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民风民俗研究作文2000字

高三作文

民间文学

湖北松滋民风民俗

110114136 许翠红

一、烟茶礼俗 ——“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据了解,烟茶礼俗的流传与松滋的地域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的松滋山水秀美,油稻飘香,素有“金松滋”的美誉。至新石器时代初期,松滋境内沿河依山地带就已形成原始聚落,从事渔耕农牧业生产。刀耕火种的年代为烟与茶的生长奠定了基础。而且,这里自古民性敦厚,民风纯朴,悠久的民间文化使这片土地拥有了深厚的人文积淀,成为被人称道的礼仪之邦。松滋人特别讲究礼性,素传“松滋人礼性大,进门就把椅子拿,毛把烟、砂罐茶,开口就是哦嗬啦(吻合了)”。说明松滋人热情好客,和谐友好。松滋西南部山区居聚的土家族人属湘鄂川黔地带土著人融合部分迁入者而形成的共同人群,川黔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烹茶、买茶、饮茶的地方,一些早期迁移并融合到松滋山区的人群,自然也传承并沿袭了种烟种茶、烹茶、饮茶的风气,进而扩展开来,于是“种、吸毛把烟,煮、喝砂罐茶”的传统习惯就这样代代流传了下来。

1、松滋人特别讲究礼情,来客时会特别讲究,一般是单独用炊壶将水烧开,用砂罐在炕火旁将茶叶炕出香味,再将烧开的沸水倒入,渭之“砂罐茶”。据文史记载,松滋人种茶、饮茶较早,清代和民国时期有部分山民将制成的干茶叶挑到山外卖,同时从大叶茶树上采摘茶叶,晒干后卖,此种茶被称为“一皮罐”即“砂罐茶”。这种用砂罐制作的茶,色泛棕红,味道清香,具有解暑提神之功效。

2、松滋人普遍有抽烟的习惯,不过他们习惯将之称为“喝烟”,似乎这个习惯与喝水喝茶一样来得自然,不由分说。一般不分男性老年、壮年、青年甚至10多岁的少年,女性老妇、中年妇女,在做事的时候,在“打方”,也就是中途休息的时候均抽。而且抽烟很讲究,不仅家家种有大烟叶,而且家家都是自己制作。可以说,毛把烟就是一种常见的土烟。

二、婚嫁“六礼”别具特色

灵秀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滋养,松滋的婚嫁礼俗沿袭下了古老传统,存留了千百年来民俗文化沉淀下来的远久和淳朴。群艺馆专家向记者介绍,古代盛行的婚嫁“六礼”,在松滋境内大致流传了2000余年,其主要内容为“纳采”(即男方派人送礼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 、“问名、问八字”(即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生辰年月) 、“纳言”(男方将探询的情况,卜问于祖先祖神) 、“纳证”(男方遣人带彩礼去女家订立婚约) 、“择期”(男方确定婚期,将日期写在贴子上,备上礼物通知女方) 、“迎亲”(结婚之日,男方到女家,

民间文学

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到祠堂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跟前,男方作长揖(或跪) ,请女方与之同归) 。

三、传统节日风俗:

1、春节:俗称过年,为一年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二十三天,活动繁多,热闹非凡。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合家小宴,祭奠祖先;腊月三十前忙年;腊月三十团年;相传除夕夜晚,守岁,各路神仙下界巡视,清点人丁;出行,正月初一;初一不出门,在家拜父母;正月十五,过年结束,送年,城乡皆舞龙玩狮庆贺,家家户户吃元宵、点夜灯,又称元宵节或灯节。

2、端午节:五月初五端阳,旧时户前悬艾,饮雄黄酒,用艾茎在屋内洒雄黄酒,并将它涂在小孩子耳鼻上,说这样可“避百毒”。包粽子、煮盐茶蛋吃并互相赠送,这种风俗沿袭至今。龙舟竞渡,在老城、沙道观等沿河城镇比较盛行。1998年,沙道观镇还举办龙舟竞赛纪念屈原。

3、清明节:4月清明祭祖,一般都在清明节前3日“插青”。由后辈到已故亲人墓前烧纸点香烛、放鞭炮、插“清明吊子”,磕头、作揖、立碑等纪念活动。

4、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大多数从七月初七开始过节,各家自选一日祭祖先,备酒席,请亡人喝酒、吃饭,烧纸钱。然后亲人入席聚宴,称为“过月半”。至今农村仍盛行。

四,风景名胜相关传说

洈水风景区的颜将军洞地形结构复杂,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可分为三个景段。第一景段:“龙潭神柱”。在洞中可望一泓碧水,可见“龙宫”盛景,洞顶有一钟乳石直插水潭的中央,那便是龙潭中的“镇海神柱”,在水潭的周围,显露出一圈晶莹透亮的鹅卵石,那就是“龙床”。这一景段十分神奇壮观。第二景段:“王母垂帘”。洞中有一钟乳石形成的屏风,表面有精美的水流线状,一个个闪光的小水珠仿佛用线穿者,乍看像一面玉珠垂帘。传说当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常到龙潭沐浴,王母每次尾随其后,站在屏风前监视,以防仙女偷凡,洞中石笋,石花,石幔琳琅满目,相映成趣。第三景段:“将军洞府”。洞中有“点将台”,“演武厅”的各种兵器,还有“将军墓”。相传战乱平定后,巴国国王知道颜将军所部在洞中遇难,下旨将士兵就地掩埋。按照颜将军遗嘱,将颜将军葬于洞中。洞中随葬品极为丰富,还有百名铜铸宫女陪葬。传说中古乐起时,百名“宫女”活灵活现,合着节奏翩翩起舞……

民间文学

湖北松滋民风民俗

110114136 许翠红

一、烟茶礼俗 ——“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据了解,烟茶礼俗的流传与松滋的地域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的松滋山水秀美,油稻飘香,素有“金松滋”的美誉。至新石器时代初期,松滋境内沿河依山地带就已形成原始聚落,从事渔耕农牧业生产。刀耕火种的年代为烟与茶的生长奠定了基础。而且,这里自古民性敦厚,民风纯朴,悠久的民间文化使这片土地拥有了深厚的人文积淀,成为被人称道的礼仪之邦。松滋人特别讲究礼性,素传“松滋人礼性大,进门就把椅子拿,毛把烟、砂罐茶,开口就是哦嗬啦(吻合了)”。说明松滋人热情好客,和谐友好。松滋西南部山区居聚的土家族人属湘鄂川黔地带土著人融合部分迁入者而形成的共同人群,川黔是历史上最早记载烹茶、买茶、饮茶的地方,一些早期迁移并融合到松滋山区的人群,自然也传承并沿袭了种烟种茶、烹茶、饮茶的风气,进而扩展开来,于是“种、吸毛把烟,煮、喝砂罐茶”的传统习惯就这样代代流传了下来。

1、松滋人特别讲究礼情,来客时会特别讲究,一般是单独用炊壶将水烧开,用砂罐在炕火旁将茶叶炕出香味,再将烧开的沸水倒入,渭之“砂罐茶”。据文史记载,松滋人种茶、饮茶较早,清代和民国时期有部分山民将制成的干茶叶挑到山外卖,同时从大叶茶树上采摘茶叶,晒干后卖,此种茶被称为“一皮罐”即“砂罐茶”。这种用砂罐制作的茶,色泛棕红,味道清香,具有解暑提神之功效。

2、松滋人普遍有抽烟的习惯,不过他们习惯将之称为“喝烟”,似乎这个习惯与喝水喝茶一样来得自然,不由分说。一般不分男性老年、壮年、青年甚至10多岁的少年,女性老妇、中年妇女,在做事的时候,在“打方”,也就是中途休息的时候均抽。而且抽烟很讲究,不仅家家种有大烟叶,而且家家都是自己制作。可以说,毛把烟就是一种常见的土烟。

二、婚嫁“六礼”别具特色

灵秀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滋养,松滋的婚嫁礼俗沿袭下了古老传统,存留了千百年来民俗文化沉淀下来的远久和淳朴。群艺馆专家向记者介绍,古代盛行的婚嫁“六礼”,在松滋境内大致流传了2000余年,其主要内容为“纳采”(即男方派人送礼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 、“问名、问八字”(即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生辰年月) 、“纳言”(男方将探询的情况,卜问于祖先祖神) 、“纳证”(男方遣人带彩礼去女家订立婚约) 、“择期”(男方确定婚期,将日期写在贴子上,备上礼物通知女方) 、“迎亲”(结婚之日,男方到女家,

民间文学

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到祠堂拜祭祖先,车或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车(轿)跟前,男方作长揖(或跪) ,请女方与之同归) 。

三、传统节日风俗:

1、春节:俗称过年,为一年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二十三天,活动繁多,热闹非凡。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合家小宴,祭奠祖先;腊月三十前忙年;腊月三十团年;相传除夕夜晚,守岁,各路神仙下界巡视,清点人丁;出行,正月初一;初一不出门,在家拜父母;正月十五,过年结束,送年,城乡皆舞龙玩狮庆贺,家家户户吃元宵、点夜灯,又称元宵节或灯节。

2、端午节:五月初五端阳,旧时户前悬艾,饮雄黄酒,用艾茎在屋内洒雄黄酒,并将它涂在小孩子耳鼻上,说这样可“避百毒”。包粽子、煮盐茶蛋吃并互相赠送,这种风俗沿袭至今。龙舟竞渡,在老城、沙道观等沿河城镇比较盛行。1998年,沙道观镇还举办龙舟竞赛纪念屈原。

3、清明节:4月清明祭祖,一般都在清明节前3日“插青”。由后辈到已故亲人墓前烧纸点香烛、放鞭炮、插“清明吊子”,磕头、作揖、立碑等纪念活动。

4、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大多数从七月初七开始过节,各家自选一日祭祖先,备酒席,请亡人喝酒、吃饭,烧纸钱。然后亲人入席聚宴,称为“过月半”。至今农村仍盛行。

四,风景名胜相关传说

洈水风景区的颜将军洞地形结构复杂,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可分为三个景段。第一景段:“龙潭神柱”。在洞中可望一泓碧水,可见“龙宫”盛景,洞顶有一钟乳石直插水潭的中央,那便是龙潭中的“镇海神柱”,在水潭的周围,显露出一圈晶莹透亮的鹅卵石,那就是“龙床”。这一景段十分神奇壮观。第二景段:“王母垂帘”。洞中有一钟乳石形成的屏风,表面有精美的水流线状,一个个闪光的小水珠仿佛用线穿者,乍看像一面玉珠垂帘。传说当年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常到龙潭沐浴,王母每次尾随其后,站在屏风前监视,以防仙女偷凡,洞中石笋,石花,石幔琳琅满目,相映成趣。第三景段:“将军洞府”。洞中有“点将台”,“演武厅”的各种兵器,还有“将军墓”。相传战乱平定后,巴国国王知道颜将军所部在洞中遇难,下旨将士兵就地掩埋。按照颜将军遗嘱,将颜将军葬于洞中。洞中随葬品极为丰富,还有百名铜铸宫女陪葬。传说中古乐起时,百名“宫女”活灵活现,合着节奏翩翩起舞……


相关作文

  • 时间都去哪儿了(沈进华)作文2000字
  • 1 推荐序号:05 市教育局专家组评审意见:作文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不能改变时间的长度就拓宽它的宽度. 时间都去哪儿了 湖北省松滋市八宝中学 沈进华 时间,是一条河,不要坐在它的岸边,看它流逝. --题记 在除夕之夜,全家人看着央视春晚,尽情享受着家庭的幸福.听到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 ...

  • 高明的骗术作文700字
  •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随团去香港旅游.一路上,香港的导游让我们团的游客买这买那,大家的钱都快花光了. 回松滋的时候经过珠海,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珠宝店参观.珠宝店里的导购员非常礼貌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和我们亲切地聊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她问我们:"你们是哪里人?"我们说是湖北松滋人,导 ...

  • [到民间采风去]教学案例作文6000字
  • 发.积极利用."教师要认识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与开发与利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研究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将到家乡民间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人的信仰 ...

  • [到民间采风去]开题课教案作文1500字
  • 综合性实学习课------- <到民间采风去>开题课 教案 活动背景: 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的确如此,即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细心探究起来,几乎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到民间去"采风",关注我 ...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作文1000字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

  • 过节与观灯教案作文3300字
  • 初三语文教案日期:2011年12月6日 六过节和观灯 主备人:张桃娟 教 学 目 标 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整体把握文意. 揣摩.品味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 培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传统节日文化 ...

  • [到民间采风去]研究性学习模板作文900字
  •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 ...

  • 感受民风民俗作文4000字
  •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 ...

  • 亲爱的,我爱你一万年~作文400字
  • 给爱人的一封信 如果有一天,你离开了,我会等着你,直到你回到我的怀抱 伍婷婷: 你说的很对,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一个主角,每个主角都会发生一些故事,正如我和你.. 我从来都不曾想过疏远你,离开你,因为我也知道既然牵了手就一定要永久的道理. 我打游戏,也是有目的的,因为我想用此束缚住你们班上的人,给你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