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二元对立形式 有用无用作文4200字

初一作文

作文审题立意之二元对立关系型作文

编辑 王文娜 审核 高二语文组

一、考试材料:

1、庄子在《人间世》中有一则故事:南伯子藄(qí) 到商丘去游玩,看到了一棵巨大而茂盛的树,这棵树与众不同,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然而子藄上前仔细地观看,发现这棵树枝丫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木心是空的不能做棺材;舔一下树叶,嘴就会受伤而溃烂;闻一闻气味,就会使人大[微博]醉三日醒不来。于是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背景】

(1)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2)在2012年复旦大学[微博]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二、如何立意:

二元对立关系的作文,可以使用三问法来确定立意

具体“有用与无用”这一话题

和无用在一定条件下能不能转化?

考虑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再考虑所给材料的中心立意

1考生应该准确诠释什么是所谓“有用”,什么是在有些人看来“无用”, 这几个材料都倾向于“有用的事”只是暂时有用,短时有效,长远看实则无用,而且对人生或社会发展还有害的,(例如: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 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无用的事”所指同样很多,崇尚心中的事业理想、精神生活(例如: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能丰富情感、滋养精神的事;选择为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建

设;淡泊名利、不求功利、本真地享受生活;选择不能发财的冷门专业甘之如饴,并且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东西;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品德高尚风气的学校教育;倡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能力的做法;淡化物欲和名利的思想、亲近大自然、用文学净化心灵的举动;亲近文化名人、走进经典名著的读书活动;坚守民族气节、弘扬民族道德的行为;坚持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2 材料都倾向于“无用的事”实则包含着有用的道理,只是暂时看不出来,不明显罢了,从长远来看,从发展来看,从科学性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它是心灵世界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事情,事关人的思想性格品德的养成,事关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幸福追求。

3、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有用”和“无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用”的完满。

范文展示

有用与无用

何谓有用?我问苏格拉底,他说,思考人的无知;我问白松礼们,他们说骑人力车为孩子们赚读书的钱;我问街上埋头疾走的人,他说,工作,赚钱。

何谓无用?我问南山下的种豆士,他说为功名所累;我问“慢之国”的人,他说,整体拼命工作;我问“急之国”的人,他说,蜗牛一般的生活。

我想,有用和无用本就是在特定的时刻才有各自的标准。有用之事可以因为无人享受而终化成一堆泡影,而无用之事有时即使平淡却可以让灵魂奔得更快。

有用的事,一般是指可以获得可见利益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让我们享受各种物质带来的便利,如同高铁上那串代表时速的数字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无数致于做有用事的工程师的努力下创造一个又一个记录。又如同浦江两岸的现代化建筑,一个又一个迫不及待得向世界宣告着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怎能离开有用的事?可,有用真的让我们全身心都快乐,都奔向幸福了吗?

丹麦人说,走太快了,歇一歇,让灵魂跟上脚步。无用,绝不是在高福利政策下催生出的“垃圾”,相反,那些慰籍心灵,滋孕精神的事,正在让很多人觉醒,当一个城市的精神强大了,它才是真正的活出了有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他的身体以无法愉悦他了,可他还有思想。他时而俯瞰自己,时而和自己并坐,时而又站着远远大饿。他在探索生命的价值,做着对拯救他身体看似无用的事。他用平和的心态迎接生命一个又一个的鬼门关。无用的事带给我们的是内在的利益,教我们将野心减速,教我们喝茶聊天品生活,教我们找回自我,而不至于迷失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墙间。

有用和无用之间其实连一层薄沙都没有。无论是对于天生不愁物质的人来说,还是对于那些一心追求物质的“贫家子弟”来说,如今他们定义的有用的确可以让生活更富裕,可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便成了无用。这两者从来没有明显的区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有用和无用,那是随时间、阅历,生活而变的事。

现在的我们离不开做更多有用的事,这是时代的决定。可作为个人,我更愿做些无用的事,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庇护所,让它不至于被“急”缠绕,让它更坚强的支撑我去做有用的事。 让你感觉活得踏实,是有用的事;让你感觉活得幸福,那便是无用的事。

有用与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

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在房产开发、GDP 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 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然而这无异与把我们的精神文化思想从我们的身体里剥离,我们是否可以想想,假如把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的“无用”大树砍掉,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

有用与无用

风萧萧处,多少莘莘学子星夜兼程赴考场;温柔乡里,多少贪官污吏机关算尽赴名利;平凡城市,多少工作家庭拼命工作求生存;一国一家,多少人物大笔一挥便是发展图强。 倘将上述均归为“有用”之行列,试问岂不是过于草率?“急之国”的人们,可以为的是名利,但大多只为了生存。

当然,这绝不曾与“无用”相违背,因为“无用”并非简单的时间挥霍,更多只是精神诉求、心态平和。可以想见,提“贫家子弟”的人只是在混淆概

然而放眼大千世界,“有用”、“无用”已成为一对互不共生的矛盾,原因很简单,“有用”看不清“无用”的价值,“无用”也不明白“有用”的意义。于是一边高举儒家大旗,一路高歌猛进;一边却心浸老庄思想,躺在室外桃源。不过倒也奇怪,儒家华丽外衣里包裹的只是名利,而非急躁,与速度毫无关系。子曰:“欲速则不达。”心急气躁如何能求得名利?倒是黄老学说彻底无为,无为成为避世,自然无法成为主流价值观。

只能说,提出“无用”之人同样在混淆概念,心急与名利并无必然联系,甚至恰好相反,心急做的只能是无用功。

追本溯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速度之风,进而世界风行,传至中国亦不能例外。回想马克思﹒韦伯对工业革命的结论: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而当下人们早就把这张网给撕破了。

换而言之,“有用”被撕成了“无用”,“无用”进化成为“有用”,甚至成为财富、声誉、地位的代名词。由是,二则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

试举一例,一件艺术品究竟有用没用?对艺术家而言,“有用”因为这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于是急于求成、粗制滥造、推向市场,遇到一个心求“无用”的买家为粉饰自己本无知的修

养,成为“有用”的门脸道具,于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恶性循环,艺术家生产出越看似“有用”的“无用”产品,消费者越买进装饰“无用”的“有用”之作,可谓一拍即合。

坚持“无用”的艺术家就算作品真成了无用,大概也会用心将其成为“有用”。灵感孕育激情、汇聚洒脱,泼墨写意,正如品茗一般,三月不知肉味,倘若遇一知己子期,纵是一生潦倒也无复何求。

见高更情愿放弃城市生活与野人同吃同住,梭罗身由心往,居瓦尔登湖畔。

伴随实用主义的大厦将倾,恐怕人们才会明白“有用”引人前行,而“无用”才是生命的归宿啊。

作文审题立意之二元对立关系型作文

编辑 王文娜 审核 高二语文组

一、考试材料:

1、庄子在《人间世》中有一则故事:南伯子藄(qí) 到商丘去游玩,看到了一棵巨大而茂盛的树,这棵树与众不同,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然而子藄上前仔细地观看,发现这棵树枝丫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木心是空的不能做棺材;舔一下树叶,嘴就会受伤而溃烂;闻一闻气味,就会使人大[微博]醉三日醒不来。于是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背景】

(1)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2)在2012年复旦大学[微博]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

二、如何立意:

二元对立关系的作文,可以使用三问法来确定立意

具体“有用与无用”这一话题

和无用在一定条件下能不能转化?

考虑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再考虑所给材料的中心立意

1考生应该准确诠释什么是所谓“有用”,什么是在有些人看来“无用”, 这几个材料都倾向于“有用的事”只是暂时有用,短时有效,长远看实则无用,而且对人生或社会发展还有害的,(例如: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 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无用的事”所指同样很多,崇尚心中的事业理想、精神生活(例如: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能丰富情感、滋养精神的事;选择为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建

设;淡泊名利、不求功利、本真地享受生活;选择不能发财的冷门专业甘之如饴,并且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东西;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品德高尚风气的学校教育;倡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能力的做法;淡化物欲和名利的思想、亲近大自然、用文学净化心灵的举动;亲近文化名人、走进经典名著的读书活动;坚守民族气节、弘扬民族道德的行为;坚持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2 材料都倾向于“无用的事”实则包含着有用的道理,只是暂时看不出来,不明显罢了,从长远来看,从发展来看,从科学性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它是心灵世界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事情,事关人的思想性格品德的养成,事关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幸福追求。

3、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有用”和“无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用”的完满。

范文展示

有用与无用

何谓有用?我问苏格拉底,他说,思考人的无知;我问白松礼们,他们说骑人力车为孩子们赚读书的钱;我问街上埋头疾走的人,他说,工作,赚钱。

何谓无用?我问南山下的种豆士,他说为功名所累;我问“慢之国”的人,他说,整体拼命工作;我问“急之国”的人,他说,蜗牛一般的生活。

我想,有用和无用本就是在特定的时刻才有各自的标准。有用之事可以因为无人享受而终化成一堆泡影,而无用之事有时即使平淡却可以让灵魂奔得更快。

有用的事,一般是指可以获得可见利益的事情。它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让我们享受各种物质带来的便利,如同高铁上那串代表时速的数字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无数致于做有用事的工程师的努力下创造一个又一个记录。又如同浦江两岸的现代化建筑,一个又一个迫不及待得向世界宣告着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怎能离开有用的事?可,有用真的让我们全身心都快乐,都奔向幸福了吗?

丹麦人说,走太快了,歇一歇,让灵魂跟上脚步。无用,绝不是在高福利政策下催生出的“垃圾”,相反,那些慰籍心灵,滋孕精神的事,正在让很多人觉醒,当一个城市的精神强大了,它才是真正的活出了有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他的身体以无法愉悦他了,可他还有思想。他时而俯瞰自己,时而和自己并坐,时而又站着远远大饿。他在探索生命的价值,做着对拯救他身体看似无用的事。他用平和的心态迎接生命一个又一个的鬼门关。无用的事带给我们的是内在的利益,教我们将野心减速,教我们喝茶聊天品生活,教我们找回自我,而不至于迷失在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墙间。

有用和无用之间其实连一层薄沙都没有。无论是对于天生不愁物质的人来说,还是对于那些一心追求物质的“贫家子弟”来说,如今他们定义的有用的确可以让生活更富裕,可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便成了无用。这两者从来没有明显的区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有用和无用,那是随时间、阅历,生活而变的事。

现在的我们离不开做更多有用的事,这是时代的决定。可作为个人,我更愿做些无用的事,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庇护所,让它不至于被“急”缠绕,让它更坚强的支撑我去做有用的事。 让你感觉活得踏实,是有用的事;让你感觉活得幸福,那便是无用的事。

有用与无用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后人却受用无穷。即使那棵大树真的没什么价值,但至少它能给人们以隐庇本身就是“有用”了。

“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

驾鹰、走狗、掼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的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

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经济奇迹。但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时代主旋律,又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上火”型社会:心中欲望太强、步子太大、动作难免变形,所谓“步子太大扯着蛋”是也。

人体上火了,喝剂凉茶能去火。社会上火了,亦需一剂能清心降火的药方:做点无用的事,关心点与己无关的事。前者清心,缓和焦虑症,自己与自己和解;后者解毒,消化社会戾气,与社会达成和解。

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功利的父母绝不为过,早教经济、学区房、奥数班甚至已成为庞大“教育经济”的一部分,身处其中的中国父母,外人眼中是“虎妈”,自己心中是“孩奴”,里外都不是人。

18世纪的法国人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另一个爱把“这有什么用?”当做口头禅的,是中国的一些市长们。在房产开发、GDP 数字这些“有用之事”面前,历史街区、文化保育实在乃太“无用之事”,它不能带来任何GDP 数字增长、官职升迁或所谓的“城市虚荣心”。所以,文化界一边在为北京古城墙不保而叹息,那边七朝古都开封为修通公路,打算开挖古城墙。“十朝古都”南京市也打算借“城市危改”工程,将金陵古城夷为平地。 听闻,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然而这无异与把我们的精神文化思想从我们的身体里剥离,我们是否可以想想,假如把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的“无用”大树砍掉,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

有用与无用

风萧萧处,多少莘莘学子星夜兼程赴考场;温柔乡里,多少贪官污吏机关算尽赴名利;平凡城市,多少工作家庭拼命工作求生存;一国一家,多少人物大笔一挥便是发展图强。 倘将上述均归为“有用”之行列,试问岂不是过于草率?“急之国”的人们,可以为的是名利,但大多只为了生存。

当然,这绝不曾与“无用”相违背,因为“无用”并非简单的时间挥霍,更多只是精神诉求、心态平和。可以想见,提“贫家子弟”的人只是在混淆概

然而放眼大千世界,“有用”、“无用”已成为一对互不共生的矛盾,原因很简单,“有用”看不清“无用”的价值,“无用”也不明白“有用”的意义。于是一边高举儒家大旗,一路高歌猛进;一边却心浸老庄思想,躺在室外桃源。不过倒也奇怪,儒家华丽外衣里包裹的只是名利,而非急躁,与速度毫无关系。子曰:“欲速则不达。”心急气躁如何能求得名利?倒是黄老学说彻底无为,无为成为避世,自然无法成为主流价值观。

只能说,提出“无用”之人同样在混淆概念,心急与名利并无必然联系,甚至恰好相反,心急做的只能是无用功。

追本溯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速度之风,进而世界风行,传至中国亦不能例外。回想马克思﹒韦伯对工业革命的结论:生命本是一张由意义构成的丰富之网,而当下人们早就把这张网给撕破了。

换而言之,“有用”被撕成了“无用”,“无用”进化成为“有用”,甚至成为财富、声誉、地位的代名词。由是,二则本末倒置、南辕北辙、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

试举一例,一件艺术品究竟有用没用?对艺术家而言,“有用”因为这是自己的生存之道。于是急于求成、粗制滥造、推向市场,遇到一个心求“无用”的买家为粉饰自己本无知的修

养,成为“有用”的门脸道具,于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恶性循环,艺术家生产出越看似“有用”的“无用”产品,消费者越买进装饰“无用”的“有用”之作,可谓一拍即合。

坚持“无用”的艺术家就算作品真成了无用,大概也会用心将其成为“有用”。灵感孕育激情、汇聚洒脱,泼墨写意,正如品茗一般,三月不知肉味,倘若遇一知己子期,纵是一生潦倒也无复何求。

见高更情愿放弃城市生活与野人同吃同住,梭罗身由心往,居瓦尔登湖畔。

伴随实用主义的大厦将倾,恐怕人们才会明白“有用”引人前行,而“无用”才是生命的归宿啊。


相关作文

  • 材料作文增分突破作文7700字
  • 材料作文增分突破 技法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审题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审题立意. 1.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 ...

  • 二元关系型作文审题教案作文5200字
  • 1 二元关系型作文审题教案 [导语] 考试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即关系型话题作 ...

  • 2010年上海卷作文作文4100字
  • 1 2010年上海卷作文 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 ...

  •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作文7500字
  • 材料作文审题指导(-)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这时,我总会 想到"艰难"两个字.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 ...

  • 汇报课作文立意教学设计作文6000字
  • 教 学 设 计 读懂材料 选准角度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读懂材料,准确审题,掌握材料的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 2.选准角度,准确立意,掌握审题立意的角度及方法 3.在审题立意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材料的五种类型及审题方法 教 ...

  • 材料作文的审题作文1100字
  • 材料作文的审题 给材料作文,是命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依据要求来作文的一种形式.就命题形式而言,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材料和要求.就提供的材料而言,一般有两种:文字材料作文(包括: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则寓言.一首诗等).图 ...

  • 材料作文选例作文7600字
  • 1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的时候,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可是,有件事让汤姆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黑羊的皮毛可没有白羊好看,汤姆盘算着:"等黑羊长大些就把它卖掉! 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 ...

  • 第二章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作文5600字
  • 第二章 议论性文章的写作 <2015年高考考试手册>要求能写议论性文章.能力要求包括选材立意.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几个方面. 议论文的基本知识--明确三要素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 ...

  • 小学作文教学作文2500字
  • 小学作文教学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qu ...

你可能喜欢
聚合