老师的信息水平有高有低,如果能把科学老师的智慧集中起来,那就是资源,而网络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方便,教师的备课系统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丰富课堂教学。

(2)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在这里我们分三步操作:

一是教给学生网上搜索的方法,指导网上搜索的方向。首先在校园网上进行训练,先搜索老师预先搜集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如学习《常见材料》一课,教师预先上网收集课本之外的各种材料如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做好网址让学生点击收集,学生收集后个个振奋人心,想不到科学技术是那么的发达,光学书本是远远不够的!从而逐步培养收集信息的兴趣和本领。

二是自收资料,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资源库。这步操作是有深远意义的,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探究活动,而且可以成为老师教学资源的一大支柱,因为这毕竟是学生根据需要和经验自己得来的,富有儿童情趣。

三是利用学到的网络知识进行网上课题研究。如对家乡城市人口的组成来源进行调查探究活动,可引导他们访问政府人口网址,同伴间的交流来完成。所以学生在这本无言书中可以尽情遨游,对信息的检索、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信息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

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最终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评价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称为评价资源,因为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鼓励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把评价工作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时不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因此运用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性资源应该时刻伴随在科学教学之中。

(1)即时评价。根据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各项表现,给予即时评定,可以用各种手段,如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你做得太认真了”,或用一个动作、符号记录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良好表现,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即时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推动科学学习的质量。

(2)评定量表。对于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专题,除了即时评价学生的行为,还要设计以评价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评价活动,从整体上评定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如《做酸奶》这个科学专题,我们就设计了包含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为一体的评定量表,充分展示学生专题研究成果和成功的欢乐。通过自评、组评、家长评来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心里感受,达成三维目标,学生的探究动力被不断激发,形成不断建构的源泉。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评价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五 、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注意点:

不管是课本资源,网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四方面:

1、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工作中,教师就要作一个有心人,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要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本学期大致需要哪些课程资源,如四年级科学课中有“岩石”单元,在起初就针对家乡特色资源,到溧阳横涧地区进行各种岩石的调查,最终确定横涧地区的各种岩石对学生探究岩石特种很有用,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铺垫。:

2、甄选与鉴别。我们往往发现同一类的资源可能会不止一种,而且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哪一种是最为密切相关的呢,这就要我们科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甄选与鉴别了,如所选用的资源指向非常明确,同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高度一致,效果较好,当然是选这一种了。

3、组合与变通。对于多种科学资源,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与变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如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组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性,另外对传统科学资源进行变通与激活,为新的科学课程所用。

4、反思与总结。这是开发和利用科学资源的重点,科学资源用过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怎么用?效果怎样?等。最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如带学生到南山竹海考察横涧地区的岩石,学习过程随好,但学生难管理,要考虑学生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反思总结后,决定用拍录像、采集标本等形式展示和探究家乡的各种岩石,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我们科学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

践、不断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真正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1、开放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小学科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就要在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开放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体验,丰富科学探究经历。

2、实践性。科学这门课程与语文、数学课程不同,在教与学的同时都兼顾着实践性。要求学生以动手实践为核心,以操作有结构的材料为基础,发现科学的真谛,从而学习常见的科学知识,体验学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发展良好的科学情感,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要有丰富的资源作为载体,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3、探究性。“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2],小学科学教学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长智明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教师提供探究的机会、探究的资源,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

二、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说起课程资源,其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它可以分为广义性课程资源和狭义性的课程资源:

1、从广义来看:只要有助于课程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之物,无论校内还是校外,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均为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2、从狭义来看:指可以直接为课程实施服务之物。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科学课程资源,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科学课程的资源。即科学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三、科学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1、科学教学目标落实的需要。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教育目标就是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

养,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丰富的探究活动、可探究的科学资源作载体,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课堂为桥梁,淡化教材,以生活为基点,重视应用,发展小学生的科学能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科学资源,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2、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需要。新课程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方式的呈现不能空手说白话,没有真实有效的科学资源,学生怎么自主?更谈不上探究和合作了,这就需要有可操作的材料提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科学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学习,真正实现科学探究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化。因此,在转变儿童学习方式的同时,挖掘有效的科学资源是关键。

3、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科教兴国,科学教学质量是关键,科学教师就要抓好每一堂科学课,彻底打破封闭式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框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体验研究科学的快乐,为此,科学教学必须提供探究的空间和科学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围绕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长期下来,学生沉浸在探究科学的美好氛围中,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不言而喻了。

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对策

那么如何开发利用有效的科学课程资源呢?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和尝试:

1、师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是教与学的主体,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教育需要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个体来创造和交流,最终获得心灵的震撼。

(1)利用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把学生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每个学生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习方式不同、有的智能表现不同,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就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智能的个体,都有发展空间,或语言智能、或音乐智能、或动作智能、或交往认识智能,或拥有多项智能,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搞科学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如有的学生爱问,有的学生爱动手等,教师要及时有效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势态,把学生智能上的“优势和弱势”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生分组探究时,就可让有不同智能的学生分在一组,爱动的学生注重动手技能,爱问的注重质疑,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同化,取长补短。另外利用个体多元智能,还是转化后进学生的催化剂,后进学生在语数外学习上感到吃力,教师可利用在科学课上的优势智能,大放光彩,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各门学科成绩大步上升,我们用此法已转化10对后进生,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探究内容,调控课堂。

(2)利用教师自身素养开展有效教学。教师是最重要的科学课程资源,因为科学教师在整个课程资源尤其是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决定和主导的作用。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资源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个人的科学素养决定着科学课程资源的识别能力、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的创新能力将在资源的开发于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两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垃圾场的调查,第一位教师就布置布置学生进行调查,后进行大组交流;第二位老师先对本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调查和勘探,明确本地垃圾场的形成原因,而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调查,比较两位教师的教育方法,可以鲜明地看出第二位教师善于对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了解和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本地垃圾场的预先调查,就是对科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因此教师在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既是开发者,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

2、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实施新课程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教材难教,难教的是教材中文字叙述较少,引导探究的图片较多,形象感知丰富,这使得教师根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拿着书本教书了,必须动脑筋收集材料丰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材特点正好是科学新课程的理念所倡导的,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学生的学习更是经历过程而并非学书本。探究活动的载体便是适合学生可探究的资源,教师不仅要用好科学教材,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的整合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以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1)“增”。即是在原有文本提供的科学探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探究内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时感到“吃不饱”,这时教师就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探究内容的需要增加部分内容,以达到巩固和补充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目的。让学生能比较丰富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教学六年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学生虽然对老师调好的显微镜进行观察而且兴趣较浓,但大部分学生对预先调好的显微镜感到没有多大挑战力,最好自己手把手地调试,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调配,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个个学生兴趣高涨,都学会了显微镜的使用,既认识了微观世界,又学会使用精密的仪器,一举两得,丰富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活动。

(2)“替”。即是略去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不合时、不合地、不合情的探究内容,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科学教材中有一课《种油菜》,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生命的生长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但都是城市学生,种油菜的周期长,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时就把这一内容替换成《种青菜》,因为青菜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而且我校学生大都是城郊农民子女,对种青菜有一定的经验,开展活动以来,学生在种青菜、管理青菜、思青菜、用青菜的过程中,表现除了无比喜悦的举动,他们时而记录,

时而交流种青菜的感受,并写下了一片片优美的日记和一张张小报,轰动了校园。可见,利用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教学资源是比较重要的。

(3)“链”。则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科学探究中的内容,可以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科学,如教学“认识地球的表面”这一内容后,学生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分布、做地球表面模型图,基本了解后,这时教师可以链接一些资料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的真实认识,在教学时,就可以链接一些家乡的地形特征,如天目湖的地表分布情况,让学生分析、探究,画出地形图等,有时课上来不及,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丰富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这样学生在收集天目湖地形资料,访问有关老专家的过程中,画出了一幅幅比较标准的天目湖地形图,既增强了科学探究内容的丰富性,又提升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一箭双雕。作为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设计时,就要多层次、全方位地链接一些与探究内容相关的资料,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3、生成资源的发现和捕捉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量,科学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建构新经验的过程中,随着活动情景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或者是新的感兴趣的主题,这时课堂教学所要调控的是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耐心倾听学生的发现,敏锐地观察有价值的观点,作为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我们的操作是教师准备一本问题本,把学生在上课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对活动状态及时作出判断,随机灵活的调整指导策略:

(1)集体性生成资源。有的动态生成资源是全体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结果,代表着全班同学的困惑焦点和思维深度,像这些资源就要及时改变教学目标,抛给全班学生探究,如学生在研究蜗牛时都感觉到蜗牛蜷缩在壳里,有什么办法弄它出来呢?这时及时改变原来要探究的蜗牛吃饭、形态等内容,建议全班同学研究怎样把蜗牛弄出来,结果学生通过反复讨论实验,终于得出用温水可以是蜗牛从壳里出来,学生个个喜气扬扬,你看虽然改变了教学计划,却得到了生命的自由和能动,张扬了个性,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2)异步分层性资源。有的生成资源只有一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这就要进行异步分层实验,将生成的资源抛给学有余力的小组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其余小组还是预定目标进行探究。如学生在连接电路的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连接了简单电路的同时,也发现另外一种连接方法也能使灯泡亮起来(复杂电路),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资源,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让一部分人继续研究简单电路,让另一部分同学研究复杂电路,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需求,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深层次的能力。

(3)拓展性生成资源。还有一些有用的生成资源,课堂没有余地解决,可以留到课外,合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就含而不露地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究,把科学探究活动延续到生活之中乃至终身,如学生在研究“振动产生声音”时,又提出了振动能产生能源:马路上每天人、车与地面的振动产生的能源应合理利用,为此我让他们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该方案在江苏省科技竞赛方案设计中荣获一等奖),学生兴奋之极,个个表示长大了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研究出来,服

务于社会,你看,一个不经意的设想竟荡起了层层涟漪,创新的火花四射,科学的态度、社会的责任感就流露出来了,我们在教学时也就真正实现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4、生活社会资源的挖掘和深化

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学习科学从观察自然生活开始,又回到自然之中,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自然资源进行主动建构。

(1)建设班级生物角,带动校园生态网。学生学习科学不仅要改变学习方式,还要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班级生物角和校园生态网就是学生随机搞科学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操作是各班生物角的开辟与少先队阵地建设相挂钩:A 低年级提兴趣,如以科学画报,图片展览为主;B 中年级打基础,如以常见简单的生物观察为主,如饲养小金鱼、小乌龟等来获得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情趣;C 高年级搞特色,如有的搞制作宣传、有的搞动植物饲养并作长期研究;有的立足环保、气象、材料科学等,这样的生物角精彩分层,充满活力。在此基础上大队部可根据各班搞生物角的态度,初步效果来评分, 最后精选各班最拿手的生物角项目组成校园生态网。如我校的校园生态网在原操场上开辟一块地方由六(1)中队的家禽饲养、六(2)中队的气象观察站、四(1)中队的植物盆景雕刻等组成,每期更换内容。这样从班级生态角到校园生态网,都是学生亲手实践、亲身体验的结果。

(2)根据地理优势,活用校外资源。我校是一首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科教机构(环保局、气象站)、农田、城郊村庄都在学校附近,我们利用这些有效的地理资源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直接将校外资源活用为第一课堂实现真正的科学见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 天气单元" 的教学,就可联系学校后面的气象站,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各种气象仪器、访问气象专家、亲自在气象站测量气温、风速、风力等探究活动,把气象站当作课堂,结果个个同学对气象仪器的识别、气温、风向风力的测量, 还在专家的指导下画气温变化的曲线图等,你看,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地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见习活动,既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率,又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教师也就真正“用教材教了”。 其次,利用城郊特色,聘请家长参与,形成有指导性的专题研究。学生课余虽能基本独立进行课题研究但还是离不开有效的指导,这时老师不在身边怎么办?有效的途径便是向家长请教,得到支持。这里大部分学校家长忙于工作,力不从心,但由于我校是城郊结合部学校,大部分家长利用城郊菜田进行种小菜,搞栽培等经济项目,这就可以利用家长现成的技术,聘请他们当辅导老师,自然而然地把农业栽培技术渗透给孩子。如我校的张明同学和同伴们一起聘请他的爸爸当老师,进行日本富士蕃茄的栽培和嫁接实验,他们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和爸爸一起交流实践,终于成功地长出了五个不像样的富士蕃茄,他们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地记录了和爸爸的交流,以及有关栽培蕃茄的20页稿纸,并且声称一定要研究为什么我们溧阳长的富士蕃茄没有日本的圆。你看,在不经意

的家庭小实验却给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这足以说明张明的实验离不开他爸爸的指导,所以利用城郊农民家长的技术优势来填补学生课余研究无老师指导的空白,是一条有效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学校虽然不是城郊结合部,但是各有各的地理优势,只要我们老师细心地观察其周围的资源,还是源源不断的。

5、网络资源的引入与利用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概念大大扩展,形成了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信息课程资源。其中,电脑网络以它的图象、动画、高度的交互性、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的意义建构,操作策略有二:

(1)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教师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每个老师的信息水平有高有低,如果能把科学老师的智慧集中起来,那就是资源,而网络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方便,教师的备课系统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丰富课堂教学。

(2)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目的地探究。在这里我们分三步操作:

一是教给学生网上搜索的方法,指导网上搜索的方向。首先在校园网上进行训练,先搜索老师预先搜集的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如学习《常见材料》一课,教师预先上网收集课本之外的各种材料如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等做好网址让学生点击收集,学生收集后个个振奋人心,想不到科学技术是那么的发达,光学书本是远远不够的!从而逐步培养收集信息的兴趣和本领。

二是自收资料,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资源库。这步操作是有深远意义的,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探究活动,而且可以成为老师教学资源的一大支柱,因为这毕竟是学生根据需要和经验自己得来的,富有儿童情趣。

三是利用学到的网络知识进行网上课题研究。如对家乡城市人口的组成来源进行调查探究活动,可引导他们访问政府人口网址,同伴间的交流来完成。所以学生在这本无言书中可以尽情遨游,对信息的检索、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信息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评价资源的应用与落实

评价是一种手段,通过评价最终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在科学教学中运用评价功能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称为评价资源,因为新课程的评价方法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要鼓励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把评价工作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之中,时不时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因此运用评价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了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性资源应该时刻伴随在科学教学之中。

(1)即时评价。根据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各项表现,给予即时评定,可以用各种手段,如一句评价性的语言“你做得太认真了”,或用一个动作、符号记录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良好表现,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即时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而推动科学学习的质量。

(2)评定量表。对于一个值得研究的科学专题,除了即时评价学生的行为,还要设计以评价主体多元化为目标的评价活动,从整体上评定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如《做酸奶》这个科学专题,我们就设计了包含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为一体的评定量表,充分展示学生专题研究成果和成功的欢乐。通过自评、组评、家长评来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心里感受,达成三维目标,学生的探究动力被不断激发,形成不断建构的源泉。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评价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的提高,最终提升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

五 、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注意点:

不管是课本资源,网络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是科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四方面:

1、调查与分析。我认为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前提工作中,教师就要作一个有心人,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就要针对科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本学期大致需要哪些课程资源,如四年级科学课中有“岩石”单元,在起初就针对家乡特色资源,到溧阳横涧地区进行各种岩石的调查,最终确定横涧地区的各种岩石对学生探究岩石特种很有用,为本单元的教学作了铺垫。:

2、甄选与鉴别。我们往往发现同一类的资源可能会不止一种,而且似乎都能派上用场,但是哪一种是最为密切相关的呢,这就要我们科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甄选与鉴别了,如所选用的资源指向非常明确,同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高度一致,效果较好,当然是选这一种了。

3、组合与变通。对于多种科学资源,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与变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如对零散的资源进行组合,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性,另外对传统科学资源进行变通与激活,为新的科学课程所用。

4、反思与总结。这是开发和利用科学资源的重点,科学资源用过以后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怎么用?效果怎样?等。最终提高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如带学生到南山竹海考察横涧地区的岩石,学习过程随好,但学生难管理,要考虑学生安全性等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反思总结后,决定用拍录像、采集标本等形式展示和探究家乡的各种岩石,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最好的科学课程也是空架子,我们科学教师在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同时,必须不断实

践、不断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这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


相关作文

  • 谈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写作的指导作文1300字
  • 内容摘要: [摘 要]把 科学 小 论文 分成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等几种形式是当前小学生科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小学生们进行撰写,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是当前科学论文写作的目的.文章分析了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质量标准,并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科学小 ...

  • 科技论文写作之我见作文3100字
  • 科技论文写作之我见 上过罗老师的课题"科技论文写作"之后,在科技论文写作方面和做人做事方面,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感想: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 ...

  • 数学论文的写作作文16800字
  • 1 数学论文的写作 序 (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做出成果:二是做出了成果如何把它发表出来.) 科学论文是科技信息交流和推广的重要载体,它可以迅速快捷地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动态.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论文的写作更显重要. 数学论文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论文,它一般不需要大量的实验.照片.图表,但更强调理 ...

  • 学术论文写作教案1作文4400字
  • 1 第四讲 学术论文的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1.学术论文选题.学术论文题目.学术论文主题三者的关系 1)所谓选题,是选择研究的课题:是研究的范围.对象.目标.中心和方向:是研究试图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 2)所谓题目就是论文的名称. 3)所谓主题,就是论文表达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对具体问题的认识.理 ...

  • 医药学论文的选题思路与写作技巧作文4800字
  • 医药学论文的选题思路与写作技巧 优秀论文评分标准: 选题(10% ): 自然科学类:选题来自生产第一线或学科前沿,有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创新性强. 社会科学类:选题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富有创新性. 文献综述(10% ): 自然科学类:有比较完善的文献综述,能全面地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 ...

  • 光信文献综述写作要求作文8600字
  • 1 光信091.092班检索课考查要求 一. 从下列140项研究课题中选择1项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文献综述,于第八周星期五交图书馆一楼111室张承华老师,电话13256680231 1 自旋压缩和量子费舍尔信息及量子关联在量子混沌中的应用 长春理工大学 2011 2 太赫兹实时成像中关键技术的研 ...

  •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作文2200字
  •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 (一)研究生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 什么是研究方向?简单地概括,所谓研究方向就是科研工作者在较长时间内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学术领域.我把它形象地称作"学术圈地".就是通过治学建立自己科学研究的自留地.但是,研究生作为科研新手,开始确定的研究方向常 ...

  • 科学小论文作文300字
  • 科学小论文 长乐中心小学121班 王汝麟 谈起科学, 同学们都知道并熟悉,我相信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学喜欢科学.喜欢科学课上的小实验.喜欢科学界的科学现象!今天,我们来探讨科学现象!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两个人手牵手快速转动,突然都飞出去!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为你们解答吧!是因为:当物体进行圆周运动, ...

  • 论文写作作文17500字
  • 绪 论 ⏹ 三.本课程要求 ⏹ 本课程:提升学生的学术品质,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 要求学生多研读论文,了解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P174.P182.P189的例文 ⏹ 热爱学术 不辞抽象 <刘叔雅> ⏹ 通过一定的练习,培养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 四.为什么要学习论文 ...

  • 科学小实验论文作文500字
  • 科学小实验论文:巧用溶解快化糖 多巴二小 四一班 白芸菁 上周科学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溶解",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溶解的速度与搅拌.温度.物体的颗粒大小有关.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溶解的实验任务,于是我想到了水果糖怎样吃最快,但不能采用在它未溶解时吞下的方法. 我再三考虑以后,罗列了7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