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话题作文作文12300字

初二作文

1

材料话题作文

(2016·四川南充)

从此岸到彼岸, 是路程的距离; 从此心到彼心, 是心灵的距离; 梦想到成功, 是执着缩短了距离; 善良与丑恶, 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得让人着迷, 神奇得令人深思的“距离”。

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 内容紧扣话题, 立意正确, 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否则扣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话题“距离”是写作的中心。这里的“距离”不仅指空间与时间上的相隔, 也指一种情感上的阻碍。显然, 从后者出发, 关注心灵的距离, 书写情感世界里的喜悦或忧愁, 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具体写作时, 先要围绕标题, 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就本题而言, 可拟的题目有:“我与同桌的‘三八线’”“我与母亲的距离”“生与死, 相隔多远”“我与老巷, 亲密无间”“与美丽自然保持点距离”“不该有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网络使世界零距离”等。这些题目, 有的表现“我”与友人、亲人的心灵隔阂, 有的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 有的追忆过去美好生活, 有的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有的则紧扣心的隔膜会引发道德、信任、情感等社会问题。从这些角度出发, 都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例: 我与父母的距离

我乘着青春的小船,在一望无边的江面上飘荡。江边,爸爸妈妈含着泪花声声呼唤我的乳名,而我站在船头倔强回首:“我受够你们了,我要自由自在地去远方,与你们拉开距离!”

(点评:以梦境开篇,写“我”对父母的厌烦,紧扣文题)

“丁零零------”床头的闹钟响了,我疲倦地坐起来,回忆起昨晚那倔强的梦。“乖女儿,快出来吃饭了。”门外响起妈妈的呼唤。我很不耐烦地吼一句:“知道啦——”于是摸索爬起,穿好昨晚被我剪了几个洞的牛仔裤,简单洗漱后便睡眼惺忪地走到饭桌边,端着碗耷拉着脑袋百无聊赖地嚼着。

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叮嘱我吃这个吃那个,又兴致勃勃地夹起一块酥肉,往我的碗里伸来。近了,近了,眼看到了我的碗口,我敏捷地将碗一抽,那块圆滚滚的酥肉一下子掉在了桌上,妈妈的额头渐渐皱起“川”字,她惋惜地叹一口气,说道“看嘛,好可惜,这个多有营养啊,你怎么这样呢?”我生气地回答:“我不是跟你说过我不爱吃这个嘛!”我妈妈顿时火冐三丈,扯着嗓子怒吼:“怎么跟你妈说话呢!尊敬长辈,没人教过你吗?”我心里焦躁又难受,不想与妈妈吵下去,于是“啪”的一声将筷子摔在桌面上,淡漠地说:“你们慢慢吃,我走了。”说完起身准备扬长而去。

2

(点评:妈妈为“我”夹起一块酥肉,却被“我”拒绝,表现母女之间的距离。)

“等一下,你给我回来!”这时,沉默已久的爸爸发话了。我转身,回到饭桌前。他凝神细视,敏锐的小眼睛里透出严厉的光。他问道:“你的裤子是咋回事?怎么破了那么多个洞?”我极不耐烦地回答:“我自己剪的,怎么啦?”“你说你这样像话吗?好好的裤子被你剪成这样!”“你懂什么啊,现在青少年都流行穿乞丐装,你们真是土包子。不给我买衣服也就算了,还在这里说闲话。”爸爸听这句话后,失望地摇了摇头,我便头也不回地去学校了。

(点评:“我”穿乞丐装,引发爸爸的不满,表现父女间的距离。)

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我深深地感到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我把我的烦恼告诉给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你还小不懂事,或许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爸爸妈妈是永远爱你的,他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你好。”听了这句话,我若有所思,试着回想以前有关他们和我的细节,忽然醒悟:他们的确是为了我好啊。于是我试着去理解他们,忍着自己的性子,开始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开始与爸爸妈妈促膝长谈------日子竟然一天天好起来,家里的乌云消散了,我与亲人的距离渐渐地拉近了。连最近做的梦也美妙了起来。

在那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我乘着青春的独木舟归来,江畔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亲人们笑盈盈地向我敞开怀抱,我们之间近了,近了------

(再以梦境结尾,照应开头。)

【名师点评】

本文采取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格调也由先前的压抑逐渐变得欢快, 凸显了用理解和实际行动拉近与父母间距离的积极主题。开篇的梦境表达与父母拉开距离, 结尾的梦境表达与父母拉近距离, 首尾呼应, 前后对比, 构思巧妙。

所谓“话题作文”, 指的是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 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思考, 激活想象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 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 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如:(2016·福建厦门)

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 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生的家。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 洄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 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 去寻找情感的本真与思想的胜境。

在岁月里洄游, 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 都是一次成长。

3

请以“洄游”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5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 请用××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 “材料”和“提示语”可有可无, 但“话题”和“要求”必不可少。其中“话题”是核心, 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作注释和说明; “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 明确写作的范围; “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也要认真审读。

例:淌过我心的流水

我说,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从历史的车轮下流过,流向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 我在这里,轻轻翻开书的扉页,慢慢走进书的世界。于是,那清凉的智慧之水便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给我予无穷的知识,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情感上的熏陶及品格上的启示。我沐浴着这流水,欣赏着书中的每一棵草每一株花,每一个人生历程与众不同的人物,每一件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如水的事„„ 我总以为大观园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是芳香美丽令人向往的女儿国,书却证明我错了。流水用泛泛的声响告诉我真相,于是我终于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那个女孩的痛苦:青灯照壁人未睡,冷雨敲窗被未湿!贾府繁华的外表下,竟是吞金的痛、跳井的苦、青春出家的悲观与绝望!书是流水,她那溅起的晶莹水花向我展示了青春的笑与泪、爱与怨。 当东方的地平线透出一派红光时,当碧绿的嘉陵江荡起涟漪时,当绚丽的彩霞放射出万道光茫时,我的心无法平静,为了这刚刚破晓的天空,为了这用鲜血换来的黎明„„书的流水在我心中一泻千里,我的心激情澎湃,忘不了江姐死前的从容与坚定,忘不了许云峰忍受痛楚用指甲挖去条石的不屈与毅力,忘不了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红岩„„书是流水,她那排空的巨浪告诉我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寒风刺面的清晨,喷着水的水龙,高高扬起的长鞭,从头顶飞过的枪弹,什么都挡不住爱国之士的步伐!英勇无畏的游行者喊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声音!他们的喉咙沙哑了,他们火热的心却不愿停止。他们用生命高喊:将所有践踏着我们国土的人赶走。书是流水,她那深沉的淌过千山的声响向我阐述了爱国之情的伟大。 “越千年,观世事纷纭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唱江山如画志在千里。”毛主席的诗词已成为一种艺术。“霜晨日,马蹄深碎、喇叭声咽。”“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书是流水,她那气势惊天的话语向我展示了一代伟人的智慧。

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演绎着历史的真谛。我愿永远沐浴这流水,让她淌过我的心田„„ 点评:

选材角度的独特与文章语言的绚丽是本文的两大亮点。话题作文怎么在选材角度上独出心裁而又不致有离题之嫌,恐怕是许多学生百般斟酌的要点。本文作者以“书是流水”为主题,把书所展示的或“惊天动地”

4 或“平淡如水”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流水的或“泛泛”“轻溅”或“澎湃”“排空”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考场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既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阅读积累,也体现了自己深刻的思想立意、昂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值得考生们借鉴。 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本文语言正印证了这点。语言富有韵律的长短结合、随心所欲的对仗排比、信手拈来的典故诗词,共同营造了文章峥嵘的气象,点染了文章绚丽的色彩。文中体现出的语言之华丽、气质之大气,想来是赢得评卷老师赏识的关键。

一、拟题精妙

1. 善拟题, 以小见大。以所给话题为基准, 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 能使话题由大变小, 由虚变实, 由抽象变具体。如以“体验”为话题, 可拟“爱的初体验”“体验孤独”“体验成长”等。

2. 巧点化, 妙趣横生。引用或化用大家熟悉的诗词、歌词、广告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题, 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 妙趣横生, 散发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环保”话题——“都是污染惹的祸”, “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3. 妙修辞, 匠心独运。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 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 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 使文章锦上添花。如:“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等。

4. 新视角, 别开生面。拟题不仅要恰当, 更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式, 进行逆向思考, 选择独特的视角。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灵魂的乞求”等文题就拟得很有穿透力, 自然会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5. 设悬念, 矛盾生疑。悬念就是“卖关子”, 能让读者保持鲜活的注意力和紧张感。让文题一反常规, 从反差上制造悬念, 如“100分, 我恨你”“小题大做”; 运用错觉制造悬念, 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 ”等。

二、选材新颖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因而话题作文的选材要着眼当代, 紧贴现实, 突出新意。如以“渴望”为话题, 不少考生都局限在“渴望减轻学业负担”“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这些狭小的圈子中, 如果拓宽思路, 挖掘生活中的材料, 如以“环保”为主题, 写“我渴望碧水蓝天”等。

1. 要善于从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 挖掘不平凡的新意, 点化出耐人寻味的意蕴。

2. 善于从历史中选材。将思维的视角投向历史, 通过古人的言行诠释人生的种种况味, 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看法, 并提出指导和警示意义。

三、立意独特

中考作文讲究立意独特, 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同样一个话题, 要避开一般的构思和立意方式, 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 争取写出点与众不同的“鲜味”。

当然, 有个性特征还表现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 但最主要的是要“独具慧眼”, 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5

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 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例如:2014年山东淄博中考作文题要求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考生以“上善若水”为题, 写人世间的善德善行, 完全打破了常规思路,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构思出新

同样的立意、选材, 得分有时也会因表现形式的优劣而有高低之分。因而要使作文升格, 在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 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 优先考虑选用一般考生少用的文章形式, 如书信、日记、诗歌、戏剧小品等, 这样会使文章脱颖而出。如果选择三大文体中的某一文体进行写作, 也要尽可能使形式新颖些。比如, 写记叙文, 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小标题; 写议论文, 可多用发散思维提炼论点; 写说明文, 可以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1.(2016·湖北宜昌) “和、静、怡、真”四个字, 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 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 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 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首先, 需要对“和、静、怡、真”仔细斟酌, 选定其一。可以说, 这四个字中的任意一个, 都可以繁衍出无数具体而深刻的内涵来。

如“和”, 可理解为和蔼、和善、和谐、和气、和美等, 具体扩展一下, 可写待人要和蔼可亲, 做事要心态平和, 彼此之间要和和气气, 一家相处要和和美美。“静”, 可理解为宁静、娴静、静谧等, 拓展一下, 可写要亲近自然,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时时刻刻保持内心平静。“怡”即和悦、愉快, 可延伸出愉怡、怡目、怡然等; 适当拓展, 可写要常怀快乐之心, 常持愉怡之情, 常做怡人之事。“真”即真心、真诚、真知, 可以写要真心做事, 真诚待人, 追求真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文体自选, 给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提供了舞台。不管选定哪种文体, 宜以小见大, 从小巧切入, 方可写深写细。

例2. 对待生活要有耐心, 要学会等待。等待阳光, 等待甘霖, 等待花开, 等待成长„„等待是一个过程, 等待是一种心境。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 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6

这道作文题的话题是“等待”。从“等待”的对象来看, 可写人与人之间的等待, 如家人、朋友、师生、恋人等之间的等待, 贤臣对明君的等待, 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 也可以写人对某件事的等待, 事情可小可大, 如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收到录取通知书、等待中国男足扬眉吐气、等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待世界和平等。而等待者的态度, 则有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之分。前者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随时准备抓住机遇, 大显身手, 一鸣惊人; 后者则盲目地在等待中虚度韶光, 丧失良机, 最终一事无成。写作时, 若写成记叙文, 一定要写出等待的具体细节, 用细节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若写成议论文, 则应观点鲜明, 论证严密, 说理透彻, 切不可空发议论。

(2016·武汉) 人生如登山, 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 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 有人踏上大道, 有人走进小路, 有人奔向捷径, 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 平坦而通畅, 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 有的路, 崎岖而险峻, 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 你会顺利登上山顶; 选择的路不合适, 即使登上山顶, 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 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 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 自拟标题, 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比较简单, 很好理解, 但其中寓意颇深, 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表述题意、支撑题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写作时,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给出了两个概念, “选择道路”和“人生状态”, 考生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明确其重心所在。分析时, 要抓住关键词“山顶”“路径”“选择”, 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合理选择写作文体。对于初中生来说, 记叙文是首选。本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一般结构进行构思, 记叙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选择道路”关乎“人生状态”的事件, 写作重点在于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 可在文末适当采用议论或抒情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例: 白雪方才蕴朱砂

我是一枝梅花。

悬崖峭壁,直插云天,云雾缭绕,朦朦胧胧。在这清冷的山顶,连鸟儿的啼叫都很少听到,仿佛整座山上只有我这一枝梅花。(点评:描写生长环境,衬托梅的高傲脱俗。)

晨光熹微,云雾聚拢了又散开,山洞里的冰水泛着粼粼波光,美得清纯又冷冽。我却痴痴含着苞儿,地捶头,不知去做什么。

——开花么?

7

我尝试着攒起花瓣儿,小心翼翼地一片片绽开,恨不得吸尽太阳的热量,可阳光却总是有意避开我似的,只吝啬地赐予我一星半点的光芒,直到黄昏,夕阳已残,徒留一轮剪影,我五朵瓣儿都绽尽了,却还是血红血红的,没有一点温度。 可随着春日渐长,山谷、山脚与山顶的各色花儿也都相继绽放,那一脸娇俏少女模样的山樱,温婉地敛着笑颜的白梨,绰约娇艳、光彩灼灼的桃花······

(点评:写春日里的各色花开,是为表达“世界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的感受。)

世界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怅然着、迷茫着,不甘心自己敛在百花之间。

夏季的阳光热烈了许多,山也被油腻腻的绿覆盖,我重新拾起容颜,迎着阳光笑着,却只觉得分外灼热与焦躁。可这阳光太烈,烈得我都快灼烧起来,我笑着笑着,僵了嘴角。

(点评:写夏季景物的茂盛,突出等待过程的漫长。)

我闭上眼,合上花瓣,只余一个骨朵儿,竟觉得分外舒服。

转眼,到了冬天。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猝不防及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目的萧条与清寂。雪花纷扬,飘向整个世间,我擎着红艳似血的化瓣,只剩惘然。

——我······该开么?

漫天的白雪,山上一片死寂,只有我一枝梅花还依旧鲜艳,再也没有别的花与我争奇斗艳,再也没有毒辣的太阳灼烧着我的花瓣······

(点评:重点写冬天时山上一片死寂,梅花却花开满枝,芬芳四溢,其执着高洁的品质尽显。) 终于,我还是绽开了。几乎一气呵成,我不由分说地开了满枝。我看着自己如描似画的冰肌玉骨,感受着花蕊和着朔风轻摇,嗅着自己清冽的香气与空气的丝丝冷意交融相汇,随着风,吹往陡崖,吹往山谷,吹往四面八方······

暗香浮动,雪蕴朱砂,这就是我所书写的物语吗?

此时的我,不正是这雪中唯一一株红到鲜艳刺目的芳菲吗?

任这风雪飘摇吧。在这遮天蔽日般的白雪之间,我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红一次,大大方方地香一回了。 原来,这冬季的白雪,才是我真正的心之所向呵!

(点评:结尾点明中心。)

【名师点评】

本文以文体出彩、想象丰富、立意高远被评为一类卷。具体亮点如下。

1. 借用童话, 文体出彩。本文采用童话体裁, 从一枝梅花的视角切入。在姹紫嫣红的春天, 看见一朵朵鲜花绚丽绽放, 她绽放不了; 在夏天, 她用力绽放, 却被灼热的阳光灼伤了花瓣。面对种种磨砺, 她却依然坚信自己

8

总有含苞怒放之时。

2. 立意高远。大雪纷飞, 百花凋零, 此时, 只有一枝梅花在雪花中绽放, 那么艳丽, 还散发着微微清香, 成为冬天最亮丽的风景。

3. 手法多样, 情节曲折。拟人、夸张等手法, 严谨的结构, 给这篇童话增添了许多魅力。

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 题中提供材料, 要求考生阅读材料, 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 自定立意,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侧重考查考生读写结合的能力。它跟话题作文一样, 具有写作范围宽泛、思维空间广阔、立意角度自由等特点。

然而, 有不少考生写此类作文时, 会对所给材料把握不准, 以致作文“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那么, 如何准确有效地提炼出作文材料的观点呢?

技巧一:关键语句法。将所给材料的关键语句找出来, 以帮助确定立意。特别是那些评议材料中人或事的语句, 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它们常常是材料的中心所在, 将它们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无疑是正确的。

[材料]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开放的季节, 有的开在春天, 有的开在夏天, 有的要到秋天, 也有的则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 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 你就会开放得无比绚丽。

[解析]该材料共三句话, 第一句叙述, 第二句发问, 第三句表明命题人的观点:“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 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因此, 抓住第三句, 可以提炼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等观点。

技巧二:类比引申法。有些材料, 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类材料, 我们需要“由物及人”, 对其进行类比引申, 联想与材料内容相似的一些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正确提炼出材料的中心主旨。

[材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曾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 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 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 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 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 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

[解析]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猫, 立意时可以由猫联想到青少年, 由饲养猫的主人联想到青少年的父母, 并由猫捕鼠能力越来越差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 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 才能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技巧三:多向思维法。有的材料头绪纷繁, 乍一看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类材料, 不妨采用多向思维的方法, 即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的立意。譬如, 既可着眼于此物立意, 又可着眼于彼物立意, 还可着眼于彼此两物的关系来立意; 既可从正面立意, 也可从侧面或反面立意。只要是围绕材料展开的有积极意义的立意, 提炼出来的观点就不会跑偏。

[材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是一位已年届八旬的瑞典诗人。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 他每年只写两三首

9

诗, 隔几年才出一本集子。从195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 托马斯总共只发表了163首诗。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 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终结的产品。”他的163首诗被译成50多种文字, 被全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捧读再三, 奉为典范。

托马斯除了写诗, 还擅长翻译, 并涉猎地质学与植物学, 精通乐理和钢琴。他1990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 但仍坚持每天用左手练琴。

[解析]这则材料可以立意的角度较多。托马斯“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 “每年只写两三首诗, 隔几年才出一本集子”, 这说明做事要精益求精; 他1990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 但仍坚持每天练琴, 这说明面对困境要顽强乐观; 另外, 着眼于托马斯涉猎广泛这一情况, 还可以提炼出“多学多专”这一观点。

技巧四:异中求同法。有的作文题有两则或多则材料, 且论述的角度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它们“风马牛不相及”,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 要深入分析, 广泛联系, 采用异中求同法, 找出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来立意, 从而提炼出切合题意的 观点。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泾溪》)

[材料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里, 能迅速逃脱而活命; 但若被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 则终会被煮死。

[解析]材料一是一首古诗, 主要说的是泾溪水急溪险, 水路难行, 使来往的舟人们都百倍警惕, 故几乎没有人在这里翻船; 而那“平流无石处”, 却因为人们麻痹大意, 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材料二说的是著名的“温水煮青蛙”实验。仔细分析, 可知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揭示了人们面对显而易见的危险时会保持高度警惕, 而面对潜在的危险时则容易松懈大意。由此可立意为“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等。

1.(2016·沈阳)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 请仔细品读,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提示:漫画中的文字是“衔泥带得落花归”。

要求:①请自选角度, 明确立意, 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

10

③字迹工整, 书写规范, 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 要耐心、细致地研读漫画内内容。

“衔泥带得落花归”这句诗描绘的画面是:燕子做窝从别处衔来泥巴, 而泥巴中沾有已经落下地的花瓣。图中有位母亲抱着孩子, 和两个孩子一起抬头看低飞的燕子, 画面呈现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同时, 从燕子衔泥筑窝中, 也能看到勤勉的生活态度。

具体写作中, 可以表现的主题有“幸福”“勤奋”等。可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如描绘夕阳西下时一家人幸福地散步的场景, 回忆儿时外婆对“我”的悉心照料, 无意中收获陌生人给予的帮助等; 也可以写“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的事例, 或顽皮孩童经老师教育后发奋苦读的事例等。

例:最后一分钟的致敬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在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中,车来车往,热闹极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在马路上穿梭着,而公交车则有序地停靠相应的站台,等候着搭乘的人们上车,然后行驶在绿荫马路之间,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也随着其中的一辆双层公交车,沿着702路公交线路,进行一次车览吧。只见,车里的乘客们一边欣赏着车窗外黄昏的美景,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感叹大连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真不愧被誉为“北方的香港”。

渐渐地,车速慢了下来,可是,还没有到站呢! 大家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不约而同地向驾驶室看去。只见,公交车驾驶员把车缓缓地靠向马路边,用力拉下手动刹车闸。然后,把气控车门打开,挥手示意车上的乘客下车。我们都以为公交车出了故障,只好排着队下车。乘客们观光兴致大减,十分失望,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摇头抱怨,还有的在嘟嘟囔囔地发牢骚,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谁都没有注意到驾驶员的面色苍白。下车后,大家回头观望驾驶室,看到驾驶员十分费力地熄灭了汽车发动机,然后就伏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不是车抛锚,而是驾驶员身体不适,昏厥了过去。大家赶紧呼喊着,可是驾驶员已经不省人事了,停止了呼吸,原来是心脏病突发。

大家都沉默了,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的行为而感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是乘客的安全、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安全,在紧急关头,避免了一起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责任感啊! 是一种多么撼人心魄的力量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默默流泪,他就是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7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让我们为这位英雄默哀,向他致敬!

最后一分钟的生命

11

黑暗中有一道光,当我抓住这道光时,我朦朦胧睁开眼睛,看见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美丽啊!

生命就像一个证件一样,有了生命才会有双眼,才看得到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人刚出生时,生命是多么漫长; 当人老时,又觉得生命多么短暂。生命开始到完结仅仅只有一眨眼的功夫,在这一瞬间又仅仅只有好几十年。人们抱怨它,因为它不够完美,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们是为了什么而生活? 为什么拥有生命,生命又是什么? 在课文《匆匆》里一句话写道:“我赤裸裸来到世界上,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离去? ”难道朱自清也因为生命而迷茫。《匆匆》里他似乎抱怨了时间的短暂,提到时间,漫长与短暂不一样吗? 漫长的时间会到尽头。短暂的时间也一样会到尽头。那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么多的问题又靠谁来解答呢?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等,他们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搞研究,把一切现在了科学,每个科学家都有不屈的精神。他们也一定活得很光彩,但他们并不这样觉得,他们或许会一起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完美。但我们的生命并不完美。”你尽可能会把一幅画画好,把一首歌唱好,把一顿午餐做好,但生命永远也完美不了。为什么? 因为生命总是有很多缺陷,或许人类拥有生命是为了改造生命的缺陷,将生命尽可能的进化到更好,人的一生就可能是改造生命的期限。当生命的缺点一个个改正了,人们才不断发展,将生命发挥得更完美,更出色,那么这些人考验就算通过了。而那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总是在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为什么这么多人惧怕死亡? 是因为没办法生活了,还是因为死亡很痛苦,是啊! 当人们在与死神做垂死挣扎时,真的好痛苦。那如果不挣扎,躺下来,闭上眼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轻悄悄离开世界,那死亡还会痛苦吗?

真的,有好多问题啊,我真想问问生命,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眨眼又要过去了,等待它的是死亡,难道又要到死亡的世界? 那里有新的生命需要改变缺陷吗? 没有生命我能做些什么? 只能在黑暗中满满漂流,失去方向的徘徊罢了。

生命是一个谜题,在什么时候才会有人解开它呢?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会有许多人惧怕,但他们阻止不了,一分钟过后,他们自然接受了死亡,最后一分钟后,生命告诉你:我要消失了。

“题好一半文”, 根据立意拟出个好题目来, 也能为作文增色。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从前, 有个鲁国人, 擅长织麻鞋, 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 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 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 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 白绢是做帽子的, 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 怎么能不穷呢? ”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 ②立意自定, 文体(诗歌除外) 自选, 题目自拟;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意作文,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12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写作时, 先要确定观点, 肯定或否定这种材料中“有人”的说法均可, 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确定写作中心。(1)要重视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要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需要准确定位, 要知“己”知“彼”。(2)做事不能想当然, 不要脱离实际; 知识、阅历决定一个人认知的高度。(3)要勇于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学会换角度看问题;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敢于尝试, 敢于改变; 挑战之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1

材料话题作文

(2016·四川南充)

从此岸到彼岸, 是路程的距离; 从此心到彼心, 是心灵的距离; 梦想到成功, 是执着缩短了距离; 善良与丑恶, 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得让人着迷, 神奇得令人深思的“距离”。

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 内容紧扣话题, 立意正确, 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否则扣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话题“距离”是写作的中心。这里的“距离”不仅指空间与时间上的相隔, 也指一种情感上的阻碍。显然, 从后者出发, 关注心灵的距离, 书写情感世界里的喜悦或忧愁, 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

具体写作时, 先要围绕标题, 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就本题而言, 可拟的题目有:“我与同桌的‘三八线’”“我与母亲的距离”“生与死, 相隔多远”“我与老巷, 亲密无间”“与美丽自然保持点距离”“不该有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网络使世界零距离”等。这些题目, 有的表现“我”与友人、亲人的心灵隔阂, 有的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 有的追忆过去美好生活, 有的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有的则紧扣心的隔膜会引发道德、信任、情感等社会问题。从这些角度出发, 都能写出很好的文章。

例: 我与父母的距离

我乘着青春的小船,在一望无边的江面上飘荡。江边,爸爸妈妈含着泪花声声呼唤我的乳名,而我站在船头倔强回首:“我受够你们了,我要自由自在地去远方,与你们拉开距离!”

(点评:以梦境开篇,写“我”对父母的厌烦,紧扣文题)

“丁零零------”床头的闹钟响了,我疲倦地坐起来,回忆起昨晚那倔强的梦。“乖女儿,快出来吃饭了。”门外响起妈妈的呼唤。我很不耐烦地吼一句:“知道啦——”于是摸索爬起,穿好昨晚被我剪了几个洞的牛仔裤,简单洗漱后便睡眼惺忪地走到饭桌边,端着碗耷拉着脑袋百无聊赖地嚼着。

妈妈笑眯眯地看着我,叮嘱我吃这个吃那个,又兴致勃勃地夹起一块酥肉,往我的碗里伸来。近了,近了,眼看到了我的碗口,我敏捷地将碗一抽,那块圆滚滚的酥肉一下子掉在了桌上,妈妈的额头渐渐皱起“川”字,她惋惜地叹一口气,说道“看嘛,好可惜,这个多有营养啊,你怎么这样呢?”我生气地回答:“我不是跟你说过我不爱吃这个嘛!”我妈妈顿时火冐三丈,扯着嗓子怒吼:“怎么跟你妈说话呢!尊敬长辈,没人教过你吗?”我心里焦躁又难受,不想与妈妈吵下去,于是“啪”的一声将筷子摔在桌面上,淡漠地说:“你们慢慢吃,我走了。”说完起身准备扬长而去。

2

(点评:妈妈为“我”夹起一块酥肉,却被“我”拒绝,表现母女之间的距离。)

“等一下,你给我回来!”这时,沉默已久的爸爸发话了。我转身,回到饭桌前。他凝神细视,敏锐的小眼睛里透出严厉的光。他问道:“你的裤子是咋回事?怎么破了那么多个洞?”我极不耐烦地回答:“我自己剪的,怎么啦?”“你说你这样像话吗?好好的裤子被你剪成这样!”“你懂什么啊,现在青少年都流行穿乞丐装,你们真是土包子。不给我买衣服也就算了,还在这里说闲话。”爸爸听这句话后,失望地摇了摇头,我便头也不回地去学校了。

(点评:“我”穿乞丐装,引发爸爸的不满,表现父女间的距离。)

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我深深地感到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我把我的烦恼告诉给爷爷,爷爷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你还小不懂事,或许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爸爸妈妈是永远爱你的,他们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你好。”听了这句话,我若有所思,试着回想以前有关他们和我的细节,忽然醒悟:他们的确是为了我好啊。于是我试着去理解他们,忍着自己的性子,开始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开始与爸爸妈妈促膝长谈------日子竟然一天天好起来,家里的乌云消散了,我与亲人的距离渐渐地拉近了。连最近做的梦也美妙了起来。

在那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我乘着青春的独木舟归来,江畔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亲人们笑盈盈地向我敞开怀抱,我们之间近了,近了------

(再以梦境结尾,照应开头。)

【名师点评】

本文采取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格调也由先前的压抑逐渐变得欢快, 凸显了用理解和实际行动拉近与父母间距离的积极主题。开篇的梦境表达与父母拉开距离, 结尾的梦境表达与父母拉近距离, 首尾呼应, 前后对比, 构思巧妙。

所谓“话题作文”, 指的是提供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 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思考, 激活想象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 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 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如:(2016·福建厦门)

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 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生的家。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 洄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 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 去寻找情感的本真与思想的胜境。

在岁月里洄游, 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 都是一次成长。

3

请以“洄游”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500字; 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 请用××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 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 “材料”和“提示语”可有可无, 但“话题”和“要求”必不可少。其中“话题”是核心, 是审题立意的对象; “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作注释和说明; “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 明确写作的范围; “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也要认真审读。

例:淌过我心的流水

我说,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从历史的车轮下流过,流向灿烂的明天、美好的未来„„ 我在这里,轻轻翻开书的扉页,慢慢走进书的世界。于是,那清凉的智慧之水便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田,给我予无穷的知识,还有精神上的支持、情感上的熏陶及品格上的启示。我沐浴着这流水,欣赏着书中的每一棵草每一株花,每一个人生历程与众不同的人物,每一件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如水的事„„ 我总以为大观园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是芳香美丽令人向往的女儿国,书却证明我错了。流水用泛泛的声响告诉我真相,于是我终于知道清幽的潇湘馆里那个女孩的痛苦:青灯照壁人未睡,冷雨敲窗被未湿!贾府繁华的外表下,竟是吞金的痛、跳井的苦、青春出家的悲观与绝望!书是流水,她那溅起的晶莹水花向我展示了青春的笑与泪、爱与怨。 当东方的地平线透出一派红光时,当碧绿的嘉陵江荡起涟漪时,当绚丽的彩霞放射出万道光茫时,我的心无法平静,为了这刚刚破晓的天空,为了这用鲜血换来的黎明„„书的流水在我心中一泻千里,我的心激情澎湃,忘不了江姐死前的从容与坚定,忘不了许云峰忍受痛楚用指甲挖去条石的不屈与毅力,忘不了齐晓轩用鲜血染红的红岩„„书是流水,她那排空的巨浪告诉我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寒风刺面的清晨,喷着水的水龙,高高扬起的长鞭,从头顶飞过的枪弹,什么都挡不住爱国之士的步伐!英勇无畏的游行者喊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声音!他们的喉咙沙哑了,他们火热的心却不愿停止。他们用生命高喊:将所有践踏着我们国土的人赶走。书是流水,她那深沉的淌过千山的声响向我阐述了爱国之情的伟大。 “越千年,观世事纷纭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唱江山如画志在千里。”毛主席的诗词已成为一种艺术。“霜晨日,马蹄深碎、喇叭声咽。”“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书是流水,她那气势惊天的话语向我展示了一代伟人的智慧。

书是流水,亘古不变地流着,演绎着历史的真谛。我愿永远沐浴这流水,让她淌过我的心田„„ 点评:

选材角度的独特与文章语言的绚丽是本文的两大亮点。话题作文怎么在选材角度上独出心裁而又不致有离题之嫌,恐怕是许多学生百般斟酌的要点。本文作者以“书是流水”为主题,把书所展示的或“惊天动地”

4 或“平淡如水”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流水的或“泛泛”“轻溅”或“澎湃”“排空”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考场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既充分展示了自己丰富的阅读积累,也体现了自己深刻的思想立意、昂扬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值得考生们借鉴。 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本文语言正印证了这点。语言富有韵律的长短结合、随心所欲的对仗排比、信手拈来的典故诗词,共同营造了文章峥嵘的气象,点染了文章绚丽的色彩。文中体现出的语言之华丽、气质之大气,想来是赢得评卷老师赏识的关键。

一、拟题精妙

1. 善拟题, 以小见大。以所给话题为基准, 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 能使话题由大变小, 由虚变实, 由抽象变具体。如以“体验”为话题, 可拟“爱的初体验”“体验孤独”“体验成长”等。

2. 巧点化, 妙趣横生。引用或化用大家熟悉的诗词、歌词、广告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题, 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 妙趣横生, 散发独特的魅力。如:“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环保”话题——“都是污染惹的祸”, “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3. 妙修辞, 匠心独运。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 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 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 使文章锦上添花。如:“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等。

4. 新视角, 别开生面。拟题不仅要恰当, 更要新颖。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式, 进行逆向思考, 选择独特的视角。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灵魂的乞求”等文题就拟得很有穿透力, 自然会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5. 设悬念, 矛盾生疑。悬念就是“卖关子”, 能让读者保持鲜活的注意力和紧张感。让文题一反常规, 从反差上制造悬念, 如“100分, 我恨你”“小题大做”; 运用错觉制造悬念, 如“明天我们有水喝吗? ”等。

二、选材新颖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因而话题作文的选材要着眼当代, 紧贴现实, 突出新意。如以“渴望”为话题, 不少考生都局限在“渴望减轻学业负担”“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这些狭小的圈子中, 如果拓宽思路, 挖掘生活中的材料, 如以“环保”为主题, 写“我渴望碧水蓝天”等。

1. 要善于从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 挖掘不平凡的新意, 点化出耐人寻味的意蕴。

2. 善于从历史中选材。将思维的视角投向历史, 通过古人的言行诠释人生的种种况味, 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看法, 并提出指导和警示意义。

三、立意独特

中考作文讲究立意独特, 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同样一个话题, 要避开一般的构思和立意方式, 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去立意, 争取写出点与众不同的“鲜味”。

当然, 有个性特征还表现在文章的构思和表达上, 但最主要的是要“独具慧眼”, 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5

的角度上做到“独辟蹊径”, 表现出文章的新颖性和作者的创造性。例如:2014年山东淄博中考作文题要求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一考生以“上善若水”为题, 写人世间的善德善行, 完全打破了常规思路,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构思出新

同样的立意、选材, 得分有时也会因表现形式的优劣而有高低之分。因而要使作文升格, 在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 可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 优先考虑选用一般考生少用的文章形式, 如书信、日记、诗歌、戏剧小品等, 这样会使文章脱颖而出。如果选择三大文体中的某一文体进行写作, 也要尽可能使形式新颖些。比如, 写记叙文, 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小标题; 写议论文, 可多用发散思维提炼论点; 写说明文, 可以用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例1.(2016·湖北宜昌) “和、静、怡、真”四个字, 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 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 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 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 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首先, 需要对“和、静、怡、真”仔细斟酌, 选定其一。可以说, 这四个字中的任意一个, 都可以繁衍出无数具体而深刻的内涵来。

如“和”, 可理解为和蔼、和善、和谐、和气、和美等, 具体扩展一下, 可写待人要和蔼可亲, 做事要心态平和, 彼此之间要和和气气, 一家相处要和和美美。“静”, 可理解为宁静、娴静、静谧等, 拓展一下, 可写要亲近自然,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 时时刻刻保持内心平静。“怡”即和悦、愉快, 可延伸出愉怡、怡目、怡然等; 适当拓展, 可写要常怀快乐之心, 常持愉怡之情, 常做怡人之事。“真”即真心、真诚、真知, 可以写要真心做事, 真诚待人, 追求真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文体自选, 给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才情提供了舞台。不管选定哪种文体, 宜以小见大, 从小巧切入, 方可写深写细。

例2. 对待生活要有耐心, 要学会等待。等待阳光, 等待甘霖, 等待花开, 等待成长„„等待是一个过程, 等待是一种心境。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 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 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④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6

这道作文题的话题是“等待”。从“等待”的对象来看, 可写人与人之间的等待, 如家人、朋友、师生、恋人等之间的等待, 贤臣对明君的等待, 对手乃至敌手之间的等待; 也可以写人对某件事的等待, 事情可小可大, 如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收到录取通知书、等待中国男足扬眉吐气、等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待世界和平等。而等待者的态度, 则有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之分。前者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随时准备抓住机遇, 大显身手, 一鸣惊人; 后者则盲目地在等待中虚度韶光, 丧失良机, 最终一事无成。写作时, 若写成记叙文, 一定要写出等待的具体细节, 用细节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若写成议论文, 则应观点鲜明, 论证严密, 说理透彻, 切不可空发议论。

(2016·武汉) 人生如登山, 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 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 有人踏上大道, 有人走进小路, 有人奔向捷径, 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 平坦而通畅, 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 有的路, 崎岖而险峻, 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 你会顺利登上山顶; 选择的路不合适, 即使登上山顶, 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 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 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 自拟标题, 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请以化名代替。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比较简单, 很好理解, 但其中寓意颇深, 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表述题意、支撑题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写作时,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中给出了两个概念, “选择道路”和“人生状态”, 考生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 明确其重心所在。分析时, 要抓住关键词“山顶”“路径”“选择”, 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合理选择写作文体。对于初中生来说, 记叙文是首选。本文可以按照记叙文的一般结构进行构思, 记叙自己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选择道路”关乎“人生状态”的事件, 写作重点在于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 可在文末适当采用议论或抒情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例: 白雪方才蕴朱砂

我是一枝梅花。

悬崖峭壁,直插云天,云雾缭绕,朦朦胧胧。在这清冷的山顶,连鸟儿的啼叫都很少听到,仿佛整座山上只有我这一枝梅花。(点评:描写生长环境,衬托梅的高傲脱俗。)

晨光熹微,云雾聚拢了又散开,山洞里的冰水泛着粼粼波光,美得清纯又冷冽。我却痴痴含着苞儿,地捶头,不知去做什么。

——开花么?

7

我尝试着攒起花瓣儿,小心翼翼地一片片绽开,恨不得吸尽太阳的热量,可阳光却总是有意避开我似的,只吝啬地赐予我一星半点的光芒,直到黄昏,夕阳已残,徒留一轮剪影,我五朵瓣儿都绽尽了,却还是血红血红的,没有一点温度。 可随着春日渐长,山谷、山脚与山顶的各色花儿也都相继绽放,那一脸娇俏少女模样的山樱,温婉地敛着笑颜的白梨,绰约娇艳、光彩灼灼的桃花······

(点评:写春日里的各色花开,是为表达“世界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的感受。)

世界之大,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怅然着、迷茫着,不甘心自己敛在百花之间。

夏季的阳光热烈了许多,山也被油腻腻的绿覆盖,我重新拾起容颜,迎着阳光笑着,却只觉得分外灼热与焦躁。可这阳光太烈,烈得我都快灼烧起来,我笑着笑着,僵了嘴角。

(点评:写夏季景物的茂盛,突出等待过程的漫长。)

我闭上眼,合上花瓣,只余一个骨朵儿,竟觉得分外舒服。

转眼,到了冬天。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猝不防及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目的萧条与清寂。雪花纷扬,飘向整个世间,我擎着红艳似血的化瓣,只剩惘然。

——我······该开么?

漫天的白雪,山上一片死寂,只有我一枝梅花还依旧鲜艳,再也没有别的花与我争奇斗艳,再也没有毒辣的太阳灼烧着我的花瓣······

(点评:重点写冬天时山上一片死寂,梅花却花开满枝,芬芳四溢,其执着高洁的品质尽显。) 终于,我还是绽开了。几乎一气呵成,我不由分说地开了满枝。我看着自己如描似画的冰肌玉骨,感受着花蕊和着朔风轻摇,嗅着自己清冽的香气与空气的丝丝冷意交融相汇,随着风,吹往陡崖,吹往山谷,吹往四面八方······

暗香浮动,雪蕴朱砂,这就是我所书写的物语吗?

此时的我,不正是这雪中唯一一株红到鲜艳刺目的芳菲吗?

任这风雪飘摇吧。在这遮天蔽日般的白雪之间,我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地红一次,大大方方地香一回了。 原来,这冬季的白雪,才是我真正的心之所向呵!

(点评:结尾点明中心。)

【名师点评】

本文以文体出彩、想象丰富、立意高远被评为一类卷。具体亮点如下。

1. 借用童话, 文体出彩。本文采用童话体裁, 从一枝梅花的视角切入。在姹紫嫣红的春天, 看见一朵朵鲜花绚丽绽放, 她绽放不了; 在夏天, 她用力绽放, 却被灼热的阳光灼伤了花瓣。面对种种磨砺, 她却依然坚信自己

8

总有含苞怒放之时。

2. 立意高远。大雪纷飞, 百花凋零, 此时, 只有一枝梅花在雪花中绽放, 那么艳丽, 还散发着微微清香, 成为冬天最亮丽的风景。

3. 手法多样, 情节曲折。拟人、夸张等手法, 严谨的结构, 给这篇童话增添了许多魅力。

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 题中提供材料, 要求考生阅读材料, 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感悟, 自定立意,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侧重考查考生读写结合的能力。它跟话题作文一样, 具有写作范围宽泛、思维空间广阔、立意角度自由等特点。

然而, 有不少考生写此类作文时, 会对所给材料把握不准, 以致作文“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那么, 如何准确有效地提炼出作文材料的观点呢?

技巧一:关键语句法。将所给材料的关键语句找出来, 以帮助确定立意。特别是那些评议材料中人或事的语句, 尤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它们常常是材料的中心所在, 将它们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无疑是正确的。

[材料]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开放的季节, 有的开在春天, 有的开在夏天, 有的要到秋天, 也有的则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 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 你就会开放得无比绚丽。

[解析]该材料共三句话, 第一句叙述, 第二句发问, 第三句表明命题人的观点:“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 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因此, 抓住第三句, 可以提炼出“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等观点。

技巧二:类比引申法。有些材料, 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类材料, 我们需要“由物及人”, 对其进行类比引申, 联想与材料内容相似的一些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正确提炼出材料的中心主旨。

[材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曾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 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 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 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 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 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 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

[解析]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猫, 立意时可以由猫联想到青少年, 由饲养猫的主人联想到青少年的父母, 并由猫捕鼠能力越来越差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 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 才能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技巧三:多向思维法。有的材料头绪纷繁, 乍一看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类材料, 不妨采用多向思维的方法, 即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的立意。譬如, 既可着眼于此物立意, 又可着眼于彼物立意, 还可着眼于彼此两物的关系来立意; 既可从正面立意, 也可从侧面或反面立意。只要是围绕材料展开的有积极意义的立意, 提炼出来的观点就不会跑偏。

[材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是一位已年届八旬的瑞典诗人。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 他每年只写两三首

9

诗, 隔几年才出一本集子。从195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至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 托马斯总共只发表了163首诗。他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 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终结的产品。”他的163首诗被译成50多种文字, 被全世界的诗歌爱好者捧读再三, 奉为典范。

托马斯除了写诗, 还擅长翻译, 并涉猎地质学与植物学, 精通乐理和钢琴。他1990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 但仍坚持每天用左手练琴。

[解析]这则材料可以立意的角度较多。托马斯“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时间”, “每年只写两三首诗, 隔几年才出一本集子”, 这说明做事要精益求精; 他1990年右身瘫痪, 口齿不清, 但仍坚持每天练琴, 这说明面对困境要顽强乐观; 另外, 着眼于托马斯涉猎广泛这一情况, 还可以提炼出“多学多专”这一观点。

技巧四:异中求同法。有的作文题有两则或多则材料, 且论述的角度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它们“风马牛不相及”,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 我们不能只看表面, 要深入分析, 广泛联系, 采用异中求同法, 找出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来立意, 从而提炼出切合题意的 观点。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泾溪》)

[材料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里, 能迅速逃脱而活命; 但若被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 则终会被煮死。

[解析]材料一是一首古诗, 主要说的是泾溪水急溪险, 水路难行, 使来往的舟人们都百倍警惕, 故几乎没有人在这里翻船; 而那“平流无石处”, 却因为人们麻痹大意, 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材料二说的是著名的“温水煮青蛙”实验。仔细分析, 可知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揭示了人们面对显而易见的危险时会保持高度警惕, 而面对潜在的危险时则容易松懈大意。由此可立意为“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等。

1.(2016·沈阳) 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 请仔细品读, 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提示:漫画中的文字是“衔泥带得落花归”。

要求:①请自选角度, 明确立意, 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

10

③字迹工整, 书写规范, 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漫画材料作文题, 要耐心、细致地研读漫画内内容。

“衔泥带得落花归”这句诗描绘的画面是:燕子做窝从别处衔来泥巴, 而泥巴中沾有已经落下地的花瓣。图中有位母亲抱着孩子, 和两个孩子一起抬头看低飞的燕子, 画面呈现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与快乐。同时, 从燕子衔泥筑窝中, 也能看到勤勉的生活态度。

具体写作中, 可以表现的主题有“幸福”“勤奋”等。可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如描绘夕阳西下时一家人幸福地散步的场景, 回忆儿时外婆对“我”的悉心照料, 无意中收获陌生人给予的帮助等; 也可以写“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的事例, 或顽皮孩童经老师教育后发奋苦读的事例等。

例:最后一分钟的致敬

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在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中,车来车往,热闹极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在马路上穿梭着,而公交车则有序地停靠相应的站台,等候着搭乘的人们上车,然后行驶在绿荫马路之间,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也随着其中的一辆双层公交车,沿着702路公交线路,进行一次车览吧。只见,车里的乘客们一边欣赏着车窗外黄昏的美景,一边兴高采烈地聊着天,感叹大连这座城市的现代气息,真不愧被誉为“北方的香港”。

渐渐地,车速慢了下来,可是,还没有到站呢! 大家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不约而同地向驾驶室看去。只见,公交车驾驶员把车缓缓地靠向马路边,用力拉下手动刹车闸。然后,把气控车门打开,挥手示意车上的乘客下车。我们都以为公交车出了故障,只好排着队下车。乘客们观光兴致大减,十分失望,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摇头抱怨,还有的在嘟嘟囔囔地发牢骚,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谁都没有注意到驾驶员的面色苍白。下车后,大家回头观望驾驶室,看到驾驶员十分费力地熄灭了汽车发动机,然后就伏在方向盘上一动不动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不是车抛锚,而是驾驶员身体不适,昏厥了过去。大家赶紧呼喊着,可是驾驶员已经不省人事了,停止了呼吸,原来是心脏病突发。

大家都沉默了,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的行为而感动,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危,而是乘客的安全、行人的安全和车辆的安全,在紧急关头,避免了一起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责任感啊! 是一种多么撼人心魄的力量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位公交车驾驶员默默流泪,他就是大连市公交汽车联运公司702路4227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让我们为这位英雄默哀,向他致敬!

最后一分钟的生命

11

黑暗中有一道光,当我抓住这道光时,我朦朦胧睁开眼睛,看见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真美丽啊!

生命就像一个证件一样,有了生命才会有双眼,才看得到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人刚出生时,生命是多么漫长; 当人老时,又觉得生命多么短暂。生命开始到完结仅仅只有一眨眼的功夫,在这一瞬间又仅仅只有好几十年。人们抱怨它,因为它不够完美,不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们是为了什么而生活? 为什么拥有生命,生命又是什么? 在课文《匆匆》里一句话写道:“我赤裸裸来到世界上,转眼间又将赤裸裸地离去? ”难道朱自清也因为生命而迷茫。《匆匆》里他似乎抱怨了时间的短暂,提到时间,漫长与短暂不一样吗? 漫长的时间会到尽头。短暂的时间也一样会到尽头。那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么多的问题又靠谁来解答呢?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等,他们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搞研究,把一切现在了科学,每个科学家都有不屈的精神。他们也一定活得很光彩,但他们并不这样觉得,他们或许会一起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可能完美。但我们的生命并不完美。”你尽可能会把一幅画画好,把一首歌唱好,把一顿午餐做好,但生命永远也完美不了。为什么? 因为生命总是有很多缺陷,或许人类拥有生命是为了改造生命的缺陷,将生命尽可能的进化到更好,人的一生就可能是改造生命的期限。当生命的缺点一个个改正了,人们才不断发展,将生命发挥得更完美,更出色,那么这些人考验就算通过了。而那些经不起考验的人,总是在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为什么这么多人惧怕死亡? 是因为没办法生活了,还是因为死亡很痛苦,是啊! 当人们在与死神做垂死挣扎时,真的好痛苦。那如果不挣扎,躺下来,闭上眼慢慢等待死亡的到来,轻悄悄离开世界,那死亡还会痛苦吗?

真的,有好多问题啊,我真想问问生命,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一眨眼又要过去了,等待它的是死亡,难道又要到死亡的世界? 那里有新的生命需要改变缺陷吗? 没有生命我能做些什么? 只能在黑暗中满满漂流,失去方向的徘徊罢了。

生命是一个谜题,在什么时候才会有人解开它呢? 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会有许多人惧怕,但他们阻止不了,一分钟过后,他们自然接受了死亡,最后一分钟后,生命告诉你:我要消失了。

“题好一半文”, 根据立意拟出个好题目来, 也能为作文增色。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从前, 有个鲁国人, 擅长织麻鞋, 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 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 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 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 白绢是做帽子的, 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 怎么能不穷呢? ”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 ②立意自定, 文体(诗歌除外) 自选, 题目自拟; 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意作文,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12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写作时, 先要确定观点, 肯定或否定这种材料中“有人”的说法均可, 但必须写出充足的理由。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确定写作中心。(1)要重视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要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 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人生需要准确定位, 要知“己”知“彼”。(2)做事不能想当然, 不要脱离实际; 知识、阅历决定一个人认知的高度。(3)要勇于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 学会换角度看问题;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敢于尝试, 敢于改变; 挑战之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相关作文

  • 材料和话题作文作文5100字
  •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并无本质区别,它们之间具有包含.交叉关系,话题作文命题中的"话题"往往都是从一定的材料中引申出来,而任何作文材料中都包含着不止一个话题,当从材料中确定了话题之后就可以按话题作文的思路写作了.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都有由命题者提供的一则或多则(有文字材料.图画材料或 ...

  •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800字)作文3600字
  •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交替出现.由于学生对两种作文认识不到位,在写作中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写话题作文时,大量的引用所给材料,而写给材料作文时又抛开材料等.到底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 ...

  • 2007年高考作文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作文1600字
  •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历经了三大阶段,即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的阶段.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又出现新的走向,新材料作文是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突破和完善-- 从材料出发:高考作文命题新走向 高考作文命题,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基本上历经了三大阶段, ...

  •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作文4200字
  •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主讲:黄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方胜芳 一.考点解读 话题作文就是用所提供的某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写作者自己的经历.见识.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打开思路而设置的一个" ...

  • 话题作文教案作文3200字
  • 1 话题作文训练 训练目的: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及一般特点,初步学习写作方法 训练重难点:话题作文的审题 训练课时:2 教时 辅导过程: 一.话题作文的由来 话题作文是中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一朵异花奇葩.综观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有一条明显的发展轨迹.197 ...

  • 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指导作文3700字
  • 作文指导(命题作文) 一. 常见作文命题形式 (1)全命题作文 1. 含义:全命题就是完全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方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其特点为:(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

  • 过河拆桥住牛鼻--话题作文怎样合题作文1600字
  • 过河拆桥住牛鼻--话题作文怎样合题 符合题意是考试作文必要的限定,没有这个限定就没有作文考试.话题作文的符合题意主要是符合话题而不是符合材料.因为"话题才是作文的核心,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帮助考生理解话题.""作者完 ...

  • 命题作文_材料作文_话题作文指导作文高中
  • 作文指导(命题作文) 一. 常见作文命题形式 (1)全命题作文 1. 含义:全命题就是完全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就叫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方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的思想迅速集中.其特点为:(1)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 ...

  • 过河拆桥住牛鼻--话题作文怎样合题_语文论文作文五年级
  • 过河拆桥住牛鼻--话题作文怎样合题 符合题意是考试作文必要的限定,没有这个限定就没有作文考试.话题作文的符合题意主要是符合话题而不是符合材料.因为"话题才是作文的核心,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帮助考生理解话题.""作者完 ...

  •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作文3000字
  •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 摘 要 作文教学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总结了历年高考作文题, 分为三个类型: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然后指出各类题型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话题已经由前些年的词语过渡到短语句子, 材料作文重点在故事寓言型和社会现象评论型, 命题作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