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写作 课题作文8500字

五年级作文

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快乐作文

刘家尧学校小课题研究 屈福建 王娜娜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已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仍有过半数的同学,面对作文不知如何是好,或胡编乱扯,言之无物;或人云亦云,无真情实感;甚至有的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为此,我将进行“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快乐作文" 的课题实验。

实验目标:

1、找准活动与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挖掘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把情境作文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融为一体,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写作素养的同时培养审美、信息整合等多方面能力, 进而逐步达到学生能乐于表达、自主作文。

3、把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间的融合,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

1、大量阅读,提高表达能力。

“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只有大量阅读,才会逐渐感悟到写作的方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本学期,继续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每天读书不少于半小时,除

“红帆船”推荐书目必读外,另结合教材推荐学生阅读5-10本课外读物。每天积累3个词语,一段美文或几组句子,每周一节阅读课,交流读书收获等。

2、立足课本,挖掘写作素材。

课文是学好作文方法最好的例子,每篇课文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且及时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如学习了《窃读记》,引导学生写自己读书的故事,学习了〈桂花雨》写家乡给自己童年的童年带来的快乐等。

3、立足生活,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1)开展游戏作文。(2)利用节日作文。(3)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4、注重评价,提高写作兴趣

注重全方位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感悟方法,体验成功。(1)及时批阅,力争面批。(2)注重交流,明白优缺。(3)网上展示,互相学习。(4)积极投稿,体验成功。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将积极努力的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大胆探索,争取让每一个学生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需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生活中必需的事情,如吃饭、睡觉,不需他人督促,我们都会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做下去;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也不需别人督促,我们便会做得很好。由此可知需要和兴趣是我们做好一件事的前提。

那么,在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害怕作文,提笔无语,谈写色变;教师怵头作文,劳神费时,收效甚微的问题时,我们能不能从这个的角度思考,让写作成为师生的一种快乐的需要呢?

近几年,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改进作文的教学流程,改进讲评作文的方法,改进写作的具体方式,以写促读,以写传情,使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我也品尝到了轻松教写作的甜头。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传统的作文教学流程通常如下,教师讲授写作知识 剖析范文 引导鉴赏 命题 学生写作 教师批改 课堂讲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写作,被动地接受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难被激发。因此,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成为写作的主人,让他们将写作作为一种如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快乐,是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根本点,作文教学流程的改进就基于以上理由。

新的作文教学流程如下:学生讲述故事 学生命题 学生讨论 个体或集体写作 集体点评(分组) 互相打分 推荐优秀作

品 展览或范读。

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需要 屈福建

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作文。提及“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教师、学生,皆为“谈„文‟色变”。究其因,学生怕写,主要是生活经历少,知识面狭窄,素材有限,词汇单调,语言贫乏所致。而教学的要求又太高,故其面对作文望而生畏;老师怕教,主要是尽其所能反复指导、精批细评,效果却不佳,提高不快。这样,久而久之,“教”的主导意识淡化,“学”的兴趣也随之减弱。针对作文教学中的困惑,我以为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直接动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见,学生只有爱写、乐写,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一、提供素材,获得写作源泉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则溪水就生动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告诉我们,作文要有内容,必须要有写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来自我们周围的事物。学生只有学会主动地到客观现实中取得感性材料,自觉地参与实践中去认识周围事物,也就是作家们常说的“体验生活”,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掌握好第一手原始材料,然后动脑筋去加工、去创造,才能“表达”出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去池塘边看成群的蝌蚪,去河里捉螃蟹,去田野捉虫子,去山上采映山红,下雨天听雨声,下雪天观雪景、……让他们在快乐鲜活的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体验

美,情不自禁地关注生活。

生活实践不仅指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还包括学生自己的实践。比如: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校内外活动,参加各种劳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既使他们得到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还会成为作文极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为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开始了一系列以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为内容的小练笔。如《学炒菜》、《补袜子》、《洗衣服》、《捉螃蟹》、《捕鱼》……如《洗鞋子》,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做起来却不免犹豫:是解下鞋带洗鞋面,还是鞋带鞋面一起洗;遇到鞋底很脏,是先洗鞋面还是先洗鞋底;遇到鞋面上沾有墨汁,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去清洗,等等。要求学生平时留心大人是怎样洗鞋的,自己在洗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体会,然后做起文章来也就真实、具体、有条理。

其次,还应从大量阅读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未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陶冶了情操。从阅读中吸取营养,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提炼,酿出蜜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再现生活的原汁原味,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题材,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有话好说。例如,在学生外出春游、秋游和野炊的时候,我们用数码相机摄下重点景物,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习作时,就可以帮助他们再现游玩的过程,学生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又如,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欢庆六一”、“趣味运动会”、“清明扫墓”、“爱心募捐”等,我们用摄像机记

录活动的全过程,在学生作文时,录像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再也不会因材料缺乏而犯难了。

二、认真观察,用心记下细节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极其重要。许多孩子害怕习作,是因为缺少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教师要做作文教学“有心人”。和学生聊聊近期见闻,如天气怎么样,四周景物有什么变化?路上见到什么,小伙伴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样让孩子睁开明亮的小眼睛,竖起精灵的小耳朵,辩别是非,尝试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

以往的作文教学常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学生的观察指导。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启迪他们创新,使其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做生活的有心人。我班张慧同学写了一篇《家乡的美食》,其中一段写道:“说起香肠,这可是我奶奶的拿手好戏。寒冬腊月的一天,奶奶在家做香肠,我便给奶奶打下手,只见奶奶先把新鲜的瘦肉切成大约3厘米长,宽、厚各1厘米左右的细条,而且切得很均匀,还要切一些肥肉掺杂在里面。奶奶告诉我,加上少许肥肉,可让瘦肉不老,肥肉不腻,更是可口。仔细瞧,发现奶奶把肥肉切成了细小的肉丁,奶奶还把肥肉、瘦肉搅拌均匀;接着放上辣椒酱、花椒粉、盐巴、味精等,腌上个把小时;然后把洗干净的肠衣拿来,用一根细线把肠衣的一头扎紧,从另一端往肠衣里面吹气,认真检查看有没有漏洞,再用筷子夹着腌好的肉馅

小心翼翼地灌到肠衣里面去,待充满整根肠衣后扎好端口;最后按15厘米左右长度用细线系紧,为了让肠衣里的肉挤紧,奶奶叫我拿来缝衣针对准里面的小气泡轻轻扎,霎时,里面的气泡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过了整整两个多小时,香肠的制作总算大功告成了。”香肠的制作过程小作者写得很是清楚,这与小作者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

三、随机而作,激发表达欲望

“情动而辞发”,大凡写作,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觉得很难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形式雷同,就是干瘪乏味的。我在教学作文时,尽其所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继而激发写作热情,让他们想写。

从语言角度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这一点决定了作文教学的情感性。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当今小学生喜欢能让自己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学到写作方法的教师。为使学生觉得习作是一件乐事,我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习作的教学环境,营造兴奋、和谐的氛围。一次语文课前,一名学生依照我两周前的安排,在家动手腌制了鸭蛋。这天她带来一个盐鸭蛋一定要我品尝。孩子的真情让我感动,征求她同意后,我灵机一动将阅读课换上了一节充满快乐的习作指导课。课堂上,我和37个孩子共同分享这一个洁白油亮的盐鸭蛋。津津有味地品尝,开心坦率地谈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同学们纷纷一吐为快。有的描述咸鸭蛋的颜色和香味:“老师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把咸鸭蛋分成了小块块,有白有黄,均匀地摆放在盘子里,就像秋天里

一朵盛开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有的描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只见老师左手端着盘子,右手拿着勺子,笑吟吟地走下台来。还没等到老师弯下腰去,坐在最前面的同学就张开了小嘴;老师将一小瓣„菊花‟轻轻送入他的口中,只见他吃完后咂咂嘴,向老师和同学们会心一笑,我想一定是感觉那滋味很是独特吧。”还有的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我吃的时候,我觉得又咸又甜。„咸‟这个字刚一闪过,我就想:我真是多说了,咸蛋不咸能叫咸蛋吗?对于„甜‟字,正是我在咸字背后品出来的另一种独特滋味,那是一种同学间甜甜的友情,更是师生间甜甜的师生情……”有了愉悦氛围的创设,有了情感的激发,孩子们急于倾泄心情的表达,动笔行文当然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了。

记得还有一次,那是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早晨,我和孩子们正在诵读经典文章。突然窗外飞舞雪花,簌簌下落的雪花像柳絮,像鹅毛,恰如在天空中轻盈地迈着舞步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被这冬天到来的第一场雪吸引住了,读书声被一阵阵惊呼声淹没了。孩子们见我没有责怪他们,便一个个挤到窗口前,有的还打开了窗户伸出小手去接那漂亮的雪花。看着孩子们对雪花这么喜爱,孩子们的笑脸是那样灿烂,我提议到操场上去看个够,这时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直奔操场。等孩子们玩够之后,我让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有了情境的铺垫,深切地体验,一篇篇小练笔顺利诞生了。这样及时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灵感的事例很多。老师的呵护与关爱久而久之,换来的就是孩子们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发挥想象,鼓励自主创新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人是生来就怀有情的核,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

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始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不管学生的文章多么拙劣,都不能给学生当头一棒的打击,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产生自我否定,失去写作的信心。在作文讲评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如对于写得好的同学从词语的运用、表达技法等方面进行讲评;对于写作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就要从字的书写、写作态度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学生作文中点滴的进步,给以充发的肯定和鼓励,要对学生付出的劳动加以承认,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收获。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评和激励性地评价,会极大的点燃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发他们更大的写作热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样,赞许和鼓励,会更大的开发学生的潜能,给他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变学生一见作文就叫苦连天、应付写作为乐写、善写,逐步写出自我完善、令人满意的作品。

我班有一名学生,以前习作语句不通,字写的也很潦草。一次,学校组织捡白色垃圾,我带着学生沿着他们上学的路线去捡白色垃圾,同学们议论纷纷。回到教室后,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劳动感受,这名同学不仅说出了自己捡垃圾时的辛苦,还阐述了自己对乱扔垃圾这种行为的看法,他既说出了真实感受,又表明自己对错误行为的反感,我在同学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同学们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鼓励,更加激发了他写作的乐趣,从此,他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

小学生写作文,就像是婴儿牙牙学语,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赞许,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以此拨动情感之弦,升腾起高涨的写作热情。因此,写作过程中,学生用的每一个贴切的词语,所造的每一个精彩的句子,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及时用心写好评语,激励他们从小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纯净的童心、天真的语言来描绘心中的世界。如:“你的鸡蛋汤不仅色泽鲜,老师还品尝到它的芳香可口了。能写出这么精彩的作文,一定是你多动手、勤思考的结果,继续努力,丰硕的收获等着你!”另如:“你第一次做的米饭虽然糊了,但老师依然能品尝出米饭的香味。如果你能把做米饭的过程按一定顺序叙述清楚,做出来的米饭味道就更是香了。”这些凝聚着老师满怀期待的真情实语,正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写作动力越强烈,越能对写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写作活动。我经常在班上张贴和范读同学们好的作文,一学期快结束时就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在电脑上打印出来,编成一个小文集,供同学们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厚爱,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写作就会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快乐的作文教学是把“苦写”、“厌写”变为“乐写”、“爱写”的一种教学心理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在心中时时装着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地去关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学生就能在写作中品尝到快乐和甘甜,愉快作文教学的目的就会有望达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方案

王娜娜

一、课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 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

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 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 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三)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

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 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收集优秀读书心得。

3、开展“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4、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 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阅读成长记录袋、读书心得。

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快乐作文

刘家尧学校小课题研究 屈福建 王娜娜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已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仍有过半数的同学,面对作文不知如何是好,或胡编乱扯,言之无物;或人云亦云,无真情实感;甚至有的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为此,我将进行“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快乐作文" 的课题实验。

实验目标:

1、找准活动与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挖掘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把情境作文教学与提高学生素质融为一体,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写作素养的同时培养审美、信息整合等多方面能力, 进而逐步达到学生能乐于表达、自主作文。

3、把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与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间的融合,丰富和发展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

1、大量阅读,提高表达能力。

“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只有大量阅读,才会逐渐感悟到写作的方法,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本学期,继续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每天读书不少于半小时,除

“红帆船”推荐书目必读外,另结合教材推荐学生阅读5-10本课外读物。每天积累3个词语,一段美文或几组句子,每周一节阅读课,交流读书收获等。

2、立足课本,挖掘写作素材。

课文是学好作文方法最好的例子,每篇课文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且及时挖掘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如学习了《窃读记》,引导学生写自己读书的故事,学习了〈桂花雨》写家乡给自己童年的童年带来的快乐等。

3、立足生活,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1)开展游戏作文。(2)利用节日作文。(3)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4、注重评价,提高写作兴趣

注重全方位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感悟方法,体验成功。(1)及时批阅,力争面批。(2)注重交流,明白优缺。(3)网上展示,互相学习。(4)积极投稿,体验成功。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将积极努力的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大胆探索,争取让每一个学生爱上作文,写好作文。

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需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生活中必需的事情,如吃饭、睡觉,不需他人督促,我们都会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做下去;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也不需别人督促,我们便会做得很好。由此可知需要和兴趣是我们做好一件事的前提。

那么,在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害怕作文,提笔无语,谈写色变;教师怵头作文,劳神费时,收效甚微的问题时,我们能不能从这个的角度思考,让写作成为师生的一种快乐的需要呢?

近几年,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通过改进作文的教学流程,改进讲评作文的方法,改进写作的具体方式,以写促读,以写传情,使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快乐,我也品尝到了轻松教写作的甜头。

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传统的作文教学流程通常如下,教师讲授写作知识 剖析范文 引导鉴赏 命题 学生写作 教师批改 课堂讲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写作,被动地接受评价,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难被激发。因此,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成为写作的主人,让他们将写作作为一种如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快乐,是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根本点,作文教学流程的改进就基于以上理由。

新的作文教学流程如下:学生讲述故事 学生命题 学生讨论 个体或集体写作 集体点评(分组) 互相打分 推荐优秀作

品 展览或范读。

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的需要 屈福建

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莫过于作文。提及“作文”,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教师、学生,皆为“谈„文‟色变”。究其因,学生怕写,主要是生活经历少,知识面狭窄,素材有限,词汇单调,语言贫乏所致。而教学的要求又太高,故其面对作文望而生畏;老师怕教,主要是尽其所能反复指导、精批细评,效果却不佳,提高不快。这样,久而久之,“教”的主导意识淡化,“学”的兴趣也随之减弱。针对作文教学中的困惑,我以为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直接动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见,学生只有爱写、乐写,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一、提供素材,获得写作源泉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则溪水就生动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告诉我们,作文要有内容,必须要有写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来自我们周围的事物。学生只有学会主动地到客观现实中取得感性材料,自觉地参与实践中去认识周围事物,也就是作家们常说的“体验生活”,亲身去体验和感受,掌握好第一手原始材料,然后动脑筋去加工、去创造,才能“表达”出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去池塘边看成群的蝌蚪,去河里捉螃蟹,去田野捉虫子,去山上采映山红,下雨天听雨声,下雪天观雪景、……让他们在快乐鲜活的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体验

美,情不自禁地关注生活。

生活实践不仅指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还包括学生自己的实践。比如: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校内外活动,参加各种劳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既使他们得到了经验,增长了才干,还会成为作文极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为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开始了一系列以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为内容的小练笔。如《学炒菜》、《补袜子》、《洗衣服》、《捉螃蟹》、《捕鱼》……如《洗鞋子》,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做起来却不免犹豫:是解下鞋带洗鞋面,还是鞋带鞋面一起洗;遇到鞋底很脏,是先洗鞋面还是先洗鞋底;遇到鞋面上沾有墨汁,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去清洗,等等。要求学生平时留心大人是怎样洗鞋的,自己在洗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体会,然后做起文章来也就真实、具体、有条理。

其次,还应从大量阅读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许多未学到的知识,这样不仅扩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陶冶了情操。从阅读中吸取营养,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提炼,酿出蜜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再现生活的原汁原味,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的题材,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有话好说。例如,在学生外出春游、秋游和野炊的时候,我们用数码相机摄下重点景物,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习作时,就可以帮助他们再现游玩的过程,学生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又如,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欢庆六一”、“趣味运动会”、“清明扫墓”、“爱心募捐”等,我们用摄像机记

录活动的全过程,在学生作文时,录像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再也不会因材料缺乏而犯难了。

二、认真观察,用心记下细节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极其重要。许多孩子害怕习作,是因为缺少敏锐的观察能力,所以,教师要做作文教学“有心人”。和学生聊聊近期见闻,如天气怎么样,四周景物有什么变化?路上见到什么,小伙伴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样让孩子睁开明亮的小眼睛,竖起精灵的小耳朵,辩别是非,尝试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

以往的作文教学常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学生的观察指导。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启迪他们创新,使其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做生活的有心人。我班张慧同学写了一篇《家乡的美食》,其中一段写道:“说起香肠,这可是我奶奶的拿手好戏。寒冬腊月的一天,奶奶在家做香肠,我便给奶奶打下手,只见奶奶先把新鲜的瘦肉切成大约3厘米长,宽、厚各1厘米左右的细条,而且切得很均匀,还要切一些肥肉掺杂在里面。奶奶告诉我,加上少许肥肉,可让瘦肉不老,肥肉不腻,更是可口。仔细瞧,发现奶奶把肥肉切成了细小的肉丁,奶奶还把肥肉、瘦肉搅拌均匀;接着放上辣椒酱、花椒粉、盐巴、味精等,腌上个把小时;然后把洗干净的肠衣拿来,用一根细线把肠衣的一头扎紧,从另一端往肠衣里面吹气,认真检查看有没有漏洞,再用筷子夹着腌好的肉馅

小心翼翼地灌到肠衣里面去,待充满整根肠衣后扎好端口;最后按15厘米左右长度用细线系紧,为了让肠衣里的肉挤紧,奶奶叫我拿来缝衣针对准里面的小气泡轻轻扎,霎时,里面的气泡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过了整整两个多小时,香肠的制作总算大功告成了。”香肠的制作过程小作者写得很是清楚,这与小作者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

三、随机而作,激发表达欲望

“情动而辞发”,大凡写作,都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觉得很难找到学生情感的激发点,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形式雷同,就是干瘪乏味的。我在教学作文时,尽其所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继而激发写作热情,让他们想写。

从语言角度看,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这一点决定了作文教学的情感性。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当今小学生喜欢能让自己在轻松愉悦环境中学到写作方法的教师。为使学生觉得习作是一件乐事,我努力创设适合学生习作的教学环境,营造兴奋、和谐的氛围。一次语文课前,一名学生依照我两周前的安排,在家动手腌制了鸭蛋。这天她带来一个盐鸭蛋一定要我品尝。孩子的真情让我感动,征求她同意后,我灵机一动将阅读课换上了一节充满快乐的习作指导课。课堂上,我和37个孩子共同分享这一个洁白油亮的盐鸭蛋。津津有味地品尝,开心坦率地谈论,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同学们纷纷一吐为快。有的描述咸鸭蛋的颜色和香味:“老师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把咸鸭蛋分成了小块块,有白有黄,均匀地摆放在盘子里,就像秋天里

一朵盛开的菊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有的描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只见老师左手端着盘子,右手拿着勺子,笑吟吟地走下台来。还没等到老师弯下腰去,坐在最前面的同学就张开了小嘴;老师将一小瓣„菊花‟轻轻送入他的口中,只见他吃完后咂咂嘴,向老师和同学们会心一笑,我想一定是感觉那滋味很是独特吧。”还有的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我吃的时候,我觉得又咸又甜。„咸‟这个字刚一闪过,我就想:我真是多说了,咸蛋不咸能叫咸蛋吗?对于„甜‟字,正是我在咸字背后品出来的另一种独特滋味,那是一种同学间甜甜的友情,更是师生间甜甜的师生情……”有了愉悦氛围的创设,有了情感的激发,孩子们急于倾泄心情的表达,动笔行文当然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了。

记得还有一次,那是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早晨,我和孩子们正在诵读经典文章。突然窗外飞舞雪花,簌簌下落的雪花像柳絮,像鹅毛,恰如在天空中轻盈地迈着舞步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被这冬天到来的第一场雪吸引住了,读书声被一阵阵惊呼声淹没了。孩子们见我没有责怪他们,便一个个挤到窗口前,有的还打开了窗户伸出小手去接那漂亮的雪花。看着孩子们对雪花这么喜爱,孩子们的笑脸是那样灿烂,我提议到操场上去看个够,这时孩子们更是欢呼雀跃,直奔操场。等孩子们玩够之后,我让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有了情境的铺垫,深切地体验,一篇篇小练笔顺利诞生了。这样及时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灵感的事例很多。老师的呵护与关爱久而久之,换来的就是孩子们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

四、发挥想象,鼓励自主创新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人是生来就怀有情的核,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

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始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对待,不管学生的文章多么拙劣,都不能给学生当头一棒的打击,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产生自我否定,失去写作的信心。在作文讲评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如对于写得好的同学从词语的运用、表达技法等方面进行讲评;对于写作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就要从字的书写、写作态度等方面入手进行讲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学生作文中点滴的进步,给以充发的肯定和鼓励,要对学生付出的劳动加以承认,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收获。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评和激励性地评价,会极大的点燃学生的写作愿望,激发他们更大的写作热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样,赞许和鼓励,会更大的开发学生的潜能,给他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变学生一见作文就叫苦连天、应付写作为乐写、善写,逐步写出自我完善、令人满意的作品。

我班有一名学生,以前习作语句不通,字写的也很潦草。一次,学校组织捡白色垃圾,我带着学生沿着他们上学的路线去捡白色垃圾,同学们议论纷纷。回到教室后,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劳动感受,这名同学不仅说出了自己捡垃圾时的辛苦,还阐述了自己对乱扔垃圾这种行为的看法,他既说出了真实感受,又表明自己对错误行为的反感,我在同学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同学们向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

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鼓励,更加激发了他写作的乐趣,从此,他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

小学生写作文,就像是婴儿牙牙学语,对于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赞许,使学生产生成功感,以此拨动情感之弦,升腾起高涨的写作热情。因此,写作过程中,学生用的每一个贴切的词语,所造的每一个精彩的句子,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及时用心写好评语,激励他们从小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纯净的童心、天真的语言来描绘心中的世界。如:“你的鸡蛋汤不仅色泽鲜,老师还品尝到它的芳香可口了。能写出这么精彩的作文,一定是你多动手、勤思考的结果,继续努力,丰硕的收获等着你!”另如:“你第一次做的米饭虽然糊了,但老师依然能品尝出米饭的香味。如果你能把做米饭的过程按一定顺序叙述清楚,做出来的米饭味道就更是香了。”这些凝聚着老师满怀期待的真情实语,正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学生写作动力越强烈,越能对写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写作活动。我经常在班上张贴和范读同学们好的作文,一学期快结束时就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在电脑上打印出来,编成一个小文集,供同学们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厚爱,师生感情融洽,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写作就会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快乐的作文教学是把“苦写”、“厌写”变为“乐写”、“爱写”的一种教学心理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在心中时时装着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地去关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学生就能在写作中品尝到快乐和甘甜,愉快作文教学的目的就会有望达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方案

王娜娜

一、课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 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

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 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 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三)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

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 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收集优秀读书心得。

3、开展“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4、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 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阅读成长记录袋、读书心得。


相关作文

  • 体验式作文课题作文2100字
  • <丰富体验,快乐作文>课题研究方案 马秀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 ...

  • 有效的小学作文模式课题论证报告作文3400字
  • 一.选题的意义 1.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向"指导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在作文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作文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案预设全面发展, 三维目标协调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 既有形式和内容, 又有措施和策略.教学活动结束后写出教学 ...

  •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作文12200字
  • <基于我校的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西平县人和河沿张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

  • 生活化作文课题研究报告作文3300字
  • 莱阳市2014小课题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生活化" 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单位:莱阳市羊郡中心初级中学 课题主持人:周翠荣 课题组成员:纪仁高 李娟 梁德磊 盖玉红 报告执笔人:周翠荣 摘要:作文" 生活化" ,就是把作文简单化 ...

  • 快乐作文 课题作文2400字
  • 来安县小学语文习作训练研究 关于小学生快乐作文的探索 [内容提要] 让小学生的作文过程变得快乐起来: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让学生在修改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师时时不忘"露一手",给学生一些激励或启发.不断尝试新的 ...

  •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作文29400字
  • 1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课题中期报告 在湖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引领下,我们开展了子课题<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三年多来,我们围绕具体的研究目标,根据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现把我 ...

  • 初中作文课题作文4300字
  • '五四'制初中作文目标序列教学法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 " '五四'制初中作文目标序列教学法" ,是特别针对"五四"分制学校初中生这一特定主体,尊重他们特定的写作心理规律,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6-9年级)写作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结 ...

  • 考试记作文教案作文1900字
  • 1 酷爱写作辅导教学设计 设计人:JXN 期末考试记 教学内容: 以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作为写作主题,回忆记叙考试期间的经历,抓住考试中最让自己难忘的具体情况描写情景,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情况. 教学目的及重点: 1.简叙考试前后的经历,包括复习准备.考试过程等. 2.抓住考试过程中最让自己难忘的具体情 ...

  • 关注需要,快乐作文作文11800字
  • 关注需要,快乐作文 ------小学生快乐作文结题报告 "关注需要,快乐作文"系东南营小学市级教科研重点课题,于2008年9月正式启动,2010年12月结题.经过三学年的研究实验,课题组深化了一认识,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